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2024-05-24

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精选14篇)

篇1: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生理机能健全、心神和谐统一、心理功能于社会行为良好、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年教育部引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年又引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进一步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也是指导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必要的规划。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走出阴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心理健康的维护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团体辅导。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辅导。主要塑造班集体良好的氛围和班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联系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个案分析。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告之和不告之两种方式进行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

(3)心理信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由心理辅导教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校报宣传。利用校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为展示我校师生风采提供一个平台。

2.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开展是不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中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意见,指导家长开展中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3.指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总之,我们要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范文网

篇2: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设施,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积极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学校全体学生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目标: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明显,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的自卑、孤独、排斥和仇视的心理,有待于我们解决。

1、营造民主、平等、友好的校园氛围。

2、帮助农村学生树立信心。

3、指导学生调整心态,增强适应能力。

4、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转化后进生。

5、健全情绪生活的培养策略。

具体实施:

一、教学任务:

1、突出心理健康的学科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的五爱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当中。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探索心理现象和机制。

4、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二、上课: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将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溶入教学当中。

2、积极开展以交流为教学方法,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心理话。从中发现心理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设置心理咨询室: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努力将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

3、设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学生自然情况登记表。

4、遵守心理咨询员的工作守则,乐于助人,真诚、有爱心。耐心对待咨询者,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5、心理咨询室名称:心灵驿站

6、开放地点:电教室和卫生室

7、开放时间四月下旬每星期的星期一的下午七八节。

以上为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而且初次担任心理咨询员,所以在工作方面一定存在纰漏,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3:颅底骨折患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1 环境人员介绍

在患者入院2 h内由责任护士及护士长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治疗作息时间、病室设施的使用方法、同室的病友、主管医生及护士的姓名、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姓名, 使患者尽快进入患者角色, 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2 疾病介绍

2.1 颅底骨折是颅骨骨折的一种类型, 颅底由前向后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颅前窝骨折黏膜瘀斑在上下眼睑、球结膜下, 可伴有嗅神经、视神经的损伤, 脑脊液鼻漏;颅中窝骨折瘀斑部位在颞肌下, 伴有面神经及听神经损伤, 脑脊液耳漏;颅后窝骨折瘀斑部位在乳突区, 可伴有舌咽、迷走神经的损伤, 无脑脊液耳鼻漏。颅底骨折因脑脊液耳鼻漏而确诊, 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而危及生命。如何确定有脑脊液漏呢[1]?早期耳鼻的血性脑脊液漏易与耳鼻道损伤的出血相混淆, 可将标本滴于纱布或吸水纸上, 如见血迹外有月晕样淡黄色浸渍圈, 且干后没有变硬的现象, 则可判定有脑脊液漏。

2.2 颅底骨折的患者要卧床休息, 并要维持特定的体位。

颅前窝骨折患者意识清楚者给予半坐卧位, 昏迷者给予抬高床头30°, 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破裂处, 有助于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中、后窝骨折者卧于患侧, 保持引流通畅, 维持特定的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 d~7 d。颅底骨折防止颅内感染至关重要, 枕上垫无菌巾, 鼻前庭或外耳道的漏出液应及时用无菌棉球吸附, 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 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鼻窦或乳突房内气体被吸入颅内导致气颅或颅内感染。严禁从鼻腔吸痰或留置胃管, 禁止做耳、鼻滴药、冲洗、填塞, 及时清除鼻前庭及外耳道的结痂及分泌物, 防止液体逆流。要注意保持个人手部及口腔卫生。

3 心理指导

3.1 颅底骨折多为意外发生, 病情急, 当患者出现脑脊液

外漏及颅神经损伤症状时, 患者及家属大都十分恐惧, 加上住院治疗期间, 需长时间卧床, 日常活动受到限制, 治疗费用高, 往往出现焦虑, 情绪不稳定, 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尤为重要, 应指导家属务必让患者时刻感到被关怀、理解、支持, 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应告知患者颅底骨折伤后1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 不必担心, 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保持良好的心情, 正确地配合好治疗护理工作是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3.2 对于一些症状轻微, 耳鼻漏很快停止, 无颅神经损伤的患者, 应加强预防耳鼻漏复发方面的教育。

