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

2024-04-09

天象(共13篇)

篇1:天象

天象的诗歌

草木遇见羊群,蚂蚁途遇星光,夜的云图

在天上闪亮。瞻望永恒的梦抵达以太之上

以太之上,大质量的烟,大质量的柱子,棋局

缜密而清晰,什么样的数学,什么样的对弈者

小红马驰过天庭,四个礼拜日,四个乘法

十二宫,十二个荷马,抱琴而眠

什么意志推迟了王冕,铸造成鹏鸟的形状

一只空瓶安坐于内,像大熊的胃,大熊的脚掌

信仰之书,玄学之书,安放于暗蓝色的盘面

蜜样的鼠拖拽着一只龟和一只大眼的`蟾蜍

星和星,α和β,物质的主呵,猩红的胆

散落于星座之上,相同的蒙古,相同的可汗

九星图上仪器的轴是两个空洞的支点

星官的起始从何而来,向内,向外

天鹅绒上的勋章,神奇的蘑菇,莹绿的小龛

一只钟表应着节拍,时辰从何而来

这定数引诱着每一颗星辰,那蔚蓝色的眼哟

古代、神迹和北方,人人都能仰望

一只镇定的豹子在轩辕座上如此悠缓

它带来启示,七颗星,羽林军的荣光

星象如此灰暗,如此悠缓

一个崭新的纪元在飞旋的星云中歌唱

那些直指心灵的是约伯、祈祷和假象

那些兀立在镜上的是元素、责备和梦想

陨石击中观象仪的头颅,一颗头颅就是

一座莹绿的骨架,一张云图告慰着

大雨落下斗笠与刀枪,这是抖动中玉的耳朵

一颗青春的胸怀已将宽广的命运容纳

篇2:天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小角越来越大,太阳越来越小,温度越来越低,天空越来越暗。渐渐的,太阳和月亮完全重合,食既开始了,过了一会儿,一道强光射出,是钻石环!过了两秒钟,“钻石环”越来越多,形成了贝利珠,光彩夺目,美丽动人,活像一条珍珠项链。但那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几秒后,它就消失了。这时,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开始忙碌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你看,太阳被一圈白光包围,它就是科学家们期盼已久的日冕了。过了一会儿,太阳的日冕的一块变红了,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太阳的色球层,你再仔细看看,它上面还有一团红色的火,这就是太阳上神秘的 “喷泉”——日珥了。过了一会儿,日冕模糊了,一道强光射出,后贝利珠出现了,几秒钟后,后贝利珠也像贝利珠一样,消失在了黑暗之中。随着后贝利珠的消失,太阳一点一点的变圆,天空也渐渐的明亮起来,不一会儿已是晴空万里。

这可真是一次难得的天象奇观啊!

篇3:天象奇观[组图]

发现水星水星距太阳5800万公里, 是整个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正是由于相距太近, 水星经常被湮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只有等到水星和太阳的角距达最大即大距时, 市民才最有可能亲眼目睹水星。6月13日凌晨是水星东大距, 是观测的最佳时机。

日食之美一次是北京时间5月10日的日环食;一次是北京时间11月3日的混合日食。其中11月3日的混合日食, 非常罕见。

最美草帽2013年土星光环的圆面为数年来观测角度最好。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拥有最美丽的光环。土星冲日是指太阳、地球、土星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的天象, 此时的土星日落而升, 日出方隐, 整夜可见, 是一年中观测土星的最佳时机。

