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的参考

2024-05-18

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的参考(精选8篇)

篇1: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的参考

初中英文自我介绍范例参考

I have spent fifteen years in my life. So, this is my ninth year to study. By the way, my name is WengJingru. My father thought hard about my name. He consulted the dictionary two times to find how to name me. Of course, this name is very good and I like it very much.

Sometimes I think I am a little strange. Because I often think the world isn’t full of happiness. And I want to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I hate superficial people. But always I am very out-going and kind to others. I can’t say ‘no’ to others. So I don’t know how to refuse.

I can’t see I am a pretty girl, but I am not an ugly person, either. I am very general. I can’t say too much about my appearance.

In this term, I make a little progress in my study. In my life, I have my parents’ love, and many, many people’s love. I am happy. I achieved so much, and I also lost so much.

My star sign is Aquarius. It represents kindness and wisdom. But I don’t think I am such a clever person. Maybe I am modest. Aquarius has many friends. It also says that some people think I am strange because I hate to be like others. I try to do everything differently.

I like yellow the most. Yellow is the color of the sun, it can remind me of a warm, sunny day. Yellow is also the color of wisdom. And I like it 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colors that are vivid.

Of course, most students have problems in their study.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progress. I think I should work harder. That is the only way.

I like reading very much. My favorite writer is GuoJingming. And now I am reading a book called ‘Gone with Wind’. I keep reading half an hour every day.

I like English and Chinese best. I want to establish an English club. I want everyone to speak English in the daily life.

All above are my real things. I hope everyone will like me.

篇2: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的参考

With good managerial skills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有良好的管理艺术和组织能力。 Excellent ability of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有极强的系统管理能力。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1y,mature and resourceful. 能够独立工作、思想成熟、应变能力强。 A stable personality and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re desirable. 个性稳重、具高度责任感。 Work well with a multi-cultural and diverse work force. 能够在不同文化和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出色地工作。 Bright,aggressive applicants. 反应快、有进取心的应聘者。 Ambitious attitude essential. 有雄心壮志。 Initiative,independent an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积极主动、独立工作能力强,并有良好的交际技能。 A person with ability plus flexibility should apply. 需要有能力及适应力强的人。 Willing to work under pressure with leardership quality. 愿意在压力下工作,并具领导素质。 Willing to assume responsibilities. 应聘者须勇于挑重担。 Energetic,fashion-minded person. 精力旺盛、思想新潮。 With a pleasant mature attitude. 开朗成熟。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 有获得成功的坚定决心。 Ability to work well with others. 能够同他人一道很好地工作。 Highly-motivated and reliable person with excellent health and pleasant personality. 上进心强又可靠者,并且身体健康、性格开朗。 Mature,dynamic and honest. 思想成熟、精明能干、为人诚实。 Be highly organized and effecient. 工作很有条理,办事效率高。 Willing to learn and progress. 肯学习进取。 Good presentation skills. 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Positive active mind essential. 有积极、灵活的.头脑。 Ability to deal with personnel at all levels effectively。 善于同各种人员打交道。 Strong leadership skill while possessing a great team spirit. 有很高的领导艺术和很强的集体精神。 Young,bright,energetic with strong career-ambition. 年轻、聪明、精力充沛,并有很强的事业心。 The ability to initiate and operate independently. 有创业能力,并能独立地从业。 Able to work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time limitation. 能够在高压力下和时间限制下进行工作。 Be elegant and with nice personality. 举止优雅、个人性格好。 Have positive work attitude and be willing and able to work diligently without supervision。 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愿意和能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勤奋地工作。 The main qualities required are preparedness to work hard, ability to learn, ambition and good health. 主要必备素质是吃苦耐劳精神好、学习能力优、事业心强和身体棒。 With good analytical capability. 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Having good and extensive social connections. 具有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关系。 Being active, creative and innonative is a plus. 思想活跃、有首创和革新精神尤佳。 Good peopl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m player. 有良好的人员管理和交际能力。能在集体中发挥带头作用。