举一些实例, 拿书面资料让患者看, 因为这类患者轻视自己的病情, 对护士的健康教育不予重视, 只重视用药。

4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每一种药物的用药目的、用法、注意事项、副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切不可随意调节静脉用药的滴数。

5 饮食指导

应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 勿暴饮暴食。多吃香蕉、水果, 适当摄取蜂蜜等油脂食物, 以利通便。避免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当自觉抬高头部或端坐时头痛加重, 应及时补充大量的白开水。

6 出院指导

6.1 出院后遵医嘱服药, 勿自行停药或减量。

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多饮水, 预防感冒。勿熬夜, 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8 h以上。勿挖耳、抠鼻, 用力排便、咳嗽、擤鼻、打喷嚏。多食芹菜、菠菜、芝麻、香蕉等粗纤维食物, 以保持大便通畅, 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6.2 对伴有面瘫的患者, 应告知患者预防耳后部受风寒, 并注意保护角膜, 可配合针灸治疗。

对伴有吞咽呛咳的患者, 指导患者进食时要缓慢, 勿平卧时喝水、进食。

6.3 劳逸结合, 可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以不感到头痛、头晕为宜, 出院半年内勿行重体力劳动。

保护好头部, 避免外力的碰撞, 如有头痛加重、头晕、耳鼻流水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篇4: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征文工作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截止到8月底,短短5个月时间就收到文章近万篇,这些文章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56个单位。文章作者大多数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也有各级教育行政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科研人员,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文章内容涉及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总结;既有调查报告,又有实验研究;既有团体辅导,又有个案分析;既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说,此次征文活动基本上反应了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保证评选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严肃性,我们组建了评审委员会,并采取了三审制度。初审由各地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负责,复审由大专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完成,终审由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庞丽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刘华山教授六位专家把关。经过严格评审,最后评出一等奖94名,二等奖595名,三等奖1379名,优秀奖624名,获奖比例为25%。另外评选出集体奖39名,其中先进单位15个,先进学校24个,获奖比例为2%。

此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河北省石家庄市教委德育处曲连坤处长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教授等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得到了全国特级教师丁榕,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王琼,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许书阁、赵增序等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和参与。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由上虞市教体局承办,此次大会得到了浙江省教委、上虞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严密的组织工作表示钦佩和衷心的感谢。

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部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大专院校、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单位的领导和学者等。在此,向所有支持、帮助、参与此项活动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举办评优活动,旨在全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我们之所以取名为“健康杯”, 意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学生健康、教师健康、家长健康;学校环境健康、家庭环境健康、社会环境健康;同时也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健康发展。

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专家、学者们的热情帮助下,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首届“健康杯”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选取了近400篇获奖文章结集出版。在此,我们向未能入选的作者表示歉意。此后我们将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择优刊登。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将继续联合举办第二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为了全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决定从第二届开始扩大评优范围。除了继续征集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文章以外,将征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其他优秀成果,如论文集,图书,刊物,报纸,课件,网站等。我们衷心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我们愿意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服务。

《中国教育报》校园文化周刊编辑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编辑部

篇5: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让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特别要注重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助其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并关注少数有心理疾患的学生,重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

二、教育目标:

1、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内部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备相应的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的书籍、报刊、活动器材等。

2、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

3、完善咨询工作制度。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育人环境。

5、出好心理小报。使其成为沟通学生、老师、家长的桥梁。

三、领导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陈国旺校长副组长:黄向辉副校长二心理辅导教师:陈维义商冬洁孙阳

四、具体措施:

1、面向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

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目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的识别和控制,以及应付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全体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关注,特别是学生。主要采取心理讲座、心理版报、心理征文、心理电影、心理信箱等的推广形式,强调趣味性和实用性。

3、学生心理咨询方面:

(1)心理咨询室的改造:为每位来访者营造舒适、安全、自由的咨询氛围。

(2)心理咨询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包括咨询预约,咨询室座位安排,一次咨询时间的控制,咨询记录的保存归档,咨询内容与过程的保密性,诊断评估的谨慎性以及与来访者关系各个阶段的把握等。

(3)个别严重案例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个别症状较严重、情况较不稳定的来访者,根据其症状特点设计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复查。

(4)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在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积累基础上,进一步为每位来访的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

4、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科研:

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常心理课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同时,积极与周边高中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的研究而努力。

篇6: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王 颖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期,我们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网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

