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2024-05-12

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精选7篇)

篇1: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防暑降温、防雷电知识培训材料

一、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车间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置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各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人孔门(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⑥各单位、车间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⑧各业主单位、车间要向作业员工提供高温区域作业必需高温防护设备(如轴流风机等)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⑨计划检修期间,业主单位要在检修场所设立茶水点,供应茶水、绿豆汤、紫菜汤等防暑降温饮品,安环科要根据气温情况提供瓶装水,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员工在饮用防暑降温饮品时,应有节制合理饮用,避免因饮用过量导致的肠胃不适;

⑩各部门员工值班室内的空调、电风扇等要确保完好,保证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员工个人应注意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

二、防暑降温知识

一、中暑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一)先兆中暑症状

1、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3、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4、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5、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

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6、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二)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二、对策 中暑以后怎么办?

高温中暑常发人群为:高温作业工人、夏天露天作业工人、夏季旅游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的人、产妇和婴儿。若有人员中暑,其救护办法为 :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三、防护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

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

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常喝降温饮品

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

1.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其他夏季防暑常识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9、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三、雷电的常识

1、雷电的产生:云层中带电微粒相互磨擦,使用权一部分云层带负电荷,另一部分云层带正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面之间就产生放电现象。放电过程中,产生白色电火花,并发出轰鸣声,这不是闪电和雷鸣。

2、雷电的破坏: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通常雷电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还应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阴大,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搏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球队形雷是球状闪电的现象。

2.1 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长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2.3雷电波引入的破坏: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二、预防雷击的综合措施 防雷击的措施大体可分为三种:(1)建筑物预防雷击措施;(2)家用电器防雷措施;(3)人体预防雷击措施。以此称为综合防雷击措施。

建筑物预防雷击措施

1、农村、城区的防雷方式不一样:(1)农村居民住宅区房前,房后电视杆(木,铁两种)分别在导体最高点引出接地线直接接地。(2)城区一般居民住宅小区建筑物装避雷线或避雷针,一方面将需感生电荷经尖端放入空中,另一方面将接收的电流迅速流散大地可避

免雷击。

2、超高建筑物和山区建筑物,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较好;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可直接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来防雷。

3、工业建筑物入户入与防雷感应接地装置相连,邻近一百米内,每二十五米左右接地一次,各冲击接地电阴均不大于二十欧母;民用建筑物入户处绝缘子铁脚接地,冲击接地电阴不应大于三十欧母;除了平均年雷暴日,或低压线路不高于周围的建筑物,或线路接地点距入户处不超过五十米,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及铁杆几趾情况外,低于架空线路的接户线绝缘子铁脚均宜接地,冲击接地电阴不宜超过三十欧姆。

家用电器预防雷击措施(1)在相线与中性线之间装一只FYS-0。22KV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不仅可以有效防雷,还可防止由于三相四线进户中性线断线引起中性点位移而产生的过电压危及人身和家用电器安全。目前市场上还有加装避雷器的家用电器如防雷电话机,电器插头等,这是将体积甚小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埋在家用电器中,使每件家用电器都通过低压避雷器可靠接地。

(2)在低压线路进入室内前安装一组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室内再装防雷插座,构成三道保护。

(3)在低压线进入室内第一根线杆上将支持绝缘子铁脚步可靠接地,起放电间隙作用,降低侵入室内雷电过电压的幅值。

(4)室外天线的馈线临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线接地。如馈线未穿金属管,又不是屏蔽线则应在馈线上装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5)雷雨夜,尽可能将家用电器的插头拔下,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不使用电话,有室外天线的,应拔下天线插头。

人体预防雷击措施:

