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2024-05-24

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共9篇)

篇1: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宣传系统党委的统一安排,下面,我就20____年度支部党建工作简要述职如下,请各位领导、同志们评议。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及局党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实验小学支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抓党建促校建,抓党风促校风”为主题,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探索在办人民满意教育中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实验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一、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党的建设是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认真履行支部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把党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使党建工作与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一同部署、落实、检查、考核、总结,初步形成“年初认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年中认真开展自评工作,年末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考核”的工作机制,以党建工作的扎实成效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党支部坚持“咬定质量抓提升,特色建设筑红色,德育养成重规范,二课活动课程化,安全纪律为底线,团队管理做保障”的工作思路,以七个“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即一抓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教研教改要质量、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品质;二抓师资,实施修师德工程、蓄师涵工程、强师能工程暖师心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理论业务水平;三抓德育,主题活动推进德育、红色教育引深德育,全面提升学生心智健康品质;四抓特色,按照“规范+特色”的办学模式和“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全力打造特色学校特色项目;五抓安全,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六抓团队,努力打造高效管理团队、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参与作用、积极建立家校共建机制,全力打造民主高效管理团队。

二、党建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情况

按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党员基本情况,认真研判党员队伍现状,深入分析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调研、送学上门等途径,完善党员组织关系排查管理,切实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经核查,我支部六个党小组共计党员41人,离退休党员6人,无失联党员。

(二)党代会代表和党员违法未给予相应处理排查清理情况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们把排查清理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党代会代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员违法违纪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逐一核实。我支部41名党员中,县党代表1人,政协委员3人,都能认真履职,严格依规依纪办事,无出现过违纪违法现象。

(三)党支部按期换届情况

实验小学支部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今年4月份,经请示上级党委同意,我们严格按照换届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5人。党支部正常工作都能如期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四)党支部党费收缴工作情况

建立健全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做到了“三个明确”和“三个有”,即明确党费缴纳的数额、党费计算的依据、党费交纳的时间;党员交纳党费有手续、有登记、有公示。

(五)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情况

制定特色学习教育计划,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小组研讨和学习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细化学习教育内容,发放统一学习笔记,定期撰写学习心得,逐项落实活动效果。

(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情况

结合省市县“两学一做”学校教育活动要求,确立“一个主题”,做好“两个结合”,落实“三个层次”,创新“四个载体”,真正使两学一做活动动员有力,学习有纲,研讨有质,效果真实。

“一个主题”,即“真学真信真用真做,争做人师争育英才”。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的系列讲话精神,坚定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坚实教书育人的学识涵养,坚守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善做人师,培育英才。

“两个结合”,即“两学一做”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使两学一做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真正落实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三个层次”,即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层层落实。学习、研讨、党课、“三会”在支部、小组、每个党员都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四个载体”,即国培实践项目、联盟校帮扶项目、二课活动项目、红色教育项目。围绕特色建设,依托四个创新项目和载体,形成了“一个支部委员督办一个项目,一个党小组领办一个项目,一个党员引领一个项目”的工作新格局,使党建工作更加富有实效。

(七)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始终坚持原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从教,不断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不折不扣落实“八项规定”。

一是严格工作制度。严格上下班签到签退制度,严格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办学行为十二条,严守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财务管理实行“三级会审,校长审批”(承办人签字,处室负责人初审,分管副校长审核,校长一支笔准支),把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作为常态。

二是严格民主程序。制定“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程序”,由有关处室依据上级文件和相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先拿出初步意见、方案、计划等,报分管副校长初审;分管副校长和处室负责人会同学校主要领导会审;召开校委(扩大)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校委会形成一致意见后,召开教代会讨论、完善、通过;分管副校长和处室按照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抓好工作落实;校委会、教代会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三是广泛接受监督。聘请师德师风校外监督员,与全校教职工签订“廉洁从教责任书”、“关于坚决制止借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承诺书”,设立校长信箱等等,广泛接受家长及社会监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党建工作初步成效

