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墙纸与墙漆的评价评语

2024-04-20

对墙纸与墙漆的评价评语(精选9篇)

篇1:对墙纸与墙漆的评价评语

其实墙纸和墙漆根本没比较性,从质感 视觉 和装饰效果来说,再贵的墙漆都没法和档次比较高的墙纸。

(1)墙纸的优点:质感 视觉效果强,基层好的话翻新容易,可选的花纹 图案都比较丰富,给人感觉档次高,就算弄脏也容易清理干净。

(2)墙漆的优点:整体实用性比较高,和墙纸相比,性价比高,使用年限可以比较长,只要你高兴,不翻新也没什么。

(3)墙纸缺点:成本比较高,最好8到更换一次。虽然有便宜的工程墙纸,但是本人不提倡使用,家用至少应该选择“无纺布”类以上墙纸,价格应该在150一卷(5.3平米的),有的可以带施工费用。(注:墙纸最便宜的只有几十元一卷,还带施工,多比较一下,不要被蒙了)

(4)墙漆缺点:容易脏,不易清理,颜色比较单一,没有质感,如果有需要翻新,比较麻烦。价格有便宜100多一桶的,也有几百上千一桶的,看自己选择,个人建议自用可以买“多乐士”5升装的,应该在3~~4百这样,质量比较可以

篇2:对墙纸与墙漆的评价评语

如果装修预算比较多的话,可以选择墙纸或墙布,这样装修看上去比较高档大气点,不过清理起来都是比较麻烦的,而且要维护保养好的。墙纸的装饰效果比较好,

乳胶漆顶多只是颜色有个变化,但是墙纸可以选择不同的花色、图案、选择也比较大。对于有些覆膜好的墙纸,如果遇到有污迹的情况,可以反复擦,耐脏能力也比

普通的乳胶漆强!有些乳胶漆虽然也可以擦,但是耐脏性能较差,颜色容易渗进去。篇三

篇3:对运用评语评价学生的几点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不管是富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手, 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利用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我们每学期为学生写的评语就是对学生校内表现的综合评价, 它与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相符合的, 是对学生全面教育、管理、指导任务的体现。通过评语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 学生可以知道自己这一学期或一学年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评语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影响家长对学生交易的真实情况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优点与不足的认识。

一、评语的类型

评语主要包括书面评语和口头评语, 还包括学生自己给自己的评语和学生之间的评语等。教师已经为学生写过许多 评语 , 在自己还 是一个学 生时一定 也收到了 不同老师的不同的评语。 我们给学生的评语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家长的 评语”, 是为了让 家长了解 自己的孩 子在学校 的表现 , 以便和班 主任配合 , 更好地教 育孩子。 它往往出 现“该生” 的提法 , 把学生视 为学校与 家长之间 的“第三 者”如“该生思想……学习……希望继续努力, 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种是“面向学生的评语”是从语气与行文中力求使学生意识到, 评语是老师对自己而写的评语。如“你是一个学习刻 苦的孩子 , 你会……有 ……优点 , 但也有…… 缺点希望……”。

二、教师如何给学生写评语

教师如何给学生写评语, 其实是一门艺术。以往教师在写评语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评语主要面对家长, 而不是面向学生, 忽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在评语结构中, 偏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忽视对学生个性的评价;评语一般化, 往往不符合学生实际, 不同学生的评语之间差别不大;评语用语贫乏, 流于俗套, 不足以打动学生。总之, 以往的评语缺乏应有的教育性。评语要写出学生这个人, 要写给学生看, 让学生知道自己和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还要写出学生的“新起点”包括新的进步和退步, 新的生长点, 即在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结点上对他作出评价。在具体写评语时,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让 “鼓 励 ”成 为 评 语 的 基 调 。

鼓励和赞美是有区别的。也许你常常出于好意, 希望用赞美的语言影响学生的行为, 如“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你的作文是全班最好的”等。当自己的行为能取悦教师时, 学生就会从教师那里得到赞美, 因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 过多的赞美会使学生难以体会其中蕴含的价值。

