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2024-05-04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精选8篇)

篇1: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大连瑞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一、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 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

施工规程》JGJ4--80

地区标准、规定和条例

施工图纸、资料

二、检查内容

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

1.1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单位的专用资质情况;

1.2水泥浆液流量计的计量标定情况;

1.3见证取样制度执行情况;

1.4各种建筑材料的存放条件;

1.5护坡、桩基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和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证;

1.6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沉桩机械的定期鉴定情况;

1.7标准试块的养护条件;

1.8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防护措施。

2、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检查

详细查看设计图纸说明、图纸会审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

地基加固范围、加固方法、支护方案、检验要求及施工顺序和要求等。

明确采用桩基类型、数量、单桩设计容许承载力、设计桩长、桩径、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顶标高、接桩形式、停锤控制标准、试桩要求、桩位偏差要求、桩的检测要求等。

3、质保资料检查

3.1各种加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和进场检验报告;钢

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试报告及准用证;预制桩出

厂合格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书和准用证;

3.2混凝土、水泥土试块的强度测试报告;

3.3单桩或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报告及其他地基质量检验报告;

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测量记录;

3.4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

3.5桩基隐蔽验收记录(包括预制桩接桩、灌注桩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等);

3.6灌注桩混凝土试块报告及评定结果;

3.7单桩静载和动力测试报告;

3.8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

3.9桩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3.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11桩位竣工图和竣工验收资料。

4、检查要点

4.1基坑支护

4.1.1根据基坑深度、气候条件、土质情况和周遍位臵建筑情

况,合理选用基坑支护形式;

4.1.2砂浆护坡、锚杆护坡、预应力锚杆护坡和排桩护坡等护

坡施工质量要符合相应规范和规定;

4.1.3合理排放坡顶和基坑的水,坡面和坡顶的水得到有效排

放,能较好地维护土质结构。

4.2打(压)桩

4.2.1混凝土预制方桩(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可运输,采用锤击法沉桩时,混凝土预制方桩还需满足令期不得小于28天的要求。(GBJ 7—89第8.6.2条,JGJ 94—94第7.2.1条)

4.2.2沉桩过程中若发现以下异常现象,要及时研究由设计单

位认定处理意见。

A.锤击沉桩、贯人度突变;

B.桩身出现明显的倾斜移位;

C.静力压桩阻力骤减或骤增;

D.多接桩接头破坏和错断;

E.桩顶发生破碎,桩身裂缝扩大。

GBJ 202—83第 4.2.22、4.2.25条)

4.2.3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的停打(压)控制原则应符合以下

要求:

A.设计桩尖位于坚硬、硬塑的粘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士

或风化岩等土层时,以贯人度控制为主,桩尖进人持力层深度或桩尖

标高可以作参考。

B.贯入度已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其每阵10击的平均贯人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控制贯人度应通过试验

确认。

C.桩尖位于其他软土层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人度

可作参考。

D.压桩应以桩端设计标高控制为主,压桩力作为参考。

E.桩基施工图要求实行双控时,若发现桩顶标高已符合设计要

求,但贯人度仍未达到要求或贯人度已达到停锤标准而桩顶标高达不

到要求需截桩时,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定手续后方可实施停锤和截

桩。地基变化不是太大时,可以了解周边类似建筑桩基数据作为参考

依据。

F.采用液压压桩机沉桩时,若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要求,而其

压力值小于设计荷载较多或压力值远大于单桩极限荷载值,但桩顶标

高仍未达到设计要求需截桩时,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定手续后,方

可停压或实施截桩。(GBJ 202—83第4.1.7条,JGJ 94—94第 7.4.5条)

4.2.4焊接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10 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程的要求。(GBJ 202—83第4.2.28、4.2.30条)

4.2.5混凝土预制管桩和钢管桩,在沉桩前除检查强度报告和

出厂合格证外,尚应按有关标准抽样检验。

4.2.6钢管桩焊接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的验收规范和建筑钢

结构焊接规程,其每个接头除按下表要求做好外观检查外,还应按接

头总数的5%做超声波或2%做X光射线拍片检查,在同一工程内探

伤检查不少于3个接头。气温低于0℃,雨、雪天气和桩身潮湿时,无可靠措施确保质量时,不得进行焊接操作。(JGJ 94-94第7.6.1.6条,JGJ 94—94第 7.6.1.8条)

4.3灌注桩

4.3.1成孔用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桩身实际灌注混

凝土体积和按设计桩身计算体积加预留长度体积之和的比,即充盈系

数不得小于 1,也不宜大于1.3。

4.3.2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浇捣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4.3.3钢筋笼经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入孔,在起吊、运输和安装

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安装时,钢筋笼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

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过程中,遇到阻碍,严禁强冲下放;

应吊起查明原因处理后,再继续下笼。

4.3.4钢筋笼安装位臵确认符合要求后,应采取措施使钢筋笼

定位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

4.3.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严禁将

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以 3~10 m为宜,最小

埋人深度不得小于2m。

4.3.6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现场应进行塌落度测定。

4.3.7水下浇筑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强度高一

等级进行配制,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所以,混凝土试块强度按高一

等级验收,设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4.3.8沉管(套管成孔)灌注桩应根据不同沉管方式如锤击沉

管、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静压沉管;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制订防止缩径、断径等措施,通过试成桩符合要求后,方可采用。

