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

2024-04-18

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

篇1: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

礼拜二午睡时刻

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节制处理

3、了解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母亲的形象把握,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节制处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的基本元素——情感开始说起。情感与思想是小说乃至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那么,情感在小说中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许多经典作品能跨越时空,经久传诵不衰?不能不说是取决于思想情感的魅力。小说《山羊兹拉特》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超越了人畜之间界限的恒久和谐的情感,《礼》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二、学生疑难探讨:

在自读中你是否碰到了什么难题?

三、自读材料补充:

1、关于作者马尔克斯

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1982年,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2、代表作品《百年孤独》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突出特点:―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其代表作品常通过塑造非凡超常的人物形象,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运用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非现实融为一体,反映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使人获得一种极其强烈的既荒诞又真实的感觉。

4、其他作品

1955年《没有人写信给上校(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1962年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1962年《百年孤独(Cien años de soledad)》

1975年《落难海员的故事(Relato de un náufrago)》

1978年《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1985年《迷宫里的将军(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1992年《关于爱和其它恶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1996年-《绑架(Noticia de un secuestro)》

二、初读小说,1、感受交流

这些作品的标题总体上弥漫着怎样的氛围? ―礼拜二午睡时刻‖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用一个字概括)阅读小说开头部分的场景描写,说说它的作用。

——荒诞、离奇、悲凉、压抑

——困、静、热、闷

2、整体感知: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内容。

三、再读小说、探讨人物:

1、个性解读:

小说出场的人物共有4个,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位,为什么?

2、、小组讨论:

择取小说中直接或间接描绘母亲的片段,说说,我们读到的是 怎样的母亲。

四、情感体验:

1、小说《山羊兹拉特》以清新明丽的笔调表达了超越人畜之间界限的和谐美好的情感,小说《礼》所表达的又是怎样情感?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母亲失去了挚爱的独生子,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一种悲痛,为什么我们竟看不到母亲的一滴眼泪,更不用说见到母亲诸如―号啕大哭‖、―泪流满面‖―呼天抢地‖、―垂胸顿足‖等情状,作者在处理人物情感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2、余华:《礼拜二午睡时刻》显示一个优秀作家的内敛功夫。

3、情感的处理:节制胜于放纵

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莱辛(德)

五、拓展延伸:

(1)找出文中片段,仔细体会小说是怎样传达神父对失去亲人的母女俩的关切与怜悯之情。

(2)同样是儿子被杀,同样是母亲上坟,《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和《药》中的夏四奶奶对儿子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篇2: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礼拜二午睡时刻》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作家想要表现的主题。

2、能结合课文正确理解 “节制胜于放纵”这一写作技巧。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节制胜于放纵” 这一情感处理技巧。

2、在小组合作中探讨母爱的力量,悲悯的情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无私伟大的母爱,以“悲悯”的情怀关注苦难中的同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教学难点:理解“悲悯”情感和分析小说手法中节制的力量。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发了两份阅读材料给大家。一个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一个是发生2月18日的在一则新闻。请大家谈谈读了这两则材料的感想。大家都说得非常不错,一碗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给困境中的母亲和孩子带来了鼓励和安慰;一碗面却引发了血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关于母爱在文章,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看看爱的本质和内涵到底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情节。

(人物)在(特定时刻)坐火车来到小镇,敲开 的门,原来是为了(特定对象)。

四、赏析课文

〖老师过渡语〗这篇长篇小说并非写一般情况下的母爱,而是特定时刻、特定背景、特定人群参与的特定母爱。在正常情况下,母爱无论怎样表达都不为过,而本文由于儿子是“小偷”而让母亲失去了正常表达的可能。张扬的母爱的释放几乎成为不可能,这样的母爱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老师过渡〗中国先锋派小说家余华曾说过“如果《百年孤独》体现作家异想天开、汪洋恣肆的放浪笔调的话,这篇小说则显示了一位优秀作家的内敛的功夫”,该文所展示的就是作家克制的才华。小说创作中,有这样一条原则,情感的节制胜于放纵。课文中一共有五处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对自己情感的克制,请同学们找出来并且加以分析。

(1)查找并分析母亲克制自己情绪的语句,进而体会作者节制的叙事。(解读本篇小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是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例:

①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学生查读)明确:用坚强克制悲伤。②“拖鞋穿上!”“梳梳头!”

