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

2024-04-28

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精选6篇)

篇1: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苏洵焚稿奋发的故事

名人简介:苏洵(10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v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为自己写的,不由得心中发出感叹:“时光无情地飞逝,自己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这时起,苏询又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了长进,就急急忙忙地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了榜。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但他没有理出头绪,不知从哪儿做起。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

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询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时他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也都长大成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才华出众,他就带着自己写的论文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很赏识,认为这是当今最好的文笔。欧阳修平时非常器重有才华的学者,这次更不例外,于是他将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引起朝廷上下的震惊,京城内外的学者传阅他的文章都赞不绝口,并且争相效仿苏询的文章写作方法。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散文家,也从此闻名于世。直到很久以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洵文章的民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篇2: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

福山外国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主要依靠学校信息资源部, 这是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 专门成立的部门, 网络管理员成了信息资源部的骨干力量。学校给网络管理员的定位是:不仅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 也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推进者。福山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得到了学校的认可, 并有网络管理员已经进入到学校管理层。其地位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成为校内技术专家

作为学校的网络管理员, 所具备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往往是大多数教师对其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能够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提出建设性技术解决方案, 在实施中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在教师遇到技术问题时提供帮助, 成为学校的技术专家。

我校共有7位网络管理员, 都兼任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他们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一个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如今, 他们在学校信息化工作方面都能各自独当一面, 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网络视频采集、编辑和发布、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开发、操作系统管理等方面各有所长。他们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 自培和组内互培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 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进行提高。一半以上的网络管理员参加了计算机专业的高级学历培训, 所有网络管理员参加了区内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和考核。由于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涵盖范围很广, 并在不断地发展, 而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每个人选择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某一方面进行钻研, 学深学透, 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信息资源部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协调作用, 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各方面都能有所涉及。我校的网络管理员为了能够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 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参加校外的各种专业培训, 为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有的还参加了国际认证培训。如今, 他们取得了1 0多张各种领域的国际认证证书。

我校信息资源部的网络管理员还定期开展技术学习交流活动。每次将各自研究领域或近期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 不仅对彼此研究领域的内容和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也是对自身学习内容的梳理, 为实际工作中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2. 通过完成项目, 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学习信息技术, 应用是关键, 而通过设立项目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我校的网络管理员总是不停地在完成各种项目。每次接到项目任务, 首先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分工, 分工时主要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为主, 合作完成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将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每次遇到技术难题时, 他们的原则是在不降低目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解决技术障碍, 这个过程往往使专业能力得到飞跃。多年来, 实践完成了“校区网络互联”、“学科资源库构建”、“构建安全、高效的办公环境”等项目。在此过程中, 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特色更加显著, 合作更加紧密。网络管理员队伍在学校里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队伍。

切实为学校发展服务

我校的网络管理员在工作中一切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 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切实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1. 校园网建设要服务于学校的发展需要

校园网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福山有4个校区, 网络管理员全程参与每个校区的网络建设, 包括校园网的设计、工程的实施监督、工程质量的检查。网络拓扑将各校区通过光纤连接成一个局域网, 共用一个网络中心, 完全符合学校一校多址的管理理念, 为学校的统一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发挥专业优势, 提高服务品质

福山的4个校区, 网络维护工作量大, 网络管理员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他们提出了让信息设备尽可能少出故障的理念和目标, 这样, 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最少。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和实践, 构建了一个校园网维护预警系统, 实现了所有客户端电脑系统自动维护,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管理效率,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客户端故障率。学校虽然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外包方式, 但所起到的作用却高于外包的效果, 还为学校省下了大量的维护费用。

3. 利用资源, 有效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 必须要让电脑进教室。出于节省经费的考虑, 信息资源部的网络管理员在2 0 0 2年暑假, 与电脑公司合作, 采用终端技术, 提出了使用3 8 6电脑、4 8 6电脑结合终端技术的解决方案, 由于当时4 8 6电脑几乎已被淘汰, 学校也有一些闲置的3 8 6电脑, 这样, 花费了很少的费用让电脑进入了每间教室, 效果非常好。这个方案的实施, 使福山的教师较早就在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体验。这对后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积极与学校各部门合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管理员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 要与学校各部门的工作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而且, 需求源于业务部门, 有助于应用推进, 网络管理员在其中起到整合和服务的作用。他们与学校校长室合作, 构建学校办公平台, 实现网络无纸化办公, 提高办公效率;与教导处合作, 开发学籍管理系统, 提高管理效率和更好的管理效果;与学校德育室合作, 开发德育网站和家校桥网站, 促进家校间的沟通, 同时共同开展全校范围内的网络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与少先队合作, 共建班级网站, 构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平台, 提供学生网络展示空间;与财务、人事部门合作, 做好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与技术支持;与总务部门合作, 做好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工作等。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

