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师说》

2024-05-09

我看《师说》(共8篇)

篇1:我看《师说》

我看《师说》

韩愈的《师说》中的警示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我们身为人师,应该怎么做给了最大的诠释。

老师,首要的工作是“传道”,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道,是道理,是做人的道理;学习这门学科的道理、方法。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愉快地接受老师,相信你、信任你,换话句话说,就是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你发起崇拜。其次,是“授业”,在学生明白各种道理之后,教师才开始传授知识。当然,对于教师的授业方面,各位教师都是做的是非常到位的。第三层,“解惑”,这是教师的最高境界,这里不单单指学习方面的疑惑,是指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只有解决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困惑,我相信学生都是想学好的,没有那个人是自甘堕落的。目前看,咱们的老师都忽视了“传道”和“解惑”全都在注重传授你所交的本学科可怜的知识了,在学生思想没有统一起来的情况下,教师的授业也只是一种“一厢情愿”,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学。要是哪位教师在传道方面做得好,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疑惑,你才能真正称得上“师者”。

目前,我们多数老师是做不到的,这与老师的知识广泛度、新旧知识更替程度、教育观念转变程度和对教育的专注程度等(或者说是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于是,这个重大的任务就落在我们全体班主任身上。我经常听到有人称我们班主任是“班爹”、“班妈”、“管家婆”,学生称我们为“老班”等等,其实,我们是享受这种称呼的,这就证明了我们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篇2:我看《师说》

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5)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四、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

五、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篇3:我看师生观——读《师说》有感

关键词:师生观,平等,对话

一、《师说》中的主要思想

韩愈的大部分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是尊师重道,我国是文明古国和教育古国,早在唐代就开始提倡尊敬老师,几千年下来,一直流传至今,可见我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师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教师和教育的文章,它主要论述了如何选择老师、老师的职责以及如何正确地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对于当今社会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韩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教师的职责

《师说》这篇文章是以老师的职责为开头的。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播儒家的主张,从而让学生变成仁义之人。同时,还向学生传授一些儒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这些文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惑。韩愈的主张把教师在传统教育当中的职责进一步拓宽,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韩愈《师说》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第二个道理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的方法。在唐代其实老师是一种地位不高的职业,经常会遭到一些目光短浅、学才浅薄的人的嘲笑,存在着很强的门第观念,并且很多人选择老师也会选择一些地位比较高的人。这时候韩愈的这句话,将这些错误的行为直接否定了,只要有道义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向老师请教。而作为教师则应该尽量地多掌握一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要有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要多与他人交流,从而在交流过程当中学习到知识。

(三)人人皆可为师

韩愈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需要老师,而且人人皆可为师,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当老师。孔子足够博学多才,可是他仍然愿意拜普通人为师,可见他的求学精神是多么可贵。学习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过程,但也不是必须得找比自己优秀的人当老师,即便是不如自己的人也是可以给自己当老师的。因为每个人的见识不同,可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当中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然后不断地成长。

二、我所理解的师生观

(一)师生关系是主体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但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二者也可以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有时候学生的观点也可以帮老师更好地打开思路,然后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教学过程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懂得一堆大道理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见识不断地积累知识,所以,即便是有问题也不要觉得没有面子,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心中的困惑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学生比自己更优秀,当然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开展的。

(二)师生关系是对话式关系

我们也可以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义成一种对话式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学习得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也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当中开展起来的,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答题思路,然后帮助学生解答。同时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之间互相沟通。只要存在问题就一定要提出来,即便是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但仍然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更好地纠正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韩愈对待师生关系上是这样说的,要“唯道是求”。只要有道理,就要学习,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流。

(三)师生关系是互惠式关系

在当今这个师生平等的社会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是具有一些权威的,可是在理解的思路和观点上学生的头脑也是非常开阔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经过日积月累,思维基本上已经定型了。而学生由于头脑当中空白的地方特别多,所以提出的观点也是十分具有创造性的。在这种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二者的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学生围着老师转,或者老师围着学生转。这两种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三、结语

韩愈的文章《师说》是一篇思路清晰、脉络清楚的文章。文章当中对于教师的职责和责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那就是任人为师,要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氛围。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要不断地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也是韩愈文章当中所阐述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所以要善于发现,善于提问,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文蓉.激趣教学灵动课堂——听张雪瑞老师《师说》有感[J].新课程学习(下),2012(5).

