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喂药须知

2024-05-16

幼儿园安全喂药须知(共3篇)

篇1:幼儿园安全喂药须知

越溪镇中心学校幼儿园喂药自查自纠小结

由于近期在西安、吉林、湖北等地多个幼儿园擅自购买“病毒灵”给幼儿集体服用,导致幼儿出现不同症状。2014年3月19日,接到教育局通知后,中心学校校长李勇同志做出安排,由分管校长陈光剑牵头,中心学校教务处官健、蒋钱红、夏良学具体组织对辖区内7所幼儿园进行检查。

3月19日下午,在陈校长的带领下,采取分组到校走访幼儿和上街走访家长的形式,对辖区内7所幼儿园进行了检查。

检查情况如下:

1、我校辖区内没有幼儿园对幼儿进行集体服药情况。

2、有少数幼儿家长带药到校,但均是自行喂药,教师帮助家长。

3、偶尔有家长托付教师给幼儿服药,但均由家长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内容包括:时间、给药家长姓名、药物名称及剂量、接药老师,部分园的登记表有待完善。

针对检查情况,中心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制定出喂药制度:

1、最好由家长接回去喂。

2、确需要在幼儿园喂的,由家长自己来园喂,幼儿园做好服药登记,注明所喂药物的名称,剂量,由家长签字。

3、家长无法到校喂药的,首先要求家长必须带上幼儿当天正规医疗单位开据的病历本或者处方单;然后由家长填写班级、喂药剂量、药名、时间等信息的服药登记;最后由家长签字后,保育员老师方可严格按照家长填写的信息给幼儿服药。

威远县越溪镇中心学校

2014年3月20日

篇2:幼儿园安全喂药须知

关键词:安全教育,家庭安全教育,幼儿园喂药事件

近日, 幼儿园喂药事件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首先曝光的是西安两所幼儿园, 据了解, 这两所幼儿园长期给孩子喂“病毒灵”。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传开后, 大家纷纷声讨幼儿园的可耻行为。然而无独有偶, 继西安两所幼儿园曝光之后, 兰州、吉林、湖北等地相继曝出幼儿园喂药新闻。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被曝光, 而大家的心情却是越发的沉重。幼儿园这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神圣之地竟然存在这么大的安全隐患, 不得不引发大家的深入思考。

此类事件一经曝光, 舆论矛头直指幼儿园, 网上戏称幼儿园为“药儿园”。当然, 在此次事件中, 幼儿园难逃其咎, 一些幼儿园为保证出勤率, 在家长与相关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幼儿喂药, 此举直接危害幼儿的健康, 部分孩子由于长期服药, 导致身体出现异常。在相关部门对此类幼儿园进行排查处置的同时, 大家就药品管理问题、幼儿园保健医的资质问题、部门监管问题、民办园生存问题等进行了讨论。那么, 喂药事件中也反映出幼儿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值得家长思考。

一、幼儿园喂药事件“关键情节回顾”

相关报道指出, 已有孩子吃药快三年, 且有些孩子身上出现异常, 未能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据报道, 事件的源头是一位母亲无意中地发现:孩子回家告诉妈妈说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感冒了, 因为吃了药。母亲当即追问吃药问题, 并让孩子把药带回家, 至此服药消息相互传开。很多家长回忆说, 孩子经常喊肚子疼, 但一直没在意。

为了隐瞒喂药事实, 幼儿园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孩子。相关报道将幼儿园蒙蔽家长的手段总结如下:给幼儿营造一个“秘密”, 用保守这个秘密阻止孩子对父母的倾诉;利用在幼儿心中的绝对权威, 让他们相信吃的不是“病毒灵”而是“聪明豆”;当权威受到挑战, 就施加严厉措施形成“示范效应”, 以儆效尤。

幼儿年龄小, 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对一些事情缺乏辨别能力。同时容易轻信他人, 尤其是老师的话。喂药事件中幼儿园正是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 蒙蔽家长而非法牟取自身利益。

二、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喂药事件”

幼儿园“喂药事件”暴露出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有幼儿园喂药长达五年之久, 在这么长时间里, 家长没发觉, 幼儿也没有主动向父母说出口, 尽管最后的“东窗事发”, 也是出于幼儿的“无心之口”。有些幼儿园对幼儿采取强制手段威胁幼儿,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闭口不言”?我们的家庭教育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1. 家长对幼儿缺乏关注

由于幼儿园长期喂药, 一些幼儿身体出现异常, “时长肚疼、头晕”, 有些幼儿向家长反映, 家长误以为孩子为不想上幼儿园找借口,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虽带幼儿去检查, 但是因未检查出异常而认为幼儿身体没有存在安全隐患。此外, 幼儿放学回家时, 很少有家长耐心地询问幼儿在园情况。加之年轻父母工作的较多, 与孩子沟通交流机会少。

2. 家长“好心办坏事”

在“喂药事件”中, 多数幼儿并没有对吃药行为产生反感。这与家长也有一定的关系。家长总是教导孩子在幼儿园要做一个乖孩子、要听老师的话。当然, 在教育孩子上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让孩子听老师的话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是幼儿对于事件的辨别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是需要从小锻炼的。幼儿园“喂药事件”中, 孩子长期服药却不告诉家长, 多数是由于教师权威在起作用。

3. 家长缺乏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全意识培养体现在方方面面、体现在随时随处。家长对幼儿安全意识地教育应放在重要的位置, 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从幼儿园“喂药事件”中也反映了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单一。大多数家长只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进行教育, 但是对一些突发事件地应急处理、人身安全知识等缺乏相应的教育。同时, 教育的方式大多是较随意的,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且目的性与针对性不强。

