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规定

2024-05-23

防雷规定(共10篇)

篇1:防雷规定

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制度

(琼雷办发„2003‟1号,二○○三年八月八日印发)

第一条

为规范防雷产品在我省防雷活动中的使用和管理,根据•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省内从事防御雷电灾害活动所使用的防雷产品。

第三条 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采取公开、公正、非歧视 的原则。境内外生产企业、销售代理商所经营的防雷产品,需在海南省内使用的均应申请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

第四条 海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雷办”)负责对申请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资料的核查、登记备案、公告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

第五条 申请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的生产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有必要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三)有健全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能有效执行。

(四)申请日前一年内,未发生其防雷产品因质量问题造成的雷击灾害责任事故;

(五)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六条

申请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的销售代理商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有健全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能有效执行;

(三)申请日前一年内,未发生其销售代理的防雷产品因质量问题造成的雷击灾害责任事故;

(四)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七条 申请使用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二)符合防雷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三)能正常批量生产,各项技术性能稳定;

(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限制使用或即将淘汰的产品;

(五)该型号产品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权权属明确。第八条 申请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企业单位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书面申请报告;(二)•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申请报告书‣;(三)

企业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身份证等复印件;(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国、地)‣、•企

业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五)申请的防雷产品执行的现行标准文本复印件;(六)

防雷产品生产许可或防雷产品生产备案证复印件;(七)

具备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一年内相关产品检测合格的报告复印件;

(八)企业的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包括产品质量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管理等)、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原件或复印件;(九)

有效期内的产品质量保险合同复印件;(十)

申请使用备案产品的用户目录及用户意见;(十一)申请企业或代理商申请日前一年内未发生因其产品造成的防雷安全责任事故证明;

(十二)其它有关资料。

境外企业或代理商提交的申请资料应有中英文对照。第九条 登记备案的程序

(一)企业单位向省防雷办提出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书面申请;

(二)企业单位领取并填写•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申请报告书‣;

(三)省防雷办核查企业单位填写的•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申请报告书‣及相关材料。

(四)由省防雷办组织防雷产品备案核查小组,对申请防雷产品登记备案企业单位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企业应提供相关原件予以核对),必要时可到现场或对其备案的防雷产品随机抽样送检,并做出核查意见;核查合格的意见报省防雷办核准,对准予使用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注明产品的型号)应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发给•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同时通告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告;

(五)整个使用登记备案核准时间,从申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企业单位提交完整的申请资料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六)不予受理使用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省防雷办应在十日内发函通知申请的企业或销售代理商,并注明原因;

(七)企业法人签定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法律责任声明书‣。第十条 取得•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的企业 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接受海南省气象主管机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有效期为两年。有效期满前的两个月内,备案企业或代理商应向省防雷办提出延期申请。经省防雷办复审合格,可予以延期。

第十二条 使用备案超过有效期或者因其它原因需要重新申请备案的,其程序与初次申请程序相同。

第十三条 通过使用登记备案的企业或代理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防雷办可以取消其•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一)涂改、伪造、滥用•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或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文件、资料取得•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的;

(二)登记备案后使用的产品存在缺陷,又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

(三)已不再生产或销售代理获得•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所确定的产品、产品型号或规格发生变更的;(四)使用新的注册商标或产品名称的。

第十四条 获得•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的单位应做好产品售后服务工作。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防雷产品,生产企业应及时进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 •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是生产或销售企业所经营的防雷产品,在海南省使用所必须的登记备案凭证,只适用于海南省内。•海南省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证书‣一式三份,复印无效。第十六条 防雷产品使用登记备案中防雷产品的抽样送检、现场核实、向社会公告等费用由申请单位承担。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防雷规定

1 当低压线路全长采用埋地电缆或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并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2 低压架空线应采用一段埋地长度不小于2(m)的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但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

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 年平均雷暴日在30及以下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入,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入户端应装设避雷器,并应与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