雷雨时,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防雷设施工的建筑物内;如依靠建筑物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要注意离开墙壁和树干八米以上,还需用注意不能多人聚集躲雷雨。因为在雷雨天气,多人挤在一起,热气多,温度高,空气加速上长,形成圆锥状向上凸起的特殊层结构,并向云层放电,引发耀眼的闪电。闪电时空气温度猛增,狭窄的闪电带内。空气急剧膨胀,雨水气化,温度又急剧降低,空气冷却收缩,这一膨一缩,会产生强烈震动,发出最大雷鸣响声,使众人遭雷击,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必须牢记两条:一是人体位置要尽量降低,避免突出;二是两脚要尽量靠拢,最好选择干燥处下蹲,以减速少暴露面积和销售量地电位差,因为人体与地面接角面积愈大,危险愈大。因此,要求做到以下“十不要”:

一、不要站在山顶,山脊等高处或躺在地上;

二、不要站在大树下、树林边或草垛旁躲雨;

三、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端行走;

四、不要在开阔的水面游泳,划船和在稻田中行走;

五、不要靠近金属物体;

六、不要把锄头,铁铲等工具扛得高高的;

七、不要骑牛,马或在空野里骑自行车;

八、不要使用手提电话;

九、不要站在避雷针附近;

十、不要穿湿衣服赶路;

在户外行走时,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电视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导体,以防止这些线路和导体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多年的历史经验说明,百分之七十以上对人体二次放电的事故发生在与导体相距一米以内的场合,相距一点五米以上的未发现死亡事故。

篇2: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各班组、全体员工:

目前已进入炎热的高温季节,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项目部要求各班组必须根据气温情况在保证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合理调节生产作息,充分利用好早晚两头的时间,必要时夜间通宵作业,白天多一些时间休息。高气温工作中由于出汗较多,人体过度失水后易造成电解质失衡,引起虚脱和休克——中暑,严重的将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各班组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把预防中暑工作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位置。人员喝水时除多喝茶水补水外还要注意补给适量的实用盐,以维持身体电解质的平衡,有效减少中暑情况的发生。

项目部配备有人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普通的防暑降温药物,班组长可以自行领取,实时发放给高温作业的人员服用,当人员发现有头晕目眩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用凉水檫身降温,情况严重的就应马上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班组要对所属人员进行防暑性安全教育一次,掌握预防中暑安全自救的一般知识,合理调节好自己的劳动时间,尽可能的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工作,增加必要的防暑措施。

项目部

2011-7-25

篇3: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1 科学修建猪舍

养猪是当地农村的传统产业,农户修造的猪舍都是深坑木圈,全封闭式,每逢夏季高温天气,猪舍内环境温度升高。因此,农村养殖户喂猪修建猪舍也要讲究科学性,做到因时因地因猪制宜,坚固耐久,经济适用,符舍防疫卫生要求,舍内冬暖夏凉,向阳透光,通风良好等,具体做法如下。

1.1 修圈选址

根据农户居住环境条件,圈舍占地情况,选择不同朝向和位置,做到管理、喂猪较方便为宜。

1.2 猪舍建筑形式

改传统的深坑木圈为向阳干平圈,圈外积肥,干湿分离。一是建单坡式猪舍,房顶向一侧倾斜,雨水向一边流;二是建双坡式猪舍,屋顶由两个倾斜面组成,雨水从屋脊向两边流;三是建平顶式猪舍,猪舍顶铺水泥预制板,再用水泥镶缝,或猪舍顶直接打成水泥地板,并在平顶四边砌墙50cm高蓄积雨水。

1.3 猪舍建筑设计

猪舍的建筑设计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和采光及通风,主要是猪舍的高度、门窗等。猪舍修矮了不利于散热,窗子做小了采光不够,舍内光线较暗。坡式猪舍脊高不低于3m,檐高不低于2.2m,平顶式猪舍檐高不低于2.6m;窗户一般在猪舍墙上修建,一个窗户宽度为1.2~1.5m,高度为0.7~1m,窗台距地平面的距离为1~1.2m;猪舍门根据猪舍结构而定,一间猪舍单开的门,高度2m左右,宽度80cm为宜,有通道的猪舍,门开在猪舍的两端,门宽度应与通道相等,高度2m左右为宜,舍内隔栏门宽80cm为宜,高度与隔栏高度相等。

