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桥 张红星

2024-04-22

张桥 张红星(共3篇)

篇1:张桥 张红星

述 职 报 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居述职述廉的日子,我将认真总结工作,对照标准找差距,逐步提高认识,如实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我及时关注并认真学习这些思想内容,逐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积极认真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作为基层工作的一员,领导给予我极大的信任,我也积极参与各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如环境整治工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收缴、土地复垦工作等等。同时配合各位同事完成好各项工作,营造和谐团结的工作环境。

三、配合镇人武部做好征兵工作。作为民兵营长,我积极配合镇人武部做好预征对象的情况核对、初检、复检、确定应征对象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征兵工作。平时我还对民兵进行走访,不定期进行集训,加强民兵队伍建设,增强民兵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总结今年的工作,对于今后工作开展我有一下打算:

首先,充分认清信息化环境对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性。民兵是党领导下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组织,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扎实搞好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加强民兵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后备力量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

其次,进一步加强思想认识,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我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必须取信于民、使群众认可、让群众满意。通过解决各种问题,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智慧凝聚起来、意志统一起来,使农民群众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

最后,工作认真细致,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应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任务,积极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以上是我的工作汇报,请各位党员批评指正。

述职人:张红星 2011年12月10日

篇2:张红星 珍稀大鲵的“护花使者”

大鲵,俗称娃娃鱼,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可达180公斤以上,能存活200余岁。据资料记载,三亿五千万年前大鲵就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后来恐龙灭绝,它却顽强地繁衍生存下来,因此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又有“活化石”之称。

20多年前,秦岭山区的河流、山涧小潭边经常能见到大鲵的出没,它们的叫声听上去像婴儿在啼哭,为此当地人还视大鲵为怪物。但如今,人们已经很难再看到这种“怪物”的身影,也很少能听到它们的声音。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频繁的捕杀,致使我国野生大鲵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

人类之所以大量捕杀大鲵,是因为它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且肉质鲜嫩、风味独特,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因此,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已将大鲵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明令禁止捕捉,但仍有不法分子为谋利铤而走险。

值得庆幸的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始终为大鲵的繁育而活跃在秦岭的大山深处,他们就是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由张红星副研究员领衔的大鲵科研团队,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以大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团队。

事业 薪尽火传

大鲵科研团队组建于1996年,当时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原所长方树淼为团队主要科研力量。方树淼是我国大鲵研究专家,多年在深山与山民和娃娃鱼打交道,在大鲵繁育生境保护、自然产苗与人工生态繁育工程技术、培养亲鲵、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孵化出苗等方面有许多创新发现,他设计并参与创办的陕西勉县大鲵研究所、西安就峪、宁陕县龙泉、宁陕县达文、城固胥水、佛坪沙坝等大鲵繁育场,现在均已产苗成功。方树淼还曾建议将娃娃鱼繁育项目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并编写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张红星调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后,一直跟随方树淼在汉中市勉县等地从事大鲵原生地自然繁苗的探索。由于此前在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长期从事水产养殖与科研一线工作,张红星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知识和扎实的大鲵养殖理论,且科研技术和组织能力较强,成为了方树淼的一名得力干将。

2000年,方树淼退休,团队的科研重任落到了张红星身上,在课题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他一直坚持在野外观察和研究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及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模式试验等研究,两年之后,基本掌握了这些技术所涉及的生殖和生态学问题。2003年至2005年,张红星研发的大鲵生态繁育工程与繁苗技术逐渐成熟,并在2006年产出了首批子二代大鲵苗,一举突破了大鲵繁育的关键技术难题。

2010年,大鲵科研团队迎来了两名80后硕士,分别是王启军和赵虎。像当年方树淼带领自己一样,张红星也带着两名新人在大鲵资源保护、人工繁殖、疾病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科研技术攻关实验。张红星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知名度逐渐提升,所研究的技术给众多养殖企业(户)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随着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大鲵科研团队向单位领导提出拟建大鲵科学研究基地的申请,并获得大力支持,现已在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公司建立了“大鲵科学研究基地”。

成果 彰显实力

一张张获奖证书、一份份成果鉴定报告……这些成果都是大鲵科研团队能力的最佳佐证。风光的背后,是张红星和团队成员跋山涉水时洒下的汗水,是常年在外考察时的艰辛,是反复实验、不断测量时的坚持。每年几乎有160多天,张红星和团队成员都是在野外或养殖场度过,可张红星说这一点也不苦,一想到这项事业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娃娃鱼,就感到无上光荣。

