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照片作文

2024-05-08

珍藏照片作文(精选15篇)

篇1:珍藏照片作文

珍藏照片作文

忘却的是本该忘记的艰难苦痛,记住的是难以释怀的欢乐时光,倒映于现在的未来如同影在潺潺溪流中的歌,世代流淌、流传在每个人心中。

——题记

今晚的月色格外美丽!月亮在冲你笑,不时发出皎洁的月光;星星的眼睛眨呀眨的,不时还发出微弱的光芒。我借助着美丽而又优雅的月色,欣赏着毕业照片……

看着照片上的每一个人,都觉得非常的可亲,好像她们就在你的身旁。

我记得在小学时,因一道题不会,而在座位上闷闷不乐,这时,同学好像看清了你的心思,过来帮你一起解决;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在地,这时,会有一双温暖的手出现在你的面前,搀扶你起来;当门外下着倾盆大雨,而你没带雨伞,这时,会有人撑一把伞出现在你身边。都是这些小事,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可贵的`友情。

几十个人能聚在一起是件不容易的事,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我们也有自己的性格、脾气,生活是个相互磨合的过程,从认识到相知,我们在相互摩擦又相互融合中成长。过去的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现在我们又要适应新生活。对我们而言,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的新方式,我们需要吵闹,需要矛盾,我们明白只有坦白,这样大家才会释然,这样我们的友情才会地久天长。

我还记得郑老师那和蔼的面容。有一次,我因有事很晚才离校,当我锁上班门时,只看见郑老师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她把我叫了过去,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看到郑老师那焦急的神态,我陡然间感到了一种被呵护的温暖!这种温暖好像把我包围其中。当我走时,一句话从身后传来:慢点骑车,路上小心着点,看着车!当我听完这句话时,心里又一次涌起这种温暖。在这小学六年中,我一直把她当作我的母亲,是她辛勤的教给了我知识,又是她在处处的爱护着我。

这时,眼泪不由自主地涌出,顺着脸颊滑落而下……我好怀念我的同学,我的老师,以及那些逝去的时光。

母校啊母校!是您搀扶我走过了小学六年的路程。六年来,我摔倒过,更学会了在摔倒后如何坚强地爬起来,从一个不懂事的小毛孩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六年的生活,给我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我要把这些照片好好的珍藏起来;把这份可贵的友谊珍藏起来;把这六年以来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心底最深处……

篇2:珍藏照片作文

瞧,这是一张以漂亮的金色大门为背景的全家福。照片上端坐着爸爸和妈妈,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那时的我胖嘟嘟的,穿着个红肚兜,挺可爱。圆圆的脸,大脑门,头顶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根头发。两眉之间点着个小红点,很是醒目。眼睛睁得圆溜溜的,注视着一个方向,不知道在看什么稀罕东西。两只小手正捧着一根大香蕉啃得起劲呢!嘿!告诉你一个秘密,那是根假香蕉。你一定该说我嘴馋了吧?妈妈在我的左边,留着短发,不过看起来挺精神。眉毛细细的,弯弯的,眼睛不大,但满含着对我的爱。嘴唇涂着淡淡的口红,很好看。爸爸在我右边,笑盈盈的,大概是和我一起照相高兴的吧!从这张照片,一眼就能看出我们是快乐、幸福的一家。/r/n

我爱我的家,我爱爸爸和妈妈!/r/n

难忘的一张照片/r/n

每当我打开相册时,总是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在上山的阶梯上手脚并用的向上爬着,他的妈妈在后面推着他。你们猜猜那个小男孩是谁?那就是我。/r/n

那是十月份的一天,秋高气爽,我们全家决定去石人山游玩。到了石人山的山脚下,爸爸说山上的风景好,于是我们便开始登山。/r/n

难忘的一张照片/r/n

我的柜子里有许多照片,可我唯独喜爱一张照片。/r/n

这张照片是这样来的,以前暑假的时候,我和舅舅他们一起到贵阳去玩儿。第二天早上的9:00时候,我们坐着车兴致勃勃来到了黄果树。/r/n

我们先去游玩了天星桥,便来到了黄果树瀑布的门口,刚进去就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走近一些,又看到不少的水雾扑在我脸上,非常凉爽。再走近一些,一条巨大的白帘映入眼帘,那便是黄果树瀑布了。只见无数的水珠飞溅而下。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水珠就像一串一串的闪着耀眼光芒的彩色珍珠一样美丽极了。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了大诗人李白曾写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n

接着我们又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瀑布左侧,我惊奇地发现这儿有一个漆黑的洞。哦!原来这儿就是西游记的拍摄现场——水帘洞。于是我们就走了进去。走了一会儿,我就出来了,我看到旁边立着一块碑,碑上刻着三个凹进去的字——水帘洞,后来我决定在这儿照一张相。只见舅舅的照相机“咔嚓”一响,给我和水帘洞留下了一个永久的纪念。/r/n

我喜欢这张相,因为我看到它,我的脑子里就会清楚浮现出去黄果树瀑布的美景。/r/n

我最喜欢的照片/r/n

在我的相册里有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我最喜欢的照片,那是我跟弟弟逗乐时的合影。每当我拿起这张照片,总是爱不释手。/r/n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弟弟在家门口的草地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们商量好,谁要是被抓到,谁就得唱歌或者跳舞。经过我们的一阵互相追逐,弟弟终于被我抓到了。可是他既不唱歌,也不跳舞,还想逃跑。我没有办法,治不了他,只好揪着他的耳朵。这时候弟弟就象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我手下左蹦右跳,还不停地“咯咯咯”直笑,把我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爸爸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们身边,抓住了时机,“咔嚓”一声,拍下了我们快乐开心的一刻。/r/n

每当我看见这张照片时,都会想起我跟弟弟这段快乐的往事。/r/n

一张珍贵的照片/r/n

今年放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首都北京游玩。我们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照了许多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在天安门城楼下,我们一家人的合影。/r/n

每当我看见这张照片,就让我回想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记得那天天空虽然下着小雨,但我的心情既快乐又激动。我们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可真大呀!广场上人头攒动,广场中间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来到天安门城楼下面,看见天安门城楼红墙金瓦,城楼上面的中央挂着一块金光灿烂的国徽,国徽下面挂着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的照片,照片两边分别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城楼下面还有两只威武的狮子。整个天安门城楼气势雄伟,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我和爸爸、妈妈站在天安门城楼下留下了我们珍贵的一刻。/r/n

北京天安门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我的祖国。/r/n

【相关文章】我珍藏的一张照片/r/n

在我的影集里,有一张我拿着苹果喂大象的照片。一看到它,去年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r/n

那是我上二年级时候的事情。那天妈妈带我和表弟来到动物园去玩。我看到里面有很多小朋友在给大象喂苹果吃,于是,我缠着妈妈,也要去喂大象不可。妈妈见我很喜欢大象,就答应了。我手拿一个苹果我走进象区,象区里有好几头大象,都伸长了自己的鼻子,吃着小朋友手中的食物,我见状,也赶紧把手中的苹果高高举起来,可能是我个子太小,大象都没看见,它们都不理我,我不泄气,壮着胆子跑到一头大象跟前,踮起脚尖,一手高高举起苹果,果然,大象看见了它望望我,好像在对我说:“谢谢!”。向我伸过来了长鼻子,我看着大象高兴地笑了,没想到,一道“闪电”从侧面而来。原来,妈妈把我喂象时那高兴的情景给“咔嚓”了下来。”/r/n

