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2024-05-10

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共6篇)

篇1: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中央银行1948年成立,1984.1.1专门行使中英银行职能银监会CBRC成立2003.4

开发94.3 进出口94.4 农业发展94.11工商银行84.1 中国银行1912

1979年,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成立

2001年11月29日,全国第一家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2003年4月8日,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鄞州(银州)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2006.12.31银监会正式批准邮储银行成立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

第一家获批在我国境内设立代表处的外资银行是日本输出入银行1979年

1995年3月18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并于通过之日公布实施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9日设立了银监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该法共六章五十条,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反洗钱法律主要有三部: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1987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通则》规定了担保法律制度,l995年《担保法》颁布和实施,对担保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作了规定。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也对担保物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和《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从原则规定到法律的具体适用,共同形成了我国较为完善的担保法律制度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从2007年10月1日施行 我国《公司法》于l994年颁布实施。修改后的《公司法>>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公司法》共二百一十九条。

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并于2007年2月9 日在全体会员大会上正式通过。

篇2: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的序号填人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发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6.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7.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是()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真正的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8.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努力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建设立足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D.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企业中的职工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13.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鼓吹“一边一国”,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

A.阻挠两岸“三通” 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4.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由谁指定的企业印刷?

()

A.县政府税务主管部门 B.同级政府

C.省国家税务局 D.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

15.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未同意续订的,该劳动合同效力是()

A.自行解除 B.变更 C.终止 D.中止

16.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是()

A.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的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行政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 D.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17.下列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处罚 B.行政立法 C.行政确认 D.行政监督检查

6.胡锦涛指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主要是指()A.无产阶级政党一切植根于人民,坚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

B.一切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C.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温家宝总理提出新一届政府工作要解决好的重大经济问题是()

A.就业和社会保障 B.“三农”问题

C.财政的增收节支 D.农村税费改革问题

8.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A.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D.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9.邓小平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C.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D.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E.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1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有()

A.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B.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D.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E.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1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D.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企业中的职工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13.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鼓吹“一边一国”,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

A.阻挠两岸“三通” 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4.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由谁指定的企业印刷?()

A.县政府税务主管部门 B.同级政府

C.省国家税务局 D.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

15.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未同意续订的,该劳动合同效力是()

A.自行解除 B.变更 C.终止 D.中止

16.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暂停

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是()

A.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的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行政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 D.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17.下列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处罚 B.行政立法 C.行政确认 D.行政监督检查

18.某甲在上班路上拾到提包一个,因当时找不到失主,又急于上班,甲就将提包带到单位,存放于办公室,并当即贴出招领启事。到甲下午下班时,仍无人认领,甲就 锁上办公室回家。次日,甲上班时发现办公室被盗,拾得的提包也被盗走,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第三天,失主发现招领启事后,就找到甲索要提包,甲将详情告诉了失主,失主即向法院起诉,要求

甲返还不当得利。法院应判()

A.甲应当返还 B.甲应予赔偿

C.甲应给予一定补偿 D.甲不予返还或赔偿

19.在集体所有土地下的破产资源属()所有。

A.国家或集体组织协商确定 B.个人所有

C.国家所有 D.集体所有

20.甲地的A公司与乙地的B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在合同中载明其签订地点为丙地.A公

司与甲公司在丁地完成合同签章,则此合同成立的地点为()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8.某甲在上班路上拾到提包一个,因当时找不到失主,又急于上班,甲就将提包带到单位,存放于办公室,并当即贴出招领启事。到甲下午下班时,仍无人认领,甲就 锁上办公室回家。次日,甲上班时发现办公室被盗,拾得的提包也被盗走,即向公

安机关报案。第三天,失主发现招领启事后,就找到甲索要提包,甲将详情告诉了失主,失主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不当得利。法院应判()

A.甲应当返还 B.甲应予赔偿

C.甲应给予一定补偿 D.甲不予返还或赔偿

19.在集体所有土地下的破产资源属()所有。

A.国家或集体组织协商确定 B.个人所有

C.国家所有 D.集体所有

20.甲地的A公司与乙地的B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在合同中载明其签订地点为丙地.A公司与甲公司在丁地完成合同签章,则此合同成立的地点为()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是()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政党监督 D.舆论监督

