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2024-05-20

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精选10篇)

篇1: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方案

一、在医院医疗废物监控部门的指导下,由门诊和有关科室负责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急处置。

二、当医疗废物管理中心出现问题时,应尽快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在48小时内报告给当地卫生局和环保局。

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和场所,应立即用500mg/L-200mg/L有效氯或0.2%-0.5%的过氧乙酸对空气、地面、物表等进行消毒处理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应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用具也要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在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消毒工作。

昆明仁华医院 2016年1月12日

篇2: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工作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贵州省医疗纠纷处置工作预案》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范预案

(一)各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医务人员在医疗执业活动中应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诊疗护理常规和医疗服务规范。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三)医院要加强“三基”训练,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及考核,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并定期进行分析整改。对出现的明显差错及事故隐患,要认真处理,不得拖延、阻挠、包庇、弄虚作假。

(四)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五)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诽谤他人和其他科室,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六)任何情况下,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证或未经注册的医师(护士)不得独立值班接诊病人。

(七)医务人员应主动加强医患沟通,随时将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告知病人或家属。因患恶性肿瘤疾病等不宜告知患者本人的,应告知其家属或委托人。危重病情的告知必须存被告知对象的签字。如需告知患者委托人,必须有患者本人签署的《患者授权委托书》。因患病或其他原因,无法正确表述自己意思的患者,可以告知患者的监护人或其他近亲家属。但患者无法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应做好充分的记录。

(八)患者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

1、疾病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门诊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住院患者的经治医师、主治医师。

2、检查、治疗措施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须用的药物的毒副作用。

3、手术中需留置体内材料。

4、医疗费用中自付费用情况。

5、手术、麻醉及其他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手术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的病灶。

7、术中需切除术前未曾向患者交代的器官组织时。

8、危重患者因特殊检查需进行搬动有可能造成危险时。

9、其他需患者或家属了解的内容。上述第3--9条均应有文字记载以及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九)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和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的;

7、有发生院内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十)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院长及科负责人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亲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十一)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医师对开具各种检查单应建立可追溯制度,防 3 止因患者未作相关检查而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如患者未反馈检查结果,接诊医师应做好相关结果登记,妥善保管。

(十二)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对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医务人员应履行告知义务,并在门诊或者住院病程记录中做记载;对药典规定做皮肤过敏试验药物的,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在病历中做记录。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十三)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应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要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十四)医技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并保证随时可用;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常规急诊化验项目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结果(生化检查项目除外),急诊X线、B超检查必须及时完成。

(十五)各科室必须使用医院统一供应的药物或医疗用品用具,严禁科室或医务人员擅自使用非医院供应的药物或医疗用品用具,药剂科要保证药品的正常进货渠道及质量,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十六)病历书写。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仿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住院病历:

1、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填写。

2、住院病历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

3、主治医师必须在24小时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4、急危重患者入院当天第一时间必须有主治医师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

5、上级医师对于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完成。

6、住院医师对终末病历的整理必须在患者出院1周之内完成。

7、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1周之内完成。

8、手术记录必须在手术后24小时之内完成,必须由手术者亲自书写或第一助手书写手术者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名。

9、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完善,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各种检验报告、影像报告及各种签字单等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1、杜绝患者及亲属未经许可,随意接触病历现象。

12、禁止病房医师私自借出和复印病历。

13、保管好住院病历,防止丢失。门诊病历:

1、必须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

2、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门诊病历应交由患者保管;门诊医护人员不得私自扣留患者病历,以防丢失。

(十八)三级查房及会诊:

1、三级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

2、对于普通患者,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主治医师或科室负责人每日查房1次。

3、对于重点(危重)患者,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对于不具备三级查房条件的科室,要根据本科的人员设置,制订出确保医疗安全的查房制度。

5、对于危重患者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经治医师或主管护士必须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必要时向院长汇报,进行全院会诊或请上级医院会诊,必要时立即转诊。

6、请上级医院医师会诊,应严格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须经会诊的医院医务科同意,并及时填写医师外出会诊单。

二、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处理方法

1、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需立即上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院长,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由护理因素导致的差错事故,除按上述程序上报外,同时按照护理体系逐级上报。

2、由院长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必要时将患者到转送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3、院长或职能科室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指定专人进行病情解释。确定经治医师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他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参与处理。