篇3:我珍藏的一张照片

小时候的我腼腆、内向、胆小,看到陌生人就往妈妈身后躲。老师上课提问时,我心里明明知道答案,可就是没有勇气举手。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好《扬子晚报》到学校招小记者,妈妈想,做小记者要和人打交道,是个锻炼的好机会,于是建议我去试一试。

没想到小记者第一次活动就是卖报纸。领队老师说:“不要小看卖报纸,不仅要胆大、口才好,敢向陌生人推销,还要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比别人卖得快、卖得多。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我们穿戴好装备,领了报纸,一窝蜂地散开了。有的在校门口就开始吆喝了,有的跑到沿街的店铺去叫卖,还有的跑到十字路口去卖。妈妈拉着我的手说:“不要着急,我们先想一想在什么样的地方容易卖掉报纸。”“当然是人多的地方啦!”我脱口而出,“妈妈,这附近有家乐购超市,我们去那里卖吧。”妈妈赞许地点了点头。

我们骑着电瓶车飞奔到超市门口。果真,正赶上超市的早市,人来人往,好热闹啊!哈哈,我们抢占了有利地形。妈妈把报纸塞给我,说:“你看,人行道那边人比较多,你去那边试试。”我死死地拽着妈妈的手,哀求道:“妈妈,你就站在我身边嘛,要不然我害怕。”妈妈俯下身,用力握了握我的手,说:“别怕,宝贝,妈妈就在这边看着你,勇敢一点。”我一步三回头地往人行道走,心开始“扑通、扑通”直跳,紧张得手心的汗都出来了。妈妈含笑看着我,示意我往前走。我只好硬着头皮往前挪,这时来了位穿红衣服的大姐姐,看起来很亲切,我鼓足了勇气上前结结巴巴地问:“大……大姐姐,我是《扬子晚报》的小记者,你能买一份报纸吗?只要……只要1元钱。”大姐姐停下脚步,笑着说:“好啊,给我一份。小朋友,你这么小就敢出来卖报纸,可真棒啊!”原来和陌生人说话没有那么难呀!被大姐姐一夸奖,我没那么害怕了。我回头看了看妈妈,她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候又来了位酷酷的大哥哥,我奔上前去喊道:“大哥哥,你好。我是《扬子晚报》小记者,买份报纸吧!”大哥哥爽快地付了钱。我心里再也没有“扑通、扑通”的感觉了,脚步也轻快了很多。我看到超市出口处很多人拎着满满的袋子出来,就跑过去向他们推销起来。一会儿工夫,我的报纸就卖完了。

篇4:珍藏照片作文

相片上的我,嘴角微微上扬,与同学们和老师们站在一起。

四年过去了,我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但是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现在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呢!

还记得我在幼儿园,班主任曹老师教我们唱感恩老师的歌。唱着唱着,坐在我旁边的好朋友欣欣忍不住哭了,在座位上小声地呜咽着。渐渐地,许多男生女生也跟着哭了,我也哭了,老师看着我们忍不住也哭了。几个女生便拿着纸巾发给大家。这一节课,我们都感觉到要分开了。

有一次,班上要表演节目,分配角色的时候,我看见好朋友豆豆被分配到植物组,而我却被分配到动物组――当一群老鼠中的一只,心里很不服气,因为我也想当讨人喜欢的植物,却又无可奈何。

还有一次,我们上轮滑课,老师教我们倒着滑。刚开始,我怎么也滑不好,经常撞到其他同学或是摔坐在地上。幸好老师及时纠正我,我努力练习,终于能滑得像模像样了……

上小学以后,虽然我们分到了不同的班级,可是每当彼此碰见的时候,我们总会亲切的叫一声对方的名字,如果哪位同学有困难了,大家都会努力去帮助他……我和住在楼下的同学阳阳虽然现在不在一个班了,但是我们还是经常会约在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呢!

篇5:珍藏照片作文

绚烂夏季即将过去,爱旅游的亲们在这个暑期肯定没闲着,游历过不少好玩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心仪的风景,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用来记录旅途中的种种。可是,回到家这些照片只能保存在相机和手机里,是不是很可惜?美好的事物不仅要在网上和朋友分享,更要懂得去收藏。你曾经是否想过要将这些照片洗出来,但考虑到费用太高,所以迟迟未下决定。现在你的福利来啦!世纪开元个性定制平台不仅可以将你记录的宝贵影像洗出来,还可以制作成精美的照片书,给图片配上一些文字和图案做点缀,来记录旅行心得,既方便翻阅,更不用担心照片丢失。以后每每翻阅回味,也会有不一样的温暖和感动。

世纪开元倡导“每个人都是设计师“,主张让用户自己设计满意的作品。不同的照片类型也有不同的模板,宝宝成长录、旅行记、情侣照、婚纱照、全家福等都有海量模板供你选择,如果网站提供的模板你不满意,还有2万多在线创意设计师为您提供专属设计服务。当然,如果你懂点PS也可以从模板、照片排版等方面完全自己设计。在款式上,世纪开元为你提供了精装照片书、开窗照片书、骑马钉画册、个性杂志册、文艺轻装照片书等不同款式的照片书,你完全可以根据照片的纪念价值来选择不同的款式。

此外,世纪开元照片书采用HPindigo超高精度印刷,色彩靓丽,画质清晰,还原照片真实色彩,确保照片永不褪色。采用最新PUR胶装技术来装订,牢固度是普通胶的4倍,精致厚实,凸显档次,最大容量80P,永远不用担心零散的照片再也找不着。并且一本制作下来,只需花费100元左右,比传统影楼制作成本要小很多。

主要照片书分类:

精装照片书:封面采用激光相纸+冷裱工艺,PVC材质,内页原装进口相纸激光冲印,PVC夹层加固,防水、防掉色,便于永久保存。高档蝴蝶装,装订牢固、易180度平铺,既方便翻阅还能防止掉页,封面和内页共需要20几张照片。适合在宝宝百天或者周岁的时候做一本,留作纪念,毕竟逝去的时光是记忆无法填满的。

水晶照片书: 与精装照片书相比,水晶照片书封面制作上更显高档,封皮采用高档亚克力、封底是PU仿皮,装订更加牢固,保证永远不会脱页和掉色。可以将结婚等重要时刻拍摄的照片制作成一本水晶照片书,摆放在家中,每次回家的时候翻一翻,整个人的感觉都美美的。

篇6:珍藏秋天作文

时光正值清晨,窗外的太阳懒懒地向上爬,散发出白而耀眼的光。照着窗下已一片枯黄的藤蔓,一阵秋意漫上心头……

取来舒适的软垫、最喜爱的耳机,重又靠在窗台边,回想着这一个月来的过往。闭上眼,一切画面皆定格在脑海中。

“这一切关你什么事!”想着那小人儿的尖声叫喊,我心中的那抹凉意迅速消失,换上恼羞成怒的愤恨及伤心。不想罢,又加大了耳机的音量,换上我最喜爱的曲子,也转了思绪。

曾几何时,我一度热爱摄影,喜爱用那不大不小的圆形镜头定格住时间,也曾想要将镜头对准秋天。可这调皮的秋天呀,竟不想留下一个影,只是将这胶片的底部,刷上一层不灼人、不起眼的底色。灰灰白白,让人想到查理卓别林的黑白电影,总是在幽默、无声地表现人性的窒息一幕。

