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024-04-13

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精选8篇)

篇1: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报记者:我想问您两个问题,一个是,您如何看待跨专业择业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如果想在跨专业择业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您觉得名校和普通院校相比,这两个和我最后能在择业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有没有决定或者必然的联系或者关系?

王伯庆:首先从名校这个角度来说,其实雇主有一种心态,他愿意雇佣名校的学生,这个毫不奇怪。美国一个教育学家写的一篇文章,有很多人以为大学是培养知识和能力的地方,这只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大学的全部,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承担着另外一个功能,大学承担着什么功能呢?就是那些名校把优秀的高中生选到大学里面来,以后雇主就到这个名校来招学生,这个学生作为他的雇员失败的可能性就小一些。美国华尔街招人的时候不看专业,到哈佛大学去招,不管你是学艺术的,学戏剧的,还是学心理学的、文学的,就问愿不愿意来,看基本素质,为什么?他认为哈佛大学当年选这些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很好的功课了,现在他只需要把这些学生从学校提出来就可以了。雇主有这种心态毫不奇怪,我就有这种心态。

但是在很多雇主招收名校学生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名校学生有夸张自己的特点,把自己吹了一下,到了工作岗位,有的时候不能脚踏实地,有的时候离职率最高,雇主最讲什么?讲忠诚度,没有了忠诚度,投资、再次培训都作废了。名校学生如果能够去掉浮华,能够比较脚踏实地,能够敢于承担风险,然后进入一些优秀的企业,比如说民企、外企,外企我不好讲,因为有一些大的外企其实也很官僚化,但是有很多优秀的民企其实是他们最能施展才华的地方,如果他们真有才华,那就是他们的一个机会,反而去了一些规矩的外企,国企还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所以我提倡二本学生去国企或者公务员,一本学生去创业企业,特别是高端咨询业,因为那是你才华的地方,这些雇主看不看?看,也不完全看,也要看你这个人踏不踏实。

刚才讲到跨专业的问题。首先我提醒一下,工科之内很难跨专业,比如你是学材料工程的,很难跨到机械工程,我们不讲这个东西,我们讲文科的。文科要宽口径就业。举例说一下,在美国很多文科学校的学生,他出来以后也去做投资,也去做教育,做什么的都有,就说明什么呢?文科类不要太强调专业的对口,而且文科类在跨专业就业的时候,不存在一个太大的劣势。因为很多工作,比如营销工作、文字工作、研究工作,比如我们是做数据库的,你学应用数学的,也可以,学统计的也可以,学教育工作的也可以,如果是一个编辑工作,你学什么都可以,包括你学理工科的也可以。其实跨专业,只要不是跨到另外一个职业里面,比如你是学文学的,要做医生,可能就有劣势了,如果不是跨得这么高的话,你并没有这么高的劣势。因为雇主现在看的不是和专业相关的专业职能,其实最看重的是你们的价值观,你们是不是讲究公平和正义,你们是不是关心弱势群体,你们是不是很有团队精神,你们是不是老板在和不在都一样,你们是不是很有约束自己的能力,就是说能够按规矩出牌,第二才关心的是你们的基本能力,现在国际上有一种划分,就是把跨专业的基本能力划分,其次我关心的才是工作能力,这个东西一般你进来以后雇主会培养你,大家不要担心,还是培养自己一些广博的能力,就是知识结构、待人接物,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特别是外企和一些高端的民企,当他请你去面试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吹自己简历上的英雄业绩了,他都看了,他让你来就是在你身上找一种感觉。我记得有一次我招人的时候,一个微软的总监跟我讲,他说你也在国外工作很多年,你告诉我,你招人的时候什么感觉。我说他们招人都是这样感觉,差不多十几秒就决定你这个人跟他有没有化学反应,这个人一看就对了,他就继续跟你谈话,目的就是证实他的感觉是对的,如果他感觉不对,他就随便找几个难题,简单把你打发走了,其实他已经决定不要你了。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就是你的气质,你的衣着,你的举止,甚至还没有展示你的职业能力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你的生死。你这个能力中间,金字塔最基础的部分,可能将要决定你今后的发展,甚至你的职业空间。

篇2: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1.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

2.要有吃苦的精神。要坚强,百折不挠,愈挫愈奋,艰苦奋斗,要节欲,无欲则刚。要学会忍耐。

3.要珍惜时间,科学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4.养成良好的口才,聊天、演说、辩论、谈判四素质

5.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方式

6.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始终对现实抱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7.乐观、自强不息、自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不怨天尤人,即使在最失败的时候也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8.严以律己,自律。要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惰性。该完成的工作必须完成,决不拖到明天。

9.不要为过去后悔,不要为明天忧虑,努力地活好现在的每一刻

10.从营销做起,争取在营销领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不断研究营销领域的理论,不断在营销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能力。

11.最好从事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行业,或者自己有某方面优势的行业。

12.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门大的学问。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学会与人结交,与人沟通。并培养自己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的能力。交友要讲究诚信,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对人宽容。学会互惠互利,与人合作。

13.要有主动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迎难而上,不断进步。

14.要培养处理危机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场面的的能力

15.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成为一个博学深思的人,有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16.思考、做事要理性

