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古诗词

2024-05-22

中国经典古诗词(共14篇)

篇1:中国经典古诗词

中国经典古诗词

1.《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3.《桃源行》

作者: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4.《渭川田家》

作者: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5.《宴梅道士山房》

作者: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见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篇2:中国经典古诗词

1、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江山,朝天阙。

2、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5、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6、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篇3: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

一、开宗明义 名句引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一些学生虽然对经典古诗词不感兴趣, 可是他们对其中一些久为人们传诵的名句却非常喜欢。于是, 我们就可以此为突破口, 用名句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每节课的课前都安排了一个常规性的项目——为学生提供经典古诗词中的名句, 并由此来牵引他们学习经典古诗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出示名句。

出示后, 询问学生它的出处、作者及含义。如果学生回答正确, 就一起复习一遍;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或答不上来, 自然就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这时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2.出示整首诗或词。

教师串讲诗词, 讲解名句的原意, 再联系实际, 讲解其引申义或比喻义。

3.引导背诵。

在竞争氛围中, 鼓励学生背诵。比如, 我给学生提供“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诗后, 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沧海”这个成语。但当我问及它的出处及作者时, 学生都连连摇头。这时, 我给他们出示了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在我串讲了这首诗之后, 学生惊叹不已, 对诗人元稹的高尚情操都非常敬佩, 于是纷纷吟咏上了这首诗。这时, 就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二、归类迁移 拓展激趣

在用名句牵引名诗, 激发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可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 即以名诗词为依托, 拓展到对写同类事物的其他诗词的学习上。例如, 我曾经给学生出示宋代诗人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 让学生说出它的出处, 并联系实际, 说出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到诗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当我把整首诗出示给学生后, 他们连声称赞。接着, 在第二节课, 我又把卢诗《雪梅》 (其二) 出示给他们, 经比较欣赏, 他们不仅认识到了梅的高雅品格和顶霜傲雪的顽强精神, 而且还认识到了诗人的高雅气质和高尚人格。在此后的几节课, 我陆续给学生出示了宋代诗人工淇的《梅》、王安石的《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和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词。

在让学生接触了上述有关咏梅的诗词后, 我让他们对这些诗词加以比较、整理、总结, 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进行概括整合, 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实践证明, 这样的迁移拓展可以达到以下目标:首先, 它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将所学的诗词进行概括化、系统化, 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知识结构;其次, 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写同类事物的诗词的比较鉴赏, 提高对经典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如若己出 涵咏成趣

“涵咏成趣”是指让学生沉浸其中, 细细体味, 反复吟咏, 自然成趣。古人有吟咏的习惯, 我们今天学习经典古诗词同样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涵咏, 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 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 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词作品;消化, 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 反复吟咏, 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 从而参透作品, 获得审美享受;积累, 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 加深记忆, 储存记忆。

我国经典古诗词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 读来都是朗朗上口, 这有利于我们体味其中的意境, 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而陶冶性情。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审美感知能力。长期坚持吟咏经典古诗词, 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其节奏韵律, 还可以掌握其句式特点、词语的运用。时间久了, 学生自然会形成对经典古诗词的感知能力。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朱子读书法》中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自得尔。”我们在教授经典诗词过程中, 可完全借鉴了这种方法, 即让学生的反复吟咏, 必须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一句话, 言和意都“如若己出”。

四、仿写古诗 创作显趣

学生在唱吟古诗词中领会诗意韵律, 逐渐会产生模仿创造的冲动, 会尝试着去模仿古诗词和经典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有一留守学生仿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家乡真孤独,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问双亲在何处, 心中有无儿女情。”以诗来倾诉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 但比较新鲜, 学生会积极参与进来,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使其更主动地掌握古典诗词的内在规律, 对古诗词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更能让学生在模拟创作的过程中,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4:中国经典爱情诗词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国风·召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元缜】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汉乐府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柳永】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篇5:中国经典古诗词名句欣赏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 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语。……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亮造化之若兹,吾安取夫久长!

