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2024-05-17

中草药(精选8篇)

篇1:中草药

Chinese Herbs

Modern medicine is saving millions of lives with such wonder drugs as penicillin and the mycins and such advanced techniques as radioactive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Chinese and a growing number of westerners place greater confidence in the prescriptions of herb medicines and acupuncture therapy.

Herbs used in the aromatic but often bitter brews are not limited to the vegetable kingdom. Materialsand animal substances are also ingredients. Moreover, not all the concoctions are to be drunk. Many medicines are in the form of pills, ointments and powder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na, East Asia and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have been cured of diseases which western prescriptions failed to do so.

Herbal medical treatment is mild and tonic, and its curative processes slow. The objective is to find the seat of the trouble or obstruction and then work to counteract its effects.

Surprisingly enough, Chinese herbs also include such strange things as insects, deer horn, tiger bones, cicada shells, frogs, and toads. Liquid concoctions usually thick,brownish or black, and.often taste bitter.

A proverb says “Efficacious remedies are i bitter in the mouth but beneficial to the body,” and I think Chinese herbs bear the best proof.

篇2:中草药

论文题目:

中医药的发展趋势与现状思考

所在学院:

国际学院

年级班级:

13级物流管理一班

学号姓名:

20135953 李滕锋

指导老师:

庄红卫

2014年12月28日 【摘要】

中医应该归在国学中,它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关键词】

国学 生命科学 文化自卑 中医药的魅力 人文 中医药管理 中医药发展 【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1中华瑰丽的珍宝——中医药的魅力

“所谓国学,包括文、史、哲三大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道德伦理、逻辑等方面。《诗经》、《书经》《易经》又是国学之首”。[1]《诗经》是文学艺术的代表,《书经》是史学的代表,《易经》是哲学的代表。中医恰恰源于《易经》,哲学家通过综合观察,类比研究,加以演译、抽象,从无限变易的现象中邻悟到各个领域的规律和原理。经过实践研究再实践进步,几千年的漫长时间,博采了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技术,人文诸学科的优秀成果,集中体现为古代唯物辨证法与中医理论实践的结晶,逐步形成中医学特色,独具一格的中医学辨证法,中医学辨证法正是中医科学体系中瑰丽的珍宝。是我们祖先研究人类生、老、病、死,反复实践验证的宝贵财富,它也将成为哲学家和医学科学家研究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科学。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基础上,注重人与天地自然的大整体和人体各部组织器官的小整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统一性,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相互关联的动态性,并以维物辨证法为特点的方法体系,就是中医深深地扎在国学之中的无法切断,也不能切断的根。

中医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存在的生命科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辨证施治,从四诊八纲到药物方剂,认为“人的生病是某种致病因素导致阴阳气血失衡和谐所致,人的心理活动不顺应社会客观规律也会生病。治疗原则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辨证论治,调节人体机能,使阴阳气血恢复平衡协调,使七情六欲顺应社会客观规律而愈病”。[2]

中医不像形态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从尸体解剖学上看到有形的,能够服人的科学性。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中医是把人体与天地自然联系起来的动态医学,他以功能及生命运动的形式存在着,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是无法从尸体解剖学和形态学上找到科学概念的。因为人死了,生命运动就停止了、消失了。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愈来愈证明中医理论的可贵。国外科学家对人体生物钟的研究,针麻的研究,气象对人体的影响的研究,节气与人体的关系的研究等,都证明它有很高的科学性。这些现象在我们中医学来讲,数千年前老祖宗早已初步掌握并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运用于人民的保健事业。中医是我们祖先近三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经实践检验的真理,它将发挥重大的科学原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也将很快发展为人类的生命科学。

笔者经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很多西医药解决不了的绝症、危症、难症、奇病、怪病都被一个一个解决了、痊愈了,难道这不是中医药的魅力吗?这不是中医的科学性吗?掌握了这一套科学原理,就可随心所欲、遇病不慌,从容处置,辨证施治,就能施展中医药魅力无穷的优势。

2古人的风采与不幸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能透过墙壁看到人,并能看到人体内部的一切,当然并不仅是扁鹊一人有这种本领,人这种超微观的思维信息,能够透过任何东西,不受阻挡,这是科学不好解释的。对人体内经络的运行,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生相克),内脏与体表之间的联系,一天十二时辰与人体内外各部分的关系,日、月、星辰的运动,四时节气的变化与人体的联系,疾病的发生与转归等,都是通过人体经络系统进行的。这些有关人体整体联系,人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人体自在运动,自动调节等现象,说明中医理论的总结也与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锻炼有密切关系,同时更是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两千多年前的扁鹊就可透视人体,华佗就可以刮骨疗毒,开颅手术。这说明我们祖先的才智不比今人差。例如:《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扁鹊能视垣见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正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列子·仲尼篇》曰:“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亢仓子曰,我能视听不用耳目,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肢之可觉,心腹六脏之可知,其自知而已矣。”