成功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1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有远大的理想目标追求,内圣外王。要做到这一点,先从修身做起。修身之要,先在治心。

18.为将之道,须智、仁、勇、信、严

19.不要有依赖思想,要有独立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和习惯,但不要陷于独断和武断,要广泛吸取别人的意见,做事必须理性。

20.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多的弱点。因此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要知道前进的道路艰难复杂,充满坎坷和不平,如果要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21.恒心、信心和激情。信心来自于对理性的信仰,即人能把握客观实在,来自于相信宇宙(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是一个依照一定规律运行的世界,而人的理性能把握其中的规律。

22.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23.做事要有计划,能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决定。做事情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并且要形成自己做事处世的风格

24.要培养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习惯

25.相时而动,有所为,有所不为

26.建立良好的个人品牌。做人要有诚信

27.要善于借势,善于利用无形的东西。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无形资源。

28.不要在日常事物中迷失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善于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

29.要重视人才,善于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才,善于利用优秀人才,那怕比自己优秀的人才。

篇3: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关键词:中职,幼教,素质

幼儿教师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儿童启蒙教育的成败。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奠定基础。这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我国幼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就业于为数不多的公立幼儿园,而其他形式的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育重任则落在了中职幼教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但是,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如何才能把幼教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担当起教育的大任,这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中职幼教专业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将在分析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中职幼教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中职幼教生的现状

(一)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浓

社会上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要想出人头地,要想以后生活得体体面面,就要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要考大学,目前最有效也似乎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高中,读重点高中。于是,几乎所有的家长,所有的老师以及被他们包围中的小孩子千军万马去挤普高,成绩好的就读重高,差一点儿的就读一般高中,总之,只要能上普高,基本不会选择读职高。就这样,剩下的,学习实在没有办法的或者是一些家庭状况无法负担普高的就进入了职高。所以,“学生学习成绩差”是职高不争的事实。

学习成绩差,再加上社会、家长、老师带有偏见的评价导致了职高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之前分布在各个学校的“差生”现在都集中到一起了。自然,“学习”就不是主流了,大家讨论的主题不是“学习”,而是五花八门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诱惑、如何与老师捉“猫与老鼠”的游戏等。相应的,职业学校的老师也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文化教学上,而是想法设法地把学生“管住”。由于老师认识的误区以及千百年来“黄荆棍下出好人”的古训思想的影响,怕出事,学校和老师往往会制定出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样,学生成绩差,上课听不懂,现在还要接受“管教”,思想上更加反感,于是“厌学”情绪越发强烈。

(二)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自卑情结严重

职校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总体上是一个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经常被忽视的弱视群体,家庭、社会的偏见和就业的压力,学生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追求的强烈反差导致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成绩不好惹的祸”。由于成绩不好,在“唯成绩论”的大背景下,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就饱受了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尽管他们中不乏多才多艺者,性格开朗者,但是由于“成绩不好”这些都不被认可。

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来最主要的就是自卑。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后指出:中职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是一种在极端自尊下掩盖的自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尊心又很强,如果其他人瞧不起他,他就感到非常伤心和难过。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成绩好,就会“一俊遮百丑”。而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中职学生身上具有的,其实也是许许多多其他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具有的东西都都成了毛病。老师、家长对他们带有偏见的看法不断强加给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自己就是不好”的这种看法。即使是那些“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的很调皮的学生,他们的潜意识里其实是看不起自己的,他们其实已经根深蒂固地接受了自己是“差生”的事实。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看不起职高的这种普遍观点,很多孩子更是因为自己进了职高感觉低人一等,感觉抬不起头,即便是很多职校中的优秀生也是如此。我班上的很多优秀的学生在谈到普高的同学时,大都是一种崇敬、羡慕的口吻,并且以有这样的在“重点高中”读书的同学而自豪。其实,这样的行为恰好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看不起自己”的自卑心理。许多优秀的中职生考上了对口大学毕业后,往往会比较回避谈到自己的职高学历,这也是很好的证明。

二、中职幼教专业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中职生的现状也就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现状。而这种情况的学生毕业后就将成为幼儿园的保教人员。而根据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这些基本素质。不难看出,我们的职校幼教专业学生离幼儿园教师的要求还很远。但是,我们却不能改变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会进入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事实。因此,作为中职幼教专业的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做好这个工作责无旁贷,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我们必须行动。

如何才能有效引导、转变这些学生呢?笔者认为,要改变学生最重要的是改变老师。要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幼教专业人才,中职幼教专业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这是新时代中职幼教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备“以人为本”的观念的幼儿教师,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做这种观念的支持者和传播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是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那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转变哪些观念呢?

