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生 人 员 职 责

2024-04-10

卫 生 人 员 职 责(精选18篇)

篇1:卫 生 人 员 职 责

泗河小学小学卫生保健人员职责

1、认真学习和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上级善于学校卫生工作的指示,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卫生保健管理水平。

2、拟定并实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做到学校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结合学校工作规律和季节特点,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和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健康检查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5、协助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视力检查工作的近视眼的防治矫正工作,严格控制发病率。

6、对各种教学实施卫生监督,配合体育教师对体育卫生定期检查测定,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做好有关卫生保健工作。

7、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检查环境、饮水、食物、和学生个人卫生,搞好培训和指导学生卫生员的工作。

8、保管和使用好卫生工具,添置必要的常用药品并严加,以防变质。

9、保管好学生健康卡和其他卫生保健工作资料,建立学校卫生档案。

篇2:卫 生 人 员 职 责

1、在院长领导下,分工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2、掌握卫生学,流行病学,健康检查,疫情统计工作。

3、根据防疫工作计划,按要求标准,完成各种预防接种、建册、卡证合格率达到100%。

4、做到计免、传染病、寄生虫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对“两管五改”进行技术指导,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6、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建卡,建卡率达100%,麻疹活疫苗接种率≥98%,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90%,白百破疫苗接种率≥98%,卡介苗接种率≥98%,一周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95%,乙肝疫苗24小时接种率75%。

篇3: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管理

美国疾病预防中心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实践证实, 手卫生是最有效易行的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护理工作者是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 接触时间最长的。有实验表明, 在每天常规护理工作中, 细菌污染可达103~105cfu/手。如果在进行护理活动后, 对手的清洗或消毒不够充分, 就容易导致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播给下一个患者。因此, 加强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 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举措。

1 确保手卫生的条件

1.1 手卫生设施

手部清洁与消毒必须使用包括流动水、清洁剂、水龙头、手消毒剂、干手设施等在内的手卫生设施, 才能达到应有效果。手卫生设施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因此应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1.2 洗手用水和水龙头

为了保证洗手的效果, 洗手时必须采用流动水, 适宜的水温为30~40℃。水龙头的位置要适当, 开关最好采用感应式、脚踏式或肘式等非手触方式自动开关, 特别是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传染病房等重点部门更应如此。

1.3 清洁剂

可为肥皂或皂液, 洗手肥皂置于洗手水池旁, 容易溅到水, 而且肥皂使用后, 大多数处于潮湿状态, 而潮湿状态的环境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有监测表明, 盛放在肥皂盒中的肥皂, 其带菌率为100%。因此, 必须保持固体肥皂处于干燥状态, 最好使用皂液。皂液应放在干净清洁的容器内, 并做到定期消毒和清洁该容器, 亦或使用一次性容器, 并保持密闭, 保证清洁剂不带菌。

1.4 手消毒液

乙醇、碘伏及各种复合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应用于手部皮肤消毒的消毒液。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对医务人员手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

1.5 干手设施

洗手后应使用相应的设施进行手的干燥处理。最好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具有简便、快捷、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也可使用小毛巾, 但应做到一用一消毒。无条件时可使用干手机, 但避免二次污染。

2 手卫生的管理

参照我国相关资料, 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标准: (1) 普通手术室、层流洁净手术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产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供应室洁净区等Ⅰ类和Ⅱ类区域,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 (2) 各种普通病房和房间、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诊室、化验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清洁区等Ⅲ类区域,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 (3) 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等Ⅳ类区域,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uf/cm²。 (4)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 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1 洗手

(1) 洗手指征[1]:a.进入和离开病房前;b.进行侵袭性医疗操作之前;c.接触伤口前后;d.接触患者黏膜、血液、体液、分泌物之后;e.接触被病原生物污染的物品之后;f.护理每位特殊高危患者如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和新生儿前后;g.在高危病房接触不同的患者前后;h.无菌操作前后及戴脱手套前后。 (2) 洗手方法:a.打开流动水充分浸湿双手;b.将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地涂抹在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等部位;c.认真揉搓双手不少于15s, 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指背、指间、指关节、指尖和指缝。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洗手方法为七步洗手法。普通洗手使用肥皂或皂液认真揉搓双手和腕部15s以上, 然后用流动水冲净, 可清除大部分暂住菌。刷手按外科手术的要求进行。但在进行介入操作前或接触传染性患者及其物品后, 应注意手的清洗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洗必泰、酒精、碘伏或含氯消毒剂等) [1]。 (3) 注意事项:a.注意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 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佩戴饰品的部位等。b.手洗干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毛巾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 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 做到一用一消毒。c.不能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用完的取液器中, 更换皂液应在清洁取液器后进行, 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肥皂应保持干燥, 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应保持密闭。

2.2 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医务人员手受到明显污染时, 临床上广泛推荐的手卫生措施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对手进行清洁处理。它具有作用迅速, 节约时间, 使用方便, 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等优点。研究表明, 使用含酒精的无水洗手液, 只需20s就能完成洗手的整个过程, 且这种洗手液对皮肤的刺激小, 添加了有保护皮肤的护肤成分, 既起到切断手传播感染途径, 又起到护肤作用。 (1) 使用方法: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之中;b.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和腕部;c.揉搓时保证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 直至手部干燥, 达到消除或杀灭手部微生物的目的。 (2) 注意事项:a.使用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d.产品对皮肤无刺激性;e.在治疗车等处放速干手消毒剂;f.注意预防燃烧及爆炸, 因其乙醇含量很高。