古人有特殊功能的文献举不胜举,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我国古代大部分文化,这类绝代资料没有了,掌握这些学问的人又屡遭迫害,到秦汉以后这些学问逐渐变为极少数人所掌握,并为宗教神秘色彩掩盖着。到了近代此类人才更是极少见到,即使有极个别者,也是带着迷信色彩出现,造成鱼目混珠,致使真有特异功能者也受到牵连打击。而相当一部分是真正的巫医、行骗者也给诬陷攻击中医者有机可乘。

3中医药发展之艰难

长期以来,不仅是知识界而且是中医界本身相当大部分的同志对中医药学这些基本理论怎么总结形成,衍化发展是不甚清楚的。现在不少黄皮肤的炎子孙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药学视为糟粕,总以为中医理论是古人虚构的,臆造的,不可靠的,但是为什么运用这些理论能治病保健,祛病延年呢?他们又无精确的理论对答。而中医界的部分同志则轻中医、重西医、中改西,甚者不能精通中医药理论而听信慌言诬陷中医。

由于古代医著《内经》“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特别是《素问》七篇更是“辞理秘密”,十分难懂,致使不少学习《内经》的同志,特别是初学者在读到难懂之时,学不下去了,往往中道辄止,放弃了学习。更有少数同志自己学不懂,反而大肆宣扬“运气学说是伪科学,迷信”,甚至攻击中医,更是个别挂着“中国科学家”头衔,没深入研究中医药就大肆放风凉话,说中医是滞后的封建医,应当消灭废止。近代有名的余云岫现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医的悲剧。更使现代科学界不可思议的是,中医药科学发展到今天,连外国专家都赞同的中医药,竟有个中国教授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之文,攻击中医药是装腔作势,是巫医。公元前就有医和“非鬼非食”的论述。后有扁鹊的“信巫不信医者,六不治也。”再到黄帝内经的“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等论述,[3]可以说中医与巫医一直斗争了几千年。张功耀是现代科学家,竟然于史实而不顾,一再诬陷中医,是没有研究过中医的诽谤还是研究不懂中医的真装腔作势?或是别有用心呢?被外国人称之为“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药却要被本国、本民族的黄皮肤人自己否定,甚至废止,真是莫大的耻辱,不可思议。然而中医药的自身发展和中医药政策的弊病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历史上许多名医都是民间出来的,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朱震亨、李时珍等。而当今民间的名医也不在少数。如:广东省电白县有个谢卓邦医生,他治肝病独树一帜,在全国医药刊物上发表过治肝论文25篇,并参加过全国多次肝病学术研讨会,花钱少,治病彻底,可这样的名医现今还是个黑医,有职称而无执业资格,处处受难,非法行医,名符其实的名医而名不符实,这能说明中医不发展吗?还有广东省揭阳市的郑国枢医生,杭州市的邱志济医生等举不胜举。他们全身是宝,却有部分医生不能名正言顺的献给国家,献给中医,献给百姓。这是中医的损失,国家的损失,而像张功耀教授这样名正言顺的“专家“却在真装腔作势,真损害国宝。

近几十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办了许多中医院校,中医研究院,培养了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却在临床上少有突破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也少有拿出临床上有突破性疗效获重大科技成果奖的中医论文,即使有论文也是在实验室老鼠身上作文章,人是有思维的,怎么能与老鼠相提并论呢?中医是最科学的人类医学,并不是动物医学。中医的理论不是出自实验室,而是源于临床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真理。其次中医管理两极分化,部分中医执业者处在国家大医院里业绩平平,纸上谈兵,甚者中改西,中医西化。而民间中医用兵如神,却在非法行医。再者中医历史以来都是医管药,而当今中医药分家,中医药技术水平很平常的药管人员可随便指挥医生,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中医药能发展吗?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中医药发展之艰难啊!