首先,我们要转变看不起自己学生的观念,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心。要让学生克服低人一等的心理,走出“上中职没出息”的阴影,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自信与自尊。我们需要从骨子里剔除掉“中职生是差生”的错误认识,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看待他们,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和我们一样需要尊重的人,把他们作为我们未来教育——幼儿园教育的引路人来看待。换一个角度,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他们成绩差,但是他们可能能歌善舞;他们成绩差,但是他们可能抗挫能力比一路顺风的普高生强;他们成绩差,但是可能他们心地善良;他们成绩差,但是可能他们仍然有一个渴望获得尊重希望自己会变得更好的积极的愿望。只要我们不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欣赏、赞美他们,他们就会变得像我们期望中的那样越来越好,他们才会真正树立起信心,才会有阳光的心态。

其次,要改变以“成绩好坏”一概而论、简单评价学生的观念,重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成绩差是职高生的现状,如果我们还是一成不变地以老观念去评价学生,这会让他们很受伤。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给他们的脑子里灌进多少知识,而是重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把学习要求降得很低(笔者认为,重要的不在于现在又装了多少知识进脑袋,而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去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自发地去学习。同时建立起符合学生特长的评价机制,把学生成绩和他们的特长、爱好,比如文艺、体育等.方面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使学生重新树立对学校、对老师的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发展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

老师真正转变了这些观念并把它转变成行动,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才称得上树立了科学的学生观。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中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我们老师的这些行为和观念会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成为他们将来从事幼教工作的指引。

(二)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对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要求我们幼教专业老师具有健康的心态。要求幼儿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应为他们配备心理健康的老师。前面谈到,我们的中职生往往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试想,一个内心深处有着自卑情结的老师如何能很好地引导幼儿走上心理健康之路?要帮助中职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作为每天和他们亲近的老师更应承担起责任来,因为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是他们的心灵导师。而这,首先就要求我们自己是个心理健康的人。我们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学生。

学一点理论知识,学会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健康促使学生的健康。所以,仅仅依赖感染学生是不够的,还要能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可行性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后也提出职业学校要花更大的精力去关注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并不仅仅是中职专职心理老师的工作,更是我们每个中职教师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广大职业学校以及每一个老师的高度重视。而这个工作对幼教专业的老师来说,意义就更加深远了。

(三)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创造性、想象力、情感等素质教育的重任,而这些东西不可能通过训练或者教学直接达到,是不可教的。这些素质的发展要靠“引导”。“引导者”不可能是没有思想的。那我们如何才能让职校生成为有思想的人呢?这其实对我们幼教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强调思想的力量,强调做有思想、有品位的教师。我觉得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思想者。有思想的老师不再是一个教学工具,而是一个“知识工作者”,是一个学生的“引导者”。要成为“引导型”的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如果每个幼教专业的老师都能够这样要求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提高到“知识工作者”这样一个水平,那么我们的幼教专业就有希望了,我们的“未来教育”就有希望了。

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会动脑子,会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理解教学的本质,会以积极地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现状,会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提出切合实际地目标,制订适宜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而不是人云亦云、急功近利,损害学生的发展。

(四)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思想、专业水平,使我们随时保持先进的理念。这也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老师的素质提出的要求。现在正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把学校变成学习型学校”这些话满天飞,“学会读书”是学习型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

“幼儿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要求我们幼教专业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未来的社会呈综合化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也在迅速崛起,幼儿教师要向通才型发展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幼儿教育的发展要求幼儿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而2-3年职高的学校学习远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就是成绩好的普高生认真学习三年也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更何况职高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再加上普遍蔓延的厌学情绪,可以说,职高三年的学校学习根本无法达到这个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爱上阅读,从课外阅读中广泛地涉猎各门类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然而,简单地“要求”中职幼教生喜欢阅读,这只能是一句空话。首先他们成绩差,本来就不喜欢学习;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学习上的挫败让他们产生了“畏书症”,课本都不想看更不用说课外书籍,可以说“看着书就头疼”;另外,薄弱的文化底子也成了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障碍。要改变这种现状怎么办?不是简单的要求、粗暴的命令,而是老师从我做起,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会自然而然与学生分享读书心得,不难想象一个经常听到老师谈论课外阅读心得学生会在某个时候不知不觉仿效老师爱上阅读。爱上了阅读,我们的学生就能全面地、持久地获取知识丰富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所以,做一个爱读书老师既是提到自身修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

(五)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这是“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幼儿教育不是要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学习。要教会幼儿成为“会学习”的孩子,幼儿教师首先就要是一个会学习的老师。老师善于学习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比传授学生课本知识重要得多,因为这将开启学生“追求知识”的大门。

首先要说说学习的含义。这里的“学习”,不是指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的读书,或者是更狭隘的看课本、看教学参考书。这里的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时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吸收一切人或者事物的先进之处,不断反思,从而丰富自身的行为。比如向书本学习,多看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坚持看报,了解身边的、国家的、世界的信息;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向别人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向充满活力的新教师学习,向其他学校、其他地区的同行学习,向喜欢追赶社会潮流喜欢新思想的学生学习;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等等。

总之,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机会。

要做到善于学习,目前最根本也是重要的,就是需要老师克服一种“自傲”的意识,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学习的地位,随时处于一种“准备学习”的状态。某些中职幼教专业老师往往比较自满、自傲(其实这也是老师的通病),常常自认为很不错了,认为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权威,就是“正确答案”的化身,不允许别人对自己提出任何异议,不接受反对意见。而这些观念,往往让老师固步自封,也成为了老师主动接受新信息的拦路虎。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学习的地位,才能清醒、理性地认识到“人无完人”、“老师也有不懂的”、“老师也需要不断地提升、充实自己”。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积极学习,善于学习。

三、结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幼儿是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我们每一个幼教专业的老师都应当认识到我们培养幼教专业的学生这项工作因此而多么与众不同,责任有多么重大,因为,我们的工作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当我们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对自己从事的幼教专业的教育事业产生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不论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不论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有多么的不理想,我们都不能抱怨,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改造”,而这项工程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半点的浮夸,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去走。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要求我们“从我做起”,根据我们学生将来必须具备的素质去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总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必须遵循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使命。让我们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所具备的这些素质在学生心中永远留下很深的“痕迹”。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立项报告[Z].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琴千万别看扁中职学生——访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N].中国教育报,2006-12-10.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10).

