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总结

2024-04-27

拍照总结(共12篇)

篇1:拍照总结

一、测光模式

1.矩阵测光:即分区域对取景画面中光亮、距离甚至是色彩等综合信息加权处理,得出曝光值。会使画面曝光整体相对较均匀,适用于大面积光照较为均匀的画面大部分拍摄情况下的照片以及风景照都可以使用矩阵测光。这也是荣耀9的默认测光方式。2.中央重点测光:顾名思义就是以画面中央为测光的标准,再加上画面其他的部分平均计算而得。适用于大部分人像照片,或者是主体在画面中央区域的照片。

3.点测光:具有突出主体,模糊背景细节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合拍摄主体需要额外突出的画面,如近距离的人像和花草等;通常在明暗对比明显或者光线复杂的场合使用,可以得到更精准的测光和曝光。

二、ISO:感光度

1.感光度的意思是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度。

2.当画面曝光不足,可以通过适当地增加感光度来让画面更加明亮。但是ISO越高,成片的噪点也就越多,也就是说“画质”越差。所以ISO一般是越小越好,不过太小的话,照片会曝光不足哦 3.荣耀9的感光度区间为50-3200,可以说是相当专业了。50的最低感光度可以保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画质达到最好的水平。同时,3200的最高感光度可以保证荣耀9在暗光环境下的拍照效果。

三、S:快门速度

1.快门速度也就是画面的曝光时间。

2.快门速度的写法一般是1/20、1/30,分别代表二十分之一秒、三十分之一秒。3.快门速度越快,就越能捕捉快速移动的东西。

4.同时由于快门闭合的速度太快,也会导致进光量变少,曝光量越低,画面越暗;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高,画面越亮。5.荣耀9的快门速度最快为1/4000,最慢为30,可以胜任大部分的拍摄环境了。

四、EV:曝光补偿

1.曝光补偿和快门速度与感光度一样,对画面的明暗程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当画面较亮时,应适当地降低曝光补偿,当画面较暗则反之。

3.荣耀9的曝光补偿的区间为-4到+4,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一个值了。这个参数很简单,如果画面偏暗,那就调高曝光补偿,如果画面偏亮,那就调低曝光补偿。4.曝光补偿通常用在ISO和快门速度精度达不到的地方,比如说拍照时,无论怎么调整ISO和快门速度,都无法准确曝光。稍微一动参数,不是亮了一点点就是暗了一点点。这时候就可以调整曝光补偿来达到最佳曝光!

五、AF:对焦模式

1.AF-S:单次自动对焦,多用于拍摄静止物体,普通拍照一般就用这种模式。2.AF-C:连续自动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奔跑中的人、汽车、宠物等等。

3.MF:手动对焦,对焦精度可随意调节。对焦调到最近,即是微距模式,适合拍距离非常近的物体。对焦调到最远,则是风景模式,适合拍无限远的景色。比如层层叠叠的大山,一望无际的大海等等。

六、白平衡 1.荣耀9一共有5种不同的白平衡,包括自动、白炽灯、晴天、荧光灯和阴天。由于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接近真实色彩的白平衡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拍摄时要想达到更加接近真实色彩的效果,就得开启不一样的白平衡。2.自动白平衡:是手机根据拍摄时的光线情况自动调整的白平衡 3.白炽灯白平衡:适用于光线偏黄的环境,如白炽灯照下 4.晴天白平衡:适用于光线较亮的室外 5.荧光灯白平衡:适用于荧光灯照下的环境 6.阴天白平衡:普遍用于阴天或者室内

七、RAW 1.RAW文件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是一种记录了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原数据(如ISO的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2.荣耀9提供和单反相机一样的RAW格式。简单来说,RAW能让你的后期更加得心应手。在拍照界面左滑就能看到RAW格式的选项啦。

篇2:拍照总结

2021摄影拍照个人工作总结1

不知不觉,大二上学期又快过去了,社团活动也告一段落。在本学期中,摄影社的活动安排更加的有序,虽然加入了大一新生,但是也没有乱了阵脚,老社员都很积极的与新社员交流经验,气氛十分融洽。

本学期的社团常规活动基本与大一学期的差不多,都是基本的外拍活动以及老师教学活动。但在这学期中,社员的参与度更加高,不仅仅是老社员,新社员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这与活动之前新老社员之间的积极交流分不开关系。本学期社团去了苍梧绿园和桃花涧,也请了__摄影协会的老师来教社员关于单反相机的一些入门知识。十分令人高兴的是,这几次活动,参与度都非常高。即使在老师教学那一天下着很大的雨,也来了很多人,让我十分感动。去桃花涧的时候,也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不过最后结果是好的,社员的坚持也让我看到摄影社的希望。