篇3:防雷规定

大自然往往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 雷电灾害就是其中之一,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的现象, 当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直接通过建筑物, 即建筑物遭到雷的直接打击时, 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建筑物产生巨大的热量, 从而引起火灾。同时, 建筑物或物体内部的水分突然受热蒸发, 使内部压力骤增而发生劈裂、爆炸和燃烧;再者, 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强雷云时, 在建筑物上即感应、聚集起与雷云电荷相异的束缚电荷;雷云空间放电后, 空中电场消失, 而建筑物上的电荷不能很快泄入大地, 对地形成高电压, 导致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由于雷电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害, 因而建筑物, 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 本文针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通住宅) 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予以重点阐述。

2. 防雷及接地保护措施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虽然人类不可能完全控制暴烈的雷电, 但是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已积累起很多有关防雷的知识和经验, 形成一系列对防雷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2.1 防直击雷的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 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 (带) 、避雷针作为接闪器。平屋面的建筑物, 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 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防直击雷的避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其能把雷电从被保护物上方安全泄入大地。防直击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2.1.1 接闪器接闪器是收集电荷的装置, 通常使用的有针、带、网等形式。

2.1.1. 1 避雷针

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独立安装的针型金属导体。通常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当针长小于1m时, 圆钢和钢管直径分别不得小于12mm和20mm;当针长为1~2m时, 不得小于16mm和25mm;烟囱顶上的避雷针, 圆钢和钢管直径分别不得小于为20mm和40mm。

2.1.1. 2 避雷带

避雷带是沿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闭式的带形导体。一般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2.1.1. 3 避雷网

避雷网即在屋面上纵横敷设的避雷带组成的网格, 所需材料和做法与避雷带相同。

2.1.2 引下线

连接电气设备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引线, 是接地电流由接地部位传导至大地的途径。接地线中沿建筑物表面敷设的共用部分称为接地干线,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连接至接地干线部分称为接地支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导体。其作用是将接闪器接到的雷电流引入接地装置。一般用圆钢 (直径不小于8mm) 或扁钢 (截面积不小于48mm2, 厚度不小于4mm) 制成。

2.1.3 接地装置

2.1.3. 1 接地装置组成

接地装置即散流装置, 由接地线和接地体组成。接地线是连接引下线和接地体的导体, 一般用直径不小于10mm圆钢制成。接地体可用圆钢、扁钢、角钢和钢管制成。一般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 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 (厚度不小于4mm) ,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

2.1.3. 2 统一接地体

统一接地体的构成:自然接地体通常利用智能建筑基础钢筋, 将建筑最外圈基础钢筋用40mm*4mm镀锌扁钢 (或12mm钢筋) 可靠焊接连成一体。智能建筑内有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 它们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标准和规范规定, 采用统一接地体时, 应利用智能建筑物的地基 (或称桩基) 作自然接地体, 若接地电阻值达不到1欧姆时, 规定应增加人工接地体或采取降阻措施。但实际上利用智能建筑地基做自然接地体时, 电阻值均能小于1欧姆, 实测的统计数字表明, 这时的电阻通常小于0.3欧姆。这一结果对智能建筑非常有利, 它已成为统一接地的基础, 在各种高层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采用。

2.2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各种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接地装置相连。针对防止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内的设备常采用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是由空气间隙和一个非线性电阻串联并装在密封的瓷瓶中构成的。在正常电压下非线性电阻的阻值很大, 而在过电压时其阻值又很小, 避雷器正是利用非线性电阻这一特性而防雷的。

2.3 均压环的设置

防侧击雷措施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类建筑物在高度60米以上设置均压环, 均压环与金属门窗及构件连接, 并将其与所有引下线焊接。凡金属设备、电气设施及电子设备等与防雷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距离时, 通常做法是用很粗的扁钢或圆钢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可靠的等电位连接。通过上述措施在闪电电流通过时, “等电位岛”, 就形成了, 避免了有害的电位差, 防止旁侧闪络放电现象发生。

2.4 等电位联结的设置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 不管何种形式的雷电, 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 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接地电阻越小, 散流就越快, 被雷击物体高电保持时间就越短, 危险性就越小。接地系统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所有电气装置和外露的金属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可靠连接, 使电位差达到最小的系统。

总等电位联结 (MEB) :总等电位联结贯穿于建筑物整体, 它可使建筑物内接触电压和其它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降到最低, 据此减轻自建筑物外部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装置等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3. 结语