2.让 评 语 富 有 建 设 性 。

评语应该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设性的建议或希望。以往学生评语, 不乏“希望你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进步”、“希望你努力学习, 更上一层楼”、“希望你下学期有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要争取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这是老师对你的最大期盼”……的评语, 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些评语都只是笼统的希望, 很难让学生知道具体该怎么努力和改进。因此, 在评语中提出一些体现一定“教育性”的具体意见显得更重要。这些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 对学生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可以提出:“希望你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提高写作能力。”“希望你多练口语,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希望你胆子再大一些, 学习上更加主动, 不要老说‘我不知道’或‘老师没说’, 好吗? ”“希望你以后要多读书, 积累词汇, 少写错别字, 少用拼音代已学过的字。数学上要多思、多问。”等让学生可操作的建设性建议或希望, 这将为学生指明今后发展的方向。

3.让 评 语 更 恰 当 , 符 合 学 生 的 特 点 。

给学生写评语要注意用语恰当, 要生动、活泼、形象、简洁, 要用学生的语言, 使学生易于领会和接受。在具体措辞上, 要杜绝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句。如可以这样评价学生:

“聪明的孩子, 老师每天都能看到你的进步, 你能坚持住吗?别忘了, 有困难是我会帮助你的。继续努力吧, 可爱的小精灵。”

“你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 以上有灵气的大眼睛告诉别人你的一切。你渴望信任和成功。老师乐意和你做朋友, 帮助你走向成功。你愿意把手伸给我吗? 我希望和你一起努力。”

“你的天真、纯洁与善良 , 如同一朵百合花含苞待放 , 祖国的明天需要你去装扮。努力吧, 多吸收一点知识的养分, 让自己在明天绽放, 为自己、为家人、更为祖国、为社会, 倾吐你的芬芳。”

……

总之, 教师在写评语时力图写出个性, 走出以往评语的模式, 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但是过于追求花样容易陷入另一个误区。师生一起针对评语中提到的关于学生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采取一系列教育措施, 真正达到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目的, 发挥评语的功能。

摘要:评语的运用由来已久, 正因为它的历史悠久, 所以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我们对评价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利用评语评价也是一样。作者从评语评价的重要性、评语的类型、如何写评语等方面谈谈对评语评价的看法。

篇4:评语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好的评语,不仅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强调尊重学生个性的今天,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用来评价学生的评语大多千人一面、没有生机,大大地削弱了评语应起到的作用。所以,为了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了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评语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评语,一定要公平、公正、准确,更重要的是要以激励为主,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评语;评价改革;探索;尝试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而在发展性评价中有一个小环节,它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那就是评语评价。

好的评语能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强调尊重学生个性的今天,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用来评价学生的评语大多千人一面、没有生机,大大地削弱了评语应起到的作用。所以,为了我们的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了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评语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在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评语评价的重要作用,我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我把对学生的评语评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头评价,一类是书面评价。

首先来谈口语评价。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不是简单地评价为“对”和“错”,而是对学生采用随机评价语言。当学生回答对了时,我则说:“你太棒了,下次要再接再厉!”如果回答不太好,我则说:“你已经很努力了,听听别人怎么说吧!”记得班上有一个叫张建军的学生,语文基础很差,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在教学中我总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用鼓励的语言提示他,终于,他能勇敢地回答问题了,尽管回答得不是很好。我对他说:“其实你挺聪明的,为什么总是埋没你自己呢?大家为他鼓鼓掌吧!”他坐下了,眼中充满了自信。以后他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也开始涉猎一些文学方面的书籍,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课堂上不应该说伤学生自尊的话,而应以激励为主,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信心百倍地进行学习。

