相看两不厌征文散文

2024-04-12

相看两不厌征文散文(精选8篇)

篇1:相看两不厌征文散文

相看两不厌征文散文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们一家人应家在敬亭山脚下的姑姐和姑姐夫的邀请来到她家做客。一桌子佳肴吃在嘴里却嚼不出美的滋味来,这倒不是姑姐的厨艺不好,可能是由于我的“心不在焉”吧,因为我想着这大好的机会老天却闭着眼睛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听说敬亭山又添新景,好想借此机会去一饱眼福,因为这雨,近在眼前的敬亭山可能又要与我“失之交臂”,实在是惋惜,边吃饭边祈祷着老天不要再下雨了。

饭刚吃完,滴滴答答的小雨化成了轻轻的毛毛细雨,呵呵,老天也善解人意!我邀上弟娘子,撑着雨伞兴致勃勃的来到敬亭山,原以为也就是我“发神经”迫不及待的和敬亭山在雨天再次“约会”,谁知竟然有很多游客还有一群外国人冒雨“捷足先登”了。弟娘子摇头笑着说,真搞不懂,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和嫂子你一样“发神经?”其实我也不是十分明白为什么如此一趟又一趟的不厌其烦的来上敬亭山?只知道我与敬亭山,虽然无数次的相见,却“相看不厌”。

记得我第一次上敬亭山,那是在上小学的一个农历三月三的时候。“三月三,上敬亭山”,这也是在我们家乡形成已久的踏春民俗。以往每年的三月三,人们就像北方人赶集一样,或三五人结伴而行,或携家带口,背上相机,来到敬亭山踏青赏春。不像现在,平时登敬亭山游玩的人都络绎不绝。

那天放晚学,老师宣布,明天是三月三,我们上敬亭山踏青!全班一片雀跃欢呼。回家跟妈妈说起,妈妈早起在我的小书包里揣了一个鸡蛋,两个馒头,还用盐水瓶子灌上一瓶冷开水,算是上山的午餐。呵呵,这在捉襟见肘的岁月里,算是非常奢侈的了,因为平常是难得吃上煮鸡蛋的。除非过生日哦。

上山的路,是老师一路带领着,一路上两只眼睛根本就不够用,一会这朵花红的太艳,一会那株笋子好像在往土地上面探头,一会那高高的毛竹尖上,有不知名的彩色的鸟在嬉戏……总之,那个三月三,我隐约记得自己像只被放出笼子的小鸟那样快乐。下山回来,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摘了一大把映山红、红蓝紫的喇叭花和不知名的各色野花,拿回家用瓶子装上水放在窗台上养起来,那几天老对着养花的瓶子看,想着下一个三月三快点来到,能再到敬亭山去玩。

那时候只想着野外游玩的乐趣,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前来敬亭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人?是一无所知。

渐渐地,课文中,亲朋的言语中,更主要的是和敬亭山的亲密接触中,我慢慢的知道了敬亭山,慢慢的知道了为什么每年的三月三大家都喜欢来上敬亭山。

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余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

根生土长的我,曾无数次来过敬亭山。可是每次来过后都感觉“游兴未尽”。

每次置身敬亭山,虽然没有登上黄山那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更没有五岳的雄峻和奇美,但只要你站在敬亭山顶,我敢保证你立刻就能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俯瞰脚下,林壑深幽,那半山腰的一片片茶树就好像一块块绿色地毯,就像是给仙人们铺的路,放眼眺望,高楼林立的城市美景别有一番特色,仿佛听到远处的`水阳江水就在脚下缓缓流淌的声音。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敬亭山也在政府的精心策划中妆点着她的面貌。敬亭山更加的美不胜收。几年中由一个相貌平平的“村姑”变成了现在的绰约多姿、暗香袭人的“美女”。

你看,刚一踏上两旁镶有玉石栏杆的宽阔桥面,迎面就有两条金色蛟龙欲腾云驾雾。龙的身后,伫立着巍峨的镶嵌有当代书法家楚图南先生题写的“敬亭山”三个苍劲浑厚大字的牌坊,嬉戏在牌坊前两个可爱的石狮坐等着游客们从他们的身边走过;信步走过第二道牌坊,诗人李白高大的石雕像豁然眼前。

诗人的右侧是波光粼粼的敬亭人工湖,湖边一株株枇杷树绿叶葱葱。湖中亭台楼阁、人工瀑布、拱桥错落有致,古老的双塔静静的站立在诗人的左侧,和敬亭湖遥相呼应。

顺着环湖林荫道路,不知觉中已然步入水中木板小路。来到湖心亭中,雨已停住,收起雨伞,走上拱起的小桥,低头俯视清澈的湖水,心底顿时也像这湖水一样明亮起来。

看老天卷起了雨帘,我俩兴致勃勃,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后面走过蜿蜒平坦的进山之路,来到敬亭山脚下一片诗的石林,数十块诗石上篆刻着历代诗人的佳作。两旁郁郁葱葱依山种植的山茶,沁人心脾。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古昭亭前,古昭亭前边有一汪池塘,清澈幽兰,水底一群群小金鱼盘踞各个水底泉眼,红黄相间的色彩煞是好看,沿着池塘边的木板小道拾阶而上水边的亭阁,小憩一会,进得古昭亭,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名贵树木参天入云;树丛中,亭阁若隐若现。给人以宁静、古朴而清新的感觉。

曲径通幽处。每次上山,我都喜欢拐过大路顺着旁边的小路走去,那一片幽幽竹林总是会吸引我的视线,漫山遍野的竹笋一个个就像肥头大耳的蘑菇似地,探头探脑争相出土,还有不知名的花草和他们缠绕嬉戏,我的眼前,水滴顺着参天毛竹的叶子向下滚落,落在蘑菇似地笋头上,落在小草上,那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

