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色酒

2024-04-25

乡色酒(通用4篇)

篇1:乡色酒

阅读下面的小诗《乡色酒》,回答下列问题:

《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乡色酒》阅读提示:

这首诗由两小节组成,深刻地表达了海峡彼岸的骨肉同胞渴望统一的真挚感情。一幅人月同圆的图,一幅物是人非的景,两个时间、空间跨度很大的画面连在一起,前者的欢乐情景衬托后者的凄凉之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篇2:乡色酒

2.月亮 拟人

3.第一次望月,地点是故乡(从“柳树”可以看出)心情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因为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从“你圆/人也网”可以看出);第二次望乡地点是台湾(从“椰树”可以看出),心情是忆旧伤怀,思乡情浓(从“你满/乡愁也满”可以看出)

4.因为上节中的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所以用“圆”;而下节中的圆月像是一杯乡色酒,是乡愁的象征,酒是满的,愁也是满的,所以只能用“满”。

篇3:乡色酒

四川省蒋巨峰省长、黄小祥副省长、于伟秘书长, 台湾省农会张永成总干事、欧建良秘书出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四川5个市和有关部门的嘉宾, 台湾、四川两地乡村基层的代表, 两地农业、商务、企业、科研学术界的嘉宾, 以及新闻界的朋友, 共计230多人, 会议由四川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主持。

四川省黄小祥副省长在会上致辞, 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 还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川台两地农业交流合作情况, 同时指出两地农业的互补性强, 合作的潜力非常大,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 为两地乡村民众的交流和合作搭建新平台, 并成为联结两地基层民众的新纽带, 促进两地乡村共同发展的新起点。

台湾省农会张永成总干事宣布了四川——台湾结对乡村名单, 并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四川的10个乡、10个村, 分别与台湾中南部的10个乡、10个村结成对子。

洽谈会举行了乡村结对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四川的10个乡、10个村分别与台湾的10个乡、10个村, 签署了“四川———台湾乡村结对合作协议”。协议明确, 今后两地结对乡村将按照“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加快发展”的原则, 采取“信息沟通、人员往来、交流活动、项目合作”的方式, 围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运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良种推广、乡村产业对接、乡土文化艺术、乡村自然灾害防御”7个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篇4:浓浓乡色酒 悠悠思乡情

全诗分两节,每节描绘了一个场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一轮满月刚刚升上柳梢头,将皎洁的清辉洒遍人间。一户普通人家的小院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吃饭谈天,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沉浸在团圆的欢乐之中,甚至没有时间来欣赏“你”,引得“你”羡慕地从柳梢头看“我”。那时,“我”还是一个青春少年,“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作客他乡,与亲人天各一方,音信全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椰树梢头的“你”,思念千山万水外的亲人,“我”不禁肝肠寸断,老泪纵横,只有把满怀的思念之情托付给“你”,举杯遥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那幽幽的清光照着“我”手中的酒杯,“你满/乡愁也满”。

两个场景,时间纵跨三十年,曾经的翩翩少年,如今已华发满头;空间横越几千里,从杨柳依依的故乡,到椰风习习的异乡。一样的明月一样的酒,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人:三十年前,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三十年后,骨肉分离,难耐相思之苦。以乐景衬哀情,对比鲜明,物是人非,倍觉凄凉。

诗人继承了古典诗歌抒情传统,以月亮这一意象贯穿全诗,抒发情感。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经过无数诗人的吟咏,月亮已经深深地浸染上离愁别绪,带有浓厚的人情味,成为思乡之情的载体。本诗中,月亮早已不是那个普通的天体,而是“我”三十年经历的见证者,数千里地乡思的寄托者。举酒对月,低头思乡,那满斟杯中的,不是普通的液体,而是浸满乡愁的“乡色酒”,更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诗语短情长,含蓄蕴藉,将抽象的情思写得具体可感,读罢令人动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色酒】相关文章:

上一篇:集团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下一篇:老顽童爷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