课堂评语固然重要,但课下与学生交流中的评语也不容忽视。有一名学生在《给老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老师,我们很喜欢你上课的风格,但是我觉得你课下与我们的交流少了一点儿!”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以后我就很注重在课下和学生的交流。我会从日常生活谈起,让学生感到亲切、舒服,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时的鼓励、提示、善意的小建议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影响深刻。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随机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课下的评价中,要注意综合学生整体情况,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讲究亲和力,要神情专注、语调轻柔,让学生信赖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走入学生的内心,评语才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起涟漪,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评语还要进行分类。例如,学生失意和受挫后要进行温暖的抚慰;学生有了出色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由衷的赞美;学生退步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萌生创新意识,追求远大的理想,这时教师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期盼。总之,课下的评语看似简单,但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念,力争上游的意志和能动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来谈一谈书面评价。书面评价分为三类:作业、作文、素质报告册。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有的老师往往根据某个学生在自己头脑中的印象,给学生写评语。例如,对作业好的同学写“作业认真”或“作业清楚”之类的评语,看了这样的评语后,他们自然会很高兴,但这样的评语却不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作业较差的学生看了“作业潦草”或“作业太差”这样的评语后,不但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且积极性也大大降低,甚至停滞不前。我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采用“优”和“画笑脸”两种方法,“优”表示作业全对,“画笑脸”表示书写工整,二者并不冲突,不全对但是书写工整,可以得“笑脸”,反之也可得“优”,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后,马上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乐于改正。在作文评价改革中,我采用了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有个学生给其他学生的评语中这样写道:“我真羡慕你,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如果地球真的像你想的那样,该多好哇,可是,你能把字写的再工整些吗?”这样的评语,一方面让人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可谓一举两得。在素质报告册中的评语,切忌千人一面,应先简短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再一分为二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建议。这种评语应简明、扼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这样与等级制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所得等级的真正含义,明确差距和不足。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评语,一定要公平、公正、准确,更重要的是要以激励为主,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大胆探索和尝试新的适应教学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评语评价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自信,要让学生的写作潜能与语言智能可持续发展,要让语文能力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本领。

篇5:评语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然而, 以前传统的评语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综合素质改革的需要, 要想使评语评价在学生的发展中真正起到作用, 就必须改革其旧的模式。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 在评语评价这方面工作中, 不断探索, 敢于创新,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定期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更重视不定期评价

每位班主任老师在学期和学年末都会对学生给出阶段性的评语评价, 总结该生在本学期或学年的各方面的表现, 并对以后提出要求, 但往往此时的评价会停留在表面, 虽然面面俱到, 但不会拨响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线, 从而很难产生共鸣。

我在与学生相处中, 时时处处留心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适时的情况下, 针对个别学生做出不定期的评语评价。今年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 他是一个辍返生, 随村里的务工队在外干了一年又回校读书。人很聪明, 成绩也不错, 只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混日子, 得过且过。我看到他这种情况, 在入学两个星期后用一张漂亮的信纸, 给他做出了第一次的评语评价。“人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行, 旅行一旦开始就在没有回去的票。生命本是一片荒芜, 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拓荒者, 播下不同的种子, 收获不同的果实, 创造果实, 我们必须辛勤劳作, 否则我们只能去欣赏被人喜获丰收的美景!同学, 别枉来世上走一回, 努力留下自己的足迹吧!老师期待着!”在我给这位学生的评语评价中, 没有一句对他直接的批评劝诫, 但他的特殊经历让他领悟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那以后, 这位同学变了, 并在同学中慢慢树立了威信, 在民主选举中全票通过, 荣任班长。

假如我没能及时适时地对该生给以评价, 很难想象他会选择怎样的路去走。因此, 身为人师者, 就应把握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有的放矢的给予评语评价, 不要被时间形式捆住手脚。

二、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

口头评价一般应用在课下交流和教学过程中。而书面评价多以作业本上、试卷上的形式来完成。

作为老师首先对学生要真诚, 让学生信赖你,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教师只有走入学生的内心, 你的评语才会在学生的内心有分量, 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所以, 我十分注重在课下和学生交流。教师这时的鼓励、提示、善意的小建议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影响深刻。同时,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随时随机的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在课下的评价中, 要注意综合学生整体情况,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讲究亲和力, 让学生有“与师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更有如沐春风般温暖的感觉。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园地, 课堂中的评价是激励式的、发展式的。老师在课堂里对学生采用随机评价语言, 不是简单的对知识进行“对”和“错”的判断, 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 使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尽量给予学生鼓励, 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 是教师在进行评语评价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 尽量从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表现, 鼓励他们与众不同, 发挥他们的特长。

评语评价是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学生的作业、试卷等合适的位置, 用简短的书面评价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 并一分为二的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建议, 这种评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 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所得到的成绩的真正含义, 明确差距和不足。老师的评语能让学生体会到被关爱感、成功感、自豪感、愉快感包围的感觉。容易使学生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向上、积极探索的性格, 师生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和谐。