[2]王冬英,刘振伟.论教书育人的完整涵义——读《师说》有感[J].税收纵横,1990(4).

篇4:新解《师说》中的“师”

在感受韩愈说理透彻,对比论证精妙的同时,每次教授这篇文章总有疑惑萦绕于心头。笔者认为文中的“师”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的狭义的儒家之“师”,而是广义的术业有专攻的人才,即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我们现在各行各业带徒弟的人都被称为老师,我想这与韩愈提的“师”是一脉相承的。

毋庸置疑,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受魏晋以来的不从师思想的影响,更强调家学渊源,所以耻于从师,这股风气当然应该指的是有一定文化功底的读书人,根据当时被称为“狂人”的韩愈灰溜溜地被人讥讽、抛弃的社会状态,似乎都应该得出他所提倡的是儒家老师,但任何文章的论据都是为论点服务的,而文章当中所提到的论据有一些恰恰是指广义的老师。

为佐证其观点,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以论证。

首先,文中开头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行业的老师都会教给弟子的,不单单是读书的儒家老师,即使是武学,下文的表述也看不出倾向性。

其次,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提出了“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里明确指出“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不是韩愈指的老师,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儿科,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启蒙老师”,是教的最基本的知识。韩愈要说的 “学者”是像李蟠这样的“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有一定专业功底的人,不是蒙昧的儿童。他指的老师是更高层次的能“传其道解其惑”的老师,那么他们的老师,也应该是像韩愈这样的“术业”有专攻、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

再次,他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在韩愈看来小孩学的“书,句读”是人人都易于掌握的知识,就是文中的“小学”,那么“大遗”就应该是“道、业、惑”方面还存在问题。只有成人之后在“学无所长”时,而自己又羞于向人请教,不能成为“术业有专攻”的高级人才,这才是最糊涂的“未见其明”的人。

最后,在文章的第三段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在这段中我们看到,孔子向人请教的范围非常广泛,并非是儒家学说的内容,而向他们请教的是官职的名称,音乐、弹琴、礼。韩愈提倡人们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学习,他们为提升自己技艺勇于向人请教,而不像所谓君子说的“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耻学于师”,最根本的就是以无知充有知,用遮羞布蓋住自己,总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底,实际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当自己在不断的请教中能力卓越时,谁又能无视你,说你自卑,说你阿谀呢?孔子就是虚心、恭敬地请教,他就是后世“君子”的真正乐于从师的典范。这也是文中说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常常只满足于普通人的标准,能在行业之内混口饭吃,不求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但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有了精英的存在,才更好地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谁也不能否认像比尔盖茨、柳传志、马云等此类人的重大作用,那么韩愈的观点仍能照耀今人,促人猛醒。

作者简介:王庆荣,山东省泰山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早年曾获得教学论文一等奖,2004年执教市级公开课,两次获得市直优质课,并多次获得市直高考优胜奖,就职于山东省泰山中学。

篇5:《师说》课文

生乎吾前⑤,其闻⑥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⑦;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嗟乎!师道(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远矣,犹且(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18)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20)也,则耻师(21)焉,惑矣(2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23)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24),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5),小学而大遗(26),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27)乐师(28)百工(29)之人,不耻相师(30)。士大夫之族(31),曰师曰弟子云者(32),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33)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4)。”呜呼!师道之不复(35),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36),今其智乃(37)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8)!

