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2024-05-13

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共11篇)

篇1: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2011年党建工作计划

红星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党支部

一、2011年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总局、分局党委会议精神、农场职代会精神,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七大”示范区为突破,以打造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和精准农业展示为核心,深化“两链两创四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党的示范区建设,为发展高效、低碳农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为突出做好农业生产“增稻扩玉建园区、两准攻关带示范、场县共建联域外、节本增效评十佳”重点工作,对农业中心党支部和党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支部要立足农业中心实际,展现亮点、争创特色、做出实效,做到“四个深化”即深化党员双重管理,深化示范创建活动,深化部社资源共享,深化群团共建共育;党员力争做到“七有”即政治思想素质有提高,精准农业发展有示范,一区一带成果有展示,3s技术服务有保障,岗位精神面貌有形象,合作社跨区作业有力度,创先争优促进经济成果有推进。

三、2011年工作要点:

今年以来,农业中心党支部进一步明确思路,坚持以服务和保障农业中心带动全场各条战线,以打造精准农业为主线,紧紧围绕“四项重点工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更加注

重突出农业生产行业特色,更加注重服务,推动发展高效、低碳农业向前迈进。

紧扣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和精准农业中心展示工作创先争优。充分利用3s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服务和改善科研条件的同时,开发智能除草机器人,在有机蔬菜除草方面应用示范研发;组织党员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增加职工收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化施肥、诊断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广少耕免耕和秸秆还田,减少环境污染;实施“一区一带一示范工程”,发挥党员示范户在科技示范带和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作用,拓展现代农业园区的高产示范、观光旅游、植保试验、品种繁育的综合作用,带动农业推广应用各项实用新技术,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目标。

围绕纪念“三节”、“三周年”系列活动创先争优。今年,将在全体党员和群团组织队伍中分别组织开展“迎新春、贺佳节”联谊会、“庆三八”、“迎五四”主题联欢会;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在行动”,纪念建场60周年开展“我为农场做贡献”,庆祝建国62周年“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文化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及时参加农场党委组织的各种主题文化活动,提升农业中心党员队伍精神面貌和工作水平。一是完善“3s”管理系统,加强对外展示与合作;二是调整中心内景观亮化布局,营造特色氛围;三是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中心现有条件,搭建平台,友邻单位可以到中心组织学习培训和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四是通

过网络阵地宣传造势,扩大支部影响力;五是以弘扬“企业文化”为主题,突显农业中心自己的特色。同时,结合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文艺演出、书法比赛、“摄影作品”创

作、网络答题等活动,提升农业中心党支部的文化软实力。

结合推进党建载体建设上创先争优。深入实现 “两链两创四带头”载体的实践能力,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好实践基地更好的为各大专院校服务,同时改善合作社的工作环境、积极开发内引外联,搞好境外开发和跨区作业,形成一个以合作社为先导,农机、农资、有机、蔬菜实现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新格局。适时发挥党员在境外和跨区作业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合作社解决对外遇到的实际困难。

在总结推广示范党建工作经验中创先争优。切实抓好总局级党建示范单位的落实,弥补行业规范、员工礼仪等方面不足的同时,树立起党员先锋岗位示范形象来,提倡领导点评和群众点评相结合,加强分类指导,党员做到参与有渠道、争创有平台、评价有标准。探索建立“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和“巾帼建功”等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形式,逐步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四、保证措施:

1.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中心党支部积极探索科学、务实的学习形式,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员队伍。要把学习贯

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学习贯彻总局、分局党委会、农场两会精神相结合,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相结合。通过培养和锻炼,把党员培养成为领导干部和技术能手,把技术能手、青年骨干培养成合格的党员。

2.增强宣传政治思想工作的活力和实效。充分发挥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要按照抓党建、促经济的要求,重点抓好骨干党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对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及时纠正和调整,二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中心工作特点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搭建新的平台,促进党员素质能力的提升,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上坚定、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踏实的党员队伍。三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员联系和考核体系,通过联席会加强交流、通过岗位示范提高责任意识,通过积极分子的培养汲取新鲜血液,推进党建工作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四要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调动广大党员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维护稳定的积极性,使党支部成为经济建设的政治核心,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先锋模范。五要坚持“三会一课”和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人员讲党课制度,发挥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作用,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六要实现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通过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党内民主生活环境。七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关心生活困难党员,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党员温

暖的家。

3.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榜样示范、案例警示电教、岗位廉政、廉政文化等主题教育。将廉政教育列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发挥网页党建和廉政专栏的作用,普及廉政知识,培育廉政文化。认真落实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事项报告等制度,把改进作风与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厉行节约、完成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切实促进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4.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农业中心“大课堂”的作用,激励群团组织自主创新,引导青年勤奋学习,广泛开展农业生产劳动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引导他们为促进农业中心经济建设、党建创新、岗位建功立业贡献力量,把群团组织建设成为“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