网络管理员除了做好服务工作外, 还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福山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符合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普遍认为, 在参加培训后, 能切实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后, 不仅没有因对网络管理员依赖减少而轻视他们, 反而对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更加肯定, 并开始主动提出一些培训的需求, 形成了良性循环。

篇3:苏洵焚稿,奋发有为

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有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为自己写的,不由得心中发出感叹:“时光无情地飞逝,自己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这时起,苏洵又开始发奋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业上有了长进,就急忙忙地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了榜。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但他没有理出头绪,不知从哪儿做起。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连自己都感到不满意的作品,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将之化为灰烬。他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时他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也都长大成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才华出众,他就带着自己写的论文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很赏识,认为这是当今最好的文笔。欧阳修平时非常器重有才华的学者,这次更不例外,于是他将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引起朝廷上下的震惊,京城内外的学者传阅他的文章都赞不绝口,并且争相效仿苏洵的文章写作方法。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散文家,也从此闻名于世。

篇4:苏洵的文学造诣与天赋述略

一、长于议论, 纵横之气的新警见解

苏洵的文章长于议论, 并有着纵横家之气, 曾巩评论其《苏明允哀词》特点时指出“指事析理, 远能见之近, 大能使之微”, 其《管仲论》最能反映其纵横捭阖、气势雄浑的特色。在文章开始, 苏洵便直接概述了管仲死后齐国大乱的事实, 并提出了“夫功成者, 非成于成之日, 必有所起由。”他认为, 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并非一日之事。这种新警的见解便是通过对偶的句式加以表达。苏洵的文学创作观点一般是借用别人的说法, 如“文如金玉”便是得自于欧阳修关于文艺评论的标准。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 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 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 “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需要说明的是苏洵并不是简单地将其拿来直接运用, 而是对其进行具体的说明与注释, 使其更具有典型化的特征及要求。同时, 这也是苏洵再创作的产物, 如人们说起“胸有成竹”文学特征的时候, 一定会将其归咎于他的原创, 其实这只是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 并经过加工之后成为了人们普遍认同的文学创作特征。对于苏洵生活的北宋时期来说, 王安石强调新法的推行, 并主张实用、儒道等文学创作风格, 而这时的苏洵始终坚持在中庸的立场上进行抵制, 并批评其为“文字之衰, 未有今日者也。”[2]45苏洵强调并反对文化专制, 并进行多样化创作, 批评王安石的“好使人同己”。

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 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以古为鉴, 因此, 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 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在一定程度上说, 苏洵文学创作观点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创作经验的总结, 这种总结一般是源于前人、他人的理论或经验, 或是来自于自身的创作体验。例如:“质而实绮”便是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 “外枯而中膏”是对柳宗元诗作的评价, “直笔书史”便是对文学创作的经验概括, “文理自然”是对自己文学创作实践的高度概括。苏洵的文学造诣及特征实际上是来源于自我创作的实践, 具有很强的文学针对性与实用性。他的文学创作特征的完善正是其对前人或同时代文学文章写作及理论上的批评而逐步发展成形的。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 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 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 藐视敌人, 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 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 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二、苏洵的创作天才:融合自然与艺术的元素