在“大鲵规模化繁育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中,张红星带领团队在大鲵天然繁殖地蹲点实验观察,测定记录相关生态学因子的阈值,并实施大鲵繁育生境保护,设栏防洪、防逃,投放亲鲵养护,使大鲵繁苗成功。经过理论—实践—创新的不断反复,最终形成了大鲵繁育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推广应用。

2010年5月18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评审办公室委托陕西省水利厅,对该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项目不仅创建了大鲵规模化仿生态人工繁育模式,实现了大鲵繁育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还建立了大鲵集中繁育、分散养殖、统一销售的“大鲵养殖经济合作社”模式,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最终,项目荣获第14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二等奖。

面对“秦岭山区大鲵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项目,据张红星介绍,该项目通过大鲵繁殖生态学、精液离体保存、PIT标记技术应用、生长差异性研究,用基因识别与鉴定技术摸清了陕西省野生与人工养殖大鲵的基因类型、仿生态繁育场选址注意事项等,探讨了大鲵野生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因子及大鲵种群濒危机制,并制定了芯片标记与鉴定技术路线,实现了大鲵野生状态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探索了秦岭山区大鲵解濒路线,形成了大鲵种质资源的保护对策,完成了人工养殖大鲵野化驯养的技术流程,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大鲵人工养殖这一战略性新产业、当地经济和富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服务和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2010年,大鲵科研团队凭借“秦岭山区大鲵规模化高效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张红星说,该项目是陕西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场技术人员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渔业管理局等单位,依据秦岭地区大鲵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进展状况,特别是大鲵的繁育技术示范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提出的自选课题。“通过该项目,我们攻克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大鲵规模化繁苗难关,实现了鲵—鳟兼养大鲵繁苗创新高的生产之路,使野生动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共赢之路”。

张红星团队取得的成果远不止这些,其承担的“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大鲵生态繁殖及种苗培育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张红星发表了包括《秦岭山区大鲵生态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国大鲵的繁殖生态暨行为观察》等40余篇专业论文,并承担了“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研究”、“大鲵人工放流与监测”等7项科研项目,为我国大鲵种质资源保护和繁殖育苗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未来 矢志不渝

2012年是农业部渔业科技促进年,大鲵产业作为陕西省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项目,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肯定陕西省大鲵产业取得成绩的同时,陕西省渔业局局长刘兴连要求全省各地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大鲵养殖与发展园区建设并重”的原则,2012年继续做好大鲵研究工作。

在陕西省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张红星被聘为“陕西省大鲵养殖与病害防治工作方向首席专家”,同时被选为“2011年度陕西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张红星表示,业界的认可和肯定给了自己更加坚定的信心,未来团队将继续在大鲵人工养殖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努力,并配合上级指示,在团队已经取得的业绩基础上,继续在种质资源保护、驯养繁殖、疫病防治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张红星说:“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将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查明现在中国大鲵的种群组成和分布状况,指导大鲵的野外人工放流工作。通过国际间的项目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在资源保护方面的做法,为大鲵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先进经验;在驯养繁殖方面,我们将利用人工养殖资源,进行大鲵精、卵子发生机理的微观方面研究,在精、卵子生成时就可以控制大鲵质量和数量,从而大幅度增大大鲵资源量。同时,在驯养过程中,联合一些大专院校,进行人工配合饵料的实验性研发工作,解决大鲵潜在的动物性饵料资源危机;在疫病防治方面,我们将组织科技力量,进行一些突发性和传染性疫病的科研攻关,查明疫病的致病机理,寻找适合的治疗方案,确保大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篇3:浅谈斜张桥抗震设计

关键词:斜张桥 抗震 技术 设计

斜张桥也称斜拉桥。用锚在塔上的多根斜向钢缆索吊住主梁的桥。斜张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发展起来的重要桥梁之一,因主梁为缆索多点悬吊,内力小,建筑高度低,施工方便,跨越能力大,现跨度已建到465米。可用于公路桥、铁路桥、城市桥、人行桥以及管造桥等。同时,现代斜张桥的抗震问题已受到关注,美国1978年建成的帕斯卡开讷维克(Pasco-Kenewick)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位于强震区,它是典型的三跨斜张桥。主梁在塔柱位置,无竖向支承,仅有侧向约束,锚固墩上,一端为固定支座,另一端设置伸缩缝。当遭遇超过抗震设计要求的纵向地面加速度的强烈地震时,设在固定支座上的钢杆就被剪断,此时主梁仅由拉索悬挂于塔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主梁呈纵向悬浮状,在悬浮过程中消耗了能量,加大了振动周期,减小了结构的反应,这就是现在应用十分广泛的“悬浮体系”。它的减震作用是明显的,但结构的纵向位移也是相当可观的。这种设计构思很快被世界各国桥梁工程师接受,在我国地震地区大部分斜张桥都设计为悬浮体系。

