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2024-04-21

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精选7篇)

篇1: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住进新居老人幸福的微笑向祖国报告

在这微笑里我们看到家园重建最感人的写照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贴上新房婚礼的大红喜字向祖国报告

在这喜字里我们看到家园重建最甜蜜的写照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睡在新家里婴儿的甜梦向祖国报告

在这甜梦里我们看到家园重建最安详的写照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挂在母亲眼角感恩的眼泪

向祖国报告

在这眼泪里我们看到家园重建最真情的写照

**人民向祖国报告

(合颂)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把奇迹创造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新建的校园里上课的铃声向祖国报告

在这铃声里我们看到百年大计最美好的风貌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新建的医院里平安的产妇向祖国报告

在这平安里我们看到生命表情最灿烂的花苞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新建的图书馆荡漾的书香向祖国报告

在这书香里我们看到智慧扬帆最希弈的春潮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新建的敬老院晚年的康乐向祖国报告

在这康乐里我们看到以人为本最光彩的写照

**人民向祖国报告

(合颂)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写满荣耀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每家店铺那新开张的鞭炮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每座村庄那新引来的清泉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洒尽热泪的双手高擎羌红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重建家园之后的万家灯火向祖国报告

**人民向祖国报告

(合颂)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写满自豪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新建的每条大道每座大桥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新建的每个广场每个园区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睡在新家里婴儿的甜梦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最漂亮最坚固最优质的指标向祖国报告

向祖国报告

让我们以震区人民最满意幸福的指数向祖国报告

**人民向祖国报告

(合颂)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写满锦绣之章

我们庄严向祖国报告

(合颂)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把奇迹创造把历史创造

篇2: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春寒料峭

涟涟洒洒的雨丝

打湿了心深处的那道硬伤口

陷进雨季怎么也看不到太阳的脸

凝重的北川五月

掩埋了捧在手中瑰宝的你

我的爱儿

在那可怕的瞬间离开了

本应该是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光

漫漫黑夜

任泪水默默肆意长流

燃起长长隐痛飘渺的烟圈

遥想这个世界以外的天堂

没有泪水

没有苦雨凄风

梦回千转

暖暖的小手

力量恰到好处地为爸爸妈妈按摩的样子

金钱也许可以买到最好的物质享受

但买不回生命

刻骨锥心的痛

犹似千把万把刀切割我的心

割舍不断

多想回到葬我爱儿的曲山县幼儿园废墟

一遍一遍地叫

你的名字

我的爱儿

你喜欢的水彩

端放在整齐的书桌上

等你回来继续眷顾它的神来之笔

梦很长很长

你并不孤单

因为一辈子

静静地思念着你

舍不得那份久蓄的怀念

还在延续……

篇3: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官方交出重建答卷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 中国政府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答卷:

截至今年4月底, 汶川地震灾区41130个国家重建项目中近95%已经完工, 累计投资8851亿元。预计今年9月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颁布3周年时, 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将全面完成。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同年9月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51个重灾县区、13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启动了恢复重建工作。目前三省51个重灾县区在重建中优先完成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后, 其他各专项规划任务也已进入到收尾阶段。

恢复重建首重民生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三年, 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已基本完成, 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超过灾前。在这三年时间里, “民生”成为恢复重建工作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从2008年6月开始, 四川省就着手使临时生活救助与低保实现制度对接。到当年12月, 8.2万城市居民被纳入城市低保, 55.6万人被纳入农村低保。据统计, 2008年到2010年, 四川全省共采购和接收捐赠棉被714.6万床, 棉衣裤643.4万套, 取暖用品79.2万件。三年时间内, 中央和省两级下拨灾区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近750亿元。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曾表示,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 最安全的是学校, 最现代的是医院, 最满意的是百姓”。而新北川中学的重建融合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个前所未有的最棒的设计团队”, 设计方案前后进行了12次论证, 建筑不仅融合了羌族白石崇拜等特色, 其抗震强度更是高达8级。

重建考验彰显政府执政理念嬗变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被认为是灾后重建的世界性难题, 其重建范围之广、难度之大, 为世界瞩目。

如果说抗震救灾是对政府抵御风险能力的检验, 那么灾后重建则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更大考验。分析指出, 3年灾后重建过程提高了政府部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 公权力行使开放性和透明度的提高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社会成员都得以参与重建过程, 也因此避免了决策的盲目和随意。