边胡思着,遐想着,不知觉得已来到公主坟边,坟前一尊仕女雕像,雕像很美,旁边立有一碑,一看碑文:玉真公主,?——763年。唐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追随李白来敬亭山定居,在此香消玉殒。多么美丽的传说,多么深情的故事。仰视玉真公主美丽动人、优雅恬静的姿态,我不禁浮想联翩。

与公主心中话别,来到望姑桥,这个望姑桥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由于皇姑没有随李白同时来宣州,但李白听说山上的尼姑庵里有一个尼姑极像了玉真公主,李白就站在此处对着尼姑庵里看着,故而得名望姑桥,呵呵,也许是人们对爱情的美丽想象而杜撰的,反正没办法考证哦。

顺着望姑桥拾阶而上,随着人流来到半山腰的尼姑庵,正中是大雄宝殿,香雾缭绕,来烧香拜佛的人摩肩接踵。侧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堂。再走几步就到了半山腰的观景台。

观景台中间还有一棵迎客松树,站在观景台,耳旁只听得山风夹杂松涛,看山下松柏,它们重峦叠翠,林枝摇动。由此联想到李白“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和楚图南“千峰闻鸟语,万壑走松风”的诗句。

过了半山腰,山路渐行渐陡,不知觉间,我来到怀英亭。怀英亭,顾名思义就是缅怀英烈的亭阁,亭阁前立着一块解说辞碑石,上面简单记叙着1939年曾在敬亭山与日寇作战英烈们的英雄事迹我怀着对英烈们无限崇敬,默默的三鞠躬。

挥手告别英烈们,继续登步上山,我终于来到敬亭山的顶峰,峰顶耸天入云的电视转播塔,给敬亭山增添了又一道风景。站在峰顶的观景台上,俯瞰着敬亭山,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站得高看得远;放眼望去,群山尽收眼底,什么叫一览众山小的含义,看着半山腰似雾像云的一片苍茫白色,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此时看水阳江就在敬亭山的脚下,衬映着敬亭山更加的诗意,更加的迷人。只有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诗仙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也只有此刻,我似乎明白一点点,为什么雨天都阻挡不住人们上敬亭山的脚步;为什么有那么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

哈哈,该不会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吧。

篇2:相看两不厌征文散文

大别山腹地,浩大的绿。

前瞻山林遮道,回首丛草掩踪,左顾右盼有桑竹逢迎。山外人说我隐入大山,我自觉已融入这浩然磅礴的绿的海洋。

我摸摸自己,发现身体并没有洇化。这应该不算是“融”。其实是绿的清新透进了我的`肺腑,是隐隐花香引逗了些许艳想,是白云青天清凉了我的目光,是阳光的宁静明丽打开了我的心扉。我的整个生命都像这山中万物一样,在春光里伸展起来。

所以我觉得我融化了。

山路转折盘绕,连缀起一家家茶厂,这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深山茶厂,他们从当地茶农手里购进“茶草”(茶的鲜叶),然后生产成为成品茶叶。源头购茶,价格合适,质量可把握。这一片山林和茶人都是我熟悉的。我熟知路径,熟知不同茶厂的制茶特点,和茶技师们早已是老朋友。相逢语依依,不道桑麻长,只说新茶香。有时还说三道四,故意批评他们做茶的手艺,让他们的自尊心经受一下考验,然后看他们着急辩解的样子偷着乐。

下榻的山中小镇近些年受到旅游景区的带动,交通已经颇为便利。但四围山色,仍显幽静安宁。阳光穿岩过林,斜照如缕,在光影变幻间时光静好。常常踱过长街去看望苏维埃政府旧址,青瓦木屋,幽古深沉,看得人心清如水,神思流缓。有时拾阶而上,去高台上一个雅洁的院落里坐坐,听那位清秀温雅的山镇大姐说典故。

篇3:相看两不厌

中学时, 家境贫寒, 我没有买过书, 几乎也没有真正读过书, 语文能力自然不高, 这就多少影响到我后来的语文学习。悟性高的一点就会, 我只得呆在原地吟吟唱唱, 读读写写, 不求甚解, 自得其乐。我天生就痴迷散发浓墨书香的文字, 常常留恋其间, 乐不思蜀, 让书本闪光剔透如同阳光跳跃一般穿越我每一个贫乏的日子, 隽永而丰厚。

而算得上真正读书的是我大学分配到大化高中任教以后, 特别是有幸碰到我的良师益友唐旭亮主任和黄大洋副校长。前者温文尔雅, 幽默风趣;后者珠圆玉润, 文采飞扬。记得我第一次上唐老师的家, 那时他已经评上全国语文特级教师, 我惊奇地发现:他的书房就是书的四合院。一面安放书桌, 三面都是书柜, 大大小小挤满了书。诚如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说书房“陈列着人类古今中外文明的思想精华, 宛如一个拥有百万精兵的将军, 而他每一个‘士兵’, 几乎都是人类的思想大师”。而唐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拥有百万精兵的将军”, 时刻与“人类的思想大师”为伍, 就连书桌上、床头边、沙发上也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些书。他读书、批注、做笔记, 写心得, 卡片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摆放, 多少有些“书痴”之嫌。我想他教学上能旁征博引, 深入浅出, 与他日积月累博览群书密切相关, 厚积方能薄发。而黄大洋副校长则是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 字正腔圆, 铿锵悦耳, 自不待说;他的学以致用、现炒现卖、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尤其他的演讲口才, 可以说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学语文界的一面旗帜, 更让我叹为观止。我身边的这些大师们平时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刻不散发着语文的魅力。

颜回评价他的老师孔子时感叹地说:“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在颜回心眼里, 老师像高山, 伟岸高大;老师像大海, 浩瀚无际;老师又像幽灵, 高深莫测。“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我于是无限信仰老师, 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只能夹着尾巴, 毕恭毕敬地跟着我的老师们读书、学语文, 从零起头, 书内书外, 断断续续, 零零星星。因为我不想被他们抛得太远。