三、幼儿园“喂药事件”的家庭教育启示

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 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幼儿的责任转向幼儿园, 幼儿一旦出现问题, 首先想到的是幼儿教师的责任, 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幼儿的问题。同时, 由于大多数家长属于年轻父母,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日常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较缺乏, 加之工作繁忙, 大多数家庭中接送孩子的都是爷爷奶奶等长辈, 对幼儿的随机教育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性。但是在幼儿教育中, 家庭教育应在第一位。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 对幼儿的教育负主要责任。家庭教育, 尤其是家庭安全教育, 对幼儿是十分必要的。

幼儿园“喂药事件”也给家长们上了一堂课。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老师”之一, 应当对孩子的教育予以高度地重视。家长除了配合、监督幼儿园教育之外, 还应该在家庭中延续教育功能, 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有目的地将安全教育相关知识传授给孩子, 使其产生安全意识, 最终形成安全行为。

首先, 家长应该意识到, 幼儿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 需要家长有耐心。同时应当注意教育的方式不应太直接, 以孩子能够接受、较好接受的方式讲给孩子听。例如有些细心的妈妈有每天都坚持与孩子睡前谈话的习惯, 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 当然教育的方式并不是直奔主题。有些家长将要讲的内容编成孩子爱听的童话故事, 甚至有些家长将童话故事进行改编。这样孩子在积极的状态下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感触最深。

其次, 要尊重孩子, 关心孩子, 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并养成诉说的习惯。要让孩子知道, 凡事要遵从自己的感受, 不舒服就要说出来, 哪怕对象是自己的老师。例如绘本《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就是要孩子养成大胆表达感受的习惯, 这样才能够防止一些恶劣事件的发生。那么, 关心尊重孩子是前提, 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将一些事情分享给父母听。有许多家长对孩子没有耐心, 通常认为孩子没事找事, 不关注孩子的需要。例如幼儿园“喂药事件”就有孩子经常向父母反映身体不舒服, 家长以为孩子在为不上幼儿园找借口而置之不理。

此外, 要让孩子知道有些秘密是不需要保守的, 而且应当及时与家长沟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保守秘密”在涉童案件中出现频繁。在一些教师猥亵幼儿的案件中, 老师就以与孩子“约定秘密”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家长应让幼儿知道, 并不是所有的秘密都应当保守, 对于碰触自身身体、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等行为, 即便是秘密也应当及时向父母诉说。

最后, 案件中涉及老师的权威问题。这一问题也与我们平时的教育有关, 我们教导孩子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要时时防着陌生人, 却忽视了另一群体——熟人。对于熟人提出的一些要求、做出的一些行为也应该有所防备。关于熟人的涉童案件也不乏少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 应当以正确的方式使幼儿明白怎样的行为是能够接受的, 怎样的行为或要求不能接受, 不管行为实施的对象是谁。

篇3:幼儿园违规集体喂药的背后

白色药片,吃了不感冒? 青青只模糊记得自己至少在老师的安排下服用了大概一年这种白色的小药片。而正是这一年间,昌女士发现女儿持续性肚痛、头晕、皮肤瘙痒,昌女士一直为此很困惑,也曾多次带女儿去医院检查,B超、血检,始终查不出病因。

当枫韵幼儿园给幼儿集体服药的秘密被意外发现后,昌女士这才发现原来青青这样的症状在这所幼儿园的幼儿中间非常普遍,情况严重的孩子生殖器出现病症,比如男孩子下身红肿、尿不出,就像患上了前列腺炎,女孩子则下身分泌物增多。

2014年3月初,枫韵幼儿园一名小女孩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会感冒了”。妈妈问为什么,女孩回答:“因为在我们学校吃了不会感冒的药。”女孩描述那是一种白色的药片,味道很苦。

消息陆续在家长中间传开,一下子炸开了锅。枫韵幼儿园的幼儿家长有从事医疗工作的,很快查出来这种由太原市振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病毒药物,名叫“盐酸吗啉胍片”,俗称“病毒灵”。

有家长获悉,1999年12月11日国家药监局对地方标准的病毒灵公布停用,理由是效果不确切。还有家长获悉,“盐酸吗啉胍片”用于小白鼠实验出现小白鼠后代畸形的现象,这更加剧了家长们的担心。3月10日,因为服药秘密败露,枫韵幼儿园约幼儿家长晚上到学校协商,但场面几近失控。

服“病毒灵”保证出勤率? 幼儿园与家长的见面会上还来了当地教育局、药监、卫生局以及当地宋基会等单位的领导,地方政府给出的态度是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事。

那么,枫韵幼儿园究竟又是为何在家长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幼儿集体服药?园长赵宝英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失误”。园长承认,服药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病毒感冒,保证出勤率,至于服药时间,为“一个季度”。但这个解释家长们并不认同。楓韵幼儿园分大、中、小班,这些班级分别被冠名“星星班”、“月亮班”、“太阳班”,大班的多位家长反映孩子吃了快三年。

关于给孩子集体服药的原因,青青的妈妈昌女士认为可能与收费有关。枫韵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每月收费1130元,其中国家补贴90元,也就是说每个家长每月需交1040元。按照收费办法,如果幼儿缺勤一天,枫韵幼儿园就要给家长退一天的费用,超过十天缺勤,就要退一半的托管费。

目前,该幼儿园法定代表人、园长、保健室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记者从西安市政府3月13日晚召开的发布会获悉,警方初步查明幼儿园方面为提高幼儿出勤率,增加幼儿园收入,从2008年开始即购入处方药品违规给幼儿服用。目前被刑事拘留的相关责任人增加到5人。公安机关已经搜集到了会议记录、工作日志、药品领用记录、服药记录等证据,将继续核查药片来源、服药范围等,彻底查清犯罪事实。

综合摘自《华商报》、《新民周刊》

上一篇:客户用电书面申请下一篇:公司车辆外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