秋天火红火红的背景,经常让我感到孤独。会有谁认许那些瞬息拍下的照片呢?我有些许自嘲着,讪讪地将视线又转回窗外的秋天,想再用摄影师的角度捕捉秋天。

正巧,一片秋叶渡过我的窗边,披着淡紫色的秋风,渗着甜蜜的秋色。一飞一扬,轻然划过,划过似静水般的半空,又轻然消失了视线。那一阵秋风,那一片秋叶,宛如一抹点缀,缀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记下了它们,如同照片般清晰。

“这个被风吹过的秋天终将会退场。”回想起课堂上的`这句话,“但是那些秋天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却汇成一段记忆。拾一枚红叶珍藏,珍藏秋天,珍藏着美好。时光易逝,记忆永恒。”细细咀嚼,慢慢回味着这些字句,不禁释然,轻轻一笑,将心中的一切疙瘩转变成记忆的相簿。

篇7:7旬老人珍藏老照片“致青春”

“能看出哪个是我吗?那时我才16岁。”71岁的李继英指着相册里的一张黑白照片问。还未等记者回答,她又说,“这本相册是我的宝贝,照片上的每个人我都印象深刻”。

李继英手中的相册写有“北京相册”字样,已经很陈旧。相册中放的都是黑白照片,看得出年代已经久远。李继英说,相册里的照片大都是1958年前后拍摄的。

“这些老照片对我有特殊的意义,上面记录着我16岁从老家到北京工作的往事。”李继英那时还是一个小姑娘,看着照片,她触景生情。“55年前,我与同龄的老乡一起去北京工作。每次看到这些照片总能回想起当初的酸甜苦辣。”

相册里一张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6个梳着两根大辫子的小姑娘,背后是天安门广场。

“当时的我还是小姑娘,那个年代打扮基本都是一样的,经历了上山下乡,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李继英经常给孙子、孙女讲述属于她的青春故事。

“她叫刘慧敏,当时只有我俩是内蒙古人,后来我来到呼市,她去了包头,现在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但其他姐妹再没有见过,更失去了联系,但我还清楚地记着她们每个人的名字。”

篇8:珍藏秋天作文

风,来了。摇摇晃晃地,几片枯叶在风中跳舞。突然,风中的一片霜叶迷住了我。那是火一般的红霜,在风中跳着激情的舞蹈,又似在炫耀自己曼妙的身姿,轻飘飘地向我飞来,我下意识接住了它。啊,多么鲜艳的颜色!似血一般殷红,又如雪一般纯洁。

过了一会儿,风停了。往事不禁涌上了我的心头……

那年也是一个秋天,还记得我和同学一起在枫叶里玩耍,天真的我们总想留住这个美丽的季节。秋风里,我们在小径上奔跑,在枫树下捉迷藏,在桂花树上采桂花……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同学说想做一些枫叶书签,夹在书里,留住秋天。于是,我们收集千奇百怪的枫叶,用颜料、剪刀对它进行修改,在暮秋季节,我们互相对比,编写荐言……

过了多年,当我们即将进入初中之时,我又一次约同学出来,我们聊校园生活,不亦乐乎。默契的是,我们都带来了以前做的书签,我拿出经过我精心打扮好的书签盒,签上了我的名字,与同学交换,而今我们的字迹与以前粗大的字相比,早已不同。我有些莫名的失落……还记得最后,我们沉默离去,一转身,就别过。

上了初中,初一的寒假再度在偶然之中瞄见那些落叶书签时,心中的感受早已天翻地覆。童年的趣事和幼稚的名字,有些枯黄了,如落叶一般,以前有人为作文中的赠礼感动时,我总是不屑一顾,而今才明白“人生难遇知己”的悲哀,又有一种对童年的向往、眷恋……

篇9:心灵的珍藏作文

“哪里有太阳呀?”

“你就是我的太阳呀”

有你在,我不孤独

记得那时你上高一,每周才回家一次,每次你回家,我总是哭着闹着让你带我去玩,而你每次也会骑着单车带我去田野里玩,牵手走在田间小路,吸食者路旁的芳香,蝴蝶伴随着微风起舞,你我奔跑在这田野,笑声如银铃般伴随着蝴蝶,你停下来,用手轻轻抚摸我的小脑袋说“妹妹,有哥哥在,你永远不会孤单!”我笑着用力的点了点头。这是你给我的誓言。

有你在,我不寒冷

记得你最喜欢下雪了,每次下雪总爱拉着我的小手去雪地里玩耍。在这全白的世界,你奔跑在雪地上,猛一回头,看见我暴露在冷空气下的脖子和小手,皱了皱眉头,急忙跑着奔向我,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缠在我的脖子上,并将温暖的手套戴在我的手上,你拍了一下我的头“怎么你每次出门都忘带围巾和手套呢?不冷吗?以后记好了!”我笑盈盈地点点头,顿时感到脖子和手上一股暖流。有你在,我永远不会感到寒冷。

有你在,我不害怕

记得你总是笑我怕黑,记得你总说我胆小,记得你总爱给我买那些发光的东西,可是那天,那束光突然就灭了,灭的那么突然,让我来不及思考。你意志坚然的踏上了兵涯之路,而我再想见你一面时,好难呀,每当想你时,拿出照片,一股安心感涌上心头。

篇10:珍藏幸福作文

我翻箱倒柜地搜出了所有衣物,堆满了整个房间,房间也有了些暖意。一件件细心的叠着,仿佛也在叠着那有些陈旧的回忆。

第一条牛仔裤。

这条裤子的款式十分普通。两条深蓝笔直的裤腿,如今已经洗得发白,也起了些褶子。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但我当时还是十分欣喜地穿上了它。这条裤子唯一引人注目的就是右边的口袋绣了几个字母,fishhome,那时我对这几个字母很是新奇,拿了英汉字典查了老半天,才勉强译作渔家,还很纳闷;干吗要绣上这怪怪的字母呢?至今我也未能准确地解释出它的含义,只是为当初的天真付之一笑。我小心翼翼地将它叠好,压在了衣柜底层。

最后一条裙子。

上初中起我不再穿裙子。因为在我眼里,穿裙子的都应是那种乖巧的女孩,才配得上裙子独特的气质。而我不是,所以我放弃了对裙子的钟爱。这是一条最传统最经典的款式;华丽繁复的褶子,含蓄的花边,高质感的纯白棉布,虽然被积压在衣箱里多年,依然散发着那种用不褪色的情怀。我又一次有了穿裙子的冲动,飞快地跑到大衣镜前,兴奋地比划着。只是,原本的长裙只及到了我的膝盖,腰身、领子也小了一圈。我谈了一口气,带着遗憾的心绪把它叠好,郑重地摆在了衣柜里。

最珍贵的

这还是我五岁时穿的裙子。当我从一堆衣物中发现了它时,一丝笑意浮上了脸颊。哈,没想到历时十多年,他竟然还保留了下来。裙子已经由粉红变成了灰白,衣领上的蝴蝶结已经脱落了。但我依然要把它保存下来,因为,这是唯一一件爸爸给我买的衣服!记忆中的爸爸十分讨厌逛街,尤其是陪妈妈买衣服,他也常常对我说;女孩子不要沉迷于打扮,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恐怕爸爸对于这条裙子早已忘却了,但它会成为我永远的珍藏。

篇11:女儿珍藏在铅笔盒里的照片

在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漫長岁月里,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偎依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每当遇到困难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每当开家长会,年迈的爷爷奶奶去不了,她给自己开家长会的时候,大女儿就看看铅笔盒里的照片,仿佛爸爸妈妈就在自己的身旁!