圣人无常师(39)。孔子师郯子(40)、苌弘(41)、师襄(42)、老聃(43)。郯子之徒(44),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5)。是故弟子不必(46)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7),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48)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49)皆通(50)习之,不拘于时(51),学于余。余嘉(52)其能行古道(53),作《师说》以贻(54)之。

【字词注释】

①学者:求学的人。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③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④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当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⑥闻:知道,懂得的意思。⑦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就是“以之为师”。⑧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动词。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⑩是故:因此,所以。(11)无:无论,不分。(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还。(16)众人:一般人。(17)下:低于。(18)于:向。(19)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己。(21)耻师:以从师为耻。(22)惑矣:(真)糊涂啊。(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书。句读,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这里“句读”泛指文章的字句。(24)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25)或师焉,或不(f%u)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26)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遗,丢弃。(27)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迷信活动,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28)乐师: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29)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30)相师:互相学习。(31)族:类。(32)曰师曰弟子云者称“老师”称“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33)年相若:年龄差不多。相若,相似。(3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谀,阿谀、奉承。(35)复:恢复。(36)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37)乃:竟。(38)欤: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啊”。(39)常师:固定的老师。(40)郯(t2n)子:春秋时郯国(现在山东省郯城县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41)苌(ch2ng)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向他学习弹琴。(43)老聃(d1n):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问礼。(44)之徒:这些人。(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6)不必:不一定。(47)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48)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49)六艺经传(zhu4n):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传,解释经书的著作。(50)通:普遍。(51)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52)嘉:赞许。(53)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54)贻(y0):赠送。

【诗文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图示导读】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第一段,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根据第一段的理论,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对反面现象的批判中阐发第一段里提出的论点。在这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第三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第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总之,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有破有立,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深透,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简介】

篇6:《师说》教学设计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篇7:《师说》阅读答案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5、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6、下面文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B.则群聚而笑之 顺风而呼

C.句读之不知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吾师道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7、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⑥⑧

18、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9、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小学而大遗 ⑧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20、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4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

参考答案:

15、C 16、B 17、D 18、C 19、B

20、(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绝长江黄河。(2分)

篇8:《师说》拓展阅读

这是我国古代一篇著名的散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文章的观点非常鲜明, 结构十分严谨, 论证颇为有力。文章开头便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 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段从反面进行批判, 指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智。第三段是从正面论述, 援引圣人从师的事例, 论证“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道理, 在进一步阐述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主张, 归结到文章在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的论述上。最后交代写作缘由, 进一步赞颂从师的古道。

拓展活动一:鉴赏古代散文的对比论证

一篇好的议论散文, 总会运用多种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对比论证便是一种非常好的论证方法。它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造成强烈的反差效果, 让读者更好地接受文章的观点。像古代议论散文中的《过秦论》《师说》《六国论》等, 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读下面的这篇文章, 思考后面的问题。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 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 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而或不知其细。舍问, 其奚决焉?贤于己者, 问焉以破其疑, 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 问焉以求一得, 所谓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 问焉以资切磋, 所谓交相问难, 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 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学即继之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 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 不择事而问焉, 不择人而问焉, 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 圣人择之;刍荛之微, 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 以大智而察及迩言, 非苟为谦, 诚取善之宏也。

三代而下, 有学而无问, 朋友之交,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未之多见也, 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 俗之同病。学有未达, 强以为知;理有未安, 妄以臆度。如是, 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 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 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 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 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事无可疑矣, 此唯师心自用。夫自用, 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 宁使学终不进, 不欲虚以下人, 此为害于心术者大, 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 则所问非所学焉, 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甚且心之所已明者, 问之人以试其能, 事之至难解者, 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 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 可以收取善之益, 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 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者, 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 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 其学非古人之学, 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 不能问, 宜也。“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 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 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是故贵可以问贱, 贤可以问不肖, 而老可以问幼, 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 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 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 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 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 悲夫!