4彻底告别文化自卑感是认识中医的根本

包括全世界很有名望的许多科学家都指出“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从清朝末年至建国初二百年才有些落后,但这是社会的落后、管理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化实质的落后。中国人应该彻底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扬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药“正名”。“中医药是成熟的科学。”[4]是人类的生命科学,中医包括经验医学,这种经验是从古至今几千年的积累和验证而来的。医圣张仲景经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才写出了《伤寒论》,一证一方,方随证变,方证对应。理论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中医的经验医学不是伪科学,是实践检验过的人类生命医学。

外国科学家都能认识中医并深入研究中医。如德国慕尼黑大学著名汉学与医学家曼·波克特教授既是西医学家,又坚持研究中医几十年,在中国科技信息所主办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作了专题演讲,题目是《为什么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扬。[4]他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经过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说:“中国人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而西医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应当看到,它是借助物理学、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群,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壤之别啊。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4]多么精辟的分析和论述啊,张功耀教授连个外国教授研究中医和西医的功底都不如,还真装腔作势写文章出丑呢!

波克特教授还说:“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以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可悲的是,当前这种状况还在继续恶性循环。”[4]外国专家不仔细认真的研究中医能对中国的中医事业有这样透彻的论证和看法吗?现今的中医政刺不是略带有这样的现象吗?中国的医生和个别专家教授不就是这样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吗?竟还有张功耀这样的专家教授不研究中医,给中国人丢脸。连外国都当宝贝的中医,中国的教授却要告别中医中药,真是不可理喻,别有用心。

波克特教授也是第一位严历批评中国人背离阴阳五行学说的外国人,他说:“本质和内在的不平衡是两种医学体系在方法论上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对中医的歧视„„一定的方法学和技术,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合的常规标准。中国的科学特别是中医学,采用阴阳和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来达到定性标准的单义性。中国科学家反对使用阴阳五行作常规标准,正好像西方科学家禁止使用米制来表达定量陈述的单义性一样荒谬。”他还说:“就医学而言,由于十九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在中国人心灵上造成的模糊和麻痹,直到今天仍未得到克服,连一些中国的医学家和政治家都没有认识到上述事实„„都是按照这种外来的教条主义和不合理的前提,发表议论和行事。都认为西医是科学的,相反„„没有对中医基本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研究。”[5]这是对中国某些医学家和所谓的科学家极其准确的批评。实质是不研究中医,崇洋迷外的模糊和麻痹思想作怪,用西医学改造中医,或干脆攻击和诬蔑中医,这就是张功耀教授的荒谬面。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说:“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6]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著名科学家李致重教师的《中医形上之思》文中分析了中医的发展和揭示了中外科学家对中医及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论述。把中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国学”之中,“我是谁”——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中的瑰宝,“我从何处来”——我从中国“国学”中来。你是谁,你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你不是国学,保护和发扬国学中的瑰宝是不是你这个中国人的责任和荣誉。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全面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大脑思维一般规律的哲学方法和包括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思想在内的系统方法,及以模糊数学,模糊识别等最新科学研究方法同轨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创始者;中国的中医学是世界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最早,最成功的唯一学科。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解,实在太浅薄了。这是一个世纪以来,造成中医方法论断裂的征结所在。所以,在中国尤其在中国的中医界,虚心、认真、严肃深入地重新认识阴阳五行势在必行。否则,将因为我们的无知和愚昧,彻底地毁掉中医。这一危机其实已经临头了。只要我们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实事求是地审视现实,相信不会将“危机临头”视为危言耸听的。[7]

河北中医药研究院教授曹东义老师为了揭露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的导恶行径,用外国科学家教授波克特对中医的研究与论述及对中国医学家的批评实例,来指出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感是其反中医情绪的根源。正确认识中医药和弘扬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在本世纪受尽摧残,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时代应该结束了。虽然攻击中医,误论中医药的人还会有,因为受十九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大部分中国人心灵上造成模糊和麻痹,崇洋迷外,不研究中医科学,不懂中医理论,妄加指责。实际只要有爱护和保护国家之心,虚心、认真、严肃、深入地研究中医药理论,您的观点一定会转变的,一定会有波克特教授的感受。但反中医的魔咒紧紧地戴在不少人的头上,扎根在许多人心里,总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立论根据继续攻击中医,废止中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路途的艰难,彻底告别文化自卑感,负担起保护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深入研究中医古典文籍,吸取精华,充实到临床实践中去,使中医成为人类生命医学的典范。文化自卑感存在于某些人,但永远不存在于自信于中华国学、深入研究国学的中国人。

5中医的未来战略

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在中医界掀起了一股“重视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潮。刘老师赞同“没有一流的人文水平,就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科学从哪里来?从人文中来,所以每一位有建树的科学家人文精神、人文底蕴都是深厚的。为什么科学家的造诣到达一定深度以后,写出来的东西不但可以启迪本学科本领域,而且可以广泛惠及其他学科,这就是人文的因素。”[8] 中国的科学家们,尤其是中医药的科学家们要掌握一流的人文水平,展示一流的本学科学术水平,把国学中的瑰丽珍宝尽快请回到中医药学术中和临床实践中来,深刻地找出中医药衰落的根本原因,改变对国学的冷漠与背叛,从历史的才识中负起炎黄子孙的责任。

