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试卷

2024-05-18

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试卷(精选6篇)

篇1: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试卷

一、单选

DACDD DCADC BBABD

二、完形

CADDA DBDCC BABBA

三、阅读

AAD BADA BBCD BABD

四、词汇

46.beyond 47.canceling/cancelling 48.probably 49.service 50.up-to-date 51.forties 52.mistaken 53.actors’ 54.peacefully 55.tiring

五、任务型阅读

56. Chinese 57. Hard-working 58. success 59. taking 60. 1960s 61. found 62. improve 63. Achievements

64. awarded 65. against

六、缺词填空

66.belonged/ belongs 67.cultural 68.including 69.love 70.thousands 71.brought 72.Finally 73.ended 74.protect 75.attractions

七、翻译句子

76. It turned out that air pollution was much more serious than we imagined.

77. Playing the lead/major role in the play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her successful career.

78. It is very pleasant to hire a bike and cycle/ride around Yangzhou.

79. That man with blood on his shirt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ase.

80. She was considered as/ to be a superstar in the film industry.

篇2: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试卷

共华中学 青绍云

本次初三年级英语期末考试的试卷采用中考的题型,分成听力测试、单选、完形、阅读、补全句子、补全对话和写作,听力部分由区教研室统一录制。考试内容和形式贴近中考。力图达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发挥试卷的教育测量和教学评价作用,进而引领初三英语教学的正确方向。具体各个部分的试卷分析情况如下:

1.听力部分:

本次听力部分共20小题25分,听力难度稍大。从听力总分来看,大多徘徊在10分左右。其中不乏侥幸得分者。尤其是第三节,听短文,填写单词。五个小题,除了几个尖子生,其余的全为零分。尤其是部分尖子生只得12分,成为总分偏低的主因。

第一题:单项选择,共10个小题10分,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这对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将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正确指导并训练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运用能力。从得分情况来看大多处于5—8分。

第二题:完形填空10分。“完形填空”题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选短文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容为一体。完形填空的设题立足全篇短文而不是某个句子,但考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文义的整体性与连惯性,因此所选择的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文的意义相悖。有些选项需全面理解文章大意,依靠上下文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得分率也不高在5——7分

第三题:阅读理解40分。该部分旨在检测考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次阅读理解部分仍然是重点考查考生输入信息的速度和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从多个层面,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短文的理解情况。总体在28——34分 第五题:根据中文意思补全句子10分。关键是对基本词组的重要考查,包括时态,语法。人称等方面。得分在4——10分

第六题:补全对话10分。本次此试题难度不大,但有学生几乎不动笔,主要考查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即根据问题确定答语和根据答语确定问句,以及日常的交际用语得分在4——8分。第七题:书面表达15分。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书面表达的能力。该题选择了一个与考生生活相关的题目:对父母亲制定的家规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的想法。从学生写作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写得不够理想,在于平时练笔较少,无完整的话可写,或者以汉语习惯翻译的英文。总体得分在10左右。

三、改进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次考试部分学生英语得分很低,这说明他们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有学好英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主动提问,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教师要帮助他们归纳英语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训练他们学习英语的毅力等,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词语运用,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是中考必考题型,这是从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出发而设置的。我们注重听说,但也不能忽视读写。从答题反馈情况看,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欠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在写上花大气力。同时还应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尤其是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应注意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真实、地道的英语,这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该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4、加强阅读教学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多选用内容健康,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短文,要教会学生略读和扫读等方法,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篇3: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试卷

试卷讲评课的现状不容乐观。讲评前,有些老师煞费苦心地将学生试卷从高分到低分排好顺序,公布名字和得分,以鞭策学生取得进步。这样一来,绩优者容易自满,绩差者容易自卑,完全辜负了老师的好意。讲评过程中,许多老师或在黑板上写上密密麻麻的板书,或口头直接核对正确答案。遇到学生常错的典型题目,还会忍不住训斥学生,哀叹自己的教学付之东流;继而重新将平时所讲例句及语言点耐心阐述。然而说者有心,听者无意。这种一言堂的讲评中,老师挥汗如雨,学生却意兴阑珊。

我认为要改变试卷讲评课的现状,需要将合作学习运用其中。《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正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我根据个性、性别、爱好、成绩、能力等差异特点将三种层次的学生组成六人一组的合作小组,而组与组间大体均衡,以便参与公平的组际竞争。合作小组的座位是相对固定的,每个小组分别拥有自己的个性组名和奋斗口号。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每个人都努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增长点,建立亲密的伙伴合作关系,共同面对学习的困难,体验学习的乐趣。这种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无疑为试卷讲评课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我就2013届九年八班的一堂中考模拟试卷讲评课为例谈谈合作学习在讲评试卷中的运用。