4.3.9沉管符合要求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尽量减少间隙时

间;灌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桩管内是否吞桩尖或进泥、进水。(JGJ

94—94第6.4.3条)

4.3.10为确保沉管混凝土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同时

还应根据不同的沉管方法采取使混凝土密实措施。

4.4回填土

4.4.1前期准备:

A.从经济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挖土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减少运土

工程量,回填土优先选用基槽中挖出的原土,但不得含有垃圾及有机

杂质。

B.回填土使用前含水量应符合规定,简单的测试方法:手攥成团,落地开花。

C.回填土施工前,必须对基础墙或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等进

行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而且砼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回填坑垃

圾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回填。

D.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管道安装检查分段打压无

渗漏后,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

E.施工前,必须看清图纸,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

度和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

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水平控制木桩。

4.4.2过程中控制:

A.回填土必须分层铺摊,每层虚土厚度应根据密实度要求和机

具性能确定。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

于200mm,虚土铺摊时,随铺随找平。

B.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

行相接。

C.深浅不一致的基础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础标高

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依次类推。如必须分段填夯实,交接处应填

成踏步槎,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4.4.3事后控制:

A.验收方法按规范要求,夯实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B.部分室外回填土在雨后可查看有无沉陷,若有较大量的沉降,必须重新补填夯实。

4.4.4冬施注意:

A.冬季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

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00mm,铺填时冻

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其虚土厚度不得超过150mm。

B.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室内土基坑(槽)或管沟不得

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冬施回填土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底或已填

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篇2: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2013年08月13日,新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对正在施工的天电达坂城风电二期49.5MW工程风机基础工程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查。新疆天电达坂城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有关单位人员配合参加了监检,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进度情况:

工程于2013年 06月20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0月30日。本工程由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施工风机基础。目前,风机基础浇制完成10台、基础防腐6台、回填2台。

二、监检依据:

1、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

2、《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风力发电部分;

3、《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关的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6、与本工程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三、检查工程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监理单位:

1、缺总监经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缺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见证人员资格证。

2、监理细则中部分内容不全面,缺钢筋连接和安装、基础环测平、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基础防腐等内容;部分内容不切合实际,如有钢筋笼预制、地脚螺栓预埋等内容。

3、缺钢卷尺计量检定证书。

4、质量控制点(见证点、停工待检点、旁站点)策划内容不全,缺基础防腐内容;

5、施工质量项目划分缺监理单位审批意见及建设单位签字确认和发布。

6、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未针对本工程设计内容具体细化见证范围、见证率、见证人,不便于执行。

7、见证记录均由施工单位填写内容,不符合《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文中第八条相关规定不全面;部分内容不全面,如抽查2013年7月11日见证取样钢筋机械连接,无具体取样方法和取样部位,不便于追溯。

8、旁站方案缺建设单位审批;方案中未明确具体旁站范围,不便于执行。

9、旁站记录不全面,抽查混凝土浇制过程中未反映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孔布置、具体混凝土振捣方法、时间、厚度、试块留置、混凝土坍落度抽查实测数据。记录中缺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确认,不符合建设部建市[2002]189《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七条相关规定。

10、平行检验记录部分内容填写不规范,未针对具体验收项目填写质量检验结果,均按表式中所有项目填写为合格。

11、未提供本阶段监理初检报告。

12、强条执行检查计划中部分内容与本工程设计不符,有砌体基础、二次灌浆等内容;未提供强条执行检查记录

㈡、施工单位:

1、缺游标卡尺、钢卷尺、接地电阻测试仪计量检定证书。

2、特殊工种人员资格报审中缺电工。

3、施工组织设计未经企业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盖章;

4、未提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5、缺开工报告,开工报审表缺建设单位审批;

6、定位放线记录缺、复测记录

7、地基验槽记录缺设计、勘察、建设单位验收签字及各相关单位盖章。

8、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不全,只提供23风机基础,未提供出厂28天强度报告。

9、未提供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

10、未提供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11、基础环测平记录内容填写不规范,未按要求反映具体观测(基础环就位、浇前、前中、浇后)记录。

12、未提供直螺纹套筒出厂合格证。

13、未建立钢筋跟踪台帐。

14、钢筋隐蔽验收记录中缺对钢筋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检测实测数据及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和数量等内容。部分(25#风机基础)缺验收日期和监理单位结论性意见,15、基础环、预埋管、接地隐蔽验收记录中只反映所使用材料,未反映具体安装固定、连接等内容;

16、未提供土工击实、土方回填试验报告。

17、基础防腐材料(环氧煤沥青)出厂检验报告中产品名称却为乳化沥青,其检验依据过期,不符合要求;未提供接地焊接处导电防腐涂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18、未提供混凝土跟踪台帐。

19、未提供相应同条件600℃·d混凝土试块测温记录。20、未提供焊条出厂质量证明书。

21、质量验收记录:部分未发生项进行验收,如钢筋加工质量验收中化学成分专项检验和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记录中有预埋地脚螺栓验收项;部分未按验收程序进行验收,如抽查2013年8月4日浇制25#风机基础,当天对混凝土指标检测值验收为合格;基础环安装检查记录缺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方式和固定情况等验收项;

22、未提供强条执行计划和记录。

四、工程质量、资料检查情况及评价整改建议: 主在存在质量问题:

后续施工的要求及建议:

四、结论:

对本次监检中提出的问题施工单位认真自检、举一反

三、责任到人、限期整改,监理单位认真复查合格后报建设单位进行复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整改情况一周内详实报中心站形成闭环。

新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监检人:

篇3: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一) 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 明晰各岗位职责

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 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 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

(二) 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

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 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为此, 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 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 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 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 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 建立相关政策, 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任何越权操作行为, 必须另行授权审批后方能进行, 且授权审批文件应妥善归档。

(三) 建立日常信息核对制度

企业应当从会计记录的源头做起, 建立起日常信息定期核对制度, 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防范出于主观故意的编造虚假交易, 虚构收入、费用的风险, 以及由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会计记录与实际业务发生的金额、内容不符的风险。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中应及时进行对账, 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 发现差异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并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确保会计记录的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依据充分、期间适当。

(四)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技术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减少或避免编制差错和人为调整因素。同时, 企业也应当注意防范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特有风险, 做好管理工作。

二、财务报告业务流程

财务报告流程由财务报告编制流程、财务报告对外提供流程、财务报告分析利用流程三个阶段组成。其通用流程如图1所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 应当充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 构建和优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

三、财务报告编制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

(一) 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

企业财会部门应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 并由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应明确财务报告编制方法 (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合并方法、范围与原则等) 、财务报告编制程序、职责分工 (包括牵头部门与相关配合部门的分工与责任等) 、编报时间安排等相关内容。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会计政策未能有效更新,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未经审批, 导致会计政策使用不当;会计政策未能有效贯彻、执行;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清, 导致数据传递出现差错、遗漏、格式不一致等;各步骤时间安排不明确, 导致整体编制进度延后, 违反相关报送要求。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会计政策应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和最新监管要求的规定。第二,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调整, 无论是强制还是自愿, 均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第三, 企业的内部会计规章制度至少要经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生效, 财务报告流程、年报编制方案应当经公司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核准后签发;第四, 企业应建立完备的信息沟通渠道, 将内部会计规章制度和财务流程、会计科目表和相关文件及时有效地传达至相关人员。第五, 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 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第六, 应根据财务报告的报送要求, 倒排工时, 为各步骤设置关键时间点, 并由财会部门负责督促和考核各部门的工作进度。

(二) 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在编制财务报告前, 企业应当确认对当期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事项, 并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重大事项, 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的计量、收购兼并、资产减值等的会计处理不合理, 会导致会计信息扭曲, 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企业应对重大事项予以关注, 通常包括以前年度审计调整以及相关事项对当期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度的变化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新增业务和其他新发生的事项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年度内合并 (汇总) 报告范围的变化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等。企业应建立重大事项的处理流程, 报适当管理层审批后, 予以执行。第二, 及时沟通需要专业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并确定相应会计处理。企业应规定下属各部门、各单位人员及时将重大事项信息报告至同级财会部门。财会部门应定期研究、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组织沟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 逐级报请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审批后下达各相关单位执行。

(三) 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企业应在编制财务报告前, 组织财务和相关部门进行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工作。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资产、负债账实不符, 虚增或虚减资产、负债;资产计价方法随意变更;提前、推迟甚至不确认资产、负债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确定具体可行的资产清查、负债核实计划, 安排合理的时间和工作进度, 配备足够的人员、确定实物资产盘点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同时做好业务准备工作。第二, 做好各项资产、负债的清查、核实工作。第三, 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差异, 应当分析原因, 提出处理意见, 取得合法证据和按照规定权限经审批, 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 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四) 结账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 应在日常定期核对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等业务, 然后实施关账操作。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账务处理存在错误, 导致账证、账账不符;虚列或隐瞒收入, 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 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结账的时间、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关账后又随意打开已关闭的会计期间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 记账方向是否相符。第二, 检查相关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企业制定的核算方法。第三, 调整有关账项, 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第四, 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对于调整项目, 需取得和保留审批文件, 以保证调整有据可依。第五, 不得为了赶编财务报告而提前结账, 或把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延至下期登账, 也不得先编财务报告后结账, 应在当期所有交易或事项处理完毕并经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 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第六, 如果在关账之后需要重新打开已关闭的会计期间, 须填写相应的申请表, 经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审批后进行。

(五) 编制个别财务报告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 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 不得漏报或者任意进行取舍。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 造成决策失误, 干扰市场秩序;报表数据不完整、不准确;报表种类不完整;附注内容不完整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一是各项资产计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 如有减值, 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 严禁虚增或虚减资产。二是各项负债应当反映企业的现时义务, 不得提前、推迟或不确认负债, 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三是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构成。企业应当做好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工作, 严禁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资本不实。第二, 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一是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规定的标准, 不得虚列或者隐瞒收入, 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二是各项费用、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规定, 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 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三是利润由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构成。不得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 编造虚假利润。第三, 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各种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构成, 应当按照规定划清各类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量的界限。第四, 按照岗位分工和规定的程序编制财务报告。一是财会部门制定本单位财务报告编制分工表, 并由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 确保报告编制范围完整。二是财会部门报告编制岗位按照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编制, 确保财务报告项目与相关账户对应关系正确, 计算公式无误。三是进行校验审核工作, 包括期初数核对、财务报告内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审核、报表前后勾稽关系审核、期末数与试算平衡表和工作底稿核对、财务报告主表与附表之间的平衡及勾稽关系校验等。第五,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编制附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对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 作出真实、完整、清晰的说明。检查担保、诉讼、未决事项、资产重组等重大或有事项是否在附注中得到反映和披露。第六, 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表内容和种类的真实、完整性, 通过后予以上报。