2.3 手消毒

手消毒的指征: (1) 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和双手直接检查、治疗或护理传染患者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2) 出入传染病房、隔离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前后; (3) 接触具有传染性的黏液、血液、体液、分泌物之后和接触被传染性病原生物污染的物品之后。

注意事项:出现上述情况尤其是手部受到传染性病原生物污染时, 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 然后按照上述方法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手卫生的误区——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

尽管戴手套可以减少70%~80%的手污染,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们和患者免受感染, 但是手套做为辅助物并不能代替洗手。原因之一是手套的质量各不相同, 它存在着微渗透和一些小的缺损和破漏;另一个原因是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正是这个原因, 摘手套后必须要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3 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和提高途径

3.1 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

虽然手卫生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肯定, 我院近3年来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情况 (表1) 表明,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依然很低。

3.2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

(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2) 对护士进行手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建立自觉的手卫生行为。 (3) 改善手卫生设施。 (4) 增强管理, 落实规章制度, 加强手卫生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篇4: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分析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原因分析;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80-01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落实医院手卫生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最总要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我们随机对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对我院门诊和病房的15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医师8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70人;护士7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60人。从事临床工作最长38年,最短10个月。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操作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何时洗手、洗手作用的认识、洗手的方法、实际工作中的洗手情况、洗手的频率及手套作用情况等。由同一名调查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说明调查目的,医护人员现场填写后及时收回,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3.8%。

(三)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执行率=医护人员实际手卫生次数/应该洗手手卫生次数×100。

二、结果

(一)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

在接触患者前后是否洗手,洗手时间等3个方面知识掌握率均﹥95.5%。

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

(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三、讨论

从整体上看,调查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知识掌握率为94.8%,与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相比,在实际操作中手卫生执行较差,平均执行率在65.6%。在不同手卫生指征情况下执行率较好的是接触患者后,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接触物品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忽视了手卫生在预防交叉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医师相比,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及接触诊室其他物品后手卫生执行情况都比较好。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获得性感染的关键。因此,要反复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再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洗手,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谭玲,文若兰,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

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59-261

[2]曾滔,许宝华,史俊林,等。2011年宜昌市37所医院

执行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6):425-429

篇5:工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

二、实施本企业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指标;

三、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工作;

四、制定并实施企业的安全和卫生防护的技术改造计划;做好劳动场所和生产设备的防护管理;

五、制定有毒、有害、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和办法;

六、组织全厂员工进行工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技术培训;

七、建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检查和职工身体健康检查、事故报告、教育、奖惩等规章制度;

八、负责工业卫生技术改造经费的计划、使用及管理;

九、组织开展“班组工业卫生建设”的有关活动;

篇6:学校卫生人员的职责

1.在校长和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学校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负责学校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卫生保健所的指导,接受卫生监督。

2.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交学校行政审查后,纳入工作日程,期末做出总结。

3.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检检查,对学生发育、健康情况做出比较分析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保健档案。

4.按教学计划,上好健康教育课,对其它兼任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进行业务指导,5.做好教学卫生、体育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6.做好以防治近视眼、龋齿为重点的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防治工作。

篇7:卫生所配方人员职责

2、遵守和执行药房的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

3、负责门诊处方和急诊处方的药品调配工作。

4、准备工作:药袋、调剂和称量用具按序放置,达到整齐美观、取用方便;检查药品存量及质量,及时补充、交换;新药、缺药及一些需告示内容应及时向有关医师联系和公示。

5、收方及审查:收方后应仔细阅读、认真审查,对处方前记、处方正文、药品配伍、用法用量、有无涂改现象、医师签字、药品价格、特殊药品的处方项目逐项审核。对不符合发药规定、缺药或配伍禁忌等有问题的处方,应请医师更改,签字后方可调配。不得擅自更改。对签字有疑问的处方应与药房备存的处方权医生的签字样本核对。

6、配方:对经审查合格的处方,方可调配。调配处方时要思想集中,认真有序地进行,防止忙乱;急诊处方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顺序进行;药瓶等用后要及时放回原位。

认真查对药名、药品含量与用法用量,做到所取药品的名称和数量与处方一致。

核对瓶签、药袋上的姓名、药名、用法用量与处方是否一致;特殊煎法的饮片另包并注明。

将处方和所调配的药品放置在一个容器中交给核对者。

配方者在处方上签字。签全名或盖章,印迹清晰。

7、主动做好药品上架、整理、盘库工作及清洁卫生工作。

篇8:卫 生 人 员 职 责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浙江省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每个县区随机抽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共68个县区的3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调查问卷1 300份, 实际回收1 186份, 回收率91.2%。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取自填问卷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2010年参加培训情况、2008-2010年参加上级疾控培训情况。