相看两不厌, 只有语文山。

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匍匐在语文的山阴道上, 用心观赏语文各路流派奇异的风景:王崧舟的诗意语文, 黄厚江的本色语文, 程少堂的语文味, 薛法根的简约语文, 赵谦翔的绿色语文……异彩纷呈, 目不暇接。

我开始如饥似渴地畅饮于语文百味盛宴中, 感受语文无穷魅力和精神洗礼:先民远古的歌谣, 史家绝唱的《史记》, 师徒取经的神话, 刀光剑影的三国, 替天行道的好汉, 波光滟潋的琼楼……烟海浩渺, 美不胜收。

王岳川先生谈到经典阅读时说“读经典著作, 一定要‘进得去, 出得来’。进去了方可寻觅家园, 而灯火阑珊处的风景只等待智者。读书中生出的快意, 使得生命感悟着本真的欢喜与虔诚, 透悟与识见, 如此方能在溪清如许中寻到源头活水”。不读书, 知识自然得不到更新, 读了书而没有深入思考、吸收, 同样没有进步。因此我在借鉴、充实自己之后, 就立志走自己的路, 教学无法, 教有定法。那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又是什么?那必须因课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我摸石头过河, 边实践边总结, 始终用学生喜闻乐见又简易实用的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全身心的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勇于探究, 建立高效简约的语文课堂, 逐步建构了“教我学———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真正实现从掌握知识到提升人格精神的转变, 让语文成为学生终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丰富和滋养他们的一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 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 只要对学生有用, 就是最好的。

语文山道上, 美景连绵。我行走, 我存在;我思考, 我进步;我传播, 我幸福;我分享, 我快乐!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从大漠孤烟到彩霞满天, 从留恋戏蝶到踏浪沧海。

相看两不厌, 还有敬亭山。

这个百看不厌的“敬亭山”就是我最爱的学生。“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老师平常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学生, 他们当中不乏智者, 那些睿智脱俗的就是我的老师。我时常亲近他们, 向他们学习。

语文特级教师蔡明说:“我时刻关注着学生的需求与向往。学生提出提高阅读质量很困难, 我就和学生一起研究阅读的特点、性质, 总结规律、方法, 写阅读方面的论文;学生提出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特别是相互之间落差较大, 我就与学生一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 围绕作文进行课题研究, 撰写文章。我的教学水平提高了, 学生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最典型的“教学相长”的成功的例子。眼下很多语文老师不喜欢读书或者不常读书, 又喜欢摆着高高在上的架子, 以维护师道尊严, 这是固步自封, 夜郎自大, 哪来的进步。要知道当今社会, 日新月异, 科技高度发达, 信息瞬息万变, 学生思想活跃超前, 赶新潮, 赶时尚, 因而往往最先感知的是他们。要进步、要前沿, 就得虚心向他们学习, 从中吸收新鲜前卫的信息, 从而丰富鲜活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不至于如《伊索寓言》中的苍蝇, 坐在车轮的轴心上, 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 都是我的力量。”

我接近学生, 平等对话,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他们馈赠给我不少的惊喜和感动, 我摘录两则精彩的事例为证:

一天, 学生在班里办墙报, 报头为“独立苏世, 横而不流”, 赫然醒目, 我问蒙肖肖:“怎么能用我的名字做报头。”“这哪里有你的名字, ”她诡秘一笑, “我们是借屈原《橘颂》的名句来用的。”在旁的谭舒仁、田婧、覃一棉等几个同学随声附和。原来语文读本《橘颂》中有名言“苏世独立, 横而不流兮”, 我聪明的学生将两个词互换了位置, 我就藏在诗后了。待我走近一看, 其中有个栏目是运用经典的诗句来描述班上科任教师的某一个特点, 美而不伤, 恰如其分。整个版面流动着经典优雅的线条, 字里行间彰显着朝气蓬勃的力量。

陆钰荧平时读书多, 字写得好, 是个语文高手, 上次月考语文竟然不及格, 我正想安慰她, 她说:“知道您要说什么, 没事, 我是孤独求败, 我一定会东山再起的。”我分明看见她的眼睛晶莹而湿润。等到第二次月考语文她考个年级第二。在高三教学楼桂花树下, 她远远地就看见了我, 用灵巧的小手在胸前比划了一小圆圈, 收紧手腕握成拳头, 倏地又在空中用力一扬, 很像一把挥动的锤子, 又像一面飘扬的旗帜。这时我才发现头顶上的桂花正开得欢, 香气袭人……就这样, 我见证了许许多多像陆钰荧同学一样从成功到失败再塑造成功的自我蜕变的艰辛的成长历程。

空中坚定挥扬的手势绝不仅仅是一次辛苦付出收取成功的阐释, 空气中我分明感受得到她在传递一种坚韧执著的力量, 和着阳光跳跃的节拍, 穿透时间, 感染你我。教育是什么?德国教育家雅斯贝斯说, 教育就是互动共进。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众生之中, 普天之下, 教育者又何尝不是其中的一棵树, 一朵云?教师与学生们互相作用, 共同提升。“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这样势必一颗树, 就会长成茂密的森林;一朵云, 就会变成璀璨的天空;一个灵魂, 就会催生成千上万生命自觉的群英。这其中相当部分的功劳就应归功于我们年轻有为的学生, 因为在日新月异的知识海洋里, 单个老师的力量再强大也是微不足道的。