一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党支部、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彰显,学校学风纯、教风正、校风浓,呈现了立德树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育人氛围。学校先后被县委政府授予“红旗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校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少工委授予“山西省少先队文明礼仪体验教学试点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妇女联合会确定为“山西省首批家庭教育实验学校”;被全国红办评为“全国五红军小学”。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反思一年来的党建工作,能与同志们团结共事,兢兢业业,保持了较好的精神状态,较好地完成了各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也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也不够深入系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时结合不够紧密,韧性钻劲不足,有浅尝辄止和半途而废的现象。二是作为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以党建工作为次的情况,抓教育教学工作较多,抓党的建设较少。三是党建内容流于形式。由于教育教学和安全工作压力较大,抓党建工作载体较少,绝大多数时间,党支部的活动只是按照党委的工作安排应付性的开展工作,有时存在流于形式等现象。

下一步将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基层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党纪的锻炼,提高党建工作对于指导学校实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推动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合力合拍,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焕发党员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追求学校卓越发展,共建师生幸福家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全体实验人的美好愿景和不懈追求!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以党员为旗帜,以干部为标杆,以支部为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创新、协作、竞争风气,不断开创我校各项事业新局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2: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反思

根据上级领导部门统一安排,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印发《全县教育系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方案》的通知相关要求。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通过这次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自己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而且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可谓受益匪浅。

一、弥补不足。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学精这些内容?首先就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总书记关于“全党来一场深刻的大学习”的指示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思想精神来开展。这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有了灯塔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思想的中心明确了,思路也就开阔了。将思想中心的学习内容参透悟透,对照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日常工作中常用的进行重点学习;对一些不懂不会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二、剖析问题。

经过此次活动,我认识到的差距有:首先,深入学习上有差距。自己虽然注重了政治和教学能力的学习,但总感到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不足,没有把教育教学参透。总体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忍劲。其次,工作上有差距。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工作有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专业或本科目出发,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但落实的不够彻底。我深感到,在深入学科教学调研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还没有做到经常深入实际,对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多。通过学习和同事们的帮助查出的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为我及时敲响了警钟,我要正视与党员标准的差距,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让自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还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要求,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同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照工作,充分剖析自己的问题,工作中主要存在学习精神不够,主要表现为思想上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少,有时学习也是浅尝辄止;对照自己任教的音乐、体育学科,主要表现为未能完全把握学科精髓,理解学科教学的内在含义,同时对教材还未能完全吃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体育学科,更需要向专业的体育学科教师进行请教。

三、学习启发。

再好的理论也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次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实践活动也是这样。我们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就是要破除自身对待学习不端正的态度,沉下心来,潜心学习,把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起来,同时注意将学习所得与他人探讨,析出真知灼见,并将所得结论运用到实践工作与生活中去,实践获得的数据与经验同时又能反馈到理论中进一步的促进学习,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就是要把我所任教的音乐、体育学科知识系统的、认真的学习起来,充分理解两门学科的内在要义,把握学科精髓,并通过不断的实践调整,优化在课堂上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教授,对学生思想思路的启发,同时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将任教的两门学科经验与同行之间进行讨论,同专业的,不同专业的都应该在一起探讨,将大讨论中得到的提升运用到音乐、体育的学科教学中去,在实践中观察学生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反应,并及时听取学生与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调整处理,力求真正的发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此作为习惯享用终身。

总之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篇3: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1.“大数据”的概念。

著名学者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指 出 :大数据(Big Data) 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一般以“以太节”为单位。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

第一个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麦肯锡。麦肯锡发表的全球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中对“大数据”定义如下: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在麦肯锡看来,数据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智能领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信息。例如,日常生活中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大于1G的附件时,就是一种类型的大数据运用。北京实施的名师大讲堂,七千多节视频的课程在网络上存储和播放也是一种大数据运用的体现。总的来说,大数据就是指那些大量、复杂、高速以及变化不定的数据,人们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挖掘出有效的、有价值的、可利用的数据信息,从而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2.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可能正如托夫勒1970年写的《未来的冲击》一书,托夫勒在书中赞同以杜威为代表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教育,并提出了明确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在家上学的趋势等。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的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以及在新环境中懂得迂回前行的人。正如托夫勒所言,现今大数据确实影响着教育。