1.4 猪舍房顶建设

农户修造的猪舍,房顶一是瓦房顶,二是石棉水泥瓦屋顶,三是水泥预制板(或水泥地板)房顶。瓦房顶和水泥预制板(或水泥地板)房顶造价较高,房顶坚固、耐用。瓦房顶圈通风良好,但冬季保温性能差,夏季难抗热。水泥预制板(或水泥地板)圈房顶冬季保温性能好,夏季隔热性能强,但采光和通风性能较差。石棉水泥瓦屋顶造价低,耐久性差,保温效果较好,但隔热性能差。经过以上三种房顶猪舍性能综合分析,平顶式猪舍只要增加窗户就能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建议农户新修造猪舍,一般选择修造平顶式猪舍要好。

1.5 猪舍内辅助设施建设

1.5.1 地面

猪舍内地面做成水泥清光防滑地平,地平面要有5~6度的坡度,接向排污地点。

1.5.2 排污孔

在每间猪舍地平面的最低处,靠墙角下做一个排污孔,孔的大小和形状以便于排出粪污为宜,排污孔要低于地平面最低处,污物污水可自行流出。

1.5.3 安装自动饮水龙头

每间猪舍都要安装1~2个乳头式自动饮水龙头,安装笼头的位置选在靠近排污点的墙壁上,距离地平面高70cm上下为宜。

1.5.4 料槽

在靠猪舍门(通道)的一边设计料槽,料槽为长方形,槽底做成“U”字形,长度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宽度为底宽25~30cm,顶宽40~50cm,高度为前壁高15~22cm,后壁高25~30cm。

1.5.5 隔墙(隔栏)

一般用砖砌成,外抹水泥,有的也用木、竹围成隔栏,隔栏高度1~1.2m为宜。

1.6 猪舍外辅助设施建设

一是修建清粪排污沟,单间、单列式猪舍,修在后墙外脚下,双列式猪舍中间为喂料通道,修在两侧墙脚下。二是修建沼气池,农户在圈舍旁修建10~15m3的沼气池即可,要求粪尿经排污沟能直接进入沼气池。三是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户,还要修建一个20~30m3的化粪池排污处理,一间10~15m2饲料加工房,加工饲料和调制饲料,一间8m2兽医室进行兽医防疫治疗,一间5m2紫外杀菌室消毒进入猪舍。

2 绿化遮阳

农户在猪舍周围栽植叶茂的树木和种植藤蔓植物,不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在夏天晴热酷暑天气,还可以遮挡太阳光辐射热向舍内传递,调整舍内气温,改善其小气候,不仅如此,还给农户带来一定收入。

2.1 栽植桂花树

桂花树风姿飘逸,碧枝绿叶,一年四季常青,秋季开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飘香怡人,是人们喜欢的桂花树。

2.2 栽植梨树

梨树叶绿色,根系发达,树干高大,开花结果,果实梨是人们喜欢吃的水果,可拿到集市上出售,给农户增加收入。

2.3 种植葡萄、南瓜

葡萄和南瓜都是藤蔓植物,可以在平顶式猪舍上搭建棚架,让藤蔓爬上棚架开花结果,农户不但吃上营养丰富的水果葡萄,还吃上喜欢的南瓜菜吃。

3 农户生产自救

3.1 参加畜牧兽医部门的技术培训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以村组干部组织农户,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主的形式,在村寨、农家召开培训会,同时做好技术培训资料发放,让养殖户了解到生猪因受到夏季高温天气酷热的刺激,当猪舍内温度达到30℃以上,舍内闷热拥挤,通风不良时,会引起热应激综合症。还要让养殖户们懂得,在灾情未来时做些什么事情,怎样做,在灾情来临时如何预防,灾情发生时怎样进行治疗。

3.2 确保充足清洁的水源

农户要修一口自家的蓄水池,蓄水池里经常都要装满水,还要长期维护已经安装的水管、水龙头,确保完好无损,保证水管和水笼头里随时都有水。一是保证农户自家的生活用水,二是保证生猪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饮水需要量,三是保证圈舍清洁卫生的用水量,四是保证夏季高温天气调节圈舍气温的用水量。