一、橋梁抗震设计的总体思想

在以上各国的抗震规范中,其共同点是在强震情况下不容许出现坍塌,但一定程度的损坏是可以接受的,即我们所说的“大震不倒,中震可修”,AASHTO规范中定义了可接受的破坏程度,即指柱子中的挠曲屈服(没有剪力破坏),而且此破坏必须是可以检测及修复的(在地面及水平线以上),所有其它的破坏(指基础、桥台、剪力键、连接构造、支座、上部结构的梁及桥面板的破坏)都是不能接受的。这一定义被其它规范广泛采用,尤其在挠曲破坏的类型方面。然而一些规范放松了对位置的要求,特别是容许在桩身、桩排架、桥台台背翼墙处的屈服。对强震的定义,即使在AASHTO规范中都很模糊,但一般认为是475年一遇的地震可称为强震。在频繁出现但规模小得多的情况下,要求桥梁基本上保持弹性运营状态(无破坏),对于这种状态没有特别的校核规定。

我国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还很不完善,无论是铁路桥或公路桥,还是采用基于强度设防基础上的设计方法,即根据折减后的弹性地震反应进行抗震设计,而结构的延性要求没有明确规定,仅从墩柱的箍筋配筋率及构造方面提出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延性。因此对我国现行震规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其提高到一个新的先进水平已是刻不容缓。90年代初在上海南浦大桥的抗震设计中,首次提出了二水平的抗震设计方法。之后,用同样方法先后对20余座大桥、城市立交桥和城市高架桥进行了抗震研究,20余年来积累了很多科研成果,对桥梁抗震的设计思想也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范立础教授将正式主持“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制订工作。

减震和隔震设计思想是利用材料或装置的耗能性能,达到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结构的减隔震设计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如弹性支座隔震体系是目前能采用的最简单的隔震方法,其中普通板式橡胶支座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已在桥梁上广泛应用,法国跨度320m的伯劳东纳(Brotonne)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的两个塔墩顶上各用了12块橡胶支座,该桥已通车20年,使用情况良好。

二、斜张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常用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有震度法和动态分析法两种,动态分析法中又包括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比震度法有了较大的改进,它同时考虑了地面运动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其中反应谱方法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动力放大系数,或称标准化反应谱。其定义为:β(ω,ξ)=丨U-Uglmax/Ug,max

式中,右端项的分子为单质点体系动力反应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分母为地面加速度反应的峰值。

应用反应谱计算结构地震反应,首先要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各阶振型参与系数,然后按各阶振型对某项反应的贡献程度进行线性叠加,得到这项反应的最大值。我国“震规”中的验算方法就是建立在反应谱理论的基础上的,但反应谱理论在大跨度桥梁抗震验算上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震规”中加速度反应谱,或桥址场地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的适用范围大都在5s以内,而大跨度桥梁是长周期结构,它们的基本周期大都大于5s,在长周期范围动力放大系数D的取值对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项海帆教授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对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反应谱提出了长周期部分的修正意见,王君杰副教授也提出了“长周期地震反应谱的取值和规范化应以强震记录位移反应谱的统计结果为依据”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当前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反应谱的长周期部分的修正和补充方法,增加了表达长周期地震反应谱特性的参数;其次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组合中,如何考虑地震动的空间变化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对于大跨度桥梁,地震动的空间变化效应是不可忽略的。另一个在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多分量地震动作用下振型组合问题,目前常用的组合方法有SUM法(最大值绝对值之和法)、SRSs法(最大值平方和的平方根法)、CQC法(基于平稳随机振动理论导出的完全二次组合法)等。由于CQC方法计入了振型间的相关性,较好地考虑了密集振型间的强耦合性,而大跨度桥梁的动力特性具有自振周期长、频率密集和阻尼较小的特点,因此CQC方法对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更为适用。除此以外,在反应谱分析中给出的反应值基本上还是弹性反应,不能做到真正的非线性分析。总之,反应谱方法在大跨度桥梁的方案设计阶段,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粗略的评估还是可行的,但是对于重要结构或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则应进行专题研究。

上一篇:XX年工作谋划下一篇:学校管理提升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