1.3 统计分析

将所收集调查问卷编号, 采用Epidata3.1和SPSS17.0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将性别、职务、职称、最高学历、年龄、工作时间、现岗位工作时间、岗位性质、专业等作为变量, 采用逐步向前法拟合模型。根据浙江省将县 (市、区) 分为经济强县、中等县、欠发达县将经济水平划分为经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三个层次。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调查1 186人, 其中男性455人 (39.60%) , 女性694人 (60.40%) 。平均年龄35岁, 以25~35岁为主582人 (50.65%) 。学历以大专最多有521人 (44.30%) , 其次为本科学历403人 (34.27%) , 中专及以下250人 (21.3%) , 硕士2人 (0.2%) 。职称以初级为主803人 (68.40%) , 中级职称228人 (19.42%) , 高级职称5人 (0.43%) , 未定级80人 (6.81%) , 无职称5人 (4.94%) 。

2.2 2010年参加培训情况

2.2.1 外出参加培训情况

2010年共有856人 (72.18%) 外出参加过培训。未外出参加培训330人 (27.81%) , 主要原因为其他原因的有128人 (40.13%) , 其次为不知道培训信息92人 (28.44%) 和工作离不开81人 (25.23%) , 单位不同意34人 (10.66%) , 个人原因32人 (10.03%) , 内容不合适27人 (8.46%) , 培训费用过高19人 (5.96%)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外出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有职务和年龄。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有职务者和年龄越大者外出参加培训越多 (表1) 。

2.2.2 参加培训范围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培训范围以县内为主650人 (72.63%) ;市内培训408人 (45.59%) ;省内312人 (34.68%) ;省外16人 (1.79%) ;国外3人 (0.34%)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市级与省外培训的比例高于农村, 参加县级培训低于农村 (表2) 。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地区参加县内的培训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但参与市内的培训高于中等和欠发达地区 (表3) 。

2.2.3 授课方式评价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对课堂授课评价最高 (50.56%)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对案例教学的评价较其他学历高, 中专及以下人员的课堂授课评价较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高 (表4) 。不同职称间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经统计检验未见显著性差异。

2.3 2008-2010年参加培训情况

2.3.1 参加培训情况

调查对象中参加过上级疾控举办的培训的有1081人 (93.03%) 。参加业务培训的人员最多925人 (84.63%) ;其次是上岗培训 (56.08%)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上级培训391人 (95.37%) , 高于农村的690人 (91.76%) ,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上岗培训、演练、学术会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学习、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比例均高于农村 (表5) 。除业务培训和上岗培训外, 经济发达和中等水平地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上级培训比例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的演练、学术会议、网络学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均高于中等和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 (表6) 。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完成的质量。人员学历低、文化程度不高, 接受正规教育不足, 缺乏知识和技能都是影响社区卫生工作发展进行的关键因素[1]。据有关资料统计, 连续5年不学习, 知识陈旧率达50%;连续8年不学习, 知识陈旧率将达75%[2]。在我国,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时间不长,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3]。因此,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从调查情况看, 大部分社区公共卫生人员都参加过县级疾控中心的培训,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未参加培训。原因主要是其他不可表述的原因和不知道消息及工作繁忙, 而有职务者和年龄越大者外出参加培训越多, 而一般职工和青年人外出参加的培训比较少。省市一级的培训通知往往发送到县一级机构, 乡镇一级基层卫生机构获取培训信息渠道有限, 而且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外出培训一般需要领导审批, 一般的公共卫生人员培训信息知道更少。由于基层的工作一般都是一人一岗, 特别是新医改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了大量新的工作任务, 工作和学习矛盾更显突出, 对外出培训有一定的影响。

调查发现,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市级与省外培训的比例高于农村, 城市地区一般与市级单位较近, 参加高层次的培训机会较多, 而农村县的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县内培训更多。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市内的培训高于经济中等和欠发达地区。可见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市级举办面向社区的培训较多, 而中等和欠发达地区市级单位举办培训较少, 参加省级的培训比较少, 但基本是一致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县和市内培训为主, 培训老师主要是市级和县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一般人数较多, 师资力量较强, 而大部分县级疾控中心存在业务人员少、学术骨干缺乏、培训师资不足等情况, 需要加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培训师资的储备。

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从调查看, 大部分人对课堂授课评价还是比较好的, 这也是目前培训中采用最多的培训方式。但随着学历的升高, 对案例教学的需求在增加, 由于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都是成人, 一般对于灌输式的课堂授课效果会差一些。因此, 需要针对不同学历水平的培训对象, 采用适合的授课方式, 如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示教操作、PBL (以问题为基础) 等教学方法[4,5,6,7]。一些重点培训项目还可采纳三阶段的培训方式[8], 以便更好地巩固培训效果。一些发生比较少的事件应对, 演练是很好的一种培训方式, 但由于经费缺乏、培训老师不足、组织比较麻烦等原因, 目前举行的数量是比较少的。

从调查情况看,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以业务培训为主, 这也反映成人培训是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培训内容上应该重点考虑是否能够提高培训对象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培训的方式上, 有条件的可以开展远程培训, 以解决工学矛盾比较严重的问题。近年来, 一些地区开展了全科团队服务模式[9], 一些临床医生和护士也逐渐参与到公共卫生工作中, 而这些人群一般未经过系统的公共卫生知识培训, 因此更加需要加强培训。

调查发现,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参加上级疾控的各类培训更多。目前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经费主要包括交通费、住宿费和培训费构成, 少则数百元, 多则上千元, 而这些费用一般都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己出, 距离省城和市越远需要花费的经费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培训派遣人员的积极性就会下降。由于地理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和是有差异的, 这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是不利的, 不利于保障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到同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 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应该纳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培训计划中;各级培训机构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告知培训信息, 省级和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应该积极争取建立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或组织送培训项目下乡, 解决基层的工学矛盾问题;基层社区服务机构应合理安排工作与培训, 确保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能够参加必要的培训;要重点加强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培训师资的储备, 积极引进开发新的培训授课方式, 根据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不同岗位工作要求、不同人员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 组织开发实用性强、简便适用的培训教材和课件, 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 减免或提供培训的经费补助。

社区公共卫生队伍是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力量, 国家提出要大力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10]。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关系到这个公共卫生体系工作的质量, 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都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卓凯星, 安燕波, 汪凯, 等.四川省城市基层卫技人员现状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0, 16:421-423.