我乐意向学生学习, 还缘于那一颗颗年轻跳动的心。

我从教二十余年, 学生迎来一批又一批, 也欢送一批又一批, 不管迎来还是欢送都是年轻鲜活的, 校园里, 每天时常围绕你周围的是你的学生, 有书声盈耳, 有笑语开怀;课堂上师生互动, 或幽默诙谐, 或哲思小语, 或质疑创新, 或个性飞扬, 或独具慧眼;操场上, 他们生龙活虎, 斗志昂扬, 不吝挥洒自个的青春与活力。他们敢哭敢笑敢表现敢于接受新事物,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更是如鱼得水, 即便有“乌云密布”, 须臾之后, 定是“艳阳满天”, 做事带劲, 总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冲力, 心怀憧憬, 坚定执著。只要你深入他们中间, 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痛苦着他们的痛苦, 休戚与共, 肝胆相照, 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就不得不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近朱者赤, 教师也自然思维活跃, 年轻洒脱。除非你不爱他们, 不爱这个职业, 是个彻头彻尾的麻木之人。而我只要还能站在教师的岗位之上, 即便进了耄耋之年, 也永远活在年轻里。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一种职业具有如此神奇的灵丹妙药?

年轻无所畏惧, 敢拼敢闯, 不破南墙誓不回;年轻充满热情, 甘为人梯, 哪有困难哪里上;年轻引领潮流, 嗅觉敏锐,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喜欢!我向往!我学习!

篇4:虚实相看两不厌

特级教师邓彤老师曾说现在散文教学存在四大弊端,其中包括机械化,无序化。为避免这些问题,还原真实的语文课堂,我重新审视本文教学目标。《课标》中曾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该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关照学情和板块重点。笔者所带的两个理科普通班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缺乏系统性把握,也很发怵,作为选修课文,本文所在的板块重点是“散文中的实和虚”,这几乎渗透了所有散文鉴赏的共性,它又像一把钥匙能为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打开一扇门。所以我以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品味语言艺术,分析实写的场景和故事,从而探究鉴赏作者所寄托的“虚”的情理。领会作者大爱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年“高考”,选拔画博士,他所出题目“深山藏古寺”。当时有许多考生要么画寺庙,要么是菩萨,还有的画香客,徽宗都不如意,最后只有一幅画让他眼睛一亮,继而拍案叫绝,连声大叫“好!好!”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泓清泉飞泻而下,溪水孱孱,岸边有个老和尚在汲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好在哪里吗?

明确:1.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2.没有直接画古寺,但能感受到古寺的存在,画意很好的体现了“藏”;

3.体现了虚实相生的道理。

师总结:虚和实是在绘画艺术中比较常见,其实我们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它,今天就让我们插上鉴赏的隐形翅膀,一同走进国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文章《云霓》。

【用意】丰子恺先生是漫画大师,而本文与漫画有关;以画来导入,恰当巧妙;并且此问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并自觉地引出本课所教的对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

明确:丰子恺简介及作品风格,本文写作时代背景,有关生字生词。用ppt展示出来。

【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知人论世,以便解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解主旨,初步了解虚和实在本文中的运用和关系

(一)师问:文章有哪些段落提及云霓,边读边思考,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明确:第4节:夏日天空的几朵云霓?摇驱除大旱的一丝希望

第6节:书名号的云霓?摇一幅漫画的题目;一本画集的篇名;为这画集做的序文的题目?摇一词三题

第6节:双引号的云霓?摇仅仅指天空中的云吗?它象征了什么,文中哪句话间接地告诉了我们的答案。

明确:“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态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

追问:结合写作年代、时代背景讨论:这“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指的什么?几朵“云霓”又指什么?

明确:大热和大旱,应该指上世纪30年代混乱不安宁的时代、百姓艰难的生活;作者特地加上引号,因为这里的云霓具有象征意义,与大旱年间天上自然的云霓一样,能够安慰、勉励艰难处境中的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事物,它可以是像丰子恺的漫画、散文一样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扩充到人间的真情等等。

(二)适度拓展。结合平时生活学习经历让学生谈谈在困境中哪些事物会给自己带来希望?

明确:座右铭、美好理想、师长的鼓励、优异成绩、家的温情等等

【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调动了学生主观参与性,贯彻学生对散文作品个性化的解读,因此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有了现实意义,为下面理解实和虚的表现手法做好准备。

(三)师小结:云霓由空中看得见的云彩,到艺术作品的题目,再到它的象征意义,再到我们个性化的理解,慢慢地发觉这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师问:如果把文题直接改成《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太直白,没有文学玩赏的意味,可读性不强;以云霓为题,让人联想、深思,给人以蕴藉之美。

(四)师结合本板块知识重点,用ppt补充相关知识:虚和实的定义,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虚实的关系,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虚和实的运用:常见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运用效果:烘托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以形象来感人,引发想象和联想等。

四、再读课文,鉴赏语言,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虚和实的有机结合

(一)实是根本,散文中它往往有对人、物生动形象的描写,精读2.3.4三小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语言描写?这些描写的背后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和理?

【用意】此环节以合作探究为主,四人一组,安排组长、记录、发言者各一位,目的是使阅读鉴赏真正落到实处。

明确:1.句式上善用对举的整句。如室内凳子、桌子的温度给人的感觉,蜡烛、薄荷在高温中的变化,狗、人们对抗高温的表现,细致而生动地传达出“大热的苦闷”。

2.笔调是平实而亲切的,如话家常一般,轻松而有趣味,不乏幽默,如“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但这轻松幽默的语言中体现了人们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包含了作者对民生艰难的体恤和无限辛酸。

3.动词准确细腻、形象生动。文中写云霓的变化,“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一连串动词的运用传神地表现出云霓的变化。同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人们的心情,但云霓的起伏波动牵动的是求雨若渴的人们的心,云霓的变化过程就是人们心理的变化过程,高超非凡的语言恰当地表现了这一切。

3.多种修辞的运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首要特征,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的应用,深刻地再现了在干旱中人们挣扎的苦况,也寄托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担忧。