4、结合情况,决定是否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病历内容。

5、疑似输液、注射、药物引起不良后果,在卫生行政部门、职能部门人员、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卫生行政部门保管。

6、如患者需转院治疗,经治医师应让患者携带病历(在病历上写明患者在该院的诊治经过及用药情况)并协助病人转诊。

7、对患方告知的内容

(1)医院受理患者投诉和申请后,应主动告知患者可以复印病例的内容,允许患方复印客观病历,患方未办理出院的应及时与患方沟通要求其办理出院手续;

7(2)医院应主动书面告知患方解决医疗纠纷各种途径:协商解决、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法院诉讼等程序;

(3)遇到患者死亡,双方对死亡原因存在争议的,院方应主动向患方提出进行尸体解剖以确定死亡原因的建议,如患方不同意尸体解剖,应要求患方在尸体解剖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必要时医院可将与患方进行沟通时的内容以录音、录像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证据使用;

三、积极探索新机制。

篇3: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关键词:医疗废物,废物产生,医疗废物分类,问题识别,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

0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这些废物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对空气、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鉴于此,我国先后颁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理进行监控管理,以期使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有法可依并逐步取得成效。如果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问题的识别,将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 医疗废物的产生及管理现状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是医疗废物产出的主要场所,医疗废物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由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使世界各国都对此高度重视。

1.1 医疗废物产生

随着河南省医疗废物实际处置量逐年增加,部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处置能力已超负荷或接近饱和状况,面临着急需扩大处置规模的压力。据统计,2013年河南全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42吨/天,按330天工作日算,每年可处置4.69万吨。2013年全省实际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共计3.71万吨,实际处置2.64万吨。

1.2 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现状

河南省较具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19家(主要分布在18个省辖市和1个直管县),医疗废物处置方法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高温灭菌法及干式化学消解法处置;病理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及干式化学消解法处置;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处置。全省医疗废物不同处置技术设施的设计及预留处置能力见表1。

表1焚烧工艺项目总设计规模3.04万吨,实际处置2.64万吨;干式化学法项目总设计规模0.55万吨,实际处置0.39万吨;高温灭菌法项目总设计规模1.10万吨,实际处置0.68万吨。

1.3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管理

医疗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不仅涉及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整个运行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也涉及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划分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片区,构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机制等的处置全过程管理。

2 医疗废物处置分类及应急管理问题识别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的关键环节,但大多数医院没有完善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导致各种类型的医疗废物混在一起,给后续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带来较大的不便,影响医疗废物的处置设施的处理效率。

2.1 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处置问题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河南省内大多数医院在逐渐建立自身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给后续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带来较大的便利。据悉,在不少医疗机构,损伤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分类较规范,其他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等三类医疗废物有时混放到感染性医疗废物,时有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导致处置时不规范。

2.2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问题

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是严格安排行政区划来划分,受行政区域划分限制,部分区域由于医疗废物收运距离远,存在收运路线极不合理,而造成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成本过高的情况。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部分地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存在医疗废物收集率低,医疗机构覆盖率较低等,导致一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等地产生的医疗废物尚未全部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置,医疗运输设备亟需专业化配置。

2.3 应急管理识别问题

河南省较大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19家,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制度始于2003年“非典”爆发时期,各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上,对突发性的医疗废物处置问题考虑较少,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都比较缺乏。一旦发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发生故障或需进行检修无法正常运营、某一区域发生严重疫情等情况下,没有相应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及应急预案来实施。

3 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

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是指在医疗废物处置设备进行检修或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营时,或者某一区域突发疫情等应急情况下,医疗废物处置不受环境和技术局限等因素影响,医疗废物得到消纳。根据《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2003第287号),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3.1 医疗废物处置分类适用性对策

分类处置对象适用性,可以解决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处置时不规范问题。其策略:焚烧技术适用于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等各种传染性医疗废物;表2为三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药剂废物等五类医疗废物的适用性比较(见表2)。

注:√———可以处理;○———可以处理部分;×———不可以处理.