[2]党新红, 殷彦.从整体护理的实施论护理继续教育开展的重要性[J].护理教育, 2006, 24 (18) :72-104.

[3]牟文, 何丽华.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业务培训需求现状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 11 (24) :20-22.

[4]王桂香, 延正红, 罗海英, 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1 (23) :179-180.

[5]姚晓英, 钱一建, 朱心强.不同模式培训对社区医生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 1 (24) :34-35.

[6]刘晓芳, 胡艳宁, 龙秀红, 等.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0, 4 (25) :71-73.

[7]刘晓芳, 龙秀红, 钟美容, 等.PBL教学法应用于培训社区护士健康评估能力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3 (24) :650-651.

[8]李新辉, 闫丽, 陈丽丽.三阶段培训法提高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6 (13) :1730-1731.

[9]夏庆华.提高区疾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指导水平的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5) :551-552.

篇9:医院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

1 护理人员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

2004年,全世界每年约有140万人获得与健康照顾相关的各种感染并发症,在外科约有1/2的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损失显而易见。比如,2005年安徽宿州的眼球事件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为医院感染的认识敲响了警钟。实际上,多数医院感染是由致病菌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传播引起的,医务人员的手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可降低医院感染的暴发。通过手传播疾病的细菌可分为常驻菌和暂住菌两大类。其中,常驻菌居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开口处,并在此繁殖。而暂住菌处于皮肤表面或角质下表皮细胞上,主要是通过接触而附着在皮肤上的,可用机械方法清洗或化学消毒剂消除。通常情况下,当医务人员手上的这些细菌传播给易感病人时,这些细菌就成为这些病人的感染源。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可经由医务人员的手而携带的病原菌能在感染和开放的伤口中复活。因此,正确的手卫生行为可以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体。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手卫生的执行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有效的护理。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每天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会成倍增加。如果护士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未带手套,在直接接触患者后,其手部带菌量会明显上升,且手部携带的细菌中,至少有一种是致病菌。有研究者认为,护理人员手合格率为75%,细菌种类为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而据全球有关报道,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不足50%,按规范洗手更是大大低于这个数字。

2 影响医院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主要因素

2.1 医院的管理因素。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监控,是未来医院应该重视的环节。有部分医护人员认为科室或医院对洗手或擦手没有足够的重视是其手卫生执行的影响因素。有报道指出,来自同事的榜样和反馈对个人行为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医院相关部门应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进行定时或不定时地有效监控,加强护理人员间的交流,以促使其改善手卫生行为。实践证明,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状况的改变对医院感染率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2.2 医护人员的认知因素。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识水平,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重要意义。大部分医护人员对个人对洗手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忘记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一些护士甚至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洗手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并对洗手具有除菌作用持怀疑态度,等等。这些说明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行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仍存在不足。因此,医院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护士手卫生的教育。

2.3 医院洗手的设施因素。洗手设施是导致洗手合格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报道,洗手设施可导致医务人员洗手后的二次污染。目前,许多医院的手控式水龙头和肥皂上携带了大量细菌,因而洗手肥皂与水龙头污染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同时,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公用毛巾擦手使菌落数增加59.57倍。毛巾的整个清洗消毒处理过程易因人为因素而造成毛巾消毒不彻底,从而导致洗手后再次被污染的危险。尽管使用一次性纸巾干手是干净的干手方法,但费用使医院难以接受。因此,为了减少因手引起的感染,医院管理部门要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措施,改善设施环境,以提高手卫生。

2.4 医护人员的工作因素。绝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工作忙”是影响其执行手卫生的最主要原因。危重病人病情危重,护理人员接触病人的几率就增高,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护士的洗手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性质病房护士的洗手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危重症病房的护士洗手率较其它病房的护士洗手率高。这与医院相关部门对不同性质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强调程度存在差异。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危重症病房护士的洗手率出现下降,说明洗手率与工作量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

3 医院对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干预措施

3.1 完善洗手设施和加强医院行政管理。手卫生设施包括: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液体洗手液、擦手用具应符合消毒要求、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等。同时,医院行政管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加强医院安全手文化的建设。

3.2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可提高手部卫生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依从性主要集中在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上。快速手消剂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抗菌作用源于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乙醇的杀菌作用速度最快,以含乙醇为主的手消毒剂可以快速地降低皮肤表面的暂居菌。如果将快速手消剂放置在治疗车、患者床头,这样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能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3.3 加强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知行为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长期的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医院通过相关教育目的是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促进医护人员洗手行为的改变。同时,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医护道德教育,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职责,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同俏静,苏关关,袁玉华.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

[2]王莉,府伟灵,陈晓等.医院感染引发医疗纠纷防范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

[3 ]Pittet D.Improving adherence to hand hygiene practice: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J].Emerg Infect Dis,2001,7(2).