5.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品位和形象。制定农业中心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着力构建具有农业中心特色的企业文化。围绕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完善,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竞争软实力。

五、组织落实

书记:黄宏军

委员:李国生任洪文

蓝海孙洪江

篇2: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山西农业大学学生会

网络中心

2011年3月3日星期四

网络中心是山西农业大学学生会新设立的部门,网络中心作为一个校学生会的专属部门,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学生会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任务,开展对外的网络上宣传工作,上传新闻到学生会网站,对团委、学生会的电脑设备的的维护,辅助学生会各种活动的电脑设备的装备、软件的运用和视频、节目单等的制做,向全校同学宣传网络知识、电脑硬件知识、电子产品知识和电子相关新闻等知识。

一.指导思想

积极发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精神,切实履行培养、监督、服务、管理职能,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供锻炼学生才干舞台;努力创新工作手段,注重加强学生会的自身建设,提高学生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成效,开展各类活动。

二.工作目标

做好网络中心的工作,顺利的完成各项任务,提升部门干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加强与各部门合作,团结学生会,让学生会这个大家庭有更好的文化氛围。

三.工作要求

1.每个星期对网络中心干事组织例会,传达上级的指示。

2.对干事进行培训,开展各方面的培训(网站设计与制作,电脑硬件知识,图片处理软件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的进阶使用)和扩展训练,提高成员的素质,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

四.活动计划

1.完成山西农业大学学生会网站的制作,以动态网站为基本目标,建设一个有后台,可以随时更新的学生会网站的新闻内容对学生会进行宣传。

2.建立山西农业大学的”电脑服务队”,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学生会原则,帮助全校的同学解决电脑上的问题,同时提升网络中心成员的电脑水平。以微博,人人网,短信为平台,同学用留言来发表问题,每个星期选择一天为服务日,到有问题的同学宿舍解决问题。

3.对建设出来的网站进行维护,如:网页图片的更新,宣传海报的更新,网站漏洞的修复等。

4.与宣传部、新闻中心和摄影部联手一起做好学生会新闻和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

5.在校园内介绍新兴电子事物,如: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系统(安卓手机系统、Mac OS X系统、塞班3系统等)、3G网络的宣传(WCDMA、TD-CDMA和CDMA2000的优缺点)、电脑硬件导购等等。

6.组织海报设计大赛,丰富全体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校园的色彩,同时了解校园大家PHOTOSHOP技术的水平。

7.推广一些网络上流行的东西,如:三国杀等,举办一些这类的三国杀卡牌竞赛比赛,让同学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五.工作计划总结

不断探索、创新、改革工作思路,策划与组织富有部门特色的活动。在将要来的2011年的网络中心学生会工作,我们会积极的完成工作任务,服从团委的指导,与学生会各个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把山西农业大学学生会办得更好。

学生会网络中心XX

篇3: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1“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意义

“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既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1], 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 也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2]。其总体思路是[3,4]: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 简要归纳为“1148”, 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和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

1.1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 也是标准和条件。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 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 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 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 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1.2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 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 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 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 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 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人才是根本, 学科是基础, 科研是支撑。

1.3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 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要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 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形成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主要载体, 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1.4 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

“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 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 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 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 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 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 第一批批准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特点分析

由于“2011计划”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 为了更好的推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于培育, 对第一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分析, 以期给后来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1 实力雄厚

首批批准组建14个协同创新中心, 实力非常雄厚, 汇集了一大批国家级平台、人才和项目。例如:由四川大学牵头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汇集了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重大专项综合大平台 (已经投入共7亿经费) 以及7万平方的空间、上千人的大团队 (包括院士2人、千人计划14人、长江与杰青20余人) 、10多项2000万以上的国家项目。

2.2 特点鲜明

面向前沿的协同创新实力最强, 以冲击“世界一流”为最鲜明的特征;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 行业特点鲜明, 大多得到了国内大型骨干行业企业的支持;面向区域的协同创新则与区域的需求结合的非常紧密。例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其航天特色非常鲜明;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的“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区域特色非常鲜明。

2.3 合作基础好

首批批准建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均有很好的合作历史, 合作基础比较好。例如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牵头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其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南联大时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与中航科技集团在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有密切、深入的合作。浙江工业大学的“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各合作单位在2005年就围绕制药的链条进行分工合作。

2.4 改革起步早

针对高校科研“分散、封闭、低效、重复”的问题, 改革的早。例如由四川大学牵头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以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 从2005年就在新药研发领域围绕“国家需求, 任务牵引”为核心的改革, 将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 作为学校的独立招生单位等等, 极大的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 推动了生物治疗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

2.5 建设思路清晰。

各中心围绕“2011计划”的核心内容, 要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要协同, 如何协同分析的很清楚;中心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目标的路线图清晰;协同单位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中心的人员规模等问题考虑的比较清楚, 边界相对清晰, 具有可操作性。