[4]颜金花.转变观念为中职学生提供发展机会[N].中国教育报,2008-2-28.

[5]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EB/OL].中国教师网,2006-9-8.

篇4:成功者需要具备的10种素质

如果你想成功,必须首先明确“成功”的定义。是有钱,还是出名?我说都不是,我认识一个邮递员,他的收入不高,那份工作也不会给他带来名利,但他总向别人说起他成绩优秀的女儿和美丽贤惠的妻子。每天下班,总是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在周末,他最喜欢和家里人在一起。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单纯的金钱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我希望拥有金钱,但绝不会以此为目的。

成功包括健康、活力,以及来自亲朋好友的支持和一种知足的心态。当你把这一切和基本物质需要的满足结合在一起时,你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成功。

金钱是,也应该是对一个人的出色工作和个人价值的回报。那么什么是有价值?只有你自己可以定义。很多人认为一个女性的成功是指她事业上的成功。但是要我说,一个选择做家庭主妇,并且能够把家庭打理得很好的女性也是一个成功的女性。

对于我来说成功就是快乐和满足,满足不是欲望的实现,而是珍惜你拥有的一切。

那什么是不成功呢?就是为了得到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伤害别人。如果你须要通过撒谎、欺骗以及伤害其他人赚钱,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在我眼里你并不成功。说实话,我从没有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去伤害任何人。这一点比其他任何成就更让我感到自己的成功!

成功者需要具备的10种素质

成功者都会有一些特别的素质,这也是我要努力培养的。以下的这些素质都是我认识的成功人士所共有的。另外其中还有我对金钱、时间的管理,如何做出事业的选择,以及对如何取得成功的想法。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所以我最后还想告诉你当面对困境时怎么办,而且怎样取得精神上的成功。

10种成功者必备的优秀品质——

1、让自己装扮得最得体 这是展示自信和对别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方式。

2、学会良好的社交技巧。

3、锻炼口才我发现大多数好的领导总能够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激励下属,并且这一切都通过清晰而有魅力的嗓音。上语音课和演讲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我做了很多年电视,现在仍在间或上这些课程。

4、学会最得体的社交礼仪你越有礼貌,别人就会越尊重你。尽管看上去无关紧要,但礼仪却是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必备素质。“礼仪就是多为别人着想”,努力将这句话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希望年轻父母自己多学习一下这些礼仪来教育下一代。

5、百分之百的诚信 一个人或许能一时蒙蔽一些人,但他不可能永远蒙蔽所有人。我见到过曾被认为是非常成功和富有的人,但却因欺骗公众和政府最终进了监狱。只有真正诚实的人才是最受人钦佩的。

6、有修养修养比金钱更有价值,金钱无法买来修养。修养包含了四项内容:外表、声音、举止、言谈。

7、多结交给人灵感并充满爱心的朋友 如果你周围总是些无聊、吝啬、冷酷的人。那么你也有可能变成这样的人。

8、保持自己对知识的渴求通过不停地学习来充实生活。

9、保持谦虚 最傲慢的人也是最无知的人。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尽管他们身边的人非常傲慢。可他们本人却从不这样。要知道,你越是有地位。就越没必要表现出来。

10、尊重一切劳动 在我的公司里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了证明每一项工作在公司里的重要性。有一种好方法就是你亲自做一遍。我曾教过我深圳的员工如何洗厕所。

篇5: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家长学校辅导材料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独生子女们要陆续进入社会,广大家长必然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21世纪的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孩子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关系到我们的独生子女进入社会生活之后,能不能被社会接纳,能不能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跟。也就是说,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发展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就是盲目的。

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任务。家长要在家庭里,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素质教育,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就必须知道,高素质的人是什么样的,我们自己的孩子究竟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素质。对于每个个体的发展来说,不论是什么时代的儿童、青少年,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智力发达、身体发达、身体健康、情趣高雅的人。这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适应人们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就不能生存,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在事业上有什么成就。

但是,任何人都不是抽象的人,都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现存的社会生活条件而生存。因此,还必须要适应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需要,按当时社会的需要来塑造自己。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存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社会成员个体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对其成员在素质上肯定要提出新的要求。每个人必须要适应、并努力按照这种新的要求来塑造自己。

21世纪,对新一代社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的孩子所将面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有哪些区别于计划经济社会的本质的特征。因为这些本质特征,决定社会成员的素质。

我们考察、衡量、评价一个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不仅仅是看他在学校的考试成绩,是高分还是低分;也不单是看他的文凭,受到了哪一级的教育。关于人们素质高低,最权威的考查、衡量、评价标准,是看他能不能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就算是高素质;反之,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就是低素质。

因此,我们要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素质教育,必须从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出发,认识未来对孩子在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关起家门,按照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形象,来培养、塑造自己的孩子,不了解社会,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培养孩子的素质,那就等于是“闭门造车”,就是盲目的,而“闭门造车”,出门很难“合辙”。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生活的、高素质的人材来,孩子进入未来的社会,将难以生存,更何谈有什么自我发展的“后劲”?