苏洵生活的年代, 在政治上内忧外患较为严重, 并经历了庆历新政的失败及王安石变法的酝酿时期。他的文章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 是当时古文革新运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苏洵的文学创作特征一般体现其对儒家、道家思想的整合。他屡次遭到流放, 并对儒家学说思想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选择, 并在大反思中对这些思想进行了重新整合与扬弃。他时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同时也有“如冯虚御风”、“飘飘然羽化登仙”的超脱。苏洵的文学风格喜欢以水喻文, 这是他根据水流动的特点而感悟到了文章的美学特征。正如他曾经提到“世有以常形者为信, 而以无常形者为不信。然而方者可斫以为圆, 曲者可矫以为直, 常形之不可恃以为信也如此。今夫水虽无常形, 而因物以为形者, 可以前定也。”可以得知, 在赞赏别人文章方面, 苏洵能够做到言尽意止, 特别是在自己的行文风格上能够做到自由舒展, 这都体现出其对文学创作一个基本的美学追求, 即摆脱束缚, 能够自由的发挥。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 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 要治理好国家, 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 加强吏治, 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 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 使宋王朝振兴[3]4。苏洵善于有选择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并对其有着创新性的发展。他继承了自陈子昂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创作以“意”为主的思想。这里的“意”便是作者写作的立意或思想, 从主观方面来说, 这是文学与现实的联系, 并反映着客观现实, 注重思想性对艺术性的决定作用, 特别是宋朝时期艳俗文风盛行, 苏洵能提出以“意”为主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苏洵尤其强调要扫除一切知性负赘, 实现融合主客体的自由发挥, 就文本风格而言, 他重视以自然现象本身呈现以运化成型的内涵去表达, 这就融合自然与艺术的元素, 并有效缓解了自然的兴现与艺术的刻意二者之间的张力。所以, 在“自然”一词的评语之下, 往往意味着肯定艺术品的重造自然的审美品格, 以及艺术家的犹如自然之运动的“自然”兴发的表现力, 诸如自然、天机、天放、气韵生动、神逸等等, 都是用来描述艺术作品妙臻自然本身情状之境的批评术语。苏洵亦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批评观念, 在他看来, 风格的实现在于把表现方式调整到最接近自然的程度, 应如自然的律动 (如水之流、云之行等) 那般自由地去表现, 使文之气、即文之内在脉搏与自然的律动合拍, 与自然物象涌现时的气韵气象亦近, 如此即可做到“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苏洵的文学观点与韩愈不同, 他并不是在文、道等宏观方面进行文学方面的命题, 而是更多地从实际出发, 进行文学主题的具体分析, 以通俗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实际上, 他这些文学创作特征都是由实际出发, 意在坚持欧阳修开创古文运动的正确方向, 反对浮夸的文学创作形式,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社会功能。苏洵对唐、宋古文运动及其理论作出了重大的发展突破, 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洵的文章创作理论系统主要由“立意”、“辞达”、“自然”三说构成, 涉及了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条件、言意关系、风格美学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而苏洵的创作天才、感悟能力、开放心态又使得他对这些问题的见解确乎有过人之处[4]77。

三、“尊道重义、求奇尚易”, 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与天赋

苏洵的有关形容自然物体四百多个文学作品中, 其中有关“清”字的使用就有千余次, 可知苏洵对清美文学品味的追求及自己的文学创作特征。在诗词上苏洵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 甚至有些句子是从李白那里直接借用而来的, 但是, 他在学习李白诗词风格时, 追求创新, 其不但拿出了他的银盘, 而且还拿出了他的金桔, 更能体现其丰富的创作风格。苏洵早年在顺江东下时, 作有《神女庙》的诗词, 这便奠定了其文学创新的基础, 在苏洵以前确实有很多赞美巫山的诗词, 而苏洵的描写更为逼真、动情, 他采用了新的文学体裁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往往比诗体更加感人与真切。他的《水调歌头》虽没有任何的伤感语句, 却表达了苏洵本人的感伤情绪。他的文学创作坚持以文为本, 联系实际, 并以经验性总结为特征, 其文学构成方式主要体现为尊道重义、求奇尚易等方式。他的这些文学创作特征不但符合文学发展的趋势, 而且也是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及苏洵本人气质的显现。总之, 苏洵在诗、文、词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的成就, 并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 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公安文学的艺术渊源, 清代袁枚、郑燮等人都深受苏洵文学创作特征的影响。