3 中山大学医科组建“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有关工作

中山大学高度重视“2011计划”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机构, 设立专人分管“2011计划”工作。同时注重积极参与、跟踪、学习和领会教育部有关“2011计划”的有关精神, 组建了“恶性肿瘤协同创新中心”、“重要致盲眼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华南新药创制协同创新中心”、“热带病防治关键技术与前沿理论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协同创新中心。此外, “恶性肿瘤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第一批申报教育部“2011计划”的中心, 在前沿组40个项目中获得第12名, 医学类第2名的成绩。这一申报过程也为我们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从2011年8月中山大学启动“2011计划”工作开始, 我们对“2011计划”的认识也不断更新, 归纳起来有几个转变: (1) 由观望彷徨向坚定明确转; (2) 由报项目争资源向机制体制改革试验田转变; (3) 由教授个人兴趣向关注国家需求转变; (4) 由“协而不同”的拼凑向实质性协同转变; (5) 由短期目标向长期发展战略转变; (6) 由科学研究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目标转变。

4 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的若干思考

4.1 要正确理解“2011计划”与“211、985工程”以及传统的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不同

“2011计划”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 三者依据我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 各有侧重, 相互依托[5]。“211工程”、“985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 重在高校内部的建设。“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 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 建立协同创新模式, 从而能带动与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

“2011计划”作为一个改革计划, 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也不同, 不能把现有的项目、基地和平台一包装就说是“2011”, 它是基于现有基础的超越性、创新性工作, 是代表本地区、本领域、本行业创新能力的最高水平。同时, 它也不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全部, 不是简单的报项目争资源, 其工作方式不是全校动员, 全员参与, 而是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需求, 做好顶层设计, 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4.2 要围绕需求, 按需协同, 任务牵引, 避免同质化和简单的“1+1”现象

许多高校在组建和申报协同创新中心的时候, 为了体现所谓的“实力”, 把本领域、本行业几乎所有的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内相关的高层次人才都囊括进来。许多被拉进去的专家学者根本不知道未来自己将在这个协同创新中心做什么。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这个协同创新中心是“强大”了, 但实质上是一个大拼盘, 根本无法操作。这种状况可能不仅无法实现“多元、合作、融合”, 反而会加深“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

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中, 要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 根据需要选择协同单位, 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避免简单的“1+1”组合。在人员的选择上, 要坚持以任务为牵引, 每一个进入协同创新中心的人员都是有明确的任务的, 任务完成之后, 原则上就应该离开这一中心, 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

4.3 要明确协同创新中心的价值定位

协同创新中心由不同的单位组建而成, 各自的社会角色不同, 价值定位也必然有所不同, 如何使这些不同价值定位的创新主体凝聚在一起, 共同实现“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这一大目标, 是协同创新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 也是协同创新中心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 在协同创新中心的价值定位上一定要紧紧围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实现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核心目标。同时, 在机制体制改革的设计、任务的分配、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价值定位来开展。

4.4 要处理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与现有院系、科研基地的关系, 把“2011计划”与单位的战略发展相结合

传统的项目是经费到了之后才开展各项工作, 而“2011计划”是“谁先改革谁优先, 谁先协同谁受益”, 需要单位在项目被认定之前就实实在在的投入经费进行培育, 要推动机制体制的改革。在没有新的经费支持的情况下, 要推动机制体制改革, 要投入经费建设, 必然会改变对“蛋糕”原有的分配模式, 触及原有的利益。因此建设培育“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一定要顶层设计, 要慎重处理好与院系现有人员、现有科研基地之间的关系, 要把“2011计划”与单位的战略发展相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单位员工的共识, 否则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从而难以成功。这一点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当中可以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4.5 操作上要高度重视“2011评估指标体系”的作用, 做到建设思路清晰, 改革方案可操作和可考核

“2011计划”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不同的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尽量减少认识偏差, 规范建设过程, 最终实现“2011计划”的目标, 教育部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建设都设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因此建议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与培育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参考这一指标体系。

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 要有清晰的建设思路, 明确的目标, 结合国家的需求, 明确“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的问题。在具体方案的设计上要围绕目标, 具有可操作性。例如:一些高校为了显示领导的重视, 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等成员的设置上, 把省长、部长等等都写进委员会的名单之中, 这种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现象要避免。培育成效是2011认定的主要依据, 因此各项方案要具体, 要具有可考核性, 实实在在。

摘要:在分析“2011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对首批批准的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中山大学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过程中的体会, 提出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若干思考, 以期为高校组建和培育“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参考。

关键词:“2011计划”,协同创新,组建,培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2]杜占元.准确把握总体要求精心做好“2011计划”启动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11) :18-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网页.“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EB/OL]. (2012-6-2) http://www.dost.moe.edu.cn/dostplan/