篇4:防雷规定

关键词:电气设备;防雷;监测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1.绪论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电来讲意义是非常大的,对于目前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运转中,电力早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供电能力,可以说是检验供电能力的唯一标准。目前随着科技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以及相关联的技术也不断的提高,民计民生对于供电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这是市场导向的必然结果。

目前传统的定期检修处理方式早已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相关职能人员需要通过日常设备运行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总结出其变化的相关数据,将整个维护工作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降低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降低整体事故几率,保证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同时经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寿命,并且降低不必要的检修费用,这些都是电气设备在日常监测和维护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2.电气设备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在雷雨雷电天气,其主要通过两种形式造成雷击影响电气设备,其一是直击雷,其二是感应雷。电气设备遭受到雷击主要是指电源线路遭受到了雷电,带点的云等同于高压电容器,这个电容器的一端和地面接连,而其另外一端则与接火线以及中线相连接,雷电在这两条线路中产生共模浪涌电流以及差模电流,这时电气设备在没有防雷装置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会遭受雷电的破坏,导致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所以电气设备的防雷装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的防雷监测工作

3.1日常防雷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通过对建筑物等的检查工作,来明确其在维修或者改建后是否存在有变形的情况,如有改变那么必须对于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比如其保护是否发生了变化,装置是否因为人为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损坏或者导致接地装置破坏等,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时需重视设备的各个部件有无出现开焊,雨水等原因造成的锈蚀,设备有无机械损坏等等。在雷电天气过后,需检查接闪器有没有熔化或者熔断的情况,对于避雷器外观也需要进行观察,出现裂纹、损伤、污染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修复或者更换。检查所有连接处包括连接大地装置是否完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接地装置的电阻发生很大的变化时,要及时的处理将其挖开观察。

3.2防雷装置监测工作需进行记录

相关工作人员在做日常的监测工作时,需要对于电气设备防雷装置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做详细并且准确的描述以及记录,这样切实的记录工作和数据变化,对于日后保护电气设备以及防雷装置的安全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以及成效。需要注意的是记录工作不仅仅只是陈述流水账,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各项数据以及日期等进行准确的记录,所有项目都需要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并且需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实行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民生用电工作,保证记录的详细以及准确性。

3.3防雷装置监测的频率

工作人员在进行防雷装置的监测工作时,需要履行定期的监测工作制度。对于不同的装置以及设备需要制定不同的频率进行监测,当然也不能为了刻意保证监测工作而造成人员的浪费,对于防雷装置应该保证每年至少一次的监测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比如对于安置在容易引发爆炸或者不利于设备工作的环境,就需要监测工作的频率更加紧凑一些。而对于雷电高发地区以及高发季节,需要进行临时的监测工作,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这样也有利于日后的监测以及维护工作。

3.4防雷装置日常监测工作需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对于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的监测工作的意义十分的重大,工作人员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压力,同时工作也相当的复杂和繁琐。日常的监测工作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简要的总结,这些记录总结也会给其他的监测人员带去有效的数据依据和事项的提醒,提高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率。

因为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监测工作十分重要,所以为了保证工作能够真正的落实,必须执行责任到人的制度,这也在前文中提过,在做数据记录时需要监测人员进行签字,对于系统化的监测工作需要更加的完善和优化。

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专业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以及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新进人员需要老带新进行实际工作培训,在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所有的数据和变化都要记录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隐蔽的装置更需要重点的关注,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中也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4.电气设备防雷装置的运行维护

4.1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装置出现受潮的情况,电阻不在正常数值范围,工频放电电压下降等问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维护工作中着重的注意的问题。对于突然发生爆炸或者功能失效甚至完全不运行等工作,需要进行解决,电气设备会出现很多的故障,且程度不同,工作人员必须对于相关情况十分的熟悉并且能够有效的解决。

4.2引发防雷装置故障的原因

防雷装置出现的事故的原因非常的多:1.装置自身存在质量问题引发故障发生。2.装置各结构的螺母松动,会引起漏水或者密封等问题。3.密封垫圈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不更换会造成断裂引起水汽进入内部造成故障。4.部分缓解焊接不够紧密也会引起故障发生。5.瓷套等边缘出现裂缝会被潮气侵入。可能会造成防雷装置故障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很细微的问题引起的,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但是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关注这些细节,才能找到原因并认真记录,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避雷装置会因为很多密封垫圈或者密闭和好的问题引起潮气入侵引发故障,所以工作人员需要细致关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找出引发故障的根本原因。