苏洵在文章的选材上, 善于选取一些很小的事物或小人物的故事来进行以小见大的创作, 将其写作的目的投射到一些普通的人或事物上去, 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由于苏洵首先学习骈体文, 而后转向古文的, 所以在语言风格上注重“意尽言止”, 特别强调文章的“峻洁”及表达。苏洵的文学结构已非常完善, 常见于平凡无奇之中显曲折之妙, 他还极具创新精神, 主张立意出奇, 在其行文的开篇即点明了题旨, 然后层层深入, 以证明其论点。他不但虚心学习古人的文学创作思想, 同时并不受前人的约束, 善于博采众家之长, 并对其融会贯通,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苏洵在其文学创作的早期, 曾结交一些朋友, 同时其人生经历及身份名位的变化也影响着后期文学的创作。在文学创作态度上, 苏洵的作品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 在诗风上有着与李白类似的豪放气质, 他的许多诗歌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境界。苏洵的文学创作特征的完善正是其对前人或同时代文学文章写作及理论上的批评而逐步发展成形的。他对唐、宋古文运动及其理论作出了重大的发展突破, 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 苏洵的文学造诣及天赋受到了后人的一致肯定, 他的古文奇气的表现不但有内容上的一出己见, 同时又有形式上的千变万化,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显示着苏洵在文学上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与天赋。

摘要:苏洵的文学造诣及天赋受到了后人的一致肯定, 他的古文奇气的表现不但有内容上的一出己见, 同时又有形式上的千变万化,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显示着苏洵在文学上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与天赋。

关键词:苏洵,文学造诣,天赋

参考文献

[1]和婵娟.苏洵文章创作分期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

[2]宫本东.20世纪以来苏洵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5 (6) .

[3]何玉兰.略论苏洵、苏轼史论散文的艺术特色及价值[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

篇5: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

背景文字一般如下: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这段文字从国力、民生等方面强调了贿赂的危害,但其实充斥了错误的史实、抽象的数字、武断的结论。文字认为贿赂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后世也常认定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特别是南宋,都觉其只擅长苟安江南。苏洵看到六国赂秦而力亏,想当然地认为赂辽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大概是苏洵的历史局限性。真正的史实是,宋代是经济文化鼎盛的朝代。史学界公认的看法是,宋代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50%以上,最高达80%,远超前代唐朝和后代明清的鼎盛时期。支持宋代庞大财政收入的不是横征暴敛、竭泽而渔,而是大力发展了工商业。同时,宋人的生活水平相当高,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明证。网上戏言半残疾人士武大郎都拥有三处店面房产,而《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也不是因饥寒交迫而去造反。

宋朝的军事实力也不弱,采用的募兵制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兵役制度,士兵待遇优厚,国家为此所付的军费是惊人的。政府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公元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国家收入为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八千四百零五两,支出为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两,财政赤字为四百二十万两。此举被一些学者讽刺称为“冗兵”“积贫”“冗兵”“积贫”是宋朝内定的开明的国策结果,不是外敌的压力造成的。联系民众的生活水平,所谓的积贫更像是政府贫穷,百姓富裕。而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

“澶渊之盟”主要有四点: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以齿论;两国订立边界;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边境设榷场(互市)。和约虽未割地,但有“赔款”,且有失天朝上国的尊荣,这让许多人产生条件反射,容易联想到晚晴时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宋朝同意每年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相当于三十万两)。公元1021年,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总数为一亿五千万两。北宋时期宋政府的平均年财政收入应在一亿两以上。每年给辽的区区三十万两对宋朝每年巨大的财政收入来说不值一提。

而盟约换来的和平又带来了成倍的经济收入。开放互市后,辽国除了卖羊卖马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了,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全家,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宋赚的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西夏议和则向宋称臣,同样领岁币做贸易,宋人也是大赚。

这里便是如何将原本抽象的数字形象化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以点拨。

因此,“澶渊之盟”根本不是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岁币对宋政府及人民根本不构成丝毫压力。“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进入100多年和平交往的友好时期,使中国的北方恢复安定,促进了汉、契丹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契丹人的汉化。北宋拿点小钱换来了长期的安定和平稳定的发展,使宋的商业、经济、科技、技术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使北宋国事强盛、海内升平。所以,宋朝“贿赂”辽夏,不但不力亏,反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民生进步,文明同化。