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春雨,天地离阻,神人惨酷。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饮酒进肉,鬼(加左耳旁)然已醉矣。

名士不须 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开花复谁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湖。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水还须活火烹……坐听荒城长短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人之不省,譬如鼠关,在所自处耳。

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蟮。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憔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红颜零落岁将墓,寒光宛转时欲流。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北风驱鹰天雨霜,夜长酒多乐未央,春风澹荡使思多,天色净渌气妍 和,含桃红萼兰紫芽,朝日灼烁发园华。

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 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 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消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湖。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水还须活火烹……坐听荒城长短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人之不省,譬如鼠关,在所自处耳。

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憔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含歌揽涕恆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红颜零落岁将墓,寒光宛转时欲流。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北风驱鹰天雨霜,夜长酒多乐未央,春风澹荡使思多,天色净渌气妍 和,含桃红萼兰紫芽,朝日灼烁发园华。

篇6:中国的经典古诗词名句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 日往月来,星移斗换。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

●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溪。

●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篇7:中国经典诗词

1.《一丛花令》

年代: 宋 作者: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2.《满庭芳·晓色云开》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

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樱。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3.《眉妩 新月》

年代: 宋 作者: 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4.《鹊桥仙·纤云弄巧》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5.《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篇8:中国经典古诗词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精神成长,乐趣,探索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教学之思想境界。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心灵成长的角度,让古诗词阅读教学为学生开启人生的幸福之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弹奏”经典乐章需让学生听出乐趣

在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中,唐朝的作品比较多。这些古诗词充盈着丰富的人文色彩,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韵律充满美感,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和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都比较喜欢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但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比较欠缺抽象思维能力,其形象思维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准,尤其是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就会出现对诗词理解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学情,教师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就应不仅仅让学生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听课,更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经典诗词的意韵之美。譬如,在教学《江南》和《春晓》时,我选择了一些与此诗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曲子,在播放诗句的同时也播放乐曲。在这种情境的渲染和引导下,学生则不再只是简单而枯燥地听诗句,而是意趣盎然、诗情画意地欣赏着、想象着诗句所蕴含着的意义和韵味。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时,也同样配置相应的乐曲,使学生在朗读时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产生一种贴近诗境的感觉,这就是人们所推崇的一种俯而读、乐而思的诵读境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应是那种“囫囵吞枣”式的逐字逐句的领会,应当是让学生真正地用心领悟,领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韵之美。

二、“弹奏”经典乐章需让学生生发出感受

古诗词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需要考虑学生心灵窗户的开启和情感世界丰盈的相关问题。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达到开启心灵窗户和情感世界丰盈的目的,不是教师强行灌输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学生去自我生发一定的感受。鉴于小学生的阅读水准和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等多方面因素,小学生所生发出来的一些感受极有可能不是特别积极、健康的,但应当说这属于正常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大惊小怪。在教学中,我所采取的策略仍然是以学生的读为主,仍然以学生的自读为先。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只要让学生多读,学生所产生的感受还是基本可以趋向合理,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一致的。譬如,教学陆游的《示儿》时,《示儿》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感的诗,学生在比较充分的阅读后,读出了不少自我意义上的感受,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对作者所抒发的爱国情怀,大家的看法不尽一致。有学生认为是悲愁的,有学生认为是悲怆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是悲壮的。孰是孰非?我没有立刻加以评说,而是让学生继续进行诵读。诵读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因为学生不但抓住了“万事空”,而且抓住了“北定”后“家祭”时“烧纸钱”的“勿忘”之嘱托,感受到陆游之“悲”后所体现出来的“乐”,因为陆游胸怀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坚定信念。教学实践说明,“弹奏”经典文学乐章,需要让学生生发出真实的感受,学生也是完全可以生发出感受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需去越俎代庖,多重性的越俎代庖反而会制约学生的阅读感悟。