三、对个体评价应与对整体评价相结合

我们传统意识里的评价都是针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 往往忽略了个体所构成的整体。殊不知,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 学生的自我观念愈发强烈, 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鉴于此, 充分利用对学生整体的评语评价手段, 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 让他们意识到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从而促使他们学会与合作伙伴团结协作, 热爱集体荣誉, 维护集体利益。我在班级板报里开设了一个栏目——老师的心声。在该栏目里, 我用真诚与所有同学交流, 用三言两语的评价唤起同学对集体的爱, 同时用集体的爱去督促每一个学生奋进。

记得在上次年级拔河比赛中, 预选赛我班胜了, 同学们个个喜气洋洋, 摩拳擦掌期待着决赛。但不近人意, 决赛输了。一下子全班的势气从最高点降到了最低点, 同学们都哭了。摸着同学们被绳子勒得红红的手掌, 我也心疼得落泪了。但同时我也深深地意识到,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胜心强, 可他们缺少抗挫折的能力, 如不适时引导, 一旦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大一点的困难, 就有可能不会应对而一蹶不振。第二天同学们一进教室看到了我的心声“昨天我们输掉了拔河比赛, 但老师相信, 敢于挑战的精神没有输!擦干眼泪, 让我们携手去迎接明天吧, 虽然不知失败会有多少次。准备好, 失败何所惧!”短短几句话, 既让学生接受了失败, 又激起了他们不畏困难, 敢于拼搏的精神, 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我相信, 生活在健康向上集体里的每一个同学, 都不会拒绝集体对他的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科学地把个体评语评价容于对整体的评语评价中, 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四、教师的评语评价与集体互评和个人自评相结合

一个教师不可能对他的所有学生都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位受同学爱戴的教师往往是因为它能广泛地去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语评价这项工作中, 教师更应该广开言路, 充分听取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不能实行专制。

我有过这样一个学生, 在老师眼里属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 深得老师们的赏识。然而在同学互评时, 几乎一半的同学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爱帮助同学, 集体劳动中消极等待, 善做表面文章给老师看……听着同学们满腹怨气的评价, 我作为班主任感到了严重的失职。首先, 对这位同学的不负责任, 没能及时发现隐藏在他身上的缺点;其次, 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 用同学的话说就是“老师偏向”。互评结束后, 我向同学做了检讨, 真诚的请同学谅解我的片面。让大家没想到的是, 那位同学深深地给同学鞠了一躬, 希望伙伴们在给他一次机会。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宽容与理解在师生的心里充盈着。

学生的自评、互评是评语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展开的保证, 是该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篇6:无纺墙纸与“金孔雀”

无纺墙纸

无纺布墙纸,即采用棉、麻等天然纤维或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经过无纺成型、上树脂、印花而成的一种新型贴墙材料,是如今国际上最盛行的新型绿色环保壁纸材质。由于基纸和表面涂层有像羽毛一样的网状肌理,具有防水性及高度的呼吸力,透气性好,霉菌不易生长。较厚的无纺壁纸还可以遮盖墙面裂缝。同时它具有很强的环保性,不含任何聚氯乙烯、聚乙烯和氯元素,完全燃烧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化学元素燃烧时产生的浓厚黑烟和刺激气味。

另外,比起PVC墙纸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施工方便,施工时,只需要将胶水涂在墙面而非墙纸基面上,在胶水未干的情况下,可以多次移动而不会破坏壁纸,不影响装饰效果。移出时,可在不损坏墙面的情况下整体剥离,大大节约再装修的费用。

云母光泽和手工雕刻的“金孔雀”

“云母上的孔雀”采用了银闪或者带金属色的云母片,在处理工艺上首先对无纺纸进行表面侵蚀,达到一种类似于贝母的色泽效果。然后在其基础上,使用数码印刷工艺,进行花样印刷。“金孔雀贴纸”采用手工雕刻金箔图案,用特质胶水粘合在墙或玻璃上,起到华丽的装饰效果。

篇7:小议学生评语与评价

再回首写过的那些评语, 年复一年地给了学生几乎雷同的评语:该生在校期间学习认真, 工作积极, 对老师有礼貌, 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希今后再接再厉, 争取更大的进步!