表2适应性比较表明,热解焚烧技术适应性最强,处置范围最广,可以处理各种医疗废物;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适用性没有热解焚烧法适用性广,一些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不能较好的处理,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在逐步得到推广。焚烧炉的处理规模在10t/d或以上,适合医疗废物大量集中处置。

3.2 医疗废物处置专业性对策

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以行政区域划分而规划建设的,各省辖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服务于本区域内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医疗废物处置处理成本高,医疗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的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因而医疗废物处理费用也高。常用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如表3。

表3所示,每吨医疗废物处理成本为2000~3000元。由于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必须在废弃物产生后的48h内完成,即医疗废物回收物流网络是带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医疗运输设备需要专业化配置。鉴于部分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少,造成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回收、运输成本提升。如能优化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布局,例如个别县城可以就近选择收运和处置运营商,做到突破地域限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实现多方共赢,即打破地域限制,优化处置设施布局和服务范围。从表3的工程实践表明,医疗废物焚烧厂处理量越大,每吨医疗废物的处理成本越低。所以,医疗废物坚持资源整合,实现对全省医疗废物的协同处置。

3.3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对策

应对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突发环境风险时,要有相应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及应急预案来实施。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或者政府需要处置的废物,要以及时、快速且安全处置医疗废物为前提,启动跨区域协同处置方案来实施。必要时可动用医疗废物保证金,对协同处置单位进行费用补贴。来解决河南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因故停运或检修期间、应对突发疫情等情况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协同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器材、设备的配置,卫生防护设施和人员及时到位,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区域医疗废物的收集和集中处置。

4 小结

总之,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问题的识别,就是要以医疗废物能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置为前提,通过构建不同处置技术之间、跨行政区域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实现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参考文献

[1]孙宁,张喆,张筝,任志远.甘肃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和协同处置示范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5(5).

[2]张凤云,梁艳芳.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危害及管理规则[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01).

[3]孙宁,吴舜泽,侯贵光.对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环境管理,2008(14).

篇4:应急医疗中的物流问题

【关键词】应急医疗 物流问题 模型 算法

一、引言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何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建立和完善医疗应急决策和医疗应急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面对着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多发,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的频繁,如何快速反应,应对天灾人祸,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成了这个社会不得不提及的问题。灾害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应急医疗中的物流的快速有效,恰恰成为争夺时间,挽救生命的重中之重。在应急医疗救援中,要减少人力、物力以及受灾地区的损失。所以应急医疗中的物流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本文对文献[1]中的动态应急资源优化调度数学模型进一步改进,使得应急医疗中的物流问题的解决更贴近实际。

二、应急医疗中的物流问题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应急医疗中的物流问题是指为了满足突发的事故或者自然灾害及突发的事件所需要的物资,非正常性地组织应急医疗中所需要的药品及医疗器械等医疗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与普通应急物流活动相比,应急医疗中的物流有如下特点[1]:突发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弱经济性;社会公益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两点的补充;专业性,因为是医疗中的应急物流问题,更具有学科专业性;可持续发展性:尽可能在近的地方进行储备医疗救援用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應急医疗中的物流的运作流程和解决

文献[1]考虑了实时道路信息对出行路线的影响,以应急响应时问延长所带来的损失最少为目标,建立了一个时间依赖性的动态应急资源优化调度数学模型。文献[2]提出了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应急医疗中的物流运作流程与其相似。文献[3]提出了“物资分发中心”的概念,建立了选址-调度多目标规划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划的多目标规划求解方法。文献[4]考虑了在大规模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 例如救济药品) 到需求点的派送问题。建立了一种车辆路线( VRP) 型的优化模型。[5]建立了多物资网络流与车辆路径问题的混合优化模型,将车辆视为物资的一种,将这个模型转化成混合整数多阶段多物资网络流问题。文献[6]提出了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配送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文献[7]构建了双层规划模型,并以模拟退火算法求解问题最优解。

四、对动态应急资源调度数学模型的改进

文献[1]提出了一个动态应急资源调度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是

这里的表示受灾点的严重程度;为理想状态下受灾点最早的应急响应时间;表示最佳方案应急响应时间超过理想状态下响应时间的惩罚参数,其意义表示受灾点对第种资源的紧急程度。表示超过最大可容忍响应时间的惩罚参数;表示受灾点对第种资源的最大可容忍响应时间;n为候选出救灾个数;为受灾点数。目标函数的第一部分表示使应急响应时间延时带来的总损失最少,该损失是由于优化方案后的最早应急响应时间与理想状态下最早应急响应时间相比的延长量增加而产生的。第二部分保证应急资源的调度在有限的等待时间内满足受灾点的应急资源的需求。最优方案的最早应急响应时问不应该超过可容忍响应时间,对于超过可容忍响应时间的情况,乘以一个惩罚系数表示其对应急响应带来的损失。它的目标函数是使得应急响应时间最短,即这两部分损失的最小值。原模型没有考虑交通的实时路况和路费最少的目标。本文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费用最少的目标。