“你要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往后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小结:临近小镇,心中悲痛又矛盾,用命令的口吻克制自己的脆弱,所以在语调上显得特别强硬。

③找到神父之后的一番对话。明确:以执拗克制激动

④母亲是如何重复地说自己是小偷的母亲的?请说说她说这些话的神态。明确:以平静克制愤怒

小结:这是一位坚强隐忍的母亲,当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流言蜚语时,爱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⑤母亲神色自如的回忆儿子。

(学生查找)好人、听话、吃苦

明确:以回忆克制痛苦

小结:这位母亲表面上平静镇定,但这只是克制的结果,背后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这种爱具有伟大在力量,这种爱具有极强在震撼力。在这种爱在感召下,神父也深深被感动了。

2、分析神父的变化及其心理。

神父不断变化着神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找出他三次劝阻母女去墓地的句子。明确:脸刷地红了„„头上开始冒汗了„„咕咕哝哝地说。暗示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A“天太热了,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呢?”

小结:这是一般的家常搭话,是一个神父对一个普通母亲的问话。明确:普通问候 B“等一会走吧”

小结:神父对这对母女充满了关切,他为了避免母亲受到伤害,才提出建议。

明确:关切的劝阻

C“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

小结:神父试图相劝却又无能力,但可以看出神父心中道德的天平向母亲倾斜。

明确:无奈的劝阻

3、问题探讨:导致神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种亲人之间的超越一切的爱触动了神父的悲悯情怀,作为神父,他感觉仅从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是不恰当的。

4、小结:母亲和神父形象。

慈爱自尊、坚强隐忍,面对苦难的生活,拥有一种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抗争精神。

神父:善良,富有同情心,能理解源于贫困,而从这贫困里锻造出来的自尊的高贵。

(五)合作探究

1、探究母亲坚强在原因。

不管是母亲在火车上,还是母亲在和神父谈话时,母亲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平静的神态,是否可以理解为她内心的平静?

不能。她一直在克制自己。母亲之所以能保持神态上的平静,关键是源于性格上的坚强,更进一步说是对这个社会现实的抗议。

2、小说要表现什么主题?

文章通过一对母女去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亲人的经过,生动地刻画了南美洲人民的生存状态。母亲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问着小镇上的心灵,也在拷问着南美洲人的心灵。在母亲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而在神父身上感受到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怀。3.分析小说结尾的巧妙构思; 归纳总结:文章向我们展示出母爱的执着以及神父的宽容,揭示了人性中固有的真爱。小说以母女俩直接走向墓地为结尾,突出了这位母亲的从容坦然,表现出其强忍着丧子的巨大悲痛,以超常的勇气直面人生,直面生存现实。更是为了突现作品的主题——母爱。

(六)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1.教师:母亲的爱是亲人之爱,神父的的宽容和爱则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悲悯之爱。的确,美好的情感往往会超越世俗和道德的藩篱,令我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丝暖意。

2、探讨:在生活中我们最需要培养的哪种情怀?为什么?

原因一:“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原因二:人世间存在太多的苦难(出示图片)

3.教师总结:要能够感动,做人要有悲悯的情怀,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高考的写作站在悲悯的高峰上也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悲悯是一种看取人生的态度,是一种立足的制高点,悲悯是一种精神品格,悲悯是一种情怀气质。悲悯是一个古老的文学命题,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让悲悯之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让悲悯之河在我们笔底流淌吧!

(七)布置作业,课外激趣

1.1、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说说母亲的儿子是否是“小偷”。

篇3: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篇短篇小说。提到马尔克斯,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百年孤独》。在这部代表作中, 作者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通过塑造非凡超常的人物形象, 创造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 施展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 彰显了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 既粗犷奔放又细腻入微, 既轻灵飘逸又厚重沉滞的艺术风格。然而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短篇小说中, 他的风格陡转, 用一种极为克制和压抑的情感表达方式, 讲述了母亲在一个炎热的礼拜二的午睡时刻, 到公墓祭奠被当成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 向我们“显示一个优秀作家内敛的功夫” (余华) 。

《药》是中国作家鲁迅先生1919年的小说作品, 收录在著名的小说集《呐喊》中。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 愚弄人民的罪行, 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同时也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用意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 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 最后以两位母亲给儿子上坟将明、暗线交织融合, 整篇小说内涵丰富, 主旨深刻。