笔者作为基层临床医生,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努力,但振兴中医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中医药的民展战略出发,尽快采取一切有利措施,以实际行动改革求实,首先从中医药管理入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①中医药不能分家,而且要有中医药独立行政机构,由优秀的中医药人员管理。制定《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师法》、《中药药品管理法》、《中医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医人才培养培训法》等法律法规。

②国有的中医院和中医附属医院应当尽快由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掌握,坚持以中医药为导向,以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为导向管理门诊、住院及临床实践运用的研究。可以成立西医门诊,协助中医做一些现代化检验与会诊,并在临床治疗中协助中医解决一些局部问题和紧急问题,但绝对不是中医西化或完全依靠西医。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写病案,一例病拟一堂课,随证加减直至痊愈,最后要讨论分析,有理有据,真正体现中医药在临床中的魅力,以实践充实中医药理论而再指导实践。

③中医院校要在全面系统地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和四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再学一点自然科学和西医知识。培养出能在临床中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用西医学知识作辅助中医临床解决局部疾病,以中医药调节整体平衡、治本而提高远期疗效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办好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成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和总结经验的场所。

④中医研究工作不可纸上谈兵,要以实践为导向,用科学手段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科学手段不是以动物或尸体作研究手段,而是要在大的中医院或中医附属医院的临床中开展中医药的实践研究。“经验的总结、传授和学习、继承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值得我们仔细的研究和探索,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医的理论不是出自实验室,而是源自临床经验。”[9]理论源自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科研人员应该是名医大师或者是名医大师指导和科技人员合作的临床实践研究,以最优秀的疗效回应定科研结论,再充实科研理论。这种最优秀的疗效回应就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临床实践经验,他可以充实中医药理论,使中医药理论得到完善和提升,再推广指导以后的临床实践,这就是中医药研究的目的。

⑤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学术上是平等的,理论上是不同的,“想要把中国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观用现代科学的局部病理生理机制去解释,希望中医辨证像西医辨病一样,通过辨认异常的理化指标来实现,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想要合二为一的新概念、新理论,怎么能不事与愿违呢?”[10]绝不能用管理西医的方法来指导中医、管理中医,也绝不能用中西医结合来取代中医,中医药学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独立的卫生行政机构,不受任何学术思想干扰的国学机构、自然生命医学科研机构。

国家要对民间中医进行全面的统计考核,彻底解固非法行医的枷锁,根据个体差异分别进行单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式考核,中医就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结合,西医就是西医,中医特色特效疗法的检验及考核,鼓励民间中医努力奋发,不断创新。对有特殊贡献的民间中医要特殊关爱,给他们评定职称,优秀者奖励,学术贡献较大者评定科技成果,中医人员要纳入中医药人员的管理中来,使民间名医摆脱历史困境,回到21世纪的管理层来,才能与巫医区别,对真正的巫医,一定要通报,打击取缔。

中医药已被世界许多国家重视、研究,尤其中药可能达到被垄断程度。因此,中医药管理势在必行,中药绝不能被外国人垄断,如果有一天中药被外国人掠夺,中国的中医还怎么发展呢?向外国进口中国产的中药的现象,我们绝对不能出现。因此,中医药独立行政机构急待解决和成立,中医药管理势在必行,中医药的对外政策的法规急待制定,中医药不能藏在宝库中当文物保护,但也要有产权和知识产权等相应的保护政策。

6中医药管理和科技部门改革是中医药发展的保证

中医药发展就要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地、系统地继承和发展途径,根据其特色从中医理论、中医学辨证法和中医临床实践这三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临床疗效。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医药管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研、中医药临床医疗这四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中医药管理又是其他三项的重要保证。

中医药管理应从中央(中央级中医独立行政机构)到基层实现现代系统化管理,建立中医药管理系统工程,将政策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管理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上下通气,及时传达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及时发现中医名医,专家人才、成果转化。有临床科技成果还埋没有民间或基层,基层临床科技不知怎么申报申请,科技论文发表后,地方及中央级科技杂志上有名了,甚至各类学术会议上都有名了,但只是有名而已,尤其是临床科技论文,治疗疑难重症、危症、绝症的论文,得不到科技推广,得不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科技部门的重视也是一纸空文,知识无产权,更谈不到转化,永远在恶性循环之中,临床中医师的信心低了,中医药整体水平永远提不高。在实验室搞的实验论文倒是得到科技部门的重视了,也有了科技成果奖了,但永远也转化不到临床实践中去,也是空文一纸,空有其名,这些弊病都是阻碍中医药发展的。