本文所提出的数学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模型的复杂性,本文模型对实际情况仍然进行了简化,如没考虑车辆的来源问题,也放弃了对应急资源出救点个数最小化的优化目标以及天气、车辆油价、劳动力等次要因素。

五、结论

本文对文献[1]中的动态应急资源调度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两个约束条件,引入了两个新的变量:交通阻碍系数和和从救灾地到受灾点的运输第种资源的最短路径的距离。改进了目标函数,得到了一个综合考虑应急响应时间最短和费用最少的优化模型。本文没有给出模型的具体算法,我们将在后续研究,并给出具体的算法。

参考文献:

[1]严国灿.动态应急资源调度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D].中山大学.2010

[2]刘艳绒.应急物流配送车辆调度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

[3]Tzeng G H,Cheng H J,Huang T D. Multi-objective optimal planning for designing relief delivery systems[J].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7,43( 6) : 673-686.

[4]Liu D G,Han J Y,Zhu J M. Vehicle routing for medical supplies in large-scale emergencies [C]/ /Zhang X S,Chen L N,Wu L Y,et al. Lecture Note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7,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7:412-419.

[5]Ozdamar L,Ekinci E,Kucukyzici B. Emergency logistics planning in natural disaster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04, 129: 217-245.

[6] 赵彤. 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灾物资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7]赵振亚,贺国先.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应急物流仓库选址优化[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0(03). [10]

篇5: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转动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动人员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泄漏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

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我院垃圾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两大类,其中医疗废物规定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状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固体废弃物——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含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垃圾袋在质量上要求不渗水。

一、医院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严禁将生活垃圾、放射废物、化学废物等混入医用废物中,各科加强管理,严防人为流失,勤务中心定时清运。

二、生活垃圾按湘西州垃圾处理原则,用黑色塑料袋存放,各科将其置放于指定垃圾堆放处由卫生员统一收送垃圾围,由吉卫镇吉卫村环卫人员运走处理。

三、普通医用垃圾如外科、妇产科、换药室、手术室的大量敷料和各种注射后的棉签等固体废弃物置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四、未接触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部分直接毁形后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抽血的一次性注射器需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先消毒后毁形,并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五、一次性输血袋,检验科大小便废弃物等均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六、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暂放于固定位置,其中经毁形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由供应室定点回收;其它医用垃圾由专人收集转运。

七、医疗废物集中堆放于医院专设的医用垃圾房内,密闭保存,防止污染周围环境。黄色医疗废物转运箱应张贴标签,表明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八、集中的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防止流失。

以上垃圾处置方法要求各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管理,分门别类放置。坚决杜绝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外流,以防引起社会污染。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篇6: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由分管领导组织总务科、院感科和相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员、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做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应从轻污染区向严重污染区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

篇7:医疗废物处理的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为了有效控制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导致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职责

1、指挥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工作中的责任。

3、根据需要及时召开应急会议,果断做出决策,及时上报。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各个科室负责人组成督导组,对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发生。

2、强化学习,提高责任。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废物的相关要求,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的宣传教育。定期对各个科室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考核,以提高各科室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在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一旦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立即按要求采取如下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在48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由发生科室组织本科室人员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污染扩大。

3、上报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后勤部门,尽快确定流失、泄漏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大范围泄露污染时,应尽快对污染区域进行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清理现场泄漏废弃物,对污染的地面、物品以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酒、浸泡或擦拭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相应消毒处理。

5、对处置医疗废物意外事件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6、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由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处理措施,记录存档,并在12小时以内向

市卫生局报告。

8、由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处理措施,记录存档,并在2小时以内向

篇8:电视安全播出的快速应急处理方案

1 播出系统技术架构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目前有18套播出系统(包括1套M-2100播出系统和17套矩阵播出系统),矩阵播出系统采用2台LEITCH 128×128矩阵并发工作,所有信号源输入矩阵完成信号的切换,构成两个独立的信号链路,起到相互备份作用。如图1所示:

此播出方式的优点有:主、备矩阵同时并发工作,主备信号链路相互独立。根据长期实践操作来看,我们对矩阵进行了一些优化设置,在播硬盘信号时,主矩阵切主硬盘信号,备矩阵切备硬盘信号;在播录象机、外来信号时,主备矩阵切换完全一样。这样在主硬盘出现故障,备硬盘正常播出时,值班人员直接在应四选一开关上切备矩阵就可以切出正常的备硬盘播出信号,避免了在32X1播出面板应急操作要仔细确认按键才能切换,这样处理更及时、更迅速。同时在四选一开关上接入一路应急风光垫片信号和一路应急录像机,当主备矩阵信号同时出现故障是,切垫播画面,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应急录象机播出。

系统采用盘带结合的播出方式,视频服务器采用2套SeaChange的MediaCluster硬盘服务器集群作为主、备同时工作。该视频服务器(1)采用多级故障自恢复技术,提高数据存取的可靠性;(2)采用网络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3)多输入/输出接口。MediaCluster是由多个视音频服务器相连的网络,每个视音频服务器称为一个节点。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集群同时工作方式,主、备两个集群素材完全镜像,同时播出,相当于在基础上又做了一次RAID1。对每个节点输入/输出通道进行合理分配,每个频道输出采用主、备份的解码配置,而且主、备解码板分布在不同集群的节点中,无论哪一个解码板或节点,甚至一个集群出现故障,均能保证正常播出。图3显示出了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两个集群输入/输出配置情况:

综上所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在进行播出系统构建时,充分考虑了播出系统的系统级安全备份,在技术层面做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

2 各种因素造成的技术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

播出值班人员在遇到播出技术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简单、快捷应急处理,确保节目播出能尽快正常恢复。我们主要通过播控控制台前的4×1应急切换开关来进行实现,遇到极端情况,我们可以马上启动备份系统来完成节目播出。我们为CQTV-重庆频道配置一套异构GVG M-2100系统,它完全独立于主播系统,有自己的录象机、硬盘和切换台,保证了主播系统出现故障时,备播系统能正常接管;为其它频道配置了两套和主播系统一样的矩阵播出系统作为备份系统,当其它频道中的某一个频道下游键出现故障,不能播出正常的视、音频信号,可以立即启用任意一套备份系统进行接管。

如果CQTV-重庆主播系统的主矩阵出故障,应立即通过4×1切换开关切换到备矩阵播出;如果主、备矩阵都出故障,应立即用4×1切换开关切换到风光垫片应急播出;应急播出的同时启用重庆卫视专用的热备份系统M-2100系统继续完成CQTV-重庆的播出,以确保重庆卫视播出不间断。

如果其它频道主播系统中主矩阵出故障,应立即通过4×1切换开关切换到备矩阵播出,如果主、备矩阵都出故障,应立即用4×1切换开关切换到风光垫片应急播出;同时还可以使用应急录象机进行磁带播出,旁路开关已接入1台录象机信号源和来自视频服务器专用通道24h循环播放的风光画面信号源,确保播出不间断。

如果其它频道中任何一套的下游键出现故障,不能播出正常的视、音频信号,应立即启用备份系统播出。具体的操作程序是;首先将备份系统切换为正在播出的信号源,然后在频道PGM信号输出跳线架上将备份系统的PGM输出信号跳至相应频道的PGM输出通道(备份频道PGM播出信号已接入频道PGM信号输出跳线架中)。

3 转播中央电视台重要时政和新闻联播节目应急措施

在节目播出中,我们除了会遇到设备故障外,还会经常遇到信号链路故障,我们通过将来自不同路由的信号链路接入系统,保证信号链路的最大安全,遇到信号故障能及时使用其他链路信号进行切换,保证播出正常。在转播中央电视台重要时政和新闻联播节目时,按广电总局的统一规定主用信号源必须使用国干网下传的CCTV-1光纤信号。另外将中星6B卫星的CCTV-1信号、中星6A的CCTV-1信号、中星6A的的北京卫视信号同时接入播控系统,作为转播CCTV-1的备分信号源。