篇3:《英文报阅读举隅》的介绍与研究

报刊英语所涉及的体裁很广。翻开英文报刊, 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具有不同特点和风格的体裁:消息报道、特写文章、新闻评论、小品文、天气预报、广告等。毫无疑问, 报刊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就决定了其刊登的新闻类体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闻的简单定义是:新闻是对受众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因此最具有传播效应、也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新闻最大的特质。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显然阅读英语报刊新闻就是其中一个及时的、能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而且又能快速掌握地道英语的快捷方式。鉴于上述原因, 目前国内很多大专院校英语专业都纷纷开设英语报刊文章选读课程, 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拓宽认知英语语言的途径, 加深对英语世界文化的认同,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学习和研究报刊英语已成为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语语言本身多层次、多角度、纷繁复杂的特质所决定的。报刊英语在越来越信息化、传媒化的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了解和掌握报刊英语的特质, 是完善英语学习的一个途径, 是构成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报刊英语研究作为外语专业中的一门学科, 在近代中国, 它是何时被纳入到学者研究视野中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1839年11月4日, 在澳门正式创办的马礼逊教育会学校将英语教学引入中国本土, 成为中国近代英语教学之滥觞, 因此追溯学者对中国近代报刊英语之研究也应该从这一时间开始。翻检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周振鹤先生所编著的《晚清营业书目》 (2005年第1版) , 并未有相关著作问世;翻阅由北京图书馆编纂的《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之《英语》部分 (195页—259页) , 可以发现有关探讨英语报刊阅读的著作仅有四本, 分别是《英文报阅读举隅》 (1933年9月初版) 、《英文新闻例释》 (1946年7月一版) 、《英文报纸读法》 (1946年8月初版) 和《怎样读英文报》 (1947年7月初版) ; (1) 又根据刊登在《教育杂志》 (1909年—1933年) 、《申报》 (1872年—1933年) 和《中华教育界》 (1912年—1933年) 上的售书广告, 可以断定陈希周先生于1933年所编著的《英文报阅读举隅》理应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探讨报刊英语的著作。有幸在旧书市场购得此本书籍, 拜读过后, 收获颇多。这本书籍对研究中国报刊英语学术史本身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史料价值, 但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的论文和著作提及此本书籍, 故在此有必要向大家做以详细的介绍。

《英文报阅读举隅》之概括性介绍

从这本书前的例言中可以对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和编写风格窥见一斑:“1.本书可供学习阅看英文报纸者自修之用, 并可採作英文课本。读者读完此书, 对于阅看英文报纸之困难, 可解决大半。2.本书内容, 大半搜集最近一年来各种英文报纸之记事, 几二百条, 英汉对照, 每条并附有[注]及[参考]。读者于依照[注]及译文研究原文之后, 尤须注意[参考]材料之运用。3.全书分短简、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十四栏, 乃为便于学习之目的, 但英文报纸并未有此种严格分类, 读者请勿误会。4.每栏之末, 附以该类记事之常用单语及短句 (Phase) 。读者阅看英文报纸遇有难解之名词及词句时, 则可依其性质应属于何栏者, 即于该栏之末检阅之——陈希周谨启一九三二年五月廿二日。” (2)

《英文报阅读举隅》所收编的英语新闻全部来自于当时在国内、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主流权威的英语报刊。英语新闻材料分别来自于中国的The China Press、The Shanghai Times、North China Daily和Peking-Tientsin Times;日本的The Japan Advertiser、The Japan Times and Mail、The Japan Chronicle和The Osaka Mainichi;英国的Daily Mail和Times;美国的The New York World。 (3) 显然, 由于《英文报刊阅读举隅》所列举的英语新闻均来自于具有国际影响力, 并享有良好信誉的英语报刊, 这就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所收录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重要性及价值性, 而且也保证了其所使用的新闻英语语言的标准性、规范性、真实性及地道性, 上述的这些因素为一般读者掌握报刊英语知识、提高报刊英语阅读技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英文报阅读举隅》收录英语新闻所涉及的主题情况

此书涵括的英文报阅读材料按照体裁划分为:新闻、公告和广告。所收集的英文报刊新闻涉及民国社会和亚洲、欧洲、美洲国家的各个领域, 主题极为广泛, 信息量广博, 按新闻的报道内容分类, 共涉及13大类别的英语新闻, 下面将按照分类列出其涉及的重要英语新闻主题。

第1类:“短简:人事及一般消息”类新闻。共计13条, 涉及中国的有4条, 涉及日本的有5条, 剩下的消息涉及朝鲜、南斯拉夫及其他欧美国家。

第2类:政治类新闻。共计17条, 其中涉及中国的有6条, 涉及日本的有2条, 涉及英国的有3条, 涉及德国的有2条, 涉及苏俄的有2条, 涉及印度的有1条, 涉及西班牙的有1条。

第3类:外交类新闻。共计14条, 主要有下列主题, “中国任命驻日新公使、重光葵受命为驻华日使、有田氏受命为公使 (日本) 、中国致国联声明书、蒋介石劝言忍耐、日奥修约、国际联盟下次会议议程……”

第4类:军事类新闻。共计15条, 主要有下列主题, “炮舰检阅 (中国) 、张学良力主无抵抗主义、‘剿共’军克服三市镇、湖南预防省防、二十架军用飞机到沪——水陆两用机两架系为航空交通需用、日本增设空军团、新驱逐舰 (日本) ……”

第5类:经济、商业类新闻。共计13条, 涉及中国的多达7条, 涉及日本的1条, 涉及美国的3条, 涉及德国的1条, 涉及苏俄的2条。

随后的新闻种类分别是:运输、交通类, 犯罪、警察、法庭类, 劳动、社会运动类, 集会类, 教育、学术类, 健康、体育类, 火警、灾祸类和天灾、气象类。

作者将“公告·广告”划分为最后一类, 第14类, 严格来讲, 这样划分并不科学和严谨, 因为前述的13类都属于新闻类的体裁, 应该将此部分单独列出较为合适。 (4)