4.3防雷装置故障预防以及解决方法

工作人员在对避雷装置进行安装以及检修工作后,亦或者设备停止运行时,应该针对设备装置每个部分进行检查。系统标注为电压110kV及以上避雷器的引流线接线板严禁使用铜铝过渡。有效的防止引线,均圧环脱落故障及避雷器倒塌事故的发生。

工作人员在检测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攀爬设备等,除了有效保障设备完好也是为了人身安全着想。对于已经发生故障的装备,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阶段性的检修工作,保障后期能够正常运行。

4.4防雷装置维护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防雷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和原因都非常的复杂,同时一些无法修复的损坏也非常的多样,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工作,在材料的投入使用上,也需要采用优质的产品,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安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防雷装置进行严格的测试实验使用。避雷装置在运行中应该和配电设备同时进行巡视检测。

5.结论

电气设备防雷装置检测和维护是日常供电工作中的重点,保证供电也是民生关注的内容之一,所以相关的检测人员的责任十分的重大,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耐心以及绝对的细心,对于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并且找到引发各种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且实际将结论投入到下个阶段的工作中去,所以说电气设备防雷装置检测和维护的工作十分的重要。需要职能部门认真对待,认真负责。

本文文献:

[1]颜如军.供电系统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J].苏盐科技,2007(04)

篇5: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管理,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管理。2 管理职责

2.1 设备部是防雷防静电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防雷防静电设施建设、维护、保养的管理;牵头负责防雷、防静电接地的检查、检测及其隐患督促整改工作。

2.2 HSE管理部负责防雷防静电的监督检查工作。2.3 分厂、车间负责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3 管理流程 3.1 防雷防静电措施 3.1.1 防雷措施

3.1.1.1 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3.1.1.2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措施,安装的避雷针和导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网一定要保证尽量小的阻抗值。

3.1.1.3 以避雷线作为防雷电措施,避雷线的截面积应满足要求。3.1.1.4 为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火花,生产场所的高层建筑物、高压架空线路设备(炉、塔、贮罐等)、管道、构架、钢窗等金属物,均应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以便将雷云放电后在建筑上残留的电荷迅速引入大地,避免雷害。

3.1.1.5 电气设备、机修设备等带有电源的设备不论其电压大小和安装位置的高低,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均须进行可靠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电缆的金属保护层应接地或接零。

3.1.1.6 新建筑使用前,应进行防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1.1.7 雷电发生时,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 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烟囱下躲避;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水管、天线、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 在雷暴天气巡检中,穿防护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雷暴天气时,人体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米以上。

 雷暴天气时,严禁在气化装置100米及以上处停留,禁止站立于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厂房的避雷针或高大的塔器设备)。

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 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

 如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3.1.2 防静电措施

3.1.2.1 对易燃介质,尽可能采用不可燃介质代替易燃液体和有机溶剂。3.1.2.2 为消除人体静电,在储罐、火车汽车装卸站台的扶梯进口处,应设置接地金属棒,或在已接地的金属栏杆上留出1米长的裸露金属面。3.1.2.3 设备部在选用生产设备与配件时,应采用导电性好的材料,并对管道、储罐、过滤器、离心机、机械真空泵等能产生静电的设备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保证所产生的静电能迅速导入地下。

3.1.2.4 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套等),在生产区域内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3.1.2.5 新安装设施,经接地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3.2 日常管理 3.2.1 检测管理

3.2.1.1 每年,设备部组织对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进行测试试验,测试试验单位应具备检测资质,并将测试结果反馈到HSE管理部及相应的分厂、车间。3.2.1.2 检测、试验不合格的,由设备部组织进行维修、整改。3.2.2 日常检查内容

3.2.2.1 接地体和接地线检查。3.2.2.2 防静电接地检查。3.2.2.3 防雷接地检查。

3.2.2.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检查。3.2.2.5 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检查。