4.对云霓描写的安排。前文用大量的笔墨写大热时的苦闷和大旱时的恐慌,对云霓却不着一笔,其实也是间接地烘托云霓对受难中的人何等重要,为下文云霓的到来呼之欲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用意】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始终抓住描写的语言,结合前部分对主题的理解,就容易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暗流,避免了对于语言艺术贴标签式的理解。

师鼓励:大家都谈得很好,从你们的合作探究中,我发现了你们的投入与自信;从你们的积极发言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与睿智,我更看到了你们头顶上的那朵灿烂的云霓,在它的牵引下,我相信大家的语文学习之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用意】对学生良好的表现,教师要相机肯定和鼓励。

师总结:刚才通过鉴赏文中“实”这一系列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我们收获到许多的“虚”的存在,感受到其中隐藏着的人们苦闷与恐慌、灾难中人们对美好希望的执着,更感受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地忧虑。虽然别人都已“不再回忆过去的旧事了”,而作者却要旧事重提;这是一种文人悲悯情怀的体现,是一种“大爱”的可贵精神,文章的背后站着一位充满了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可敬的艺术家。社会历史当中,敢于在人民受苦之时披露时代丑恶,用文笔给人以希望,这样的艺术家还少吗?

(二)带领学生回顾学习过的课文,再次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明确: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用意】为了避免对散文主题平面化的解读,而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时,就必须以教师能力来做铺垫,引导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引申当中,紧扣文本,避免邓彤老师所说的散文教学“往外走”的误区,并达成共识:文学不是万能的,就像云霓一样不能解旱。文学艺术家们也都是在希望与绝望线上挣扎着的人,比如鲁迅,比如丰子恺。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永远围绕着他们。早在青年时代,丰子恺就受老师弘一法师的影响,皈依佛门。他的思想既有超尘出世、静观人生的一面,又有爱国忧民、面向现实的一面。他厌恶人世间的虚伪、悲俗、自私,赞美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在小结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丰子恺的这两类漫画代表作品,让学生深入体会他的两面性。教师也可以适当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拓展,我们的社会正是需要一些不为自己专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行动呐喊的有“大爱”的人们。

五、总结全文(略)

六、布置作业

拓展:根据对本文虚实艺术的理解与鉴赏,对学过的文章进行分析,任选一题,写一篇近400字的短文。

1《虞美人》如何化虚为实,以实为虚;

2《兰亭集序》由实到虚的运用;

3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实虚的妙用。

七、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教学重点“实和虚的表现艺术”,力求达成学生对其深刻领会。但我深知自己的学生限于知识概念化的了解,看似熟悉,实际是夹生饭;所以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我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立足文本,重在引导;首先以对文题的理解来作为切入口,牵一发而动全文,整体把握,在逐步归纳中,已形成对实和虚的初步理解;在教师链接、铺垫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并放手学生合作探究,透过形象艺术性的语言的表达缝隙来寻觅、加深理解作者大爱的情怀。当然,为了避免生硬教学,我有意识地贯穿“与作品对话·阅读感知”“与作者对话·情感共鸣”“与自身对话·个性解读”“对社会对话·熏陶养成”的四原则,不知不觉中让探究文学艺术表现力和学生阅读实践有机地融合,最后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也达成了教学预期效果!

七、板书设计:

飞向艺术的天空

——鉴赏《云霓》中的实和虚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第四中学。

篇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杂文随笔

我没有去过敬亭山,甚至安徽也没有去过,不过敬亭山能让人相看两不厌的话,大概就是远远地相思她,她也不会隔阂的。

对山水的爱,总是发乎于微妙,譬如因为看了一句:人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便对徽州产生了美好的感情,可惜也没有去过,不过我想山水就在那里,遥遥地接纳我的爱慕了,并不会勉强我去看她,她有着更为浪漫的一面,仿佛是说,你不用来,这样就很好了,于是我也不想去,也不刻意去,我好奇人生的造化会是什么样的,我想,我也该像那些山水一样浪漫一些。

有时候,在月亮下面走,在院子里晒月亮,我也能和月亮达成这种浪漫的默契,她远远地照着我,我却觉得她很近,似乎我一伸手就能触及到她。她同时照着许多人,我也不理,我只当她只照着我一个,她是完全属于我的,所有的温柔所有的明亮都是属于我的,我想月亮知道我这么想一定是不见怪的,兴许还会欣喜呢,她这么想时,那么她就的`确是我的了,尽管谁都能抬头望到月,但是我和月都知道,我们到底是不一样的。

也有时候,我在窗旁看雨,等雨,我家屋前有丛茂盛的芭蕉,风吹来会听到,雨来也会听到,窗户正对着一座山峦,雨来时,山峦会被雨点点染得青色的一片。我就知道雨来了,雨淅淅沥沥的,从我的窗前走过,从屋前的芭蕉上走过,从山峦前面走过,她没和我说一句话,但是她一定知道我在等她,她一定知道的,我和别的什么都不同,我单单是为等她,等她来,又送她去。整个过程,或许半个小时,或许几个小时,照例是没有话语交投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有一种浪漫的默契,我在等她,在看她,在听她,她也只为我下。

也有时候,在一朵花面前,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花只是为了我而开的,不是为了别的游客,也不是为了春天,她仿佛知道我要来一样,辛勤地开了出来,等我走过她身边,蹲下来,凝视她,轻嗅她,她将所有的美丽和香气都奉献给了我。但是有时候我甚至叫不出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但是我就知道我和她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我们和别的谁也不一样。

而这些感觉,让我觉得人世间很美,让我觉得处处都充满了温情。

篇6:带着学生看风景——相看两不厌

一、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老师是孩子喜欢语文课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和蔼可亲,要用自己的语言、教态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学生自然就会爱听我们的课。老师要做到用发自内心的善良和真诚去爱学生,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欣赏,去教育,去爱。在课堂上,只有快乐、热情、专注地挥洒爱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的课。