本学期中,各个社团都积极寻求与其他社团的外联,摄影社也一样。仅仅半学期,各个社团都举办或者协办了大量的活动,仅半年的时间,摄影社协办的活动量比大一整个学期的量还多。协办的活动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这样的做法,极大的增强了各个社团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让摄影社有更多的活动机会,让社员有更多的练手机会。在这么多的协办中,最重要的还是学期刚开始的一次摄影展。是由学校摄影公会老师举办的,我们摄影社负责学生之间的相关工作。在我们与老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摄影展最终顺利结束。虽然不是我们摄影社主办,本来想自己主办的,但是有了老师,可以协办更大规模的,加上了老师也是对摄影社的一种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就协办了,并且最终让摄影社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在这一学年中,社团成员举办了如此丰富的活动,不仅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摄影技术,更是立足学校,为学校工作服务。将学校工作结合社团工作进行的理念证实了这条路子是对的,社团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活动,更是为学校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社团的老师因为热爱摄影而走到了一起,也因为热爱,社团才会一步一步发展越来越壮大。

但是回首这一学年的工作和活动,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社团往往在内部成员中间搞得很热闹,但却没有将这项爱好普及给广大同样拥有相机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的老师们,有关于摄影基础知识的讲座也只进行了一次。但是要将这项爱好普及给其他老师,光光凭一次摄影基础知识讲座还是远远不够的,摄影也是一门艺术,在其背后,不仅包了技术上的知识,更是包含了美学和人文上的知识。希望在未来,摄影社团能够不仅在社团内部搞好活动,更是要把活动普及到其他老师,让他们也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手中的相机。社团未来还是会继续将社团工作和服务学校工作结合起来,立足学校,服务学校,提高技能。

2021摄影拍照个人工作总结2

时光如剑,一学期的光阴在摄影社成长中见证了一学期摄影的发展。本学年摄影社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及本社所有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结束。回首我们取得了一些算不上辉煌,但是足以让我们社每个成员都感到欣慰的成绩,锻炼了社员的能力。社员们的摄影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摄影社的影响力也在不段的提高。

一、回首

半年以来,摄影社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加大了摄影社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宣传的范围。摄影社的宗旨是带领同学发现美,为同学创造美,用摄影凝固美。因此摄影社为此展开了一些活动,如:外拍、影展等等许多有关摄影的活动,丰富了社员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摄影技术水平。

1、纳新后社员人数达到了80人,使社团达到了一个空前壮大的规模。当然,随着人数的增多,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数的增加,同时增加了社团管理的难度。这问题主要体现在社团点到阶段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上。当然,在社员和社团理事的努力下,大家商讨出了解决的方案,并很好的完成了工作。

2、学会继续并承发展了摄影社以往继来的活动,并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这些活动。如组织外拍,通过外拍不仅能够让会员们亲身体验摄影,也增进了社员们之间的感情,更能体现摄影社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3、活动不断创新,如:摄影讲座、外拍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

4、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只是对社团内部成员,更是面向全校全体同学们。通过活动范围的扩大,来丰富活动的内容,通过活动的新颖性来扩大摄影社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摄影活动。

二、不足

当然,摄影社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点,需要我们去完善、改进,做得更好。

1、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

2、活动的规模不大。

3、与其他社团交流较少。我们会加强与其他社团沟通与联系,提高社团各方面的能力。

三、展望

在新的一学期,摄影社将会以以往的不足为教训,积极开展切合本社宗旨的活动,相信在新的一学期,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摄影社会成长得更好。

2021摄影拍照个人工作总结3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年即将过去,过去的一学期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摄影协会团结广大会员,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同学的认同。回顾总结上学期的工作经验,我们摄影协会在本年度开展活动的宗旨是凭借全体会员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热情、集合全体会员的智慧,致力于摄影活动和摄影艺术创新,并同时为充实会员业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作贡献。协会以提高个人的摄影技术和艺术修养和普及摄影艺术为中心,以照片交流、摄影比赛、摄影讲座等方式为途径,开展活动。

一、协会积极组织活动

1.纳新活动

开学之初,我们积极吸纳新生的加入。我们的老干部和我们的会长冒着烈日,认真的让学弟学妹们了解咱协会、诚恳地接纳新成员的加入。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的队伍才渐渐强大。

2.志愿活动

俗话说:“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因此我们怀着一颗奉献的心,与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了一次“清扫校园志愿者活动”。参加活动的成员不怕苦、不怕累,把自己对母校的爱全都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了。参加活动的成员都是好样的,咱协会为你们骄傲。参加此次活动,我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学校会更加美好。

3.趣味知识竞赛

为丰富成员的课外生活,我们与乒乓球协会、沸点动漫协会联手举办了一次趣味知识竞赛。此次活动内容与摄影、乒乓球、动漫等知识相关。极大的丰富了成员的视野。

二、特色之处

1.我协会有一个团结、负责、有能力的干部队伍,所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相互之间协作默契。

2.会员为协会工作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成员积极参加协会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

(一)为了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提高会员的摄影技能,协会一直都在加强自身的建设。如建立协会章程,做好会员基本概况登记,并不时的更新和制作通讯录等。当然,我们也利用自己的qq群和网站,加强各会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学习,也促使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摄影协会。

(二)协会的点滴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在成绩面前,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

1.虽然摄影协会是由学院的摄影爱好者组成,但是有些会员还是没有自备相机,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我们会尽的努力把摄影技术传授给每一位的会员,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摄影爱好者!