综上所述, 作者在书中搜集了200多条的英语新闻, 几乎涵盖了国内、国际社会各个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在作者所引用的200多条英语新闻中, 其涉及的新闻主题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 其中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商业这四类的新闻共计59条, 占据了总数1/4的比例还要多, 而其他共九大类的新闻主题加在一起也不到其总数的3/4, 作者的选材表现出了较强的倾向性。其二, 作者在选择国别新闻时, 在短简、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商业类新闻中, 对中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根据前述的第一部分中所介绍的《例言》可知, 作者完稿的日期为1932年5月, 而“本书内容, 大半搜集自最近一年来各种英文报纸之记事”, 我们可以断定, 本书收录的英语新闻的时间跨度应该是从1931年5月到1932年5月。显然在这一阶段内,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 那就是1931年发生在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发生在上海的“一·二八”事变。随着这两次事变的发生, 日本全面侵华的进程逐步加快、程度日益加深, 其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 处于极其凶险环境中的中华民族再次陷入了空前的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日军的侵华暴行对国内、国际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明显地体现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中华民族为抵抗强敌的入侵, 众志成城、团结一致, 已经为抗击日寇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在此重大历史背景的前提下, 国内媒体和民众自然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与中国和日本密切相关的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发生的这些重要事件的上面, 并对此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

综上所述, 作者选材的特点明显地凸显了报刊新闻所具有的重要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的特质。所谓重要性, 指的是新闻事件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大家的切实利益有着密切关系, 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关心, 能够影响到许多人;显著性指新闻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是著名、越是突出, 就越能吸引读者, 新闻价值就越大, 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它们的身上;接近性指新闻与读者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 受众关心, 新闻价值就大, 因为邻近的新闻不仅可以使人产生心灵上的触动, 而且通常可以立即影响人们的行动, 所以, 新闻价值是与新闻和接受者在地理上的接近程度成正比的, 如果新闻所反映的内容相同, 则距离越近, 新闻价值就越高;除了地理上的接近以外, 心理上的接近也能增加接受者对新闻的兴趣。很显然, 作者所精心选择的新闻很好地把握了新闻所具有的重要特殊属性, 这样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阅读, 加深他们对新闻的理解, 最终提高阅读效率。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作者这种选材的倾向性有利于引导读者关注国家民族命运, 加强民众的凝聚力,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读者紧跟时代发展的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作者将公告和广告划分为英语报刊阅读材料的第14大类, 虽然没有对阅读材料像其他类别的英语新闻那样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讲解, 也没有归纳和总结常见的广告类行业术语, 但是, 显而易见, 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公告和广告是一种不同于新闻的独特的语体, 它应该有着自己的更加特殊的语言表达特色, 应该在此书中给读者以必要的提醒, 引起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这一点来看, 这是难能可贵的。

《英文报阅读举隅》讲解英语新闻的程序及其特点的介绍与分析

现在以外交类英语新闻中的《中国致国联声明书》 (CHI-NA’S PETITION TO LEAGUE COUNCIL) 为例, 以更好了解此书讲解每一条英语新闻的特点与风格。由于篇幅所限, 英文原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讲解具体程序依次如下所示 (每条新闻都是如此) :第一步是英语新闻的汉语翻译, “[国民社九月廿三南京电]日内瓦中国代表团总代表施肇基博士, 向国联秘书长德鲁蒙氏提出关于满洲危局之声明书, 其内容如下:为奉本国政府命令, 请贵秘书长注意下列事件, 并请根据盟约第十一条, 立即召集国联理事会, 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方法, 保障国际和平事。查中国代表团曾于本月十九日将此种情况之发生, 及中国不负任何过咎之事实, 通知理事会。此后屡接本国政府来电, 告以情势越发严重, 日本之正式军队, 已无故向中国军队及沈阳开始轰击。炮击兵工厂营房, 焚毁火药库, 并将长春、宽城子一带中国军队缴械, 其后又占据沈阳、安东及其他各地, 所有公共机关及交通机关, 均经强迫占据。对于此种强暴行为, 中国军队及人民, 因在中国政府命令下采取无抵抗, 且并禁止可使形势越发严重之行为。中国为国联会员之一, 认为对于此种形势之发生, 应要求根据盟约第十一条之规定, 采取有效之动作。故余奉中国政府命令, 请理事会按照盟约第十一条所授予之权, 采取最有效方法, 阻止此种情势之扩大, 以免危及国际和平, 同时恢复战前之性质及数目。中国政府对于理事会之建议及大会之决议, 决定遵守无异议。”

与讲究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和追求各种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相比, 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不失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的语言资料。报刊的这一社会职能决定了报刊英语许多独特的文体特点。这种独特的文体特点往往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 成为他们理解英语新闻内容的主要障碍之一, 因此给出较为标准的汉语翻译是十分有必要的;还有, 新闻英语的汉译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和方法。一般而言, 新闻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准确、完整, 与其他文体类资料的翻译相比, 要更加忠实于原文;另一条标准是应该符合汉语新闻的风格, 因为读者毕竟大多是中国人。读者通过对比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 可以揣摩、发现和总结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第二步是“[注]”, 即注释。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 作者列出关键词汇, 再次给出精确的汉语翻译。作者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有关外交行业的术语, 表示地点的专有名词, 复杂的介词短语, 复杂的动词短语, 派生词和复合词等, 这些在一般的英语类词典中很难查询到, 作者关注的对象正好反映出了英语新闻所具有的较为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和风格。