3.3 做好猪舍通风降温

随着夏季的到来,农户要打开猪舍的通风孔、门窗,做到空气对流,遇到高温闷热天气,可用电风扇或安装换气扇等机械以加速空气流通进行散热。

3.4 做好猪舍用水降温

夏季炎热天气,不但要保证平顶式猪舍屋顶蓄积水,还要根据猪舍内温度升高情况,采用凉水喷洒舍内地面或采用凉水冲洗舍内地面,每天采用次数依据舍内温度高低确定,3~5次均可。

3.5 要调整生猪饲养密度

猪舍内温度升高,猪只的饲养密度不能过大,尤其是饲喂75kg以上的成年大猪,要进行调整,每间猪舍饲养的猪只都要保证在每头1.5m2,调整猪只,要在较凉爽的早晨赶运。

3.6 要调整生猪饲料结构

在炎热夏季,要减少日粮中玉米饲料的比例,适当增加豆粕饲料,多喂青绿饲料,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饲喂西瓜皮清凉饲料。

3.7 及时治疗生猪中暑

一旦发现生猪中暑,应立即将病猪放置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首先在猪头部及心区用冷水浇灌冲洗,有条件的农户,可在猪头部及心区采用冰袋冷敷。其次采用静脉放血,用针刺破猪两耳静脉以及尾尖血管,一般放血100~200mL。第三,用冷盐水内服或反复灌肠。第四,运用药物治疗,用30%安乃近注射液10mL肌肉注射解热镇痛;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50mg肌肉注射实行降温、镇静;用樟脑磺酸钠注射液4mL肌肉注射维护心肺机能。

篇4:高温天气注意“舌尖上的安全”

远离“危险温度”

何谓食品“安全温度”?陈升介绍,每种食品在储藏和保存时都有一个自己最适合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这个温度,食品将会降低口感,甚至滋生细菌,导致变质。

“对食品安全影响最大的是细菌。”李兆强介绍,细菌繁殖需几个关键因素,即营养物质、湿度、氧气、温度,前三者不易掌控,容易控制的就是温度,远离危险温度也就保障了食品的安全。食品细菌易滋生的温度是4℃~60℃。通常食品加工和保存时要将冷产品的温度控制在4℃以下,热产品控制在60℃以上,防止细菌的快速繁殖。

“而37℃~42℃是食品的最危险温度。在此温度下,细菌繁殖速度最快,4小时左右就能增加4000多倍,近期的高温恰恰让食物处于最危险温度中。”李兆强说,“凉菜上菜时的温度跟室温差不多就得当心,证明它正处于最危险的温度中,食物很可能微生物超标,不建议食用。”

预防“食品腐败”

据李美介绍,食品腐败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如鱼肉的腐败、油脂的酸败、水果蔬菜的腐烂等。

食品储存的温度不当,会促使细菌滋生,甚至导致食品腐败。李美提醒,“在炎热天气里,细菌生殖能力旺盛,特别爱藏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软包装的灭菌乳、瓶装果汁等若一次喝不完,须将剩下的拧紧盖子并立马放入冰箱。巴氏杀菌奶在目前的室温下存放很快会出现细菌超标,必须存于冰箱中,且在生产时间的48小时内喝完。”李美强调。熟肉制品最难存放,熟食品在10℃到60℃的温度条件下存放时间应尽量小于两小时,长时间存放则容易变质。李美建议,当天吃不完的,要分袋包装,冷冻起来。

谨防“舌尖上的中毒”

李兆强给出了几个预防食物中毒的“小贴士”:一是低温储存食品,注意在安全温度中储藏食品,防止变质。二是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应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污染。三是烹熟食品应及时食用,提倡“现买、现做、现吃”。四是生熟食炊具要分开使用,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五是蔬菜、水果应充分浸泡、清洗后食用。

篇5: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关于加强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致:中国铁塔鄂州分公司各合作单位