(六) 编制合并财务报告

企业集团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告, 分级收集合并范围内分公司及内部核算单位的财务报告并审核, 进而合并全资及控股公司财务报告, 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合并范围不完整;合并内部交易和事项不完整;合并抵销分录不准确。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编报单位财会部门应依据经同级法律事务部门确认的产权 (股权) 结构图, 并考虑所有相关情况以确定合并范围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由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合并范围是否完整。第二, 财会部门收集、审核下级单位财务报告, 并汇总出本级次的财务报告, 经汇总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第三, 财会部门制定内部交易和事项核对表及填制要求, 报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下发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财会部门核对本单位及纳入合并范围内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事项和金额, 如有差异, 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编制内部交易表及内部往来表交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第四, 合并抵销分录应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和证据进行支持, 由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第五, 对合并抵销分录实行交叉复核制度, 具体编制人完成调整分录后即提交相应复核人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才可录入试算平衡表。通过交叉复核, 保证合并抵销分录的真实性、完整性。

四、财务报告对外提供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

(一) 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的审核

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 主要包括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并签名盖章;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合规性, 并签名盖章;企业负责人审核财务报告整体合法合规性, 并签名盖章。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在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 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格式的合规性等审核不充分。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财务报告编制中的审批程序, 由各级负责人逐级把关, 对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 格式的合规性等予以审核。第二, 企业应保留审核记录,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三, 财务报告在对外提供前应当装订成册, 加盖公章, 并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二) 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的审计

《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公司应编制的年度财务报告需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审计报告应随同财务报告一并对外提供。《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还对为特定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进行了规定。因此, 相关企业需按规定在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 选择具有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财务报告对外提供前未经审计, 审计机构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审计机构与企业串通舞弊。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选择符合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第二, 企业不得干扰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 并应对审计意见予以落实。第三, 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应随财务报告一并提供。

(三) 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一般企业的财务报告经完整审核并签名盖章后即可对外提供。上市公司还需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批通过后方能对外提供, 财务报告应与审计报告一同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报送。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对外提供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导致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一致, 影响各方对企业情况的判断和经济决策的作出;未能及时对外报送财务报告, 导致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 同时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财务报告在对外提供前提前泄露或使不应知晓的对象获悉, 导致发生内幕交易等, 使投资者或企业本身蒙受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企业相关制度中明确负责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对象, 在相关制度性文件中予以明确并由企业负责人监督, 如:国有企业应当依法定期向监事会提供财务报告, 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报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需经董事会、监事会审核通过后向全社会提供。第二, 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财务报告编制中的审批程序, 由财会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逐级把关, 对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 格式的合规性等予以审核, 确保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完全一致。第三, 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对报送时间的要求, 在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报送流程中的每一步骤设置时间点, 对未能按时及时完成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罚。第四, 企业应设置严格的保密程序, 对能够接触财务报告信息的人员进行权限设置, 保证财务报告信息在对外提供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第五,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应当及时整理归档, 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五、财务报告分析利用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

(一) 制定财务分析制度

企业财会部门应在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财务报告分析制度草案, 并经财会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检查、修改、审批。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制定的财务分析制度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财务分析制度未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 财务分析的流程、要求不明确, 财务分析制度未经审批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企业在对基本情况分析时, 应当重点了解企业的发展背景, 包括企业的发展史、企业组织机构、产品销售及财务资产变动情况等, 熟悉企业业务流程, 分析研究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管理活动。第二, 企业在制定财务报告分析制度时, 应重点关注:财务报告分析的时间、组织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分析的步骤、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财务报告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第三, 财务报告分析制度草案经由财会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检查、修改、审批之后, 根据制度设计的要求进行试行, 发现问题及时总结上报。第四, 财会部门根据试行情况进行修正, 确定最终的财务报告分析制度文稿, 并经财会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进行最终的审批。

(二) 编写财务分析报告

财会部门应按照财务分析制度定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 并通过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等形式对分析报告的内容予以完善, 以充分利用财务报告反映的综合信息, 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财务分析报告的目的不正确或者不明确, 财务分析方法不正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完整, 未对本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事项作专门分析;财务分析局限于财会部门, 未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资源, 影响质量和可用性;财务分析报告未经审核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 编写时要明确分析的目的, 运用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 并能充分、灵活地运用各项资料。分析内容包括:一是企业的资产分布、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结构, 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 了解和掌握企业规模和净资产的不断变化过程。二是分析各项收入、费用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 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了解和掌握当期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三是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运转情况, 重点关注现金流量能否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运行, 防止现金短缺或闲置。第二,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在财务分析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负责组织领导。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 判断是否需要对特殊事项进行补充说明, 并对财务分析报告进行补充说明。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料、重大事项以及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有较大差异的情况要作重点说明。第三, 企业财务分析会议应吸收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对各部门提出的意见, 财会部门应充分沟通、分析, 进而修改完善财务分析报告。第四, 修订后的分析报告应及时报送企业负责人, 企业负责人负责审批分析报告, 并据此进行决策, 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 整改落实