最亮彗星彗星C/2011 L4在3月10日经过近日点, 其亮度达到最大, 和土星相当, 肉眼可见。

篇4:旅行中观天象

在阴雨天看到西北方向云层裂开,俗称“开天锁”,表明天气将变好。云盖山顶俗称“山戴帽”。云缠山腰叫“云拦腰”。前者兆阴雨,后者主晴天。

看蜘蛛晴天的下午,蜘蛛若大量的结网,在今后的一二天内将会有雨。网结的结实,风雨较大,反之,则较小。雨后结网意味天要转晴。

看蚯蚓如果蚯蚓是在春夏季节爬出土外,常常有大雨到来。

观鱼夏季傍晚,鱼塘中若有鱼儿乱蹦出水面的“跳水”现象,预示将有雷阵雨到来。

观青蛙天气将转雨前,空气中湿度较大,青蛙皮肤较湿润,青蛙的叫声较小,频率也低。风雨将来临时,更听不到蛙鸣。但晴天时,青蛙叫声响亮。

篇5:奇妙的天象作文

・   同学们,你们见到过流星雨吗?看过的同学也一定和我有同感了。

・   流星雨就像节日的焰火一样。几十条,几百条亮光从天上洒下来。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流星雨吗?原来啊,流星雨是由一些大量的`“宇宙尘粒”组成的流星群,它们也和地球一样,总是按照一定的路线转动着。当它们与地球相遇时,我们就能看到焰火般的流星雨了。

・   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哦,流星雨一般在大气中全部燃烧气化,少数较大流星体或微流星体陨落或飘落到地面,分别称之为陨星或微陨星。

篇6:参观天象馆小学作文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同学们去西苑中学参观天象馆。这不,还在路上,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有的猜测:“天象馆是什么样的?是看星星的吗?”有的肯定地说:“天象馆一定很好玩。”……我想,天象馆是一定看星座的吧。

很快,我们到了西苑中学。我们进入了一个半圆形的建筑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机器,上面有很多小洞。我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我们坐好之后,“啪”的一声,灯关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既好奇,又害怕。我睁大眼睛四处看了看,黑乎乎的一片,抬头只见上空全都是星星,我看得眼花缭乱。老师演示了这台机器如何操作,原来,它是用来移动模拟星座变化的。中间灰蒙蒙的东西就是我们向往的银河,一边是织女星,另一边是牛郎星,还有两个“孩子”。我还看见了金牛座、双子座、宝瓶座等,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双子座。它像两个“小孩”手拉手站在一起,很亲密。据说宙斯为了得到美丽的斯巴达王妃而故技重施,变成一只天鹅飞进她的寝宫。之后两人生下一对双胞胎。一天,这对双胞胎与他们的双胞胎堂弟去抓牛,准备平分战利品时,贪心的.堂弟趁他们不备,将牛全部带回去。四人争执起来,结果弟弟身受重伤,这时哥哥很焦急,流着泪向天上的诸神求救,如果没有人愿意救他弟弟,他愿意和弟弟一块死去。他的悲痛感动了宙斯,将他们两人设立为双子座,分别住在天国和死亡之国。

狮子座像一只狮子在银河上奔跑。金牛座的“牛”,角对着前方,一只蹄子在“扒地”,好像很生气,仿佛要准备一场大战。天蝎座像一只大蝎子,尾巴向上翘起,又要干坏事了吧。

不知不觉,参观结束了。我一下子增长了许多知识。原来,天空是这样奇妙,这样令人神往。

篇7:看天象识天气谚语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篇8:天象

一祭祀与辟邪

风、雨、雷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 并且与人们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南阳市王庄曾出土过《风雨图》, 考古报告显示“画上部刻三神人合力牵引一辆‘五星车’, 乘车的尊者即天帝;画下部又有四神人, 皆抱罐向下倒水, 即雨师正泼水行雨;画右一巨人, 赤身跪地、张口吹气, 此神人就是能嘘气成风的风伯”。南阳市英庄汉墓出土有《雷公车》:“三只翼虎牵引着一辆‘云气车’飞驰而来, 车上树一建鼓, 鼓上端饰有华盖和飘带, 车乘二人, 前为驭者, 后为‘雷公’。”这些就是画像石刻对自然天象的生动表达。

中国是个农耕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度, 南阳地处中原腹地, 农耕文明更是源远流长, 又因其与光武帝的特殊关系在东汉被誉为“南都”, 农业生产始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所以南阳画像石刻的表达颇能代表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在农耕条件下, 人们非常重视自然本身,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 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导致的灾难频频发生, 出于生存的考虑, 当然也启发、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在他们心中, 觉得天地间存在另一个负责天象的独立系统, 所以风雨雷就被神化、被人格化, 创造出了天帝、雨神、雷神等来掌管自然界的变化, 它们是有性格的、有意志的独立实体。这样, 人类一方面极其依赖自然, 另一方面又因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而感受到巨大的压抑和莫名的恐惧。自然之神被人格化后, 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 为了避免各种灾难的产生, 让自然顺遂人们的心意, 做到风调雨顺, 汉代先民们就对自己头脑中臆造出的掌管自然的诸神顶礼膜拜、祭祀祈祷, 希望通过诚意的供奉让诸神欢欣。人们就通过献祭礼使具有人格化的神愉悦, 从而实现正常的阴阳更替、五谷丰登。