[4]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3) :16-17

篇4: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据了解,国家“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第三项工程,是产学研合作的开放版、深化版、升级版。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即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为14个国家首批“2011计划”项目之一。长葛市“3万亩现代农业试验区”是我省多个现代农业试验区之一。根据总体规划,试验区在田、林、路、井、渠及地面平整等硬件设施建设达标的基础上,以物联网、现代农机装备、最新农业科技为主要特征,以农机农艺信息融合、良田良种良法配套、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为目标,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装备与生产技术水平。试验区建成后,将成为现代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精准化、产品质量可追溯、现代农业信息全覆盖的示范基地,成为中原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式创新的示范基地,成为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的示范基地,引领粮食作物生产与经营方式转变,辐射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

郭元军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落户长葛表示祝贺,对河南农业大学、豫粮集团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祝愿河南农业大学、豫粮集团、长葛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圆满成功。他指出,农业兴则百业兴,粮食稳则天下稳。这个项目对于推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促进粮食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履行各自义务,整合资源,通力协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核心重大建设任务,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许昌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试验区办出特色、建成亮点、打造品牌。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

篇5: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2011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农业中心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己任,围绕镇委、政府年初目标任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努力创新,积极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将农业工作中的一些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社、农户,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现将本中心一年工作情况简要总结于后:

一、农技推广工作

1、完成水稻高产示范片300亩、辐射400亩,蓄留再生稻300亩,发展再生高粱70亩。

2、完成技术培训500人次,发放资料1000份。

3、完成种粮直补工作,落实直补资金的填表登记、核发工作。全镇粮食补贴 124.24万元。

4、完成粮、果、蔬菜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对水稻稻瘟病防治6000亩,一代螟虫防治10000亩,全镇共组织各种农药5吨,统一供配方肥10吨。

5、完成机插秧示范100亩。

二、林业工作

1、完成退耕还林的管护和检查验收。并做好后续工作准备。1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宣传。

3、加强森林防火,落实值班、巡山护林制度,准备应急预案

物资,成立义务扑火队2支、50人,全年无森林火警火灾发生。

4、加强林业管理,制止乱砍滥伐及盗伐9起。

5、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

6、完成原速丰林的管护。全年共栽植、补植大叶麻竹4余万

株,巨尾桉2万余株。

7、落实林下经济万元增收计划示范户镇级10户,并全部签

订协议书。每户农户增收万元以上。

三、农村水利工作

1、全面完成2009年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总投资279万元,实行先建后补的方式,财政补贴174万元。新建生产路12498米,维修泥结路面3902米,新修囤水田16743米,整治山坪塘15口,新修沟带路1250米,新建地坝5177平方米。

2、搞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争取国家投入资金52万元,解决场镇饮水和农村居民饮水,已全面投入使用。

3、完成推广耕整机15台、拖拉机3台。

4、完成水库抢险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并经常到实地检查。

四、农经工作

1、收集上报统计部门的各种数据资料,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

2、完成土地流转台账的建立,土地流转率达到34.5%,集中

经营率达到30%以上。

3、对全镇3500户农户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办证,已全面完成。

并将档案移交档案局。

五、农村特色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1000亩蔬菜基地一个,总投资471.55万元,争取财政

补助377.24万元。成立XX蔬菜专业合作社、晶晶藕专业合作社,注册专利包装1个,申报认证了庆云、圣灯无公害李子。

六、畜牧、水产工作

1、完成水禽存栏1.2万只,出栏2.5万只,鸡存栏 2.5万只,出栏2.7万只。

2、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户6户,建立棚舍2处,7500平方米,生猪出栏 8000 头,兔出栏0.5万只。

3、加强动物春、秋两季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共预防口

蹄疫3440头,禽流感防疫率99%。

4、加强渔政管理,对全镇鱼苗专业户进行了清理。

5、加强名贵新鱼种的推广,共投入名贵新鱼种8万尾。

七、新农村建设

已全面完成县下达的任务。

八、扶贫开发

完成23户71人建卡贫困户两节慰问,发放慰问金14200元。

加强平时脱贫管理,全镇脱贫15户52人。

十、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完成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34人,其中镇级培训230人,县级培训4人。

以上工作是在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全中心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下年要认真总结,发扬优点,改正不足,鼓足干劲。加强理论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职业务工作,早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我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XX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篇6: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2011年是新一轮十年西部大开发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半年来,xx乡农业服务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业局的支持、指导、帮助下,以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着眼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富裕农民为目的,积极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狠抓粮食增产工程,充分挖掘农民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通过中心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实现我乡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促进全乡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将我中心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种植业工作