财会部门应将经过企业负责人审批的报告及时报送各部门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和整改落实。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传递不畅, 未能及时使有关各部门获悉;各部门对财务分析报告不够重视, 未对其中的意见进行整改落实。

篇4:化工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探讨

【关键词】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存在的问题;质量控制

化工管道安装作为化工工程的基本环节, 化工管道安装通常出现在化工生产装置项目上,化工生产装置通常处在高温高压、有毒害的环境下,因此,安装化工管道的安装需要认真进行核对。安装化工装置时,不同安装管道的质量及其稳定性能必须予以严格控制,需要完全杜绝有可能存在的泄漏情况。文中以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中常见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控制管道安装质量的有效措施。

1.简述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中常见问题

管道安装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化工工程的质量,可以有效保障后期整体工程。在对化工管道安装时因不同因素及安装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1管道图纸设计及选址常见的问题

化工管道设计必须依照实际的操作条件设计温度和压力,这是对化工管道设备设计最基本的条件,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设计管道的图纸并未标明其温度及压力,缺少上述指标,施工标准无法准确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降低管道安装的质量。同时,管道在选材和配件上也存在无法满足规范的情况,有些化工设备的紧固件选取普通的单头螺栓,强度无法达到生产操作要求,为管道的生产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1.2管道焊接施工中的问题

化工管道工程焊接工作的人员作为管道安装工程的重要角色,因施工人员的因素致使管道焊接并未严格按照焊接施工规定进行,没有严格检查焊接质量、焊缝处理不佳,没有清晰对各个焊口实施准确的位置标识,导致出现虚焊、漏焊等相关质量缺陷,从而导致管道强度及气密度不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焊工没有按照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焊接工作,导致焊接完成与实际焊接范围不符,导致管道焊接质量存在较大缺陷。

1.3安装阀门施工中的问题

阀门的合理安装作为连接管道的关键点,因对施工要求没有全面考虑,所安装的阀门通常出现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安装特点等问题,从而致使工期不断延长、甚至存在蒙混过关遗留安全隐患的情况。因管道内部介质不同所选择的阀门也有所差异,如果未根据其介质选取合理的阀门,无法确保其安全性。

1.4防腐施工中的问题

安装化工管道工程中铺设地下管道占有重要部分,因土壤因素的变化施工单位必须对管道防腐问题给予重视。例如:土壤含有数量较多的有机酸、碱、盐污染,从而引起管道腐蚀的、管道泄漏等一系列安全情况。

2.控制管道安装质量的措施

化工工藝危险性高低是由化工产品自身的温度、腐蚀性、操作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进行检查时必须考虑危险程度高的工艺设计情况。重点对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阀门、通风管等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所安装设备的质量。

2.1创建工程监管系统

根据石化工管道安装前、中、后三个方面实施全面的监控,创建完善的工程监管体系,从设计图纸、安装检测防腐处理等各个环节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管。创建资料备案系统,针对选址的数据资料,设计图纸的各次改动,所选管段的型号、规格、生产品号等文件进行检验并填写在检测表中,对所选阀门、螺母焊接材料等标准材料取用记录及抽查数据进行资料备案,实现有据可查。

2.2合理控制管段质量

管段是进行管道安装工程的主要材料,所以必须对管道的质量展开合理控制。首先,要对管段质量实施严格检测,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使用管段的条件,在明确管段质量之后,必须给予监理档案备案,把管段的制作过程及测试结果一一进行记录,认真填写管段质检单。把灌管段资料档案上交给监理部门,逐步实施审查。技术复核确认,从而保障管段各项都能满足安装要求。其次,施工单位实现组队完工后,必须全面细致的给予测试,检验所安装管段是否达到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有效排出出现的安全隐患。

2.3有效控制焊接质量

加强焊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焊接人员应该依照焊接工艺、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顺序完成焊接工程。焊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范围,确保焊接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安装完工后再单线图中必须标明不同焊口编号及其位置。管段在完成安装焊接工程之后,管理人员必须对焊缝进行检查,那些需要检验的焊口则聘请专业工程师根据工程规范及有关质量要求给予相对应的气密性及强度试验。抽取样本检测合格比例,给予全面细致的评价,保障管道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做好资料的备案,认真填写检测结果、审查表、工序报验表,确保不存在问题之后签字,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施工、检测管理体系。

2.4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埋入地下的管道必须给予相应的防腐措施,在很大程度加大管道使用年限。首先,在管道安装完工之后,管道防腐保温工程也步入正轨,施工单位必须实施自检、专项检验,确定检验合格之后,组织监理人员再次给予核查,确保把防腐保温工作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施工单位提交报验单之后,施工管理者和监理人员一同验收。其次,采用防腐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护,可以在喷砂除锈的官道上刷下底漆、面漆。可以缠绕0.1mm的玻璃布,确保玻璃布表面的平整,随之进行下道面涂漆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层对管道进行保护,同时配备橡胶垫防止涂层受到损坏。

2.5科学安装阀门

化工管道上安装的阀门需要满足试压条件,阀门最好安装在便于操作与维修的地带,手轮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100mm阀门水平。实际安装时,阀杆不能面朝下方,遇到具有毒气、腐蚀性的设备,这之间相连接的管道阀门应采用链轮操纵,可以运用与设备谷口直接相连,重量大的阀门则使用起吊上具。

3.结束语

化工产业是提升工业化水平及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合理控制化工管道安装质量对整个石化工程质量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对化工管道进行安装的时候,会出现设计不科学、管段质量差、焊接工艺不达标等问题,认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马铎芩.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南化工,2013,30(6):36-37.