22.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村民委员会 B.区人大常委会c.县政协 D.省公安厅

23.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A.1993年8月14日 B.1993年10月1日

C.1995年8月14日D.1995年10月1日24.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25.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A.主管监督 一B.法制监督 C.专门监督D.职能监督

26.下列关于公文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公文是沟通机关之间纵横向联系的手段

B.公文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理论性

C.公文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

D.公文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

27.对收文办理、执行、复文的活动称为()

A.创制公文 B.传递公文 C.办理公文 D.管理公文

28.本机关收到的来自外部的文件,称为()

A√收文 B.发文 c.上行文 D.下行文

29.以下关于公文登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收文与发文时,平件、密件与急件一般应分别进行

B.登记序号应不留空号:不出重号

C.分轻重缓急,急件当日到当日登,平件可隔日登

D.对于无标题文件应代拟出标题

30.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大写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人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1.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有()

A.辩证唯物主义 B.一切唯物主义

C.一切唯心主义 D.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

2.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3.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A.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4.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面是利,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面是弊,给我国带来了风险。提出了挑战。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我们必须兴利除弊,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

5.下列各项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篇3: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一、近年来历史科目考察特点

结合2010年《考试说明》和2009年高考所传递的信息, 笔者认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历史科目考察的特点如下:1.视命题背景材料的新颖性, 考察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科学性和发散性;2.重视现实问题, 但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考卷以现实热点问题为专题, 侧重角度分析, 旨在考察考生理解和应用能力。而综合能力测试多从现实材料入手, 选才着眼于科学、社会、人文知识等方面;3.强化基础知识, 注重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的完美结合。测试以能力立意为中心, 但依托的仍是基础知识, 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和变通;4.学科内综合。目前综合能力试题仍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是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即使学科间综合, 其答案所涉及的内容依然是各学科最基础、最主干的知识, 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提取、重组和运用, 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倾向和通史理念;5.突出能力立意, 倡导创新思维和实践力。

高考文科试题无论是试题形式的组合, 还是试题内容的综合, 无不体现着能力立意。试题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 引导考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价值取向就是倡导考生进行创新思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开放式试题, 引导考生用不同的学科知识, 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和解答问题。二是价值评价, 引导价值取向, 这是将学生与社会连在一起,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试题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 引导考生去认识和评价现实社会, 体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复习过程中学生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 对于客观题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记忆性知识把握不够, 导致识别能力差;2.对知识点及选项了解不够, 容易想当然;3.对概念性的问题理解偏颇, 不够准确。其次, 在主观题方面表现为:1.审题能力不够, 表述不够准确、完整, 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2.对问题的回答针对性不强, 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缺乏, 答题不规范等。

三、复习中的对策

结合近几年概括的趋势, 在第二阶段的复习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熟悉考纲, 明确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也是我们备考的依据。在解读《考试说明》时, 不仅要关注考试的范围、增减的内容, 还应该关注《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实例》及所附样卷, 认真阅读、领悟例题, 从中窥视高考命题的走向。

(二)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学生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常会犯“急功近利”的毛病, 总想通过某些捷径迅速提高学习成绩。因此, 他们往往沉浸在各种高考辅导教材和题海之中, 抓了专题复习材料而丢了课本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 历史专题复习材料即使编写得再好, 也不能代替课本, 课本是“高考之本”, 离开课本, 学习就会成为“无根之水”, 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在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千万不能离开课本, 所有复习都必须与课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 形成网络, 提升思维

当前, 我们的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对知识重新整合,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达到思维品质的提升。首先, 利用课本标题, 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课本不宜翻开即读, 不妨先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章、节甚至子目的标题, 因为标题是“纲”, 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 便形成了“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 有选择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由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

(四) 掌握技巧, 提高成绩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备考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首先, 审题技巧。审题正确与否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我认为主要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 指导学生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 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 并养成答题的“六性”:简洁性、完整性、发散性、综合性、拓展性、规范性。其次, 答题技巧。对待材料解析题, 要先看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 做到有的放矢, 然后将材料分层次以获取有效信息, 最后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最后, 看分答题, 高考试卷主观题后面都有分值, 分值的多少基本体现着该题的难易和答题量的比重, 留意它有助于我们把握答题的分寸。