汉画像石是作墓室装饰之用的, 它最重要的功用还在于借助其神秘、威严的力量来达到辟邪的目的。西汉流行厚葬习俗, 东汉初光武帝又下诏曰:“世以厚葬为德, 义薄终为鄙, 至于富者奢僭, 贫者单财, 法令不能禁, 礼义不能止。”于是汉代人竭力把墓穴模仿布置成生前居室的样子, 希望给墓主带来安宁、富足、稳定的生活, 给亡灵以充分的护佑。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 人们既仰仗自然诸神的恩赐, 又充分体验过它们制造的灾难, 所以, 对自然天象本身奇谲怪异、巨大莫测的力量, 汉代人佩服至极, 于是在墓穴中饱含虔诚的心态绘制风雨雷等天象画像石, 渴望依赖它们确保墓主人千秋万代平安如意。

二感应与和谐

“南阳天文画像石呈现出显著的人文特征。它的以天文象征世俗的内涵, 反映了古代天象观测为人事服务的特色。”汉代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科技发展, 文化统一。虽然对那时的人们来说, 自然灾害仍然是不可预测和无力抗拒的。但人的自信越来越强, 人的主体性也越来越显示出来, 人们一改往日对自然的绝对臣服, 而是把人自身摆在主体的位置上来看待自然。汉画像石的刻画方式充分显示出了天人关系的变化, 人用心感应神 (自然的人格化) 的心思, 人与神和谐共处。

董仲舒曾有言:“天亦有喜怒之气, 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那时人们以己度人, 把神人格化了, 认为神在接受祭祀之后心情愉悦, 理所当然能保佑农业生产与生活风调雨顺;在墓室内刻自然之神的画像就能保佑墓主人平安顺意。这体现着人站在自身生存的立场上对自然的合理想象与世俗化处理, 也反映出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充分肯定, 是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关系认识的一个飞跃——人与自然间的亲密和谐。这是在对自身和自然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既不以自然为中心而忽略人, 也不强调以人为中心而漠视自然。“天人合一”观念不仅在思维方式上影响了汉画像石的内容设计, 也在实际刻画时影响了汉画像石的艺术构成。南阳汉画像石对事物的表现只是简笔勾勒, 不做复杂的修饰, 线条简洁朴拙, 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审美观照, 用最直观的形式描摹事物之间的关联, 从而透露出汉代人的深层心理。

摘要:南阳曾出土过为数不少的天文题材画像石刻, 它们穿越千年的风雨把汉代人们对自然天象的理解呈现在我们面前。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自然之神被拟人化, 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间信仰有关, 主要功用是协助完成祭礼, 向自然神灵传达亲善美意, 同时意在借助其神威来辟邪。南阳汉画像石稚拙的刻画方式显示出汉代天人关系之间亲和愉悦的境界。

关键词:汉画像石,天象,天人合一,和谐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25

篇9:提升“观天象”意识

“觀天象”用之于古代,大多是专门搞迷信的江湖术士之事,是反科学的事。不过在我看来,观天象也可以是懂一点科学的人理应关注的事。一个人不懂一点有关天的知识,别的许多事也很难通晓。恰恰在观天象的事上,我们却常常愚昧无知,值得进一步学习。

在很多时候,人对天的态度既冷漠又矛盾,既貌似勇敢又实际脆弱。人有拜天派、畏天派,又有斗天派、伤天派。总之,真正做到以朴素感性和入实理性来爱天,来对待天,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古代的中国人有懂得“观天象”者,用“星相学”来卜测世上的吉凶福祸,其实十之八九实在搞迷信勾当。但是识天、爱天又确实是一种大德行、大理智。

近年来忧郁人类自身的行为,做出的伤天之事有增无减,致使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受到破坏,最终又必将施祸于人。