三、“弹奏”经典乐章需让学生体悟出情感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一首首古诗词,可以说是一曲曲比较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乐章。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生活方面的经历距现在小学生比较久远,让学生生发出比较强烈的情感,会有一定的困难。古诗词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办法是多于困难的,教师所常用的办法是寻求作者所产生的作诗灵感。应当说,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词,都源于古代诗人所涉猎的生活,都是诗人受生活的触发所生出的灵感所致。那么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乃至于欣赏,也应当与学生生活的外延相当,也就是说,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回归小学生的生活。譬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将相应的生活与诗词所描写的内容建立起联系。当学生涉猎一定的生活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去吟诵相应的古诗词。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能比较实在而又比较理想地悟出诗人的情怀。譬如,清明节学生们都要陪着自己的长辈去祭扫先辈,那是一种怀念和纪念,就让学生诵读《清明》,学生就会生发出诗人当时的情怀,甚至能够因此而生发出对先辈的情怀。譬如,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虽然学生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但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当学生在郊游中遇到不顺时,则可以让学生吟诵那篇脍炙人口的《游子吟》,学生会因此而生发出强烈的母子情。学生的情感,不是靠简单的呼唤就能生发出来的,而是必须依赖于古诗之生活外延与学生生活外延的完美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上,而是要通过与学生生活、情感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生体悟出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四、结束语

篇9:中国经典古诗词

【关键词】图式理论 认知诗学 文学图式 诗歌翻译

认知诗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以色列人Reuven Tsur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随着认知诗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充分地利用这些理论对不同语言的诗词等文学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做了一些尝试,但还没有全面深入地展开,尤其是对中国经典诗词的研究。因此,中国经典诗词英译认知诗学研究就自然而然的成为认知诗学发展趋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运用认知诗学的相关理论对诗词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不仅是对认知诗学实证研究的补充,更是对新的翻译途径的探索。

一、图式理论

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图式的概念,他认为图式是表征概念和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心理结构。要运用图式理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图式。图式描述的是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而不是定义;并且有简单复杂、抽象具体、高级低级之分;图式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例如,树的图式包括树根,树枝,树叶,年轮等等。植物图式和树的图式两者中,树的图式就相对复杂;树属于植物,所以植物图式是高级图式,树图式是低级图式,并且在树的图式下还有更复杂的低级图式,比如杨柳的图式。图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理解也可以更好的指导翻译。

二、图式理论与唐诗翻译

一提到古典诗歌中的图式,我们必须了解一对术语,文学图式和世界图式。文学图式是寄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体的载体,世界图式就是某个客体的百科知识。例如梧桐树,其世界图式指一种喜光乔木植物,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而梧桐的文学图式一般是指用来表达“悲伤,寂寥”的植物,文学图式更多偏向于主观感情。了解到这两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并翻译出唐诗,使之表达更精确。

例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中一句经典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的世界图式指日落之后到天黑之前的这段时间,光色昏暗。那么在我们英文翻译中黄昏对应的是twilight,“近黄昏”即near the twilight,但在我们了解了黄昏的文学图式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翻译并不精确,黄昏表达一种日落西山,暮年的悲伤。那么这句可翻译为“the setting sun seems so sublime,but it is near its dying time”。dying time 是对即将逝去的最好表达。

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第一句有两种理解,一是单纯世界图式表达,普通背景描述,二是可以把雨纷纷理解为文学图式眼泪。而第二句就是明显文学图式的表达,这里“欲断魂”并不是指 going to die,而是指心情低沉,这样理解清楚世界图式和文学图式之后就能更好的翻译。“With drizzling rain falling on the Mourning Day,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或者“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首先理解出这两句都是世界图式的背景描述,朝辞指早上离开,即leave at dawn;白帝指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即彩色的云;李白这里的江陵指三峡地区,全都是世界图式描述.“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King crowned with rainbow cloud,I have sailed a thousand miles through Three Georges in a day”。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把世界图式和翻译中的直译联系起来,即字面意义;文学图式和意译结合起来,指客观载体后的主观感情。翻译时,首先分析诗句中的世界图式,然后分析其背后文学图式,这样才能准确翻出诗歌要表达的含义。对中国经典诗词进行图式化处理,能帮助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真正涵义。本文把认知诗学中图式理论和古典诗词翻译结合起来,做了翻译的初步探索,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出新的翻译途径,指导翻译实践,以便译出与原文更贴切的文本,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Semino,E.Language and World Creation in Poems and Other Texts[M].London:Longman,1997.

[2]魏薇.图式理论在中国诗词翻译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07.

[3]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唐诗上下[M].海豚出版社,2013.

