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芬颁奖词

2024-05-04

吴新芬颁奖词(共3篇)

篇1:吴新芬颁奖词

优秀教师颁奖词-[优秀教师颁奖词]

优秀教师颁奖词

一、优秀教研组长:

1.李老师:

“厚”德载物,“先”圣为师,老“李”年年结新果!请让我们品尝一下这果实的甘甜吧:黄娟,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连中三元;元清,成都模式教学展示,掌声一片;为民,德育研讨现场会公开课,啧啧称赞;让红、祥菊,城乡多校交流,好评绵绵;海峰、祥菊,青年教师比赛,大奖连连。他就是八中数学掌门人,资深教研组长李厚先。

2.刘老师:

政治挂帅,文涛先行。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她是知识的传播者,她是家长的代言人,她是品行的教科书。她带领同伴研究课题,成绩斐然;她指导学生创作论文,佳音频传。成绩面前,她依然谦逊进取,她坚信“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她将引领着八中政治教研组负重前进,再续新景!她就是优秀教研组长刘文涛。

3.张老师:

他,论个人专业技能,二十四载硕果累累,7次市级表彰,20多次论文发表,30多次学生获奖;他,论组织协调能力,引领教研组快步腾飞!无论是省市论文评比,还是课堂教学大比拼,他们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优秀教师颁奖词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中考成绩,他们都走在全市的最前列!他带领的团队在不断磨砺中绽放出一朵朵智慧的奇葩。他就是化学教研组长张飞。

二、优秀备课组长:

1.赵老师:

这一组,分明窝藏女强人!莫道她们娇小玲珑身,莫笑她们温婉动人绕指柔,且看工作时他们雷厉风行磐石抖,严字当行脚下生风。他们,就是初二年级组的常备军,师长谓谁?赵武也!更有一名指导员,他能指引古今,有诗为证:旧代“古代兵”,做阵到今日!战况如何?也有诗为证:教“林”总“庆珍”,“红” 妆最珑“玲”。“燕”子追“晓光”,小“惠”出“艳”““菲”。

2.李老师:

桃“李”满园,巾帼不“让”须眉,好一片“红”火了得。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着教师的风采,用信任和鼓励引导着每位学生,用真诚和勤奋锻铸着备课组的整体实力。他们的面容有着线条分明的立体感,他们的心灵有着XYZ探索的神秘,他们的思维有着层层推理的缜密。他们是数学王国的福尔摩斯,他们就是李让红领衔的初三数学备课组。

3.张老师:

正是这样一个群体,聚集了7位各

具才艺的才子佳人;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倾注了全校师生期许与羡慕的目光;还是这样一个团体,创造着并创造了八中历史上的奇迹——让每个孩子把ABCD诠释得张张扬扬,把洋节日演绎得红红火火!这让我们真正看到了教学相长的力量!他们,就是张红领头的初二英语备课组!

4.吴老师:

她用图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陶艺点燃学生的才智,她以理论为旗帜,在教学实践的旅程中走得坚定而执着。她的团队虽然只有寥寥三人,但他们以竞赛为突破,在多次的评比选拔中表现出类拔萃,一次次奖项照亮了属于胜利者的荣耀;他们以课堂为舞台,在各级别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亮丽精彩!他们创造了美术组的辉煌!她就是美术备课组长吴金环。

三、教研先进个人:

1.汤老师:

家人眼里,只有学校,没有家。他 的心中,家外有家,八中是大家!一年如一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辞辛劳,无私奉献。为学校的教研与改良,他更是亲力亲为,与同仁一道,目标引领,知识搭桥,活动达成,“导学练结构教学”已成模式。路漫漫其修远兮,汤哥上下而求胜!