3.2.2.6 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力设备的接地检查等。

3.3 施工中所拆除或损坏的接地装置,施工单位应及时恢复,恢复后的接地装置必须符合相关管理的规定要求。4 相关文件

4.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4.2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5 记录

防雷防静电测试结果单(外来)6 术语和定义

6.1 雷电冲击全波:一种非周期瞬态电压波。6.2 放电:液体或气体介质中的介质击穿现象。6.3 接地: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6.4 固体静电

固体材料通过接触起电而带电,此类固体材料绝缘性能较好,主要危害是化工工业生产环境中存在有可燃气体的场合,静电放电可成为引燃、引爆的点火源。6.5 液体静电

液体静电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在运动状态下产生电荷,主要方式有:  单相液体在管道中流动;

 液体和液体混合物或液体和固体混合物在管道中的流动;  液体穿过滤网和过滤器的流动;  固体或液体向液体内的注入;  液注的飞溅;  喷嘴的液滴喷射;

 搅拌和混合,液体物质电导率越少,产生的电量越大,就越危险。6.6 粉体静电

粉体与不同的表面相接触,例如在搅拌、研磨、筛滤、倒入过程中,以及空气输送过程中,都可能起电,粉粒较小的粉体能携带较大的电荷量。6.7 气体静电

纯净气体或空气混合物的运动,产生静电的量较小,但气体中夹带液体或固体颗粒能产生和携带较多的静电电荷。6.8 人体静电

合成纤维衣服摩擦,衣服与人体摩擦,将可能发生放电。7 附则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HSE管理部。

本规定起草人:王彦海 本规定审核人:李 锋 本规定批准人:张瑞兵

本规定编号:Q/GL-HSE-032-2011。

篇6:防雷规定

第 21 号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已经2011年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4月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同时废止。

局 长

郑国光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雷电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县(市),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三条 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赖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及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第五条 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六条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文书等应当依法予以公示。

第二章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第七条 防雷装置设计实行审核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向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附表

1、附表2)。

建设单位申请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同时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第八条 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附表3);

(二)总规划平面图;

(三)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四)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应当提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第九条 申请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附表3);

(二)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三)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四)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五)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

防雷装置未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总规划平面图;经过初步设计的,应当提交《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附表4)。

第十条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设计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资格;

(二)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三)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提交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一条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附表

5、附表6)。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二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附表7)。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

(二)防雷装置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第十四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

防雷装置设计文件经审核符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办结有关审核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附表8)。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的,应当按照原程序重新申请设计审核。

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附表9)。申请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重新申请设计审核。

第三章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向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填写《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附表10)。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同时验收防雷装置。

第十六条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附表10);

(二)《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

(三)施工单位的资质证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四)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五)防雷装置竣工图纸等技术资料;

(六)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记录和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的证明文件。

第十七条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

(一)防雷装置设计取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

(二)施工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和资格;

(三)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第十八条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资料补正通知》(附表11)。逾期不告知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九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受理条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受理回执》(附表12)。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

(一)申请材料的合法性;

(二)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三)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按照核准的施工图施工完成。

第二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竣工验收结论。

防雷装置经验收符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办结有关验收手续,出具《防雷装置验收意见书》(附表13)。

防雷装置验收不符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出具《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附表14)。整改完成后,按照原程序重新申请验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申请单位不得以欺骗、贿赂等手段提出申请或者通过许可;不得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履行监督责任。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二十四条 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任何财物和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活动时,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举报,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建筑物建设规划许可、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和投入使用的情况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建筑物进行检查。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与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第二十九条 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章 罚

第三十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一条 申请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许可证书,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的;

(二)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防雷装置设计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核准,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装置竣工未经有关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构不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中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导致雷击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国家或者他人财产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4月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同时废止。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条文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附表: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初步设计)〔略,详情请登录气象局网

站〕

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施工图设计)〔略,详情请登录气象局网

站〕

3.《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略,详情请登录

气象局网站〕

4.《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略,详情请登录气象局网站〕

5.《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初步设计)〔略,详情请登录气象

局网站〕

登录气

详情请登

6.《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施工图设计)〔略,详情请

象局网站〕

7.《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略,录气象局网站〕

8.《防雷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略,详情请登录气象局网站〕 9.《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略,详情请登录气象局网站〕 10.《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略,详情请登录气象局网站〕

11.站〕

篇7:一级防雷的建筑物规定有哪些?