2.与其他同类社团交流较少。我们会加强与外校沟通与联系,学习外校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提高协会各方面的能力。

一学年来,协会成员团结奋斗,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展望新的学年,协会在学院党办、院团委领导,系领导下,将继续发扬我们优势,努力改进自身的不足,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努力把我们广角摄影协会做得更好。

2021摄影拍照个人工作总结4

为期接近三周的暑期实习结束了,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这三周的实习生活,时间虽短,收获颇多。这一段实习给我带来的收获,基本可以用勤劳、吃苦、真诚、沟通、思考来概括,这就是我的收获。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能自己平时太安于学校安逸的生活了,对于初到栏目组抗摄像机的活计,有些许的不适应,因为栏目组资金的问题,摄像所用的三脚架支脚有问题,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整个摄像机的重量都压在我的肩膀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这对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单单只是体力上的辛苦,对于镜头的捕捉,更是对我脑力的考验,再没接触摄像之前,我把拍摄想的很简单,单一的认为镜头的好坏仅仅只是与摄像师的技术有关,其实不然,拍摄方法的好坏当然和摄像师的技术有关系,但是画面所交代的内容不仅需要摄像师具有较好的拍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现场构思画面和捕捉镜头的能力,这对于我所拍摄的游戏环节更是如此,当专注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之前所感受的辛苦也随之消失不见,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真诚,其实是我在其他实习生身上看出来的,栏目组实习的不止我一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脾气,但是对待其他人,最起码的真诚是不能少的,对我来说,比我去实习早的就是我的前辈,我会很尊重他们,比我来实习晚的,也是专业的广院学生,不像我这样的半吊子,所以也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会放低自己的姿态,用最谦逊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对于沟通,在电视台,在栏目组,没什么比沟通显得更重要了,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与现场的负责人员需要沟通,与观众们需要沟通,与那些我的同事们更是需要沟通,所幸的是我最自豪的就是我的沟通能力,所以在这三周时间里,自夸的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

对于思考,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在电视台工作,学会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栏目组的几位老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等等。其实,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掌握,但是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一大堆的素材时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

除了以上四点,我更多的意识到是我专业知识的不足,这就给我未来的大学生活敲了一个警钟,这些是我吃饭的本事,是我求生存的技巧,这也坚定了我未来大学生活的目标,总的来说,这一次实习,对我感受颇多,收获不小。

2021摄影拍照个人工作总结5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__,并且在__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个思考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讨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决定最后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结合点,实现的“效益”。

二、什么样的条件决定你要做、能做出什么样的新闻照片。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篇3:“空中”拍照取证勿忘安全

在该起事故中, 该名人员在登杆前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和防止照相机摔落的技术措施, 疏忽大意、盲目作业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而监护人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整个作业过程的细节没有考虑到位, 监护不力, 也是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高空照相取证本是安全工作的一项内容, 但如果不注意安全, 就会把好事变成坏事, 容易引发以下事故。一是高空坠落事故。在杆 (塔) 上拍照时, 假如有关人员不系安全带, 频繁换位, 脏手很容易把照相机镜头、闪光灯弄脏。一旦换手时不慎, 不仅会使照相机从高空坠落而摔坏, 还会砸伤杆下的监护人或路人。即使登杆 (塔) 人员系了安全带, 也会因不停地转换角度、位置, 使照相机与杆 (塔) 频频“亲密接触”而“遍体鳞伤”。二是触电伤人事故。在杆 (塔) 上拍照时, 有关人员为了取得更好的“物证”, 总是尽量靠近“目标”, 甚至直接把照相机举过头顶。由于只考虑到头顶与导线的安全距离, 很少考虑过头顶的手臂长度, 假如碰到了带电导线, 就会酿成触电伤亡的惨剧。

篇4:为“三巨头”拍照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三巨头”聚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著名的“德里兰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进入全面反攻的决定和战略方案在这次会上诞生了。菲利普斯被允准为这次会议的三位首脑拍摄合影。拍摄的场地是在苏联大使馆的前廊,拍摄的时间是会议的第二天,即11月29日,星期一。

菲利普斯是提前两天乘车进入英国使馆的,英国使馆与苏联使馆相距不远,隔街相望。而美国使馆则距离太远,以至于斯大林突然进发好客之情,把苏联大使馆的主楼让给美国总统住,自己则搬到院内另一头的一幢小楼,以免罗斯福来回乘车奔波。这样做,一举三得,还有利安全,又便于三巨头在非正式的气氛中多多接触。