一、课前研讨

首先,我将试卷按题型整合成六大部分。

听力部分1~22题,共计30分。

词汇部分(选择23~37题+词组翻译73~77题),共计25分。

阅读部分(阅读理解53~72题,任务型阅读78~82题)共计50分。

完型部分(选择43~52题,综合填空83~92题)共计20分。

口语部分38~42题,共计10分。

写作部分93题,共计15分。

其次,由六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自行选择一种题型,准备讲评。

最后,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前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调查本题得分情况,算出得分率

(2)采访同学,记录具体出错情况

(3)列出本题所考查的知识要点

(4)分析本题出错的具体原因

(5)讨论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

(6)讨论本题疑难问题并提供相关巩固练习

课前研讨中的合作学习并不仅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简单讨论,合作的细节处理决定了讲评课的成败。我认为在研讨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对试卷题目的有机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按部就班地按顺序依次讲评也许会让任务分配得更为平均,但会使试卷讲评成为由学生代替老师进行另一种形式的“一言堂”,面面俱到的讲评也必将索然无味,令人厌烦。经过整合题型,教师为合作学习小组提供了明确的研讨方向。

2研讨内容的任务设置,便于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不简单地就题论题,而是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把所考查的知识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认识知识的系统性;以点带面,拓宽讲评的深度,这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解题策略,进而提炼出合适的学习策略,才能实现试卷讲评的深层目的,实现合作学习的共同目标。

3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做好组长的培训工作,教会组长协调分工合作的关系,提高课前研讨的效率。在分工中,落实分层教育原则。请组长在组员自愿原则上对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分层教育原则便于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人人有练习的机会,从而在小组中更好地面对面进行交流,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4在课前研讨中,教师还应帮助各合作学习小组做好过程性评价。

首先,小组成员应进行自评。统计自己的得分情况,分析失误原因,据试题难度及近期学习状况,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反思学习过程的得失、解题技能及思维过程的表现。然后,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成员间进行组内互评,相互交流,吸取别人好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注意力表现,予以客观评价。部分因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的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若即若离,被动地接受任务,这样势必会影响合作的效果,背离了组织学生讲评的初衷。同时,部分学困生的表现也让我感到惊喜,他们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全身心地投入调查和统计中。在我的适时表扬后,彼此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也促进了合作讲评的深入开展。对效率高的合作小组,我也予以表扬,并将其完成任务的方法加以推广,使研讨从小范围的合作扩大到组际合作,使合作学习精神在讲评研讨中得到拓展和提升。

二、互动讲评

首先,我分析试卷基本情况,指出试卷的难易程度及考查的知识分布,强调试卷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即用英语做事,完成任务的能力。

其次,我分析试卷的结果,统计了各分数段的人数,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大体位置。同时公布进步学生的名字,以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再次,六大部分由各小组分别讲评,讲评内容包括:

(1)全班得分率,总体情况。

(2)本题考查知识点。

(3)分析出错情况及错误原因。

(4)总结解题思路和相关学习策略。

(5)解决疑难问题。

在每部分讲评后,教师都呈现正确答案,帮助学生核对,并列出教师自行归纳的解题方法和学习策略。

最后,根据此次考试表现出的优势和劣势,教师提出下一复习阶段的注意事项,布置讲评后的巩固任务。

互动环节乃试卷讲评的重头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乏味的试卷讲评课出彩,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表面上一身轻松,任务都交付给学生合作完成;实际上应提早做好试卷分析统计工作。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分布应了如指掌;对学生答卷的优点和错误集中部分也应心中有数。对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和困惑应事先做出推测,准备好可行的答复;对试题应做出拓展和延伸性研究,在互动中启发学生灵活应对。

(2)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应发动全体成员参与讲评,避免合作讲评成为优生的一言堂,参与讲评及互动的发言面和发言频率也可成为对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

(3)当今许多学者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总结小组讨论得出的解题思路和学习策略,教师以此为基础加以总结和提炼都是试卷讲评的点睛之举。

(4)在讲解中,能将题目和所学相联系,举一反三,进行变形和延伸也是教师鼓励学生在互动中采用的灵活有效的讲评方式。

案例:综合填空It rained h____yesterday so I didn’t go out.

学生B:有53%的学生用了heavy,因为rained是动词,所以,应该用heavily来修饰,本题考查的是副词修饰动词和动词固定搭配的掌握。那么大家一起来回忆关于天气的动词固定搭配有哪些呢?

其余各组的学生纷纷说出:shine brightly,snow heavily,blow strongly,etc.