1.文章在开头部分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2.在论述的过程中, 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写出两处对比。

3.文章在最后一段得出了“是故贵可以问贱, 贤可以问不肖, 而老可以问幼, 唯道之所存而已矣”的结论。请写出韩愈在《师说》中得出的类似的结论。

《问说》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 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 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 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 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 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 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向他们提问, 借以破除那疑问,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 向他们提问, 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 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请教, 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 向他们提问, 借以共同研究, 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 详细地考察, 明确地分辨。《尚书》上不是说吗?“喜欢问知识就丰富。”《孟子》上说“求放心”, 而且并称为“学问之道”, 学习的后面接着就是问了。子思把“尊重德性”归到“道问学”里面, 问尚且还在学习的前边。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 不挑选事情地问, 不挑选人地问, 只要能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就可以了。因此, 狂放的普通人的话, 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 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凭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 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 不是一时的谦虚, 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三代以后, 有学而没有问, 朋友间的交往, 能做到规劝做好事, 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 勤勉地只是以增进自身修养为急务的人未多见, 更何况世俗的人呢?认为自己对, 别人不对, 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的地方, 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 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 就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就妒忌他, 不愿意向他提问;对不如自己的人, 就轻视他, 认为不值得向他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 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 不甘愿向他请教。像这样, 那么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 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 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 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 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 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 这样对自己的内心修养危害极大, 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不这样的话, 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 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 甚至自己心里已经明白的问题, 却故意拿它问别人, 来试试那人的才能, 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 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 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密切相关的事情, 可以得到好的效果的, 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

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 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而且不喜爱问的人, 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 他学习的不是古代贤人学习的东西, 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贤人喜爱的东西, 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了。“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 愚笨的人不一定不了解;愚笨的人所能做的, 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只存在于某人,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 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 在朝廷外面询问万民, 国家的大政方针尚且向普通老百姓询问, 所以身份高贵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 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 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 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 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 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相把问当作耻辱。然而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 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 可悲啊!

拓展活动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指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 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审美意识等等。在文章中, 作者的观点态度, 往往要通过所叙之事, 或所记之人, 或所写之景, 或所抒之情, 或所议之理而表现出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分析和概括作品的主旨, 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把握作品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出的哲理, 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

读下面的这篇文章, 思考后面的问题。

吾爱吾师

流沙河

鞭子与世界地图

我记得那鞭子!

每逢星期天, 四川省金堂县城东街金渊小学校的校工剖开两段斑竹, 削成教鞭一捆, 放在老师办公室内。星期一早晨, 上课铃响了, 老师们各抽一根教鞭, 走向教室。一般的老师不常打学生, 随便抽一根便走。钟老师则不然, 他挑选那厚实而多节的, 还要捏在手中试试弹性。不少学生吃过他的“斑竹笋炒肉”, 所以恨他, 背后叫他钟胖娃。上他的课, 我不敢折纸船, 不敢画三英战吕布, 更不敢玩蟋蟀, 总是坐得端端正正, 专心聆听。不过我也挨过一回手心, 所以记得那鞭子。事情是这样的:我和同学“逮猫”, 在甬道转拐处瞎跑乱窜, 一头撞在钟老师的胖肚皮上。钟老师捉住我, 嘻嘻嘻地怪笑, 连声说好好好, 拖我入办公室, 赏给手心十个, 左右各五。打一下, 问一声:“还跑不跑?”回答之可怜, 就不写了吧。手掌红了肿了, 握不稳笔, 放学回家, 混入厨房, 偷花椒油搽手, 似有疗效。这个千金秘方来自那些惯吃笋炒肉的同学, 亦儿童一大发明也。后来我悄悄灌一小瓶带到学校去, 以供同窗小友不时之需。据说先搽后挨, 效果尤佳。

钟老师打学生, 总是嘻嘻怪笑, 不显怒容, 鞭子却抽得狠, 打断一根, 换一根再打, 仍然嘻嘻嘻, 真是笑官打死人。学生见他, 如鼠见猫, 觳觫低头, 心想还是不要被他注目的好。上他的课, 满室肃静, 不敢稍有异动。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毕业那学期, 终于发生反叛。先是在虚掩的教师门扇顶端暗置黑板刷子或字纸篓, 谁若推门而入, 头上便要吃打。可惜这类诡计太古典了, 钟老师懂。他见门是虚掩着的, 心知有异, 只用教鞭一搠, 搠开门扇, 便破了这一道暗算的机关。随即清查罪魁, 不果, 就打了“满堂红”。跟着来的反叛行动, 是趁钟老师转身写黑板, 两三胆大的同学站起来做鬼脸, 甩中拇指。还有一位同学, 姓王, 年龄最大, 算是班头, 竟然爬上桌子, 拖出雀雀, 对着钟老师的背影示威, 惹的大家捂嘴哑笑。钟老师回头时, 他已坐得规规矩矩, 作温驯之状了。反叛的高潮是用诡计给钟老师造成直接损失, 钟老师讲课时, 常常走下讲台, 左手举课本, 右手提教鞭, 翻白眼望屋梁, 在学生座位间踱来踱去, 大摆鹅步。有那些吃惯了笋炒肉的顽劣同学, 毛笔饱蘸浓墨, 横放在自己的桌面上, 而将毛锥伸出桌沿, 让钟老师“自动”横抹墨污在咖啡色毛料大衣的两襟上。钟老师近视眼, 浑然不察。诡计得逞, 同学们很快活。