会议非常保密,电台停播,火车站停止发车,行人不许走出市区范围,连伊朗国王也是在一批与会者的飞机在他的首都机场着陆以后,才得知即将召开“德黑兰会议”。不知道内情的人们在猜测眼前的状态,市民们流言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要来瓜分伊朗。极少数知道内情的人激动不已,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入了全面反击决战阶段,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将从这里诞生,战后的和平将从这里打下基础。

29日这天,斯大林的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上将驱车来到英国使馆接菲利普斯。菲利普斯进入苏联大使馆后,发现已有一群没有见过斯大林的与会官员在等候这位红色巨头。

斯大林十分谦逊地从一道侧门走了出来,菲利普斯也是第一次见到斯大林,“个子不高,动作呆板,几乎到了笨拙的地步。他那有着麻子的脸庞像是粗糙的花岗石。他的手是工人的手,那条萎缩的左胳膊只有几个手指头从宽大的袖口露出来。身上是紧绷绷的灰褐色制服。”斯大林的胸前只挂了一枚列宁勋章,而他手下的那些元帅们却个个勋章满胸,金光耀眼。这是一个很强烈的反差。然而,再多的战功勋章也不如一枚列宁勋章,列宁勋章是苏联最高级的勋章。

斯大林很随便地走进了人群中间,似乎对人们的好奇并不在乎,那种神态,“像是一个东欧的老农星期天漫步于一个市场,步伐缓慢而又目光机灵。”

丘吉尔出来了,他穿着一身英国皇家空军准将的制服,手里拿着手杖,偶尔点一点地,登上了前廊。人们用微笑欢迎他,他却像一个不懂事的男孩,东看看,西瞧瞧,似乎在招呼着人们,但又不知在和谁打招呼。

罗斯福是最后出来的。出场之前,白宫侍卫长迈克·赖利对记者们交待道:“在我发话以后,才准给总统照相。”

总统被两名侍卫官抬到前廊来。人们都知道罗斯福总统的身体不好,近来衰弱得厉害。到这时,大家悬着的心才落实了。罗斯福正叨着一根长香烟嘴,笑容可掬,逍遥自在。侍卫们把他扶到椅子上坐着,又把他的右腿架在左腿上。架上去的右腿却不停地摆动,侍卫们把它扶住,直到它稳定下来。当侍卫们退下去后,赖利才发话允许拍照。罗斯福神情轻松,右手捏着夹鼻眼镜,满面笑容地跟丘吉尔交谈,架起的右腿由于裤脚悬起,踝骨节上的钢支架清晰可见。人们向这位几乎完全残废却又一次成为世界闻名的坚强领导人的巨头送去惊愕和崇敬的目光。

我们现在可以从这帧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上发现这三位巨人的历史地位:罗斯福坐在中间,斯大林在他的右侧,左侧是丘吉尔。三位首脑的坐椅不同,又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斯大林坐的是一把硬木做的办公椅,硬邦邦的,看上去很不舒服;丘吉尔则是一把有厚坐垫的扶手椅;罗斯福的坐椅介乎前二者之中,有坐垫,但靠背却是硬木的,这比斯大林的舒适;但不如丘吉尔。于是三个人的坐姿也就不同,斯大林右臂倚椅,身体略斜,两眼注视前方,表情淡然,却又高深莫测;罗斯福显得有些疲倦,却依然挺直腰背,略有所思,又不失和蔼可亲;丘吉尔则始终像一个坏脾气的胖娃娃,那根手杖也一直被他斜插在两腿之间,双臂放在椅子的两边扶手上,身子后倚,胖乎乎的脸庞和下巴构成了一副气嘟嘟的神态,透出几分可爱,从大盖帽檐阴影下露出的目光向旁边射去,不知他此时正在注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

菲利普斯按动快门,正拍照时,那位白宫侍卫长赖利却来到罗斯福旁边,俯身悄悄耳语。按下了快门的菲利普斯当时很不高兴,不知道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偏偏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插了进来,或者说,来了这么一段小插曲。

正式的照片,又多了几个人,他们是霍普金斯、莫洛托夫、哈里曼、克尔爵士、艾登、马歇尔将军。

也许,这几个人的加入,正是赖利对罗斯福耳语的内容。

篇5:拍照不用相机作文

“照相馆新店开张啦!前三张不用付款!”