在转播过程中,当主用光纤信号发生中断时,通过32×1切换面板应立即切换到正常的备分信号源;当所有主备信号源同时中断时,才切换到本台的垫播风光信号源。并立即按规定流程汇报,等待下一步的处置指令。

如果转播节目时间长度不能事先确定,应将待播节目的播出方式设置为“触发”。转播节目结束后,立即触发播出下一档节目。

4 处理非法信号的应急措施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值班人员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要常常保持政治敏锐性,对一些非法插播、对电视播出画面的干扰以及破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紧急情况,值班人员不经请示,立即处置:

(1)出现反动组织的声音画面;立即切换到垫播安全画面;

(2)出现非法的声音画面及字幕,立即切换到垫播安全画面;

(3)字幕系统出现明显反动字幕内容下键切出;

(4)出像画面上叠加有与节目内容明显不符的字幕,在左右两下角的,用准备好的安全条幅遮盖,出现在其它位置的切换到垫播安全画面。

(5)转播中央电视台重要时政和新闻联播节目时,若信号源被非法截播,首先按顺序使用第二条中提及的各路备分信号源;若所有信号源都被截播,切换到本台的垫播风光信号源。

5 直播节目的应急处置措施

现在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时效性、亲临现场性,直播节目越来越多,特别是场外大型直播时,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如何在保证节目的时效性同时,还要保证节目安全。大型外场节目时,我们一般采用延时播出,对出现的意外情况可以进行预先处理,保证节目播出安全。对不延时的直播,要保证信号链路的备份,值班人员还要认真监看节目,出现情况能及时进行处理。

5.1 延时直播

使用延时直播的节目必须同时使用主备延时服务器完成信号的录制和播放,以确保直播的安全。负责延时直播录制和播放工作的技术人员全程监管主备信号的正常与否,如遇异常情况务必准确的通知值班长和频道值班人员切换信号源,或作其他相应处置。

频道播出使用主路服务器的延时信号,当主路信号异常时立即切换到备用信号,当主备信号源同时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换到本台的垫播风光信号源。

5.2 延时直播

集团确定不延时直播的节目必须采用主备信号源同时接入播出系统,首先使用主信号源;主信号源异常,立即切换备分信号源;若主备信号源均出现异常,切换到本台的垫播风光信号源。

6 其它播出节目时处置措施

录像机作为播出信号源时,如果发现信号异常,应立即通过4×1切换开关切换到垫播风光信号源,等查明情况后再恢复正常播出。

硬盘作为播出信号源时,若主硬盘信号发生异常,在备硬盘信号正常时,立即使用4×1切换开关切换到备硬盘;若主备硬盘信号均异常,立即切换到垫播风光信号源,等查明情况后再恢复正常播出。

7 结束语

通过在播出系统建设时考虑到安全播出的重要性,在播出系统构建上采用了系统级设备备份,同时根据重庆广播电视集团长期实践操作,制定了符合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实际使用情况的各种应急处理预案,使系统应急操作简单明了,播出值班人员能尽快掌握这些应急操作,保证了播出的安全和优质。

摘要:介绍了重庆电视台电视播出系统的架构特点,重点阐述了根据系统特点制定了符合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实际情况的各种应急操作预案

篇9:医疗废物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可能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构建医疗废物的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全院职工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确保在意外事故突然来临时,能够有效有序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

1、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张英辉(院长)副组长:王其林(副院长)

邓武成(副院长)杨 新(副院长)

成 员:候恩秀 柏 炜 王秀珍 尹小勇

黄海燕 张 涛 李 懿 陈慧明

主要职责:指挥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管理。

2、下设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院感科,由黄海燕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总务科柏炜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主要职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院感科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应急处理方案

⑴认真落实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⑵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及总务科。

⑶上述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流向、影响范

围及严重程度,将情况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分管院长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同时报告卫生、环保主管部门。

⑷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⑸院感科立即组织人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⑹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⑺对医疗废物污染区域进行处理,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8)工作人员要做好卫生安全防护。

(9)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篇10: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贾洪文(副院长)

成员:吉海滨 梁发胜 张雅丽 魏萍 许兴旺 周永琴

二、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

(1)当事人立即报告医院领导,由领导负责现场调查并提供消毒业务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4)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书事情经过与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一并汇总并写出最后的总结报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上一篇:医院更名申请书范文下一篇:新概念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