科技论文发表于科技杂志上,科技杂志要对其发现评定,对极其优秀者要向中医科技部门及时推荐,尤其是临床绝症、难症、重症、危症、奇病、怪病的论文,要大力向科技部门推荐,作者要申报,但又找不着门路。科技部门要在各地方及中央级科技杂志上刊登各级科技部门的地址及联系方法,使之上下通气。科技部门要及时发现重大科技成果,重新评审,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及时推广到临床实践中再实践,反复实践后再定成果转化,全面推广,这就是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医药的发展要重视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是基层医院、农村卫生院、民间名医等高水平临床实践经验,不要看不起基层,看不起民间,从古至今许多名医都出自民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中医药的整体发展水平,使理论不断出新,出高科技。而中医药的独立管理,中医药科技部门的独立管理和有效改革是中医药发展的决定性保证。

7团结一致促改革,齐心协力求发展

作为中医药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临床中医师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可挣着国家工资得过且过混饭吃,要把中医药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时刻为国着想为中医药事业着想,中医药在我心中,我为中医药发展努力奉献,肩负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你就会首先充实自身力量,加强自身发展。每天想着今天的工作,有无收获和贡献,任务完成的如何?还需要怎么努力和改进,人人都这样想,人人都这样做,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凝聚力,团结一致促改革,齐心协力求发展,中医药才能自身壮大,自身发展。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医药爱好者、工作者、科技人员、中医药师都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分子,一鼓力量,我们的事业就能飞速发展。

2006年6月在中国厦门召开的首届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会上,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共谋发展大略。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的数量大大减少,学术水平大大下降,名老中医有的走了,有的年老体弱,中青年中医水平很低,疗效很差。许多中青年中医身居国家大医院,由于长期以来,中医政策不力,严重受压,无行政地位,也无学术地位,致使中青年中医改行成西医,改不了的也无自信心努力学习。中医药学术水平停滞甚至倒退。除了卫生部门对中医不重视和政策路线倾斜西医外,中医自身的发展肯定缺乏自信和悲观情绪,文化自卑感也不可否认。中医药要发展除政策扶持外,实行独立管理,独立科研。中医药工作者和医生要勤奋学习,默默奉献,在平坦的大道上攀不上科学的高峰。

①首先要刻苦攻读经典,要有奋发进取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总结继承的基础上、学术上和临床上要有新的突破,多治几个疑难绝症,反复验证,总结提高,提高临床疗效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硬道理,总结出有学术水平的病案论文来,真正体现中医药的无穷魅力。

②关于中医的数量问题,要多培养后代,每一个中医培养两个孩子,从小教育他们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继承中医,再经过中医学院的正式学习。有条件者要带培中医药爱好者为徒,加强对中医院校刚毕业的青年中医临床带培,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学术水平,有一个中医就要让他成才,绝不能让他失去信心而改行成为西医。

③像前面提到过的中医院校加紧课程改革,培养出来的是纯中医而又懂一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中医后代,绝不是西医或中西结合者。

④中医药发展严禁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从临床实践中多出名医,多发现名医,多出名医大师,多出临床实践的高科技知识产权和产权转化,多出实实在在成就造福一方的中医大师,未来的中医药定能登上世界生命科学的顶峰。【参考文献】

[1] 李致重.从国学看中医[N].中医药通报,2006,1,2. [2] 刘 云,薛 峰.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体会和概念思考[C].中国特色医疗名医优秀论文集,2006,1.

[3] 曹东义.不能放任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泛滥[N].中医药通报,2006,4,34.

[4] 曹东义.反中医情绪根于文化自卑[N].中医药通报,2006,5:34~36.

[5] M.波克特(德).转引自中医通讯,1983,3.

[6]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988. [7] 李政重.中医形上之思[N].中医药通报,2006,5,5. [8] 刘力红.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N].中医药通报,2006,4,36.

[9] 李 慧.方证对应学是中医的经验传承体系[N].中医学通报,2006,6,33.