二、鼓励多阅读是孩子喜欢语文的前提

阅读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语文教学要从第一课开始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因为书中的语言是优美的,美的语言往往能吸引学生,对提高学生今后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我要求自己上课一定要用规范的语言,既要简练优美,又要有催化剂的作用。每天的早会,我就亲自给学生读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而且要求自己一定要绘声绘色、吐字清楚、全文照读。让学生感受到故事好听,但经过老师这么一读就变得更好听了。每天给孩子读一个含有教育哲理的经典小故事,每周让孩子听两个成语故事,背一首古诗词。开学第一天,我给家长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孩子的新书包里放上一两本图文并茂并含有拼音的儿童读物,使孩子一开始就接触到书,让他知道书将是自己的终生伙伴。接着,我就鼓励学生在中午休息时看自己带来的书,看完了就与别人交换着看。还让学生看图书角的书,并且要求他们要大声说或者读书中的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只有在语文课上多学到读书的本领,才会读书。这样,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互相认识锻炼的良好机会,而且,还可以尽早地在班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爱读书氛围,并培养孩子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境界,愿意将自己的书给别人分享,也愿意分享别人的书。潜移默化中,学生也渐渐喜欢上读书了。

三、阳光评价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喜欢语文课的关键

教师要让孩子消除对新环境的恐惧、消除对即将要开始学习的新学科的恐惧,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点燃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幼小的心灵对校园生活充满向往和留恋,尊重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提要求,制定措施,会让学生更容易接手,也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微笑的表情会令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表扬学生的时候,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握握学生的小手或者对学生竖一竖大拇指,这些都会让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增。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立即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乐于学语文。

四、教学幽默是孩子喜欢语文课的必要条件

教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富有幽默的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幽默感,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会使孩子对语文课非常感兴趣。也能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的艺术效果和水平,发挥幽默带来的独特的功效。比如教学“骚”,用个谜语:“一边大,一边小;小的会跳,大的会跑;小的吃肉,大的吃草”。这样,教学时,将枯燥的词语教学,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五、将音乐巧妙地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让孩子喜欢语文的催化剂

音乐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疲劳之余的“调节剂”。音乐对于培养人的素质的独特性,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它不但使学生受到情趣的感染与熏陶,而且能使人多方面的智能得到发展。把音乐与表情达意丰富的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实施愉快教学、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将会收到意外的惊喜。例如我在教学复韵母αi、ei、ui时,巧妙地运用孩子们学过的歌曲,让孩子们既学会了韵母的发音,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复韵母αi时,我问:喜欢听儿童歌曲吗?今天老师看到孩子们这么专心,我要送给你们一首歌曲,播放《爱我你就抱抱我》。你们的爸爸妈妈也非常爱你们,引出ài,把声调去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复韵母αi。学习复韵母ei时,我让孩子们一起唱儿童歌曲《拔萝卜》。小朋友,拔萝卜累不累?不累,我们这么多人一齐ei哟ei哟地拔萝卜,萝卜一定拔得又快又多。ei哟ei哟的ei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学习复韵母ui时,一起唱歌曲《打电话》,师:小朋友都会打电话吧?下面开展打电话的游戏(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电话状放在耳朵上)。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三个复韵母。

篇7:幸福,相看两不厌

我如此感动:时间老了,还好,还好,天地俱在,那个人也一直陪你沸沸扬扬地老着。

后来在小区,时常遇见,他们总是这样的执子之手,相顾无言,寂静地散步,不惊天,不动地。让人想到幸福的模样就该是这般:你若要老去,我也会随之老去,依旧恰好,相看两不厌。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肯为你红妆,肯为你白首。

即便是一条寻常的小径,每天经过,久而久之也会与之建立情谊,相看两不厌。归功于時间,我们收割着情谊,也收割着幸福。

我相信,人,对幸福总是有共识的。“良驹宝马,温酒煮茶,日落可归家”自是得意时光,但幸福,更多的是肯接受的知足。

没有阳光万丈的日子,或有烟雨千里;受过的伤,自会不药而愈,甚至变成最强壮的地方;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因为不肯囫囵吞枣地咽下时间,从而在这样的“生长季”挣出更为宽广的天地;月到天心,一夕未圆,夜夜皆是;经历过苦痛,便有了免疫,养出自己的茧……

是这样的知足,让我们开始称意,对生活生出谢意。

没有谁,总能与我们严丝合缝。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与人滔滔不绝,却鲜能与人建立内心的对话。当你因为发现一枚落叶而惊呼的时候,有人却在一片森林之中静默不语。

是的,夹道欢迎,走在世间才不会觉得寂寞。但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各自历一切理所应当的险,担所有天经地义的当。长此以往,他会有他的此行铿锵,你会有你的往事穿肠。幸福是,好在,当晚钟送走夕阳,月色一卷呈给大地,彼此还是对方唯一坚持等待的人。

你在,他的尘世生涯就不再孤单。这样的两两不厌,经过岁月的心跳,依旧悠长,幸福,便尽是眼前事。

只如初见,是没有开始,便就没有结束。那样的幸福,划江隔岸,只消思念。更多的幸福,是在碗茗炉烟和朝夕日暮相对之中,是在人间烟火和深久光阴之中,只有心地上有风涛,才能青山绿树常在,也只有被在彼此内心安置的人,才会相看两不厌。

是幸福的力量,使人心无旁,相看两不厌,专心岁月流长。

篇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把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他,而他又是仅有的两位获奖人之一。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年届87岁的刘先生,此次获奖的主要业绩,是他在黄土高原研究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首先,在黄土高原形成上,过去有两种论点,一为水成说,二为风成说。他经过多年探索,以充分的论据,证明黄土高原为风成,从而平息了这一论争,为研究黄土高原环境变化奠定了基础。其次,冰岩芯、海洋沉积、黄土堆积,均留下大量古气候信息演变纪录,而发现黄土堆积留有古气候信息的,又是刘东生院士。根据他在黄土高原研究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02年,他在国际上获得了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奖”。