(五) 适度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 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但是, 训练要有的放矢, 决不是练的越多越好, 搞题海战术。练要“精”要有深度, 要到位, 关键是要精选习题。习题要有典型性、层次性、覆盖面, 要与高考靠拢, 对典型题目, 要变换角度、情景、问法, 进行多次练习, 一题多用。

篇4:台湾专题知识复习

①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②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退居台湾;

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多次干涉和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并以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控制亚太地区局势。

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提出过哪些对台方针?

①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但不放弃使用武力解放台湾”的思想。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此后形成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

③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3.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有何区别?

两次分离: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9年国民党兵败退居台湾。

一次回归: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质区别:第一次是殖民主义侵略的后果;第二次是中国国内矛盾所致。

4.台湾历史上有两次被外国侵占,又有两次回归,你认为回归的动力是什么?由此,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

(1)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以及紧密的联系,使台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回归的动力。

(2)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将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

5.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①有利因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一国两制”已在港澳成功实践;两岸人民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反分裂国家法》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台独”分子阻挠;外国反华势力干涉;两岸政治制度不同;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6.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在哪两个地区得以实现?

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实现地区:香港、澳门。

7.我们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原则:一个中国。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请说明用它来解决台湾问题的实践依据和现实意义?

实践依据:我国已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港澳回归后安定繁荣的局面说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是可行的、科学的、正确的。

现实意义:坚持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尊重了台湾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

9.作为中学生,你打算为实现祖国统一作出怎样的努力?

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我国政府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0.我国政府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①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尽量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 积极推动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

④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篇5: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2.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文章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D陈云

6.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A如何发展重工业 B如何发展轻工业

C如何发展农业 D如何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 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党的建设、根据地建设、人民军队建设

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8.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着重()A从思想上建设党 B从作风上建设党 C从组织上建设党 D从制度上建设党 9.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

A克服主观主义 B克服自由主义

C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0.《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作者是()A刘少奇

B朱德

C周恩来

D陈云 参考答案:1-5:DADBD 6-10:DDAAA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在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多次使用“实事求是”这句成语。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正确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去做,也就是要“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共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因此A为正确选项。B项中主要是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C项主要是论述了三大法宝;D主要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因此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答案】D。解析: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而且在这篇文章中初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的雏形。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A项《改造我们的学习》,B项《整顿党的作风》和C项《反对党八股》是针对整风运动写的,不符合本题要求,所以不选。

3.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本本主义》

D.《为人民服务》 【答案】A。解析:《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著作,这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表述;并在这篇文章中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因此A为本题正确选项。B项《整顿党的作风》、C项《反对本本主义》、D项《为人民服务》均不符合本题要求,应排除。

4.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答案】B。解析:1929年9月,在由周恩来和陈毅起草的一个文件中,就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因此B项符合题目要求,为本题答案。而A、C、D项应排除。

5.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答案】B。解析: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B为正确选项。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A。解析: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7.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答案】B。解析:1943年毛泽东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这个口号,并比较系统阐述了群众路线,标志着这一路线的系统化和成熟化。因此B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正确答案;A项、C项、D项均不符合本题要求,故应排除。8.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有无群众观点

D.消除腐败

【答案】C。解析: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其它应排除。

9.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答案】B。解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解决自己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是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项“八七会议”、C项“中共三大”、D项“中共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1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答案】C。解析: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中多次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所以C项为最佳选择。B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A“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D项也不符合题意。因此A、B、D应排除。

1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A。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B项不是根本标志;C项革命的基本性质没有变,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D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还是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12.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实际上指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共同主题是()。

A.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无产阶级领导权

B.通过改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 C.通过民族奋斗探索国家的根本出路

D.通过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道路

【答案】C。解析:党的十五大归纳的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际上都涉及到中国根本出路的问题,第一个任务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第二个历史任务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

A.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B.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C.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答案】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因此凡是提出“毕其功于一役”左倾错误主张者,都混淆了革命两个阶段的界限。