4、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学校的德育队伍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施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各科教学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从知识、意识上循序渐进地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3)学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舞台,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6、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建立了“心语室”,属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管理,成立学校心理咨询室,承担以下职责:

(1)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2)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并且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3)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有宣传及普及工作。(4)开展升学指导。

7、开展个案研究

逐步建立心理疏导的个人档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跟踪性的,研究性的个案辅导,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能够确实的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8、积极开通学校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校讯通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创建起符合学成长的环境。

9、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

为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学校将要求教师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我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题,撰写有关的心得体会与论文,并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篇7: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据悉,目前合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存在开课率低、师资缺乏、硬件水平低等现象,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心理辅导室、没有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下一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将紧紧依托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各县(市)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立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扎实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县(市)区心理健康辅导站要指导学校统一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并列入教学计划,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课时,每学期每班不少于8个课时。

此外,学校要用好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信箱,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心理热线和网络咨询平台,至少安排1名专职且受过市级以上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辅导室须定期开放,每周开放接待时间不少于6小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回复心理信箱中的学生或家长来信。学校校园网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学校要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逐步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积极的接触与干预。

与此同时,合肥将进一步加强工作措施,切实保障毕业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注重对毕业年级学生家长指导,提高家长对毕业年级子女的心理疏导意识,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升学考试观念,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了解和掌握舒缓子女心理压力的方法,指导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使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篇8: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从实践情况来看, 要完成育人任务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心理疏导师, 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因而也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 塑造学生心理,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任务。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样将对德育教育工作成败有比较积极的重要的意义。现就平时的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转变教育观念

1. 促进知识更新, 适应学生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的实施, 教师早已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相比教师接受信息更前卫。要做好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 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 尽可能与学生多相处, 否则, 我们与学生的思维方式、话语系统、关注点、兴奋点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用学生的话说“那就是代沟”, 这样我们就较难开展指导性的思想引导工作。所以,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跟上时代潮流, 才能适应德育工作的要求。

2. 建立友好、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

时代在发展, 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过去的“师徒如父子”也被尊重和平等所取代。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 抛弃原有的绝对权威的角色, 视生如友, 以诚相待, 对他们的过错和不足能够宽容和谅解。波普有句名言:“错误在所难免, 宽恕就是神圣。”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你是个可亲可敬的人, 才能与你友好相处, 而且学生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心悦”才能“诚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3.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这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 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 而且观其行。所以要让学生信服老师, 教师务必要以身作则, 这样为师者自然受到学生的尊敬, 也就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了解学生实际, 有的放矢

德育工作决定我们必然会遇上许多性格迥然不同的学生, 有个性的、叛逆的、冷漠的、自卑的, 等等。而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 并且受自身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老师深入地了解学生, 关心他们的生活, 关爱他们的心灵, 关注他们的思想,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针对不同的个案, 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学生具体的思想症结, 对症下药, 因人而异做思想引导工作, 从而真正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三、挖掘“闪光点”, 培养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 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 也要打开他精神发展的领域, 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 显示自己, 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德育工作中, 接触后进生的机会相对多一点。但不管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也总会有闪光处。教师首先要明白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在学校群体中, 可能也处于弱势, 所以他们可能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呵护。而另一方面, 他们可能也更敏感, 更易受伤害或更易受激励。对后进生也不能急于求成, 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 讲究办法, 循循善诱,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因为自尊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后进生, 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鼓励其进步。如王××同学成绩一般, 作为我指导的对象, 我了解到她挺有个性, 自尊心强, 也有一点脾气, 甚至可以说有点叛逆, 在学习上也力不从心, 但擅长体育。据了解, 由于这种性格, 在小学中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内心深处难免又有点自卑。在进入初中阶段后, 我们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 并给以必要且适当的鼓励和关注, 这使得她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使她树立了自信, 找回了自尊。结果在本届学校运动会上, 在脚扭伤的情况下决意要参加比赛, 为班级争光。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心理健康, 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的普及, 以及人们对子女在教育上的期盼, 使得学生承受各种压力和诱惑。优秀生往往有以下几种心理: (1) 负重心理, 父母教师都寄予较高期望。 (2) 自满心理, 学习成绩优异, 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 (3) 好胜心理, 过分的好胜常常使他们怀有强烈的嫉妒心。 (4) 失落心理, 一旦遭受挫折, 精神就委靡不振, 变得格外自卑。对于优秀生, 我们应注意不要太关注他们的成绩, 适度的表扬, 既肯定他们的成绩, 也要预防他们产生自满情绪,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 不悲观、不消沉。