特殊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儿不仅有一般人具备不了的坚强,也具备了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智慧和力量。她在一所普通小学里读书,知道区里最好的中学是大峪中学,于是就考进了理想中学;初中毕业后,她又考取了北京最好的高中北京四中;3年后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去美国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她觉得应该进军美国的金融业,于是考取了著名的杜克大学MBA。毕业后,她先在北卡罗来纳和康州北的金融机构工作,之后又去了纽约,几经波折来到曼哈顿,成为华尔街金融界里重要的一员!

在北京新家装修的时候,我将这张陪伴女儿多年的照片放大、配框,挂在了墙上。这是我们家的骄傲!

图:在卫华厂与王家湾之间的小桥旁,留下了我们的全家福

黄桂琴 文并供图

篇12:美好的珍藏作文

外婆不爱照相。那是外婆第一次去照相馆照相。她有些的拘谨的坐在凳子上,不知所措地搓着手,笑着。“咔嚓”一声,时间定格在这一刻。这是我仅有的一张有关外婆的相片。

印象中,外婆是一个温柔却不失严厉的人。

外婆喜欢带着我去菜场买菜。也许是怕我走丢,外婆总是紧紧地牵住我的手。外婆的手不大,却很温暖,长年的劳作让外婆的手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沟壑,总是会把我痒的咯咯笑。菜场的菜我总是认不完全,这时我便会好奇地问道:“婆婆,这是什么啊?”外婆轻俯下身,耐心地跟我讲道每一种蔬菜的名字,形状,在农田里它们又是如何生长的。外婆轻声细语的,宛如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令幼时的我也听得如痴如醉。有时,我会趁着外婆跟菜主讲价的间隙,偷偷跑到一旁,吃几个瓜果,摘下几片叶子把玩。外婆是不会气恼的,她总是一边跟菜主道歉,一边告诉我这样是不好的,下次可不能再犯了。

屈于外婆的温柔,我倒是也听话,可时不时也会惹出点乱子。

记得有天清晨,我不知怎的就是不愿去上学。外婆好说歹说也没有用。我在地上哭着,闹着,就差着上吊了。一向温和的外婆也被我惹怒了。“啪啪”几声,那是外婆第一次动手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周围的温度似乎骤降到了零点,外婆的眼神像飞速的刀剑一般冷冷的向我刺来。偌大的房间里,我却仿佛无处可逃。只听外婆冷冷地说道:“你不要去读书了啊,考不上好学校也无所谓了。家里也没有田给你种了,我看你怎么过。”说罢,外婆摔门而出,不带一丝犹豫。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学习是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

只可惜,我没能见上外婆的最后一面。我总是想,外婆一定是不想让我看见她被病魔折磨而憔悴的模样。毕竟,外婆在我心中永远是最好的模样。

不到七年的陪伴里,外婆不论温柔,亦或严厉,外婆带给了我许多快乐而温暖的时光,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篇13:珍藏生活作文

珍藏生活

这世界以及世上有很多东西都值得去体验它的美好,而当我们感受到了美好,就不要忘记我们也不想忘记,于是我们就学会了珍藏。

珍藏,顾名思义就是珍而藏之,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美好保留。所有美好我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珍藏:陈年老酒,放入地窖使它愈加香醇;精美文章,抄写记录把它保存身边;朋友情谊,多加联系使它永不终止。

生活是美好的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也可以珍藏美好的生活。

生活怎么珍藏?这并不难:每天坚持写日记,用文字珍藏生活;看到欢乐、美丽的事物拿出手机或相机随手一拍,用图像珍藏生活;每天学习过后温习一下所学内容,让它深刻的印在脑海,用知识珍藏生活。

生活中的痛苦甚至都是值得珍藏的。我们为什么会痛苦、悲伤?因为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时,觉得它和以前的快乐有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悲伤;而人也不可能伤心一辈子,每次停止悲伤时,总会有一件事或一个人使我们开心起来。所以,珍藏痛苦和悲伤就是珍藏在痛苦前后的快乐。

我个人非常喜欢珍藏,而拍照又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每次出游前收拾东西时我总是不会忘记带上相机,因为它可以真实地记录下风景的美好、出游的兴奋、见到美景的惊喜等。甚至连跋山涉水的疲累我也是乐此不疲地抓拍,因为有了这些图片,在我们以后回忆时,拿出它们总能使我们发出“当时真是好兴奋”“这水太清澈了”“爬山时我都快累死了”这类或许有一些小抱怨,但更多的还是流露出回忆的快乐的话语。

生活是美好的,因为它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珍藏;珍藏本身也是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更好的.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学会生活,记住生活的含义: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学会珍藏,学会重温我们体验过的美好!

珍藏生活

从一所废弃的公园里传来说话声。咦?这所公园已经很久都没有人了,是谁在说话呢?

循声望去,哦,原来是杨树和小草哇!“杨树爷爷,为什么这里一个人也没有呢?”小草疑惑地问。杨树叹息道:“唉,人们都走了,都移民到别的星球去了。”“怎么会这样?”小草不解地问。“因为地球的环境已经被人类搞的乌烟瘴气,到处都是垃圾。人类并不爱惜环境,随地吐痰、扔垃圾,把这儿弄的是一团糟。”杨树伤心地说,“想当初,所以的环境都不是这样,原来这所公园是有山有水,人来人往,有许多小孩围着我跑啊,跳啊。可现在呢?我的周围全是垃圾,水也是又黑又浑,脏兮兮的,并且还一阵一阵地发出恶臭,山也变得光秃秃的,我的亲人、朋友,不是被砍去做家具,就是被烧。只剩下我这棵孤零零的老树了。呜呜……呜呜……”“杨树爷爷,杨树爷爷,您别哭哇,不是还有我陪你嘛。”懂事的小草劝道。杨树感激涕零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还陪伴我呀。”“嘻嘻,不用客气嘛,嘻嘻。”“唉,可怜的地球,已变成这副模样。”杨树惋惜地说。小草出了一个主意:“不如让我们去美化地球吧!”“好哇!就用我们的本性去美化它吧!地球一定会因我们而变得美丽!”

就这样,又经过了几万年,当人类坐在太空飞船里再次经过地球时,惊讶地说:“那是地球吗?是我们祖先住过的地球吗?”等人类降落到地球上,看到这焕然一心的景象,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惊讶不已,又见到无数棵树,无数棵草,便明白了这是怎么一会事。

从此,人类又回到地球上居住。

人类停止了他们数年前愚昧的做法,以为他们开始明白没有了它们世界不再美丽。相反,只会变得丑陋,甚至变得恶心。直至让他们无法忍受而逃离这个地方。他们开始爱护环境了。周末的时候他们会在街道上出现,但不是和而后往常一样在街道上随手乱扔垃圾。而是开始弯下腰,伸出手来捡垃圾了!乱砍伐树木的人也逐渐消失的无影无终……

篇14:珍藏的记忆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藏的记忆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1

岁月似流水般淌过我幼小的心灵,转眼我已经初二了。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如吟一首优美的古诗如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如唱一首动听的音乐……