(5)此外,在生生互动的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突破小组范围,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疑难问题。对教师总结的策略也可提出不同意见,但此时教师应注意时间的控制。

(6)教师还应鼓励小组培养创新思维,根据题型及成员特点采用不同的合作讲评方式。

三、讲评后的巩固提高

首先,布置学生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完成一份模拟试题,由各小组在第二天跟踪进行抽样调查,检验学习策略的实际效果。

然后,参照教师提出的下一复习阶段新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合作小组内公布,共同监督,共同进步。

此外,讲评课结束时可贯彻过程性评价原则,根据合作研讨的用时和互动讲评的实际效果评出“合作魅力奖”和“合作创意奖”的小组奖和个人奖。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试卷讲评课中引进良性竞争机制,能够使学生在合作讲评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经过实践,在试卷讲评课中应用合作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克服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学困生能从合作伙伴中获得优质有效的帮助,学优生能在付出帮助的同时巩固自己所学,将考试看成是学习路上新的起点。作为试行的2013届九年八班学生整体成绩优秀,差生面很少,并且在2013年中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不落后于同伴、希望经常受到教师的赞扬等等。在合作学习中的试卷讲评实行的分层教育原则和过程性评价恰恰保持和强化了这种动机。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激发,强烈的学习主体意识得以树立。有效的生生互动及师生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的试卷讲评课让学优生不骄傲,让学困生不气馁成为可能。学生在讲评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心态,学会了为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合作学习负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通过具体课例阐述如何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试卷讲评教学中,以改变该课不容乐观的现状。通过实践,表明合作讲评能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篇4: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1.美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联系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远航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达·伽马远航D.迪亚士远航

2.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其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性

D.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

5.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300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

6.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由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B.这次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C.在改革中,农奴获得解放的时候可以无偿地获得一块土地

D.它加快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7.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A.瓦特B.法拉第C.爱迪生D.爱因斯坦

8.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是()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

B.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9.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中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A.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

B.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C.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11.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

13.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14.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苏德战争爆发③太平洋战争爆发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5.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A.1952年B.1959年C.1960年D.1990年

17.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8.右侧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与这一政策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过程,这三种格局的相同点有()

①合作与对抗并存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③带有大国强权色彩④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endprint

A.平等、包容、协作、互信的亚太伙伴关系

B.互利、安全、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C.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D.民主、互谅、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12分)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散去,但它留给世界的伤痛和教训永远存在。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2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面对法西斯的肆虐,世界人民走向了联合,1942年1月1日建立了共同抗敌的组织。此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向反法西斯一方转折直至走向胜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材料二中共同抗敌的组织指什么?(1分)请举出各国通力合作的典型事例。(两例即可,2分)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材料二认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材料四二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战争有何危害?(2分)为此,你有何感想?(1分)

22.(14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其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分)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日益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2)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3分)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三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相同因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

(5)材料五中的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怎样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2分)

23.(16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正面印证】

(1)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二战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要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作答,2分)

(2)战后的西欧在政治、经济上密切合作,促进欧洲一体化的措施是什么?(2分)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

(3)1991年,我国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此后一直积极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2001年和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该组织会议。中国积极参与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反面对比】

(4)写出图一示意的两个组织名称。(2分)两个示意图反映的信息分别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感悟启示】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和启示?(2分)

24.(18分)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大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综合比较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美国崛起】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1930年达420万;1931年攀升近一倍;到1933年,竟然有1500万~1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分别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表明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现象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面对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它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日本腾飞】

材料四“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endprint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材料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大量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每年将全部财政的20%以上投入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材料四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弃旧图新”指该国实行了什么措施?(1分)该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5)材料五和材料六说明了什么?(1分)

【综合探究】

(6)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美日崛起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2分)这对我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A2.B3.C4.B5.D6.C7.C8.A9.C10.A11.C12.A13.D14.D15.B16.C17.A18.D19.A20.C

二、21.(1)范围广、破坏性大。(2分)影响: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分)事例: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等。(2分)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原因: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1分)

(3)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的困苦。(2分)感想:战争危害巨大;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新航路的开辟。(1分)哥伦布。(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汽船。(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报、电话。(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任举一例即可,1分)

(3)生产力的推动,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相同因素: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分)

(4)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2分)

(5)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分)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分)

23.(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或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东西受到夹击。)(2分)

(2)成立了欧共体,后来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2分)作用:促进了欧共体(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2分)

(3)对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扩大了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对世界: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4分)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2分)图一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图二: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二战的阴云逼近各国人民。(2分)

(5)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反之阻碍各自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间要加强合作,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学生要树立正当的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正当合作;等等。(2分)

24.(1)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1分)措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意义: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改善、巩固和发展。(2分)

(4)日本。(1分)实行了明治维新。(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2分)

(5)说明了日本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腾飞。(1分)

篇5:苏科版九年级(上)期末试卷

六、计算与说明(第33题4分,34题6分,共计10分)

33.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为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试求:

(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34.某校初三物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两个定值电阻R1、R2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3的阻值进行测定,将这些元件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电压表的.示数是2V。若将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零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V,电流表的示数是0.9A。求:

(1)定值电阻R1的阻值多大?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大?