第三步是“[参考]”。共包括6个项目的讲解, 第 (1) 项中, 作者从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行业术语“联盟”着手, 引出它的全称“国际联盟” (the League of Nations) , 再通过联想记忆法列举出与国联有着紧密关系的“国联大会” (the Assembly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国联理事会” (the Counci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和“国联盟约” (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 这种方式可以加强读者的记忆力, 有效地扩大读者的行业术语词汇量。在 (2) 、 (5) 和 (3) 项中, 作者列举了在文中需要重点学习的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这两种短语正好是新闻英语表达惯用的遣词造句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丰富的例句进行详细的讲解, 总结其用法和特点, 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掌握。在第 (4) 项中, 作者对表示时间的缩略语给予了解释, 并由“本月” (inst.) 自然而然地举出了“下月” (prox.) 和“前月” (ult.) 的缩略语及其全称。缩略语是现代英语报刊中主要的构词手段之一, 它不仅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 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作者已经意识到了缩略语是报刊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 并给予了关注, 而缩略语往往不被读者所理解, 因此对此做出解释是完全有必要的。在第 (6) 项中, 作者特意讲解了政治术语authority的单复数意义不尽相同, 这种现象在英语报刊中经常出现, 为了加深读者对这一重要语法现象的理解, 又刻意举出若干例子进行说明。 (5)

此书讲解新闻英语的风格还有一大亮点, 就是在每一类新闻英语讲解完毕之后, 作者会对在当时的每一类英文报刊新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做以归类和总结。现在以政治类英语新闻为例进行说明。“政治记事之单语与短句”共分为五大类, 第1类为“一般”单语与短语, 主要涉及与政府、政治体制、政治主义相关的词汇, 达35个之多。第2类为“政党”单语与短语, 其词汇量共计11个。第3类为“选举”单语与短语, 其词汇量总共有35个。第4类为“议会”单语与短语, 其词汇量竟然多达66个。第5类为“中国国民政府各院部”单语与短语, 其数量是16个。总之, 上述的政治类英语术语涉及面广泛, 举例丰富, 翻译精确, 就是对于当今阅读英语报刊的读者而言, 仍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新闻报道涉及各行各业,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惯用词语, 约定俗成。由于近代传播技术的逐渐提高, 原来意义上的“行话”又常常会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流行, 从而加快了语言的更新和发展。而新闻作为反映变化中的世界的“晴雨表”, 自然会最敏感地反映这些变化。这些行业用语的语义变异与语义增值往往最先出现在反应敏感的报刊上, 成为新的语言资源, 比如上述第3类中提到的“is defeated”这一短语, 这本来是一个军事、体育用语, 意思为“战败、被击败”, 后被引入到政治领域中, 意思为“落选”。作者几乎在书中的每一大类新闻英语讲解结束后, 都要在其总结的专业类术语中对上面所举例探讨的特殊“行话”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解释, 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行话”来源的特殊性, 这是阅读英语报刊的难点, 如果不进行解释, 读者很难通过其他途径查询, 这势必会阻碍阅读进程。

语言资源的扩大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 那就是, 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政治、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也引起了英语词汇表达的更新、变迁和发展, 从而新生了大量行业用语或表达, 它们也常常最先出现在反应敏感的报刊上,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地分类列举了各国的议会机构名称。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 东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之间的历史和国情也不尽相同, 因此构成国会的成员和国会机构表达的内涵都不尽相同, 这些差异最先被反应敏捷的报刊新闻所捕捉到, 虽然其汉语的翻译大致相同, 但其英语表达方式却有较大差异, 那么读者自然对这一现象倍感困惑, 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 在第1类中提到的“party out of power (反对党、在野党) , by-election (补缺选举) ”和“electorate (选举人〈全体〉) ”, 等等, 它们都是在近代政治体制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词语, 其构词也很有特点, 前者是合成词, 后者是派生词, 这也是新闻英语词汇构成的重要特征。

还有, “五院”制度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首创, 是中国所独有的, 它有着独特的内涵, 因此在第5类中所列举的“五院”院长的表达有着独特的新闻英语特点, 分别是:President of Executive Yuan (行政院院长) , President of Control Yuan (监察院院长) , President of Legislative Yuan (立法院院长) , President of Examination Yuan (考试院院长) , President of Judiciary Yuan (司法院院长) 。“英语复合词+汉语拼音”表示独特的中国新闻英语, 这也彰显了新闻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 (6)