2012年,美国发起的“大数据”研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奥巴马称:“通过提高我们从大型复杂的数字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观点的能力,承诺帮助加快在科学与工程中的步伐,加强国家安全并改变教学研究。”由此,透露出美国进行大数据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在于教育。

在我国,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主张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实现“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实现“籍随人走”的网络化管理。届时,学籍管理将作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工作和先导性工程,这给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一场新变革。诸如此类事件,正体现着大数据带给教育的冲击。

二、大数据给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对教育的冲击,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1. 教师角色转变带来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在学习资源上,教师要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广泛地收集各种学习信息、学习资源,把这些信息和资源加以分析和整理,然后以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有选择地呈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灌输者转变为启发者,并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传授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与此同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要做与学生的合作者、评价者以及监督者。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转变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习。

2. 教师知识方面带来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而是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场景的布置、教育管理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等,这些在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了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如果教师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常用软件应用、网络通信设置、常规教学运用、媒体网络教程、教学平台应用等技术技能尚不具备就更难以适应未来的大数据化教学。由此,教师要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

3. 教师教学设计带来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其一,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变革提供了可能;其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具体表现在教师能否利用多媒体资源合理的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结合社会现实的网络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此外,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学对能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出了挑战。教师如何通过数据的整理、筛选、分析,探寻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适于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上的不同,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4. 教师教学评价带来的挑战。

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教学评价也必将重构。首先,经验式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应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归纳,找出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其次,打破单一的掌握知识维度的评价标准,走向多元化的评价趋势。这主要是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相对应的,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中评价的维度也趋向于多元。再次,走出结果性评价的怪圈,追求过程性的教学评价。仅仅通过学生的期末测评来评价学生学业的时代已受到严峻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推动了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记录教育过程的方式,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

1. 教师顺应教育时代的变革,加强相关性思维。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那么教育在社会的变革中也会受到冲击,因此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师也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大数据时代的相关性思维。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教师理解何为大数据———大数据顾名思义指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之多,不是随机样本,而是所有数据,数据之杂,不是精确性,而是繁复混杂。从而进一步让教师理解大数据的影响———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且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此外,也可以通过教师的亲身体验,使教师建立相关性思维。可以使教师走进新技术的体验中心,让教师体验新技术、新产品的模型,通过亲身体验增强教师的相关性思维。

2. 教师转变职业理念,逐步走向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自主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提高教师的自主意识,对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专业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要转变职业理念,培养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创新,不断超越,使专业发展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并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结构,在教学实践中成长为自主发展的教师。有自主发展意识的教师,他们往往有着崇高的职业理想、脚踏实地的责任态度,即使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也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自主发展。

3. 教师要增强专业知识,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品质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也是衡量教师优劣的重要标准。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项重要的技能———教育数据分析能力。未来的数据呈现出爆炸式海量信息,教师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可利用的教育信息,这也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学会对教育数据挖掘、分析以及深层解读,能够对学生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运用,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教师要创新学科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教学。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发展,教师要以学生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以生为本的教育观,适当的运用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知识。同时,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应用能力,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面授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基于此,教师要不断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教学科研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它正冲击着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教师角色,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几方面分析了时代变革中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篇4: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 质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1997年中国高校大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不仅如此,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指出,中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1]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師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部分,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背景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包括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2012年复旦大学进行“大走访大调查”,调查和访谈诸多青年教师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高等学校教师规模从2000年的46.28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97.05万人,增加了50.77万人。同时呈现出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趋势,其中30岁和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分别有27.43万和45.42万,占教师总数的28.27%和46.80%。[2]有数据中可以看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几乎占据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日益庞大的青年教师不得不让人们引起关注和进行研究。而且研究表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有待改善,作为三种角色(家庭、职业和社会)的青年教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如何照顾好家庭以及如何在社会上做好自己应尽一份社会责任。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有研究是这样认为的:“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认识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推进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改革、教学与科研评价方式的改进以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为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提供现实和理论的依据,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营造人性化的学术环境,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同时,对青年教师来说,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价他们的日常体验,规划他们个人和职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促使青年教师通过反省思考,增强他们对学术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履行好大学教师的职责,提高其学术生产力;此外,对那些准备从事学术职业的后备力量而言,可以增进他们对这个职业的了解,从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加强自己各方面的储备。”[3]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质的研究,即访谈的形式。后来也进行了问卷的发放以了解情况,但是主要还是以访谈为主。我希望了解青年教师是如何教学的,具体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如何看待学校的行政制度中涉及到教学方面的,青年教师是如何平衡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等一系列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