所以父母从来不看老师的评语, 用他们的话讲, 他们在拿到成绩报告单之前也已经知道自己孩子的评语是什么内容了。而如今, 我们还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这样的评语已经偏离了原先写评语的初衷, 特别是不符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任何教育事件与教育行为的发生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有意义教育的载体, 学生评语当然也不例外, 何况学生评语就是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重要手段。

但是我们知道, 当前的学生评语以客套话居多, 以专讲大道理的“务虚”语言居多, 这些语句对学生几乎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

一个学期学生工作的结束不应该把以学生评语发到学生手中为结束标志, 把学生评语发到学生手中仅仅是对学生教育的进行时, 所以评语不应该是客套性的评价, 而是形成性的评价, 特别是应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 (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 以激励性、期望性而充满情感的语句以面对面讲悄悄话的形式去阐述, 这样的形成性评语更会得到学生的青睐。

所以, 形成性评语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语句平实, 充满情感

平实的语言就是形成性评语的一大特征。这样的语言可以是具体事件的直观描述, 也可以是对某件事的看法, 以教师或一般人的眼光去阐述, 并充满着教师对此事的评价而产生的情感。如“运动场上你飒爽英姿曾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 你是我们的骄傲”“演讲台上你指点江山的激情令同学们久久难以忘怀”……

二、优点突出, 充满欣赏

在教师心目中, “优秀生”的闪光点总有一大箩筐, 所以下笔成篇, 但对于那些“后进生”, 想找点优点实属不易。但反过来想, 如果我们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去评价学生, 即使是最“顽劣”的学生, 也有诸多优点。

面对学生的优点, 我们以充满欣赏的语气去描述, 这样对学生的欣赏, 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信。如“那次你拾到10元钱及时地交给了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行为啊”“遇到老师时, 你总是亲切地向老师问好, 这就是文明学生的体现”……

三、缺点委婉, 充满期望

人性化的形成性评语并不是粉饰是非, 对学生的缺点不闻不问, 相反, 对于学生的缺点, 我们也绝不‘放过’不是平白直书、直截了当地指出来, 而是运用委婉的语言寄托于期望,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缺点老师是心知肚明的, 但老师绝没有指责之意, 而是充满了期望之情与关怀之意。如“如果你在课堂上能够更专心一点那多好呀”“如果你能够早一点到教室而不迟到就会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四、情境平等, 充满温馨

如果把总结性的评价语言加在学生的头上, 则这种语言充满了“法官宣读审判书”的意味,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指令性关系, 是居高临下的评价, 学生对这种评价是反感的, 不能引起共鸣的激情。

如果我们用平常交流的语气娓娓道来, 学生就会觉得亲切。

篇8:对墙纸与墙漆的评价评语

关键词:女性主义 《黄墙纸》 《办公室》 门罗 吉尔曼

空间对于个人的成长,甚至是生存具有重大意义。性别不同,拥有的空间也不同。传统观点认为:男性拥有社会,女性拥有家庭。但事实上,家庭不仅仅属于女性,也属于男性。女性在传统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男性的助手,服务于男性,最终在经济和身份等方面成为男性的依附者。所以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空间的缺失导致女性身份独立性的缺失。探讨女性身份与女性空间的关系是女性作家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和爱丽丝·门罗都在其作品中形象地描述了女性追求专属空间的曲折历程,深刻揭示了女性身份与自我空间的矛盾。[1]两部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人物特征比较

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具有相同的特征,都属于“边缘角色”。表面上两人都受到了丈夫和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其实都是孤独的人,都是没有地位的人。男性(丈夫或房东)的体贴与关心,在作者看来,其实是无形的枷锁,束缚、压制着女性;女性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即使有能力,也会因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或空间而被“社会”忽视,她们的社会地位也被“边缘化”。

《黄墙纸》中的女主人公在养病初期,觉得“适意的工作,带来刺激和新鲜感的工作,对我是件好事”。“工作”可以让她觉得充实、有价值,但可悲的是“我已被禁止任何‘工作”。之后她依然“时常幻想像我这样的人如果多些社交活动和刺激的事该会多好”,然而,一座古宅将她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孤立了起来,除了孤独,还是孤独。最后出现幻觉,发现墙纸后面隐藏的“女人”之后,她感叹“我真聪明,事实上我可一点不孤单!”即便是幻觉,或者说,只有幻觉,才会让她觉得“不孤单”,真是莫大的讽刺。