经过以上两种途径产生的新术语在相当长的时段内都很难进入普通的英语类词典, 尤其是在中国出版的词典, 原因是词典收录的词语必须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被一般公众理解和接受了的, 因此, 某些词汇往往无处可查, 显而易见, 作者进行这样的专门归类和总结对于读者了解和掌握英语新闻词汇、提高阅读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 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英文报阅读举隅》的出版距今已有近80个年头, 如果用现在的学术视野去审视这部中国近代探讨报刊英语的开山之作, 尽管它看起来那么不成熟、那么不完善, 甚至可以用“稚嫩”去形容和描述, 不足点有很多, 例如, 这部著作所收编的英语报刊阅读材料仅仅涉及了最基本的消息报道和广告等, 至于其他类型的体裁, 诸如特写文章、新闻评论、小品文等等, 均没有被提及;作者主要从英语词汇的层面讲解报刊英语的特点, 而且讲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举例和翻译来完成的, 缺乏对报刊英语特点进行系统性、规律性、理论性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报刊英语的语法特征讲解较少, 修辞手段特点几乎没有涉及, 对于能够彰显英语报刊新闻特色的标题语言的讲解则完全没有涉及, 但是我们评价任何一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 都应该穿越时空的隧道, 使它尽可能返回它所赖以存在的历史语境, 从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中出发, 对此历史图景做一解读、阐释和评价, 而不应该以现在的学术标准来衡量其是非得失, 这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对已发生的历史图景作出较为客观、较为公允的评判。从这样的立场和角度来看, 这部中国近代探究报刊英语的处女之作, 它在一些层面所做出的尝试在学理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这些至今仍被后辈的学术著作所传承。任何一门学科都要经历从萌芽, 到发展, 再到完善成熟的阶段, 至于上述提到的诸多不足和缺点正好说明了国人对于报刊英语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 研究者当然会从最直观的新闻材料的类别、选材的倾向性和新闻英语词汇等层面入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外语界已经开始涉足这块值得开发的处女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史, 只有探寻它的过去, 才能理解和把握它的现在, 更好地推测它的未来。

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学科建设, 书中援引的新闻实例全部来自于中西方主流权威媒体, 选材广泛, 题材多样, 语言表达简练, 遣词造句规范, 文笔流畅, 颇具代表性, 这就为后人研究民国时期报刊英语的特点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无异于为我们创建了一个真实的英语报刊新闻语料库, 这个特殊的语料库对在特殊的时段内, 开展个案研究极具学术价值;而且此书收编的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时间范围都在1931年5月至1932年5月期间, 这一阶段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除了原始档案资料以外, 中外主流权威媒体所记载的新闻报道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 共同见证这段难忘的历史岁月。

摘要:经考证, 开明书店于1933年出版的由陈希周所编著的《英文报阅读举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探讨报刊英语的著作, 本文通过对其所收录英语新闻涉及的主题、其讲解英语新闻程序及特点的介绍与分析, 论证了这部著作不仅对探讨报刊英语学术史本身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史料价值, 而且也为研究民国时期 (20世纪30年代) 的新闻英语和中华民国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报刊英语,《英文报阅读举隅》,新闻英语,学理价值,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丁伟:《马礼逊教育会学校英语教学历史研究》, 《澳门理工学报》, 2008 (3) 。

[2].周振鹤:《晚清营业书目》,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年版。

[3].徐晓庆:《新闻英语汉译探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年4月, 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

[4].刘威:《试评〈新闻英语与翻译〉》,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 (2) 。

篇4:疫苗的“自我介绍”

看看疫苗说明书,你会发现里边有一些陌生的名词:什么“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等。有时候,带孩子去接种时,医生也会征求你的意见,问你给孩子接种哪类疫苗。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疫苗的区别,还真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更是无法选择!

减毒活疫苗

从大体上来说,疫苗主要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来源于致病性的病毒或细菌。这些致病性的病毒或细菌在实验室里经过反复长期培养,毒性逐渐减弱,最终被改造成既具有复制生长和刺激免疫系统能力,同时又不会引起疾病的疫苗。

由于这些减毒活疫苗在人体内可以继续复制生长,因此,接种少量的疫苗,就能产生足量的病原体刺激免疫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也可以说是人为地让人体感染上“疾病”,当然,这种“疾病”是非常非常轻微的,只像是一种副反应而已。

正是因为减毒活疫苗的这种特性,它所诱导的免疫反应与自然感染疾病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是完全相同的,一般只需要接种一次就能产生长期有效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减毒活疫苗可以继续在人体内复制生长,一些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或正在用某些药物治疗的孩子,由于无法正常控制这些活疫苗的复制,可能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

目前常用的减毒活疫苗

病毒性减毒活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疫苗等。

细菌性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口服伤寒疫苗等。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在培养基中让细菌或病毒生长,然后经加热或化学品(福尔马林)处理使它灭活,最终制作成疫苗。灭活疫苗可以由完整的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以是病毒或细菌体的一部分。