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半年来我乡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我中心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主抓传统种植不放松,实现了“满栽满种,满点满插”,为今年全乡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完成水稻种植0.8562万亩,占计划0.85万亩的100%。其中优质水稻0.8562万亩, 占计划0.85万亩的100%;水稻旱育浅植0.357万亩, 占计划0.35万亩的105.7%;完成玉米种植0.9531万亩,占计划0.9万亩的105.9%,其中优质玉万0.885亩, 占计划0.85万亩的104%;玉米育苗移栽万0.6524亩, 占计划0.6万亩的108.7%;实施粮食丰产工程 1.65万亩,占任务数 1.65万亩的100%;完成蔬菜总播面积 0.9190万亩,占任务数 1.1万亩的 83.5 %,次早菜0.31万亩;商品蔬菜产量0.824万吨,占计划1.5万吨的%。半年实现蔬菜总产量0.9803万吨,占全年任务数 1.5万吨的54.9%;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2.542万亩,占计划3.5万亩的72.6%,其中,稻水象甲病虫害综合防治3152亩。

(二)畜牧业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能动物防疫法》,做好春季动物防疫、重大动物疫病普查等工作,促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确保全乡肉食品的稳定供应。

截止目前,全乡完成生猪出栏1.32万头,占任务数2.3万头的42.6%;大牲畜存栏0.9847万头;羊出栏0.1138万只;家禽出栏12.61万羽,占任务数25.2万羽的50.03%;优质肉兔出栏0.0423万只,完成肉类总产量0.1428万吨,占任务数0.1871万吨的76.32%;禽蛋产量0.0232吨,水产品产量 36.42吨,占任务数70吨的52.02%;新增优质杂交猪0.172万头,占任务数0.35万头的49.14 %;投入基础母猪47占任务数100头的47%;发展生态种草养羊项目(投放基础母羊4000余只、种公羊130余只)种植优质牧草亩7100余亩;完成春季动物免疫:猪瘟100%、猪蓝耳病100%、禽流感100%、鸡新城疫96%、牲畜“五号病”免疫100%、动物屠宰检疫率达100%、产地检疫率100%、免疫证发放率100%、上挂耳标100%。

(三)农机化工作

1、认真抓好农机安全工作

坚持联合巡查、严厉打击、广泛宣传的原则,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等活动的要求,联合公安、交警、安监等管理部门加强对农用机车及机手的安全教育管理;坚持每季度的农机安全例会学习不放松,拖拉机驾驶员或拖拉机拥有人参学率达85%以上,拖拉机及变型拖拉机年检率达95%以上;上半年我乡农机安全事故为零。

2、认真抓好农机推广工作

通过广泛宣传,推广农机具38台(套),完成机耕面积0.3万亩,有效机械灌溉面积0.3万亩,完成农机化技术培训120人。

(四)能源建设工作

1、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发放省柴节煤灶186台,涉及退耕村退耕户186台。

2、认真组织后继服务网点技术人员抓好沼气池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确保所建沼气池正常运行。

3、认真抓好沼肥综合利用工作,在猕猴桃、金秋梨、牧草、水稻、玉米、洋芋和蔬菜等作物上推广沼肥综合利用5480余亩。

(五)项目建设工作

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推进各项农业项目实施,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1、农机化方面:在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30万元,在红星村实施果园机耕道建设0.820公里,在xx、xx两村实施操作便道5公里。

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正在xx、xx等村实施优质牧草400亩、建设青贮窖80立方米、修建圈舍面积200平方米。

3、协助县农业局农建科抓好xx村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4、认真抓好基层农枝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建设工作。在xx、xx五个村培训科技示范户86人,辐射带动1720户农户。

(六)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1、我中心已举办农业技术培训17期,培训农民284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500余份。

2、在xx、xx三个村实施“绿证”培训150人,颁证140人。其中,xx专业100人(xx村50人,xx村50人),火鸭专业50人(xx村)。

(七)重视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按照今年食品安全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要求,农业中心涉及到农机、能源、兽药、农药、饲料、肉品、牛奶等食品的安全问题。采取深入广泛的宣传,通过发放资料、签订农机、渔政船舶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生产承诺书的形式,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并积极配合县农机监理及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我乡“无牌无证”农用车,拖拉机及农药、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使用、贮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派人利用场天、节假日开展食品安全督促检查,强化监管,杜绝、打击伪劣品上市。

(八)新农村建设工作

1、在xx村实施 500亩金秋梨果实套袋技术。

2、在xx村实施xx种植200余亩。

(九)其它工作

1、认真按照上级政策落实2010-2011年度油菜等粮油作物补贴兑现工作。

2、按时完成县农业局安排的xx乡重大动物疫病的普查、预防、消毒工作。

3、认真抓好整脏治乱、信访维稳、政务公开和禁毒工作。

4、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5、积极参与完成县农业局,乡党委、政府安排的临时有关工作。

二、存在问题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是制约我乡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起伏仍然较大,成为影响农业收入主要因素。