那么,21世纪的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应当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呢?

第一、21世纪是开放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社会交往的能力。

21世纪,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对内对外的开放为前提的。市场经济进行的商品生产,生产了商品就要流通。封闭的社会是不可能发展市场经济的。因此说,开放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本质的特征。

所谓“开放”,应是沟通、交流。从内容上说,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地域上说,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沟通与交流。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社会交往能力。

中国过去,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虽然说也有沟通和交往,但是,沟通和效范

围是有限的,也可以说是很狭小的。比如说,中国过去的家庭教育,也是对人们进行沟通和交往规则的教育,像“人伦”教育,即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那时家长对子女进行的行为准则教育,主要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浆往的规则。这在现代社会就不能完全适应交往和沟通的需要了。因此,我国台湾的学者应提出要对人们进行“第六伦”的教育。也就是除了上述的“五伦”发外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行为准则教育。

过去,中国空话教育进行的“五伦”教育,除了“君臣关系(那只是极少数人之间的交往)以外,其他的主要局限于关系亲密、根本利益一致的人之间的交往。在今天,社会开放了,交往的范围扩大了,人闪不仅要与关系亲密的人、根本利益一致的人交往,也要与关系不大亲密、根本利益不一致的人交往。比如说,市场经济社会生活最普遍的商品交换行为中,卖方与买方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但谁也离不开谁,必须要打交道。

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教育孩子,不仅学会善于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有共同利益或根本利益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要善于与自己关系不亲密、根本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个家庭里就只有一个孩子,有的家长又娇惯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出门和别人家的孩子接触、交往,总是反孩子关在家里,普遍缺乏社会交入能力。可孩子们长大以后,总是要离开家庭、父母家人,进入社会生活中去的,不善于与别人交入、沟通是不行的。

为此,家长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家庭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比如,要打开家庭“城堡”的大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孩子早一点儿与别的孩子相处、交入;家里即或是有老人,也要早一点卷到幼儿园,进入社会群体。中国古时候,曾经有过“易子而教”的记载,就是说两个家庭相互交换进行教育。那时候,人们“易子而教”是因为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丧失了教育的主动权,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我以为,为了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入能力,应当大力提倡这样做。让孩子在与别人交入的实践中增长交往能力。第二、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21世纪的社会生活中,不仅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无不有,无时不有的,无处不有;也是非常激烈的、尖锐的,甚至是非常残酷的,无情的。人们常说:“市场是不同情弱者的。”事实的确是如此。比如,近些年来,国营企事业单位职工“下岗待业”和重新就业,干部上岗实行聘任制等,就是活生生的竞争。前些年,社会上流传的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其实就是把所有的人都推到竞争第一位线。竞争,对于任何人来说将是不可能逃避的现实。只有积极参与竞争,才有可能生存。

所谓“竞争”,就是相互争胜。而要取得竞争的胜利,就必须要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就是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要使自己的孩子具备能够获胜的竞争实力,家长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培养、训练和教育,使之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智力发达、身体健康、情趣高雅的高素质的人。

除了需要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以外,善于与别人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孤军奋战,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不会在事业上有什么作为和成就。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候,创造条件,培养相处、共事、合作的能力。

竞争既然是相互争胜,就有可能胜利,也有可能失败。胜利了,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功,不要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失败了,也要经受住才能,不要灰心丧气,要总结经验教训,重整旗鼓,以便再战。要让孩子早一些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和挫折使人变得聪明”的道理,不怕失败、错误和挫折,努力增强孩子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勇敢地迎接21世纪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挑战,在竞争中立足不败

之地,家长要从小鼓励孩子争强好胜、拼搏进取,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训练他们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心理品质。

第三、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务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国内国外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将大大加强。传播住处的渠道日益增多,传播的信息量大增,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并获得大量的信息。在过去,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通讯手段落后、单调,再加上社会的严重封闭,人们获得得渠道少,速度慢,信息量也相应地少。现在情况不同了,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得信息,诸如,读书,看报纸,听广播,录音,看电视、录像、电影、光盘,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报、传真、电脑、网络等,都可以获得信息。特别是随着交通、通讯的高度现代化,通讯卫星上天,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还会不断提高。

社会的信息化,也促使家庭的信息化,人们“足不出刻”就可以接触到许多信息。中国过去有这样一句话:“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那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而在今天,这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社会和家庭的信息化,使人们视野扩大了,很容易就能获得大量信息,增长见识和知识,开阔了眼界。社会和家庭的信息化,使人们起码接感受的环境变大了,也感到整个地球变小了,心胸也开阔了。