第一位顾客来了,“您好!”我拿起相机,说:“摆个POSE!”“啪”拍了下来。这位顾客长得虎头虎脑,乌黑的头发,全部往前长,脸蛋红扑扑的,可能是热的原因吧。他笑咪咪的露出两颗兔牙,不过呀,还是更像老鼠牙,参差不齐,呵呵!他穿着一件枣红与灰色的上衣,一条藏青色的裤子,看起来十分休闲。可那和他摆的POSE却不太和谐,他呀,两脚平行交叉,双臂上举,双手握拳,仿佛是一个大力士。

啊!又来了四位,他们要求两个、两个组合拍。“好!”我一口答应。第一组前一个长得胖胖的,她手托着下巴,身体向前倾,手指着远处,仿佛惊奇地发现了什么。另一位摆出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我立刻按下了快门,“啪”,一张“超女”组合拍好了,瞧!多美!第二组的两位男士,面对面,摆成鸭蛋超人的“招牌动作”,前面手向上举,伸得直直地,后面手放在脑后,向后弯曲,好像已经向太空飞去,还不时摇摆,但愿掉下去。因此我原本想叫“超人”组合的,现在只能改为“动感超人”组合了,真是两个喜欢动的家伙,不是吗?

哇!来了十几位顾客,要拍集体照了。他们有的摆出“沉思者”的造型,有的趁火打劫,把别人压住,有的给别人头上长出了一对触角,还有的扮成了一朵小花……五花八门,怪模怪样的,真是太可爱了!

真没想到啊!今天生意真红火啊!

南京逸仙小学四(3)班:佘文

篇6:拍照作文300字

那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果园。果园里有花有树……一阵风拂过,茂盛的树叶微微摆动,好像在跳着华尔兹。花坛里,花朵们非常艳丽,甚至还有的花朵高高地抬着头,好像在炫耀着自己最美丽!

我们看着这美丽的风景,就决定来拍一张照片。这时,我兴奋地说道:“我来拍,我来拍。”爸爸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说道:“哼,就你那智商,你会拍吗?”我生气极了:“你可不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我说会拍就会拍!”爸爸还是一脸嚣张样:“好吧!看你会拍成什么鬼样子。”说着,就把照相机递给了我,我接过照相机,便说道:“你们就在果树下拍。”接着,又说道:“你们不要站着,要半蹲。哎呀,老爸把手拿开,别挡到妈妈的脸。”说着,便按下了快门。妈妈说道:“等一下照片洗完了,我要第一个看。”

照片洗出来了,妈妈拿起了照片便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只拍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篇7:给领导拍照“技巧”

原标题:给领导拍照的“技巧”

四川会理的“悬浮视察”。

山西寿阳的“悬浮照”。

四川广元的“微笑官员”。

去年8月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的照片上,一名官员露出笑脸。他因此被“人肉搜索”,随后落马。他就是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前天,他因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出庭受审。新华社资料图片

“微笑官员”表示很无奈

8月初,四川广元一官员被老人抱腿诉苦,这一画面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时,处长当时满脸微笑,事件见报后,他立即被称为“微笑官员”。他无奈解释,照片只是瞬间表情,自己随即扶起了老人。湖北武汉一官员在处理一起事故时,也被捕捉到微笑画面。第二位“微笑官员”回应说:“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在笑,我也没办法。”

“拍新闻照片难,给领导拍照片更难。”拥有十多年拍摄经验的党报摄影记者高一鸣感叹,“弄不好就把领导推到火上烤。”在这位福建省某地级市党报摄影部主任眼里,拍好官员照片要有技巧,而最大的技巧是要懂政治。

“照片从拍摄到审核刊发,摄影记者都战战兢兢,稍不留神就可能出政治事故。”曾在江西某党报任摄影记者的李文斌心有余悸。而如果有人跟他说他拍的照片书记很喜欢,他一定会记下拍摄角度。“专门跟拍一个官员的摄影记者能精确记住从哪个角度拍他最好看。”李文斌解释道。

在某中央国家机关专职拍照的吕天成则称,他连领导的后脑勺都认真拍过。“秘书、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是领导的秘书团队的必备人员,可出现在领导出现的各种场合。”

一位东部沿海省份为两任省委书记拍照的记者表示:拍好一个书记,至少要摸索两年。

要搞清楚领导排名

地市级党报摄影记者,拍摄较多的是市委书记和市长,有时候也要拍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政协主席、市委常委。高一鸣介绍,报社都会派最可靠的记者去为领导拍照。一般情况下,市委书记有一个专职摄影和一个机动替补摄影。

到了省一级,则以省委书记和省长为重点。二者谁常见报,除了与职位有关,还与领导个人的“明星”程度相关。东部某沿海省份的摄影记者肖明对记者说,在该省,书记出镜的机会要比省长多得多。而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省领导出镜的机会越来越少。

部委也大致相同,吕天成是某中央国家机关报的摄影记者,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实行轮岗制度,每两个月为领导提供专职摄影服务。他介绍,相比另一部委七八个党组成员人人配有独立的摄影记者,自己单位对领导形象没那么重视。“刘志军就有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

每一届新班子上任,党报都会发给所有记者一份“领导排名”。摄影记者不但要记住官员的名字,还要认清楚每一张脸。“里面哪位领导职位最高,以他为中心,多拍些,捉重点。切记不能拍了一堆人而没有重点。”高一鸣说。