[4]邹智勇.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

篇10:中国经典诗词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篇11:经典共赏中国最美古诗词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清末王]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 (701―762年),生于公元7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首《月下独酌》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4.《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 “老骥伏枥”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

篇12:中国最经典爱情诗词

第一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传神地描绘了意中人那婉约而又遥远的身影。表现了主人公经过艰辛的追求而仍难以企及的惆怅失落的心情。恋爱期的男女,大概都在心中无数次描绘过自己完美的意中人。所以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所谓依人”“宛在水中央”了。然而真正得到的又有几人?爱情的魅力大概就是总给你留下一点缺憾吧。( 情诗 )

第二 诗经·国风·召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河洲上听到鸟叫看见佳人的男子,爱慕之情难以自抑,他吟出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让后世男子梦幻了千年,至此以后,看见美女不必胆怯,美人如花隔云端也要排除万难把她追到。君子,淑女,代表了中国人的爱情品位。河洲,雎鸠,则象征着中国人的飘渺朦胧的情感意境。

第三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战士征战在外,思念家中的妻子,恐不能偕老白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在网上广为流传。誓言与对方长相廝守,死生与共,永不分离。流年似水,容颜老去,那时没有了轰轰烈烈,有的只是绵延不断的涓涓细流。也许什么也不说,紧紧地牵着你的手,走过今生今世。

第四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首千古绝唱!此句情至极处,感到殉情的凄烈。遗憾的是谁又会保险自己的爱情一定会天长地久?谁又能保证当初相爱的人真的会执之于手与之谐老?谁又会保证和自己相守到老的就一定是自己的爱人呢?也许因为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直教生死相许”才成为许多人理想的爱情。

第五 汉乐府民歌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首表白爱情忠贞的誓词。作者以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一种不可能的离散。感情挚烈、坦率,风格质朴而又泼辣。面对女人对爱情的忠贞,足以让男人敬畏。让有些男人自愧形秽。

第六 遣悲怀三首 离思 元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的背景,不想再说些什么;但能够把感情刻画得这么淋漓尽致的人,至今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听人说,女人一生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第一个男人,而男人正好相反.不知此话对否? 所以在引用此诗表白爱情之前一定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这种决心。

第七唐 铜官窑瓷器题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这首诗歌虽是唐代作品,却是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多少男人看到它泪洒襟裳,多少女人咏着它泪湿红罗帐。读着它让人叹息人生的阴错阳差,宿命的缘竟是无法改变。心上人却是那水中月镜中花。多少痴情的人在佛前许下后一个五百年。然而,佛是万能的么?佛会不会为了安慰你的痴情而对你撒谎?

第八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千百年传诵不衰的.词,相爱的人,谁不想朝欢暮乐,晨夕相伴。然而,“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忠贞不渝的爱情,不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夕相处,这世界上有一颗心在想着你、惦念你,这颗心属于你,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第九 柳永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篇13:中国经典古诗词

“诗”与“歌”有着最天然的亲和力, 一个不喜欢读诗的人是不能真正懂歌和爱歌的, 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 有的本身就是“歌”, 如《诗经》。早期的词就是如此, 可以说中国的诗词原本就是起源于“歌”的, 所以中国的“诗”被称为“诗歌”。在它们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自始至终存留着“歌”的烙印, 如它的平仄、押韵、结构形式、情感真挚的特点等, 无一不是“歌”特质的表现。因此, 一直以来, 乐坛上风靡着这样一种做法, 那就是为中国古典诗词配乐, 把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情感融入现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流行歌曲, 这些歌曲的歌词在学生的歌唱和聆听过程中被无意的识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歌唱形式来让学生记住古典诗词。直接引用的例子有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 歌词完全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晨中秋》;许小凤的《别亦难》, 取自李商隐的《无题》;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取自《诗经》中的《蒹葭》;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 歌词取自岳飞的《满江红》;类似的情况还有李煜的《乌夜啼》 (桃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 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 黄叶地……) 等等。这些著名的古典诗词编入歌词后既增加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演唱时又能朗朗上口, 易于接受和传播。其中“整体引用”最为成功、流传也最广的就是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还有许小凤的《别亦难》, 这两首歌曲已经被广泛的传唱和接受, 许多人往往因为喜欢流行歌曲而爱好古典诗词, 这就使古典诗词在流传过程中脍炙人口, 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另外, 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 还会发现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第二个表现就是“部分引用”。许多流行音乐中虽然没有整体引用原文, 但是引用古典诗词中的部分内容, 这类引用在“整体引用”中也占有一定的数量。这类歌曲有很多, 我们所熟悉的小说家琼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这就使她所谱写的歌词非常受欢迎。如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插曲《梦里》的歌词:“山无棱, 天地合, 你是我永久的天堂……”就是引自《汉乐府·上邪》中的“山无棱,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还有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部分来自李白的《静夜思》, 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句句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此类歌曲还有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信爱歌的人早就有所体会了。