在今天的社会,信息就是知识,就是财富。谁占有了信息,谁就占有了知识,占有了财富。谁先占有信息,谁就先掌握了知识;谁先占有了信息,谁就先占有了财富。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培养、训练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能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在大量信息潮水般涌来的时候,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同时涌向孩子们,而孩子们对信息的感受能力很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却很差,这样就很容易对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兼收并蓄,受到不良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毒害。在过去孩子们一般是从大人那里,也就是从家长和教师那里获得信息。在大人们把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一般都会对自己所掌握的住处进行“过滤”或“筛选”。有益的,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的,就传递给孩子,有害的、没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的,就不传递给孩子。那时候,孩子们接受的信息都是可靠的、积极的。家长不必担心接触、接受消极的信息。在今天,家长们必须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对他们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提高分辩是非、善恶、美丑和抵制腐蚀的能力。

第四、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

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科技之争,商品的质量、经营管理水平,都可以说是文化科学的显现,就个人而言,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文化科学素质的竞争。具有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才会拥有很强的竞争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有的家长看到社会上有的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发了财时,就误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需要文化科学知识;看到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倒挂”的反常现象,就对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意义产生了怀疑,误认为没有知识也能生存,也能赚大钱、发大财。于是,在某些地区,就出现了未成年孩子辍学的现象,过早地离开学校,“童工”、“童农”、“童商”、“童丐”也是屡见不鲜。这是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社会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一种缺乏元见的思想表现。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以增强他们在竞争中的实力。

家长还要看到,21世纪将是充满微型机的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实行的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新生事物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不断地发展、创新、开拓,进取,任何保守、僵化、停滞不前、固步自封,都会失去竞争的优势。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旧知识、旧理念不断地被新知识、新理念所替代。一个人即或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如果不及时重新学习,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理念就会变得陈旧、过时,会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被无情地淘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也要人们具有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经常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

因此,家长们从孩子小时候起,不仅要督促孩子学好知识,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树立爱学习、终生学习的时代精神。特别要重视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孩子将来离开了学校,也要继续坚持自学。

第五、21世纪是法制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

市场经济社会实行的是自由竞争。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进行不受限制的相互争胜。这里所说的“不受限制”,说要指的是不受人为的制约。并不是不要任何竞争的规则。社会上的竞争,就如同体育比赛一样,要想顺利地进行公平竞争,就必须有竞赛的规则;没有规则的竞赛,肯定要出问题。社会的竞争要起正常进行,也需要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法律。

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一切经济生活都是由政府进行管理和调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职能作用越来越小,而代之以进行调控的是法律。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每次癸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要制定、出台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在制定地方性的法规,法制越来越健全、完善。

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想自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将会四处碰壁、寸步难行。

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的准则和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和调节作用。它们的区别在于:道德强调的是自觉,是在进行倡导;而法律带有强制性,是在进行管束。对于自觉的,就需要倡导;而对于不自觉的,就要管束、强制施行甚至给制裁。市场经济社会,既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二者都不能或缺。

篇6: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首先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就是需要耐心

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你可以深入思考下去

有的时候需要不厌其烦

因为

设计来源于生活

第三

就是学习了

成功 = 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 百分之一的灵感

加油

只要你想o(∩_∩)o...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一、要能够熟练掌握设计软件。软件不熟练,即使有好的创意有的时候也做不出来

二、能够跟上设计步伐,说白了就是做出来的东西不能让人觉得很土,像是50年代的。

三、掌握客户的心理,他想要什么?东西做到什么程度能够满足他的需要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如何与客户沟通让他认同你的作品

也很重要

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扎实的技术功底是第一的

软件掌控倒是其次 厨师把菜刀玩的再好 做不出好菜有什么用?很多设计师软件玩的好,但没学过专业,做了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瓶颈,做出来的东西永远是那一套,没有突破而导致对前途失去信心,有的继续混,有的转行,有的回头再来学专业。

良好的沟通技巧第二,明白客户要什么,让客户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做。

三会抄 不要以为抄很丢人 省时 省力能快速的做出产品,何乐不为呢??

大师不都是从抄开始的吗?? 我的经验 三流的设计师不会抄 二流的设计师抄一流的 一流的设计师抄前人的而顶尖的设计大师则是自然万物无一不抄。

四 生活中多积累,多看,多思考。灵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以前经历经验的一个再碰撞再升华。每天宅在家里是蹦不出好作品的。

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第一,什么是设计师,原来我也喜欢称自己是设计师,几年的国外设计学业是学会了不少,但是真正没有学会的是做人!很多人的眼里,设计师是个高尚的职业,是个另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并不是,如果您刚刚入门,如果还还不到30岁,建议您不要称自己为设计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听着有点伤人,随着自己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明白了一个道理,30岁以前先学做人,30岁以后再做设计师,因为一点生活阅历都没有,怎么可以做一名设计师,简单的说,不知道油、盐、酱、醋放在哪里最合适做饭,那么还要设计什么。第二,可能还是做人吧,也许这个行业现在的竞争真的太激烈了吧,很多人已经给设计师做了一个新的解释。什么叫设计师?业主把设计师做为朋友,而设计师只把业主的钱做为朋友,设计师可以用各种专业的方式把一个本来明白的业主说得糊涂,本来糊涂的更糊涂,可悲呀,很多的设计师为了自己的利会做各种小动作,来达到自己的目地。给您讲个实事吧,我曾经给一位老年业主做过装修,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结果这位老人每年春节都会给我打电话给我拜年,没事也会给我打电话要请我吃包子,因为我嘴谗,呵呵呵,每当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接到这位老人的电话,心里特别的暖,因为我做个行业,对得起我的行业,也对得起我自己,当然还有一些业主包括这里的一些业主现在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想只有别人认同你了,你才是最好的设计师。