[2]宋亚强.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的问题探讨[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2,49(1):49-50,66.

[3]李志华.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8):82.

[4]王晓娟.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工程结算审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177.

篇5: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查评估指南》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此外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为了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相关方法、流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6年立项《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国家标准,2016年7月,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下达《<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国家标准制定》委托任务书,委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该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将本项目标识为WG7 组重点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更名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1.2 主要工作过程

2017年1月至3月,《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讨论,讨论研究指南的编制,并形成标准讨论稿,向中央网信办领导汇报标准编制进展,并向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项目申请。

2017年4月,标准通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WG7组会议讨论。2017年4月,本标准获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2017年4月,向中央网信办领导汇报标准进展工作,拟作为中央网信办布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的参考标准。

2016年5月,正式成立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由五家主要参与单位共同组成,集中讨论集中办公,讨论标准的框架、方法论、具体的内容等。

2016年5月25日,召开第一次专家会,地点在中央网信办,由项目组向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杨春艳副局长、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及WG7专家进行了汇报,5位WG7专家对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

2016年6-7月,标准编制组继续集中办公,集中讨论,并根据第一次专家会意见逐一进行修订,此外与其他安全厂商、科研单位进行交流,就本标准指标方法听取意见,并最终形成标准第二稿。

2016年7月18日,召开第二次WG7专家会,由项目组向专家汇报了标准项目进展,以及根据第一次专家会议的专家意见修订情况,5位WG7专家对标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随后项目组召开标准讨论封闭会议,根据此次专家会意见对草案作了进一步修订,形成了第三稿。

2017年7月21日,参加WG7组会议,汇报了项目进展和标准修订情况,会议决议最终该标准可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并根据标准周答辩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部分修订,完善草案内容。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制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此外规定了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测评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指南是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相关方法、流程,定义了检测评估的主要内容,从而提升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本标准提供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的方法、流程和内容,定义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准备、实施、总结各环节的流程要求,以及在检查评估具体要求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相关的人员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相关工作。

本标准可用于: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自行开展安全检测评估工作参考。2)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工作参考。3)网络安全检测产品研发机构研发检查工具,创新安全应用参考。本标准适用对象是关键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者和其他实施安全检测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

2.2 主要内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评估工作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与法规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要求,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流程,对信息系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最后给出检查评估对象的整体安全状况的报告。

检查评估工作由合规检查、技术检测和分析评估三个主要方法组成,每个方法包含若干内容和项目。

合规检查

合规检查是通过一定的手段验证检查评估对象是否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强制要求,输出是否合规的结论,对不合规的具体项目进行说明,采取的方法包括现场资料核实、人员访谈、配置核查等形式。

技术检测

技术检测分为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主动方式是采用专业安全工具,配合专业安全人员,选取合适的技术检测接入点,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社会工程学等常用的安全测试手段,采取远程检测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其安全 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也可参考其他安全检测资料和报告,对技术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被动方式是辅助监测分析手段,通过选取合适的监测接入点,部署相应的监测工具,实时监测并分析检查评估对象的安全状况,发现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隐患。

两种技术检测方式最终输出技术检测结果。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是围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业务特点,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属性进行识别和分析,依据技术检测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参考风险评估方法,对关键属性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进而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安全状况的评估。

标准充分考虑了当前已有的等级保护相关标准、风险评估标准、及其他行业安全标准,与正在制定的其他WG7系列标准一起,共同形成了支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标准体系。本标准与其他国内标准的关联性分析:

GB/T 22081-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是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之一,本标准在编制之初就深刻理解网络安全法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的要求,在合规检查的内容中重点强调了对等级保护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也是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之一,本标准在第9节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方法论,通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分析,并根据合规检查和技术检测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定性分析出整体安全状况的评价。

此外,正在制订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要求》定义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本标准中有专门的项是对改要求的验证,强调的是评估流程的标准化、评估内容标准化,以及评估结果的标准化。

此外,正在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指 标体系》与该标准关联,该标准的输出评估结果可以用于标准的量化计算。

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专门分析了美国NIST的安全评估方法,参考我国已有相关信息安全标准,综合考虑制定了本标准。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其他详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五、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六、其他事项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篇6: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的通知

(粤建质函〔2010〕535号)

2010-10-22 上午 09:21:22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点击数:1037

粤建质函〔2010〕535号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增强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促进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过程中排查出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我厅决定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依据

(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三)《广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四)《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国务院令第81号);

(五)《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

(六)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技术规范、标准。

二、检查范围

在建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重点检查桥梁工程。

三、检查内容

(一)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情况,包括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排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的督促整改情况,开展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情况,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监管情况,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情况,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检查情况,实施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情况,对工程质量隐患督促整改情况,对违法、违规工程质量行为依法查处情况等。

(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执业人员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三)工程实体质量情况,重点抽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质量和涉及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

有关建筑节能管理情况和工程实体建筑节能质量情况,因按照我厅《关于开展2010年全省建筑节能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粤建科函(2010)496号)另行专项检查,不再列入此次检查范围。

四、检查方式与要求

(一)本次检查分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自查自纠、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检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抽查三个阶段进行。10月下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自查自纠;