综合以上各项因素,选择了学校的三位老师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院系,每个院系的发展状况不一样(假设将院系各方面综合因素进行排序,且分为优中下三个等级),每个老师的背景不一样(见下表)。

姓名1性别1院系等级1职称1学历1入职时间A1男1优1讲师1博士12005B1女1中1讲师1博士12003C1男1下1副研究员1博士12002因为这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我都选修过他们的课,所以一是我在课后的时候,我就直接和这两位进行联系,这两位老师也很赞成;二是我直接听这两位老师的课,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状况,因为我是直接的受益者和体会者。而另外一位老师是因为曾经对这位老师进行了采访,而且正好认识这位老师授课的学生,所以可以从侧面了解到这位老师的情况所以和这位老师还是比较熟悉。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三位老师的原因。

教学方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了解:1、与教学有关的学校制度:薪酬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包括教学评价)、职工住房政策;2、教学中的课时量、备课、上课、考试;3、影响教学的科研;4、家庭的影响(衣食住行基本需要)。

A教师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因为所在院系不错,院系给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薪酬方面和住房方面都没有很深的影响,因为他自己已经买房了,且自身家庭状况本来还是不错的。B教师目前还是单身,住在学校的职工宿舍,她说:“青年教师宿舍房租一年内连涨两次,翻了一番。”而且自身工资也不高,没有什么研究经费,所以整体来说日子还是过得一般。其实平时上课的时候,从老师的穿衣打扮来看,也能够看出来,B教师还是很节约的。C教师因为职称相应地高些,所以薪酬方面还是较高,和A教师差不多,虽说已婚,但是妻子和子女都不在上海,所以也是住的职工宿舍,问起房租涨价,A教师说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占据工资的一小部分,和外面相比是便宜一些。

谈起学校这些制度中教学的影响大否。三位老师抑制说到教学对这些影响不大。C教师是这么说的:“我们学校是研究型大学,最主要的是科研,教学只要完成一定的课时量就可以的,影响不是很大。且在薪酬占据很大比重的不是课时量,而是职称等第和科研因素;而且职称评定最重要的也是科研要好,至于教学怎么样,质量上面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数量达到基本上就可以。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说,在学校还是要做好科研,教学这个虽然花费时间,但是课余还是以科研为主。”

B教师说起这个,她觉得:“学校最好可以提供安定的环境,所谓安定的发展环境,至少不要让为了一家人最基本的吃、穿、住、行而操心、而分心。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教学育人,如果无法让教师安心、静心,估计都达不到什么好效果。我们当然要鼓励冷坐板凳的奉献精神,但不能要求“冷坐板凳”的教师在没有固定居所、没有体面收入的情况下,一味地奉献。即使青年教师个人咬牙愿意,他承受的来自家庭、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压力也过于大,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她又补充最好提高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样不管是教学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所进步。问起B教师的课时量,她说每天一到五都有课,而且每天至少4节,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有,她说课时费很少,但是课时量还是算的。她说起另外一个老师的情况:他是理科的一名职工,本在复旦学院开设了四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效果至少不差,因为是自己独创的新课,说实话还正在为找团队搭档犯愁呢。教学学校一方面重视通识教育,但因为本人属于实验技术系列,院系领导和他讲:“你上课可以,但年终工作总结考核不能算你的工作量!”后来向复旦学院反映情况,复旦学院的老师和他说:“这个事情我们也很无奈,但至少你们学院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这也很无奈啊。