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篇8:防雷规定

(1) 10kV裸导线线路,对于10kV裸导线线路,原则上可以采用避雷线进行防雷保护,但由于成本高,施工不方便,目前基本上都不采用避雷线,而是在一些雷电活动频繁的线段安装避雷器,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杆塔的接地。

(2) 10kV绝缘线线路。由于近几年城网改造,北京地区城镇线路基本上都换成了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线,但其防雷措施与原来的裸导线线路的防雷措施并没有变化,致使发生了数十起雷击绝缘线断线事故。

对于架空绝缘线目前可采取以下防雷措施:

①安装避雷线,此种方法避雷效果最好,但可行性和难度大,成本高。

②提高线路绝缘子耐压水平,将10kV绝缘子换为防雷绝缘子,将大大提高防雷水平,

③在多雷区或者按照一定档距安装线路避雷器,减少雷击断线事故。

④延长闪烁路径,导致电弧容易熄灭,局部增加绝缘强度,如在导线与绝缘子相连处加强绝缘,以及采用长闪烁路径避雷器等。

⑤局部剥离绝缘导线,使之局部成为裸导线,从而电弧能在剥离部分滑动,而不是固定在某一点烧蚀,同时也可为以后施工提供一个挂地线点。

篇9:防雷规定

(1) 所内建筑物的防雷,

建筑物本身的防雷装置是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及系统防雷的第一道屏障,建筑物本身的防雷性能直接影响到内部的电气设备的防雷,因此首先必须重视建筑物本体的防雷。

现代建筑物防雷主要由顶部避雷带、网状接闪器、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和四周墙体内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地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时就要考虑到作为网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钢筋网络之间的电气连接,使之成为较理想的“法拉第笼”式避雷器。防雷网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相结合,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经济可靠的防雷方式,因此在设计、施工时都应预留从各层楼板、梁、柱内钢筋焊出接头,以便与室内外接地线相连。

(2) 室外设备的防雷。

为了防止直击雷,室外可根据需要,安装一支或多支避雷针,计算其保护范围,以达到保护室外所有设备要求为原则,

同时对于室外架构母线和变压器中性点应加装避雷器保护,室外做一接地网,所有设备的接地引下线都与该接地体焊接,以保证等电位。

为了防止雷击产生过电压,各种设备的绝缘水平应能满足电压对该设备的绝缘要求,我们在设备定货和出厂试验时应严格把关,按照规程要求确保设备绝缘耐压水平,以防雷害击穿。这种防雷结构有很多优点:①可避免“绕击”;②能起“法拉第笼”的屏蔽作用,可大大削弱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入;③因建筑物各层的梁、柱、楼板、墙体的钢筋和金属管线等导电体在电气上已连成一体,做到几乎处处电位相等,从而保证了设备的安全;④“笼”式避雷装置的引下线是由为数众多的钢筋组成,大大分散了雷电流,并削弱了建筑物内信息设备所受到的脉冲电磁场冲击幅值;⑤接地体是分布在地下四周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形成均匀分布的均压网,与大地接触面广,接地电阻低且又稳定。

(3) 室内设备的防雷。

篇10:防雷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

防雷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的防雷工作管理, 使防雷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耐雷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是保护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电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防雷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应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验收、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电力建设全过程及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电网生产全过程开展防雷工作。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及所属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和施工企业。

第二章 防雷工作管理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五条 防雷工作设备管理的范围分为输电线路、变电站的防雷及雷电定位系统。

(一)输电线路包括:避雷线、接地装置、避雷器、耦合地线、塔顶避雷针和其它非常规避雷装置等。

(二)变电站包括: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接地装置、变压器中性点保护间隙等。

(三)雷电定位系统主站及各地分布的探测站等配套设施。第六条 防雷工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专业技术标准的有关防雷技术规定,开展输变电设备的防雷保护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检修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第七条 防雷工作应定期对防雷保护设备及其构成的保护系统的合理性进行监测、检查及评价,以确保保护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第八条 防雷工作实施动态化管理,对运行中的防雷保护设施要根据电网各个时期的运行特点、所处地位及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防护技术要求的调整。