篇6:九年级英语上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4),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5)力尽不知热,。(白居易《欢刈麦》)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7),必先,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2分)A.《孔乙记》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散文。

B.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论语》里的《离骚》。C.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复活》。D.曹文轩是中国首个“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

3.下列加点字拼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错误最少..的一项是()(2分)A.惘.然(wǎng)折服(shé)素裹(guǒ)成吉思汗(hán).

B.喧嚷(xuān)栖息(xī)昏晕(yùn)盛夏(chéng)

C.旁骛.(wù)佝偻(lǔ)征引(zhēn)禅师(shàn)D.深邃(shuì)呜咽(yàn)灵柩(jiǔ)蹴鞠(gōng)

 4.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①④②⑤⑥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苏轼“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

B.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C.上阕“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D.词的上阕“卷”一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雄壮。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什么?整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16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选自《史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比至陈

(2)将军身披坚执锐

(3)或说陈王曰

(4)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由是无亲陈王者。

10.下面选项与“苟富贵,无相忘”理解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B.反映他对富贵生活的向往。C.表现出他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D.这句话可译为“苟且富贵了,也不会忘记大家。”

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 B.伐无/道,诛/暴秦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诸郡县/苦秦吏者。

12.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1)原因:

(2)启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22分)

军人之家 巴利斯

(1)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妻子维拉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中通知说,她的丈夫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

(2)医生带维拉走进病房,指着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单,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

(3)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过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

(4)维拉醒过来后,少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巴都林受伤的全部情况:他踩响了地雷烧伤了双目,炸没了双手,截去了双腿……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信人们才确认出他的身份。

(5)第二天她再次来到医院,把巴都林运回了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没有使她屈服,她悉心地照料着丈夫,盼着丈夫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6)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吗?

……

(7)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经过讲了?”(8)“当然!”

(9)“只要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10)“是的。”

(11)伤员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着:“我的丈夫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12)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说:“他是阿廖沙,我的战友!为防万一,我们互相交换了信。这样,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巴都林抹了抹眼窝里的泪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还记得吗?”

(13)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14)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被抛弃……”

(15)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新故事》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3.为使“伤员不是维拉的丈夫”这一情节合理,文中有几处埋下了伏笔,下面哪项内容不属于...伏笔。()(4分)

A.双眼已无眼珠,脸上有白而大的伤疤,脸已破相,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无法辨认。

B.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C.身上没有证件,仅凭一封给妻子的信确认了他的身份。D.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14.下面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一项是()(4分)

A.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B.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C.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被抛弃……”

D.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15.赏析句子。(4分)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16.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妻子维拉或者丈夫巴都林的性格特点。(只选一个)(4分)

17.小说叙写了什么故事?包含哪些情感?(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2分)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1)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在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着。※※※※※※※ ※ ※ ※ ※ ※ ※ :※:※号※考※※ ※ ※ ※ 题 答 要 :不 名 内姓 线 封 密 ※ :※别※※班※※※※※※※※※※※※※※※※※(2)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3)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炼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4)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5)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有删改)

1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A.社会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焦虑。

B.富二代、官二代如果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C.现代社会,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

D.寒门能否出贵子,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19.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4分)

20.下面的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4分)

晋代孙康小时家贫,冬天夜里他常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1—26题。(10分)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字

臣,chén,〈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是男性奴隶。(文段选自“360百科”)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习俗

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腊月二十四,即是扫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之文明用语礼仪

某公交车上有一则这样的宣传语——“老弱病残和孕妇”专座,这则宣传语被人称作不得体的礼貌用语。

21.(1)材料一中“臣”字是属于 字,(填汉子“六书”之一)(1分)(2)关于“臣”字的配图非常形象生动,请你结合材料用语言表述出来。(2分)22.你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4分)

23.“老弱病残和孕妇”专座,用语不太恰当,请你换个更恰当的说法。(1分)

2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2分)

(六)名著阅读。(5分)25.选择题。(2分)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简爱》是美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小说。B.《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三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C.“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吴用在浔阳楼题的诗句。D.简爱受不了孤儿院的孤寂、冷漠,因此离开了孤儿院。

26.简答题。(3分)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你认为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命题意图?请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李逵打死殷天锡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三、写作。(60分)27.请根据提示续写下文。

一天,我急着搭上了公交车,发现公交车上刷卡机坏了,公交卡用不了,可是自己又忘了带上一分钱。

……

上一篇:她是一个坚毅洒脱的人作文下一篇:摄影助理辞职报告怎么写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