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报纸的故事

2024-04-22

孙犁:报纸的故事(共9篇)

篇1:孙犁:报纸的故事

孙犁:报纸的故事

一九三五年的春季,我失业家居。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确实近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后。例如村里虽然有一所小学校,历来就没有想到订一份报纸。村公所就更谈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我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区,即子文镇上是没人订阅过的。

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现在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益世报》、《庸报》,都是不学无术的失意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论是有名的,我在中学时,老师经常选来给我们当课文讲。通讯也好,有长江等人写的地方通讯,还有赵望云的风俗画。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副刊,它有一个文艺副刊,是沈从文编辑的,经常登载青年作家的小说和散文。还有小公园,还有艺术副刊。

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投稿,而投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

“我想订份报纸。”

“订那个干什么?”

“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

“你去订吧。”

“我没有钱。”

“要多少钱?”

“订一月,要三块钱。”

“啊!”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

“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

谈话就这样中断了。这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

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呆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这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

其实,我知道她还是有些钱的,作个最保守的估计,她可能有十五元钱。当然她这十五元钱,也是来之不易的。是在我们结婚的大喜之日,她的“拜钱”。每个长辈,赏给她一元钱,或者几毛钱,她都要拜三拜,叩三叩。你计算一下,十五元钱,她一共要起来跪下,跪下起来多少次啊。

她把这些钱,包在一个红布小包里,放在立柜顶上的陪嫁大箱里,箱子落了锁。每年春节闲暇的时候,她就取出来,在手里数一数,然后再包好放进去。

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沉吟了一下说:

“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

我对书籍、报章,欣赏的起点很高,向来是取法乎上的。

《小实报》是北平出版的一种低级市民小报,属于我不屑一顾之类。我没有说话,就退出来了。

父亲还是爱子心切,晚上看见我,就说:

“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晌多粜一斗麦子也就是了。长了可订不起。”

在镇上集日那天,父亲给了我三块钱,我转手交给邮政代办所,汇到天津去。同时还寄去两篇稿子。我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来自取的,过了不久,居然有一个专人,骑着自行车来给我送报了,这三块钱花得真是气派。

他每隔三天,就骑着车子,从县城来到这个小村,然后又通过弯弯曲曲的,两旁都是黄土围墙的小胡同,送到我家那个堆满柴草农具的小院,把报纸交到我的手里。上下打量我两眼,就转身骑上车走了。

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

我的妻子,好像是因为没有借给我钱,有些过意不去,对于报纸一事,从来也不闻不问。只有一次,带着略有嘲弄的神情,问道:

“有了吗?”

“有了什么?”

“你写的那个。”

“还没有。”我说。其实我知道,她从心里是断定不会有的。

直到一个月的报纸看完,我的稿子也没有登出来,证实了她的想法。

这一年夏天()雨水大,我们住的屋子,结婚时裱糊过的顶棚、壁纸,都脱落了。别人家,都是到集上去买旧报纸,重新糊一下。那时日本侵略中国,无微不至,他们的旧报,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都倾销到这偏僻的乡村来了。妻子和我商议,我们是不是也把屋子糊一下,就用我那些报纸,她说:

“你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省下块数来钱,你订报的钱,也算没有白花。”

我听她讲的很有道理,我们就开始裱糊房屋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幸福的窝巢呀。妻刷浆糊我糊墙。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广告部分糊在顶棚上。

这样,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1982年2月9日

篇2:孙犁:报纸的故事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们这个小小的村庄,饲养大牲口――即骡马的人家很少。除去西头有一家地主,其实也是所谓经营地主,喂着一骡一马外,就只有北头的一家油坊,喂着四五头大牲口,挂着两辆长套大车,作运输油和原料的工具。他家的大车,总是在人们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就从村里摇旗呐喊地出发了,而直到天黑以后,才从远远的地方赶回来,人喊马嘶的声音,送到每家每户正在灯下吃晚饭的人们耳中,人们心里都要说一句:

“油坊的车回来了!”

当我在村中念小学的时候,有几年的时间,我们家也挂了一辆大车,买了一骡一马,农闲时,由叔父赶着去作运输。

这时我们家已经上升为中农。但不久父亲就叫把骡马卖了,因为兵荒马乱,这种牲口是最容易惹事的。从此,我们家总是养一头大黄牛,有时再喂一匹驴,这是为的接送在外面做生意的父亲。

我小的时候,父亲或叔父,常常把我放在驴背的前面,一同乘骑。我记得有一匹大叫驴,夏天舅父牵着它过滹沱河,被船夫们哄骗,叫驴凫水,结果淹死了,一家人很难过了些日子。

后来,接送我父亲,就常常借用街上当牲口经纪的四海的小毛驴。他这头小毛驴,比大山羊高不了多少,但装饰得很漂亮,一串挂红缨的铜铃,鞍鞯齐备。那时,当牲口经纪的都养一匹这样的小毛驴。每逢集日,清早骑着上市,事情完后,酒足饭饱,已是黄昏,一个个偏骑在小驴背上,扬鞭赶路,那种目空一切的神气,就是凯旋的将军,也难以比得的。