灭活疫苗没有活性,不能复制,接种一次灭活疫苗的全部抗原体和注射的剂量相等。一般第一次接种灭活疫苗不能产生免疫保护,但可以启动免疫系统,在第二、第三次接种以后,才会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人体对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反应有一定的不同,接种灭活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因此有些灭活疫苗需要定期接种,以增加或大幅度推升抗体浓度。不过,由于灭活疫苗不能复制,不是通过感染而激发免疫系统,因此在免疫缺陷病人中也可以使用。

目前常用的灭活疫苗

由全病毒组成的灭活疫苗:如甲肝疫苗、狂犬病疫苗。

由细菌或病毒的亚单位结构组成的灭活疫苗:如乙肝、流感、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由类毒素(灭活细菌的毒素)组成的灭活疫苗:如白喉、破伤风疫苗。

父母必读相关链接

多糖疫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亚单位灭活疫苗,这种疫苗由某些细胞荚膜表面的长链糖分子组成,目前有针对肺炎球菌性疾病、脑膜炎球菌性疾病的纯多糖疫苗。但是,由于2 岁以下的小年龄儿童免疫系统还不成熟,对这些纯多糖疫苗不能产生免疫反应。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型的共轭结合多糖疫苗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共轭结合多糖疫苗中的多糖与蛋白分子相结合,免疫力更强,也能使小年龄儿童产生免疫反应。2000 年,第一个用于2 岁以下婴幼儿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正式上市。

重组疫苗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疫苗也可以由基因工程生产,被称为基因重组疫苗。其实这些疫苗也属于灭活疫苗。如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制作,就是将一段分离出来的乙肝病毒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的基因中,经过改造后的酵母细胞在复制生长过程中产生纯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以此制作成的乙肝疫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疫苗。

疫苗中的其他成分

除了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外,疫苗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成分:

稀释剂:如盐水或蒸馏水。作用是稀释疫苗,使之达到一个适合的浓度。

辅佐剂:如各种含铝盐,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防腐剂:用于预防细菌污染,以保持疫苗的安全性。

稳定剂:如凝胶或乳糖山梨醇等,可以使疫苗在不同的环境或不同的温度下仍保证安全和有效。

疫苗制备过程中的残留物:如用于杀死病毒的福尔马林,用于预防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这些化学品在疫苗制备的最终过程会被去除,但可能有极少量的残留。

疫苗中的这些成分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对接种疫苗后的反应有一定影响,如辅佐剂、防腐剂等疫苗成分可以引发过敏。

保健医生的解释

宝宝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是对这种疫苗过敏吗?

疫苗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疫苗本身引起的,但也可能与疫苗中的其他成分相关,如某些疫苗在接种以后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除了疫苗本身的副反应以外,也可能与制剂纯度和制作工艺相关。

疫苗种类不同,影响接种效果吗?

目前所用的疫苗较以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进。如早期使用的百白破疫苗是由全细胞百日咳灭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白喉类毒素疫苗所组成,这种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较多的发热和其他轻微的副反应。经过进一步的研制,由纯化的亚单位百日咳灭活疫苗取代其中的全细胞百日咳灭活疫苗,制作成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这种疫苗后,不仅副反应大大降低,疫苗中的各种亚单位还可以根据需要作一定调整,以适合不同人群的需要。目前几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中的百日咳灭活疫苗的亚单位种类和数量就有一定的不同,其他成分也有差异,不过这些不同和差异对绝大多数健康儿童来说,并不影响接种效果。

编辑/ 覃静(qinjing@bphg.com.cn)

篇5: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reading my application and I am much honored to introduce myself here.

My name is ABC. I am 24 years old and I come from , the capital of Hunan Province. I am seeking an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as a Engineer. My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my awareness of your unparalleled reputation have led me to want to work for your company.

I have a bachelor degree with a major in Electronic field. I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ies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4 year undergraduate study, my academic records kept distinguished. I was granted scholarship every semester. Additionally, I applied a patent, it was authorized in 20xx.

In 20xx, I got the privilege to enter the graduate program waived of the admission test.I selecte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to continue my study. In the passing 1 year, my research and study dedicated to Linux. I applied another patent which was still in applying. I won the scholarship in 20xx.

Besides, I participated in many school activities, which widened my horizons and gave me many opportunities to do practical work in companies. All of that were very useful to my major study.

During this period, I have learnt much. I learned the values of teamwork and commitment, how to win, how to work hard, how to concentrate and focus on goals, and how to balance my time and priorities. The passing years offered me a good chance to give full play to my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diligence.

With a healthy body, with the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the youthful passion, with the yearning for the future and the admiration of your company, I am eager to enter your company and make my share of contribution to it.

篇6:英文版的自我介绍优秀

Born in the year 1984 when Chinese athletes seized the first Olympic gold medal, wanting to follow my dream to work in a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I want to with my well-equipped English knowledge make a change in my career in the great Olympic year in China. Currently working as an English teacher, although respected and with kind of decent pay, I still find it can never meet my dream and I may not develop myself well or get the best from myself. So I cherish any opportunity to transcend myself and earn myself a membership hopefully to a prestigiou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or a joint-venture. I am trying to meet more people, getting more chances to be interviewed and grasping more certificates and dabbling in more fields all the time. Although recognized by many companies and even some large groups which are mostly state-owned ones, I never let go of my dream of being international, for English is not only my means of living but also my greatest interest.