1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即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党自身具有非常的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进行。AB是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D项内容是党的基本工作思路。

1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

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

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解析:工农民主政权对待地主阶级是敌视的,主要以消灭地主阶级为目的;“三三制”政权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对地主区别对待,其中开明绅士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性质相同而名称不同的政权形式,因此A项可以排除。而人民民主专政将地主阶级整体列入了专政的对象,因此与工农民主政权和苏维埃政权对待地主阶级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CD也被排除。

1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

【答案】C。解析: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非武装斗争形式。17.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

(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

(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原则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内容的了解。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涵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题干部分论述了土地革命中对土地的基本分配办法,因此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1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党制定和执行这些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以斗争求团结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D.坚持反倾向斗争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党制定和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是党制定和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A项内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C项提到的原则是统一战线中“左”倾错误者坚持的原则;D项内容是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策略方针,因此这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1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又联合又斗争

B.坚持反倾向斗争 C.有理、有利、有节

D.工农联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A项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B项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C项有理、有利、有节是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在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均不符合题干要求。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但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始终不变,都是工农联盟。

20.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 C.变革政治制度

D.变革生产力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党在制定“一化三改”总路线时,已经明确了这个总路线的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即要变革原有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2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A.刘少奇

B.朱德 C.邓小平

D.王稼祥

22.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D.《新民主主义论》

23.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2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26.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A.学习毛泽东著作

B.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 C.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D.铭记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2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28.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是经过了()。A.遵义会议以后

B.红军长征胜利以后 C.延安整风运动以后

D.中共七大以后 2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什么时期?()

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

D.建国以后 30.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什么时期?()

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

D.建国以后 3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2.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34.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国民党一大

3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原因不同 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A.民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建设农村根据地

D.政权建设 38.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大资产阶级

39.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主义不允许

C.无产阶级不允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40.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A.共产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41.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2.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旧民主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

D.封建主义 43.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4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4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是()。A.农民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反帝革命

46.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47.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A.中共五大

B.古田会议 C.八七会议

D.中共六大

48.1930年1月,毛泽东写的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和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问题的著名通讯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9.标志着结束在中共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50.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30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答案】ABCD。解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因此ABCD为正确答案。

2.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A.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

B.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C.必须做正确的调查

D.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答案】AB。解析: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A、B两项为正确答案,而C项“必须做出正确的调查”、D项“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均不符合本题要求,应排除。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基本要求是()。A.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B.调查研究

C.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D.解放思想

【答案】ABCD。解析: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包括解放思想的深刻含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达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保证做到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对实际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实事求是的对立面就是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两者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都是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都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因此ABCD都为本题正确答案。

4.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指()。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批评与自我批评

【答案】ABC。解析: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所以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因此本题答案为ABC。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尾巴主义

D.命令主义

【答案】CD。解析: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尾巴主义。反对命令主义意思是人民群众的一切斗争都必须建立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反对尾巴主义,就是党反对处处听从群众安排的工作方法,要求党在思想觉悟上比群众前进一步。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是坚持实事求原则所必须反对的。因此C、D项为正确答案。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答案】BC。解析:革命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同样也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把这个原则运用到外交领域,把独立自主确定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把这个原则运用于经济建设,形成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因此B、C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应选择。而A项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是中共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D项为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因此AD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排除。

7.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在哪几方面高度统一?()

A.理论基础

B.原则立场

C.思想方法

D.历史革命

【答案】ABCD。解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又在理论基础、原则立场、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基本主题等方面高度统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它们都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都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故A、B、C、D入选。

8.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A.怎样看待党和国家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党的团结

C.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D.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答案】ABCD。解析: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故全选。

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是()。A.科学地总结了建国32年的历史并评价了毛泽东思想 B.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答案】ABD。解析: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建国32年的历史;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ABD为正确答案。C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因此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应排除。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方面是()。

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谦虚谨慎

【答案】ABC。解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三个基本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其中,实事求是是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因此ABC三项为本题答案。而D项“谦虚谨慎”是我党优良传统,故不选。