执政理念的变化, 首先体现在前瞻、明晰的重建规划。政府迅速成立了灾后重建组和规划组, 震后仅5个月, 就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其二, 这种执政理念变化还体现在对依法行政的强调, 重建带来许多全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 也对执政者制度建设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官方相继制定出台了《防震减灾法》等法规制度, 及时将重建纳入法制轨道。同时, 自2009年起, 中国将每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其三, 面对数以万计的重建项目, 以万亿计的重建资金, 政府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各领域的阳光监督。

发展振兴任重道远

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但要实现发展振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5月, 四川在提出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告一段落后, 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的发展振兴, 并且明确以产业发展、就业促进和扶贫帮困三个方面为重点。

首先在政策层面, 四川省政府编制了灾区发展振兴的规划, 及时对产业发展、就业促进和扶贫帮困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性规定, 并明确阶段性的目标和近期工作。二是在工作层面, 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展了以“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此外, 四川和18个对口援建省市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 通过产业互助、经贸合作、人才交流和信息沟通等方式, 帮助灾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

篇4:汶川地震三周年:涅槃重生的汶川

三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震,三周年,汶川在坚强中重生,創造着“凤凰涅槃”的奇迹。新城镇拔地而起,新校园投入使用,新生命呱呱坠地。汶川,正用勃发的生机诠释着中国式的“崛起”。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14日,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一角。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并在返回时将第一批40名重伤员随机送抵成都的医院救治。

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解放军某装甲师炮兵团在这里建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图为士官胡风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一座大山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九天来水位上涨情况危急,如果溃堤将淹没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后果不堪设想。

11岁的女童黄永思,2008年5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医院“地震棚重症病房”内抱着可爱的小熊凝视着外面的世界。

四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坐落在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西羌第一村”的绵虒镇。震后,该校与原玉龙中心校、原绵虒中心校(包括绵虒镇14所村小)合并,并在“特殊党费”以及广东珠海市的援建下重建。图为正在上课的学生们。

这家人含悲扶老携幼,沉痛怀念铭心刻骨的巨大悲剧人物——因为三年前的今天,老者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孩的爸爸都还是活生生的人。

篇5: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千里黄云白日曛”,黄云蔽日,紫气难现,清晨,尚未清醒起床之际,透过厚厚的玻璃向窗外看去,蓦地,惊异地发现东师校园里弥漫的黄色的沙尘,不觉,校园里多了几分肃穆与凝重,几分温暖与神秘,不禁恍然顿悟„„惊叹天地竟然如此有情,不论有情抑或无意,这丝丝缕缕的黄色烟云还是能够勾挑起我星星点点的记忆,回想起那个足以让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日子,不禁使我浮想蹁跹,将那一抹淡淡的愁绪飞越千山,横跨万水,带到那个三年前的疮痍之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时钟永远定格在记忆匣子里的特殊时刻,每每想到此,心中便是一阵痛楚,不为别的,只为那巴蜀之地的数以万计的普通生灵,他们遭受着地震所带来的强大震动,震碎的不仅是他们的家园,更是他们那颗勤劳朴实的心与追逐幸福与希望的梦啊!常有一种寄寓在内心深处的期望,走进巴蜀,不要别的,只为能够走进那昔日的地震废墟遗迹,有自己的双手去触碰那充满历史印迹的砖砖瓦瓦;只为能够走进那个承受过巨大灾难摧残的地方,用心去体悟那份属于汶川、属于中国的执着与坚强;只为能够真正地坐在那个曾经一瞬间山崩地裂的境地,去感知和思考灾难对于人类的真正本质内蕴„„真的,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在那里,寄寓一份属于自己的缅怀与悼念,心甘情愿地低下头颅,在那一刻,让时间定格,让一瞬成为永恒„„

三载春华秋实,汶川人毅然决然地从废墟中走了出来,拂去身上的尘土,面对废墟向亡灵深深一揖,将无限的哀思与崇敬埋藏在心底一隅那最绵软的地方,不让任何人去触碰,怀揣着满腹的抱负与憧憬,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属于他们的“新家园”,温家宝的“多难兴邦”至今依旧遒劲有力,其中包含了几许酸楚与哀痛,更是孕育了几多的激励与鼓舞,这四个字不仅闪耀在那块普通的黑板上,更是永恒地闪现在每一个汶川人乃至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人们的骨骼上„„灾难让汶川人对生命有了更加精深与真实的体悟与感知,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鲜活生命的无比宝贵与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当世界都将目光投射到这里时,这里沉寂啦,只为获得那一丝一毫的片刻安宁与静谧!

