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牛刀他两年赚得300万

2024-04-08

小试牛刀他两年赚得300万(精选3篇)

篇1:小试牛刀他两年赚得300万

小试牛刀他两年赚得300万

两年得300万元?就算外企高管年薪也没这么多,但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EQ,两年就赚到这笔钱,他叫潘文伟,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对话潘文伟

问: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我并不觉得自己的IQ(智商)特别高,我的优势应该是平和、不怕吃亏的性格以及我的EQ(情商)。

问:你的成功秘诀是?

答: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总结生活的规律。

问: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高?

答:我还是不太懂得处理人情和利益之间的冲突。

问:你最大的梦想是?

答:事业平稳发展,另外,成立一项以自己命名的基金,像别人帮助我一样帮助更多贫困学生。

●初来乍到

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

今年22岁的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来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术工的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20,潘文伟考入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不但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赚钱。不过,当他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准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天价”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我到底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学还在尽情享受大一优哉游哉的校园生活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

经营院服找到了感觉

年底,学校公开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订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

潘文伟首先“摸查敌情”,

他从学生会的“哥儿们”那里弄到了参与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博取印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间公司的名义巧妙地参与投标。最后,他这个“初哥”竟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学校的院服项目。虽然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走向成熟

一下赚50万吓坏妈妈

去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时又得知中学“死党”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招标安检设备,于是潘文伟充当了双方谈判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吓得母亲惊恐地在电话中问了10多次“钱从哪里来的”。

此后,他陆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票并利用“第一桶金”继续生财。今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老板学生”一度想退学

有房有车有公司后曾陷入困惑

今年9月,潘文伟才升大三,不过经过短短两年的打拼,他的总资产已有近300万元。今年初,他在深圳市福田区购置了一套房子,买了一辆轿车,还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当起来了大老板。

然而,当他拥有了以前梦寐以求的这一切物质生活后,却在好一段时间里陷入了困惑:“我读书为了什么?”今年初有段时间他突然觉得很累。此时,有一名老板朋友想把一个200多万元的项目交给他做,一时间他产生了退学专心从商的念头。

“可如果现在退学就只有高中毕业的学历,出社会后也未必有闲心再回校读书,过去的大学梦也就破灭了。”经过3天的思想挣扎,潘文伟最终选择继续学业,原因就是“大学校园给我的财富是不能买来的美好青葱岁月”。

据了解, 潘文伟目前正忙着做男版“杜拉拉”,写一本介绍创业经验的书。

责任编辑:天道酬勤

篇2:三无小贩8年赚得百万身家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姚安全的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逾40%,月营业额降低至20万元左右。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每月稳赚几万元。

百万富翁原是锅盔小贩

事实上,退回去三年,才是拉闸门窗生意真正的黄金季节。每天从西安、西藏、贵州等地飞来的订货单让姚安全忙得不可开交。一个月下来,4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轻轻松松。“每月都有几十万的订单催着要货,新增了50多个工人还是忙不过来,每三个月就得换个更大的厂房。”谈起曾经火暴的生意,姚安全眉飞色舞。

当业内提到“拉闸老姚”时,大部分人所知道的只是他的百万身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8年前姚安全还是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锅盔小贩。

1991年,姚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迫于生活压力,他来到成都打工。“无学历,无技术,无资本。”姚安全笑称,自己当年完全是个“三无人员”。蹬着一辆三轮车,23岁的他开始走街串巷打锅盔卖。在数以万计的锅盔被成都人消化掉后,姚安全存下了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近2万元。

同行刁难逼出创业之路

正当姚安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营生时,灾难不期而至,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所有东西,火灾之后妻子又染重病,花费巨大。焦头烂额的姚安全寻钱心切,跟朋友远走江苏“做生意”,不料却陷入传销网络,5年积蓄全部赔光,还搞得债务缠身。一切又回到零起点,身无分文的姚安全靠借钱起摊重操卖锅盔的旧业,但收入依然入不敷出。随后的几年里,姚安全从没停止过寻找发财的机会,他先后炒过米花糖、卖过糖果、帮别人安过防护栏……

如果没有同行的“苦苦相逼”,或许姚安全就继续这样“小打小闹”下去了。1998年,随着成都市容整治,凸出窗外的防护栏渐受冷落,拉闸门窗逐渐兴起。2000年底,一位老人要求姚安全给他做一个拉闸防护窗,并给了他50元订金。虽然接下生意,但姚安全对拉闸门窗一行完全是“门外汉”,他只能找到别的厂家订做,不料对方不但要价奇高,还把交货日期一推再推。姚安全只得灰溜溜地去给老人退订金,“别人刁难你,你可以自己学啊!”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姚安全。他用了3天时间,骑着自行车围绕二环路观察市场,每找到一家做拉闸门窗的,他就去旁边看,然后又花了500多元钱买回模具拆了又装。经过半年摸索,姚安全终成“正果”——与人合伙在府南新区开了一家拉闸门窗店。