后来我到了山地,才知道,这种小毛驴,虽然谈不上名贵,用途却是很多的。它们能驮山果、木材、柴草,能往山上送粪,能往山下运粮,能走亲访友,能迎婚送嫁。它们负着比它身体还重的货载,在上山时,步步留神,在下山时,兢兢业业,不声不响,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抗日战争时期,在军旅运输上,小毛驴也帮了我们不少忙。那时的交通站上,除去小孩子,就是小毛驴用处最大,也最活跃。战争后期,我们从延安出发去华北,我当了很长时间的毛驴队长。骑毛驴的都是身体不好的女同志。一天夜晚,偷越同蒲路,因为一位女同志下驴到高粱地去小便,以致与前队失了联络,铁路没有过成,又退回来。第二天夜里再过,我宣布:凡是女同志小便,不准远离队列,即在驴边解手。解毕,由牵驴人立即抱之上驴,在驴背上再系腰带。由于我这一发明,此夜得以胜利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得意。

平分土地的同时,地主家的骡马,富农家的大黄牛,被贫农团牵走,贫农一家喂不起,几家合喂,没人负责,牲口糟踏了不少。成立了互助组,小毛驴小牛时兴一阵。成立了合作社,骡马又有了用武之地。以后农村虽然有了铁牛,牲畜的用途还是很多,但喂养都不够()细心,使用也不够爱惜。牲口饿跑了,被盗了的情况,时常发生。有一年我回到故乡,正值春耕之时,平原景色如故,遍地牛马,忽然见到一匹骆驼耕地。骆驼这东西,在我们这一带原很少见,是庙会上,手摇串铃的蒙古大夫牵着的玩意。以它形状新奇,很能招揽观众。现在突然出现在平原上,高峰长颈,昂视阔步,像一座游动的小山,显得很不协调。我问乡亲们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诉我:不知从哪里跑来这么一匹饿坏了的骆驼,一直跑到大队的牲口棚,伸脖子就吃草,把棚子里的一匹大骡子吓惊了断缰窜出,直到现在还没找回来。一匹骡子换了一匹骆驼,真不上算。大队试试它能拉犁不,还行!

很有些年,小毛驴的命运,甚是不佳。据说,有人从山西来,骑着一匹小毛驴,到了平原,把缰绳一丢,就不再要它,随它去了。其不值钱,可想而知。

但从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小毛驴的身价顿增,何止百倍?牛的命运也很好了。

呜呼,万物兴衰相承,显晦有时,乃不易之理,而其命运,又无不与政治、政策相关也。

篇3:孙犁:报纸的故事

1935年,作者失业家居,想订一份《大公报》,一来阅读,二来看看报上有无自己的投稿。给妻子要钱,碰了钉子,又给父亲要了钱,订报,读报,最后用报纸糊了顶棚。这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那么文章的妙处和魅力何在呢?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意蕴丰富。此类作品不仅有作者有意为之的因素,也有“形象大于思想”的因素,有无意为之但超越写作意图和文本所指的成分。这种成分甚至是作者本人也意识不到的,正如韦勒克所举出的例证:“有一则旧的轶事,说勃朗宁不懂自己的诗作,这大约包含真实的成分。”这与人们常说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红楼梦》”正相类似。《报纸的故事》也具有如此特点。

文章写了如下表层的和深层的内容:

一、写出了“我”订报欲望的强烈,索取订报钱款的曲折艰难,读报的投入和满足,以及对报纸的珍视。而这些又深层次地表现出一位追求进步、热爱文学的青年的思想境界、文化趣味和理想追求,以及失业在家时寂寞冷清的心境、沉静孤僻的性格以及敏感丰富的心灵。

二、写出了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伦理,尤其是对妻子的情感和道义。孙犁是一位儒者,信奉儒家道统。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从小不自觉地接受民间文化中儒家观念的熏陶,另一方面是读书求学中受到儒文化的影响,尽管那时已经是一个批判儒学的时代。(至于五十年代生病以后大量阅读包括儒学典籍在内的古籍,那已经是以后的事情了)孙犁在《小说与伦理》一文中说,他幼时读《红楼梦》,读到贾政笞挞贾宝玉后,贾政和贾母的一段对话,很受感动。贾政和贾母都不是他喜爱的人物,为什么被他们的对话打动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我虽在幼年,这种观念已经在头脑里生根了。”由此可知孙犁是很重伦理、道义的人。这在《报纸的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且看“我”与妻子的一段对话:

“我想订份报纸。”事关重大,话在心里埋了很久,盘算了不知多少遍,多少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说出。他等待着妻子的反应。

“订那个干什么?”——显然妻子并不理解。

“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典型的书生心态,他不是个安分守己种地过日子的人。这也是句“狡黠”的话:原因只说出了一半——看看报上有无自己的投稿的意思没说,他怕文章发不出来妻子笑话。孙犁曾回忆这一时期生活:“继续读书,投稿略被采用。目空一切……不为衣食愁,盖家有数十亩地,退有后路也。有时家居,有时在北平,手不释卷,练习作文,以妻之衣柜为书柜,以场院树荫为读书地,订《大公报》一份。”

“你去订吧。”——漫不经心地回答,仍然不理解丈夫的心思,没法明白订报对丈夫的重要性。

“我没有钱。”——两次铺垫和试探之后,这话才羞答答地姗姗来迟,足见书生窘况。

“要多少钱?”——她肯定有钱,否则,不会这样问。如果要的少,她会给的,结婚不久,恩爱正炽。

“订一个月,要三块钱。”——他当然知道三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否则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开口要了,用不着绕这么多圈子。多么难出口的一句话呀!