第九条 防雷工作应定期开展防雷保护设施的运行评价,应及时进行雷害事故分析并制定防雷反事故措施。

第十条 防雷工作应加大科技投入,积极运用新思路和新观念,广泛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和方法,依托技术进步来实现防雷工作手段的现代化、规范化。

第三章 防雷工作管理

第十一条 输电线路防雷

(一)设计、选型、审查管理

1、设计单位应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防雷的设计技术规程、标准要求,并必须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或主管网省公司有关防雷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确保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设计符合当地线路安全运行的需要。

2、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应对线路周围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气象等环境因素、雷电定位系统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雷电活动规律进行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接地电阻值、保护角和防雷装置。

对雷击频发地区的线路应根据运行单位的意见通过提高防雷设计标准,如采取加强绝缘、采用负保护角、使用线路避雷器、减小接地电阻等措施,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3、设备运行单位应参与新建(或改建)线路防雷保护设施

— 5 — 的设计、审查等工作,根据本地区的运行经验,对输电线路的屏蔽保护、接地装置、线路避雷器以及进线段保护等项目设计及其可靠性进行审查。对雷击频发地区的线路可提出提高线路的防雷设计标准等措施。

4、设备运行单位应对包括塔顶避雷针、避雷线、线路避雷器、耦合地线、其它新型或非常规防雷设施等的设计和选用合理性进行逐一核查,必要时向设计、基建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5、设备运行单位应根据长期运行经验以及电网发展的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接地装置的设计参数、选材和施工工艺进行审查和提出建议。对雷击频发地区的线路应提出更高的接地装置设计标准等措施。

(二)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

1、为了保证新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运行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应配合或参与电力建设质量监督机构组织的质量监督工作。

2、对于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设施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执行工程监理制。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制的工程,运行单位应选派有经验的质检人员到施工现场,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3、对于隐蔽性的杆塔接地装置的施工,基建及运行单位均应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接地极及接地线的敷设和焊接质量。接地装置覆土前必须经监理单位或运行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覆盖。

4、运行单位可以独自或会同施工单位对部分杆塔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或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工程项目,应提出建议并限期整改,施工单位交给生产管理部门和运行维护单位的工程项目应是整改合格后的工程。

5、防雷设施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并出具完整合格的检测报告。

(三)运行管理

1、运行单位进行线路巡视时,应按《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检查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完好情况。遇有雷击故障时,还应及时查找雷击故障点,并通过雷电定位系统查询详细雷电参数,分析闪络原因及雷害故障的类型。同时应详细记录雷击故障损伤情况,对损坏的部件,及时加以修复。

2、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及当地有关技术规定,利用巡线机会每年进行一次输电线路防雷设施常规性检查,主要检查防雷设施的完好性情况,检查结果要做好资料的存档记

录和分析,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提出检修计划。

3、在常规检测工作方面,应重点做好接地装置的测试工作,每年必须完成20~25%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或连通情况的测试,完成5~10%接地装置开挖检查,根据损坏或腐蚀情况,提出改造计划。

4、已经投运的输电线路对于易击杆、易击段可考虑其它防雷措施的应用,如安装线路型避雷器等技术改造措施。

5、对于雷害频发的山区线段,应通过综合分析寻找雷害频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降低雷害故障率。

6、运行单位应对线路防雷设施的运行、缺陷、事故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过电压专业工作总结将资料上报主管单位。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归算到40个雷暴日),应不超过如下指标:

110(66)kV:0.525次/百公里〃年; 220kV:0.315次/百公里〃年; 330kV:0.2次/百公里〃年; 500kV:0.14次/百公里〃年。第十二条 变电设备防雷

(一)设计、选型、审查管理

1、设计单位应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防雷的设计技术规程、标准要求,并必须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或主管网省公司有关防雷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确保变电设备的直击雷保护和侵入波保护满足当地运行要求。

2、进行侵入波保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雷电侵入波水平、系统运行工况等因素,对变压器及其主要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电气保护距离、避雷器参数等作出合理的选择配置。多雷地区的防雷设计应选择较高的保护裕度。