对于后进生, 我们要公正对待, 不从印象出发, 以事论事, 不能随便说任何消极无用的话。要真诚热爱学生, 用进取心、荣誉感激励他们。越是干涸的禾苗越需要雨水的浇灌, 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遵循心理规律, 注重心理辅导, 通过教育、疏导、启示, 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 我们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利用同理心揣摩学生的心理感受,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并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与日俱进, 探索新的方法。同时应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教会学生如何调控情绪, 克服困难挫折, 直面人生。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9:浅谈计划免疫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57-01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为有效、经济而方便的措施。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的四分之一是由疫苗可预防的疾病造成的。现在,每年可通过免疫拯救200万到300万人的生命。免疫是最为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1 建立预防接种证

孩子出生后一月内在孩子户口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接种单位为孩子建立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是孩子预防接种的有效证明,在孩子入托入学及出国均要查验本证,请各位家长妥保管,如不慎遗失,在原接种单位补证,每次预防接种均应携带本证,并按照预约时间按时接种,接种医师凭证接种,并准确记录。

2 疫苗种类及分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

3 接种严格遵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

因为计划免疫程序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在孩子身体健康适宜接种的情况不要随意的更改。例如,宝宝出生时注射卡介苗与乙肝疫苗,2个月时服用脊灰疫苗,3个月时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8个月时接种麻风乙脑疫苗等,不要漏打或少打。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完全可以避免接种疫苗的某些副作用而尽收其利,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在孩子去外地旅游或者居住时接种,请家长带接种证按时接种并准确记录。返回本地时及时回接种门诊核对登记。

4 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准备工作

三天之内不宜给宝宝洗澡,尤其是接种局部--以免发生局部感染;让宝宝多休息,不作剧烈的活动--尽可能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让宝宝坐着看画书、给宝宝讲故事、玩拼插玩具等;多饮水.尽可能多的为宝宝提供清淡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接种当天不给宝宝提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虾和其他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葱、姜、蒜和辣椒等;如果口服的是减毒活疫苗如糖丸、轮状病毒等疫苗,至少应在半小时之内不吃热的东西--如:热奶、热水、热食,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5 在哪些情况下暂缓接种疫苗

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患有皮肤病时。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日咳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也不能接种任何预防疫苗。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

6 儿童预防接种后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孩子接种后在现场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人体质原因,会发生过敏反应,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任何一次接种,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半小时之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意外发生。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咨询或报告。

7 疫苗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8 疫苗接种后效果

篇10: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下午3时50分,高三30个班的20xx多位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在餐饮中心四楼报告厅准时落座,张翔老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登台亮相,下面的们就欢呼鼓掌。

张老师先让同学们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到了专心听话的重要性。

接着张老师做了题为《高考,我来了》的专题报告。张老师用简洁概括清晰流畅的语言,将A(事件)、B(想法)、C(情绪)的关系做了梳理。

之后的互动练习让同学们进一步领悟到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开拓更多的可能性会让人能够以更好的状态从容面对生活中所有发生的事。也清晰的感觉到高考也不过是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一件事,不过是一次机遇,这就让好多孩子的压力立即得到释放。

在报告会上,张老师还让同学们现场体验了肌肉放松和音乐放松,大多数孩子都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孩子们觉得这些方法非常有效。

最后张老师还通过“红色大象”的经典案例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语言所具有的强大暗示力量。

篇11: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领导下,坚持“追求发展、崇尚尊重、适应变化、达成和谐”的文化管理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衡中经验,继续实施心理帮助工程,努力实践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学校心理教育文化氛围,强化德育与心育相融合。 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抓好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时,努力做好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辅导,关注普遍典型的心理问题,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工作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班会,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1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在关注特殊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来访学生、班主任老师、家长所提出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发展、亲子沟通、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给予引导与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出有效建议。

3.专题讲座

分年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健康的心理”、“考试情绪的调适”、“中学生人际交流”等辅导。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篇12: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及闵行区教育局对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开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二、具体工作: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分年级,分内容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3.不断提升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素质,通过讲座对他们进行培训。

4.继续开展“天使在行动”的爱心结对活动,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案例调查研究。