《办公室》中的女主人公时常感叹“这以后我才明白,平常我被保护但也被拖累;我被细心呵护着,但也被紧紧束缚着”。当她得到丈夫的许可,可以租赁一间办公室时,依然觉得“这个愿望不太可能实现”。因为她认为“租赁可是件复杂的事情,更何况是间办公室”,其实事后证明,租赁是个极容易的事。这种巨大反差正突显了女主人公因为社会经验缺乏而导致的不自信和无能。

二、故事情节比较

两部作品开局相同,结局也相同。两部小说均以“逃离”为框架展开故事。最初两位主人公在男性不必要的“关怀”下,渐渐丧失属于自己的空间,精神上日益变得压抑与孤独。她们为了生存,为了远离“束缚”,只能在“家”以外的地方寻求出路,选择了“出走(逃离)”。“出走”是门罗小说常见的主题之一,《办公室》是门罗最早关于“出走”的作品。《黄墙纸》的主人公“被动”地“出走”之后,远离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的兴趣、工作,放弃女性身份,成为一个婴儿之后,获得了个人空间;《办公室》的主人公是主动地出走,同样是远离自己的孩子、家庭,但却是为了“工作”,然而,“出走”的结果却是从一个“牢笼”进入另一个“牢笼”。

评论者对这两部作品的结局看法复杂。党明虎认为(《黄墙纸》)“从现实主义上讲,故事的结尾是一个悲剧,这个女人疯得连自己丈夫和自己都忘记了。然而,从象征主义上说,她的疯又有了另一层含意,她疯了,但她却自由了,至少在小说中自由了!”[2]。简国儒认为(《办公室》的)“作者表面上没有把‘我写成一举成功和斗争胜利,但从内心深处、从觉醒与抗争的角度表现了‘我是胜利者”[3]。

我们认为虽然这两部作品的结局大同小异,两次抗争表面上都是以女性的失败而告终,但从实质上看,这些抗争并没有赢家,即使是男性也是一样。《黄墙纸》以一种“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的形式结尾:在丈夫“昏倒”之后,女主人公才“逃脱”了丈夫的控制,但其神经已经完全错乱,彻底变成了“墙纸背后的疯女人”。女性远离父权社会压迫的唯一方式就是放弃自己的思想、身份、价值,以一个“活死人、疯女人”的身份存在。尽管爬出了婴儿房,获得了自由,但这可贵的自由不属于“我”,而是属于一个像婴儿一样的疯女人。男性对女性压迫的结果就是女性“没有了”,男性也“昏倒了”。《办公室》中,女主人公在房东马利先生不断的干扰下,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办公室”。同时,“我”的离开,也“搞垮”了马利先生。这次经历之后,“我再没找过另一间办公室。我以为某一天我会再找一间,但我还没找到”。从作者想到要拥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起,她的自立意识已经觉醒,但经过这次失败之后,作者还是选择了放弃。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作者意识到,在男权社会,女性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正如Magdalene Redekop 所说“马利的名字(Mally)表明了作者对于权力的嘲讽”。“mal”这个词缀在这里具有双重含义,其中之一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另外一个就是“男性的”(male)。通过对马利先生的讽刺,门罗以一位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对男性滥用权力发出了抗议和谴责。当然,在男权社会的“镀金框”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饱受权力滥用之害。[4](P19)

三、人物关系比较

《黄墙纸》中的主要人物有叙述者、丈夫约翰(John)和叙述者的小姑子珍妮(Jennie)三个。其中珍妮表面上在照料叙述者,其实是在帮弟弟约翰监视叙述者,是约翰的帮凶,所以,从人物关系上看,叙述者与约翰(和珍妮)形成对立。《办公室》中的人物有叙述者一家(叙述者、丈夫、孩子)和马利一家。从对叙述者租用办公室的态度,也形成一个对立,即叙述者本人与其他人的对立,其中最为突出的对立是与房东马利先生的矛盾。所以两部作品的人物关系都很简单,可以概括为关于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故事。更确切地从人物地位上看,是关于一个婴儿与一个成人的故事。endprint