11月上、中旬,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检查;

11月下旬,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广州、东莞、佛山、汕尾市因举办和保障亚运会,检查可根据工程停工具体情况延后安排在亚运会结束后进行,但不能迟于明年1月底完成,具体由上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研究确定,确定的检查时间和检查总结请报送我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

(二)企业自查自纠和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检查,应对检查的工程项目填写附件2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情况汇总表》和附件3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表》。企业自查自纠报表报送本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三)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检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和开展本地区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注重检查实效,做到不留死角,对查出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要及时监督整改,并对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四)各地区在检查结束后,要对本地区检查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措施,并将书面总结材料及附件1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整改情况统计表》、附件2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情况汇总表》于12月10日前报送我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

(五)为加强本次执法检查工作联络,请各市确定一名联络员,并将联络员姓名及联系电话于10月30日前报送我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

附件:1.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整改情况统计表

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情况汇总表

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表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篇7:1月份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情况

1月份进行基础护理质量抽查,以85分为合格,检查结果最低分是86分,平均分为93.6分,合格率达100%,各科存在问题如下,请对照进行整改及跟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存在的问题:

综合二科:检查14、21床,病历书写的入院介绍制度落实无记录,病人知道主管医生不知道主管护士;门-26床病历书写的入院介绍制度落实无记录,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不了解。

外二科:9-16床空病床的床单元没有及时处理,无做好终末消毒工作;9-17床病人卧位欠舒适,护士与病人沟通无效;9-18床入院介绍制度落实无记录,病人知道主管医生不知道主管护士,床头柜脏乱,病人出院已取出院药但护士未做出院服药指导。

ICU-7:脑梗后遗症,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不正确,眼部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内二科:7-13床床下有杂物,年老久病,取半坐卧位无上床档,患者6天未解大便,无体查,护理问题无得到解决,护士对病人的进食情况不了解;7-20+病人的床头柜欠清洁,多杂物。

外一科:6-26床病人知道主管医生不知道主管护士,患者反映传呼玲已经坏了十几天,护士对病人的饮食无作指导;6-15床入院介绍制度无落实,无记录,病人不知道主管医生和护士,床头柜欠整齐清洁,床单元欠清洁,无按要求一周更换床单被套,术后改全流饮食医生有指导、护士无根据病人的饮食改变进行指导,导尿病人护士无根据病情作膀胱功能训练的指导及护理。

脑科:5-10床入院介绍制度无记录,病人只知道主管医生不知道主管护士,床头柜欠清洁,无进行饮食指导,无服药指导;5-29床患者知道主管医生不知道主管护士,床头柜有一消毒棉枝。

内一科:CCU6床下杂物多,便器放置不规范,病人卧不舒适,无及 1

时为病人穿裤,护士与病人沟通无效,无了解心理需要;3-17床患者的床单元及衣裤尿湿,护士无及时关注并进行更换,3-24出院病人,床头柜有带血棉枝,低血糖的应急处理及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指导欠详细;3-23床枕芯无枕套,床头柜杂物多,护士对病人治疗,诊断检查报告等不了解。

综合科:2-11床病人卧位欠舒适,痰标本没有指导病人及时留取;2-18病人知道主管医生不知道主管护士,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治疗等掌握欠熟悉,健康教育指导欠缺,在院病人2天中药一次性发放;2-38床病人对热水器不会使用,床头有挂防坠床警示牌,但病人及家属不会使用床栏。

整改措施:

1、对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评分表个别内容进行微调。

2、入院介绍制度要求一定落到实处,护理记录单有记录,科室有流程,护士做好入院护理工作。

3、病室的物品放置规范,床单元保持清洁,做好出院病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加强患者的分级护理、十大安全目标护理及专科护理工作。

5、保障病房设施的正常运行,要求科室负责人加强与后勤的协调工作。

6、管床护士、主管护士加强与病人及主治医师的沟通,及时对病人病情、诊疗的了解、落实病人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7、正确执行服药流程及指导病人服药,交待服药注意事项。

篇8: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地基基础工程历来是专家组现场评审的重要分部, 对地基基础分部重视的原因就是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桩基的施工质量一直是专家组关注的焦点。

目前黑龙江省的省内建筑,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 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桩型:螺旋钻孔灌注桩 (适用于粘土地基) ;钻孔压浆桩 (适用于砂土地基和高水位粘土地基) ;超流态混凝土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拔桩) ;泥浆护壁桩和管桩。

黑龙江地区一直采用留置试验桩的方式进行桩基检测。这种有目的的检测方式没有得到专家组的认可, 从而造成较大分歧。而南方普遍使用的可以达到随机抽验目的的堆载试验方式, 由于投入量较大, 北方地区并未采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有的桩型中, 目前只有管桩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管桩的单桩承载力高, 桩身质量比较直观, 可以达到随机试桩的要求。建议今后申报国家级奖项的工程, 采用可以满足随机抽检的桩型或采用堆载方式进行试桩, 逐步完成过度。

1.1 工程桩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的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这个问题在2004年以前相当突出,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在检测数量上有出入, 当时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的动测比例是10%, 而现行国家标准是20%, 当时我们执行的地方标准。当现行地方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产生冲突的时候, 应该执行国家标准。具体的检测数量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5条,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3.1条,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5条。