但我们又怎能否认苏洵忧国忧民的情怀呢?在对待国家民族矛盾时,政治家常常奉行弱肉强食、武力征服、胜王败寇的思想。民族主义至上的观念,常强调不服就用拳头说话。军事固然是捍卫国家主权的保障,但过分强调军事又容易对外穷兵黩武、损耗国力,对内独裁专制、丧失民主,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众的暴戾情绪,乃至形成一个好勇斗狠的民族。

而破灭之道,宋朝和其他朝代一样,以“家天下”作为基本的政治体制,总逃不脱先兴后亡的历史规律,子孙不肖、道德沦丧,外加文官政治、战略失当,各种原因交织而成。要保有天下,莫若贾谊《过秦论》里所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或杜牧《阿房宫赋》所言“爱其人”。“仁义”“爱人”是对内政策,用以解决内忧,然而外患是难以用“仁义”“爱人”来解决的,不然容易上演宋襄公的笑话。从历史规律看,总是野蛮毁灭文明。野蛮人无所顾忌,崇尚武力征服,文明人爱好和平,畏于兵戎相见。金灭辽和北宋,蒙古灭金和南宋,都是野蛮毁灭文明的例证。宋人是为生产、创造、和平而生的,蒙古人生下来是骑马、掠夺、战斗的。这大概也是宋被后世诟病为「积弱」的原因所在吧。

亡国之道种种,历史上有四人写了《六国论》,从不同角度来解说六国灭亡之因,苏洵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不足全信。他以六国以地事秦为例,类比北宋对辽夏政策,其实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六国以失去土地为代价换取短暂和平,以致国势日衰,而趋于亡,或为定理;而北宋仅以钱帛贿赂(这是教科书清楚注解的),未尝割地贿赂,“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和平互市反而使北宋国力不减反增。所以,指导学生认清苏洵的历史局限性还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能介绍阅读历代论六国兴亡的文章,给学生以全面的认知。如果教师学生只奉苏洵的观点为圭臬,无视客观事实,只认一点,不及其余,那也算是继承发扬了他的历史局限性,不亦悲乎?

摘要:指导学生认清苏洵的历史局限性还有很有必要的,最好能介绍阅读历代论六国兴亡的文章,给学生以全面的认知。

篇6: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

一、少时贪玩多汗颜, 年过二七方惊醒

公元1009年生于四川眉山的苏洵从小就贪玩厌学。由于家境不错、父母双全, 年轻的苏洵丝毫没有感觉到养家糊口或读书考功名的压力, 所以他与一般从小入私塾苦读诗书的人不同, 将青少年时代的宝贵学习时间几乎全花在了游山玩水上, 不到20岁便游历了全国大多数名山大川[1]19。其间还在父母之命下成家, 娶妻程氏, 很早就过上了娶妻生子的家庭生活, 令他更加不思进取, 反而醉心于闲情逸致。

苏洵25岁时与好友陈公美、史彦辅等人遍玩峨眉山。在峨眉山游玩途中, 苏洵听说峨眉山西北大数百公里外有山脉名为岷山, 十分壮美, 于是心中再起游兴, 说服同游好友自峨眉出发游岷山, 一游便是半年。在外游山玩水、饱览秀色美景多时的苏洵回到家中, 发现妻子程氏整日面容忧愁, 一番询问才知道, 原来妻子早已不指望苏洵能够光耀门楣, 而是将家族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澈的身上, 每日亲自教授他们读书认字, 但又每每自叹学识和精力不足。苏洵见妻子如此认真管教两个儿子, 而自己却顽劣、不学无术, 心中渐生愧疚之情。他意识到, 如果任由自己这样继续散漫, 将来儿子们可能都会耻笑他。