香港4月23日的《太阳报》上,强调了两个词,一个是“全球暖化”,一个是“末日”。他们看待地球变暖的现象,等于用力向人类世界敲起警钟。该报举的例子虽然很小,无非是日本的夏天来得很早,樱花较正常时间提前十天至半个月开放;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马尔代夫的1200个岛屿海平面日益上升。日本的樱花早开看起来是小事,没什么,但日本气象厅却当成大可忧的事来看,也让科学家苦想办法,如使用化学剂和激素之类,但没有收效。而马尔代夫的人将海平面升高看成该国命运的“大限”,该国的总统加尧姆还写了一本近于大声悲叹的书,书名叫《天堂正在沉没》。

“天”所指的含义很广,如天体、天象、天气、天然等等。中国的忧天派出现很早,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名叫“杞人”的人。他和由他组成的词“杞人忧天”被人嘲笑了很多年,讽刺了很多年,殊不知他是个有大德、有大智的卓人,非平庸之人所能比也。

平庸的人常常去忧的无非是与自己小名小利有关的事。而杞人却没有这样小家子气,他瞄准的是天!仅此一点,没有很大的胸怀和很大的眼光怎么成!他忧的是天塌,这又是大智。因为天确实塌过,正在塌着。莫说6500万年前直径10公里的小星球撞击地球,造成包括恐龙在内的物种灭绝,等于天塌;即使今天的臭氧层破坏,大气漏了,也近于天塌!

观一观天象吧!爱一爱天吧!否则我们对天很冷漠,整日里只忙于个人私利的获取和彼此之间的争斗,即使再能“用高科技武装自己的头脑”,也还是没有摆脱小家子气!

我们举目看看天象,包括“天时”(特别是季节)的失序,已经值得我们生忧了。再看看天体,特别是我们地球的模样,本真的自然环境和本真的自然生态也颇可忧。若是细看种种天然之物的数量和质量,包括人本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是真的多还是假的多,这还不值得入实认识和入深思考么?

关注一下天象,除了关注一般性的气象之外,还要关注自然景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道德形象。有了对广义之“天”的大爱、大知、大行,克服种种对小小气气的本位利益的着迷,这至少会使我们许多人更像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伤天与害理是同义的,彼此相关的。懂一点天道,会大大提高人道的品味。

篇10:看天象识天气的谚语

苇叶翻身,大雨来临.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篇11:观天象物象知天气的名言谚语

2. 云绞云 雨淋淋

3. 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 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 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6. 风吵有雨。

7. 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8. 十雾九晴天。

9.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10.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11. 早雾晴,晚雾阴。

12. 朝霞雨,晚霞晴。

13. 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4. 好中秋,好晚稻。

15.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1

16. 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7. 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8. 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19. 扑地烟,雨连天。

20.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21. 柱石脚下潮有雨。

22.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23.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24.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25.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

26. 东虹日头西虹雨。

27. 朝雾晴,晚雾阴. 朝雾不收,细雨淋淋. 云下山,地不干。

28. 云绞云,雨淋淋。

29.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30.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31.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32.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33.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34.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35.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36.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37.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38.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39.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40.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41.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篇12:天象奇观:日食与月食

人们有时发现在农历初一,明亮夺目的太阳会被黑影从边缘侵入,并扩大成很大的缺口,甚至使整个日轮消失,天空顿时暗黑,如同黑夜提前降临,这就是日食现象。而有些年月的农历十五或十六,皎洁如水的月亮,也会被黑影从边缘侵入并逐步扩大,甚至使整个月轮蒙上黑纱,使本来月明星稀的夜空,变得繁星似锦,这就是月食现象。2003年5月31日将发生日环食,环食带从大西洋东北部开始,经冰岛在格陵兰岛南部结束,我国可见日偏食。2008年后的几年我国将可多次观看到壮观的日全食和日环食。日食和月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文章将作简要介绍。

一、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发生的?

