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2024-04-15

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共8篇)

篇1: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低碳经济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笔者将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究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

基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长,导致全球变暖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均属于高碳经济状态,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依据,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势在必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节能减排含义

节能减排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针对狭义而言,节能减排,即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节约,进而达到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目的。针对狭义而言,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量。其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用电与节约用电以及技术创新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属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2低碳经济基本概述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源发展受生态环境的束缚更加明显。在我国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前提下,低碳经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低碳经济,即坚持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在创新制度与技术的基础上,迫使产业转型,进而开发新能源,达到降低发展能耗的目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构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目前,以低碳经济根本要求为出发点,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指标,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合理调配经济结构,保证资源使用率,促使生态文明得以建设。

3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策略

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导下,优化节能减排发展策略。其中,主要涉及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3.1法律环境

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法的指导下,需适当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为节能减排提供法律保障。针对现有节能减排法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内容相对较多,缺少指导具体工作的法律,难以满足低碳经济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需求,导致节能减排工作效率难以提高。针对如何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以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为依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拓宽法律法规涉及面,完善法律框架,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法律,不断细化法律法规,包括《石油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节约能源法》等。

3.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影响,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的关键。

3.2.1为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9月正式颁布,其明确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改善我国空气总体质量提供保障,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在采用有效措施前提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致使更多的高端产品得以开发,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2.2构建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在完善碳交易机制基础上,研发节能减排新技术,实现生产方式的优化。与此同时,推动资源性产品开展市场化定价工作,及时掌握资源稀缺状况、环境成本,分析供给关系,采取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减少能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社会环境

在完善节能减排社会环境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多样化形式与手段,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宣传,增加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促使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去。例如,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手机报、报刊、网络等宣传方式,达到宣传效果,促使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以政府、媒体以及企业和公众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宣传机制,将节能减排政策宣传至每一领域,迫使节能减排深入人心,增加各界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与理解,进而积极配合国家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导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达到统一。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前提下,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为依据,在创新技术与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新能源,将节能减排政策深入企业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贾立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3]刘利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高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法律保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篇2: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1.低碳概念的形成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很不成熟。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仅2007年一年。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大豆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也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

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2008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

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篇3: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1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制定完善的减排制度、促进企业的转型、开发新能源等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如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 减少碳排放量, 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能够处于和谐共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2.1 能源资源短缺

我国能源资源数量多, 但人均数量少, 能源资源严重的短缺。例如我国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 煤炭人均可采储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大, 能源短缺必然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科技水平不高, 能源利用率低

上文提到能源短缺, 但是因科技水平不高, 导致能源的利用率低下, 势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我国能源利用率仅33%, 与国际先进水平想比低了将近10%, 能耗高出世界水平的三倍。

2.3 能源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失衡

我国能源主要以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高碳能源为主, 皆为不可再生能源。 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占到了生产消费总量的92%以上, 新能源开发使用的比例过低,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2.4 缺乏节能减排认识

在我国, 仍有不少人不清楚碳排放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不清楚温室效应如何产生, 对人们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缺乏低碳环保意识。

2.5 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综合机制

我国目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没有形成系统的节能减排的综合机制, 无助于节能减排长期开展工作。

2.6 节能减排工作受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

我国各地经济受区域经济以及自然基础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当中, 要求各省市区域采取同样的政策措施显然是不够合理。

3 低碳经济下实现节能减排的措施

3.1 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的考核

我国在节能减排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其中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也进入了实施阶段。通过发布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GDP能耗、污染排放、工业增加指用水量指标公报, 组织相关部门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 并将目标考核结果进行公告, 对目标考核完成较好的企业予以奖励, 而未完成目标考核的则进行严格问责。

3.2 创新技术, 广泛推广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实施依然离不开科技水平的创新。为此我国在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以及高碳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领域上加大了研发力度, 同时在能源、环境领域上建立了若干个国家工程中心及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 将最新研发的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国各领域企业当中, 出台对节能公司采纳节能科技的政策优惠。

3.3 完善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 根据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扩大当前法律法规所涵盖的范围, 完善法律组织框架, 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符合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及促进目标的实现。再者, 对之前已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 如《矿产资源法》《石油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天然气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3.4 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