近日,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给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切实做好高温酷暑期间的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防暑降温工作全面负责。要求各合作单位负责人落实带班制度,深入施工现场落实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措施,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生产安全事故。

二、施工现场要妥善安排施工计划,科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不得盲目地抢工期、赶进度;为施工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生产作业、生活环境和条件。

三、要适当调整工作班次和工作时间,采用“提早上班、推迟下班、延长午休”等错时作业措施,高温时段(日最高气温超过37℃以上,11:00~15:00)要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

四、各施工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施工现场要配备防暑设施、防护用品和防暑药品,定期供应凉茶等清凉饮料;做好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饮水、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等工作,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

五、要改善作业区、生活区的通风和降温条件,确保作业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切实改善施工人员作业和生活环境。/ 2

中通服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六、各施工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

7、各施工单位需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

针对以上事项,请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执行。请各施工单位积极配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本通知的各项事宜,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保证整个工工程任务的顺利完成。

中通服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鄂州项目部 2016年7月26日

篇6:高温天气作业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请各单位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市政府有关安全工作要求,抓好高温季节建设或维护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督促企业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露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措施,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高温作业介绍 高温作业的定义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中暑性疾病等危害的作业。可能涉及高温环境作业分类

1、生产制造部门的铸造车间、电焊车间、镀锌车间因车间内环境较为封闭,且有长时间的热源发射,容易形成高温环境;

2、工程、维护部门夏季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因长时间接受太阳照射,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获得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盐分,容易应发中暑性疾病;

二、高温作业危害

1、长时间高强度的只高温环境下作业对人体体温的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均会有影响;

2、高温作业可引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系列中暑性疾病;中暑疾病前期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无力、心悸、注意力分散、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三、高温危害的预防 后勤保障

1、为涉及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足够的防暑用品,如人丹、藿香合剂类(不得含酒精成分)、清凉油等;

2、为涉及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淡盐水或盐汽水;

3、室内高温环境则应加强通风散热,尽量隔绝机械热源的辐射热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1、适当安排高温作业员工的工作方式,对可以采用机械作业的工程则尽量采用机械作业,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2、尽量将作业时间安排在清晨和黄昏时间段,避免正午高温时段;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避开高温时段。攀登铁塔必须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不可敞开拉链;塔上使用的工具必须有防坠绳。

3、采取短时多段的轮班分工方式,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

4、尽量避免单独员工或初愈员工进行高温作业;高温、密闭、高处作业环境下,除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外,还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设立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应在阴凉处设置工员工休息的场所,室内则应设置空调休息室;

2、留意酷暑天气预报并及时通知高温作业员工进行预防或停工;

3、与高温作业员工保持正常联系,时常关注员工状况,对身体欠佳的人员应暂时调离高温环境作业;

4、安排管理人员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慰问巡视和高温作业指导;

四、中暑性疾病的应急治疗

当发现有员工出现中暑症状时,应迅速将患者带离高温环境,对患者喂服一些淡盐水或盐汽水;对患者及时采取物理降温:解开身上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利用风扇迅速降低患者体温,送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篇7:高温天气防暑的食物

热天吃辣椒,听起来是个疯狂的想法,但富含维生素C和辣椒素的辣椒可以有效促进汗液的排放,帮助体内毒素排出,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防止中暑的情况发生。

2、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营养非常丰富,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热,吃苦瓜最好。

3、鸭肉

鸭肉性寒,是夏季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有除湿、解毒、滋阴、去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炎热天气的时候吃。

4、西瓜

西瓜民间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类中消暑解渴的首选。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

5、绿豆

绿豆是夏季饮食中的上品,营养丰富,有清热消暑、美容养颜、止渴利尿等功效,有“济世之食谷”之美誉。

6、西红柿

西红柿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果蔬之一,性凉,营养丰富、酸甜爽口,有清热止渴,养阴凉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辐射、减肥等功效。

7、绿茶

上一篇:师德学习心得体会:爱与责任下一篇:整治吃拿卡要需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