众所周知,太阳发光,地球和月亮自身不发光,月亮是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呈银白色。月亮绕地球公转,而地球又带着绕它公转的月亮一起绕太阳公转(图1)。太阳的直径约为1400000公里,大致是月亮直径3500公里的400倍。但是月亮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仅约380000公里,又大致是日地平均距离约150000000公里的400分之一。因此太阳的视角径(日轮)与月亮的视角径(月轮)几乎一样大小,都是约32角分(32′)。不过由于月亮公转轨道和地球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和太阳分别位于月轨和地轨椭圆的焦点上),日地距离和月地距离会略有变化,使得月轮有时会略大于日轮,有时会略小于日轮。

另一方面,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制订的历法。月相就是人们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如镰刀形和半圆形等,取决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称为朔望月(比月亮的公转周期27.3天略长),也就是农历一个月的平均长度。当月亮运动到日地之间,即从地球看月亮与太阳在同一方位时(三者不一定在一直线上),地上人们看到的是月亮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也就是看不见的黑月亮,称为新月,也称为朔,对应于农历初一。当月亮运动到太阳的相反方向,即地球处在日月之间时(三者也无需在一直线上),人们看到的是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满月,也称为望,它对应于农历的十五,有时为十六。

如果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是在同一平面上,那么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日地之间时,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就会发生地球上人们看到月亮遮蔽太阳的日食现象。而每逢农历十五或十六,地球处在日月之间并且三者成一直线时,将使月亮处在地球的影子里面而显得暗淡无光,就是月食。但实际上地轨和月轨并非在同一平面上,而是相互倾斜成5°9′的交角。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朔日和望日的日地月三者并不在一直线上,不会发生相互遮挡的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月亮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到地球轨道平面附近,也就是运行到地轨平面与月轨平面的交界线附近时,才会在朔日出现日月地三者正好或近于在一直线上,发生月轮遮蔽日轮的日食现象。同样地,当月亮运行到月轨和地轨平面的交界线附近又逢望日时,三者正好或近于一条直线,使照向月亮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发生了日食。这就是为何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但并非所有初一都有日食和所有十五或十六都有月食的原因。

二、日月食的种类和过程

日食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三种。为什么会发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日食,则与月亮影子的结构和日食时地球在月影中的位置有关。图2中月亮的影子有三种区域:

由月亮直接伸展出去的锥形暗区是月亮的本影区;由本影延长线构成的锥形暗区称为伪本影区;本影和伪本影周围的斜线区就是半影区。若某次日食时,仅仅是月亮的半影区落在地面上,该地区的居民只能看到日轮的一部分缺失,就是日偏食。若某次日食时月亮的本影落到地面上(相当于月地距离较近和月轮略大于日轮的情况),则处在本影区中的居民将可看到整个日轮被遮,就是发生了日全食。若某次日食时只有月亮的伪本影到达地球(相当于月地距离较远和月轮略小于日轮的情况),则处在伪本影区中的居民将会看到只有日轮的中央部分暗黑,从而变成一个明亮的圆环,这就是日环食。

随着月亮的公转运动和地球自转,月亮的影子将会在地面上扫过一大片区域。其中本影或伪本影扫出的地带非常狭窄,其宽度只有几十至几百公里,长度则可达几千至上万公里,它们分别称为全食带和环食带。处在全食带或环食带地区的居民,就将会先后看到日全食或日环食。而在全食带或环食带两边的地区显然就是月亮半影扫过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就只能看到日偏食了。因月亮自西向东运动,结果地面上的月影也是自西向东移动,因此总是西部地区的居民比东部先看到日食。月亮自西向东运动的另一结果就是日轮总是从西边缘开始被日轮遮蔽,然后向东扩大,在东边缘结束日食。

日食的全过程及各阶段的名称如图3所示。若为日全食,则可分为5个阶段。最先是月轮东边缘与日轮西边缘相切,称为初亏;之后日轮缺失逐部扩大,直到月轮东边缘与日轮东边缘相切时,日轮完全消失,称为食既;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与日轮中心距离最近时,称为食甚;月轮再东移,至月轮西边缘与日轮西边缘相切时,称为生光,表示日轮开始露出;日轮露出部分逐步扩大,直到月轮西边缘与日轮东边缘相切时,日轮全部露出,称为复圆,日食结束。其中食既至生光为日全食时间,一般为2~3分钟,最长7分多钟,最短只有几秒钟。日环食也分为5个阶段(如图3),其中环食始至环食终为日环食时间。日偏食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3个阶段。对于日全食和日环食,月轮直径与日轮直径之比称为食分。日全食的食分大于1,日环食的食分小于1。对于日偏食,食分则指食甚时日轮直径被遮部分占日轮直径的分数,它总是小于1。