篇6: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残垣横亘,哀嚎遍野。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使这一天不仅成为了四川汶川、北川等地永远的伤痛,也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到的最大自然灾难。

这一天,仿佛这片大地也在哀嚎着,山河也在为之深深地啜泣着,于是,西南处,国有殇!在这样突然的灾难面前,无数的国民在第一时间都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不管是组队进入灾区进行救援的还是坚守着自己岗位的。大家都是竭尽所能地提供着帮助,无一不是时时刻刻为我们的同胞担心着。

在灾区外面的人时时刻刻的担心着,身处灾难中的人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战斗着。那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那些总是在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耐心教授,润物无声的人;那些在地震的一刹那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别人的人。灾难来临时,他们用生命诠释着活着的神圣含义。这一场灾难里有数不尽的感人故事,有无数的伟大事迹。

历史的笔又在万里河山上描下了一段永恒的记忆。距离2008年5月12日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三年的时间能够改变很多的东西,也能够让很多的人成长,当初的小英雄们也不例外,“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小英雄林浩等。在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坚强地成长着,欢笑着,他们是在告诉我们:灾难摧毁的只是我们的家园,它磨灭不掉我们的坚强和快乐。那一段段残垣已在人民的努力下修筑成暂新朱红的长墙,那一片片废墟已经修筑成整洁美丽的高楼庭院,盛开着的红花青藤早已爬满了每一段红墙,干净清新的空气早已充斥着每一片绿瓦。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汶川很好,我们很好”。

篇7:向祖国报告(汶川地震三周年诗歌)

汇报

2011年大学生汶川地震三周年思想汇报

三年前的今天,汶川,级的地震震动了中国。

灾后重建,三年为期,如今期限已到,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汶川地震灾区。

权威的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底,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到目前,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完工占规划项目的95%。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代表了各地民众心意的援建项目给灾区民众带

来切实的帮助,灾后重建也让一些地区跨越了-20年的发展。

现在灾区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这些都是令人欣慰的消息。

我们也发现,被汶川地震激发出来的民间社会的力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据昨日《新京报》报道,一位名叫吴丹的志愿康复治疗师,最后留在了绵竹,吴丹的同事,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志愿者于占东也是如此。还有一些志愿者和他们背后的慈善机构,在绵竹开展了长期的地震伤员免费康复治疗。

在灾区,这三年来,民间的公益项目和志愿者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因为地震而迸发出来的民间公益精神和力量,在帮助了灾区民众的同时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所以,今天,在看到灾区民众创伤得以抚平、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很多

人或许也都明白,三年来,我们这个国家因为汶川地震而发生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灾区,也不仅仅表现于物质形态的重建。

在灾后重建的这个命题下,从制度到意识,从政府到民间,在经历过大地震的击打之后,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蜕变。这其中责任意识的改进与成长或许是另一种层面上的重建。

在三年前,当救灾工作转入灾后重建阶段之时,舆论就呼吁灾后重建也需要救灾防灾等制度的重建。三年来,国家面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应对与动员机制更加成熟,这一机制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事件中发挥了作用。另外,防灾减灾机制的建设也是前所未有。如很多地方都从财政中拿出巨额资金用于校舍、公共设施以及民房的加固。

这些措施无疑都是民众所欢迎的,也希望政府能够做得更多。

另一方面,汶川地震之后,民间公益并未随着地震波的远去而式微,反而从理念到组织方式都获得更大的发展,民间公益更加成熟。更重要的是,在共同经历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难之后,政府与民间的信任不断累积,并带来了一些制度层面的突破。深圳、北京等地先后放宽了对民间组织的注册、登记。如在汶川地震救灾和重建中表现出色的李连杰壹基金,去年在深圳以私募公益基金的身份合法注册成功。

上一篇:云南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及分数线下一篇:徐冬霞省培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