[4]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

[5] 吴欣娟,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

篇10:卫生所药库主管人员职责

2、规划药房的设施、设备;负责本药房药学技术人员的调配。

3、制定本部门确保药品质量的措施和指标,杜绝假药、劣药进入临床;避免差错、事故,确保调剂工作质量。

4、定期进行处方用药分析,根据评估、调查分析的结果,就药品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及时向临床进行通报和反馈,提高用药水平。

5、监督和指导医生对病人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品。

6、熟悉新药、新知识在药学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本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7、保证常规药品的供应,积极筹划抢救危重病人的用药,严格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近效期药品管理、生物制品的使用和管理,推动药物治疗效果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8、经常听取临床科室对药品供应的意见,密切医、药、护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篇11:卫生所注射室人员职责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消毒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定期更换器械消毒液。

三、负责针筒、针头的清洗和高压消毒、敷料制备、保管及供应。

四、领用及配制外用药品。

五、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基本掌握急症及过敏性休克病人的处理方法。

七、准备假期及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医疗服务的注射用品、敷料和消毒器械。

篇12:卫生保健室等管理人员职责

卫生保健室管理人员职责

1、每期拟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期末进行总结,并定期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定期编辑卫生宣传板报,建立健全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制度,培养学生“五要”、“六不”的个人卫生习惯。认真做好各项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

3、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保健工作。新生入学要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学生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到一人一卡,并按项目准确清楚地填写个人健康卡片,作好统计分析工作,完善保存资料。经常掌握学生疾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年终写出综合汇报材料。

4、组织红十字小卫生员队伍,定期对小卫生员培训,保健教师坚持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健康教育。

5、负责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主动配合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6、加强课间巡视,处理好师生各种偶发伤痛事件,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7、做好学校大型活动的保健工作。

8、协同班主任开设学校健康教育课,收集整理开展健康教育课的资料和档案。

9、做好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工作,确保师生健康。

10、承办校领导及教导处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一、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有关教材,参加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活动,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二、熟悉有关教材,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演示和分组实验的内容、原理、目的、要求、操作技能,并能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实验问题,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实验教学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三、负责或配合任课教师贯彻、实施《学生实验守则》,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确保实验安全。

四、协助教师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前的有关准备,保证实验顺利、安全地进行,努力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五、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和维修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技术。提前上报仪器的申购计划。

六、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处理事故的应急措施。

七、掌握保管仪器和各种标本的技术要求、陈列原则,做到科学管理。

八、切实做好仪器室防火、防盗、防潮、防冻、防腐工作。保持实验室和仪器室的清洁卫生。物理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一、实验管理人员在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学科组长的业务指导下进行实验教学。

二、积极主动配合教学工作,了解并掌握物理学科在各年 级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进度,并制定物理实验室每学期的管理工作计划。

三、实行坐班制,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按时开放物理实验室。

四、配合学校完善物理实验室器材设施,订出每学期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的采购和更新计划。

五、建立和健全物理实验设施、器材的使用、保管和保养制度。经常清洁和检查实验器材,并及时保养和维修,保证实验器材设施在物理教学中的正常使用。

六、搞好物理实验室的卫生,保持实验室的清洁。

七、根据安全规则管好有毒易燃物品,注意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用电及防火防盗工作,保管好贵重物品。

八、认真准备物理实验室需用的设备和材料,注意实验材料在实验课中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器材零件。

九、协助教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学科组教研活动。

十、各种仪器、设备、挂图、模型等均要分类编号,定点存放,做到有条不紊。

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1、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增强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教育教学创造最优环境和条件。

2、执行学校有关实验室的工作计划,参与实验室建设和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3、按制度化、规定化的要求做好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教学大纲、教材的变化,了解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计划、上报及报损更新工作,充分发挥原有设备的作用,防止造成多余积压、丢失损坏等浪费现象。

4、积极配合教研组和授课教师,解决实验教学出现的难题,收集实验教学有关资料,根据教学计划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工作,积极支持组织课外科技小组,开放实验室。

5、熟悉有关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掌握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实验操作规程,积极配合有关教师上好实验课,辅导学生实验。

6、积极参加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活动,及时向有关教师介绍新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

7、认真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检修,做好实验防火、防盗、防毒、卫生等工作。

8、正确科学使用仪器设备,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作用。

9、仪器药品进行分类、编号、贴上标签,以标签定位,陈列有序。熟悉药品、试剂的性能和分类管理知识。

10、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和仪器设备的帐目等档案,做到来

往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实验教师调离工作或因故长期离职,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由教务处、总务处派人监督,移交手续应几方签字认可。

11、认真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图书、阅览室管理员职责

一、按照图书编目要求,及时做好新书登记编目和分类上橱工作。

二、制定每学期图书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借阅规则》及《赔偿制度》。

三、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做好图书的清理和更新工作,同时做好旧书的修补工作。

四、认真做好每天中午的图书出借工作和学生的阅览工作,要做好每天下午分班进室阅览的接待工作。

五、做好新书介绍和读书心得交流工作,图书橱窗布置的内容,每月更换一次。

六、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期末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知识讲座。关心学生阅读情况,做到一学期每个学生阅读课外书不少于10本。