在《礼拜二午睡时刻》中,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母亲形象, 她带着年幼的女儿去祭拜被当成小偷打死的儿子。在这个过程中, 作者以极其迟缓凝重的语气, 压抑克制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母亲出场时, 我们看不出一丝笼罩着浓郁亲情的母亲形象;气候的极其炎热一直营造着一种不安的氛围, 与人物出场时抑郁伤感的心境极其吻合。母亲“眼皮上青筋暴露”, “身材短小孱弱”, “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 神情“镇定安详”。母亲的脸上没有任何悲伤, 根本感受不到这是一个给儿子奔丧的母亲形象。再看看她对待女儿的态度, “你要是还有什么事, 现在赶快做好!”“往后就是渴死了, 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母亲对女儿极其严厉苛刻。当母亲遇到开门的妇女时, 也表现出了她固执地不近人情的一面。当看门的妇人告诉她“神父正在睡觉呢”, 母亲没有丝毫的退让, 她固执地说“我有急事”;当妇人再次要求她们三点钟以后再来, 母亲口气很坚决, 再一次回答到“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 母亲表现出一种不近人情的决绝。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精彩的情节推演, 向我们展示出一位冷漠固执、缺乏温情的母亲形象。

反观《药》中两位母亲的形象, 华大妈与夏四奶奶, 她们向我们展示的却是十足亲情笼罩着的母亲形象。为了给儿子小栓治病, 华大妈倾其积蓄, 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全部家当拿去买人血馒头, 然后拿着这“如自己性命一般”的人血馒头让小栓吃了下去, “吃下去罢, ———病便好了”, 母亲多希望这人血馒头如神丹妙药般, “睡一会罢———便好了”, 一觉醒来, 儿子的病就能立刻痊愈。但最终发现这所谓的“包好包好”, 完全是世俗的愚昧之见和刽子手康大叔之流哄骗钱财的把戏罢了。华大妈最后也只能在自己儿子的坟前“排出四碟菜, 一碗饭, 哭了一场”, 儿子的死让她憔悴了很多, 她的白发“比去年白得多了”。夏四奶奶在小说最后上坟的时候出现, “也是半白的头发, 褴褛的衣裙”, 从穿着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位母亲生活的窘迫, 但她依然坚持“提着破旧的朱漆圆篮, 外挂一串纸锭”给死去的儿子上坟, 依然地“排好四碟菜, 一碗饭, 立着哭了一通”, 两位母亲的形象惊人地相似, 她们都为自己死去的儿子哀伤悲痛。

这样看来, 似乎两位中国母亲的形象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慈母”形象, 更能为读者所接受, 然而在面对儿子死亡的问题上, 这位外国的母亲却显示出了自己惊人的力量。面对外界对儿子卡洛斯·森特诺是小偷的指责, 母亲没有选择盲从, 她选择了否定, 她相信儿子, 相信内心。在面对神父时, 她没有丝毫的内疚或是不安, 她镇定自若, “不动声色”, 只是“忍住悲痛, 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当神父问道:“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母亲的回答是,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 他很听我的话。”母亲表面的冷漠掩盖了她内心的炙热, 面对外界的质疑, 她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这种信赖的力量使得神父甚至开始不安, 他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 而且“头上开始冒汗”。甚至在母亲要离开的时候, 神父察觉到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时, 劝阻母亲“等一会走吧”“等太阳落山再去吧”, 母亲对儿子的信任最终打动了神父, 使得神父为了避免母亲受到众人的伤害, 主动站出来保护母亲。但母亲拒绝承认儿子是小偷, 她对儿子的信赖与理解足以让她能够与整个世界抗衡, 她并没有听从神父的劝阻, 拒绝神父借阳伞的建议, 甚至还从女儿手中把鲜花“夺”过去, 在世俗的灼热目光中“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母亲对儿子的信任, 使得她不需要任何庇护, 昂首挺胸, 有了直面世俗的勇气和力量, 维护了儿子和全家乃至人性的尊严, 我们从这份对儿子无私的信任与理解中感受到了母亲的高贵尊严, 体味到了母爱的温度。