在《黄墙纸》中,本是对等关系的夫妻两人却变成了大人与婴儿。女主人公的丈夫是大人、是父亲,她自己则被丈夫当作婴儿,受到了丈夫和小姑子的精心照料。“我曾想成为约翰的助手,成为他的安慰和温暖。可如今我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负担了”。她从一个希望与丈夫对等的社会角色,最终降格为一个婴儿、一个负担,被关在“婴儿房里”,这意味着她女性身份的彻底消失。《办公室》中,本是房东与房客的两个人也演变成了母亲与婴儿,女主人公被房东马利先生当作“母亲”。马利先生之所以会讨好“我”,甚至打扰“我”,是因为他想得到“我”的关注,迫使“我”继续履行母亲的责任。所以即使是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里,“我”依然被围困于家庭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女性。由此可见女性身份所具有的“母性”特征,是女性受困于父权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表现手法比较

两部小说运用了大致相同的表现手法:反讽和象征。《黄墙纸》中丈夫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其实是在弱化“我”的生存能力。丈夫禁止她工作,表面上是在关心她,实际上是在阻碍她成长自立,因为工作意味着她得到了成人社会的认可,脱离了幼儿状态。所以丈夫说“工作是危险的”,可笑的是,工作只对女性产生危险性。《办公室》中,女主人公与家人的关系看上去非常“亲密”,当“我”要求拥有一间办公室时,“‘只要你能找到一间便宜的,去吧就是我丈夫的回应。他不像我,他并不总需要解释。他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说,别人的心思就像一本合上的书一样难以参透”。孩子们知道她的计划后“给予了最尖锐的怀疑,然后就不闻不问了”。当她往办公室搬东西时,“也没让家人帮忙,虽然他们会表现得很和善”。这虽然体现了她自立精神,但同时也表达了家人对自己的“冷漠”。

《黄墙纸》中“房间里的景物摆设都成了别具匠心的象征物象”[5],婴儿房、窗户栏杆、固定床以及黄墙纸,这些事物都象征着作者的身份与地位。简国儒指出“(《办公室》的)作者还独具匠心地暗示出故事的内涵象征意义‘房屋的禁锢与‘我的觉醒新旧家庭生活观念的冲突,用象征手法揭示出家庭生活对妇女的禁锢必然瓦解,代表加拿大新家庭生活的‘职业妇女必然出现”[3]。

五、风格比较

《黄墙纸》属于半自传半虚构性质的小说,《办公室》也是作者个人经历的艺术加工,所以两篇作品都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但也有不同。《黄墙纸》中的客观描写相对较少,心理描写比重很大,所以更确切地说,属于心理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客观描写表面上“是平淡的、写实性的。然而,随着作品的展开,叙述者的内心生活逐渐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的现实性渐弱,而象征性的因素逐渐增强。房间里的景物摆设都成了别具匠心的象征物象”[5]。可以说,客观现实描写服务于主观心理描写。此外因为涉及精神病治疗问题、讲述者的身份(疯子)、故事发生的地点(失修的古宅)等等,整个故事还带有强烈的哥特色彩,这也是小说难以顺利出版的症结所在。《办公室》则得体地“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整篇故事,运用了“日常化的叙述手段”[6](P6),表面上看似轻松幽默可笑,实则笑中带泪,发人深省。

(本文为“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12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张雨:《女性身份与“自我空间”关系探析:<黄墙纸>到<办公室>》,芒种,2014年,第6期。

[2]党明虎:《<黄墙纸>与女权解读》,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简国儒:《“The office”评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4]Magdalene Redekop.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Reading the Signs of Invasion[A].Harold Bloom.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Alice Munro[C].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2009.

[5]王丽莉:《论美国女作家吉尔曼的<黄色的壁纸>》,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

[6][奥]卡夫卡等著,苏童选编:《一生的文学珍藏: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小说(外国小说读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篇9:对墙纸与墙漆的评价评语

一、描述性评价的内涵

描述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访谈、描述及解释等非量化的方式对学生在班级发生的情况进行解释和说明, 旨在改进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 不追求量化评价中的标准化与普及化。

描述性评价体现班主任与学生日常班级活动互动过程中的细节和行为, 是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用心观察、聆听、叙述和理解, 进而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状态,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二、描述性评价的意义

1.有助于从多个维度了解学生

班主任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他们塑造为人格健康的、知识全面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学习投入的学生。在描述性评价的视角下, 学生不应该是单纯的考试机器, 而是一个个有自己人生经历、鲜活个性和愿望的接地气的人。通过描述性评价, 班主任致力于描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作品和学生的故事, 班主任重视的是学生的思维习惯、兴趣爱好、自我意识、与同伴的关系等。