那时候, 1943年秋季, 金渊小学毕业班开有世界地理课, 钟老师教。在黑板上, 钟老师随手画出一幅幅的亚洲地图、欧洲地图、非洲地图、澳洲地图、北美洲地图、南美洲地图, 要我们临摹在习题本上。画世界地图就这样取代了我画关公、画吕布、画武松、画岳飞、画高射炮打飞机的兴趣。世界地图我画得又快又好, 遂有同学来讨好我, 借去用纸蒙着描影, 以应付钟老师的检查。此后, 钟老师讲课, 我特别专心, 很快泯灭了反叛的意识, 还去买了一册袖珍世界地图, 星期天在家里画着玩。

多有趣啊!意大利是一条腿在踢一个扁球。澳大利亚是一只螃蟹没有脚脚。南美洲是象头拖着长鼻子, 鼻尖是麦哲伦驾船绕过的好望角 (1) 。美国如臀, 臀部下面缺一大块, 那是墨西哥湾。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是一个K字。马六甲海峡是两洋之间的窄门。直布罗陀紧扼地中海的西口。小学毕业班的这些记忆, 如今复述出来, 别人说我“下知地理”。惭愧之余, 我感激钟老师, 深深地。

一幅破损的《世界与地图》挂在黑板上。钟老师严厉地鞭打着六大洲 (没有南极洲, 只有南冰洋, 当时那张地图如此) 。我记得那鞭子打得啪啪响, 各色人种都挨。

行为诡怪的国文老师

校工临时扮演茶堂倌的角色, 一手端盖碗茶, 一手提烧水壶, 急步趋入教室, 讲桌上面将茶沏好, 随即退出。值星同学一声令下:“起立!”我们赶快起立, 站得笔直, 斜睨门口。这时候曾老师走进教室, 登上讲台。又是一声口令:“坐下!”我们坐下, 心里都很紧张, 不免瞪大眼睛, 观察这新来的曾老师是怎样的怪物。

遗老一词, 用之于曾老师, 再合适不过了。他头戴平顶红结瓜皮帽, 身穿咖啡色长袍, 外罩黑缎团花马褂, 裤脚缠紧, 白色袜子, 双鼻梁直贡呢皮底靴, 周身都是不合时宜, 好一个老古董。他的脸色油黑, 蓄八字胡, 目光炯炯, 显得很有精神。他从藤编的提包内拿出一套《辞海》一套《辞源》一部《康熙字典》和别的一些书, 码在讲桌上面。然后揭开茶碗, 吹去浮沤, 喝一口茶, 仰起脖子咕咕噜噜漱了喉咙, 回头吐掉, 用衣袖擦擦嘴。这才坐入为他特设的藤椅内, 展开两臂, 横撑桌沿, 咳几声威严嗽, 开始讲课。

你道他一定是封建老顽固吧?