七、保持室内整齐清洁,清洁工作每日一次,大扫除每月一次,做到窗明几净。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晒、防虫、防潮等工作。

篇13:卫 生 人 员 职 责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将济宁市所辖县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抽取1个样本县(区),再从3个样本县各抽取1个样本乡镇,分别为高新区柳行街道、嘉祥县仲山乡、曲阜市尼山镇,辖区110名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300名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主要内容

包括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现状、两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实施现状的评价与建议,以及一体化管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的影响。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调查并进行核查收回。本次调查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发放并收回问卷110 份,有效问卷107份,有效率97.3%;对乡村医生发放并收回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1.3 统计方法

运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对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基本情况

乡镇卫生院平均年龄为35.5±9.21,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为44.0±11.12,其他特征见表1。

2.2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认知

对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72.90%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55.17%的乡村医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对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中理想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关系,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中有51.40%认为是隶属关系,48.60%认为是平等关系,均支持实行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中有30%认为是隶属关系,52.41%认为是平等关系,13.79%不支持实行一体化管理。见表2。

2.3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优点与缺点的评价

两组调查对象对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巩固发展三级预防保健网”、“提高卫生机构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认同率较高,见表3。

46.7%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认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存在“卫生院借一体化牟利变相销售药品”,30.0%的乡村医生认为存在“卫生院收取村医管理费用和“套取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的弊端,见表4。

2.4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实施现状的评价

两组对象对于一体化管理中的“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实施现状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并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列入国家新时期卫生改革发展的框架内容[3]。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医改赋予一体化管理更多内涵,一体化管理既是落实新医改任务的条件,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的基础。没有一体化,均等化项目将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而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生力军[4]。

注:本结果由秩和检验方法计算获得。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对乡村卫生一体化的认识以及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的质量及均等化政策的推进实施。调查发现,对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两类人群的认知存在差异,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有72.90%认为有促进作用,7.84%认为两者几乎没有关系;乡村医生中有55.17%认为有促进作用,12.19%认为两者几乎没有关系。对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中理想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关系,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中有51.40%认为是隶属关系,48.60%是平等关系,乡村医生中有30%认为是隶属关系,52.41%是平等关系;两类人群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在一体化管理中,基础条件与村卫生室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乡村医生在一体化管理中没有得到足够的信心和福利保障,对于一体化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消极态度明显,反而更趋向于自主经营模式。

在一体化优缺点调查中,两组人群对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巩固发展三级预防保健网”、“提高卫生机构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的认同较高,对于“促进药品的流通”、“乡村医生在卫生室之间的调配”以及“缓解乡镇卫生院人员短缺”的认同感均较低,说明一体化管理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43.73%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认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卫生院借‘一体化’牟利变相销售药品”,30%的乡村医生认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乡镇卫生院“收取村医管理费用”以及存在“乡镇卫生院套取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的缺点,而一体化管理是一项关乎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较繁多,制约因素较广泛,与广大乡村医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体化管理需要得到乡村医生的支持配合否者不会有长久可持续的生命力。最终将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实施。

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与乡村医生对于 “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的实施现状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乡村医生对于“统一药械购销”实施好评率为37.4%,好评较低,调查时村医反映药品统一管理后用药品种受到限制,一些常用药不能得到保证,而药品监管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乡镇卫生院作为一体化管理中的关键衔接点,我们一定要加以指导和监管。同时组织专家对农村用药进行研究不断增加常用药的种类,满足村医行医需求[5]。

促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是一项长远的制度安排,这不仅仅需要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实施践行,更需要各级卫生管理人员的辅助监管,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了解一体化管理建设的意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和势在必行[6],其次要加强领导,组织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实施工作,再次要积极探索村医养老保险工作,可研究利用财政补助和公共卫生补助,对村医养老保险作出有益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为一体化的实施提供健康有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伊凡,马才辉,项远兮,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9):72-75.

[2]傅明芬,高斌,李志芳,等.桐庐县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7):781-783.

[3]代涛,王芳,李永斌.我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实施效果[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5):1-8.

[4]沈骥,赵晓光,钟新秋,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范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164-166.

[5]孙希望,陈和利.江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用药情况的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6):80-82.

篇14:医院工勤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摘 要 目的:了解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洗手效果,保障医疗安全和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37名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进行调查,并以取样后细菌培养的方式监测洗手效果。结果:工勤人员中51.35%接受过手卫生培训,24.32%掌握“六步”洗手法,64.86%洗手后用工作服擦干。接触患者后的洗手率为37.84%,接触患者物品及科室物品后洗手率为24.32%,72.97%的工勤人员认为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需戴手套,67.57%认为手有伤口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洗手合格率:导医员87.50%,标本收送员50.00%,卫生保健员26.09%,救护车司机为25.00%。结论:工勤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程度较低和洗手依从性较差,应加强培训,提高洗手率和洗手合格率。

关键词 工勤人员 手卫生 医院感染 洗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93

工勤人员与医护工作存在密切联系,是医护工作的辅助,工作强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接送患者、收送检验标本、清洁环境、处理污物等工作时,直接或间接地与患者或患者物品接触,使他们的手成为细菌的携带者与疾病传播者[1]。本文旨了解工勤人员手