我们相信旧事物是可以改变的, 旧习惯和阻碍思想的条条框框是可以被破除的, 并且发现自己可以以新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同事或环境[2]。通过关注学生个性和整体的描述性评价, 学生能感受到自己也可以与众不同, 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日益丰富, 自己的认知需求也可以得到逐渐满足, 自己也可以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

2.有助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困惑和冲突,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行为作出判断, 这实际上也是对个人教育理念和素养的反思和更新。描述性评价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在学生、自己、人性之间进行互动, 这就要求班主任关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细节, 采用投入、关注、倾听、理解、尊重的方式来关注班级出现的主题或事件。一些通常容易被忽略的、不可预测的因素就会浮出水面, 例如“非正式团体、课桌校服文化、早恋视野”等。这些不容易被发现且不可测量的因素正是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体现, 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的关注和描述, 以简明扼要的叙述方式, 向大家展示一些包含有班主任和学生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德育故事。

3.有助于营造温暖的文化氛围

当前学校教育行为中所实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关注结果的评价, 而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和发展则很少关注。描述性评价关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就像两个考了60分的学生, 看分数结果是一样的, 但是描述性评价关注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两个学生在情感、认知、心态等方面的收获, 这些有意义的细节才是班主任的关注范围, 学生的性情和困惑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消减和回避的重要话题。

描述性评价要求班主任对学生抱有耐心和信任, 对学生的发展充满期待和从容, 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挫折和困惑, 改变旧有评价方式的“急功近利”, 在班级内培育出开放、自由和温暖的文化氛围, 给学生留有挑战自己潜能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多重观点得以展示。

三、描述性评价指导下班主任评语的变更

1.参与人员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以及若干个学生代表组成观察者团队, 每个人选择五个相对比较关注的学生, 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描述。描述过程不一定要非常详细, 但一定要保证周期与次数, 即每隔数周或一个月至少要对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一次描述。

2.素材收集

观察者要注意收集描述对象的作品与成绩, 例如作文、小纸条、绘画、笔记等能够证明学生思想变化和学习过程的作品资料。

3.及时反馈

每隔一段固定的周期, 观察者团队要集中起来就某个或某几个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观察者先就自己对观察对象的描述记录向大家汇报, 其他团队成员做补充, 整个团队讨论过程中产生以及探讨的问题将是进一步对观察对象描述性研究的基础。

4.描述步骤

进行描述的起始阶段最好从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交友能力、个性意识、性格倾向、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叙述, 每个层面最好能够有比较直观浅白的说明, 这个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到了后续阶段, 可以将描述的重点和焦点集中在某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上, 也可以将若干学生的情况整合在一起进行描述。

5.回避原则

在描述的过程中应注意回避学生内心深处的隐私, 例如单亲、父母离婚、家暴这类学生家庭中敏感而又容易刺激神经的问题。在描述过程中不要轻易地得出结论, 描述性评价一直都是描述性和暂时性的, 而不是结论性和判断性的。学生是一个持续成长和发展的个体, 教育事件也是随机渐进的过程。我们无法去赋予学生任何的个性, 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达到欣赏学生与推动学生的目的。

现实世界里的学生评价更接近于流水作业的工厂, 以完成定量的指标和任务为目的, 学生在考试分数的压迫下左顾右盼, 而班主任也忍受着各种考核和升学压力的煎熬, 拼命驱赶着学生往考试的终点奔跑。在这种大环境下, 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就道德素养、尊重生命、珍视友情等品德进行侃侃而谈无疑更像一个被夸大的笑话。此外, 家长教育观念的偏颇, 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了, 所有学习和教育问题就是学校的事情, 有的家长甚至要求班主任利用休息时间单独给孩子“开小灶”, 这些问题也在影响着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与热情。

描述性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要颠覆应试教育的评价, 也不是要取代现有的学业评价模式, 而是对现有评价的缺失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 以求对学生能够保持一种温和的人文关怀。我们应推广这种描述性评价的理念, 让教育更加体现出诗意与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刘济良, 曹晶.论班主任评语的温馨化及其时代背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上一篇:奠基邀请函下一篇:医院庆七一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