官员开会、视察、合影通常按级别排序。领导人数为奇数时,通常是一把手站中间,二把手站其左边,三把手站其右边,依次类推。而若领导人数为偶数,则以一、二把手为中心,三把手站左边,四把手站右边。

如果有人缺席,则容易左右站错位。高一鸣说:“总之,左右怎么排位,都要像秘书那样心里有底。否则拍完发现错了,一般不可能补拍。若审查没发现,在媒体上发表了就是事故了。” 而在中央,吕天成觉得最难拍的照片是突然来了其他部委的领导。“人一多,谁是谁我都分不清。”这种情况,吕天成会选择事先和领导的秘书沟通,拿到哪些领导会来的信息。

小动作就别拍了

当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聚焦在官员的皮带、手表和香烟上时,一些官员开始主动“低调”,避免自己成为新闻人物。

一切可能涉及负面的照片都是忌讳,甚至包括抽烟、吃饭、喝酒之类。

一些有损官员形象的拍照方式也要避免。比如俯拍、从背后拍摄的情况尽量别出现。“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而拍背影则有要走人的寓意。”李文斌解释。

2008年年初,某地一名摄影记者就因为一张照片失去工作。当时他拍摄了一张所在地区行政首长作报告的图片,照片里的领导“低着头,闭着眼,形象不佳”,被有关方面解读为“难道照片想告诉读者,去年的工作没做好,在低头认罪?”随后该记者被辞退。

“有时候,仰拍倒是不错的选择,可以

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高大。”李文斌说。此外还要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玩手机等。

“作为一个聪明的摄影记者,好事、值得宣传的事就往死里拍。拍坏事够用就行。”吕天成介绍。吕就因为在领导比较闹心的场合多拍了几张照片,受到领导的批评,领导秘书告诉他“差不多就够了”。

不能拍得像低头认罪

“级别越高的领导,拍摄要求越高。人越多难度越大,合格的领导合影几乎是百里挑一。”高一鸣介绍,党报对于照片的甄选近乎严苛。

今年,一位官员异地任职后,某新任专职摄影记者还专门跑回该官员此前任职的地方请教怎么拍好领导。“不过,级别高的领导也历经不少媒体‘磨砺’,经验丰富。”给省领导拍照的肖明介绍。各地要求也有差异,总的来说,经济发达的地方官员更加注重拍照,要求也更细致。记者采访了云南、江西、湖南等省份为官员拍照的摄影记者,他们就表示,只要领导表情自然,不俯拍,没有低头认罪照,突出主要领导就好了。但是福建、浙江、山西等省份则有更精细的要求。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广播电台杨晓东曾在《吕梁日报》上撰文介绍,副厅级以上领导要有单人特写镜头。在拍视察照片时,则应该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意抓住领导看图纸、看产品等精彩瞬间;必须拍摄到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沟通、做指示时生动的场面。

但这些“注意事项”不免产生千篇一律的图片。高一鸣说:“一些有主见的官员则会拒绝摆拍的建议。还有悟性高的官员,则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让你抓拍。”

在福建某地级市,领导照片要见报发表时,除了需报社领导审查把关,还要连同文字说明一起,发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审批,有时候由领导本人亲自选定。”

到了部委一级要求就更严苛了。吕天成说,自己拍的照片直接对领导秘书负责。如果其他机关单位需要领导照片,摄影记者们也不能轻易交出。在为领导服务前,他们都是上过保密课的。“需要给报社递交公函才行。”肖明介绍。

高一鸣则介绍,曾有一位很不错的摄影记者因为擅自在图片网站发布退休中央领导到地方调研的照片而被开除。

“并非他拍的不好,但是按规定除非中央统一安排,退休领导的活动一般不公开报道,拍照主要是给领导和地方留存资料。”这些照片,很快被要求撤下。

“这件事以后,报社不再让摄影记者擅自外传新闻图片和领导图片,尤其是中央重要领导来视察调研的照片,摄影记者拍完后一律将储存卡上交。”

光线不好?人不齐?PS酿悲剧

此外,有时摄影记者会因为“不能和领导提要求”,而拍不到合格的照片。在沿海某省拍省级官员的肖明则说:“有一次一个省委常委上洗手间,拍照时没拍到。第二天上了报纸,会务处马上找到我们领导了。” 有些人会选择剑走偏锋,采取一些小门道。四川会理县曾经爆出悬浮官员照片,该县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解释,当天没有专业的摄影人员跟去,拍出来的相片光线不好,网站工作人员就自作主张PS了。

事实上,悬浮官员的照片屡见不鲜。杭州余杭、山西寿阳、广东清远、河南嵩县都发生悬浮官员事件。

李文斌说,因为图文要配套,主要领导出现在同一张画面里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就得补拍,否则图注上就得解释为什么有一个领导不在。而外界经常通过看党报、地方新闻联播观察人事变动。图片上少了一个领导,可能就会被多种解释。