卫生情况,以此探讨相应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月,我院床位数357张,工勤人员37名,包括导医员8名,保洁员23名,检验标本收送员2名,救护车司机4名,男5名,女32名;年龄20~60(37.12±10.91)岁,平均36.50岁,工作年限0.75~16(4.83±6.02)年,平均3.50年。

方法:①问卷调查。采用自制开放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手卫生知识和手卫生状况。由感染办公室工作人员统一发放,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37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100%。②细菌培养。被检验人员洗手后五指并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尖往返涂擦2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下棉拭子头放入含10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送验,标本置于37℃恒温孵箱,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进行菌落计数。按照卫生部《消毒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普通病房医护人员手部菌落数以≤10cfu/cm2 为合格[2]

统计学方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及检测结果,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及现状:见表1。

洗手后检测效果:不同职别工勤人员洗手后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结果,见表2。

讨 论

在日常生活中手与外界接触频繁,手部皮肤的细菌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较身体其他部位多。因此,洗手是阻断病原体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3]。医务人员手部带菌已普遍引起重视,而工勤人员手卫生管理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少系统的卫生训练[4],其洗手的依从性容易出现疏漏。因此规范工勤人员洗手方法,保证洗手效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实施教育宣传,普及手卫生知识:表1结果显示,当前工勤人员缺乏手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而有效的培训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采取讲座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方法,由专业人员现场示范,指导演练、模拟,并反复强化,不定期地督导检查,达到人人掌握,规范其洗手行为,改善其洗手现状,提高手卫生意识。

加强岗前培训,强化自我保护:表2结果显示,各类工勤人员中,导医员的洗手合格率最高。原因可能为导医员均为中专护士,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洗手频率高、方法规范,手污染程度轻。而标本收送员、保洁员、救护车司机均为临时聘用的非专业工勤人员,缺乏消毒隔离专业意识,虽经岗前培训,但由于长期不良习惯及观念上对规范洗手的不认同,且对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手卫生知识淡薄,工作中常不能按要求洗手,或用工作服擦手,故洗手合格率低。又由于保洁员的手,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污染严重的物品,无形中把自己的手变成了微生物的直接载体,造成交叉感染。上岗前对他们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从基本的消毒液配制、消毒灭菌观念、处理感染性垃圾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

改善洗手设施,增强感染防护: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已充分认识手卫生状况对于减少耐药菌交叉感染的作用[5]。而工勤人员受专业文化水平的制约,在这方面的认知能力较差,不仅不重视手卫生与隔离消毒,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日常工作需频繁接触患者及污染物品,不仅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表1显示,工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将工勤人员纳入医院感染专业化管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洗手是双向防护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增加洗手设施的投入,增设洗手水槽、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纸巾等。

加大考核管理力度,重视结果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不定期督查,考核配制的消毒液浓度是否合格,每月对其手和擦拭过的物体表面及洗手前、后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反馈监测结果,并与考核挂钩。严格有效的管理不仅给医院带来清洁舒适的环境,更成为医务人员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 尤忻,胡文娟,徐燕.不同消毒剂对工勤人员手消毒效果的比较.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30-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规范.

3 李颖,武迎红,张丽洁.门诊患者手卫生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05-307.

4 王临冬,刘翠芹.加强清洁卫生工作监管、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杂志,2005,5(5):42-43.

篇15:卫生室医务人员职责

(一)在校长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业

务上接受卫生防疫站的指导和监督。

(二)制订学年、学期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卫生宣传教育计划、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计划、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学校卫生员培训活动计划,并加以组织实施。

(三)督促学校有关方面搞好教室、宿舍、校园的环境卫生和教学、体育、劳动、饮食、个人卫生等各方面的卫生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及其环境、设备、条件等提出改进意见。

(四)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上好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卫生图

片展览等,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员培训工作。

(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生体格检查工作,对学生生长发育及健康善做好比较、分析和

评价,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并妥善保管,体检中若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应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六)积极做好近视、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

弱等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矫治工作。

(七)认真贯彻关于传染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防治急慢性传染病的管理和教育

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蔓延,负责学生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组织工作。

(八)做好学校中的觉病、多发病及一般伤病事故的治疗救护处理,对急症或危重病人要

尽快通知学校领导,迅速派人护送至医院转诊治疗。

(九)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的药品和器械,做好采购、验收、保管等工作。

(十)结合实际开展科研工作,积累有关资料数据并及时统计、分析、总结。

(十一)每一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总结,整理好本校卫生档案,按时按

篇16:医疗卫生部门职责职责

2.负责科内物品、药品清领、盘底管理工作。

3.及时预约各种检查单。

4.清理口服处方药,并进行登记。

5.备抽血试管,并通知病人禁食。

篇17:卫生室工作人员职责

第一条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

第二条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不怕脏、不怕臭,及时处理一般伤病事故,危重病号及时送医院治疗。

第三条注意用药管理,并做好记录。

第四条经常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宣传及讲座,定期出版卫生墙报。

第五条

厕所卫生。

第六条

工作。

第七条

录。

第八条

篇18: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设计调查表。内容:工作单位;最高学历;专业;卫生手与外科手的概念;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外科手洗手方法;卫生手的洗手指征和方法;本单位洗手设施;参加工作后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情况;是否希望得到相关知识培训等内容。由被调查人员以不记名填表的方法独立完成, 并要求其真实填写所在的医疗机构的洗手现状和认识。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之间, 随同卫生局专家组成员到各医疗机构检查工作之际, 对本市、县或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各类已在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概况

本次发放调查表425份, 回收率100%.无效表9份, 有效表416份。调查了312所医疗机构的情况, 其中县级医院167名, 占40.14%;乡级155名, 占37.26%;村卫生站的41名, 占9.86%;厂矿医院的32名, 占7.69%;其他21名, 占5.05%.人员组成见表1.