还记得那是六年级的最后一次运动会,我参加了四百米的长跑项目,在体育的舞台上一直发光的我也是信心满满,争取夺得前三名。

比赛已经到来。“砰——”伴随着一声枪响,拉开了四百米长跑的序幕。四百米共有两圈,刚开始的一圈,我尽量保持着速度。“加油,加油,肖倚云加油啊!”即使在吵闹的现场,也依然能听见姐妹为我加油助威的声音。我也是信心十足,快了到后半圈时,我开始冲刺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的脚这时竟让一块小石给绊了一下,把脚给扭伤了,我呻吟了一声。仍继续跑着,慢慢地我的时间,我的人仿佛停止了,不管我如何用力,好像也动不了似的。对手们一个个超越了我。最后十米、九米、八米……终点到了,我当然是以失败谢幕,不顾我的姐妹们,不顾我的脚扭伤了,我仍一边哭泣着一边小跑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后,我真的什么也不顾了,抱着头就哭了起来。丁文连忙安慰我,边气喘吁吁地说:“肖…倚云,别、别伤心了,失败是常有的事。”而我却不领她的好意冲她大叫:“你们根本不懂我的心情,这是我第一次,失败了。”我仍哭着,黄文思紧接着说:“我们懂,都懂,但这也不能怪你啊,这只是个意外。”我不顾她们的劝说,仍放声大哭,不知李雅琴什么时候进了教室冲我大喊:“肖倚云,你哭什么哭?”字字铿锵有力,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声给吓住了。边用手拭干眼泪边抬起头来。当我还没从这冲劲中缓过来时,她紧接着说:“失败,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你不能敢于面对。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如果事事顺心,生活岂不太无趣?”姐妹们也冲着我点头。我笑了,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谢谢。谢谢你们在我受到挫折时,将我拉出困境,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们也开心地笑了。这哭声如铃声般悦耳,飘荡着整个教学楼……

朋友,谢谢你!当我走近你的时候,愿想获取一丝温暖,你却给了我整片阳光;原想收获一份爱心,你却给了我整片爱的海洋;原想摘取一颗星星,你却给了我整个宇宙;原想收到一个希望,你却给了我整个明天。

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2

在我的脑海里,飘荡着从出生到现在的记忆。虽然说,有的记忆并没有那么完整,那么深刻,但也保留了重要的片段。

当我站在脑海里,望着那些在飘来飘去的记忆;突然,有一道强烈的光照射在我的眼睛上,光亮得我睁不开眼。用手去触摸,这才知道那是我在宝箱里放着的“珍藏的.记忆”。

那是一个烈日高照,骄阳似火的夏天。我坐上了去补习班的公交车;车上,人们在那窄小的空间里被挤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人们有的在听歌,有的在眺望远方,有的早已入睡,有的。司机头顶上那吱吱嗄嗄的风扇,让那炎热的夏天显得更加闷热。就在这时,只听见“哎呦”一声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应声倒下,脚撞到了旁边的铁板;我站在一旁心想:老奶奶受伤了,我要不要过去扶她呢,但是如果她骗了大家,想讹钱咋办呢?我的内心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让一下,让一下,谢谢!”这时一个身穿黑色上衣褐色裤子的人走了过来,衣服已经被五颜六色的染料染成了一套迷彩服,浑身散发着浓厚的油漆味,让人不由得想离他十几米远。他走到老奶奶身边,伸出手准备扶起她时,老奶奶甩开他的手,还用嫌弃的眼神望着他。那个油漆工就一直蹲在那里,周围的人们纷纷议论起来“你看,闹笑话了吧,”“还好我没扶她,不然尴尬的人就是我了,”“早就知道是这样,差点出糗的人是我了。”他尴尬地蹲在那里,过了一会他突然站起来问我们:“各位请问你们有纸巾吗?”大家都楞了一下,我回过神来飞快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包纸递给了他,他礼貌地回了我一句:“谢谢。”

他拿着纸巾在手上用力擦了擦,又擦了一下身上还没干的油漆印。而他接下来这个举动完全出乎了我们的预料,他又蹲下再次伸手扶起老奶奶,或许是老奶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便扳着他的手臂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向座椅。

到站后,他下车了我也跟着他下车。走在路上看着他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当时应该有多么大的勇气去扶老奶奶的啊!

这一段美好的记忆一直应该留在我的脑海中,它时刻提醒着我,帮助他人是美德,这也将伴随我的一生。

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3

短暂而又紧张的军训生活已经结束了,回顾其中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受益匪浅。

军训,意味着我们的体质的一次考验和心灵的一次洗礼。

军训,磨练着我们的坚强意志。在军训时,偶尔一个动作,一个人没有做好,教官就接二连三的强化训练,直到我们动作协调一致,并符合标准。有时,我确实有支持不住的感觉,我咬咬牙还是坚持到最后。站军姿,这是对我们耐力最大的考验,站军姿的时间一次又一次地在挑战我们的承受极限。当教官口里终于吝啬地发出“时间到”的命令时,我虽已泪满眼眶,但我在心里说“我赢了,我是最棒的!”的确,我超越了自己,我战胜了过去那个做事坚持不了三分钟的我,我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有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就会勇敢地站起来,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军训并不只是对我们个体的考验,更是在考验着我们要树立团队精神。因为一人做得不好,就是整个班没有做好。只要没有教官的命令,就不允许有人擅自休息,即使脚下磨出了水泡;教官不发话,整个班级就是一支整齐的队伍,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用在我们班的唱歌比赛中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在唱歌比赛中我们并未获得名次,我们有些难过但我们并不遗憾,因为我们都深刻体会了“有种力量叫团结”。

短短的五天军训,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在军训期间,流下了汗水,却收获了一种好的习惯。人,不去逼自己一把,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强大。军训后的我们,都从原来的“小绵羊”变成了坚强的“狮子”,而且这种“王者风范”必将渗透到我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勇于尝试,敢于挑战,不断超越。

军训是我人生中一抹靓丽的风采,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把这一段记忆深藏于心,有它陪伴,我们会遇挫愈坚,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宽阔!

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4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记忆的长河是悠长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不敢说每件事情我都能记住,但是那段记忆我却一直珍藏着,直至今日,依旧挥之不去。

那里只是一片平民区,有一大片的平房,一条条街道纵横交错,像蜘蛛网一样。有一条甚是繁华的街道,我的家的院子就坐落在那里。那个院子不是很大,地面也没有完全砖化,裸露着土地的地方凹凸不平,从外观看更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那里却是一个珍藏了我无数记忆的地方。

我还记得,院子里有个小土包,上面有许多小花小草,我一个人的时候,便到这里来看看,这些小植物说来也命大。有时我心情不好,无处发泄,接上一盆水便都浇上去了,但就是这样,也抵挡不住他们的勃勃生机。

连植物都是这样的有骨气,和谈我们人类呢。有人这是说自己受尽挫折,怀才不遇,便动摇了自己的信念。但我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是我也不是经常一个人,街巷里有有许多小孩子,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大街上车多人多,他们就经常来我家的院子里玩。猜猜我们都玩些什么?说出来怪不好意思的,都是些女孩子家的玩意儿。就像玩娃娃啦,跳皮筋啦之类的。现在看起来,这些游戏是那么的无趣,幼稚,甚至还有几分‘‘古老’’。而那时的我们,就是因为这些游戏,我们在那个院子里笑开了花;就是这些游戏,陪伴我度过了童年。

在那个院子里,并不只住着我们一户人家,还有叔父一家和祖母。也算是一个大家庭。叔父有个儿子,也就是我的兄长,他比我大九岁。人们都说男孩子生性调皮,他还真不例外。而且他还是攻机中的战斗机,‘‘战斗力’’‘‘杀伤力’’都极强。

母亲不常给我买玩具,难得买一回,我就会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高兴地把玩。这是时候便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飞快地跑出来,把我的玩具夺走。其实也没什么目的,就想看看我会怎么做。看到他把我的心爱之物夺去,我岂能善罢甘休?那就决一死战呗!不,是背水一战。结果不用猜了,我输了,就是败在了院子里那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我哇哇大哭起来,这就是他想看到的结果,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我亲哥。

在那个院子里的笑声,哭声,都是我最值得珍藏的记忆。因为我再也回不到那时自由的生活,再也不会拥有那时的天真。

如今,那个院子虽已不在,但是那里的一切记忆,我都将会永远珍藏!