月食的情况比较简单。由于地球影子的长度超过月地距离,影子的直径也远大于月亮的大小,不会出现月亮进入地球伪本影的情况,因此没有月环食(图4)。当月亮的一部分进入地球本影时,处在地影中的月面部分将变暗,就是月偏食;当月亮整个进入地球本影时,整个月轮将显得暗淡,就是月全食。若月亮仅是进入地球的半影,天文学上称为半影月食,这时月轮的亮度减弱很小,肉眼是觉察不到的,一般不称为月食。实际上即使是处在地球本影中的月偏食和月全食,被食的部分日轮或整个日轮并非完全暗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地球大气对太阳光折射和散射造成的结果。地球大气分子把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散射到其他方向,而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和黄光折射到月亮上,使其成为古铜色。

月亮在地影中由西向东运动,因此与日食相反,月食总是从月轮的东边缘开始,在西边缘结束。月全食的整个过程如图5所示,也包含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5个阶段。月偏食则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3个阶段。月食的食分定义为食甚时月轮进入地球本影的最大深度(即图5中食甚时月轮上边缘最高点a与地影下边缘最低点b的距离)与月轮直径之比。月偏食的食分小于1,月全食的食分大于或等于1。月食与日食的另一不同点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居民是在同一时间看到月食的。只要能看到月亮的地方,看到的月食过程是一样的。

在所有日月食现象中,最为壮观的就是日全食。当月轮即将完全遮掉日轮,亦即食既之前的瞬间,日轮的东边缘仅剩一丝亮弧时,往往会在亮弧上出现几颗如珍珠般闪亮的光点,这是太阳光通过月亮边缘的一些环形山凹地涌出的结果,英国天文学家贝利首先解释了这一现象,因而也称贝利珠。较大的亮点光芒四射,更像钻石,镶嵌在亮弧上,常称为钻石环。随即食既开始,“黑夜”降临,天空中闪现出星星,而黑色的月轮周围显现出太阳的高层大气——红色的色球层和银白色的日冕,十分绚丽多彩。同时一些飞禽鸟兽也因黑夜的提前降临而惊恐不宁,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大自然景观。人们可有短则几十秒长则几分钟的观赏时间。而在生光之后,亦即日轮重新露出的瞬间,往往还会在日轮西边缘再次看到贝利珠和钻石环,随即消失并露出较多日轮,天空变亮,日全食结束。日环食时天空变暗不明显,但空中高悬着一个金色的圆环也是很奇特的罕见天象,同样也吸引许多人前往环食带地区观赏。

三、日月食的频繁度和观测意义

前已述过,只有发生在月轨平面与地轨平面交界线附近的朔日和望日,才会使日地月三者正好或近于一条直线上,在朔日发生日食,在望日发生月食。天文学家的计算表明,平均每个世纪可出现67.2次日全食,82.2次日环食和82.5次日偏食。不过由于日全食带和环食带非常狭窄,每次日食时,它们只占据地球表面积的极少部分,而且有时还位于海洋或人口稀少和难以到达的地区,因此人们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二者有时合称“中心食”)的机会很少。对某一具体地区来说,平均每300多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或日环食,难怪许多人一辈子都未见到。与此相反,日食时月亮半影扫过的地区面积(就是偏食带)很大,日全食和日环食时,全食带和环食带周围地区也在半影中,可以看到日偏食。因此人们看到日偏食的机会相当多,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平均每3年可看到一次日偏食。天文学家的计算还表明,发生月食的机会比日食少,但是每次月食时,地球上夜间半球的居民都可看到。因此对任一地区来说,看到月食的机会反而比日食多。

日月食现象,尤其是罕见和奇特的日全食现象,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同时还具有科研价值,主要是为太阳物理学家提供了研究太阳高层大气的有利时机。原来,太阳的大气可分为三层,人们平时看到的日轮是太阳的最低层大气,称为光球,其厚度仅几百公里,太阳的可见光辐射几乎全部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光球上方是厚度为几千公里的色球层,其亮度只有光球的万分之一。色球的外面还有一层延伸至几个太阳半径之外的最外层大气,称为日冕,其亮度只有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在非日全食时,暗弱的色球和日冕完全被明亮的天空背景所淹没,因而看不见它们,这与白天看不见星星的道理一样。但在日全食时,由于明亮的光球被月亮遮蔽,全食带地区上空大气失去强光照射,天空变成暗黑,使色球和日冕得以显现,为天文学家提供了研究它们的“天赐良机”。