再来看看《药》中两位慈母形象, 他们对儿子是百般疼爱的, 但面对儿子的死, 两位母亲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不知所措。华大妈无法明白花了那么多钱买的人血馒头, 为什么治不好小栓的病。夏四奶奶更是无法理解夏瑜, 当她发现华大妈在看着她的时候, 她“便有些踌躇, 惨白的脸上, 现出些羞愧的颜色”, 她为自己的儿子埋在路的左边, 埋在死刑和瘐毙的人群里而感到羞愧万分。她不知道儿子为何而死, 更加无法理解儿子“为革命而牺牲”, 她为儿子这种非正常的死亡而羞愧万分, 这甚至让她觉得在同是母亲的华大妈面前, 她抬不起头来。当她发现儿子的坟上出现一圈花环时, 竟以为是神仙显灵, 所以她看见一只乌鸦, 便说:“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 给我看罢。”她无法理解儿子, 但她作为一位母亲, 以她深沉的爱, 以她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 多么期待这乌鸦能飞过来。可是, 乌鸦一直“在笔直的树枝间, 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 正当两位母亲要离开的时候, “乌鸦张开两翅, 一挫身, 直向着远处的天空, 箭也似的飞去了”, 母亲的希望终究落空, 母亲对儿子的希望终归只是愚昧无知的一厢情愿罢了, 虽然她爱儿子, 但她无法理解儿子所做的事情, 儿子为革命牺牲, 在母亲这里, 只是以为那是儿子受到了冤屈, “你如果真在这里, 听到我的话, ———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 给我看罢”。因而要以乌鸦显灵的方式来表达冤屈。所以母亲在梦幻中的追求终于破灭, “一定会破灭的”。

两篇小说在描写不同母亲的形象时, 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种极其节制的方式, 没有加入作者的任何情感与判断, 只是让这些母亲自己来演绎自身的角色。正如近代著名批评家黄人在《小说小话》中所说:“小说之描写人物, 当如镜中取影, 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 最忌搀入作者论断。”正是作者没有加入任何的主观评判, 才使得作品中这些不同的母亲形象鲜活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

篇4:礼拜二午睡时刻

“你最好把车窗关上,”一个女人说。“要不,你会弄得满头都是煤灰的。”

小女孩想把窗子关上,可是车窗锈住了,怎么也拽不动。

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机车的煤烟不停地吹进窗子来。小姑娘换了个座位。她把她们随身带的东西——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她离开车窗,坐到对面的位子上,和妈妈正好脸对脸。母女二人都穿著褴褛的丧服。

小姑娘十二岁,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没有一点儿线条,穿的衣服像件法袍。要说她是小姑娘的妈妈,她显得太老了一些。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停了十分钟,加足了水。车厢外面的香蕉林里笼罩着一片神秘的静谧,树荫下显得十分洁净。然而,凝滞在车厢里的空气却发出一股没有硝过的臭皮子味。火车慢腾腾地行驶着。又在两个一模一样的镇上停了两次,镇上的木头房子都涂着鲜艳的颜色。那位妇女低着头,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小姑娘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

小姑娘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等她吃饭。妈妈递给她一片奶酪、半个玉米饼和几块甜饼干,又从塑料袋里给自己拿出来一份。吃饭的时候,火车徐徐穿过一座铁桥,又经过了一个镇子。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只是在镇子的广场麇集着一群人。在炎炎的烈日下,乐队正在演奏一支欢快的曲子。镇子的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这里再也看不到香蕉林了。

那位婦女停下来不吃了。

“把鞋穿上!”她对小女孩说。

小姑娘向窗外张望了一下。映入她眼帘的还是那片荒凉的旷野。从这里起,火车又开始加快速度。她把剩下的饼干塞进袋子里,连忙穿上鞋。妈妈递给她一把梳子。

“梳梳头!”妈妈说。

小姑娘正在梳头的时候,火车的汽笛响了。那个女人擦干脖子上的汗水,又用手抹去脸上的油污。小姑娘刚梳完头,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这个镇子比前面几个要大一些,然而也更凄凉。

“你要是还有什幺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女孩子点点头。窗外吹进一股又干又热的风,夹带着火车的汽笛声和破旧车厢的哐当哐当声。女人把装着吃剩下来的食物的塑料袋卷起来,放进皮包里。这时候,从车窗里已经可以望见这个小镇的全貌。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上阳光灿烂。小女孩用湿漉漉的报纸把鲜花包好,稍微离开窗子远一些,目不转睛地瞅着母亲。她母亲也用慈祥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汽笛响过后,火车减低了速度。不一会儿就停了下来。