“啊!”——妻子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于此可见钱数之惊人,从妻子的惊讶又一次反衬出丈夫的异想天开。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话既然挑明了,她虽然惊讶,“我”还是张口借钱了。(注意,是“借”不是“要”)他并不知道妻子会不会借钱给他,但他抱着希望。

“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钱是不想借给了。结婚不久的夫妻虽然恩爱,但妻子还是有所保留的,私房钱并不会轻易给丈夫。这是当时微妙的心理,也是一种世态人情。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中,媳妇与家庭的经济关系,与丈夫的经济关系中的独立性,于此刻画得准确。

这样绝妙的对话,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论语》中的某些篇章,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联想到“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水浒》和《红楼梦》的某些章节。

妙处还不仅此。谈话就这样中断了。作者接着写道:“我的自尊心,确实受到一点损伤。”是妻子不借钱损伤的吗?不是!如果是这样,文章只是写出了“我”的敏感和脆弱,此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是“我”从妻子话中意识到没尽到丈夫的责任从而感到自尊心受损伤,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待着,这证明书就是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这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这是何等高尚深沉的夫妻道义!以下两节写妻子钱的来源和对钱的珍重,进一步写出对妻子不肯借给钱的理解和自责。夫妻对话可以看做全文最精彩最有力的文字。

写夫妻道义着重于“我”对妻子的道义,尽管“我”体谅父亲的情感也很重。孙犁曾言:“艺术与社会风尚、社会伦理、社会道德关系至巨。……故历来艺术家,多是在人伦道德上富有修养的人。”此可视为悟道之语和夫子自道。父亲“沉吟了一下说”,与妻子的一声“啊”;父亲的给钱与妻子的未借给,也形成一种微妙的比照,父、妻形象、心态,在家庭中的地位,各自与“我”在这件事上的微妙关系与情感都呈现出来了。

不止这些,文章还附带写出了许多内容,比如乡间文化的落后,自然经济形态下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闭塞与宁静,新婚爱情的幸福美满,甚至乡邮员的敬业,等等。波兰哲学家英格丹提出,一件艺术品有五个层面:声音层面、意义层面、表现的事物层面、观点层面和形而上性质层面。《报纸的故事》是充分而完美地体现了这五个层面的。围绕报纸的故事是表现的事物层面,作者的内在追求和夫妻、父子间的伦理则属于观点层面和形而上性质层面,蕴藉浑茫盖源于此。

而这样一篇言简意丰的佳作又是如何写出来的啊!就那么信笔写去,任意自适,随物赋形,行止自如。既无“动辄先立主意”,“及主意有所不通,则又勉强迁就,以求自伸”的努力紧张,更无对“中心旨意”的刻意追求,但一切自然形成,浑茫而出,正可谓老熟平淡,炉火纯青。孙犁先生为文,也许用如下一段妙论形容最为恰切:“做大文字,须放胸襟如太虚始得。太虚何心哉?轻清之气旋转乎外,而山川之流峙,草木之荣华,禽兽昆虫之飞跃游乎重浊渣滓之中,而莫觉其所以然之故。人放得此心,廓然与太虚相似,则一但把笔为文,凡世之治乱,人之善恶,事之是非,某字合当如何书,某句合当如何下,某段当先,某段当后,如妍丑之在鉴,如低昂之在衡,决不致颠倒错乱,虽进而至之圣经之文可也。”

参考文献

[1].[美国]雷纳·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尺泽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3].《陋巷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4].《看书琐记》,《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4:报纸的故事

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现在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益世报》、《庸报》,都是不学无术的失意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论是有名的,我在中学时,老师经常选来给我们当课文讲。通讯也好,有长江等人写的地方通讯,还有赵望云的风俗画。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副刊,它有一个文艺副刊,是沈从文编辑的,经常登载青年作家的小说和散文。还有“小公园”,还有艺术副刊。

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投稿,而投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

“我想订份报纸。”

“订那个干什么?”

“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

“你去订吧。”

“我没有钱。”

“要多少钱?”

“订一月,要三块钱

“啊! ”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

“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

谈话就这样中断了。这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呆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这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

其实,我知道她还是有些钱的,作个最保守的估计,她可能有十五元钱。当然她这十五元钱,也是来之不易的,是在我们结婚的大喜之日,她的“拜钱”。每个长辈,赏给她一元钱,或者几毛钱,她都要拜三拜,叩三叩。你计算一下,十五元钱,她一共要起来跪下,跪下起来多少次啊。

她把这些钱,包在一个红布小包里,放在立柜顶上的陪嫁大箱里,箱子落了锁。每年春节闲暇的时候,她就取出来,在手里数一数,然后再包好放进去。

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沉吟了一下说:

“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

我对书籍、报章,欣赏的起点很高,向来是取法乎上的。《小实报》是北平出版的一种低级市民小报,属于我不屑一顾之类。我没有说话,就退出来了。

父亲还是爱子心切,晚上看见我,就说:

“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晌多粜一斗麦子也就是了。长了可订不起。”

在镇上集日那天,父亲给了我三块钱,我转手交给邮政代办所,汇到天津去。同时还寄去两篇稿子。我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来自取的,过了不久,居然有一个专人,骑着自行车来给我送报了,这三块钱花得真是气派。他每隔三天,就骑着车子,从县城来到这个小村,然后又通过弯弯曲曲的,两旁都是黄土围墙的小胡同,送到我家那个堆满柴草农具的小院,把报纸交到我的手里。上下打量我两眼,就转身骑上车走了。

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

我的妻子,好像是因为没有借给我钱,有些过意不去,对于报纸一事,从来也不闻不问。只有一次,带着略有嘲弄的神情,问道:

“有了吗?”