除了研究太阳本身,日全食也是研究因太阳发射的光辐射和带电粒子流(太阳风)突然被月球遮挡,而对地球的电离层、地磁场、臭氧层、低层大气,以及其他地球环境(如引力场、重力场、固体潮和宇宙线变化等)产生影响的好时机。同时还可在日全食时进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光线弯曲试验。正因为如此,对于每一次的日全食,尽管只有短暂的几分钟全食时间,总有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携带各式各样的沉重仪器,不远万里来到全食带地区,进行各种观测和研究。我国的研究人员也曾多次对日全食进行观测。几次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观测包括1968年9月22日在新疆、1980年2月16日在云南、1997年3月9日在黑龙江漠河地区发生的日全食。我国也曾组织过小型观测队,于1983年到巴布亚新几内亚,1988年到菲律宾,1991年到墨西哥和夏威夷进行日全食观测。

21世纪的头20年,在我国境内将可看到两次日全食和三次日环食。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和河南等部分地区可以看到。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带则经过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其中包括许多大城市如成都、重庆、武汉和上海等,日全食时间长达5~6分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日全食。2010年1月15日,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等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环食时间长达4分钟。2012年5月21日的环食带则经过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台湾、浙江、香港和澳门等部分地区,环食时间也是4分钟。2020年6月21日,又可在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的部分地区看到日环食。希望大家不要错失在国门之内观赏这种罕见天象的机会。(日食照片见封三)

篇13:五月六月天象饕餮宴

分别发现于2001年和2002年的尼特彗星(编号为C/2001 Q4)和林尼尔彗星(编号为C/2002 T7),都是长周期的彗星,按照预测,这是两个久久未归的“游子”将于2004年的四、五月间先后回到太阳身边,并于五月间先后达到最亮,用肉眼就可以很容易看见他们,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横亘在天空中,十分引人注目。要知道,自从1997年的海尔-波普彗星以来,这可是新世纪中首次出现这样壮观的彗星!而且一来就是两颗!

五月初,傍晚时分,如果天空晴朗,人们可以在西南方低空看到尼特彗星,此时的它很亮,也许还拖着一条斜向上的大尾巴!可谓姿态万千,美不胜收。相信一定会“谋杀”您许多胶卷!

如果您居住在祖国的南方,那么在五月上旬到中旬的天亮前,在东方天空还将看到另一颗大彗星——林尼尔彗星,正在展示它那美丽的身姿。据预计它比尼特彗星还要亮,晨光中一定会大放光彩。不过很可惜的是此后它最亮的时候,将运动到南半球的天空中,如果您想尽情领略这颗大彗星的风采,最好还是在五月间到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南美洲等地,在那里欣赏尼特彗星和林尼尔彗星的条件是全球是最好的!

如果您不能成行也不要紧,5月21日前后几天内,我国南方如海南地区的朋友,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除了能欣赏到一弯新月外,还有幸能同时看到这两颗大彗星!西方低空的是林尼尔星,而西方偏北高空的是尼特彗星。要知道这种在同一天看到两颗大彗星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啊!这几日傍晚的西方天空煞是热闹,除了新月伴彗星之外,在月亮近旁还有格外明亮的金星、黄色的土星和红色的火星。下图为5月22日晚19:10天刚黑时,在我国海南岛看到的西方天空中,两颗大彗星竞相争艳的奇景,请注意右下方那一弯新月,如果能够将它们统统摄入镜头,那该有多么漂亮啊!只可惜位于下方的林尼尔彗星很快就会落入地平线,可见的时间比较短。

不过5月24日农历初六,之后的月光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观看彗星了。直到6月4日以后没有月光的影响,但此时的彗星也变暗了,应该没有五月份时候的壮观了。由此可见,我们欣赏大彗星的最好时机在五月份,要抓住每一个可以观测的机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天象】相关文章:

天象气候谚语04-30

与天象的谚语04-08

看天象识天气的谚语04-30

上一篇:乡创建和谐边界下一篇:大学英语词汇练习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