其实我上过这个老师的课,从我的角度看,这位老师只能说上课了,上课的内容与这门课程名称或者说我们所期望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是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也看到老师很努力地在制作课件等等,但是都是浅层次的,我们选这个课的同学普遍反映说学不到实际的知识,只有自己钻研了。但是从B教师的角度,因为她的时间真的太有限了,所以也没有其他的时间进行研究之类,这是她的极限了。

B教师说:“希望学校能够制订一些政策,鼓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够帮带我们这些新进教师上好大课。再就是,最好可以像

某些学校一样,让讲师能当硕导,甚至博导。即使这样操作有困难,但至少是否能帮助这些讲师能多一些指导本科生的机会,而不是这些机会都被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所占。讲师们,特别是一些申请上国家基金的讲师们,就靠自己单打独斗,真是很力不从心。”

说起科研对教学的影响C教师说:“我当然也希望能够搞好教学,教好学生,师生关系和谐相处。但是教学再好,无论是研究生教学,还是本科生教学,都缺少较好的评价体系和淘汰制度,导致教好教坏都一样。特別是没有淘汰机制,导致学生评教流于形式,学生会觉得评了也是白评。所以这也从制度层面上不是对教学给予应尽的重视。学校的制度当然是风向标,我也需要养家糊口。”

说起如何鼓励教学,A教师说到:“我觉得每年每个院系应该给教学做的好的老师至少一个教授、副教授的名额(因为“高级讲师”和“副教授”也就是一个名头和说法的问题,既然“高级讲师”都给了,何不“好人做到底”,直接换做“副教授”),让安心做教学的老师也有一个盼头。”

四、反思

最后,我也借用 Kaplan有关旅行的描述来形容本研究的过程:“在履行的初期,我很天真。我甚至不知道当一个人继续旅行下去的时候,会发现已有的一些答案会消失;未来的旅途会越来越复杂;会有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疑虑。”我发现,我和罗芬的研究也是这样,最后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越来越复杂。当我们解决了某些问题时,又有新的问题会提出了。不管我们最初感觉研究项目的设计有多么的完美,但随着研究进程的深入,总会出现一些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曲折和转向——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以前的计划,并质疑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能干和聪明,我们还需要努力。

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这一研究,涉及很多方面,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等共同努力,希望复旦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济.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中新网.2005年10月17日.http://www.chinagateway.com.cn/Chinese/jiaoyu/39111.htm.

[2]数据来源http://www.ccf.edu.cn/gjgk/putonggaoxiao.asp.

篇5: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XXX教育情怀

来XXX已二年有余,当年稚嫩的脸庞也已略显沧桑,成熟了些,少了一些羞涩,多了几分稳重,似有几分先生气了。第一次,踱步在三尺讲台上,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煞是欢喜,激动之情不言而喻,教育生涯由此迈开了第一步。

看着孩子们比我更加稚嫩的小脸蛋,肉肉的很是可爱,充满了天真和童趣,让人好不欢喜啊,不由回忆起儿时的自己也是这般,只不过当时坐在台下呆呆看着老师的小男孩如今已然长大了。

开始我们就这样看着,生怕打破了这番宁静,不料突然的一声老师好却让我激灵了一下,呆滞片刻却才反应过来原来叫的是自己,稍稍揣摩一下才回过神来,我现在是一位老师了,多么神圣而伟大的一份工作啊!

是啊,教书育人是一件多么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不论我们身在何处,都应心系学生,脚踏实地,从最基层做起,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初心就是投身教育,我们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教育的生涯很长,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更要始终牢记我们的使命,一年不会变,十年不会变,三十年、五十年甚至到我们退休和老去也不会变。

篇6:西良甫小学教师大走访报告

西良甫小学:邵礼强

2015.3 阳春二月,柳条飘飘,樱花浪漫,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乘五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春风,走进了本校所在村的家庭,也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本次走访前,我认真摸清本村自己负责的50户村民(其中30户学生家庭)的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进行了为期三天(二月七至二月九日)的“宣传教育大走访”,足迹踏遍了自己负责的家庭。五十户村民全部家访完成:对教育满意的家庭有30户占60%;基本满意的家庭15户占30%;不是很满意的家庭有5户占10%。一路走来,感慨颇深,“宣传教育大走访”意义非凡。