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5

春日的早晨,伴着和煦的春风,呷一口清茶,我翻开了那本厚厚尘封的相册,随着一幅幅照片映入眼帘,童年的记忆也随之被打开了……。

那是在五六年前暑假期间,我来到乡下的亲戚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农村,我刚到这里,就被大自然的景色吸引了。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大楼,但有轮廓清晰的小平房;没有喧嚣驰过的小汽车,但有慢慢悠悠的牛车;没有繁荣昌盛的商业街,但有一望无际的麦田……(缺一句画龙点睛的句子,归纳出一句表现你对宁静而舒缓的大自然的爱的句子。)

很快我就与几个同龄人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从豆田里捉来蛐蛐一决高下;又去各家的玉米地掰苞米,捉螳螂;还撸起袖子,卷起裤管在小溪里摸鱼捞虾。但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在牲口圈旁挖陷阱的经历。

那天我们看到满院子的鸡鸭在跑,便想试试我们是否也能像猎人一样通过挖陷阱捉住猎物。于是我们每人找来铲子、锄头等工具,想在院子的牲口圈旁挖一个陷阱,看看会有几只鸡鸭中计落入圈套。说干就干,我们一天的时间都在不停地挖呀挖呀,刨呀刨呀,终于一个车轮般大小,半人深的大坑挖好了,我又从柴火垛里找了几根细树枝和一些干草架在坑口上,最后在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土,并在心理盘算着会有几只鸡鸭中计。大功告成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再去看时,竟没有一只鸡鸭落网,于是我们只好进行其它游戏,渐渐将这个陷阱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大叔忽然问我:“俺家的铲子哪儿去了?”我这才想起来,并急忙到牲口圈旁去取,可是就在我往回走时,忽略了地面上陷阱的标记,一下子陷了下去,慌乱中我只有“哎呦,哎呦”的乱喊,等我回过神来,拄着铲子爬出大坑时,恰好被经过这里的爸爸给看到,他手中的相机将我这狼狈不堪的样子定格成了永恒……。(记叙的很好!很有情趣。但这段主干也要按起因经过结果分段,以使层次更清晰。)

不知不觉间,相册翻到了最后,上面最近的日期也将近两年了,(要点出怀念童年,是由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的节奏太紧张)我怀念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怀念那天真无邪的美好时光。其实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扇通往往事的门,每一个笑脸都是一张通往记忆的船票,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叫做《珍惜》的歌。

篇15: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二三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玻璃板底片和照片一直伴随着我,每当翻看到它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父辈们所从事的青铜器修复工作,许多与之有关的往事也都浮现在眼前。

一、老北京青铜器修复业的渊源与老照片的来历

提起这些底片和老照片的由来,还得先从民国时期老北京的青铜器修复业说起。

文物修复技术,一向被视为我国传统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修复工作人员常常被称为妙手回春的“文物医生”。这些有着精湛技艺,个个身怀绝技的文物郎中们,通过清理、保养和修复,能够逐一让那一堆堆锈迹斑斑、残缺不全的文物重现出往日的神韵。

民国时期,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制非常兴盛。当时,最有名的是以江苏苏州、山东潍坊、陕西西安、北京等为代表的四个民间青铜修复流派。古董商人们称其复制的青铜器为“苏州造”“潍县造”“西安造”和“北京造”。

老北京青铜器修复行业的创始人,是位清官造办处的太监,此人姓于,外号“歪嘴于”。那时的清官造办处内有很多种手艺人,其中有八个巧匠手艺最高,人称清末“八大怪”。“八大怪”中修复古铜器的一怪就是“歪嘴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后,“歪嘴于”也出了宫,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庙内(今人民大会堂附近)开了个叫“万龙合”的作坊,专门修复古铜器。于师傅先后收了七个徒弟,其中一位叫张泰恩(1880-1958年),是徒弟中最小的一个。

1893年,13岁的张泰恩从河北冀县良心庄老家来到北京,拜“歪嘴于”为师。张泰恩在家中排行老七,在师傅门下也排行第七,所以人称其“张七”。1911年,于师傅去世,张泰恩为其发丧,并继承了师傅的衣钵,将“万龙合”改名为“万隆和古铜局”,局址仍在前府胡同庙内,主要业务是为琉璃厂古玩商修复青铜器。

后来,张泰恩将“万隆和”迁到东晓市,生意兴隆,大批古玩商前来修理青铜器。由于业务繁忙,张泰恩也开始招收徒弟。30年内,“万隆和”共收了11位徒弟,开创了北京“古铜张”青铜器修复业。

张泰恩的徒弟之一是其亲侄子张文普(号济卿),人称“小古铜张”。张济卿出生于1902年,13岁学徒,学成后也带了七名徒弟。除侯振刚、贡聚会、冀永奎在解放后改行外,其他几位徒弟仍坚持青铜器修复老本行,其中,李会生、赵振茂工作在故宫博物院,高英、张兰会工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张泰恩的另一位高徒是13岁开始学艺的王德山(1911-1989年),祖籍河北衡水小巨鹿)。由于王德山的手艺在北京的古玩界中首屈一指,他不仅能将破损的铜器修理完好,而且还能根据不同国家客人的不同喜好,将其做成洋庄货(与外国人做的生意,俗称洋庄生意,与外国人交易的商品俗称为“洋庄货”),如法国庄(多绿漆骨)、英国庄(多绿漆骨)、美国庄(多黑漆骨)等,所以,通古斋的铜器大多都交给这位北京“古铜张”的第二代传人——王德山和他的徒弟们修复。

据家父讲,王德山1927年出师自立。王德山有个习惯,就是对凡是经过他们师徒之手修复过的每件青铜器都要拍照留存。当时的照相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的,设备和胶片价格都非常昂贵,所以,很多照片都是数件青铜器放在一起合拍。可惜的是,他们只拍摄了修复后的文物,而没有留下文物修复前的原始照。

这些照片的数量应该有上千张,由于时间较长,玻璃板不好保存,有破的,也有着水的,目前家中所存比较完好的就只剩这些了。著名现代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曾花60元从父亲那里挑选了800余张照片,部分收录于1962年8月出版的《美帝国主义掠夺我国殷周铜器集录》。

1954年公私合营初期,王德山与几位徒弟的古铜作坊改为北京特艺公司文物加工部(仍在琉璃厂街),后划归北京市文物商店。1959年10月,北京市文化局又将其并至北京市美术公司。

王德山所带的徒弟中,刘增堃工作在河北省博物馆,杨政填工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王喜瑞、贾玉波工作在北京美术公司,王荣达工作在上海博物馆,王长青工作在河南省博物馆,毛冠臣、杨德清改行。