5.充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

6.重视心理辅导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以“促进小学贫困家庭学生健康个性形成的实践研究”为切入口进行以点带面课题研究活动。

三、具体实施:

教师方面:

1. 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象,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2. 按年级上好心理健康辅导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 写好每学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小论文或案例。

4. 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每周为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疑问解答。

学生方面:

1. 统计学校各年级特殊生名单,并进行跟踪调查,给予更多的关心。

2. 教会学生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在当月之星中评比中举行一次自信自强好少年活动。

家长方面:

1. 家长学校中对家长进行“今天怎样做家长——了解孩子的心情” 主题教育。

2. 心理健康网页上设立家长信箱,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设施方面:

1. 完善心理咨询室的设施,健全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们倾诉、宣泄的场所。

2.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使之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心理健康方面交流的平台。

其他方面:

1.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申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并做专题研究。

篇13: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集接受免疫接种儿童的家长600例, 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48例, 女352例;年龄26~36岁, 平均 (31.2±2.5) 岁。知识程度:本科以上学历189例, 大专学历306例, 高中及中专学历105例。经济情况:月收入>3 000元252例, 2 000~3 000元242例, <2 000元6例。按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00例, 两者研究对象与年龄、性别、知识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方法:结合相关资料及文献自制一份计划免疫调查问卷[1], 主要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 家长基本信息及资料; (2) 免疫预防接种程序; (3) 家长对计划免疫的认知程度; (4) 家长对于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认知程度; (5) 家长对于接种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了解情况。于各小区发放, 均采取不记名填写方式。经过健康教育或口头告知后2周再将同样调查问卷发放一次供填写。

观察组:结合多种方法开展健康教育: (1) 宣教讲座:依据各位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生活环境针对性进行沟通, 建立良好交流关系, 耐心且详细地解答其问题和疑惑, 并提供咨询电话以便家长可随时进行咨询。 (2) 免疫知识宣传:在各大社区粘贴大字宣传报, 发放各种疫苗宣传单及小册子。 (3) 基本常识告知: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各种疫苗的作用、价格、接种时间及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4) 音像:在计免门诊日, 在候诊和留观时间播放光盘, 让家长观看相关传染病图片, 如小儿麻痹症患儿的残疾、麻疹患儿出疹时的病容等, 以及耐心讲解如何喂服糖丸、如何进行热敷、小儿发热应该如何物理降温, 正确指导家长给予小儿喂药, 在整个喂药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什么。

对照组:儿童进行接种时, 由医护人员向家长阐明该接种疫苗的作用、下次接种时间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应当在孩子健康状态下带领其前往接种处进行疫苗接种, 以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临床观察指标: (1) 免疫知识得分:以1题1分计算, 答对得分, 答错或不答不予计分, 总分20分。 (2) 健康教育达标率。 (3) 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 (4) 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计划免疫综合知识得分比较:观察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两组预防接种的信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比: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以及预防接种信心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以探讨该种教育方式于计划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 两组家长于不同教育干预下其免疫知识得分均得到显著增加, 说明两种教育形式均具有一定成效。比较两组经健康教育后计划免疫知识得分,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一般研究结果相同[2]。提示健康教育更利于提升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获得率。另外, 观察组另3项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健康教育方式更利于提升家长对于疾病免疫的认识和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及多年临床经验, 笔者认为, 适时开展健康教育, 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知程度, 还可提升接种率, 降低感染病症发生率。而这便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扎实的医疗知识。健康教育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接种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接种前要对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认知度有一定的了解, 收集基线资料。而后依据各位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向家长介绍儿童保健知识、传染病发病临床表现、相关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 使家长能够知道接种哪种疫苗可以预防哪种疾病。另外可以运用媒体、网络、黑板报、海报、宣传册等媒介向家长介绍计划免疫工作内容及其开展的必要性, 引起儿童家长重视。接种时要向家长讲明疫苗的名称、接种时间、预防作用和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接种后要嘱咐家长时刻关注体温变化, 局部反应较轻时不需特殊处理, 让儿童当天不洗澡、适当休息以及多饮水, 若不良反应加重, 要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 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中, 有助于加深儿童家长对感染性疾病的认知程度, 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以此提高疫苗接种率, 保障儿童生活质量,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因此, 抓好健康教育对于进一步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促进计划免疫的顺利开展, 也是确保接种率的重要环节。健康教育不仅能为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营造较好的氛围, 还能作为计划免疫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值得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计划免疫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集接受免疫接种儿童的家长6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观察组采取灵活多样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 8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较之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服务满意度及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均较高 (P<0.05) 。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中, 有助于提高儿童家长对感染性疾病的认知程度, 提高疫苗接种率, 保障儿童生活质量, 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儿童家长,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永弘, 沈叙庄.重视儿科感染性疾病关注疫苗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 2002, 40 (4) :194.