I was not born athletic but I do enjoy hanging out with my friends. As a sincere and outspoken person, I am grateful that I have found a good circle of friends. I am also a motivated, open minded person with a love for new experiences. My passion for English study never faded after my university ended last year and I keep building my vocabulary and teaching myself some new subjects and testing my learning results in various exams. It is really terrific to see my own progress. I am a local Beijinger with perfect Mandarin and presentable computer skills, which will surely facilitate my work. As for my command of English,I am surely not the best one but I am trying to be one of the best.

I will never stop pursuing my dream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until it comes true and I do hope if possible to see the light from the tunnel-end soon. I believe TOGETHER WE MAKE A DIFFERENCE.

篇7:英文优秀自我介绍

Im very gla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interview here today. I hope we can show you this interview.

Im a senior at _ University. Im going to go to society and Im full of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I believe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success). I hope your company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my success. I am very fortunate to work with you to create tomorrows brilliant future.

Today, the society is full of competitive society,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Since I enrolment, I have been the branch book of the class. The busy work not only trains and exercises my ability to work, but also exercises my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so that I can analyze and think carefully when I face problems. All of these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my professional choic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So while I am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 mainly focus on English and computer. In English, I strengthen my ability to listen, speak, read and write. On the computer, I get in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master the OFFICE. I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study in order to serve the inauguration business better.

Besides, I know that after entering the workplace, we should not only play its own advantages, but also improve our quality through learning from others experience. In order to enable myself to enter the society, I am able to work well.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school and class,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many times for some companies do propagandists and the salesman.

These activities not only provided me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how myself, to exercise myself, but also to exercise some of my organizational and planning skills, to coordinate management skills, to cultivate my team spirit. In practical social practice, I formed a calm and confident character and a practical and rigorous style of work, and gave me the participation. The courage of social competition.

篇8:优秀的英文自我介绍的参考

美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博物馆协会、《苏联大百科全书》都明确表示博物馆是通过实物和文字向公众告知某种事物、传播某种文化的场所。宁波帮博物馆汇集并整合了宁波帮的历史人文资源, 是传播中国文化, 尤其是宁波文化的重要媒介。博物馆中陈列着许多富有宁波帮文化特色的展品, 中外参观者可以通过博物馆陈列语言及其英语翻译来理解展品名称、用途及其由来。

我对宁波帮博物馆进行了实地采访, 获取第一手可靠资料, 对其进行研究, 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本文以宁波帮博物馆实地文字翻译为基本材料, 对博物馆翻译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并从翻译策略角度———主要是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对宁波帮博物馆英语介绍语的翻译进行分析, 比较译者在博物馆翻译中采用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探讨宁波帮博物馆英文介绍语是如何做到既通俗易懂, 又不失文采, 同时还保留其文化内涵的。

2. 博物馆介绍语翻译研究的发展

李莹 (2005) 根据Lawrence Venuti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的定义, 对博物馆中文化现象所运用的翻译手段进行分类, 描述性地阐释了在文化背景各异的情况下, 译者由于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趋向于选择与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相符合的翻译策略。

丁宁 (2009) 认为在进行异化翻译处理时, 一般以突出异域色彩为出发点, 注重异域风俗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归化翻译处理则反之。二者的特点决定了译者在博物馆翻译工作中应该灵活掌握, 具体情况具体采用为好。

谭金利 (2006) 认为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制约着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应用, 这两种翻译策略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应该根据具体场景采取适当的策略。

古今中外, 关于博物馆介绍语、博物馆文化及翻译的归化异化策略的研究为数不少, 但是将三者结合为一体, 从归化异化的角度, 研究博物馆介绍语中的文化翻译问题的文章寥寥无几。上述三位学者亦是如此, 有些没有选取特定博物馆进行研究, 其研究过于笼统。有些则没有将其思想与博物馆文化研究相结合。通过调查, 我发现, 专门针对某个博物馆进行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3.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 (1995) 在《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一书中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法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Shuttleworth&Cowie, 1997:43-44) 。它应尽可能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而异化翻译法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Shuttleworth&Cowie, 1997:59) 。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 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归化翻译使“外国文本的种族中心让位于英美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 (Venuti, 1995:20) 。韦努蒂的归化翻译包括目的语文化对文本的选择, 即有意挑选那些能够采用归化翻译方法的外国文本, 以便于将之同化到目的语主流文化当中去 (Venuti, 1997:241) 。

异化翻译是“对译入语文化价值观施加种族离心的压力, 以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外国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从而把读者送到国外” (Venuti, 1995:20)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力, 抑制英语国家“暴力”的归化翻译文化价值观 (Venuti, 1995:20) 。

4. 宁波帮博物馆翻译实例分析

宁波帮博物馆英文介绍语中存在着许多有可分析价值的实例, 篇幅有限, 本文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探讨。