二、贾氏文物修复之家

与老照片的情缘

父亲贾玉波1923年12月17日出生于河北束鹿县,2001年逝世。1937年6月17日,13岁的父亲由其嫡亲姑夫——“通古斋”的掌柜乔友声(图二)从河北老家带到北京琉璃厂,并被安排跟随自己开作坊的王德山师父学习铜器修复手艺。姑夫认为,王德山手艺好,名声大,跟着他学,一定不会饿肚子。就这样,父亲成了民间青铜四派中北京派“古铜张”的第三代嫡传。由于父亲勤奋好学,逐渐掌握了高超的修复技艺,很快就成为王德山最为信任的高徒。那时,凡是经过“通古斋”出售的青铜器都要先交到师爷王德山和其徒弟——我的父亲手中去锈、整理、修复,这样,也就有了老照片中上千件修复完好的青铜器。世事变迁,很多过去的材料都已流失了,唯有这些记录着父亲和他的师父,以及师兄弟们心血的青铜器老照片,被有心的父亲精心地收藏并保留了下来,成为那个时代青铜器修复的历史见证,也为后人研究青铜器修复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父亲(图三)不仅精于修复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石器,而且对翻模、铸造、錾刻、鎏金、鎏银等技艺也都样样精通。上世纪40年代初,学成自立,一直为琉璃厂的古玩铺修复青铜器。1947年参加革命,并以修复古铜器为掩护,为北平南城地下党收集和传递情报,新中国初期进入北京市军管会工作,后被派到北京市粮食局任粮食加工科科长。

nlc202309041506

1959年,刚刚落成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为满足陈列展出要求,急需大批文物修复工作者对众多的文物进行修理、复制。在有关方面的邀请和师傅的召唤下,父亲辞去了粮食局的干部职务,加入到美术公司,又重操旧业地干起了文物修复工作。从50年代末到“文革”后期,一直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修复、复制文物,80年代初退休。

父亲晚年患脑血栓,很多往事都记不清了。当我拿着这些老照片向他老人家询问它们背后的故事时,父亲只能隐隐隐约约地回忆起一点点。他说,照片中的人面岙(图四、图五、图六)是1940年前后为通古斋修复的。这件人面盉是通古斋从河南彰德府人手中买到,当时铜盉周身布满铜锈和胶泥,花纹模糊不清,由于器形特殊,过去从没有见过,为了卖个好价钱,姑爷爷乔友声便将铜盉交给父亲和其师父王德山整理。当时,由王德山师爷指导,我父亲动手。经过师徒二人的仔细洗刷,人面盉精美的花纹全部露了出来。由于深埋地中,日久天长,有些地方的皮色已经不太好看,父亲便根据师父的交待,重新做了些漂亮的地子,再将一些地方作上锈。经过几番整理,原来的生坑人面蚕就变成了后来的传世熟坑精品。修整完毕后,王师爷嘱咐父亲翻制模具,并拍下多面照片,以供日后复制用。据说这件人面盉经修复后,由北京“同益恒”古玩店的萧延卿、陈鉴塘经手,以13.5万元大洋的价格卖给上海的古玩商人叶叔重(与卢芹斋合作的民国文物商人吴启周的外甥)。后来,叶又将其运往美国的“卢吴公司”。

40年代初,父亲和师父曾做过人面岙的复制品。为了好卖,他们将复制的人面盉盖内及底内各刻上了六字铭文。虽然铭文是拼纂的,但作伪逼真,花纹、铭文錾刻水平高超,一般人难辨真伪。

父亲一生老实敦厚,致力于青铜器修复和技艺传承,他和他的后人们在青铜器修复、仿制和鉴定等方面见闻之博、经验之丰,少有伦比;“贾氏文物修复之家”(图七)为我国的文物修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传承大致如下:

第一代:贾玉波(1923-2001年),新中国第一代文物修复专家。

第二代:贾文超(1948-),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青铜器修复专家(图八)。

贾文熙(1950-),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文物修复专家(图九)。

贾文珊(1953-),精通青铜器修复、复制。

贾丽丽(1958-),汲古阁文物商店。

贾文忠(1961-),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文物修复,鉴定专家,全形拓传承人。

贾文进(1963-),北京市美术公司文物复制厂。

第三代:贾汀(1977-),贾文熙之女,首都博物馆从事纺织品修复与保护工作。

郭玢(1985-),贾丽丽之子,首都博物馆从事古书画修复与保护工作。

贾树(1987-),贾文忠之子,国家博物馆从事青铜器修复与保护工作(图十)。

三、青铜器老照片引起

海内外共同关注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青铜器专家李学勤先生专程到我的住所——铜斋,仔细观察了这批尘封已久的玻璃板底片和老照片(图十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建议适时出版,彰显世人。

1999年7月1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我写的《“海外遗珍”引出的故事》。此文发表后,受到了很多同行的关注,掀起了一场“海外遗珍”热。为此,《中国文物报》特地开辟“海外遗珍”专栏,由本人以“铜斋主人”署名,撰写了十篇短文。本欲以此抛砖引玉,但因烦杂事情太多而未能坚持下去。现在想来,真有些对不起该栏目。

此事过后一年多的某天,我突然接到((中国文物报》编辑朱威先生的电话,说故宫博物院金石组研究员林晓安先生来电话打听《“海外遗珍”引出的故事》的作者,并告知美国弗利尔(Freer)和赛克勒(sackler,亦译沙可乐)美术馆东方部主任苏芳淑女士翌日到京。来华前,苏女士电传国家文物局外事办,提出:一想会见本文作者贾文忠,二欲购买《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一书。因外事办主任外出,此事交由故宫金石研究专家林晓安先生办理。接到电话,我回复说“本人就不必见了,书可赠送给她”。因苏女士第二天要到故宫金石组参观,于是,我嘱在故宫科技部金石修复组工作的长兄贾文超将书转为赠送。

次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宋新潮陪同苏女士到故宫金石组参观,大哥将《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一书送上,并转达了我的意思。但是,苏女士坚持要面见我本人和我文中提到的玻璃板青铜器照片。大哥只好将我电话告之于她。当晚,苏女士给我电话,说她在美国非常关注《中国文物报》,在报上见到了我写的文章,同时得知《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一书出版,非常想得到一本《贾氏文物修复之家》,并亲眼看看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青铜器原始照片。这次到中国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了此心愿,并提出到我家拜访。由于我蜗居单位福利房,不便接待外国客人,便提出到她下榻的酒店见面。

我如约前往皇冠假日饭店。那天,苏女士还约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商周青铜器研究专家张长寿先生。初次见面,一番寒暄之后,我将近年来出版的由我撰写的著作以及我编辑的《文物修复研究》赠予苏女士及弗利尔美术馆。

我取出带来的装有400余张照片的相册。首先是前面提到的“人面岙”的六张照片。苏女士非常肯定地说,这件“人面盉”收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第二页的照片是一件“斝”,苏女士说,这件文物现被美国大都会(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收藏。第三页的青铜器收藏在赛克勒美术馆……,我一页一页地往后翻,苏女士一件一件指出它们的收藏地点。这些收藏地有美国,也有欧洲。不仅如此,苏女士还能准确地告知每件文物在什么媒体上发表过。这些照片中,有十件以上有着显著自身特点的青铜器被确定收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其他如鼎、爵、觚、钟、壶等有着其他青铜器相同特点的青铜器,美国几家博物馆都有收藏,所以,难以判定是否就是底板或老照片中的这件,苏女士说,这些照片上的青铜器,很多器形1949年后就没有出土过。其价值之高,大多数都够得上是国宝。

nlc202309041506

我告诉苏女士,李学勤先生也曾看过这批底板和老照片。李先生建议最好找到这些器物现在的收藏地点,再编本《海外遗珍》。苏女士表示,如果编书,愿意帮忙,美国几家博物馆收藏的均可帮助落实。