车站上空无一人。在大街对面杏树荫下的便道上,只有弹子房还开着门。小镇热得像个蒸笼。母女俩下了车,走过荒凉的车站,车站地上铺的花砖已经被野草挤得开始裂开。她俩横穿过马路,走到树荫下的便道上。

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只有车站对面的旅店和旅店附设的酒馆和弹子房以及广场一边的电话局还在营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按照香蕉公司的式样盖的,门从里面关,百叶窗开得很低。有些住房里面太热,居民就在院子里吃午饭。还有些人把凳子靠在杏树荫下,坐在街上睡午觉。

母女俩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家走去。母亲用手指甲敲了敲纱门,等了一会儿又去叫门。屋子里电风扇嗡嗡作响,听不见脚步声。又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大门轻轻地吱扭一声,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谁啊?”母亲透过纱门朝里张望了一眼,想看看是谁。

“我要找神父,”她说。

“神父在睡觉呢!”

“我有急事,”妇女固执地说。

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肤色苍白,头发是铁青色的,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眼睛显得特别小。

“请进来吧!”她一面说着,一面把门打开。她们走进一间花香袭人的客厅。开门的那个妇女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椅前,用手指了指,让她们坐下。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开门的那位妇女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

“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

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开门的女人第一次露出笑容。

“那好吧!”她说。

客厅深入的门又关上的时候,来访的女人坐到她女儿身边。这间窄小的客厅虽然简陋,但是很整洁。一道木栏杆把屋子隔成两半儿。栏杆里边有一张简朴的办公桌,上面铺着一块用胶布做的桌布。桌上有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旁边放着一瓶花。桌子后面是教区的档案。看得出这间办公室是一位单身妇女给收拾的。

房间深处的门开了。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睛,从里面走出来。他一戴上眼镜,马上可以看出他是那位开门的妇女的哥哥。

nlc202309042216

“你有什么事?”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鑰匙。”女人说。

女孩子坐在那里,把那束鲜花放在膝盖上,两只脚交叉着伸在椅子底下。神父瞅了女孩一眼,又看了看那个女人,然后又透过纱窗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明朗的天空。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神父从栏杆里面走出来,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皮面笔记本、一支蘸水钢笔和一瓶墨水,然后坐在桌子旁边。他的头已经谢顶了,两手却是毛茸茸的。

“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听不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地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把鞋褪下一半,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然后把右脚的鞋扣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临晨三点钟,离开这里几条街的地方。寡妇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满东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这支枪自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那时候起就没有人用过。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就朝大厅走去。她不是凭门锁的响声来辨认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哎呦,我的妈!”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这么说他叫卡络斯·森特诺。”神父填完表,嘴里咕咕哝哝地说。

“卡络斯·森特诺,”那个女人说,“是我的独生子。”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子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神父把钥匙摘下来,放在栏杆上那本打开的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

“在这儿签个字吧!”

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地签上了自己地名字。小姑娘拿起鲜花,趿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凝视着妈妈。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签字回答说: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看那个女人,又看看那个孩子。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的继续说:

“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部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是的,”母亲证实说,“那时候,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时的那个样子。”

“哎!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

神父本人也觉得这句话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一则是因为人生经验已经多少把他变成一个怀疑主义者了,再则是因为天气实在太热。神父叮嘱她们把头包好,免得中暑。他连连打着哈欠,几乎就要睡着了。他睡意朦胧地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地。还说回来的时候不要叫门,把钥匙从门缝下塞进来就行了。要是对教堂有什么施舍,也放在那里。那个女人注意地听着神父的讲话,然后向他道了谢,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在临街的大门打开之前,神父就觉察到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大门敞开后,孩子们立刻一哄而散。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

神父的妹妹从里面的门里出来。她在睡衣外面又披上了一件黑色的上衣,头发散披在肩上。她一声不响的瞅了瞅神父。

“怎么样?”他问。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那最好还是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篇5: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策略性知识:分析人物要从人物表现的细节入手;

认知性知识:把握文本的母亲形象:慈爱、自尊、面对苦难时所表现的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有力的抗争精神;

初步理解拉丁美洲人的性格及精神存在方式;