2011年山西寿阳县的县领导的悬浮照片,就是当时摄影记者认为“县里的主要领导应该出现在同一张画面里”。

当然,压力不只这些。高一鸣回忆,一个摄影记者为了拍领导,下楼梯时不慎摔倒,尾椎骨伤得不轻。一个电视台的摄像实习生,拍领导到工厂调研,他边拍边后退,结果掉进了盛满化学品的池子里。

篇8:难忘的旅途拍照

军人坚持要付钱,我和妻一口拒绝。他告诉我们,他叫胡卫江,湖北建始人,土家族。19岁参军到河南,去年考入南京一所军校。他母亲过世早,是奶奶和父亲一道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上月奶奶病危住院,才特地请几天假回老家探望奶奶。临走时,奶奶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学好本领保卫国家,并叮嘱他到校后照张相片寄回去,能在生前多看上几眼。“不知这照片寄回去奶奶还能否看到……”说着胡卫江眼里已蒙上了晶莹的泪光。

就这样,我和妻跟胡卫江成了同船好友。船到南京,我们要赶往江阴赴会,胡卫江特意送我们到火车站。临别时,他掏出记事本,撕下一页,写上联络地址递给我。匆忙中,我们与胡卫江挥手道别。登车东去。

会议结束回到单位,胡卫江的照片冲印出来,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张留有地址的纸条。想起胡卫江挂念奶奶的话语,我和妻焦急不安。一天,妻突然叫道:“糟糕,纸条一定夹在那套书里了!”原来开完会经过无锡时妻给她还在那里读书的学生捎去一套英语书,忙乱中可能将纸条顺手夹进了书里。妻忙给学生发电报,一周后收到快件信,纸条果然在一本书里。我赶紧将照片挂号寄出。想着卫江收到照片后失望复欣慰的神情,我和妻释重地笑了。

大概二十来天后,我收到寄自军校的信。读罢卫江班长的来信,我和妻脑袋“嗡”地一声僵住了。班长信中说,卫江返校不久,在一次实弹演习中,为救战友,扑上一枚失火的手雷,英勇牺牲了。照片他已寄给卫江家人,希望我尽快将底片寄上,军校要将佩戴校徽的那张照片放大,作为烈士遗像永久纪念。

篇9:拍照记叙文

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带上照相机,去拍我们小区的风景。走到大草坪上,我拿出相机,问妈妈:“妈妈,我拍那儿才好呢?”“拍草坪上的石像吧!”妈妈回答说。我把镜头对着石像,然后把镜头放大一点,就拍好了。我把相机递给妈妈说:“妈妈,我去和石像合个影。”“嗯,你去吧!”妈妈一边说一边开始给我拍照。

拍完后,我又开始拍他伟着草坪的大树、花、小草。没想到的是,这些地方都已经有很多人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只有先撤了——我和妈妈来到小河边,只见小河边一个人都没有,最适合拍照了!我一边拿着照相机,一边高兴地跳来跳去。我看见有几棵大树旁有几朵蝴蝶花,就跑过去,摆出了千姿百态的POSITION。我在心里想:“摆出一个这么帅气的POSITION妈妈一定会拍下来吧,哈哈!”没想到妈妈只拍了蝴蝶花 ,没有拍到我,瞬间,我的`脸变成了囧字形。

篇10:拍照作文400字

我站在天底下,给秋妹妹拍照片。秋天就在明净的天空里,天空是那么的湛蓝、透亮,好像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纯洁。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她们静静地躺在天空的怀抱里。大雁正往南方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好像在天上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我来到小河边,给秋妹妹拍照片。秋天就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一条条小鱼小虾们在尽情戏水,那有趣的小螃蟹固执地横着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可它在旁边挥舞着它的大钳子,好像在生气地说:“不许笑!不许笑!……”

我站在田野里,给秋姑娘拍照片。秋天就在金黄的田野里,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黑红黑红的高粱扬起了脸庞,棉花摇起了清脆的铃铛,玉米露出了金黄色的牙齿……

我站在果实累累的果园里,给秋妹妹拍照片。秋天就在丰收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黄澄澄的梨把树枝都压弯了,红灯笼似的柿子挂在枝头,那黄绿色的“小皮球”是可爱的桔子。葡萄架上挂着一串又一串紫盈盈的大葡萄,美丽极了,就好似秋天里的一幅最美的画。

篇11:拍照作文600字

外婆也不知怎么的,最近特别迷恋照相。她以前对相机可是不闻不问的,现在竟然天天都拿着相机在琢磨。

自从外婆迷上了相机,这可忙坏了我和妈妈,一会儿这个不懂来问我,一会儿那个不懂又打电话问妈妈,她问的问题真是多得不得了。每次外婆拍完照片后,总是催着妈妈把照片拷在电脑里,而且每次在拷照片时,外婆总有一大堆的问题要问,有些复杂的问题她就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为止。由于外婆很好学,现在她已经会自己把照片拷到电脑里了。