第三,说说被同行的认可吧,也就是一些专业知识了。

1。您要学习的基础内容有,污染学,工程力学,光学,人体工程学,色彩配置表,基础土建工程学,植物学等 这里的内容就已经太多了

2,学习装修的基本工序,小型机械的使用,各种施工工艺。

这一点不要只放在嘴上,有时候会很受工人看不起的,虽然当面不说,可是工人知道您只会动嘴皮子,就不什么好事,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直接参与一次装修,亲手做一些内容,不怕坏,只要您会,就知道工人做的是什么了,再给业主讲合理性也会好很多。3,学习制图

现在很多的学校教出的设计根本就不会,比如两点视图,三点视图,结构图,马克笔制效果图。您会用的工具有,比例尺,丁字尺,硫酸纸,绘画笔,圆规等,这些工具可不便宜呢。不过如果您的目标只是一个电脑绘图员那么就没有必要了。4。学习装修预算,材料

这些内容是直接关系到您与业主之间的口头报价是否正确。5。电脑绘图

这是我最看不上了的,可是也是要学的,如CAD,3DMAX,加上个photoshop,CAD大多是电脑里已经有的图了,3DMAX也是建好的模了。而2006年的设计师论坛里解释了设计师的概念,一些可以称之为设计师的人现在使用的基本都是手绘、SketchUp、Artlantis、piranesi,更有利害的,我的一个同学可以用windows的图画程序在十五分种的时间画一个室内效果图。

6,不知道是不是有学校会去教这些内容了,就是一些所谓的玄学,有人称之为风建迷信,呵呵呵

不过有些还是有道理的,所以您也应该去学一些,防止在装修的时候出现这种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对于家装来说,可以做月亮门的哑口,但不能有门,因为只有在十三陵的地下皇宫中才会有人使用。第四,个性的张扬

做为一名设计师多多少少会有些与众不同吧,对于性格上来说可能会更加张扬一些,对于事物要有更深的理解,一次去西藏的旅行中结交了一位摄影师,他对我说其实我们看东西的角度是不同的,摄影师要保留最美的平面,而设计师要创建最美的结构体。

我再加两点 第一,心理学

第二,真正的设计师不做任何的抄袭,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设计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和设计师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决定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权衡能力、辨别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将协助他在设计生活中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所以设计师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

篇7: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择业素质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中国的高等教育,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迈进了“大众化”时代的门槛。这一步是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但在欣喜之余,人们很快发现,我们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大步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统包统分”迅速走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轨道,比较以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解开了捆绑在身上“统一分配”、“服从安排”的枷锁,实现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自由。但伴随着扩招,从2003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全社会对毕业生岗位需求的增加极其平缓甚至没有增加,供需矛盾及其尖锐,供需的不平衡现象极其严重。有资料表明,虽然我国仍属高等教育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国家,但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大多流向国企、事业单位,近几年才出现选择三资、私企、民营等非国有部门。而在政府减员增效、高校扩招、非国有经济形式发展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越来越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造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教育与就业的矛盾。这时,能够提供给知识劳动者合适的就业机会较少,出现“知识失业”。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已逐年递减。

具体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所以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有人形象地说:“曾经有着傲人光环的天之骄子们在就业的大潮中被淋湿,被淹没,在这一大潮中不仅铁饭碗成了泥捏的,甚至连找一个合适的饭碗都变得相当困难,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进入了一个职业危机的年代。”

二、时代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一轮高科技革命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如果说20世纪末我们还只听到知识经济到来的隆隆雷声、感受到知识经济的斑斑雨点,那么,在21世纪,我们将迅速面临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经济状态有如下一些特征: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高素质人才对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高科技产业成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和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占有、开发和支配。人力资源超越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开始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依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资源”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是未来的主力,也是现在的中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是青年群体中知识水平、文明水准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部分。因此,大学生不仅是青年人力资源的精华部分,也是整个国家人力资源中最具有潜在价值和战略意义的力量。

三、大学生择业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大学生择业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源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和用人单位择才标准的变化。始于1999年的高等教育大扩招,使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倾斜。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和校园词汇。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大学生就业难,是不是夸大的结果,但不容置疑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能够从纵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个大学生都极为关注的话题。

过去10年间,随着人才市场的日益完善,大学生对自主择业的理解也日益深入。在最初阶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毕业就业作为估计的事情看待,认为择业的成功多半维系在择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知道大学生如何撰写简历、如何笔试、如何面试上。在自主择业、求职应聘还是一件新鲜事物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大家对如何求职,如何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还在进行摸索,对技巧的需要自然也就十分迫切。另一方面,从总体的供求关系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较旺,大学生总体供小于求,因此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展示空间。