3、农村信息不灵,农民市场适应力差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一个瓶颈。

4、动物防疫工作中,由于村级防疫员业务素质及思想素质普遍不高,加上农户思想保守,不愿配合我们的防疫工作等因素影响,动物防疫免疫工作有待改进和加强。

5、农机安全管理中,由于矿山车辆流动大,无证新手较多,部分黑车车主心存侥幸,拒不入户纳入管理,给安全留下了隐患,亦给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6、宣传力度、执法程序、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7、我中心人员编制严重缺编,在职在岗人员仅有5人,严重导致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8、办公条件差、设施简陋,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和打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的目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支持三农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快我乡农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农业发展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深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我乡农业综合生产力,深化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增加优质高效、特色农作物比重,走无公害、绿色、安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1、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及宣传工作,切实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收入。

2、积极掌握并向广大农户提供和农业经济信息,做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

3、全面加强和提高农业执法水平,做到优质服务,文明执法、确保农业执法程序的规范、合理。

4、继续指导好农户进行农作物、经果林的田间管理,抓好、水稻、玉米、果树等病虫综合防治,以及农作物施肥、中耕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强动物市场检疫,产地检疫执法力度。确保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合格率达100%。

5、继续抓好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乡水稻生产安全和丰收。

6、加强农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全年农机安全,食品安全零事故发生。

7、认真抓好市场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同时,抓好种养殖企业、种养殖大户的技术跟踪服务和监管工作。

篇7: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一年来,农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制定的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全体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突出重点,创新亮点,努力提高为农服务素质,加强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建设“高效、生态、服务性”现代农业。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持续、稳步发展,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总结: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农田灌溉任务5.5万亩;水土保持任务1.5平方公里,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 1.5平方公里(南上、巴娄),其中滑底村坡改40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0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节水灌溉面积700亩,主要在乡观、东村、李家山、乔沟、南安头、尚庄六个村;完成史村、乡观、赵家、马村、沟东饮水安全工程5处,总投资165万元(其中国家99万元、省33万元、市13.2万元),解决困难人口3300人;投资43万元(其中国家40万元)新建秦村提水站1处 ;新打机井8眼,(乡观、史村、赵家、马村、沟东、尚庄、南安头、东村)其中部队打井3眼(东村、尚庄、南安头);硬化渠道5600米(乡观、李家山、乔沟、马村);铺设地埋管道5500米(姚家城、南安头、尚庄、乡观、东村);完成投资500万元(国补)的常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捕捞成鱼20 1

吨;全镇水利工作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国家、省、市938

万元,自筹162万元。完成全国水利普查我镇普查工作;完

成水利工程汛前检查及险房险窑的登记造册(险房507间、险窑78孔);建立防汛抢险队伍24只880人,落实防汛责

任制,与村及有关部门签订了防汛责任书,明确了水利工程

及险房险窑责任。汛期农业中心组织技术人员12人分区对

全镇3座水库、44座淤地坝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对水

毁、坝体滑坡地段专人值守巡查,汛后加快公共设施、重点

水利工程修复进度,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确保了群众生命财

产的安全。

二、主要作法及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在机关统一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有关文件精神及

业务技术知识,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

一致,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对农业中心全体人员合理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责任人,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管,重点工作有专人衔接。制定了各项工

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用制度管人、约束人。同

时互相配合,既分工又合作,养成团队观念,确保各项工作

顺利完成。

3、紧盯目标狠抓落实

针对全年目标任务,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对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到村、到现场及时解决,把问题的矛头解决在萌芽状态。东村至乡观管道铺设村组及群众之间发生矛盾影响工程进展,我们及时赶到现场协调矛盾,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4、树立超前工作意识

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部门各位同志随时想着下一步工作,把工作干在平时,主动出击,超前工作。树立超前服务意识,不让领导急、不让领导催。

5、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针对“三农”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加强我镇基础建设。目前已争取的项目主要有重点县万亩节水项目新建提水站5处修复10处及配套设施,总投资2000万元;西章水库除险加固总投资200万元;石桥沟水库除险加固总投资150万元。

焦村镇农业服务中心

篇8: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一、思路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落实完善政策, 培育发展主体, 促进技术创新, 建设人才队伍, 强化公共服务, 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力争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水稻栽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3个、5个百分点以上;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贡献力量。

二、工作重点

1. 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1) 推动法律法规政策落实。配合全国人大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加快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制度, 加强宣传和指导, 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组织开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督导、调研活动, 指导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落实完善农机化发展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 进一步促进农机化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2) 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争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适当扩大补贴机具品种范围, 将水产养殖机械、经济作物机械设备纳入补贴, 继续提高重点血防区及地震灾区县补贴比例, 提高大马力、高性能机具补贴额上限。配合财政部抓紧修订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 规范操作程序, 细化违规处理要求。完善补贴工作考评办法, 将工作绩效与资金安排挂钩。大力推进补贴管理软件系统普及应用。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监督检查。