外婆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她出去游玩的时候从来不带相机的,现在她每次出门都要带上相机。这次去大云碧云花园就拍了好多照片,虽然外婆刚学拍照,但她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她在给别人拍照取景时,考虑得很周到,尽量使别人满意。外婆的几个朋友都说,以后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带上她。

有一次,外婆想在我面前展示一下她的技术,她对我说:“圆圆,我来给你拍张照片好吗?”“好啊!”因为我平时很喜欢拍照,于是我开心地走了过去,外婆让我站在书桌旁的花瓶前。哦,原来如此,她要给我拍个“四合一”:我、鲜花、阿姨的结婚照和我的书法作品,呵呵,效果真不错啊!

怎么样,我的外婆是个名副其实的拍照迷吧。

篇12:大话拍照手机

昨日的噱头

全球第一款拍照手机是诺基亚7650,其实,早在2000年,夏普就发布了一款拍照手机J-SH04。但是,该机只有10万像素,拍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它的出现并没有产生轰动效应。次年,内置30万像素VGA镜头的诺基亚7650手机横空出世,才炸响了手机市场的一声惊雷。其实,7650的成功并不在于那20万像素的提升,而是一种传统观念的突破(此时恰逢彩信业务的兴起,具备3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不但可以通过彩信发送,还能在电脑屏幕上放大足够的尺寸,因此很好地迎合了那些时尚人士的口味)。

严格来说,诞生之初的拍照手机对摄影爱好者而言,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噱头。10到30万左右的像素,没有自动对焦能力,拍摄出的图像无论在清晰度还是画质上都极为有限,可以说,那时候的拍照手机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工具。另一方面,当时拍照手机的价格多在4000元以上,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花如此多的钱还不如购买一台合适的数码相机。但是,这一时期时尚人士的热切追捧,也让更多的厂商看到了拍照手机的巨大市场,并纷纷投入开发,使得拍照手机的技术迅速得以提升。

在2003年下半年,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之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下降等原因,拍照手机在国内的价格普遍开始下降,性价比逐渐升高,拥有一款拍照功能的手机不再是奢侈的消费。尽管这一时期,主流拍照手机像素仍然是几十万像素,但是拍照手机却不可抑制的在市场上迅速蔓延开来。甚至这一时期,拍照手机的销量竟然超过了数码相机。就在这一年,夏普以一款j-sh53一举将拍照手机引领进了百万像素的门槛。

2004年,这一年被称为“移动影像年”。这一年,拍照手机的像素有所上升,继世界第一款100万像素相机诞生后,国内第一部百万像素手机N830风光上市, 200万像素三频照相手机三菱M900也火爆异常。也是这一年,第一款300万像素的卡西欧A5406CA面世。但像素的升高也伴随着价格的成本上涨,因此,厂家们的眼光也由单纯的升级像素转而开始注意提升影像处理功能上来。

这一时期,拍照手机诸如内置镜头、内置闪光灯、连拍功能、动态摄像和光学变焦的引入,让手机的拍照功能向数码相机又靠近了一步,如果说之前的拍照功能只是一种概念,此时的拍照手机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像素质,能够满足一定尺寸的输出,由此改写了拍照手机在我们心中的角色和地位,手机,似乎也开始觊觎起了数码DC这个市场。

今天的蓬勃

2005年是拍照手机飞速发展和重要突破的一年,这一年,不但拍摄功能已经成了手机的一种标准配置,拍照手机的像素更是一路飙升,虽然市场上的主流像素还是30万,但是就在这一年,韩系手机的像素已从300万提升到了500万,其中以三星M509为代表。之后,也是在三星的推动下,拍照手机像素由500万迅速提升到了800万,其攀升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年数码相机的像素发展速度。

同时,拍照手机的影像处理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卡尔蔡司和诺基亚、索爱的合作,分别推出了装备蔡司镜头和自动对焦技术的200万像素N90、K750c,都极大地提高了拍照手机的可操作性和成像质量。对于普通的非专业人士,对图片质量要求不高,200万或300万像素,完全能满足打印5英寸照片的要求,这样的拍照手机已基本可以代替低端的数码DC——毕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机,还是平时最需要和最常用的数码产品。

进入2006年,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已经是主流配置,索爱K790c第一次将拍照手机与索尼数码相机品牌Cyber-shot进行了整合,通过高水准的320万像素和专业级的影像处理技术将手机拍照功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诺基亚则出色将卡尔·蔡司镜头与500万像素进行了更加完善的结合。这一年,10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也出现在人们视野,拍照手机和数码相机都蓬勃发展的同时,两者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起来。

明朝的期待

上一篇:员工户外活动主题口号下一篇:科委领导个人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