非也。第一堂课他发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他提倡白话文。他的思想很新, 而且极端爱国。那时候, 1944年秋季, 我读初中二期, 国势危急, 日寇长驱直入, 打到贵州独山, 重庆震动。为启迪学生的爱国心, 曾老师选讲章太炎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记》, 选讲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选讲陆游的《书愤》《示儿》诸诗, 选讲岳飞的两首《满江红》和一首《送张浚北伐》, 选讲文天祥的《正气歌》。听他用嘎涩的悲声吟唱《正气歌》, 你会觉得文天祥的游魂附着了他的躯体, 不由你不凛然肃然, 纵是懦夫, 也将有以立志。至于那些迂谈腐论之作, 游山玩水之篇, 吟风弄月之什, 伤春悲秋之赋, 他都不选。他把国文课讲成了爱国课。他不但讲解, 还演出。不论是诗是文, 开讲时他都要吟唱一遍, 讲完后再吟唱一遍。他的吟唱具音乐性, 而且进入角色, 这不就是在演出吗?最可惊异的是, 他选讲川戏的唱词, 有《柴市节》文天祥赴刑场, 有《渔夫辞剑》伍子胥渡江。显然, 他认为这些唱词都是诗。那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他还讲了五四时期青年诗人吴芳吉的长诗《婉容词》。从“天愁地暗, 美洲在哪边”开头, 到“只玉兔双脚泥上抓, 一声声哀叫她”结尾, 我至今还能背诵。在诗艺上, 《婉容词》对我的影响是终生不灭的。惜乎当今诗界, 也许是宗派观念太强吧, 不承认这是诗, 是新诗。

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 曾老师不采用。他自选教材, 自费石印, 发给学生, 不取分文。学生有作文写得好的, 或执卷问难的, 或指出教材上某个字印错了的, 他都要当场表扬, 自费发奖。有一次我追出教室去告诉他, 说《婉容词》的“绮色佳城欢度蜜月去”一句他讲错了, 绮色佳 (Ithica) 是美国的一个地名的译音, 不是绮色的佳城。他很高兴, 奖给我一块小砚台。在课堂上, 遇到读音有疑的字和解义为难的词, 他立刻查字典, 翻辞书当场弄清楚, 再给学生讲, 不认为这样做就是丢了脸面。他讲课很卖劲, 全身心都投入, 讲得神采飞扬, 像个说书艺人。遗憾的是他要打人!有那些不守课堂纪律的, 他一蹦就跳下讲台, 冲上前去飨以老拳, 决不“循循善诱”。还有就是窗外的操场上不许打球, 如果他在上课的话。有一次他上课, 讲得正起劲呢, 突然拍案而起, 冲出教室, 跑入别班同学围成的圈子内, 抢得排球, 抱入厕所, 投下粪坑, 然后回来继续讲课。此外还有一些缺点, 例如墙角小便之类, 不及备载。

除了在我读的金堂私立崇正中学授课, 曾老师还在金堂县立中学和县女中学兼课。他鼓励学生们赋诗填词, 不论男女, 一例给以批改, 编撰成集, 由他掏钱石印成书, 到处赠送。当然, 他也自费石印自己的诗词集和文集。在金堂县立中学内, 一片浓阴的低坡上, 他出钱修盖了一座小亭, 课余徜徉其间, 品茶赋诗, 自得其乐。别人教书, 养家糊口, 他却每学期从家中带许多钱出来教, 所以被一些人目为老疯。

曾老师名直君, 灌县人。据说家里有田200亩, 那么该是地主成分。每学期结束后, 回灌县去度假, 方其“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之际, 他就一手撩起长袍的下摆, 一手沿路捡小石头。到了家院门外, 他便向院墙内一颗接一颗地抛小石头, 打得屋瓦铿铿乱响, 直到家人开了大门。

我心目中的圣贤形象

陈教务长是金堂私立崇正中学的主管人, 兼管私立崇本小学。他办学有一套, 成绩卓著;此外, 爱给学生训话, 真是狠抓思想品德教育。他训话时, 站得挺直, 两臂反抄着, 白眼望青天, 一股凛凛肃杀之气, 叫人害怕。他一开口就是警句:“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使少年的我忧虑做人之难。禽兽那一头固然去不得, 圣贤那一头要去又太苦, 端得不知如何是好。接着, 听他讲下去吧, 又是忠孝节义, 世风日薄啦人心不古啦, 朱夫子怎么说, 程夫子怎么说, 尊主啦攘夷啦严男女之大防啦, 还有就是不准打牌, 不准贪玩, 不准意淫, 不准自戕。他的训话总是归结于存天理, 灭人欲, 非做圣贤不可。那时候, 圣贤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就是陈教务长;而我自己, 由于贪玩, 放风筝啦捉蟋蟀啦下河洗澡啦, 以及打棋子牌赢钱, 基本上是禽兽。不想还好, 一想就怕。