3)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农业部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工作方案, 引导各地通过合理确定购机补贴范围、补贴比例、优先次序和实施重点环节作业补贴等政策措施, 优先保证关键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争取开展农机以旧换新试点。积极争取农机深松整地等作业补贴资金。整合现有资金项目, 加大对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投入, 深入推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4) 做好农业机械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协调有关部门, 及早落实2011年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 新启动规划内部分县场的工程区建设任务。继续争取将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有关内容纳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重大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加大对农机化基本建设投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2. 积极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 进一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1) 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指导, 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等开展“社企合作”。

2) 强化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规范农机维修经营审批事项, 大力推进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大中型拖拉机生产企业维修服务能力评定工作, 推广先进农机维修技术和农机节能减排技术。

3) 组织农机抗灾救灾。密切关注异常天气和农业灾情, 迅速行动, 科学组织调度农业机械开展抢耕抢收抢种、改种补种、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作业, 积极参与兴修农田水利、修复损毁农田、抢运受灾物资, 减少灾害损失,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3. 精心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

1) 组织开展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部署做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农机化生产工作, 及时收集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供需信息, 促进作业机具有序流动。扩大水稻、玉米跨区机收作业规模和范围, 积极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向机播、机插、植保等领域扩展。

2) 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及薄弱环节机械化。认真抓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 适时开展项目监督检查。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加快发展马铃薯、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3) 组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发布《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 (2011-2015) 》,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强对秋整地作业进度的督导, 努力扩大农机深松整地面积, 提高作业质量。

4. 大力加强农机化科技教育, 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1) 推动农机科研创新。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加强2009和2010年立项的行业科技和支撑计划农机化项目管理。编制“十二五”农机化行业科技项目计划。组织协调2011年农机化科研立项工作。

2)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成立农业部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 推进各地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组织研讨农机农艺融合的机制和措施。深入研究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

3) 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全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十二五”规划》。组织召开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 总结经验, 分析形势, 理清思路。指导各地全面完成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任务。编印农机化主推技术手册。加强对重点技术推广工作的检查指导。努力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开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努力提升设施高效生产和设施健康养殖科技水平。

4) 继续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制定并指导落实农机化教育培训年度实施方案。培训100万新购机农民。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加强农机培训体系建设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工作。举办全国农机技能竞赛活动。

5. 不断强化农机质量监管, 深入创建平安农机

1) 开展农机化质量监督。组织开展农机化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 制修订一批行业标准。完善农机投诉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和重点检查, 加强补贴机具质量监督。

2) 做好试验鉴定和推广目录制定工作。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试验鉴定“十二五”规划》。组织完成《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评审, 协调指导地方做好省级目录管理办法制定及目录制定工作。组织开展第三批农机鉴定机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加强对通过部级鉴定能力认定机构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

3)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宣贯活动, 制定印发《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文书规范》, 起草《农机安全检验管理办法》, 促进农机安全法制化建设。

4) 组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新增创建100个左右的示范县。争取投入改善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农机安全检验技术攻关研究, 加强事故及隐患分析研究。

5) 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积极推广免费管理的经验做法。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严厉打击超标准发放牌证、跨区域发放牌证行为。开展安全标准执行专项治理, 加强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知识竞赛。

6)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提升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7) 加强农机化统计和形势分析。推广应用农机化管理统计直报系统, 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考评机制。做好2010年度农机化统计年报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农机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定期对农机化发展趋势做出分析预测,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8) 做好农机化信息宣传。制定2011年农业机械化新闻宣传工作要点。在重点时段、重点媒体掀起农机化宣传高潮, 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对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和《中国农机化导报》等行业媒体的业务指导, 收集农机化网络舆情。大力推进农机化政务信息公开。

9) 加强机关建设和行业指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组织农机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建设学习型机关。加强司机关工作的绩效管理和考评。组织全司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工作。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群活动。抓好全国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加强对部属农机事业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的业务指导, 加强与农机科研、教学、生产、流通等有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学习, 增强能力

组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 强化农机化业务知识培训, 改善干部知识结构, 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深入研究农机化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问题, 把握发展规律, 努力提高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干部队伍。

2. 积极协调, 争取支持

主动加强与计划、财务、科技教育等综合司局和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 积极扩大共识, 争取理解支持, 增加资金投入, 努力改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条件手段。

3. 凝聚力量, 形成合力

每位同志都要满腔热情地做工作, 切实负起岗位责任。重点工作牵头处室要具体负责, 参与处室要积极配合。讲团结、讲大局, 加强上下联动, 充分调动全系统、各事业单位、有关专家的力量, 努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4. 勇于创新, 提高效率

完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工作预案, 为科学决策、应急管理提供有力参考。及时总结提炼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 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勤政廉政, 改进作风

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转变会风文风, 提升工作效能。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发扬艰苦奋斗、敬业拼搏、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 树立务实亲民的良好形象。