篇14: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

【关键词】健康教育;接种疫苗;接种宣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09-02

当前,面对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强和改进计划免疫工作,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摆在卫生防疫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人最关心的莫过于生命,莫过于健康。特别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是所有家长、所有家庭最关注的问题。但是仍有不少数家长“重治病輕预防”和对计划免疫知之甚少。这就体现出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现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健康教育的作用

计划免疫是国家为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投入巨资预防传染病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可使更多家长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

接种前通过宣传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等,既可提高接种效果,又可减少医疗纠纷。

健康教育宣传过程中可增加医护人员与受种者及其监护人的沟通,增进感情。同时可避免误种、漏种、和错种等,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2教育方式

2.1讲与示教相结合开展科学的免疫接种知识讲座。我们对健康教育的质控是重在家属的掌握:为了使家长们了解计免知识,在接种室内墙上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采用普通话、将教育内容化解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灌输给他们。

2.2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和开通预防接种咨询热线据调查显示98%的家长希望知道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接种后应注意的问题;95%的家长最担心疫苗的质量;不规范接种即错种、误种发生;是否用一次性注射器;80%以上的家长希望从发放的知识卡片上获得预防接种知识。家长是进行免疫接种的主导者,了解家长在接种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服务需求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咨询沟通,将护士的爱心及接种知识一并传递给家长,使他们在无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配合完成孩子的疫苗注射,减少预防接种工作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2.3文字与口头讲解发放告儿童家长书、接种须知、注意事项等。

2.4门诊大厅设立疫苗预防接种一览表,配备电视机、DVS光碟、备有画册,使家长通过宣传资料更进一步了解计免知识。达到自觉接受计划免疫程序。3教育内容

3.1接种前宣教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告知以后为宝宝在办理入托、入学时都需要查验。准备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当天最好穿清洁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施种。告知受种者最好在身体健康状态完全好的情况下接种,并告知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是否有相关接种禁忌并把禁忌症及不良反应印在宣传单上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禁忌范围,减少偶合反应,防止加重病情。宣传后使家长心中有数,减少对一些不良反应的焦虑、疑惑不安的情绪,对一些接种后产生的红、肿、热、痛以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等现象不再惊慌失措,滥用抗生素,避免了影响疫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脊髓灰质炎疫苗提前告知服用前后半小时不能哺乳或进食任何温热食物及饮品,避免影响疫苗效果,并可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也可为家长节约时间。通过电视示教接种需暴露的部位,可使家长做好接种前的准备,节约时间。示教正确的抱姿可防止不配合的儿童乱动,影响接种安全。

3.2接种后宣教告知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它疾病。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可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以帮助硬结消退,特别是接种第四剂次百白破疫苗后反应较多一些。如果宝宝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现象,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来医院就诊。4效果及思考

健康教育和计划免疫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良好的、质优的、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在计划免疫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具体归纳有:

4.1计划免疫的主要对象是儿童,他们是疾病侵害的主要对象,做好他们的疾病防治,无论是在保护儿童健康成长还是控制流行病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4.2使他们对计划免疫的内容、程序、各类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及接种知识等有了系统全面的理解,形成主动配合接种的观念和行为,使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有效及时的进行。

4.3疫苗在预防疾病中效果明显,易于被群众接受。

4.4计划免疫工作定期开展,可使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化,有利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巩固。同时我们的医护人员也感到知识的价值和不足,激发了医护人员学知识、学理论、学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公众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公众服务形象。总之,只有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保障国家免疫预防事业的持续发展,造福广大儿童。参考文献

[1]张丽君,施兰姣,郭汉萍.探索有儿科特色的整体护理.护理学杂志,1999,14(5):289.

上一篇:初中写人作文:我不想做小肥猪下一篇:优化课堂提高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