没过多久, 苏洵的母亲史氏病故。苏洵的二哥苏涣从外地回家为母守丧。有一次兄弟二人把酒过后聊起了自己未来的打算。苏涣故意说“:三弟, 我听说这几年你游遍大江南北, 你可否据此写些文章, 也好让我从中欣赏一下纸上山川的奇美雄秀啊?”苏洵一听, 脸上顿时泛起了难色。他突然意识到, 自己曾经满眼都是锦绣河山, 但根本不知道如何在纸上将它们写出来, 即便是画也都画不出来, 急得苏洵满身是汗。见到三弟的窘状, 苏涣笑着将话题一转, 说道“:我一直有一心愿, 希望三弟能帮我了却。”苏洵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问: “什么心愿?”苏涣接着说“:你可知, 我们苏家祖上是有来历的, 但从大唐之后, 只知有一位苏家先祖担任过眉州刺史, 其余遍居其他各地的先祖及其后人的情况我们就不知道了。既然三弟喜好游历, 何不借此寻访各地苏氏族人, 与苏氏老人们聊聊, 查查他们的族谱, 以便日后我们苏家修谱之用?”苏洵一听此事, 觉得很有意思, 既可周游他处, 又可为家族做点儿贡献, 于是一口答应了二哥[2]45。第二年, 他再次出游, 与之前出游不同, 此番他有意识地带着为家族修谱寻根踏访的目的。在此过程中, 苏洵对修谱之事越来越有兴趣。为了彻底弄明白苏家祖上来历, 他详细翻阅了《史记》、《左传》、《汉书》、《战国策》、《国语》等经史典籍, 还常常伏案挑灯夜读。直到二哥苏涣守丧三年期满, 离家到外地上任, 苏洵对经史典籍已经欲罢不能, 而且他发觉自己原来学问底子十分单薄, 必须发奋读书。从此, 他边学边思, 将所见、所闻、所感尽量形成文字。而此时, 苏洵已经年过27了。

二、下笔顷刻数万言, 佳作良多名大震

经过20年求学苦读, 苏洵已经精通诸子百家之学, 学识渊博、 才智过人, 对时局世势、成败道理颇有见地, 写文章也以“下笔顷刻数万言”而名震北宋文坛。在他数量繁多、体裁各异的文学创作作品中, 散文是数量最多、内容最能体现其文学造诣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洵的散文大多写于嘉祐年间, 也是苏洵最后的人生十年。这十年, 苏洵仕途受挫, 至亲好友也有不少相继离世。面对人生的低谷, 苏洵以极大的创作热情用散文表达自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并排遣内心的忧郁。在《祭亡妻文》中, 苏洵又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表达他的悲痛之情。他以看似简单平静的文笔讲述与妻子二人曾经生活的点滴小事, 细读起来可深感苏洵心中的感激、怜爱、愧歉之情。 文中最后说“:已凿二坟, 期与子同。”[3]73于平静文辞中寄托了深切的怀念亡妻之情。

苏洵在48岁那年考得进士, 文名大震, 然而他并没有出仕顺遂。此时, 苏洵还是以散文创作来含蓄表达自己的志趣, 例如《老翁井铭》、《木假山记》等文章即属此类。木假山原本只是案头的一件普通摆设, 苏洵却在其中看出了可敬之处。他形容假山三峰的中峰“意气端重, 距肆魁岸”, 旁边二峰“岌然无阿附意, 凛乎不可犯”。可见, 苏洵借木假山来赞赏人之尊严不为气势所压, 也借以表明苏洵自己决不阿附他人的自重与自尊。当然, 也有后世文人将这一名篇解读为苏氏三父子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 苏洵借木假山着意培养两个儿子不畏权威的自尊自重精神。苏洵写《老翁井铭》时, 正是妻子殒殁、自己求官未遂之际。文中, 他给予传说的一位老翁极大的怜悯, 说“老于荒榛间, 千岁而莫知。”这一老翁形象与苏洵自己十分相似, 但苏洵没有自叹自怜、沮丧气馁, 在文后他自信地说道“:更千万年, 自洁自好。”由此可见, 即便苏洵自认为难以为世所用, 但仍然要洁身自好, 不攀权富贵, 留得千古清名。