四处借钱换来第一桶金

“说起来我还算半个老板,但只能打打杂,挣的钱连家都养不起。”虽然跟人合伙开了店面,但姚安全并没有因此走向致富路。由于干不了技术活,他的工资比请来的工人还低。思索再三,姚安全举债2500元,开始自立门户。交完1800元的房租后,剩余的钱只够买一个电锤、一台焊机,姚安全成了“光杆老板”。新开张的铺面坐落在府南新区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30余天后,才接到第一笔生意。生意虽然接到了,但当时姚安全窘迫得连买材料的钱都没有,只得骑着自行车到处借钱买材料。就这样,他在拉闸门窗行业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70元。

那时的姚安全常常陷入资金困境,“不怕你笑话,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吃块肉都要谦让,出门跑生意,我连一块钱的矿泉水都买不起。”但姚安全充分发挥了他卖锅盔的本事,在自行车后绑个样品,走街串巷去推广,“别人卖200元/平方,我才卖160元/平方,就是这样一个平方也能赚到80多元。”凭借薄利多销和良好的信誉,姚安全的生意开始好起来,“拉闸老姚”的名头也逐渐在圈内打响。

篇3:锅盔小贩 8年赚得百万身家

■艰难创业:家里吃块肉都要谦让,连矿泉水都买不起

■终成正果:每月都有几十万元订单。3个月就得换个更大的厂房

近日,在央行作出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后,在成都经营拉闸门窗生意的姚安全也和房地产大鳄们一样,长出了口气。“我跟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姚安全说,如果房地产商的日子难过,他的拉闸门窗生意也会“很秋”。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姚安全的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逾40%,月营业额降低至20万元左右。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每月稳赚几万元。

百万富翁原是锅盔小贩

事实上,退回去三年,才是拉闸门窗生意真正的黄金季节。每天从西安、西藏、贵州等地飞来的订货单让姚安全忙得不可开交。一个月下来,4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轻轻松松。“每月都有几十万的订单催着要货,新增了50多个工人还是忙不过来,每三个月就得换个更大的厂房。”谈起曾经火暴的生意,姚安全眉飞色舞。

当业内提到“拉闸老姚”时,大部分人所知道的只是他的百万身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8年前姚安全还是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锅盔小贩。

1991年,姚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迫于生活压力,他来到成都打工。“无学历,无技术,无资本。”姚安全笑称,自己当年完全是个“三无人员”。蹬着一辆三轮车,23岁的他开始走街串巷打锅盔卖。在数以万计的锅盔被成都人消化掉后,姚安全存下了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近2万元。

同行刁难逼出创业之路

正当姚安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营生时,灾难不期而至,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所有东西,火灾之后妻子又染重病,花费巨大。焦头烂额的姚安全寻钱心切,跟朋友远走江苏“做生意”,不料却陷入传销网络,5年积蓄全部赔光,还搞得债务缠身。一切又回到零起点,身无分文的姚安全靠借钱起摊重操卖锅盔的旧业,但收入依然入不敷出。随后的几年里,姚安全从没停止过寻找发财的机会,他先后炒过米花糖、卖过糖果、帮别人安过防护栏……

如果没有同行的“苦苦相逼”,或许姚安全就继续这样“小打小闹”下去了。1998年,随着成都市容整治,凸出窗外的防护栏渐受冷落,拉闸门窗逐渐兴起。2000年底,一位老人要求姚安全给他做一个拉闸防护窗,并给了他50元订金。虽然接下生意,但姚安全对拉闸门窗一行完全是“门外汉”,他只能找到别的厂家订做,不料对方不但要价奇高,还把交货日期一推再推。姚安全只得灰溜溜地去给老人退订金,“别人刁难你,你可以自己学啊!”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姚安全。他用了3天时间,骑着自行车围绕二环路观察市场,每找到一家做拉闸门窗的,他就去旁边看,然后又花了500多元钱买回模具拆了又装。经过半年摸索,姚安全终成“正果”——与人合伙在府南新区开了一家拉闸门窗店。

四处借钱换来第一桶金

“说起来我还算半个老板,但只能打打杂,挣的钱连家都养不起。”虽然跟人合伙开了店面,但姚安全并没有因此走向致富路。由于干不了技术活,他的工资比请来的工人还低。思索再三,姚安全举债2500元,开始自立门户。交完1800元的房租后,剩余的钱只够买一个电锤、一台焊机,姚安全成了“光杆老板”。新开张的铺面坐落在府南新区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30余天后,才接到第一笔生意。生意虽然接到了,但当时姚安全窘迫得连买材料的钱都没有,只得骑着自行车到处借钱买材料。就这样,他在拉闸门窗行业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70元。

那时的姚安全常常陷入资金困境,“不怕你笑话,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吃块肉都要谦让,出门跑生意,我连一块钱的矿泉水都买不起。”但姚安全充分发挥了他卖锅盔的本事,在自行车后绑个样品,走街串巷去推广,“别人卖200元/平方,我才卖160元/平方,就是这样一个平方也能赚到80多元。”凭借薄利多销和良好的信誉,姚安全的生意开始好起来。“拉闸老姚”的名头也逐渐在圈内打响。

上一篇:金鼎实习报告下一篇:向Word表格的空白单元格批量写入字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