篇3:中草药治疗仔猪白痢

1 猪痢散

[处方]白头翁、马尾莲各80g (或黄连20g) , 大黄1g。

[用法]共碾末, 混匀, 内服。体重5kg以下仔猪每次服4~16g, 5~15kg体重服16~24g, 15kg以上体重服24~48g, 每日一次, 连用3~5天, 亦可拌料饲喂。

2 仔猪白痢散

[处方]苍术3g、雄黄0.3g、吴茱萸6g、百草霜4.5g。

[用法]苍术、吴茱萸研末, 与雄黄、百草霜混匀, 然后用醋或酸菜水调成糊状, 用竹片或毛笔取药, 涂入仔猪口内, 每头仔猪1.5~2g, 一日2次, 连用1~4天。

3 白龙散

[处方]白头翁6g、龙胆草3g、黄连1g。

[用法]煎汤, 候温灌服, 每日1次, 连用1~4天。

4 穿白散

[处方]穿心莲、凤尾草各20g, 白头翁、番石榴叶各10g。

[用法]共碾粉, 混匀, 用开水或米汤调成糊状, 涂于仔猪舌根使其吞服或混入饲料中喂服, 每次3~5g, 一日2次, 连服数日。亦可拌入饲料中喂母猪, 每次20~30g。

5 白痢煎散

[处方]苦参60g, 穿心莲、山楂各40g, 胡黄连、木香各20g, 龙胆草、秦皮、诃子各30g, 通草、甘草各20g。

[用法]共研为细粉混匀, 开水冲泡, 候凉后分5次给母猪灌服, 每次加捣烂蒜泥3~5g, 仔猪通过吮母乳治疗。

6 苍白山泽散

[处方]苍术15g、白芍5g、山药10g、泽泻20g。

[用法]共碾粉, 混匀拌料, 150kg以上母猪50g/次, 每天1次, 100kg以上母猪20~30g/次, 连喂1~5天, 仔猪通过吮母乳治疗。

7 验方四个

篇4:中草药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以及植物的性味与种植环境有关,种植环境包含了空气土壤水源等等因素。而眼下我们培植中药材的基地是否具备与野生中药材生长环境相同的因素,我实在不敢苟同。

单从土壤与采收来看,就足以让我们对目前的中药材性味的正宗性产生怀疑。倘若性味都不具备了,还怎么来进行正常的中医治疗呢?

先说说土壤。中药为什么讲究地道,就是与地域土壤有关。怀牛膝淮山药就得是河南产的,杭白菊就得是杭州的,台乌药必须出于天台,等等。出了这块地就不是正宗的,其性味也大有差异。而同样是一个地区,不同的山水培植的药材也不尽然,因为土壤不同,土壤里所含的培养基就有差异,培植出来的药材也一定迥然。

再来谈谈采收。采收自古有定律,《千金翼方》(孙思邈•唐)云:“ 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可见采收是讲究时令节气的。当代人工培植的中药材,多采用大棚种植,采收也不分节气,我发现中药成品如益母草蒲公英等都色青枝嫩,已非昔日中药的模样。还有一些中药如黄芪党参已无原来特有的药物香味。

从以上几方面看,中药材的培植并不是想当然怎样就怎样的,而是需要做许多事前工作的,比如对土壤的调研,对水质的分析,对气候的测定等等。采收当然也是应当严格按照节气时令来做。拔苗助长既害了病人有损坏了中医药的清誉,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篇5:中草药协会教案

授课类型:知识讲解,游戏互动 计划学时:一节课(50分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中医知识,能够识辨20多种常见的中草药,培养小学生对中草药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别常见中草药

教学方案 :1)初步讲解一些中草识

(10分钟)

2)介绍养生知识,冬季吃那些水果和蔬菜有利(10分钟)

3)互动环节: 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1到2个负责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草药标本,让学生先介绍自己认识的草药,不认识的问该组负责人,最后上台将自己手中的草药名称告诉其他同学。最后将所有标本放在一起,老师随机抽取一样。让学生举手抢答,说出中药名。答对赠送小礼品。(30分钟)

新课内容:

一、中医基本知识

中医: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二、常见中药知识

中药:人们习惯把凡事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草药: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中草药: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三、常见穴位讲解

任脉:起于会阴,止于承浆,一名一穴,共24穴,分布于会阴、腹、胸、颈、颌部前正中线上。主治重点为泌尿生殖系、消化系、循环系、呼吸系脏腑疾病。

任脉诸穴:

1.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2.神阙:在腹中央,脐中央。

3.巨阙: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4.鸠尾: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5.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6.玉堂:在胸中,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督脉: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一名一穴,共28穴,分布于会阴、背部正中线、头颈部正中线至上唇内。主治重点为急症、热证、泌尿生殖系疾病、神经精神病、消化系疾病、运动系疾病。

督脉诸穴:

1.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2.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3.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4.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前顶后1.5寸。(经验取穴: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处。)

5.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经外奇穴: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间。其他一些穴道: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商阳:在示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人中: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中药名记趣:

中药与四季:春砂人、夏枯草、秋海棠、冬葵子

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靑、雷公藤、霜桑叶 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红花、南沙参、北五味、人中白 味:酸枣仁、甜石榴、甘草、苦参、咸秋石、洋金花 中药与地理:怀山药、望江南、河百草、海金砂、洋金花

中药和五行:阴地厥、阳起石、金石斛、木棉花、水濑肝、火麻仁、土鳖虫 中药和五彩:青黛、赤芍、白术、黑铅

中药与六畜:猪牙皂、牛膝、马宝、鸡血藤、狗肝菜

中药与生肖:鼠曲草、虎杖根、龙胆草、蛇含石、马齿苋、猴枣、狗鞭、猪牙皂

中药和与数字:一见喜、两面针、三桠苦、四叶参、五加皮、六月雪、七月莲、八月扎、九香虫、十大功劳、百部根、、千年健、万年青。

小结:本节课,学生实际接触,认识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如马齿苋,五味子,大叶黄杨,女贞子等,同时了解了一些实用的中医知识,让学生对传统的中医不再陌生。

中草药协会

2011年12月11日

现场采风:

向组长讲解比赛规则

观看草药标本

了解草药

举手抢答

介绍我新认识的“朋友”

篇6:中草药种植方案

根据中药材市场的变化,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我场绿色农业体系发展,根据牧场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牧场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指导,农艺、农机、水利等措施相结合,集成高产技术,树立典型示范区,辐射周边,积极推中草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我场的中草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牧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培训核心示范户90户以上,辐射带动种植户400户以上。

2、总结一套适合和平牧场的中草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

3、种植中草药3万亩,家庭农场实现利润1800万元。

三、实施具体要求

依据牧场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生产实际的需要,紧紧围绕中草药作物的植物保护、土壤耕作、肥料、品种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优化、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

1、注重质量,增加投入

在实施过程中,把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放在工作首位,克服在实施过程中规模求大,数量求多,水平低,技术标准不高的弊端,做到精细管理,把有限的技术资源,财力资源,集中投放到中草药种植上,不断提高中草药生产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确保人、财、物及时到位,成立了以农业副场长为组长,各管理区主任及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中草药种植发展领导小组。

2、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备春耕生产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务实求效,真正提高牧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质。

在中草药生长关键环节,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参观学习,真正把中草药种植技术教给职工,增强农户实施技术的理性认识。

3、加大宣传力度,力促全场涉农力量广泛参与

在实施过程中,做到高起点,高层次,大容量,高标准的做好宣传工作,不但积极向职工宣传中草药种植的重要性,还利用各种手段、媒介,力促全社会涉农力量共同关注中草药种植活动。积极宣传主推技术,教会职工群众使用新技术。

4、以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实施中草药种植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篇7:中草药美容方法

调节肌肤水油平衡,防止皮肤脱水干燥而起皱纹,人参活性物质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使皮肤洁白光滑富有弹性。

2、白芷的护肤功效

作用于痤疮、黑头、粉刺的治疗,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临床上将适量的白芷、茯苓和薏仁研细末调糊状敷面,可美白祛斑。

3、甘草的护肤功效

甘草提取物用于化妆品,可减轻护肤品对皮肤的过敏反应,有解除和降低有毒物质(如果酸等)对皮肤的侵害。

4、罗汉果的护肤功效

罗汉果一般做成水煎剂,供内服,可令其呈淡茶水色略甜即可;做外用,可取其浓缩液。也可用于洗浴以净化血液中的过氧化脂质,改善全身皮肤新陈代谢。有报道说,罗汉果还可用于粉刺、肥胖及皮疹脱发的治疗,可见罗汉果也是一味美容健身品。

5、当归的护肤功效

篇8:中草药研发利用探析

1 中草药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作为中草药发源地, 拥有博大精深的中草药理论基础、用药经验和深厚的中草药文化底蕴。但是目前, 我国医药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企业技术改造滞后, 产品科技含量低, 较难形成规模经济, 抗风险能力低。

1.1 市场规模小

目前国内共有6 700余家制药企业, 大中型企业有314家, 其余均为中小型企业, 不成规模。国际市场的中草药销售额每年达300亿美元以上。其中, 日本汉方药占70%以上, 韩国韩药约占10%, 而中药所占的5%份额中有70%为廉价中药材, 是作为原材料简单加工出口, 基本处于低价值阶段。

据统计, 随着国家的支持, 近几年中草药工业产值年平均递增20%以上, 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 形成近千亿元的产业。中草药年用量25年来从40万吨增加到120万吨以上, 中草药的利用前景值得关注。