差点忘了, 陈教务长训话还有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批判欧美社会只讲物质享受, 不讲天理良心;只讲民主主义, 不讲忠孝节义, 闹得子弟不报父母养育之恩, 男女乱搞, 简直是禽兽嘛。看来还是, 他感叹道说, 我们中国的人伦道德好。我们这些青年学生, 乃国家未来之栋梁, 应该用夏变夷, 不要用夷变夏。何谓用夷变夏?他举例说, 某同学留长发, 梳飞机头, 就是用夷变夏, 明天必须剃光, 否则开除!那时候, 1944年, 一则美国空军基地紧邻我县, 常有“夷兵”来游, 二则山西铭贤学院迁到我县来, 间接吹来“夷”风, 所以陈教务长警惕夷夏之防, 每次训话都要批判欧美社会。

陈教务长还为我们添设了道德课, 由他主讲《文昌帝君遏欲文》, 勒令我们必须背熟。文是四六骈体, 分行排列方见其妙。首段文曰:

孽海茫茫, 首恶无非色欲;

尘寰扰扰, 易犯唯有邪淫。

拔山盖世之雄, 坐此亡身丧国;

锦心绣口之士, 因兹败节隳名。

始为一念之差,

遂至毕生莫赎。

何乃淫风日炽

天理沦亡!

后面还有更妙的警句呢:“芙蓉白面, 不过带肉骷髅;美艳红妆, 乃是杀人利器。”每次诵读到此, 我总会想起大人讲的狐狸精缠死少年的故事, 至于狐狸精缠人是怎样缠的, 正如美艳红妆杀人是怎样杀的一样, 我仍然不明白, 陈教务长又不肯详细讲, 他只骂铭贤学院的男女大学生手挽手是淫风日炽, 非常可耻。

陈教务长不准学生看小说, 特别是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说那就是意淫。小溪对岸崇本小学, 他管得更严厉, 学生下课笑闹追奔, 都被禁止。你如果闹得欢奔得快, 被撞见了, 就要叫你走上前去, 立正站好, 然后突然把你的帽檐向下一拉, 拉到你的下颏之下, 遮完脸庞。你如果敢把帽檐提上去, 那好, 啪啪两耳光扇得你发懵。这时候他就要大喝一声:“满面荒容!”学生们说, 这就叫“打荒容”。

1944年深秋的一个黄昏, 崇正中学全体学生集合到操场上, 恭听陈教务长训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之后, 开始追查是谁把厕所蹲坑之间的矮墙全部掀垮了, 弄成了“没遮拦”。此系大案, 陈教务长决心狠抓到底, 总算查出疑犯两名。两名疑犯叫屈, 不好用刑。最后真相大白, 犯人只有一个, 被同学们从队列推出来。陈教务长差点气死, 原来是他的三公子。接着是一顿狂暴的鞭打和咽泪的喝骂, 闹到天黑才宣布放学回家。

悠悠三十六年, 人世几番沧海桑田之后, 陈老伯到成都来看我, 至少三次。这时候, 1980年他已75岁, 形容颓唐, 衣衫褴褛, 显然吃够了阶级斗争的苦头。由于两耳失聪, 他只能同我相谈以笔了。他嘱我, 勿熬夜, 少抽烟, 还为我开了一纸中药方。现在又过六年, 愿他长寿, 愿他理解并宽恕学生的直笔吧。

(选自《南窗笑笑录》, 群众出版社)

注: (1) 此处有误。好望角位于非洲。

1.作者以家常絮语的笔调, 直笔描写教师, 写了三个教师怎样不同的个性特征?请你根据原文的叙写,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看《师说》】相关文章:

上一篇:巧记历史年代六法下一篇:中职班主任师徒结对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