4.1“帮”的翻译

“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群;伙;集团 (多指为政治的或经济的目的而结成的) ”。这是一个带有浓重中国文化意味的字。英文中表示“群;伙;集团”意思的词, 如group, 它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集合, 他们并不一定具有共同的目的;又如company, 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两人的友好关系:它们都无法将“帮”传神表达。“宁波帮”一词, 宁波帮博物馆的翻译版本, 直接就是“Ningbo Bang”。“Ningbo Bang”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以汉语拼音来诠释“帮”的内涵,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4.2“宁波人”的翻译

“宁波人”在宁波帮博物馆中的翻译版本是“Ningbonese”, 这个翻译同时采取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Ningbonese”看似是一个生造的词, 但是由构词学角度, 它可以被看作是“Ningbo”+“nese”。“nese”在英文中是“ (某国的;某地的) 人”的后缀, “Ningbonese”也就可以马上并清楚地被国外友人理解为“宁波人”了。同时, “Ningbonese”一词发音类似于“宁波宁”, 第二个“宁”在宁波方言中有“人”的意思, 因此, 这一个词的翻译完整地保留并传达了汉语的文化意味, 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翻译。

4.3 政治专有名词的翻译

在政治专有名词的翻译上,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则更偏重于国家在外交时对外宣传的统一翻译口径。在宁波帮博物馆中, 有不少政治专有名词。“九一八事件”译作“The Septermber 18th”, “五四新文化带动的白话文运动”译作“May Movement”。针对其中的一些历史时期, 比如“道光年间”, 宁波帮博物馆中的翻译为“The Daoguang Period”, 这确实是对中国历史时期较普遍的翻译, 但是我认为, 参观博物馆的部分中国人还不一定熟悉中国过去的历史时期划分, 更何况是国外友人。因此, 我建议在此类历史时期后注明时间区间。

4.4 历史人物姓名的翻译

在人名的翻译上, 中西方已经基本达成了文化传播的共识, 即中文名一般以拼音形式翻译成英文, 英文名一般以音译形式翻译成中文。并且, 姓名的翻译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文化及语法习惯, 即中文名姓在前, 名在后, 而英文名则正好相反。在宁波帮博物馆中, “潘天寿”译为Pan Tianshou, “谭盾”译为Tan Dun, “傅其芳”译为Fu Qifang, 这些都是很容易被国外友人理解的。其中也有一些较特别的人名翻译, 比如“董浩云” (Chao Yung Tung/C.Y.Tung) 、“王宽城” (Wang Kwan Cheng/K.C.Wong) 、“包玉刚” (Pao Yue-kong) 、“张敏钰” (Ming Yu Chang) 、“应昌期” (Ing Chang-ki) 等, 他们是宁波帮的代表人物, 迁居中国港澳台, 并且有着西学的背景, 采用的姓名英文翻译已经约定俗成, 同样的还有“孙中山” (Sun Yat-sen) 、“毛泽东” (Mao Tsetong) 、“蒋介石” (Chiang Kai-shek) 等历史人物。

4.5 宁波歌谣的翻译

宁波帮博物馆中有许多带有宁波本土味道的歌谣, 比如只有八字的“大海洋洋, 忘记爹娘”。没有了实体展品帮助理解, 这类翻译更趋近于文学翻译, 即更偏重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宁波帮博物馆中的翻译是“Living so fa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I can hardly remember the faces of my parents”。以“I (我) ”为叙事主体, 讲述个人离家甚远思念父母的情感。从中, 国外友人能很快地理解简短的八字中文的内容。

4.6 实例分析小结

宁波帮博物馆的翻译, 根据不同翻译对象的类型, 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馆中英语介绍语部分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如“大海洋洋, 忘记爹娘”翻译成“Living so fa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I can hardly remember the faces of my parents”, 它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 达到“文化对等”, 使英语国家朋友容易接受;部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如“宁波帮”翻译成“Ningbo Bang”, 它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保留原文文化差异;部分同时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如“宁波人”翻译成“Ningbonese”, 它既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 又接近目的语言文化读者的世界。针对宁波帮博物馆馆中的一些特例, 比如政治专有名词和人名的翻译,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则更偏重于已经约定俗称的翻译标准。

5. 结论

文化是一个区域独有的表现形式, 通过翻译, 其他区域的人们也能够了解它的文化。在翻译策略中, 归化法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而异化法则正好相反, 要求译者向源语言作者靠拢。宁波帮博物馆英语介绍语针对不同对象, 恰当地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既清楚明了, 又保留了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 Mark, Cowie Moira.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St.Jerome Pub. (Manchester, UK) , 1997.

[2]丁宁.浅谈博物馆文字翻译的归化异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0) :80-82.

[3]姜智慧.异化翻译与文化形象的保存——浙江省博物馆“文化介绍”的翻译研究.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 .

[4]李莹.从文化角度看博物馆文物翻译中的归化异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5]刘薇.归化与异化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Serial No.63) , 2008.12.

[6]谭金利.从跨文化角度论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1.

[7]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代维公司主管岗位职责下一篇:给女人39岁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