1.2 缺乏科技投入

中草药新产品研发方面,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至今已有 1 000种以上中药新药通过注册, 其中一类新药约占12%, 二类约占7%, 三、四类各占40%左右。这表明, 我国新药研制的一、二类新药数量明显偏少, 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有较多重复, 对发展创新性研究和多样化开发利用研究不足。与此同时, “洋药”包括“洋中药”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 对我国传统中药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也带来人才、技术、服务方面的强力竞争。

在技术研发方面, 国内的中草药研究一般是提取技术, 中草药的传统提取方法普遍存在着生产周期长、能耗高、溶剂用量大、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等缺点, 处理后的产品往往无法掩盖传统中成药“粗、大、黑”的缺点, 疗效也很难实现西药的快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种新的分离提取技术被用到中药研究和生产领域中, 使得中草药的开发有了生机, 但主要还是在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研究分析, 实际应用不够, 产业化利用不够, 进一步的市场开发离不开企业化研发管理。

2 我国中草药产业发展对策

2.1 中草药种植

中草药种植与一般的农作物种植不同, 中草药因为事关人的身体健康, 其种植的种类和质量需要严格把关。气候、环境、化肥、农药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尤其是化肥农药, 若使用不当, 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中草药都有独特的生长环境, 非特定环境根本无法种植, 所以要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当地的品种。例如枸杞, 它的生长期长, 从3月中旬至11月上旬经历花芽分化、枝叶生长、开花结果、根系生长等重要的发育过程。每个过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再加上有些物候期是重叠进行的, 如:枝叶生长、花芽分化、果实生长等都有时间的重叠。所以, 如果此时养分供应不足, 就会使枝条发育、花芽分化受影响, 落花落果, 还会影响根系生长和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进而影响产量。种植技术上要注意合理施肥, 不断增加土壤中的养分, 为枸杞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 使它生长好、花果多、产量高。一般某一地区都会有特色品种中草药, 本地的特有种类往往更吸引药商、药厂的注意力, 容易产生良好的收益。种植面要考虑人力、财力等物质因素, 不能盲目扩大范围和面积, 防止过度生产。大规模种植离不开企业化运作, 以农场式管理, 及时把控市场变化, 不随价而种, 才能获得高产量、高收益。

2.2中草药提取技术改进

2.2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操作, 其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都直接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质量。因此中草药提取的机理、提取工艺等是中草药研究的重点。

随着科技进步, 一批新型的提取技术逐步得到应用, 如膜分离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 例如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对各种有效成分的选择, 以及微波萃取用于中草药提取的企业化利用前景等还有待完善。深入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与生理活性, 发现临床有用的原型药物, 同时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新类型结构化合物, 构造高疗效且便于工业生产的新药, 才能最终摆脱我国西药研究以仿制为主的被动局面。

2.3中草药企业化开发策略

从对中草药的认识、运用来说, 发展中草药产业是我国的优势, 也能够为天然药物开发开拓新的市场。因此, 挖掘中草药潜能, 实施中草药现代化是巩固现有医药市场的必然选择。但是, 长期以来我国中草药产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投入远远不够, 研发创新理念、专利保护意识和市场危机感的落后, 制约发展进程。例如同仁堂, 也在积极利用科技力量及国外管理经验, 发展零售连锁,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但是仍然有一系列有潜质的产品亟待开发。此外, 云南白药也是我国一大中药品牌, 独家垄断“云南白药”、“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 还在武定建立了药材种植基地, 设有博士后工作站, 但在科研投入、新产品研发及公司经营管理方面仍略显薄弱。

以公司的角度研发利用中草药是我国中草药形成品牌, 最终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发展趋势应该集中在生物高科技领域, 不仅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取技术、新药研发技术, 还要借鉴国外公司先进管理经验, 提高企业整体实力, 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保健食品、药用辅料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发展民营、家族式的现代企业, 引进高级人才, 克服当前中草药药业底子薄弱和新产品推广范围窄的缺陷, 自主研发, 同时注意知识产权专利保护。

3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投资环境的改善, 外国对中草药的限制也不断减少, 有利于中草药的进一步开发, 而企业是承载这一任务的良好组织, 企业化研发利用是我国中草药产业面临的重要选择。鉴于此, 我们以企业的角度, 分析企业化研发利用中草药的策略, 期待为新时期中草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周成明, 靳光乾, 付建国, 等.对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8) :659-663.

[2]陆凤, 高明博.我国中草药材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 2012 (1) :174-176.

上一篇:嵌入式开发学习路线图下一篇:中秋寄语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