篇14:古诗词教学还原经典之美初探

一、还原意境音韵之美

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经典之美,首先体现在它的音韵之美上。这种美绝不是靠老师口头赞叹几句学生就能心领神会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创设富有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师生通过富有节奏与韵律的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比如教柳永的《雨霖铃》时,让学生闭目聆听一首哀婉的乐曲,教师轻轻诉说一段失意才子与挚爱之人不得已分离的故事,师生在吟诵中初步感受缠绵悱恻的感情;再如《氓》,首先让学生明确四言诗的基本节拍是二二拍,然后播放录音,通过“读准字音——轻声跟读——教师导读——读出感情——学生齐读”这五种不同的朗读方式,以声入情,因声求义,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古典诗词大多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所以在画面的表现力度上很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形象的可感性、直觉性,运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画面之美、意境之美;我们还可以借助意象组合画面,还原诗词的丰富意境。无论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朦胧的生机,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日广袤的寂寥;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的苍凉开阔,还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的秀雅静谧……这些形象之美无须分析讲解,只要我们闭上眼睛,用心灵的视觉就能感受到那份诗意之美。所以教者应以不多讲解为原则,引领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结合文下的重点注解,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赋予这些凝练的诗句以新的生命,这何尝不是在感知古诗的意境呢?我们在课堂上的这种“舍”,会带给学生更多“得”的惊喜。学生从意境的再现中结合独特的审美感受再造个性审美意识,这种效果远远胜过教师字斟句酌的繁琐讲解。

二、还原情理之美

古典诗词善于言情言志,其情其志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读诗就是品读诗人的心声。所以教师该讲的应该是这个人,是一个有着完整人生经历、带有丰富情感的诗词创作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内心深处,结合诗人的人生轨迹把握诗词的言外之意,触摸诗人的灵魂,体验诗人的情感,点燃学生情感的灵性。如在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前,教师可以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结合“乌台诗案”了解诗人流放黄州时的苦闷,又结合《定风波》体会“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苏轼。所以当诗人被贬密州时,他期望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多么真挚可爱,我们似乎看见两鬓微霜的词人,在跨马弯弓追猎的豪气中依稀流露出少年的激昂壮志。

三、还原炼字运用之美

古典诗词的表达技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从创作者的角度而言,任何表达技法都起始于遣词用字即“炼字”。一字用得好,就带动了整首诗的意境,足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感体验,锤炼出千古名句。所以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诗歌中的炼字分析作为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教者要具备挖掘炼字炼句的素养和敏感。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组织学生讨论“穿”、“拍”、“卷”三个动词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受那壮阔恢弘的意境和苏轼豪放旷达的人生情怀;再如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引导学生品味“自”、“空”二字,让学生领悟到它们虽为副词,但运用拟人、反托等手法展现出落寞清冷的环境,关涉着整首诗的境界,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诗词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将知识和能力作正向迁移,适当延伸课外,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鉴赏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与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从题材、风格、技巧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诵读《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与《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进行表达技巧方面的对比。经典或经典中的名句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与今人相通,穿越时空而余韵无穷,是我们说话写作的好素材,设计相关的运用练习大有裨益。可以就一首诗中的名句画一幅画,写一段鉴赏文字;根据一首诗表演课本剧,或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也可以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让学生体会诗词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艰辛和愉悦,在活动中丰富古诗词教学的内涵。

总之,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遵从诗词本体之美,挖掘美点,追踪美迹,传递诗词的无限魅力,还原经典之美,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学习过程中领悟中华传统诗词的深邃意蕴,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上一篇:初三优秀作文:孝心少年,添彩中国梦下一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