2.2 调查对象掌握相关知识及洗手现状

经调查显示, 参加工作后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情况:每年能达到6 h以上的占10.82%, 在1 h~6 h之间的占22.60%, 未参加过学习的占66.59%;熟悉卫生手与外科手概念的占47.60%;知晓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的占26.92%;掌握外科手洗手方法的占73.80%;掌握卫生手洗手指征和方法的占43.51%;安置流动水洗手装置的占85.1%, 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占13.70%;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占76.68%;希望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占98.08%, 见表2.

3 讨论

3.1 调查结果显示, 有47.60%的人员了解卫生手与外科手的概念, 只有43.81%的人员了解卫生手的洗手指征和方法, 而知道外科手洗手方法的达到73.80%, 只有26.92%的人员了解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相比之下, 掌握卫生手的方法、指征及标准的比掌握外科手洗手方法的学员减少30.29%, 说明凡能开展手术的医院均对外科手有所理解, 而对卫生手比较陌生。有流动水洗手设施的单位占85.10%, 而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只占13.70%;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高达76.68%, 足可反映基层医疗机构洗手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原因之一是:这些人员中参加工作后每年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在6 h以上的只占11.06%, 在1 h~6 h的只占22.60%, 而从未参加过学习的高达66.59%, 因为学习不到新知识和新要求,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做好手的清洁消毒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 因而有98.08%的人员急切地希望学习相关知识。

3.2 从调查不难看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概念较差, 洗手不使用肥皂, 只用流动水冲洗3 s~5 s, 操作前只洗一次, 洗手方法不规范, 洗手频率也较低。70%~80%的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自始至终未曾洗手;门诊医生有20%~30%在特殊检查或可疑患者后才洗手;医技人员中只有20%~30%能按规定洗手;洗手范围合格的为34.75%, 步骤合格的仅占26.25%.根本做不到在两患者操作间用消毒液擦手, 甚至有人还用自身工作衣擦手, 造成再次污染。而在下班前却能做到较认真地洗手, 洗手持续时间长, 揉搓频率高。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使广大学员认识到必须按照洗手指征, 保证洗手持续时间、频度和范围, 使用清洁干燥的擦手用具, 才能有效去除手上的暂居菌,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 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3 诚然, 基层医疗机构在诊治患者过程中常常忽略洗手的现象较为普遍, 究其根源: (1) 医护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洗手设施不尽完善, 使用不方便; (3) 经济困难是制约规范操作的难题。医院内常用的洗手方法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 以往报道此法可使手上的细菌减少60%~90%[3].在目前基层条件还不可能达到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时, 首选的仍然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 但要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以免重新污染双手。不宜使用公用毛巾, 一定要用洁净干燥的个人专用毛巾。建议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更科学、更适用、经济、快速、高效的手清洗消毒方法。严格管理措施和科学准确的效果监测是做好医务人员手部清洗消毒, 预防医院感染的要素[4]。在洗手行为还没有成为每名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时, 还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但基层医疗机构受监测条件的限制, 根本做不到按规定监测, 甚至根本就不监测, 如何了解感染的危险和掌握消毒灭菌的效果, 应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尽早改变这种现状。在审批新建医院建筑时要考虑到医院感染防治的有关要求。

3.4 尽管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手污染[5],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 但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 如不及时更换, 仍可形成感染的途径, 所以要按要求更换和洗手。当手污染严重时, 使用普通肥皂洗手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住菌;而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的杀灭率远远高于洗手, 但消毒剂并不能完全替代洗手, 因为它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 所以当手上有明显泥土或有机物污染时, 仍需通过洗手达到手卫生要求。

3.5 近年来, 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以上的各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监督管理, 并且得到一定改观, 但对乡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还很欠缺, 故笔者建议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 应做到: (1) 从源头开始抓起, 增加医院感染知识在校教育内容。 (2) 严格开业审批和执业考核关, 应增加医院感染内容的考核和校验, 对凡是医院感染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对其指导或限期整改, 依法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对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应给予停业整顿。 (3) 各级医疗机构应按要求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 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提高专兼职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 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 各接受进修实习人员的单位也要加强岗前培训, 从规范洗手抓起, 确保医疗安全, 保障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游建萍, 黄庆, 府灵伟, 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扩展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4) :426-428.

[2]邢红霞, 张红英, 武建英,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8) :639.

[3]苗勤, 张辉, 刘晶岩, 等.术前手消毒效能检测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3, 2 (4) :317.

[4]郝爱华, 王连琴, 余磊, 等.加强护士手部清洗消毒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2) :16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卫 生 人 员 职 责】相关文章:

上一篇:企业党代会闭幕词下一篇: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