“有了什么?”

“你写的那个。”

“还没有。”我说。其实我知道,她从心里是断定不会有的。

直到一个月的报纸看完,我的稿子也没有登出来,证实了她的想法。

这一年夏天雨水大,我们住的屋子,结婚时裱糊过的顶棚、壁纸,都脱落了。别人家,都是到集上去买旧报纸,重新糊一下。那时日本侵略中国,无微不至,他们的旧报,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都倾销到这偏僻的乡村来了。妻子和我商议,我们是不是也把屋子糊一下,就用我那些报纸,她说:

“你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省下块数来钱,你订报的钱,也算没有白花。”

我听她讲的很有道理,我们就开始裱糊房屋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幸福的窝巢呀。妻刷浆糊我糊墙。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广告部分糊在顶棚上。

这样,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篇5:《报纸先生的故事》教案

报纸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读报物品,从报纸中可以从中获取很多知识与新闻,生活中废旧的旧报纸被人丢弃在垃圾箱里,有的报纸堆积在家中的角落里, 不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那么旧报纸是否真的没有用了呢?在幼儿园中经常会用到废旧的报纸擦玻璃、制作成体育器械应用到生活中,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旧的报纸可以给孩子们做游戏、作画,生活中还可以用来擦窗户、包物品、做台布、垫桌子还是垫湿地等等,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又能从小培养幼儿减少浪费、节约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2.让幼儿知道看过的旧报纸还有多种用途,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3.丰富词汇“丢弃”“信箱”“清晨”“急促”。

活动准备

1.用纸折成的帽子(帽子上用其他物品装饰好)。

2.布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3.课前丰富幼儿的知识:报纸与人们生活分不开,是精神食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帽子引出故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戴着用报纸折成的帽子:“小朋友,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项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

2.“我有一个故事,是讲报纸先生的,你们想听吗?”二、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老师讲述《报纸先生的故事》(附后),讲完提问:

1.刚才你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是讲谁的?还有谁?

(二)老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知道看过的报纸还可以有很多用途。

关键性提问:

1.奶奶把报纸先生放在一旁,报纸先生怎样想的呢?

2.报纸先生为什么喜欢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小红?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请几名幼儿做情景性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懂得节约

1.看过的报纸,还可以做许多事情。如果你是小红,你会用报纸做什么事情呢?请你帮小红想一想。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讲述报纸的多种用途。

4.平时我们在家里,也要向谁学习?如果看到爸爸妈妈将报纸扔掉,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篇6:我和报纸的故事征文

“妈妈,让我订份报纸吧!”妈妈说:“定什么报?”“当然是《小学生学习报》了。”妈妈一听生气地说:“不定,你定过那么多的学习报,却一次也没看过,每次都让我当成废纸卖掉,白白浪费了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以后再也别提订报的事了!”听完妈妈的话我连忙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给我再定一次吧,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看报的,不会再浪费你挣的钱了。求求你了妈妈,给我再再定一回吧。”妈妈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极不情愿地答应了我。我拿着妈妈给的钱高高兴兴地订了一份《小学生学习报》。

开学没多久,报纸发下来了,看着一沓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我如获至宝。妈妈说得对,从我上一年级开始,妈妈为了让我学习好就给我定报纸买书,可是我从来不看。有时是被妈妈偶尔看一会儿、两会儿,那也都是应付差事,根本没往心里去,总是不想看,觉得很没意思。但现在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看报。从此以后,妈妈每天晚上专门看着让我读书。在妈妈严格的监督下,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对看报居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一篇篇精美的作文记录着我们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同发生在身边,让我身临其境;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数学小故事,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漫画故事,让我乐不可支……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让我感动故事――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学习的故事: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就只有一身衣服,冬天也穿着凉鞋上学。学校很破旧,很破的教室、桌子和椅子,也没有黑板,书也都是借来的。但在那样贫困的环境中,他们仍然努力地学习。看完后,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我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那么多的书,可我总不想学习,和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从那以后我就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去看报纸。在看报纸的过程中,我慢慢懂得了许多道理,开阔了视野,还让了解了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

篇7:报纸先生的故事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2.让幼儿知道看过的旧报纸还有多种用途,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3.丰富词汇“丢弃”“信箱”“清晨”“急促”。

4.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用纸折成的帽子。

2.布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3.课前丰富幼儿的知识:报纸与人们生活分不开,是精神食粮。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戴着用报纸折成的帽子:“小朋友,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项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

2.“我有一个故事,是讲报纸先生的,你们想听吗?”

二、老师讲述《报纸先生的故事》,讲完提问:

1.刚才你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是讲谁的?还有谁?

三、老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看过的报纸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提问:

1.清晨,报纸先生就被送往谁的家?2.报纸先生在信箱里想什么呢?

3.今天是谁来拿报纸?

4.小红看完报纸后,她把报纸放在哪儿了?

5.到了第二天,报纸先生又被送往谁家,这一次是谁来拿呢?

6.奶奶看完报纸后怎么样做呢?

7.奶奶把报纸先生放在一旁,报纸先生怎样想的呢?

8.奶奶会用报纸先生做什么呢?

9.报纸先生为什么会高兴呢?

10.小朋友,你们说报纸先生喜欢谁?

11.报纸先生为什么喜欢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小红?