3、变电设备的防雷接地装置设计应根据站址环境、地质、气象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和规格,确保长期安全可靠运行。4、35kV-220kV变电所进出线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在雷雨季中可能经常断开,同时线路侧又带有电压时,应在线路末端或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线路侧有防雷保护措施,如加装间隙或避雷器。

5、运行单位应参与新建(或改建)变电防雷保护设施的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等工作,根据本地区的运行经验对变电设备的接地装置的设计参数、选材和施工工艺、直击保护、侵入波保护及其可靠性进行审查。

6、运行单位应对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的选用是

否满足要求进行逐一核查,必要时向设计、基建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

1、运行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应配合或参与电力建设质量监督机构组织的质量监督工作。

2、对于变电站的防雷保护设施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执行工程监理制。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制的工程,运行单位应选派有经验的质检人员到施工现场,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程。

3、对于隐蔽工程的变电站接地网的建设,基建及运行单位均应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接地极及接地线的敷设和焊接质量。隐蔽项目(含中间环节)必须经监理单位或运行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覆盖。

4、运行单位对不符合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或未按设计更改通知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提出建议并限期整改,施工单位交给生产管理部门和运行维护单位的工程项目应是整改合格后的工程。

5、变电设备的防雷设施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并出具完整合格的检测报告。

(三)运行管理

1、运行单位应定期检查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设施是否完好。尤其要检查避雷针、架空避雷线及接地装置是否发生锈蚀、腐烂等缺陷,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检修计划。

2、定期跟踪变电设备雷电侵入波的防护运行效果,包括输电线路的进线段防护及避雷器的配置。

3、按规程要求定期测量接地网参数,包括接地电阻及连通电阻,并作出分析意见。对存在问题或可疑的接地装置,应作出进一步的检测和处理建议,如开挖检查或提出改造计划等。

4、对运行中的110kV及以上避雷器应积极推广在线监测装置,并按规定进行定期巡视并记录,同时按规程要求定期开展带电测试或停电试验工作。

5、每年校验接地装置热稳定性能,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提出改造建议。

6、定期检查变压器中性点保护间隙情况,对严重烧蚀、间隙偏离者应进行调整检修。

7、运行单位应对设备运行、缺陷、事故情况定期举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过电压专业工作总结将资料上报主管单位。

第十三条 雷电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一)雷电定位系统是获取大区雷电信息的重要技术设施,— 11 —

对查询、分析输变电雷害故障、分析统计雷电活动强度,制定防护技术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网省公司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全网性的雷电定位系统,并积极促进省际、区际联网,实现大区雷电信息的共享。

(二)雷电定位系统的选型应考虑选用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的产品,其信息系统可与周边省实现互连,实现信息共享。

(三)雷电探测站的站址应尽可能选定平坦地形的位置,实现最大效率的雷电信息探测。对探测效率不高或运行不良的系统、通信通道或探测站应及时作出改进,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雷电定位系统主管单位应积极做好定位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其它有关单位应积极协助做好定位探测站、通讯通道的维护和输电线杆塔经纬度数据及相应的信息更新工作。

第四章 防雷工作的职责与分工

第十四条 根据公司系统的管理职能和层次,各有关单位分别负责相关防雷工作的管理业务。

(一)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系统防雷工作的归口管理,负责有关标准、制度、反事故措施的制定、修订和颁布,开展公司系统的经验技术交流,总结发布全网有关防雷

技术最新信息,及时进行事故分析和通报。

(二)网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本地区防雷工作的归口管理,负责输电线路、变电站防雷设备和雷电定位系统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本地区有关防雷技术规范、标准、反事故措施的实施细则制定、修订和颁布,负责审查本地区电力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防雷措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开展本地区的经验技术交流,总结发布本地区有关防雷技术最新信息,及时进行事故分析和通报。

(三)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应从设计审查、设备采购招标、制造、施工安装、基建调试到交接验收、运行、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全过程实施防雷工作监督把关。对雷害频繁的多雷地区和有特殊需要的地区,有另行制定本地区特别技术规范的,应优先执行本地技术规范,一般情况下应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确保新建、技改和运行中电力设施的防雷保护措施满足当地的防护标准要求。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上一篇:感悟情境体会快乐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密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