初步理解本文的写作主旨:塑造了一位坚忍、自尊的母亲形象来将人民唤醒,使人民思考自己的命运,反思自己的行为。

德育目标:

感知母爱的伟大,宽容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归纳策略性知识:分析研究人物要从人物表现的细节入手。

一、导入(情境式)

在一个礼拜一的凌晨三点,那是个细雨淅沥的清晨,寡妇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在外边撬门,慌乱中,她拿出了一支老式手枪,黑暗中她举起了手枪,猛扣扳机,一个小偷倒下了,一个年青的生命就这样在这样的清晨逝去了。人们称他“小偷”。

二、文本解读环节

(一)母亲形象分析

1、几天之后,小偷的母亲坐着破旧的火车、经过一个又一个一样的镇,来到这里,拜自己的当了小偷的儿子。如果你有一个当小偷的儿子,你会有带着怎样的心情?

参考:自责、羞愧、悲痛。

2、这位母亲真的怀着这样的心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同学们的预习作业中给出了“坚强、(“镇定自若的神情”、与神父交谈作者用了“不动声色”)固执(执意要求立刻见到神父)、自尊(不许哭)”等词,有同学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母亲外表的平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平静?

参考:否。外表平静而内心却是痛苦非常。

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参考:女人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每吃一口饭都会想起儿子被打的情景。

人生中每天都要吃饭,每顿饭都要吃上好多口,每一口饭吃在嘴里,就是想起自己的唯一的儿子被打死的场景。就是这样儿子惨死的痛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高二(3)班的温李娜同学用了这样的言语来形容母亲:母亲是一个坚强、自尊、坚忍,但又深受的伟大的女性。她没有冲动地将悲痛表露出来,但又在言谈举止间处处表现出儿子的惨死带给她的深深的悲哀。

正是这种行为让我们尊敬她、钦佩她,从而体味生活的本质和人类最深的情感--母爱和母爱的伟大。

写作艺术分析:

情感的处理--节制胜于放纵

① 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主题分析

1、母爱的伟大我们无以辩驳,但是自恃拥有伟大的母爱就可以挑战世人的道德底线,就可以无视儿子是半夜潜入别人家的`恶徒,就可以忘记羞耻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吗?

参考答案:P86我告诉过他不要偷有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解析:不相信儿子是小偷。(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误解)

2、儿子是小偷吗?

齐读P85页末段。

参考:是。证据: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3、证据确凿,母亲为什么还能如此大言不惭地声称儿子是个好人?

师读最后五行。

参考答案:证据:“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其疲惫的呻吟声:“哎哟!我的妈!”

请根据文中对卡斯洛死前的呻吟声,展开联想,描述他当时的生活境遇。

(一个人流浪到此,衣食无着。他已经饿了好久好久了,那晚实在捱不住了,只好偷偷地出来仅是为了找点吃的,而已。)

4、面对这样的一个小偷,受到审判的应该是谁呢?

师叙述1934年发生在美国的奶奶偷面包喂养孙子受审的事件。

与这件事情类似,文中的母亲不是被审判的人,而是一个审判者形象,她以自尊、坚忍的精神在拷问上镇上的人的灵魂。

5、小镇上的人是些怎样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切入点:神父的表现和题目。

神父的表现:不知死者姓名拿出一把生锈的钥匙

题目:象征着小镇人的蒙昧混沌的生存状态。

小镇人:贫穷、冷漠、蒙昧、混沌。

介绍写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状况正是如此。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更使这些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除了经受着贫穷之外,个体生命也没有丝毫的保障,普通民众对个体的生命的死亡不以为然。

在这样的混沌蒙昧、冷漠的背景之下,作者让一个有着生命的尊严的、敢于直面苦难的母亲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以一个有着尊严的生命的个体来警醒世人。在母亲的精神的感召之下,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神父的变化:(可根据课堂时间的安排个别答或齐答)从最初的冷漠到为不知死者姓名而感到羞耻,到开始怀疑上帝的意志;小镇上的人也从昏睡的礼拜二午睡时刻醒来。虽然他们仍然抱着羞耻母亲的心情而来,起码他们从昏睡中醒来,走出了第一步。在小镇人的精神的清醒中母亲扮演了唤醒者的角色。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以母亲平静而尊严的面容,孱弱的身躯,逼视着小镇人从“梦中”惊醒,思考自己的命运,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