四、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请几名幼儿做情景性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五、幼儿想想讲讲,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1.看过的报纸,还可以做许多事情。如果你是小红,你会用报纸做什么事情呢?请你帮小红想一想。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讲述报纸的多种用途。

4.平时我们在家里,也要向谁学习?如果看到爸爸妈妈将报纸扔掉,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报纸撕贴画;用报纸折各种物品。

2.体育活动:用报纸做成纸捧;用报纸做成纸球,用于投掷或做板球;用报纸做垫脚板,让幼儿在纸上走。

附:报纸先生的故事清晨,报纸先生就被邮递员送到了小红家的信箱里。报纸先生心里在嘀咕着:今天谁来拿我呢?如果是奶奶来拿就好了,千万不要小红来拿我。正当报纸先生忐忑不安的时候,门口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报纸先生一听:哎呀!糟了,是小红。

小红拿了报纸以后,就坐在沙发上阅读报纸。报纸先生心想:呆会小红又会将我丢弃在垃圾箱里。果然,小红看完报纸后,随手就把报纸先生丢弃在垃圾箱里。

篇8:孙犁:报纸的故事

一、孙犁小说的诗意

孙犁是一个善于创造意境和情调的抒情艺术家, 用抒情的笔调来渲染气氛。有人因此称孙犁的小说为“诗体小说”。这是很有道理的, 孙犁的不少作品确实可以作为叙事诗以至抒情诗来读。读起来, 我们会不知不觉地置身于浓烈的抒情气氛中。最能代表这种艺术风格的莫过于作者的名篇《荷花淀》:

“月亮升起来了,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中, 手指上缠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 就编成了一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 风吹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花香。”

这段描写水生妻月夜编席的文字, 作者用几笔就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俗画, 女主人公置身其间, 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特点得到了环境的烘托, 劳动生活的愉快得到了诗意的表现, 作者对乡土、对人民的赞美全在这幅画面中。这是白描的画, 但是画中有诗, 是不着痕迹的“抒情诗”。再说《嘱咐》, 主人公仍是水生和妻, 可以说是《荷花淀》的续篇。其通篇就是一首浓郁隽永、情深语秀的诗。水生八年抗战归来是“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的思绪;妻见到水生后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情感变化, 这其中的感情波澜更深沉、执着、热烈。一种潜在的抒情调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来, 多情而富于克制性, 刚毅而又高瞻远瞩, 整个作品写得是那样情酣意畅, 委婉隽永, 如果不考虑诗歌的形式, 它可以说是一首壮美的抒情诗。那么孙犁的小说中的诗意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 在孙犁的作品中, 涌着一股诗一样的激情, 不停地呼唤、激励着读者。孙犁和其他作家一样, 特别是在写第三人称的小说时, 总是把自己半隐半现地或完完全全地藏在艺术形象后面。但他又和其他作家不同, 他的感情更浓, 更富于激情, 更有诗意。他冲动却不恣肆, 他把浓重而热烈的感情凝成为诗———散文诗、抒情诗, 渗透于他笔下的人物。如:“她爬得很快, 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 像是在这乱石中, 突然开出一朵浮起一片云彩来。”“老头固执得要命, 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 要封河了他还是……他不是打鱼, 他是打捞一种力量, 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站在河边的老人, 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情景相吻, 情意酣畅, 诗意盎然, 沁人心脾。

其次, 孙犁小说的诗意还来源于孙犁独特的创作个性。孙犁善于挖掘劳动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他的创作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他倾心于根据地普通劳动者在争取民族自身解放的过程中顾大局、识大体的品格和阔达宽广的胸襟;陶醉于翻身做主人的人民那种善于在艰苦奋斗中寻找诗意、创造幸福的人性美;欣慰于他们用真诚与柔情呼唤美好未来的平凡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描绘出解放区人民在艰苦环境中乐观、健康、纯洁的人情美、人性美。如那伴着月光、水色、薄雾、轻风、荷香编席的水生妻, “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当红日照临白洋淀, 她撑船送丈夫时, 又格外轻捷矫健。如那穿着红棉袄在山间跳跃前进的吴召儿像乱石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云彩”, 而当她反穿棉袄帮助战士阻击敌人时, 又如一只逃散的“黑头白山羊”, 聪明、热情、勇敢。又如那固执地每天到河边去撒网、旨在“打捞一种力量, 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的老人, 那要捅破自家屋顶、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水、大声笑骂敌人的小鸭的母亲……作品中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与外在景物的美融为一体, 创造了一种“诗美”。这是孙犁小说诗意的另一个来源。

最后, 描写对象本身具有可以发掘的美。在解放区的新天地里, 人民享受新生活、保卫新生活, 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所表现出来的感人的情、感人的事, 是解放区新面貌的表现。离家战士舍小家顾大家的高贵品质、青年妇女识大体顾大局的宽阔胸襟、全体人民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种朴素的劳动人民本身表现出来的人情美、人性美就是值得感动的诗。艺术来源于生活, 所以说, 孙犁小说中的诗意, 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客观生活, 来自于解放区人民本身所散发出来的诗意。

二、孙犁小说独有的诗意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小说的写法、结构、行文呈散文化。诗式跳跃的小说作家有:开创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源头的鲁迅、开创诗体小说的废名、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一种可称为诗小说或抒情小说的沈从文、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和小说与诗之间的诗化小说的萧红等, 还有创造出具有“诗美”小说的孙犁。他们的小说在行文散文化、情节和行文间诗式跳跃方面颇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孙犁处在与他们不同的时代, 社会环境和孙犁的个性使孙犁没有沿着前辈的路继续走下去, 他创造了唯独属于自己的诗意。