大学生及其家长应当有“上大学是智力投资,但具有风险性”的观念。研究表明,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与其收入是成正比的,从总体上说,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群体比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更高。但是当具体到一个个体,情况则又有很大的差别。上大学的投资能否取得良好的回报,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四、素质和择业素质

何谓素质,素质就是知识加能力,再加上能使知识和能力发挥作用的动力品格---做人。素质不等于知识与技艺,但知识和技艺体现素质。素质实际上是人的品格、智力、能力的综合,是指人的生理原来的特点,是人们完成某类活动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和内在依据。素质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生理素质、心里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

择业素质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取得择业岗位的层次。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求职择业中处于主动状态,获取理想的就业单位,就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择业素质。

五、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择业素质

毕业择业不能是短时行为,就业指导不能是大学生季节性快餐。毕业择业发生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间,但是大学生对择业的认识,包括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对大学生的优劣评价,则应该从进大学校园时就开始积累。那么,大学期间,学生应注重哪些方面素质的培养呢?我个人认为大学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个方面着手。

1、做人——思想道德素质

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了全球华人地区的大学首次教育研讨会,许多国家反映出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存在根本性缺陷,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而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了功利的东西,而忽略了情感和理想。特别指出,制度化的教育强调的功利性,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先教会做人。“会做人”其体现就是思想道德素质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道德是立身之本;道德——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是对知识的传授,对智力及生活、生存能力的增加,只是部分使命,而非全部意义。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越来越重视,他们认为思想道德素质高的学生不仅用起来放心,而且有利于本单位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毕竟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道德素质差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赢得别人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在企业的工作中更是如此。所以企业和单位在选拔录用毕业生时,对思想道德素质都会很在意。

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培养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中华民族有着“仁义济世,敬业乐群”、“忠于职守”、“庄诚恭敬”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正缺的就是敬业精神。21世纪人才要求不仅应当认识和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应当对社会、对人民、对人类所依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责任感。所以学校和老师都要时刻牢记“百年树人”的崇高职责,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学会做人”。

2、做事

做事,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个社会要繁荣发展,必须崇尚实干,讲求实效。清代学者陈廷敬说:“与其言而不行,宁行而不言”;“欲知其人,观其行而已”。讲的就是学者要戒绝空谈,身体力行,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多做一些实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一大批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善于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实干家。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就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服务

从更加具体的角度来看,要会做事,需要具备下面四种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整个大学教育的基本面看,这四种能力难以单一从书本上获得,更多的需要的是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所以,学校要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通过参加课外活动获取这些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以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鼓励同学多参加社团活动,提高他们的“做事”能力。

3、做学问

做学问,则要求扎扎实实,戒除浮躁,杜绝浮华。科学性,是学术研究的第一前提,只有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学术成果,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才能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扎扎实实、严谨求实的学风,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勇气,有不求浮名、志存高远的胸怀,有不畏艰险、甘于清贫的毅力。与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改善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产生优秀的学术成果。背离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一味追名逐利,哗众取宠,不但不能推动学术发展,反而会损害学术事业。

六、结语

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做人是其中的根本。做事、做学问的原则,是做人的原则在社会实践、学术研究中的延伸和体现。老老实实的做人之道,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踏踏实实的优良作风,体现在学术研究中就是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历史证明,只有诚实正直、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干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大事业;才能做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真学问。品行不端、学风不正者,虽然也可能取得个人的某些成功,但人格的局限、道德的亏缺决定了其事业、其学问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和好的作用。

篇8:跨专业择业成功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一、政治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政治教师首要的基本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态度。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应具备为社会最高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和素养。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需要政治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坚持真理的品格,能较准确地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做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国家的要求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晰,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二、政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

人们常说,有才无德不能当人民教师,有德无才当不好人民教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政治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前提,而坚实、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时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更需要教师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能。

1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在教学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并由此对教师的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并不是对旧课程的全面否定,旧课程要求教师所具备的基本功。如:扎实的专业素养,漂亮的粉笔字,合理的板书设计。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仍然是新课程中教师教学必备的基本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此产生了一种曲解或误解,简单地认为新课程教学就是要多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多讨论。认为上课时,多媒体一放,然后让学生讨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新课改。毋庸置疑,新课程教学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需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基本功要求的降低,更不是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退场”。就拿最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板书来说,漂亮的粉笔字不仅给学生一种美感,而且合理的板书运用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升华。它既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红线,也是对学生知识生成过程的记载,更具有不断翻页的多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课堂上缺少必要的板书,会使人感觉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缺乏理论支撑,缺乏点睛之笔。

2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解学生生活实际的能力。而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会越拉越大,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从而妨碍对学生生活实际的了解。而要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跨越这些障碍,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洞悉他们的所思所想。并把他们生活中关心、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

3新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生活性、时代性、实践性与开放性,重视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真知、检验真知、发展真知。这一特点决定了新课程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做支撑,从而对教师拓展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教师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比如:我在讲“保险”内容时,把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体验理财的游戏软件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理财方式的特点、收益和风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总之,要做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收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鲜活的课程资源。

4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意味着任何一节课都应是预设性与非预设性的统一,而新课程的开放性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非预设性因素。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随时都会产生事先无法预料的问题,从而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瓦尔登湖论文下一篇:捕鼠贴来了小学作文2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