1.2 试桩报告里的一类桩、二类桩不能用“完

整”“基本完整”代替, 检测方应该明确指出哪些是一类桩, 哪些是二类桩。

1.3 基础验槽记录不真实;

桩基工程质量验收纪录, 要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四方签字盖章齐全;工程分段施工开槽的时间有间隔, 应分段验槽。但是基础验槽记录反映的全部是一个日期, 记录不真实。

内业应该是工程的真实记录, 要与工程同步完成, 目前内业记录与工程脱节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1.4 室内外地面有沉降和开裂现象。

回填土压实试验报告及土壤干密度试验报告, 有的工程缺少或不足;有些工程因为地基下基层为基岩, 回填土没有做压实测试。而实际上不管是何种土质的回填土,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固结沉降。

施工过程中, 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 (内业中要有回填土取点示意图) , 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一般地基基础下面的回填土系数在0.94-0.97之间。 (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3条、第10.1.6条、第10.1.7条) 其它部位回填土压实系数应大于0.90。

1.5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不完整。

存在着不做沉降观测、只做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数量不够;由于外墙装修致使沉降观测点被掩盖或损坏;记录数据不全 (应有沉降值和相对沉降差值) ;工程必须进行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沉降观测, 重要工程甚至要求终身观测。

沉降观测点必须是明设的, 必须能看到而且绝对固定, 不得以任何理由埋藏, 影响观测;强制性条文规定要由第三方检测。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 应按设计图纸埋设, 并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相关规定。按规定, 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就必须设观测点, 由于观测点有较高的精密要求, 所有引出方式的间隙必须符合标准, 因此从工程柱子或剪力墙上引出的观测点开孔较大, 影响工程装修效果。建议把沉降观测点埋入地下, 在散水坡处设立若干埋深150-200mm的观测井, 井下设置200mm的裕量空间。观测结果应有沉降观测的最终值--最大值、最小值与相对沉降差。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有垂直度观测记录。在整栋建筑的垂直度观测记录中, 应有建造过程中每一层或若干层的相对垂直偏差记录, 以确定建筑物的垂直度。最大垂直偏差为H‰且不得大于30mm。

2 主体结构

历年来受检的工程全部为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结构, 施工面积全部在2万平方米以上, 除了一小部分实物质量能够通过建筑物实体反映出来以外, 大部分的工程施工质量都是通过内业资料反映出来的。

主体结构检查的重点是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仅《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个规范中就有强制性条文15条, 从施工过程上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

历年主体结构检查中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的现象始终不能根除。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依然很多。

2.1 地下室、设备层、走廊、楼梯间、管道井等现

浇结构明显的留有跑模、胀模、漏浆的痕迹, 甚至有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严重缺陷存在;管道井内抹灰粗糙, 甚至没抹灰或抹灰不到位, 看到的陶砾砌筑墙体极端粗糙;井内没刷大白;有灯头没灯泡, 开关形同虚设。

申报工程是在工程竣工使用一年以后受检的, 主体工程的绝大部分都被装饰工程遮盖, 只有地下室、设备层、走廊、楼梯间、管道井等现浇结构显露在外。

主体施工时要注重上述部位的外观质量, 至少不应有严重的质量缺陷, 以免让专家产生错觉, 以为主体结构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缺陷和尺寸偏差。

2.2 楼梯梯段高度低于规范规定, 规范规定楼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这个问题最容易出现的部位是一层出门处、入地下室处和消防楼梯等部位。应该加强施工中测量, 严格控制施工偏差, 严格按图施工。

2.3 卫生间内穿楼板立管周围有水印。穿棚面立管周围应用添加微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填实。

2.4 楼梯扶手高度、楼梯栏杆的设置形式或间距往往不符合规范要求。

公共建筑室内、外楼梯与规范不符的情况居多。在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 应符合以下要求。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长时, 其高度不应小于1m。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 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 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栏杆应采用不宜攀登的构造, 垂直杆件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11m。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 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 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 但不宜超过1.20m;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详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5 透过玻璃幕墙或玻璃条窗可以看到的主体结构包括:

梁、柱、板、楼梯侧帮等部位, 涂刷层表面有开裂、起皮现象。更有甚者, 上述部位混凝土缺陷不加任何处理, 抹灰、涂刷不到位, 观感极差。

一定要在下一步工程施工前, 把这些部位处理好, 还要考虑这些处理部位的耐久性。

2.6 室外散水坡档次与主体装修不匹配;

外楼梯、散水与主体硬连接;水泥砂浆散水坡有开裂、起砂、下沉现象。

外楼梯、散水等部分的沉降不可能与主体相同, 硬连接接缝处会被拉裂。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 应设置伸缩缝, 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 (一般每6m设置一道) ;房屋转角出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15~20mm, 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水泥沙浆散水面层易起皮开裂, 是多年质量通病, 较难控制, 如控制不好建议选用细石混凝土。

2.7 外墙直接连接绿化, 石材或面砖下部没有用砂浆或混凝土封严, 相当于工程没有做完。

2.8 消防楼梯踏步高低不平;

门、窗洞周边不顺直;水泥砂浆地面裂缝、起砂、空鼓;车库等大面积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地面没有留分格缝。

摘要:重点阐述了精品工程检查过程中地基基础和主体工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上一篇:世界环境日国旗下讲话下一篇:花蕾幼儿园冬季亲子运动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