6. 加强督查, 落实责任

篇9: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会议指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既是基层干部群众、“三农”战线同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也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会议指出,2011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极为重要,推动农村改革需要统筹协调的关系极为复杂,保持农村和谐稳定需要开展的工作极为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篇10: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2011年我镇农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农业增效、农业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今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上年增长%。

2、为了我镇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积极为种植、养殖户及群众提供资金、技术场地等服务,今年镇党委、政府为了鼓励农户对石榴树品种进行改良换优,研究决定对凡是引进软籽石榴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镇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在黄河滩区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大棚50座,投资800余万元在洛口村新建大棚150座,共占地400余亩。

4、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我镇XX村新建市级小麦千亩示范方1个,在XX村新建镇级小麦千亩示范方1个。依据市良种补贴方案,今年我镇推广小麦良种面积22929亩,玉米良种补贴面积24832亩,棉花良种补贴面积12359亩,补贴资金66万余元,受益农户达7900多户,并按照方案及时上报了良种补贴汇总表,现资金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5、实施配方施肥工程,抽调工作人员配合市农业局开展配方施肥工程。及时通过电视、广播等向各村传达病虫情报及防治方法,继续实施黄河滩飞机治蝗、治虫,避免了害虫、蝗虫的大规模爆发。在神北村成立了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1个,并在神北村召开病虫害防治工作现场会1次。

6、动物防疫我们与各村、规模场签定了责任书,建立了预警体制,加强了规模场管理,组织开展了春秋季集中免疫活动,积极落实防疫经费,确保我镇无重大疫情发生。完成了我镇所有养殖户的“瘦肉精”清查工作。我镇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了常规化。

7、沼气建设我镇今年完成户用沼气国债项目50座,完成大

8、土地流转今年我镇新增流转面积为460亩,涉及农户100余户,占家庭耕地面积的2%。我们按照郑州市新出台的土地流转奖补政策要求,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为推进土地流转走向集中化、规模化经营,我们对各承包大户详细讲解奖补政策,指导并帮助他们在12月底完成申报奖补项目。

9、农民科技培训我镇结合实际,开展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分别在蔡沟村举办1次、五龙村2次,水峪村1次春秋季石榴前后期管理技术等培训班共4次,在荣脑、西石沟、洛口举办种、养殖培训等,共培训800多人次,在黄河滩举办了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培训。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提高了群众的技术管理水平,完成了各项培训目标任务。我镇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通过了郑州市的验收,现在已经投入使用。

10、今年我镇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后续认证1个,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后续认证1个。

11、林业植树造林(水保林、经济林、园林苗木)面积完成1580亩,是市下达任务1200亩的132%。协助林业局完成了对黄河滩速生杨的飞防工作。

12、水利安全饮水工程水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已经投入使用,目前供给700多人的日常用水。官殿、滩小关村的安全饮水工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110座,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程正在建设中。争取上级抗旱资金11万余元及抗旱专用车一台。

13、农机落实农机补贴76.7万元,推广大型农业机械及配套设备79台,推广抗旱机具45台。全镇90%耕地实现了农机化,秸秆还田率达95%。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500亩。

14、禁烧、防汛工作做到了责任、宣传、督查、技术措施四到位,确保了无发生大面积焚烧现象和全镇安全度汛。

15、举办了第十一届巩义市南河渡石榴节。利用彩虹门、横幅、在郑州日报、郑州电视台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多方位宣传,积极联系安徽、陕西外地客商收购石榴,有力促进了当地石榴销售,切切实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农民负担工作开展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我镇良种补贴、综合直补等国家

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没有出现因征、占地出现集访、个访问题,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农民负担的信访事件。

四、存在问题

1、农业等基础设施不到位。

2、部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篇11:农业中心2011党建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总结

xx市政务中心农业局窗口在中心及本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本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办事原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有关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思想上不断完善、政治上不断求强、业务上不断求精,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作为政府窗口工作人员,所办业务都与群众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就在服务上很下功夫,牢固树立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为群众解释时耐心热情多一些,冷言冷语少一些;工作之时细心准确多一些,粗心大意少一些,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行“三公开、一监督”,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即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时间,公开审批结果,自觉接受监督。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均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公开。并将工作职责、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服务标准、办事结果、办事时限、监督投诉渠道以及服务承诺等内容公示,进一步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及办事效率。做到了勤奋敬业、秉公守法、办事规范、微笑服务,受到群众好评。所有咨询件能当场答复的都进行了认真答复,不能答复的也为办事群众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受到群众好评,园满地完成了中心及本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窗口工作中能严格遵守中心及本局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中心及本局举办的政治学习,我们做到了热情服务、勤奋敬业,不让每一位办事群众往返跑路,遇事不推诿。在中心工作中,做到了不迟到早退、不旷工,有事请假,并保持了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在来年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先进窗口的经验,认真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及服务水平,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xx市政务中心农业局窗口

上一篇:《弟子规》读后感一年级作文200字下一篇: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