2.邵老师:

三十风雨,三十春秋。回首向来萧瑟处,总是笑语对天歌。儒雅有礼显身手,丹心一片续华章。从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优秀的市骨干教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校党支委委员。问他教学生涯何处最欢喜?他一定如是诚恳回答:最开心的事,毕业学生来看望!最乐意的事,学生走出八中再腾飞!这就是我们可敬的教学副校长——邵礼华。

3.吴老师:

利刃在手,无往不胜。一“利”是你的教学理念,师生平等,愉快教学,和谐轻松中学海何处有苦?二“利”是你的勤奋进取,不甘人后,一丝不苟地为学

生的发展服务。优秀教师颁奖词三“利”是你的聪明智慧,多变的课堂,幽默的话语,英语何曾再成为学生的拦路虎?你的付出,自有回报,教学成果,有目共睹。成绩面前,她就是当之无愧的教研先进个人吴利。

篇2:2010感动中国颁奖词的韵律美

颁奖词的韵律美主要表现在:音节整齐匀称, 声调平仄相间, 韵脚和谐自然。

一.音节整齐匀称, 体现语言节奏美

颁奖词中存在大量经过锤炼的整句, 其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 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在整句中, 最多见的是对偶句式。对偶句式讲究音节匀称、整齐, 可以带来一定的节奏感。颁奖词中大量使用对偶句, 同时整中有散, 参差错综, 使颁奖词有变化、有波澜、有起伏, 产生一种生动活泼的节奏美。例如:

(1) 少年伤痛, 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 澎湃强国雄心。如今, 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 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 他仍在路上。 (宋文骢:歼-10之父)

这段话有两组整句, “少年伤痛, 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 澎湃强国雄心”、“青骥奋蹄向云端, 老马信步小众山”, 形式匀称整齐, 节奏的韵律也随之增强。但其中有穿插着两个散句, 这样整段颁奖词参差错综, 整中有变, 变化中又蕴含着整齐, 使人印象深刻。

(2) 一切从零开始, 从乡村开始, 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 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 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 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80后。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开头用排比句概括了乡村女校长的事迹。后面用对称句“别人离开的时候, 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 她还在耕作”, 写尽了乡村女校长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节奏整齐, 读之琅琅上口。

二.声调平仄相间, 体现音调抑扬美

注重声调的升降变化, 灵活运用平仄交替, 是形成语言韵律美的方式之一。平仄问题是诗歌尤其是律诗特别注重的问题, 现代散文一般不管平仄, 但如果在散文中适当地注意平仄, 特别是句尾停顿的地方, 可以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例如:

(3) 彩云之南的才女, 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 硝烟里转战南北, 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 让爱情变成了信念…… (卓琳)

这段颁奖词有两个整句:“彩云之南的才女, 黄土高原上的琼英”、“硝烟里转战南北, 风雨中起落同随”。其中, 音节整齐匀称, 且每个对称句结尾的音节平仄相对, “女”是仄声, “英”是平声与之相对;“北”是仄声, “随”是平声与之相对。仄声抑, 尾声短;平声扬, 尾音长。平仄有规律地变化着, 对仗工整, 读起来抑扬顿挫, 声律和谐, 十分动听。

三.讲究押韵, 体现韵律回环美

韵律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 押韵能够使语言富有回环美。音节匀称、整齐就有节奏感, 如果再安排好韵脚, 就会和谐悦耳, 琅琅上口, 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颁奖词是当诗歌来写的, 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也很讲究押韵, 虽然间隔长了些, 也不那么严整, 但仍然让人感到韵律的回环美, 给人以艺术享受。例如:

(4) 这个奇特的家庭, 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 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他这支拐杖, 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 扛住了生命的重量。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5) 两任村官, 六载离家, 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 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 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 村民按下红手印, 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 他们再次伸出手指, 鲜红手印, 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篇3:吴新芬 今生愿做你隐形的翅膀

“七夕”节这一天,吴新芬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

看着身边还在睡梦中的女儿,她开始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王俊景的穿戴。王俊景深情地望着妻子说:“芬芬,节日快乐!”吴新芬也温柔地回应:“景哥,天天快乐!”