然而,了解刘东生院士的人都知道,他除了倾注于黄土高原外,还在青藏高原、南极和北极等很多地方留下了科学探险考察的足迹,因此有人说,刘东生是真正的大自然之子。

青少年饱经忧患

1917年11月22日,刘东生出生于沈阳。

作为一名铁路职员,他的父亲是从天津调到沈阳异地就职的,在皇姑屯火车站任副站长。刘东生说,在他孩提时代,最难以抹去的记忆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由于张作霖没有满足日本帝国主义在辽宁开矿、设厂、移民等要求,被关东军视为死敌,日军在皇姑屯车站附近预埋炸弹,于1928年6月4日5时30分,将其炸死。事件发生那天,正好赶上刘东生的父亲值班。被炸毁的火车,就近运到皇姑屯机车修理厂。怀着好奇心,当时11岁的刘东生还和小伙伴们去看了一番。

小学时代,刘东生是在辽宁省立第二小学度过的。后来,他的父亲又回到天津铁路部门工作。他也随父迁回津门。1930年,他挎着书包,走进了南开中学,一念就是7年。

中学毕业后,他想继续求学。适值国难当头,日军侵华的气焰嚣张,他的这个并不过分的愿望屡屡受挫。

1937年7月7日这天,他从天津登上火车,为求学到北平去。平时,早上从天津上车,中午就可到达北平。他哪里会想到,恰恰这天发生了“卢沟桥事变”。火车在卢沟桥附近停了下来,足足滞留十多个小时,半夜他才赶到北平市区。

“七七事变”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也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即7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向全国发表的抗战宣言中如是说。偌大的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刘东生的一些南开同学打听到,迫于战事,迁往湖南的南开大学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后又搬到云南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出于求学的强烈愿望,他们结伴前往天津码头,欲往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登船之际,一名脚穿高腰筒靴的法租界巡捕,蛮横地拒不让他们登船,还恶狠狠地踢了刘东生一脚。无奈,他只好暂时放弃远走昆明的打算,应一位同学之邀,到法租界的一所小学教书。

求知的渴望是难以遏制的。1938年,他又重整行装,准备继续前往昆明。他知道,求学之路,行程漫漫。他要从天津起程,经由上海、香港、越南的海防,然后再从海防乘小火车到云南蒙自,再抵昆明。一路上越海翻山,少不了难挨的舟车之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烧杀抢掠,要读书,就得到大后方去,这是惟一的选择。

刘东生千里求学,历尽艰辛,终于到达昆明。由于他是南开中学毕业生,按学校的规定,可以直接进入西南联大学习。待到他1942年毕业时,加上念中学,他在南开整整读了11年书。

刘东生认为,他在南开所受的教益是多方面的。在南开,他不仅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也学到了报国的道理。南开当时的校训是“允公、允能”,“公”就是培养学生将来报效祖国;“能”就是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知识。刘东生觉得,即便是现在,这个培养方向也是进步的,目的是使学生摆脱狭隘的个人主义和知识的单一性。也因此,他的南开同学之中出了不少人才,仅久居北京的就有著名地质学家涂光炽、著名医内科专家方圻等。还有些同学参加了革命,甚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使刘东生尝到了民族的痛。张作霖的死、租界警察的恶、求学的难,使他亲眼目睹到中华民族的屈辱。挺起腰杆做一个中国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在他青少年时代就深深地扎下了根。他认为,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同他强烈的爱国之心是密不可分的。

青藏高原寄深情

刘东生院士的一篇业务小传是这样叙述他的科研成就的:他早年师承于杨钟健进行鱼化石研究。1954年他开始从事黄土研究,提出了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这一点在古地磁磁化率与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结果的比较研究中得到证实。他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从1964年起,他参加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20世纪60年代,他开创了我国的环境地质研究。

可见,刘东生院士相当一部分科学考察工作是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完成的。的确,每当说起青藏高原,刘东生院士总是神采飞扬,冰川、植被、融水、地质、环境、动物等,涉猎甚广。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到青藏高原去,从事登山、科学考察,继续在未知的领域里探索。高高的青藏高原,在刘东生的眼中之所以这般神圣,是因为他经过多年的考察,看到了它的不寻常。他指出,按照地球板块理论,世界几大洲分处于几个板块之中,青藏高原这个地方,恰好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汇合处,因此成为科学家们了解和认识地球内部结构非常关键的地区之一。由于印度板块的楔进,亚欧板块被挤压,促使青藏高原逐年抬升,成为世界屋脊。在这个特殊的地区,动物、植物、气候、人文等方面都出现了特殊性。因此说,这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他举例说,前些年,一位英国昆虫学家发现他们那里的距今一万年前生活在间冰期的昆虫化石,竟然同西藏一些活的昆虫形体一样;科学家又发现,日本列岛和台湾岛的一些植物,同青藏高原的一些植物属种相同。这就引发人们的思考:在相距遥远的年代、遥远的地域,为什么会出现相同的昆虫,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还有,日本列岛、台湾岛与青藏高原之间,在地理上有滔滔的大海相隔,两地植物相同,自然会产生同缘之嫌。那么,这些植物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呢?引人思考的问题还包括前北京大学的一位美国教授葛利普的见解。他在日本人的集中营里写了一本书,提出了一个很让人感兴趣的假说。他认为,人类的进化同青藏高原有着密切的关系。猿人或者说人类的祖先,最早栖息于树上。在地球板块的作用下,青藏高原逐步隆起,随之而来的是地面海拔的升高,这势必导致环境的变化。雪多、冰多,天气就会变得寒冷,猿人借以栖息的森林被破坏,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走向地面,因此才有了猿人的直立与劳动,促进了这一高等动物脑的发达。他们被迫应付大自然的环境变异,加速了他们向人类的转化。刘东生院士认为,虽然这一假说尚未被科学界证实与认可,但并不是没有道理。此外,还有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探索,有人认为它引发了大气环流的变化,造成了地质历史上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出现。如果真的是这样,还在升高、移动的青藏高原,势必对以后的生态环境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这同样应该受到关注。