苏洵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余年具有深远的政治抱负, 无奈其有智慧、有见地的政治主张没能得到当权者的采纳。尽管如此, 他一直对自己的诸多观点坚信不疑。例如《议修礼书状》、《送石昌言使北引》 等散文名篇就反映了他的这一人生观与政治观。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 他劝谏石昌言, 大宋要在士气和战略上藐视觊觎中原国土的北方夷狄, 而在战事准备与战术安排上要重视这些对手, 从而赢得外交和战场上的双重胜利。在《六国论》、《审敌》等文章中, 苏洵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但这篇文章是苏洵向好友石昌言以委婉的方式传递自己忧国忧民之思和思虑后的建议。尽管方式有所不同, 但实质内涵都显示出苏洵不向外敌求苟安的政治主张。在礼部编修礼书时, 他撰写了《议修礼书状》。当时, 有人授意苏洵, 要他删去礼书中对先代帝王不利的历史记述, 苏洵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拒绝了这一授意, 但却因此遭人无端非议。所以他以一篇《议修礼书状》对拒绝删改礼书和反驳他人非议做出解释和回应。他说“:实犹不没, 非彰其过, 则过之止于此。”如果故意删改有关内容“, 后世必当因不知而致大疑, 于我朝有害而无益。”[4]6苏洵的这些看法与他在《史论》中的观点是相通的。他认为:史书本应以司过记功疾恶彰善, 让后人悔过而乐善。所以, 无论哪种形式的修史都不应避善恶, 要真实全面, 只是在叙述时要考虑用必要、有效的文辞技巧最大限度地提点后人。

由此可以看出, 苏洵的散文既有对日常生活感受的记录, 又有对政见的熟虑深思, 还有对治学论文的理性探索。在他身上已经彻底没有了当年面对二哥苏涣时的窘相, 而是可以将文字信手拈来, 表达自己对人生、对时局的思考以及所见、所闻、所感, 而且其文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艺术色彩, 形成了苏洵文学独有的艺术魅力。

三、风水相遭倡独创, 言传身教示后人

苏洵尽管文学开蒙晚, 其佳作所获文学成就之名更晚, 但他孜孜不倦进行创作, 于实践中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学创作理论和风格, 对后世, 特别是对他的两个儿子产生了深远的文学影响, 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坛苏氏三父子的佳话。

苏洵的文学创作审美标准有一个最高原则, 即“风行水上涣, 便得天下至文也”。意思是, 风与水相遇时出现的波纹是天下最美的。 苏洵显然是以此来比喻文学创作的审美标准。在《仲兄字文甫说》 中, 他详细阐释了这一观点:文学创作有像风和水一样的两样必备条件, 风比喻的是创作时的灵感、激情、冲动, 水比喻的是创作者的文学思想源泉及其艺术修为;文学创作必须使主客观条件有机融合;无论何种形式的文学创作, 都应以自然为贵, 无病呻吟、为文造矫是不可取的, 否则也作不出“天下至文”。苏洵的“风水相遭”文学创作审美之说对其子苏轼和苏澈的影响很大。在《江行唱和集》中, 苏轼最后提到“:吾与弟澈为文已甚多, 然从未敢有作文之意。”也就是说, 苏洵的两个儿子著述亦为丰厚, 但秉承其父的文学主张, 从来都是文理自然, 绝不作造作之文。

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是文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历来同时提倡风格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嘉祐集》中, 苏轼也有多篇文章论述文学创作风格。他认为, 各家风格不同实属正常, 重要的是文学创作要“自成一家”, 不能剽窃他人, 重视独创性。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创”字。苏洵原本就是一个独行善思之人, 也喜好独创的事物。苏轼还在他的《上曾丞相书》中提出“古之圣贤之言, 亦有可不取。”鲜明反对人云亦云的不良文风, 强调以自我创见推动整个文坛的进步。苏洵还总结出了“事词道法”“、施之于今”等多项文学创作主张, 对后辈影响不小。总之, 苏洵治学时已年近30, 成名时已年近50, 但他大器晚成, 无论在文学创作实践技巧还是在文学理论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造诣, 继而成为北宋一代文宗。

摘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杰出文学家苏洵, 少年时不学无术、只知游山玩水, 后来大彻大悟, 于文学的世界里刻苦求学、精思于业, 著述了数量繁多、体裁各异、内容深邃、文风独特的文学作品, 可谓大器晚成的一代文宗。

关键词:苏洵,文学造诣,大器晚成

参考文献

[1]曾枣庄.三苏全书[M].语文出版社, 2001.

[2]曾枣庄.苏洵评传[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

[3]谢武雄.苏洵言论及其文学之研究[M].文史哲出版社, 198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苏洵焚稿奋发有为的故事】相关文章:

苏洵的诗句04-08

苏洵《辨奸论》原文翻译04-07

苏洵《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答案04-18

上一篇:毕业小结800字下一篇:致股东一封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