让我深深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作用:

一是家访让我们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与学生、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学校与村民、教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了解了村民特别是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宣传的作用。

二是这次家访让我们了解家长对孩子寄予的厚望,还让我们了解了学生的生长环境,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心,也会让我们更加地热爱我们的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是这次家访也让我们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家长达成一定共识,深深认识到鼓励教育对树立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

总之,这次家访,收获多多。一路走来,有辛苦劳碌,但更多的是收获:我们收获了与家长的感情,收获了家长对我们成长中的西良甫小学新的认识和期待,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相结合,别有洞天。

我们也感受到了那些留守儿童、学困生、贫困生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浇树浇根”,我们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把自己的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让阳光照亮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走访中,我们聆听了家长的心声,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希望老师们一如既往对他们的孩子关心和爱护;我们也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学校管理的期望,希望学校环境早日优化,让孩子们在优雅的校园馨享书香,也希望学校加强学生生活管理,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教师大走访活动报告

篇7: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理论武装,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习宪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讨论活动。现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就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加深认识,激活自身思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经过这次修改,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通过学习讨论,查问题、找差距,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思想活力,认识到只有结合新的实际,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教发展任务,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这样个人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二,开放视野,转变作风。通过讨论,认识到我们教师每个人都是学校主人,个个都是发展的重要一环;树立了发展意识,确立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理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深对党的认识,不断提高了我们自身政治素养。强化服务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实践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及方法、模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身为一名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对自身的完善,从知识、思维、修养等各方面去发现缺点,进而改正。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 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有奉献精神,当我们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就应该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维护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但不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

篇8:大学教师述职报告大

关键词:教学实践能力,年龄,职称,学历

前言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师职业满意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反省和评估, 笔者作为“河北省省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调查”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课题规划) 项目的参与者, 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 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进行分析总结。

一、问卷内容与设计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河北省属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个人简介、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目的一方面使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反省和评估;另一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提供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调查分为七大部分 (45问) , 教学实践能力是问卷的第四部分 (13-25问) , 分别是:我能够将外语教育理论充分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我的教案非常详细, 上课时完全按照教案完成教学任务;我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备课、上课, 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设计多种课堂活动, 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我能够有效控制课堂秩序, 学生听课认真;我的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参与积极;在课堂教学中, 能运用提问、及时的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能够通过全面、细致、合理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篇章结构;我能够详细归纳重点、难点, 为学生提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我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在课堂教学中, 我注重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学习策略的培养;在教学设备允许的情况下, 我经常设计多媒体课件来丰富课堂内容;经过我的引导, 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课下自主学习。

教师针对自己的情况, 选择1-5分别代表完全不适合、通常不适合、部分适合, 部分不适合、通常适合和完全适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调查六所学校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铁道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保定金融学院) , 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121份, 有效问卷111份。

2.1高校英语教师基本信息

从年龄来看, 31-40岁38人占34.2%, 30岁以下57人占51.4%, 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精力充沛, 专业知识扎实, 但是, 他们同时也缺乏教学经验, 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提高。41岁以上16人占14.4%, 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有时太过注重理论。

从职称来看, 教授2人占1.8%, 副教授32人占28.8%, 讲师40人占36.0%, 助教37人占33.4%。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 学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间的比例应为1:2:2:1。可见, 这几所学校教师职称比例明显不平衡。

从学历来看, 学历为硕士 (全日制) 的24人占21.6%, 硕士 (在职) 的49人占44.1%本科的38人占34.3%。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老师都具备专业素质和知识。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在所有老师中没有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这说明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机会给老师去深造, 而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2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涉及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部分。调查表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其年龄、职称、学历存在紧密联系。