通过这些照片,不仅可以初步了解到这些青铜器大约的出土年代,还可以追索这些青铜器由谁修复或去锈的,大约是什么人通过谁,什么时候流传到国外的。这最原始的,也是最真实的历史真迹不仅记录了这些青铜器的过去,也为今后的青铜器研究提供了佐证。

一个晚上的交流,我感觉苏女士对中国商周青铜器了如指掌,尤其是对美国和欧洲几家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更是如数家珍。后米,我从张长寿先生处知晓,苏女士原籍香港,早年在哈佛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弗利尔和赛克勒博物馆研究中国青铜器、玉器己有20余年,著作有《沙可乐藏青铜器图录》第三卷《沙可乐藏东周青铜礼器》,《北方草原青铜礼器》,《孔夫子时代的音乐——曾侯乙编钟》等。难怪她看《中国文物报》的一篇文章就如此的重视。她对青铜器研究的这利,敬业精神,是我和我的同行们应当学习的。

当年修复这些青铡瑰宝的工艺大师们相继离世。岁月悠悠,人走物离;国之重宝,只留萃影。

四、与老照片相关的人和事

1.黄伯川(1880—1952年),名溶,字伯川,湖北云梦人(黄伯川照片)。其叔父黄兴南因进京赶考名落孙山而留在了北京,在琉璃厂附近安澜营开设私塾馆,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在琉璃厂开设了尊古斋古玩铺。因黄兴南膝下无子,便将侄子伯川接来北京,送入京师同文馆读书。

黄伯川在同文馆读书八年,成绩优秀,通晓德、英、法三国语言。毕业后,进入德国奇罗佛洋行做译员,兼在尊古斋做古董生意。

清宣统二年(1910年),黄伯川接替叔父经营尊古斋古玩铺。与金石藏家、画家、鉴赏家以及清室王公贵族交往颇深。黄经营金石、陶瓷、古玉等文物长达40年,过手的精品不计其数,因此发了大财,人称“黄百万”,是名扬南北古玩界、琉璃厂有名的“三大财主”之一。老古董商中不少人说,黄伯川聪明过人,且胆大心细,不怕吃官司,敢买太监从宫里和王府里拿出来的东西。

1928年,东陵盗案件发生,黄伯川因参与倒卖东陵文物被投入监狱,1930年被释放。黄伯川出狱后不久,便关闭尊古斋,从西琉璃厂搬到东琉璃厂,在一家最大的旧书铺宝铭堂旧扯上开设了通古斋。为防溥仪借日本人势力追究其倒卖东陵文物一事,自己不出面,而是让他的徒弟乔友声担任了经理,其子黄金鉴(字镜涵)负责管账。1945年通古斋由黄镜涵经营,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

黄伯川不仅是位古董商,还是位研究商周秦汉青铜器的专家和考证金文、甲骨文的学者。他在经营金石文物的同时,注重考证研究商周秦汉铜器的造型、花纹,尤其是对铭文的研究更加感兴趣。与我国著名考古学者郭沫若、马衡、罗振玉都有交往。

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的殷墟上发现了占卜用的甲骨刻辞。1910年黄伯川将甲骨上的文字与商代铜器上的铭文进行比较,发现金文同甲骨文相近,并与清廷学部参事罗振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此后他还为一些专家学者提供了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资料和河南安阳出土的白陶片和龟甲兽骨。

黄伯川一生酷爱文物,也善于总结。他将出售、收藏和见过的金石、古印、古工、陶片等珍贵文物全都做成拓片或者拍成照片汇编成册。在所编辑的112卷成书中,《邺中片羽》卷收录的青铜礼器就有130多件,还有兵器和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1944年出版的影印本《邺中片羽》中,能够找到老照片中的那件青铜人面岙。这也是最早记录这件人面岙的文献。

2.乔友声(1907—1972年),名振兴,字友声,河北束鹿县人。早年在“尊古斋”学徒,拜师于黄伯川门下,对青铜器的铭文、花纹、造型、锈色等有较深的研究。1937年,黄伯川将更名后的“通古斋”交给他经营。老照片中的人面岙,就是在此期间,由乔友声收购、交由父亲整理修复后,通过上海文物商人叶叔重转卖给卢芹斋在美国纽约开设的“卢吴公司”的。

1945年,乔友声退出通古斋,开始自己经营和鉴定青铜器。1949年回河北老家闲居。1951年,又被故宫博物院请回北京,在院内担任青铜器鉴定工作。

据后人讲,姑爷爷乔友声虽说文化不高,但是,非常善于学习。他通过对青铜器上的铭文考证,认识了大量的金石文字。在当时的古玩行业中,他是认识青铜器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位。所以,被同行们称为鉴别青铜器的“三杰”之一。

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六日,父母结婚时,结婚证上的证婚人便是其姑父乔友声。

3.卢芹斋(1880—1957年),1880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卢家兜,十几岁时跟随主人大古董商张静江到法国,在其通运公司任职。1908年卢离开张静江,在巴黎开设了自己的“来远公司”。在意识到“战争已经将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后,1915年3月卢芹斋在纽约的“卢芹斋来远公司”开张了。在以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卢芹斋向国外贩卖的国宝级中国文物不计其数,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1916年至1917年被偷运至美国,又以12.5万美元卖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据中国古董界人士介绍,目前流传于海外的中国古董中约有一半是经过卢芹斋的手售出的。

卢芹斋的合伙人叫吴启周,过去也是张静江家的门客。由于古玩生意红火,他们又在美国纽约东五十七条街开了“吴卢公司”,专门经营古玩。其货源主要来源于吴启周的外甥,在上海开办“禹贡古玩店”的叶叔重。卢本人则常年往返于巴黎与纽约之间。

卢芹斋还在巴黎建造了著名的“巴黎红楼”,用来出售来自中国的绝世收藏。红楼里,用中国文物营造的中国文化气氛极为浓厚。晚年的卢芹斋总结自己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承认自己使不少国宝流失海外,同时又欣慰这些国宝因此避免战乱并得到了妥善保护。他对自己的文物买卖行为辩解:通过艺术,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所以,也有人认为,卢芹斋启蒙性地将欧美收藏家的眼光从中国装饰性瓷器引向了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墓葬艺术和佛教艺术;使得西方人学会了欣赏中国文物中的青铜器、古玉器、古陶器、唐三彩、佛造像,是让西方社会认识中国古董的启蒙者。

1957年,卢芹斋死于瑞士,终年78岁。

4.山中定次郎(1866~1936年),原名安达定次郎,出生于大阪古董商家庭中,因入赘大阪著名古董商山中吉兵卫家族而改名。

山中定次郎(图十二)是日本山中商会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和他的山中商会进入中国,开始了收集并倒卖中国文物的经营活动,是当时外国人开没于中国境内的最大古董买卖机构,在中国活动长达30多年,致使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

除在北京琉璃厂收购中国文物外,还与各王府建立了以收购为目的的紧密业务关系。1912年,他抓住小恭亲王溥伟没有生活来源又企图帮助溥仪复辟满清政权因而急需大量资金的机会,以34万大洋的价格,掠夺性地从溥伟手中收购了恭王府除书画外,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木器、珐琅、石雕、织绣等在内的全部藏品536件。这批文物被迅速运回日本分类整理,并分为三批,一批运往美国拍卖,一批运往英国拍卖,一批留在山中商会设在日本和美国的古董店中零售。其中很多青铜器也在老照片中修复的青铜器之列。山中商会在二战后没落。

(责任编辑:阮富春)

上一篇:国庆节作文1200字:难忘的旅程下一篇:学校安全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