1. 现实生活的诗与田园生活的诗

孙犁的小说与解放区许多小说一样, 也是新时代新生活的忠实记录。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的生活历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艰苦奋斗, 踏着铁蒺藜前进, 随时准备抛头颅, 洒热血, 壮烈牺牲, 另一方面则是怀着远大的理想, 铭记着烈士的遗志, 乐观地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有的作家善于在文学作品中写革命的悲歌, 给人物安排下艰难危险的境遇, 以血淋淋的现实激发读者的民族仇恨。而孙犁却更多地喜欢描摹充满时代气息而又美丽的画幅, 赞美美的人和美的事, 唤起人们对生活、对人民的爱, 激发革命的决心和信心。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对革命战士生活真实的艺术反映。孙犁总结说:“我的创作, 从抗日战争开始, 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 所做的真实纪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反映这一时代人民精神风貌的作品, 在我的创作中, 占绝大部分。”他扎根于北方大地, 投身于火热的生活, 作品均从所熟悉、所感动的生活出发, 真实地反映了冀中、冀西和雁北一带人民的斗争和精神风貌。现实性、客观性和时代性是鲜明的, 现实主义精神品格是突出的。“《荷花淀》所写的, 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 家家户户的平淡故事。它不是传奇故事, 我是按生活顺序写下来的, 事先并没有什么情节安排”。写作《山地回忆》是作者在一家老百姓家里被土制炮弹炸伤以后, 到河边洗脸时与一个在下游洗菜的妇女争吵起来后引起的对小说中女孩子的回忆。所以说, 作者完全是从生活出发, 又由于自己的独特个性, 摒弃那些“不可爱”的, 换作现实生活中“可爱”的, 也就是美好的事物, 把写实与对真善美的追求结合起来, 创造出自己的“诗意”。所以有人称孙犁的小说为“生活的诗”, 这是很有道理的。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方面, 是诗意的现实生活, 是眼下的现实生活。

与孙犁相比,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具有相同风格的作家却不能写出现实生活的诗, 是因为在那样的社会里很难存在诗意的生活, 他们更没有去发现诗意生活的心情, 只能面对纷乱的现实, 怀念逝去的田园生活, 废名的小说往往被称为田园小说。《竹林的故事》、《桃园》、《桥》都可以当作诗化的田园小说来读。这些小说以未受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冲击的宗法制的农村为背景, 展现的大都是乡土老翁、妇女和小儿女的天真善良的灵魂, 给人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这类小说受传统隐逸文化影响, 笼罩了一种出世的色彩, 与现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 是冲淡清新的田园诗。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也只存在于回忆和理想当中, 《边城》所要表现的是湘西山村儿女有声有色却又安静平和, 仿佛与世隔绝的生活。“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 是他远离“边城”而做于都市的梦。这梦难免与现实保有距离。沈从文自己也说过, 三十年代的湘西根本不存在边城茶峒这样美好的城镇和农村了。鲁迅的《故乡》以相当大的篇幅回忆了童年的闰土, 尤其是那幅醉人的“月夜刺猹图”, 那神奇美丽、诗意盎然的图画浓缩着“我”对童年闰土的全部感情和评价。鲁迅把童年与黑暗、愚昧的现实作了对比, 产生一种对逝去的美的追忆, 更有一种对现实的愤怒。

孙犁与以上作家相比, 有着优越的社会条件:生活在解放区的新天地里, 面对现实的新生活有无比的喜悦之情, 诗意的赞美、歌颂是顺理成章的, 因为现实与孙犁的创作追求完美契合, 这样才出现了歌颂新天地的“生活的诗”。

2. 欢快的诗与沉郁的诗

生活在解放区的崭新的社会里, 感受着人民与二三十年代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 作者在他的作品里传达出一种欢快之情。名篇《荷花淀》, 因为抗日, 女人们由委屈到赞同到探望直至协同作战, 这个荷花开放的过程, 使整篇充满了喜悦的基调, 尤其是伏击战后:

一路走着, 因为过于刺激和兴奋, 她们又说笑起来了, 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 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 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人似的。”她们自己也笑了笑, 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 可是“我们没枪, 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 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 只要你不着慌, 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 我也会浮水捞东西, 我管比他们水式好, 再深点我也不怕!”“水生嫂, 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 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 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 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这一年秋季, 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 打冰夹鱼的时候, 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床上, 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倾大苇塘时, 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 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孙犁对妇女们由衷地钦佩, 对她们的赞美是那样的轻快明丽, 简洁的几句对话就把妇女们初次战斗的喜悦和不甘落后的决心表现了出来, 小说欢快的基调越发明显了。再如《芦花荡》:“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 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 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 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 鲜嫩的芦花, 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正在迎风飘撒。”以老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形象展现在文本中, 这是作者对抗日战争必定胜利的信心的表露和对中国人民的无限赞美。这是一曲赞颂歌、一首振奋人心的诗。像这样轻松愉悦的描写战斗的小说还有《吴召儿》、《纪念》、《村落战》等。