2.2.1教学实践能力与年龄

三个年龄段 (由大到小) 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均值分别为4.26、3.77、3.65。由此可见, 年龄大的教师比青年教师在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方面更占据优势。他们在教案准备、教育理论应用方面表现良好, 能很好的控制课堂节奏。而青年教师则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有所欠缺。但是, 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例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等。

2.2.2教学实践能力与职称

副教授级以上、讲师、助教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均值分别为3.98、3.86、3.78, 职称高的教师比职称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更具优势。由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授、副教授能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尤其是在对于课文的整体分析和知识点总结方面。

2.2.3教学实践能力与学历

硕士、在职硕士、学士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均值分别为3.98、3.96、3.79, 教学实践能力与学历之间成正比。学历越高, 专业知识越掌握的越精细, 视野越开阔, 教学实践能力越高。比如,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学历高的教师由于具有较好的科研水平, 更善于把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去。相反, 学历低的老师则有所欠缺。

三、调查结果引起的启发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其年龄、职称、学历联系密切, 并成正比。年龄大、职称高、学历高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实践能力, 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活动的节奏, 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学校应采取措施改变大学英语教师职称失衡现象, 更应该多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 使其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篇9:做个“大”教师

英剑兄是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又一直躬行于教学第一线,担负着具体的教学工作,是英美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我与英剑兄结缘,却是因为他另外两个不为人熟知的身份:民进会员和阅读推广人。

英剑兄曾任民进河南省委委员。因此,在他来京工作后,我们围绕着教育,在我民进中央的办公室里有过多次愉快的交流。还记得2011年年底的一天,他说起自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一书中,把文学放在全球文化的背景下审视;他说起正在外国语学院进行去行政化的改革尝试,强化开学与毕业典礼的神圣仪式等。在说到大学的功能时,他更是慷慨直言: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大学应该是思想交集之地,培养人才之所,是人思考人类生存意义、学问真谛的地方。当时我就感受到这位年轻的民进会员不仅学问精进,而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到王守仁教授认为他“在众声喧哗的公共话语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不由得深有同感。

除此之外,英剑兄也是热衷于推动阅读的有识之士。他担任中国阅读学会副会长,不仅在自己任职的学院推动阅读,组织了比如新生“同读一本书”等阅读活动,而且在得知新阅读研究所要开展大学生阅读书目研制工作后,欣然担纲,率领团队积极研制书目。我也在他的邀请下,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新生开学典礼,作为演讲嘉宾做了《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的致辞,结合自己的经历讲了阅读、行走和理想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参与了他们阅读活动的启动。

就这样,我和英剑兄渐渐熟悉起来。我常说走近才会尊敬,对他也不例外。一位“大”教师,必然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英剑兄正是如此。他身为英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却扎根在中国教育的大地上,用他深切的人文关怀,不断搬他山之石以攻玉。他描述境外高校的重要事件,绝不是简单地猎奇,也不是为了抨击而抨击,而是希望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所借鉴和启发。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他更是结合着现状与问题,力图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梳理与建言。

正如英剑兄自己所言,他这些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是大学?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的意义何在?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大学该走向何方?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应该或者能够从大学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作为人文学科的学者,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又怎样去反馈社会?”有时候,问题本身就已经是答案。从这些问题中,我们不仅能看出他的追寻方向之高远,也能看出他眼下追寻所得之可能。

阅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英剑兄的中国高等教育思考之果,早已经通过报刊专栏刊登,通过文摘转载,通过网络流传,它们的妙处不用我多说,需要读者细加品味。对我来说,能在教育路上与英剑兄相识,与像英剑兄这样不囿于专业所困,积极主动思考探索中国教育的同好相识,的确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开心的事情。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这些“大”教师遭遇,也让我不断得到长“大”的机遇,有了长“大”的可能。

当然,学无止境,“大”也无止境。从英剑兄孜孜不倦潜心向学的笔耕不辍中,从他投身大学生阅读书目研制、热衷推动阅读的行动中,我相信,英剑兄一定会在成长强大自我的路途上继续前进。我们期待着。

上一篇:珍惜生命遵章守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下一篇:十九大党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