我国疆土范围广阔, 地域的特殊性和差异化, 导致一些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落实的情况不均衡, 有些地方落实的较为合理, 但有些地方却落实不到位。政府制定的政策及节能减排的工作方案, 在上传下达过程中应加大监管力度, 将各项新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我国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善, 对各省市地区节能减排工作作出具体考核规定, 对各地区考核结果进行公布, 对节能减排措施实施不到位的企业, 提供举报渠道, 充分利用社会监管作用, 有助于提高政府在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效率。

3.5 提高全民低碳意识,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政府社团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 对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宣传, 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对各个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宣传, 并让每个公民都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运动中, 宣传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快速发展, 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4 结语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伴随众多企业的成功转型, 低碳经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环保意识也逐渐的提高。同时国家应该在新能源开发上加大投入,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世坤.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篇4: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摘 要 随着全球气温的逐年升高,气候问题已引起各国普遍重视。各国采取大量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低碳经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二氧化碳能捕获和封存技术即CCS技术受到各国普遍采用。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一技术在低碳经济下的主要减排优势。

关键词 低碳经济 CCS技术 减排 优势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落幕,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作为全球共识写入《哥本哈根协定》。至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如何快速推广应对气候变化新技术的讨论也趋于白热化。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特别推荐了二氧化碳(CO2)捕集和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即CCS)技术,以期实现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

二、CCS技术概述

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集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CO2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这项技术手段不但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选择,而且是减少大气中C02浓度的根本措施,能够真正实现能源利用的近零排放。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CCS技术减排将占全球总减排量的20%~28%。

CCS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它不是单个技术,而是将系列技术串联后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技术分为捕集、运输和封存三个主要环节。捕集是CCS技术的第一步,CO2在运输和储存时需要以较高的纯度存在,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业尾气中CO2的浓度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必须从尾气中将CO2分离出来,这一过程被称为CO2的捕集。CO2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以及燃烧后捕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必须运输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管道来进行运输。一般说来,管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有许多种,一般说来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类。地质封存一般是将超临界状态(气态及液态的混合体)的CO2注入地质结构中,这些地质结构可以是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IPCC的研究表明,CO2性质稳定,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封存。若地质封存点是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的,注入其中的CO2的99%都可封存1000年以上。海洋封存是指将CO2通过轮船或管道运输到深海海底进行封存。这种封存办法也许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过高的CO2含量将杀死深海的生物、使海水酸化等,此外,封存在海底的二氧化碳也有可能会逃逸到大气当中(有研究发现,海底的海水流动到海面需要1600年的时间)。

三、CCS技术减排优势分析

1.巨大的减排潜力。从减排潜力上看,各项与能源相关的减排技术中以提高能效的技术最为重要,其次是替代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和碳汇。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研究,在2℃温升控制下,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由提高能效带来的减排量将分别占当年能源相关减排量的65%、57%和54%。但随着提高能效技术的“天花板效应”逐渐显现、替代能源资源由易开发逐渐转为难开发等原因,CCS的减排贡献必然逐步增加,从2020年占总减排量的3%上升至2030年的10%,并在2050年将达到19%。

2.长期减排成本低廉。按目前的技术水平,CCS与能效、替代能源和碳汇等技术相比,不具有成本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CCS的减排成本可能低于预期。如IEA在综合了各类减排技术的长期减排成本后认为,CCS可能是长期成本最低的减排技术——如果在不采用CCS技术的情况下实现温度控制目标,那么到2050年总减排成本将比使用CCS技术增加70%。

3.填补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减排潜力空窗,并为其成熟应用赢得发展时间。受技术水平和资源储量限制,无论是提高能效还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减排潜力在一段时间后将被开发殆尽,需要依靠CCS方能实现减排目标。另外,虽然这些技术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技术水平上仍不够成熟,无法大规模推广,CCS技术的使用能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为这些技术的发展赢得充足的时间。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2030年CCS的全球减排潜力在每年1.4~4Gt不等,(其中斯特恩博士预计CCS减排潜力在1.4Gt9,IEA 预计为4Gt10,麦肯锡与Vattenfall 預测为3.5Gt11);IEA 预计在2050 年CCS 的减排潜力约为每年10Gt12。

参考文献:

[1]段红霞.国际低碳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气候政策的选择.国际问题研究.2010.

[2]IEA.C02 CAPTURE AND STORAGE—A Key carbon abatement option.Pairs.2008.

[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日内瓦.2008.

[4]张东明,杨晨,周海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环境保护科学.2010.