马尔克斯笔下的母亲形象

马尔克斯非常善于塑造母亲形象,她们都勤劳能干,有清醒明智的思维,有作为一位母亲的高贵尊严和对事物的敏感准确的判断力。在关键时刻,她们都是敢于以大无畏的态度和母亲的身份站起来和权威争辩。可以说马尔克斯把她们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母亲”本身更让人想得很多,因为她们是人类存在的本源,是生命意义的所在,是土地、国家、民族的象征,是拉丁美洲存在的象征。“母亲”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力量,时刻警醒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写作分析:②小说忌讳作者自顾自的抒情,而主张把感情包裹于扎实的内容中,交由人物之口说出或由情节的自然发展去显露。

为什么神父都会在一个普通母亲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马尔克斯留下的疑问十分清晰,疑问后面的答案也是同样的清晰,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感受还远远不够。

三、作业:

篇6: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

一、引言

日本谚语: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作品,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讲述了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千里迢迢去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故事简简单单,情节平平淡淡,但小说中蕴含的情感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只不过,此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情感的节制胜于放纵。作家马尔克斯用内敛功夫,让情感包裹在形象中,从而含蓄地表达母爱的主题。但是,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很多同学根本不了解小说的创造意图所在。

预习课上,学生叫嚷这篇外国小说读不懂。也难怪,他们正处在一个情感外露,敢爱敢恨的年龄,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与马尔克斯的内敛功夫相差甚远,他们如何能理解作品中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他们能如何读懂节制的叙事里隐藏的深意?作品节制的叙事,作家内敛的功夫,在教师滔滔不绝的满堂灌中,学生很可能只是充当了一回听众,一个看客而已。不如让学生‚放纵‛一回——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细节,放手发动学生,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深入思考,积极探讨,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使他们的内心深受触动,从而真正走进文本。

因此,我确立了要求学生欣赏情感这个主线,要求他们围绕情感去发现问题,挖掘体验作家内敛情感的魅力。课堂上,我首先跟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名的学者曾参,有一个非常了解非常爱他的母亲。一次,曾参有事外出未归,碰巧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走了,曾参的邻居于是报信给曾参的母亲:‚你的儿子杀人被捕了。‛曾参的母亲不为所动,依旧一门心事织自己的布,不一会,第二个人来,不久第三个人来,都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选择了逃跑。这个故事表明与伦理道德比拼,母爱显然难以承受之重。

讲完这个故事,我强调:跟曾参母亲截然不同的是,《礼拜二午睡时刻》里刻画的母亲,用对儿子的爱来承受来自生活的一切压力。

二、案例描述

这个故事一抛出,学生恍然若悟,纷纷循着小说的情节特别是一些细节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在放手鼓励甚至纵容学生探讨的教学过程中,他们首先抓住了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的细节,我在他们找出细节的时候适时提问引导他们前往情感的纵深处。下面是选取的课堂讨论的部分环节。

讨论环节之一:他们找到神父之后的一番对话时,我提问:去借用公墓的钥匙,为什么母亲已经两次说清楚了儿子的名字,神父仍然不明所以?马尔克斯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母亲重复地说自己是小偷的母亲以及她说这些话的神态?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纷纷举手,甲说:‚这个公墓的死者很少有家属来祭奠,神父根本没必要记住每一座墓的名字所以想不起来了‛。乙说:‚神父只知道有一座墓是前几天一个死了的小偷的,卡诺斯〃森特诺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神父的意念中。‛丙说:‚神父不明所以是因为除了他不知道前几天一个死了的小偷名叫卡诺斯〃森特诺外,他压根儿就没想到小偷还会有亲人来祭奠的。‛丁说:‚神父的不明所以正好表明了他此刻站在道德的审判席上,母亲说卡诺斯〃森特

诺这个名字倒不如说小偷更让神父容易明白她要去谁的墓地。‛几个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我小结说:‚原来,同是一座墓,神父眼中是它是一个小偷的墓,母亲心里却在说,它里面躺着我可怜的儿子卡诺斯〃森特诺,听话的好人卡诺斯〃森特诺。‛