“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感觉每天像在过节,生活处处都是快乐。”吴新芬说这话时,满脸洋溢着幸福。

一段奇缘

——“我有1001个留下的理由来守护你”

一天,两天,三天;

一个月,两个月……五个月

这段时间,23岁的河南郑州耐火材料厂会计吴新芬,每天到厂传达室,询问是否有自己的信件。

她在等待数千里之外西藏一个叫王俊景的边防军人的来信。然而这五个月,王俊景的书信却戛然而止,任凭吴新芬的一封又一封寻呼信。

1998年3月25日,吴新芬再也承受不起牵挂的沉重和揣度的慌乱,她给王俊景妹妹王俊丽打了个电话。“你哥最近好吗?”话没说两句,俊丽就在电话那头嚎啕大哭。

“俊景出事啦!”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心头。果然,在拨通王俊景三姨妈的电话后,吴新芬的这一预感就得到了证实。她望着天花板发呆,脑子里闪现出许多和王俊景交往的情景。

那是1993年元旦将至,吴新芬又像往常一样,怀着对军营和军人的深情,将一位少女的新春问候和祝福装进信封,寄给远在西藏的边防官兵。

阴差阳错,这封没写收信人姓名的信,飞到了河南籍新战士王俊景手里。

拆错信的王俊景十分愧疚地回信表示了歉意。从此,书信在这两位天各一方的河南老乡之间架起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在吴新芬的鼓励下,王俊景奋发进取,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当班长,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

然而,灾难突如其来。1997年10月25日,军校毕业回到连队担任排长仅3个月的王俊景在抢修军地公用高压电线时,被高压电击伤,双臂高位截肢,左腿严重烧伤致残。

“他到底怎么样了?”此时的吴新芬心急如焚,只有一个念头:去成都看他。

当她推开病房的门看到王俊景时,惊呆了。床上躺着一个没有双臂且被纱布包裹得只露出两只眼睛的人。吴新芬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她更没想到的是,王俊景见到她就是冷冰冰的一句话:“你怎么来了?赶紧走!”吴新芬感到十分委屈:但她看到病床上的王俊景时,止住了眼泪,俯身对他说:“是我自己要来的。就想来看看你,照顾你!”

“你都看到了,我有人照顾,你走吧!”王俊景粗着嗓子吼她。为缓和气氛,她含泪离开了病房,从医院接待室借来笔和纸给他留言:“俊景哥,即使你有1000个让我离开的理由,我也会找出1001个理由留下陪你,因为你是为群众和战友的利益而负伤的!”

这封不足百字的短信在王俊景心里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患难见真情。自从吴新芬到来后,她成了王俊景的一双手:洗脸、吃饭、穿衣、挠痒、上厕所……

在吴新芬的悉心照料下,王俊景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但他的两条腿肌肉烧伤四分之三以上,左脚掌已被萎缩的肌肉拉得与左腿几乎成了一条直线,根本无法走路。医生诊断说,他不可能再站起来了。

双手没有了,不能再失去双腿。为了让王俊景重新站起来,吴新芬抱着王俊景的腰开始练站立。为了锻炼他的腿部力量,她有时就跪在地上扶着他的左脚,一公分一公分地挪。

有爱就有奇迹。一个月后,王俊景能自由行走了!

一世姻缘

——“爱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

王俊景的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患有精神病的哥哥整天在外疯疯癫癫,嫂子因不堪忍受生活重负丢下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离家出走了。

全家人原指望王俊景当上军官后能挑起家庭的重担,怎料天不佑人,他非但没有减轻生活压力,反而现在使这个苦难的家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

为了摆脱生活窘境,吳新芬决定去找工作,挣点钱贴补家用。有一回,她在一家公司找了份不错的文秘工作。可她人坐在办公室里,心却在家:王俊景在家里怎么样了?更糟的是,很多时候,公司需要她外出谈业务,她却不能离开。因为无法保证正常的工作时间,吴新芬只好放弃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后来,她又找到了一份在餐馆当洗碗工的工作,可还没干一天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因为饭店的老板认为她带着一个伤残的王俊景在店里走来走去,影响了店里形象。