1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基本内容;二是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B项是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基本思想,C项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思想,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12.“目前在全国进行的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激烈的和复杂的斗争。全国各地已经实行的有效的工作路线,是党委领导,全党动员,群众动员,吸收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统一计划,统一行动,严格地审查捕人和杀人的名单,注意各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各种代表会、干部会、座谈会、群众会,在会上举行苦主控诉,展览罪证,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坚决地反对草率从事的偏向。”这里提到的工作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到群众中去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一切为了群众 【答案】BD。解析:本题题干的关键词是“核心内容”,A与C项都是基本的群众观点,而题干则是关于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问题,因此被排除。B和D都是党在群众中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核心的内容。

13.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共同之处是()。

A.领导力量都发生了转变

B.革命的主要对象都发生了转变 C.革命的基本纲领都发生了转变

D.革命指导思想都发生了转变

【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这两个转变之间的相同点。两个转变的共同之处有二:一是革命的对象都发生了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过程中,主要革命对象由封建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革命的对象再一次发生转变,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对象转变为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对象。二是革命的基本纲领发生了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过程中,由资产阶级制定的反封建革命纲领转变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革命纲领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纲领。A项,革命领导力量的变化只发生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时期,即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D项,革命指导思想只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AD项被排除。

14.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两个“必然结果”的共同之处有()。A.经济条件都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阶级基础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思想条件都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国际条件都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各方面基础之间的共同点。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而主要的有:政治(阶级)基础一致,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基础;思想基础基本一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都是重要的思想条件;国际背景相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促成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显然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结果,应当排除。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直接目标实现的重大意义是()。A.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B.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唯一标准 C.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

D.改变了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目标的重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目标的实现,彻底改变了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B项,只有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才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唯一标准;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目标的实现仅仅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条件,被束缚的生产力的解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BC项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16.“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A.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B.廓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C.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关系 D.论证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题干所引用的这段话是对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正确概括,即“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它们具有时间上承接关系,任何割裂它们之间这种关系的言行都是错误的。A项是“二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等观点的错误实质;C项否认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它们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上的继承关系,因此AC项都不是对题干这段话的正确理解。17.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

A.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

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

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总路线从初次提出到完整确立过程中的相同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概括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官僚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还是属于民族革命阵营的,所以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没有反对官僚资产阶级的内容,因此B项被排除。两次概括都没有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提法是中共六大上提出来的,因此D项也被排除。

1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时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下对这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A.国营经济成分领导其他四种经济成分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营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性质相同

D.合作社经济的前途是国营经济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明确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因此A项是正确的;其次,区分五种经济成分的不同性质,即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都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里面还有私人资本,不是完全的国营经济,因此不能将两者简单等同,因而B项被排除;合作社经济属于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与国营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只会将它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不是转化为国营经济,因此D项也是错误的。

19.“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A.这段话是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

B.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这段话反映的主要思想后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D.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答案】BCD。解析:这段话是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这时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以B项是正确的分析;这段话的主要思想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后来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而C项也是正确的分析;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地主阶级”、“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帝国主义”,这些孤立的对象概括起来就是帝国主义分子、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因此D项的分析也是正确的。这段话虽然提到了“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来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包含了党的统一战线的些许因素,但并不是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因此A项的分析是错误。

20.“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A.这段话论述的实际上是关于生产力布局的问题

B.这段话论述了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 C.这段话认为我们要“改变一下”,要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 D.这段话提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必须同时同步发展

【答案】AB。解析:这段话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一部分,这节的标题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生产力布局的问题,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因此A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这段话并没有否认党的错误,只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党在这个方面没有犯过大的错误,故而C项是错误的;这段话提到了党要“改变一下”以往对沿海工业不重视的思路,而不是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而对于内地工业的发展只提出加大力度,没有提出沿海和内地要同时同步发展。所以C、D项的分析都不正确。2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A.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23.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24.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主观主义

D.自由主义

25.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主要表现在()。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

B.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 C.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 26.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有()。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是毛泽东等人主观创造出来的

C.是在同错误的理论和实践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7.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A.科学性

B.独创性 C.完整性

D.发展性

28.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内容,它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包括()。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D.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29.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伟大斗争有()。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卅运动 30.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农民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21.【答案】D。