刘东生强调,他举这些例子旨在说明,青藏高原是至今许多科学家思想的发源地。全世界的很多科学家都很看重这个地方,特别是在地球环境科学中,青藏高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体质上,刘东生还是一位天生的科学探险家。1964年,他在希夏邦马峰考察。宿营时,用的是外层涂有橡胶的不透气的帐篷。固然,这种帐篷保暖性好。但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便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此地处于海拔6000米以上,队友们以为他患了严重的高山反应,赶紧把他抬到山下海拔5000余米的地方。很快,他恢复了正常。后来他发现,这并非高山反应所致,而是因为密封的帐篷严重缺氧所致。

这次遭遇,使他看到了自己身体的潜能。后来,他多次登上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度,最高达6500米,一次次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韵味。

谈到青藏高原考察的苦,他认为那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他也指出,青藏高原考察也富有情趣和诗意。比如看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奔向印度洋,艳丽的杜鹃花竞放于喜马拉雅南坡,冰塔林玲珑剔透,白云缭绕于巍巍珠峰,冰封雪覆的连绵群山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这壮丽而又奇伟的景观,会让人忘却疲劳与艰险。这佳境奇景曾使他一次次想起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知名的罗庸教授讲授的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罗教授认为,这首诗反映了李白的气魄,面对敬亭山,他看山不厌,山看他也不厌。刘东生说,他达不到李白那样的浩然境界,但他总能做到看山不厌。

踏访南北极

地球是个整体,从事地质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刘东生十分清楚,一位科学考察工作者,仅熟悉中国的土地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更多的地方,特别是地球的南极、北极。

1991年11月,74岁高龄的他前往南极乔治王岛,以中国南极长城站为基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

大凡没有去过南极的人,在重大考察行动之前,想到未来的艰险,心绪总是格外地不平静。笔者问刘东生先生,赴南极前他是否也有类似的心态?他说没有,这主要得益于他多年的青藏高原考察探险,攀高崖,越鸿沟,宿野外,忍饥饿,类似的艰险已司空见惯。

当他来到天高地阔、冰原无际的南极,他说他顿时感到宇宙从未有过的浩大。伫立海边,看浮冰躺在蔚蓝色的海面上,在海流的作用下,静静地漂移着。小的碎冰时聚时散,大的冰山由于角度的变换,姿态万千。在他看来,大自然真是玄妙极了。南极海上,由海水到凝冰,到崩溃,到漂移,到化解,最后又融于大海。不管人们认识它也罢,不认识它也罢,其进程永无休止地循环着。总之,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

看了南极又想去北极,1996年8月,飞越巴伦支海,79岁的他又登上地处北纬78度多的斯瓦尔巴群岛。他忘情地周转于这座群岛,以至登上一座冰川时,让随行的一位20多岁的挪威科技人员为之瞠目,感叹他的好体力,钦羡他科学求实的精神。

南北极的强烈对比,使他看到了两地悬殊的差异。地处南纬62度12分的南极乔治王岛,尽管他置身那里的时候,选择了南极的暖季,但纳尔逊冰盖仍然是冰封一片。此时,无非气温高些,湖冰融解了,山岩上耐寒的苔藓在生长。而地处北纬78度多的斯瓦尔巴群岛,有些地方地面上却长着丛丛绿草,艳丽的野花在微风中摇曳。究其原因,是因为斯瓦尔巴群岛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使得这里的夏季拥有早春的气候特征。

刘东生院士作为古环境研究学者,更为关心美欧冰川学家曾经完成的在格陵兰岛冰盖上钻取冰岩芯的作业。古气候信息储存是多种方式的,南北极的积冰便是其信息载体之一。为此,科学家在格陵兰冰盖上钻取了深达3000米的冰岩芯。他认为,这个科研成就是巨大的,人们由此可以回溯二十余万年的气候情况,从中找出演化规律,并以此推导今后的气候变化。

让刘先生所没有想到的是,地处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居然早就同中国有着特殊的关系。一个多世纪前,挪威人、荷兰人倾慕于伟大的中国,想越过北极开辟新航线直达中国。其愿望虽然没有实现,却使他们进军北极时意外地发现了斯瓦尔巴群岛,即当时所称的斯卑茨卑尔根群岛。有趣的是,刘东生莅临这个岛时,岛上一所学校正举办发现斯瓦尔巴群岛150周年展览。他饶有兴趣地看了展览,感慨万千,觉得今日中国人在重振中华大国雄风上,应该做出更为卓有成效的业绩,以告慰一切关心中国的友人。

世人瞩目的地球三极,刘东生院士都已涉足,实现了他的极地梦。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顾年迈,继续做出一个个惊人之举,其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刘东生院士的回答是:作为一个地质科研工作者,掌握第一手资料是最为重要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眼见为实。地质科学在某些方面同物理学、化学大不一样。物理、化学可以做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而地质学不可能仅靠做实验。比如北极、南极,若是没有亲历的话,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那里是个什么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说他自己喜欢实地踏访,也是由他所从事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抚今追昔,刘东生院士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强大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地位也提高了,经常有机会出国进行科学考察,同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不再像昔日赴昆明受租界巡捕的气、去西藏受英国人的卡。因此可以说,个人再有才华,也要依赖于国家的强大。否则,个人的才华就难以得到充分施展。

上一篇:旺旺送光明保险公司策划方案下一篇:小学生劝导员主要事迹 三年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