在华北地区, 孙犁感受着中国人民积极乐观的抗日热情, 以及他本人对真善美执着追求的个性, 使他的小说内蕴着一种积极向上和欢快的基调。可以说, 他的小说是一首首欢快的诗。与孙犁面对的新生活不同, 鲁迅、废名、沈从文、萧红等作家还是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 他们的诗化小说充满着痛苦、忧郁、苦闷等。鲁迅的《伤逝》小说采用手记的形式, 第一人称的写法, 由爱情悲剧的幸存者来倾诉自己的悔恨和悲哀, 极具悼亡诗的色彩。废名小说在冲淡清新的诗意中, 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怨忧郁的情调,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灰暗环境和人物不幸命运的描写。废名小说中常描写寂寞的黄昏、清冷的月色、神秘的鬼火、死人的送路灯, 其中最突出的是热衷于对坟的描写, 人物的悲剧性更加重了小说哀怨忧郁的情调。沈从文深知理想人生形式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 现实中这种朴素的人性美正在日益泯灭, 因此在歌唱这些牧歌的同时, 他又掺进了一丝丝沉郁、一缕缕隐痛, 致使其温柔平和的牧歌中又混合着一层淡淡的悲愁。萧红一生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 在她的内心深处, 始终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可归的悲凉感, 可以说, 寂寞情绪和无家情结困扰了萧红, 同时也造就了萧红, 成就了她许许多多的艺术佳构。她把自己的孤独和忧伤、寂寞和惆怅通过审美沉思转化为作品的情感基调和美丽的诗魂。

二三十年代的作家面对黑暗的社会, 找不到出路。他们诗的意境是沉郁的。孙犁不同, 他看到了新的社会正在形成, 新的希望已经出现;感受到了人民空前的热情。孙犁完全没有了前辈们的忧郁, 他的小说展现了他的心情, 透出欢快的诗。

三、结语

孙犁生活在解放区的新天地里, 没有鲁迅的“荷戟独彷徨”, 没有废名因大革命失败的消极, 没有沈从文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没有萧红无家可归的漂泊凄凉感。孙犁和解放区人民一样, 充满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孙犁感受到了人民表现出来的高度乐观主义精神, 成为鼓动他创作的最大动力。又由于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使他的小说少有黑暗、灰色的基调。总之, 孙犁在沿着鲁迅、废名、沈从文、萧红开辟的诗化小说道路前进时, 在新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诗意———欢快的生活的诗。这使得孙犁因时代和个性的契合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摘要:孙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因为他小说浓郁的诗情画意, 更因为他在解放区的新天地里创造出了与相似风格作家不同的诗意——现实生活的诗、欢快的诗。本文对孙犁小说独有的诗意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孙犁小说,诗意,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孙犁文集 (文学理论卷) [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2.3, 第一版.

[2]孙犁.风云初纪[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12, 第一版.

[3]孙犁.白洋淀纪事[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7, 第一版.

[4]杜秀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源头——论鲁迅的抒情小说[J].社会科学辑刊 (沈阳) , 1989.1.

[5]杨剑龙.论废名小说的诗意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9.2.

[6]周申明, 邢怀鹏.孙犁的艺术风格[J].河北大学学报, 1980, (4) .

[7]阎纲.孙犁的艺术[J].河北文学, 1981, (5) .

[8]郭志刚.论孙犁现实主义创作的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 1983, (1) .

[9]杜秀华.孙犁, “找到了自己”[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 (2) .

[10]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7, 第一版.

[11]郭志刚, 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9:一份报纸的传奇故事

这样一份发行量几乎是全国之最的报纸(有媒体称她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非出于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厚的大城市,而是诞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临汾,直到几年前才迁到太原。其成功背后的原因,尤其是营销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借鉴。

本土的,也是最先进的

在《英语周报》多年来丰富多彩的营销实践中,有一条主线和基本逻辑清晰可见,那就是持续不断地深化与顾客(学生、教师)的关系。这非常符合现代营销理论中的“关系营销”思想(目前流行的“4R'’结构中,有一个“R”是指“Relationship”,即“关系”。顺便说一下,国内有些朋友把“关系营销”理解为“找熟人”、“拉关系”,这就和原意南辕北辙、差之千里了)。

一个饶有意味的巧合是:1983年4月《英语周报》婴儿般呱呱坠地,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之旅;几乎与此同时(1983年下半年),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曾任《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的美国营销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发表《交易完成后》(“After theSale is Over”),“客户关系管理”思想由此发轫。

我自己揣测,当时身在信息相对封闭的内陆城市的《英语周报》同仁们,未必接触到美国最新的营销思想,但他们的营销实践及路径(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却与之不谋而合、异曲同工。这一方面说明真理、规律的普遍属性,另一方面说明本土也能生长出最先进的营销之花。这或许与传统的“晋商”文化有某种间接、曲折的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更多地源于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

网罗天下教师

本文主要分析《英地语周报》与中小学英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系营销”。在《英语周报》的价值链中,中小学英语教师是特别重要的关键环节。他们既是“消费者”(读者或使用者),又是“生产者”(作者或建议者);对于报纸的另一顾客群——学生来说,他们是辅导者和指导者,是英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者乃至驱动者。

因此,深化与教师的关系,既能够保证报纸的质量——他们处于一线,最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关键点、难点、疑点,最能反映出真正的需求,写出的文章贴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最为鲜活;同时又能保证和推动报纸的传播与发行。此外,平时老师们在集体和组织内工作,彼此之间交流较多,这是口碑营销的基础。目前,《英语周报》深化与教师的关系,主要的形式和做法是:

让教师参与价值创造。“核心竞争力”理论创始人之一、美国管理学家C.K.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在《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与文卡特·拉马斯瓦米(VenkatRemaswamy)合作,2003年,哈佛商学院出版社)一书中指出:“未来的竞争完全依赖于完全不同的、新的价值创造方法——基于以个性为中心,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