22.【答案】A。

23.【答案】D。

24.【答案】D。25.【答案】C。

26.【答案】C。

27.【答案】B。

28.【答案】C。29.【答案】B。

30.【答案】C。

31.【答案】B。

32.【答案】D。33.【答案】A。

34.【答案】B。

35.【答案】C。

36.【答案】B。37.【答案】B。

38.【答案】C。

39.【答案】D。

40.【答案】D。41.【答案】C。

42.【答案】B。

43.【答案】C。

44.【答案】A。45.【答案】A。

46.【答案】C。

47.【答案】C。

48.【答案】D。49.【答案】B。

50.【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21.【答案】ACD。

22.【答案】ABCD。

23.【答案】ABCD。

24.【答案】AB。

25.【答案】ABCD。

26.【答案】ACD。

27.【答案】ABC。

28.【答案】ABCD。

29.【答案】ABCD。

30.【答案】ABD。《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专题

1.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1)分配农民个别耕种;(2)分配农民共同耕种;(3)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基本内容

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原则

2.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党制定和执行这些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以斗争求团结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D.坚持反倾向斗争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又联合又斗争

B.坚持反倾向斗争

C.有理、有力、有节

D.工农联盟

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

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

C.变革政治制度

D.变革生产力

5.毛泽东在()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6.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本本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8.毛泽东在()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9.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有无群众观点

D.消除腐败

10.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2.“目前在全国进行的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激烈的和复杂的斗争。全国各地已经实行的有效的工作路线,是党委领导,全党动员,群众动员,吸收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统一计划,统一行动,严格地审查捕人和杀人的名单,注意各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各种代表会、干部会、座谈会、群众会,在会上举行苦主控诉,展览罪证,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坚决地反对草率从事的偏向。”这里提到的工作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到群众中去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一切为了群众

3.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共同之处是()。

A.领导力量都发生了转变

B.革命的主要对象都发生了转变

C.革命的基本纲领都发生了转变

D.革命指导思想都发生了转变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5.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A.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

B.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C.必须做正确的调查

D.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B.调查研究

C.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D.解放思想

7.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指()。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批评与自我批评

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尾巴主义

D.命令主义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1A 2B 3D 4B 5D 6A 7B 8B 9C

篇6: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心得

为明年的公务员省考做准备,最近一直在看《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在准备、复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包括书本和网站上的内容,在这里总结一下。

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公共基础知识》这门课的内容,所以要看一本教材是必要的。我买了一本中国人事出版社的《公共基础知识》,含有一小部分科后练习。事实证明,先看这本书是非常基础,也非常有用的。我的方法是先用心快速读完一遍,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又不能掌握的,再回到课本。前后就是两遍。

把教材基本读完的时候,就是该买一本试卷做题的时候了。看内容看倦了,就用做题的方式把积极性再次提高起来,更重要的是做题的确非常有用。可以把书本内容的应用能力考验一下,从而达到多角度把握,使记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熟练。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查缺补漏。此时,对教材上不够详细的内容,通过积极在网上查资料,也要掌握,最好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知识面的掌握。做好笔记在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做了几套浙江省省考的真题,发现公共基础知识错的是最多的,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了,公共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积累,如果在考前一个月坚持突破,考试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优势的。

根据大纲公共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广,大纲中注明综合知识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中法律、公文、是重点。因此要将法律跟公文的知识重点梳理,法律常识又分为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律占的分值比较大,所以应该复习的比较详细,每天复习一个板块,公共基础知识里考的法律题目相对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复习的时候不需要深入,一般的法律知识点看过一遍以后,然后有针对性的做套配套练习,一定要做练习题,加深记忆。做错的回去再仔细看,查漏补缺。并将它整理成一个错题集。考前的一两天突击把错题集看一下就可以。

对于科技、人文等知识所占的分值比重不大,可以大概看一下,有个印象即可,然后再做习题。做错的也整理成错题集。

对于公共基础知识,单纯的看会感觉非常的枯燥。只有分块再配合习题练习,就会有很快的提高。

上一篇:做有情趣的教师》读后感下一篇:集美大学还是福建农大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