篇5: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干旱、沙漠化等等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应对这一挑战,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能源,节能,创新

一、低碳经济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解决自身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核心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其战略动机正是抢占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制高点和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导权,利用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那怎么才能发展低碳经济呢?

首先,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经济竞争力的高度出发,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抓紧制定我国低碳经济长远战略和短期发展规划。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加强政府主导,动员国家整体力量,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综合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将低碳化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其次,要紧紧抓住自主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力争在低碳领域核心技术和尖端工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牢牢把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抢占低碳科技主导地位。国家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创新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调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因

素,集中优势科技力量,站在国际技术前沿,组织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积极培育低碳经济若干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投入,通过补贴、补助、税收优惠等利益补偿机制,把政策激励与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相结合,大力扶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等产业,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大型骨干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产业化工程,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转化利用,提高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国际低碳产业制高点。

第四,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当前,要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制度,通过监管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以及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加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合作与创新,培育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全球碳金融博弈中争取主动权,维护国家利益。

盲目追求低碳,以及跟风式的发展新能源,甚至是极具作秀式的搞低碳城市样本,都可能背离原本低碳的宗旨。因为低碳不是随便说说,随便做做,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合乎现实地一步步推进。刚刚过去的2010年,低碳一词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显得格外亮眼。低碳二字从盲目追求“低碳”,以及跟风式的发展新能源,甚至是极具“作秀”式的搞低碳城市样本,都可能背离原本低碳的宗旨。因为低碳不是随便说说,随便做做,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合乎现实地一步步推进。

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为了节能减排我们要: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 ;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 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 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 科技创新 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节约型社会 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 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篇6: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近些年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以开发项目前期顾问等方式在项目的开发建设阶段提前介入,凭借企业在多年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一方面从建筑物设计、施工及其对材料、设施设备的选择上就节能减排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力推动在建项目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同时还积极参与重要设备的调试验收工作,为日后管理中节能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成都嘉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物业前期开发阶段,以“项目规划建议书、施工建设建议书、物业服务建议书”及《住宅产品设计阶段的物业建议标准》的“三书一标准”顾问模式提出包括“节能减排”在内的多项合理化建议,得到开发建设单位的欢迎,并为节能工作的推动践行了社会责任。重庆新龙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过程施行详细的规划与控制,合理利用资源,打造“低碳生活”,2008、2009年分别实现节能降耗270万元和152万元。

二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做好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通过科学调整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延长设施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中国海油大厦管理公司在不降低服务水平和设施设备良好运转的前提下,通过对室外温度变化的监测和统计,随时调整制冷机组开关机时间,以及将冷水机组冷冻水出水温度设定值由原来的7℃提高到9℃等操作手段,使所管中国海油大厦2008年度总能耗比上年减少了6.8%。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世博轴管理中,绘制了详实精准的《世博轴设施设备点位图》,编制了长达160页,多达20万字《世博轴设施设备保障运营方案》,在世博轴设施设备维护上践“新”先进技术,践“知”先进环保理念,践“行”低碳环保设施设备维护,为世博会的低碳运转奉献力量。

三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中主动排查高能耗及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设备,经过与业主沟通,在业委会支持下,多渠道筹措资金或引入节能企业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通过设备改造、强化管理、引进新技术、利用再生资源等多种措施降低能耗和服务成本,实现国家、企业与业主的多方共赢。华通热力集团接受北京鲁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其在管项目业委会的委托,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供热运行托管”模式,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改造,仅2008—2009年供暖季相比,节约电量29076千瓦时,节约天然气17409.1立方米。深圳市利万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近两年接受委托对深圳74个物业服务公司在管的201个住宅小区的二次加压供水泵房供水系统实施换代节能改造,总节电1311万度,折合人民币1309万元。

四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各项节能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树立员工节能意识,培养员工成为能源管理专家,用措施保证节能的实施性,用制度保证节能的持续性。成都嘉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将节能管理内容融入到企业运营指标及管控行动方案中,集中专业技术人才成立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技术手册,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设施设备的能源管理方法,将节能目标落到实处。

五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的社会氛围,引导业主增强节能意识,并将这种意识逐步转化为行为和习惯,让更多的业主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万科物业积极呼吁所管86个社区,逾10万业主家庭共同参与见证“地球一小时”活动,还举办“万科社区HAPPY 家庭节”等活动,向业主传递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当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认识不到位。由于节能减排项目一般是“减支项目”,不是“增收项目”,节能效益不容易直观界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物业服务企业,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新建项目的接管和管理规模的扩大上,对节能减排工作无暇顾及。