按照我的理解,这种价值创造方式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非大众化的,与顾客一对一的接触、交往和沟通;第二,尊重并重视顾客的主体性(在价值创造中起主导作用)和创造力,并为这种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表现、释放的机会和途径;第三,形成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对话机制,构建能获取顾客想法、感受、观点、体会情感的信息通道,并将对话双向化(互动,具有反馈机制);第四,与顾客之间的合作长期化,使之可持续、可延伸,增加合作中的情感含量,建立互信和彼此承诺机制。

《英语周报》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话、互动,使之成为报纸的价值创造者的途径、方式很多:首先,欢迎并鼓励教师投稿,向一些优秀教师约稿,这是最基本的做法;其次,举办原创课件、教案大赛,达到培养教师,让更多的人分享优秀教学经验,鼓励教师钻研业务、进行教学创新,以及提高报纸内容质量等多重目的,由于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学生、教师的结构、素质、特点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中,因此课件、教案的创新也就永无止境,这一活动可以长期进行;再次,是巡回召开读报用报座谈会,邀请教师代表参加,一来向他们说明办报思路及主要做法,指导他们用好报纸上的内容和信息,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实效,二来听取他们对于办报的建议和意见,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及信息反馈形式,最能直接了解教师们的想法和心声,近距离地进行感情交流。

除以上几种方式之外,还有通过报纸版面及网站进行双向交流等常规形式,以及对优秀小作者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等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教师们一旦参与价值创造,他们和报纸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报纸的主人。

为教师提供知识服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又是接受者,其知识需不断地补充、更新,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需不断地提升、丰富。基层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源是有限的,有时也缺少动态的接触以及掌握最新知识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对培训、辅导以及教学研究有着强烈、迫切的需求。而《英语周报》则很好地担任了广大教师“良师益友”的角色。

除了报纸、网站本身就是传递知识、提供辅导帮助的工具外,报社组织了一系列的知识服务活动。例如,邀请名师推广新的教学模式;由报社内部及教育部门的教研人员举办讲座;召开专题性的教学研讨会;对基层一线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有关学校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名师授课光盘;赞助全国性的英语教学观摩会等。《英语周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与国内“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等权威研究部门合作,与国内一些作为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平台的优秀学校合作,整合了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为广大教师构建了既丰富又先进,并且

动态变化的知识背景。

与教师直接接触。在《英语周报》结构性的营销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建立覆盖面广、与教师近距离的服务组织体系(工作站网络),以此为依托与教师直接接触和交往,在发行上采取直销方式(目前,报社自办发行和邮局发行并举)。目前,《英语周报》已在全国建立400多个发行工作站,网络遍布各个基层县市。工作站贴近学校和师生,具有多重功能:第一,与教师、学生及学校持续、频繁地沟通、互动,了解他们的愿望、要求,并快速、准确作出回应,例如帮助教师投稿等;第二,组织、承办(或参与)多种活动,比如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第三,承担报纸发行及推广工作。

这样一个多功能网络,其建立和维护殊为不易。从时间角度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长时间的渗透、积累,艰难是不言而喻的,须有水滴石穿般的韧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从管理角度看,它依赖于较强的跨空间组织机构及团队管理能力,以及组织文化的凝聚力。自建网络、贴近顾客、精细运作的营销模式,起步时效率似乎是低下的——就发行而言,它不及在各地寻找大包销商来得快,但从长期效果看,它会形成稳定的、难以模仿的且不断自我强化的优势。一旦网络建成并有效地运转,便构建了几乎是高不可攀的竞争壁垒。

多样化的系统服务

上面主要是从《英语周报》与教师绵绵不断的合作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的,其针对广大学生的营销服务内容在此未作说明。即便就与教师的关系而言,她的一些富有特色的做法,这里也未一一列出。比如,最近名为“我们的乡村教师”的评选活动正在进行。该活动由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第29届奥组委指导,由“我们的文明”组委会、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英语周报社承办,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推举并评选出在乡村学校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代表。这样的活动,从营销角度看,涉及面广,触动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良知与关怀,富有深厚的情感力量。此外,《英语周报》还倡导“绿色”理念,通过捐赠等慈善活动,体现社会责任,使得品牌更具感召力,更具文化品格。

《英语周报》的一个重要营销特色是“线上”服务与“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这不仅使报纸的服务样式、形态多样化,同时在传播及品牌塑造时可取得“复合”、“立体”以及“系统”(1+1>2)效果。许多“线下”活动已经类型化、规范化了,这样在操作上变得可复制、可延续。当基本类型确定之后,创新便有了基础和框架。

若进一步深入分析,《英语周报》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包括广大教师、学生、教研部门、学校等在内的宝贵资源。就教师资源而言,6000多名分布在全国各地,与报纸长期合作、情感纽带牢固的特级、高级英语教师以及更多的教师,其对报纸的价值怎么高估也不过分。报纸与优秀教师的互动,使双方同时置身于学习成长的动态情境之中。在这样良好的生态中,可以把两者比喻成不断向上生长的大树,彼此依持,根深叶茂,永葆活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孙犁:报纸的故事】相关文章:

孙犁:父亲的记忆04-20

孙犁诗文中的草木虫鸟04-28

红棉袄孙犁阅读答案05-03

孙犁《芦苇荡》阅读答案04-16

上一篇:家乡的旅游胜地下一篇:关于青春的八年级作文6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