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甲说:‚母亲每坦然重复一次儿子的名字都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因为在别人的眼中,‘小偷’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马尔克斯这样详细描写母亲正是为了表现她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学生乙说:‚母亲回答时表面上的不动声色,内心肯定翻滚着儿子猝死的巨大悲痛,她需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因为她认为母亲此时的痛哭或者眼泪只能让别人认为小偷的母亲留下的是忏悔的眼泪,那么在别人眼中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小偷了。‛学生丙说:‚‘女人不动声色地、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这些神态描写,显示母亲的冷静中汇聚了丧子的悲痛和小偷家属这一身份带给她的道德压力,她要用不动声色来证明自己作为母亲相信儿子不是小偷。‛学生丁说:‚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因为在母亲心中,即使自己的儿子死得毫无尊严,但还是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怜,这是一种超越了道德、伦理等价值观的无边无际的母爱。‛这些事多么精彩的发言啊。

讨论环节之二:学生注意到神父拿出柜子里钉子上挂着的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这一细节。我问道:写不同的人对钥匙就是这个样子的心理揣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详细地写到钥匙生锈?学生讨论也很积极。

学生甲说:‚‘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表明通常情况下,被埋在公墓的人要么是没有亲人来祭拜,要么即便是有亲人也不愿意来公墓祭拜,一般人认为没人来这个公墓祭拜是再正常不过的。‛

学生乙说:‚卡诺斯〃森特诺是冤枉被当作小偷打死的,说明世事常如此,像卡诺斯〃森特诺这样被冤枉致死仿佛是正常的。‛学生丙说:‚钥匙生锈说明平时不用,平时不用说明平时极少有人到公墓来,极少有人到公墓来是因为埋在这里的人是的人是流浪者或因为犯罪而被杀的卑贱之人。‛学生丁说:‚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反衬这位母亲的伟大——对儿子真挚博大的爱。‛

这些适当放手的深入探讨使学生领悟到,对‚小偷‛克洛斯的死,小镇上的人们是毫无同情心甚至是鄙夷不屑的,而他的亲人,特别是他的母亲,面对儿子的悲惨死亡,表现出与曾参的母亲截然相反的坚定与执着,即马尔克斯创作《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意图所在:母爱可以承受失子的无比悲痛,母爱可以直面围观人群的压力,母爱可以超越道德的樊篱。

最精彩处是语文科代表的总结性发言:在小说中节制的叙事中,小说交织的情感和道德的纠结中,最终母爱的情感力量使母亲在被小镇上的人知道自己身份的情况下,坦然从容,无所畏惧地走向墓地。这个母亲,表面上平静得就像大地,但内心犹如地底的岩浆,翻滚激荡,镇静的背后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这种能够承受任何压力的母爱,在节制的叙述中奔涌冲突,激荡起刻骨铭心的爱之火花。这番发言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在放手鼓励甚至纵容学生探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中插叙的有关卡洛斯的细节,也很感兴趣:光着脚,腰中只系一根麻绳,横尸雷薇卡太太门前的卡洛斯,究竟是不是小偷?为什么镇上所有的人都坚信他就是小偷?为什么母亲还在神父面前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的儿子是个好人?一个非常好的人会不会有可能是小偷?一个小偷是不是有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林林总总的问题,无疑是教师认准时机大胆放手激起的思维的涟漪。学生纷纷从事件的回放叙述中寻找细节来验证自己的看法。其实,卡洛斯到底是不是小偷这个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这个辩论过程中,学生会有意识地注意文本的措辞和表达方式,因此引发的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小镇人们的道德评判标准以及母亲超越道德藩篱的对儿子深沉的爱。

三、教学反思

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中,他们对文中很多细节的关注,对原本有难度的的问题的探究,都超过了教师的预设想象。通过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理解了节制胜于放纵的叙事方式——马尔克斯不用煽情,克制地叙述了一件本身无须渲染就令人震撼的故事,却更能让我们尊敬她,钦佩她,从而体味生活的本质和人类最深最真的情感——母爱和母爱的伟大!

语文课堂既是学生探索、研究、创新的阵地,又是领悟、实践、发展的平台,语文教学既要曲径通幽,情趣盎然,又要为学生营造思维自由飞翔的空间。在语文课堂上,放手学生、相信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真正活跃,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激扬学生生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礼拜二午睡时刻(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图文版)04-14

伊斯兰教礼拜的过程09-05

上一篇:剪切波速报告例子下一篇:冬日里的那一幕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