干什么工作好呢?吴新芬想到隔壁收废品的邻居,捡破烂没有时间限制,既可以挣点钱贴补生活,还可以随时随地带着王俊景,照顾他的生活。

从此,无论是寒风萧瑟的冬天,还是雨淋日晒的夏天,垃圾箱边、道路两旁,经常可以看到吴新芬的身影。

直到2002年8月,吴新芬才与王俊景在西藏山南军分区驻高原某部,举行了俭朴的婚礼。

“一个女人家,天天照顾一个残疾人的吃喝拉撒,还有孩子,一天两天可以,但这么多年都能始终做到不离不弃,真是太难了。”提起吴新芬,以前的房东打心眼佩服。他说吴新芬真的太不容易了,白天在外面捡垃圾忙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要给丈夫女儿做饭,之后又给王俊景洗澡。等这些都忙后,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给王俊景做按摩,帮他康复身体。

很多人不解地问吴新芬:“你幸福吗?图什么?”吴新芬在谈到幸福时,她在日记中写道:“与景哥生活的这些年,虽然也吃过很多苦,受了不少累,但我却是快乐的。因为我过上了我想过的生活——天天与军人在一起。”

吴新芬怀上孩子后,王俊景给予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无尽关爱。当他听别人说怀孕后不能穿短衣服,就悄悄出门,数小时后,他残留的半截胳膊却夹着一套粉红的孕妇装回来了。

为此,王俊景吃了不少苦头。由于公交车速度快、赶车的人多,他三次都没挤上车,后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才爬上车。下车时又因车没停稳,重重地摔倒在车厢内,半天没有爬起来……

“别人都说我这样天天侍候他这,侍候他那,不觉得烦吗?我没有觉得烦,因为我为他做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的,是我对他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并非是他们眼里所说的‘侍候’。”吴新芬对记者笑言。“爱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

一生相守

——大爱背后的绿色情怀

吴新芬出生在革命老区河南安阳,从小就听爷爷给她讲战斗英雄,这些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炽热的爱国拥军情怀。她向往军营、崇拜军人。平时穿的是军装,唱的是军歌,背的是军用挎包,甚至连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女兵。

从读初中开始,她先后给驻守在雪域高原的边防官兵和南中国海的海防将士,寄出过140多封慰问信。她常对同学说:“我这辈子,注定要与军队结缘。如果当不了军人,就去做一名军嫂。”

这些年,吴新芬获得过不少荣誉,她还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根据她的事迹改编的电影、戏剧、电视剧相继上映上演,越来越多的媒体请她去做节目、采访,但吴新芬依然是她自己。她说:“今天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做了一名军嫂。”

目前的生活让吴新芬感觉很温馨,丈夫王俊景病情基本稳定,女儿甜甜已上小学二年级了。说起王俊景的现状,吴新芬特别欣慰。如今他已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会用电脑、能发短信、上街买菜。

而对于家庭之外,吴新芬还想做更多有益的事来回馈社会。

去年7月,以她为原型的大型戏剧《大爱无言》进京演出,不少单位为她捐款。她拿出五万元捐给了安阳老家的小学,剩下一点她留下来设立了一个“军嫂基金”,专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军属。

王俊景担任了禹州市多家军警机构、社区、学校的课外辅导员,平时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吴新芬在网上设立了“军嫂专页”,开通了“军嫂热线”。她希望能通过这些渠道,让更多拥有美好心灵的年轻姑娘了解军人、理解军人。

今年“八一”前夕,他们一家来到了素有中国“东方第一哨”之称的乌苏镇哨所和中国最北的哨所——漠河县北极村的北极哨所,吴新芬把写有她精心制作的笔记本送给了每一位哨所官兵,同时把具有禹州特色的钧瓷赠送给了哨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吴新芬颁奖词】相关文章:

十佳好少年颁奖晚会 颁奖词04-09

颁奖词集锦05-25

孔子颁奖词05-26

十杰颁奖词04-20

支行颁奖词04-20

鲁迅颁奖词04-21

颁奖词管理04-26

颁奖词表彰05-14

销售人员颁奖词05-22

李逵的颁奖词04-07

上一篇:如何申请个人房屋投资担保下一篇:工作经验是个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