二是企业节能减排基础薄弱。节能减排的高投入与物业服务企业资金、技术实力的不足是物业管理推进节能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企业普遍没有设置负责节能减排的专门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对设施设备运行的基础数据缺失,情况掌握不清也影响了节能工作的开展。

三是企业获取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渠道不畅。对于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掌握不清楚,获得行业相关信息渠道不通畅,对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种类繁多的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及其效果把握不准,是当前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设施设备改造工作遇到的难题。

因此,要让节能减排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自觉行动还任重道远。利用这次会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倡议物业服务企业要做节能减排工作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和示范者。希望全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实际行动践行行业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历史使命。

协会当前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全面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积极付诸行动;同时,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意义以及示范项目的宣传,让社会各方面了解行业在节能减排中的贡献和能力,争取有关奖励资金和税收等政策对行业开展节能工作的支持和扶持。

二是调动企业参与节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的作用,采取专题讲座、论坛会等多种形式,为物业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搭建和提供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工作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调动起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中物协将会同各级协会适时在行业内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的评选和经典案例编写工作,通过表彰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推动物业管理行业节能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动态、技术信息及示范项目有关资料等,帮助物业服务企业方便、快捷地获取节能减排政策和技术信息。完善产学研相结

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及产业化。推荐诚信可靠专业水准过硬的节能企业,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工作可选择的合作伙伴。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方式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项目,分享节能项目的效益。

篇7: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 ,致使燃烧化石燃料产生 大量 CO2 ,加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使固碳作用下 降 ,碳汇与碳源不能达到平衡 , 大气中的 CO2 浓度 增加 ,导致温室效应 , 影响全球碳循环。降低和稳 定大气中 CO2 浓度的方式主要有 2 种 : 一是污染物 减排;二是吸收 CO2。后者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 , 这是因为森林具有通过碳汇作用。通过植树造林 吸收、固定 CO2 ,通常其长期单位成本远低于通过 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 , 这 也是近些年森林碳汇项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 重视的主要原因。

森林碳汇发展背景

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 CO2 与日俱增 ,削减 CO2排放量 , 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 已经成为共识。

1992 年 5 月 22 日 , 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 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于1992 年 6 月 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该公约是世界上第 1 个 全面控制 CO2 排放 ,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也是国际社会在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 本框架。该公约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正式生效 ,具有法律约束力 ,旨在降低 CO2 排放量 ,将 CO2 浓度稳 定在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 年 12 月 ,14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 年 2 月16 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 在 2008-2012 年必须将 CO2 年排放量比 1990 年削减 5.2 %。有约束的 CO2 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 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 ,国际上碳交易机制主要有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 I)和排放贸易(E T),碳交易已成为面对气候变化的市场解决方 法。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越来越予以关注 ,如《波恩 政治协议》《、马喀什协定》都将造林、再造林等活动 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 CDM , 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的 CO2 排放量。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现状

综观整个《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市 场 ,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 ,而森林碳汇项目由 于规则、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及不确定性、不稳定 性等诸多因素 ,目前交易项目少。以巴西为首的拉 美国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汇方面表现踊跃 ,主要是 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森林的碳 吸收速率较快 ,造林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他们之前的造林规模有限 ,现在可以用来进行造林和再造林的土地潜力较大。在《京都议定书》的第 1 承诺期内,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现的CO2 减排量不得超过其总减排量的 1 % ,即可在全球 流动抵工业 CO2 减排量的森林碳汇约为 3 500 万 t , 已在国际森林碳汇活动形成竞争机制。

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 ,但发展势头较好。我国政府于 2001 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 ,对开展造 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 和积极支持。自2003 年底 ,国家林业局针对气候谈 判出现的新进展 ,成立了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 室以来 ,国内推行碳汇项目试点和研究与日俱增。2007 年 ,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 调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 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国家发改委 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 , 组织实施全球第 1 个 CDM 森林碳汇项目和多个森林碳汇试点项目。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中国第 1 个森林碳汇项目落户内蒙 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 ,双方约定 ,在第 1 个 5 年有 效期内 ,意大利投资 153 万美元 ,在敖汉旗荒沙地造 林 3 000 h m2 ,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 CO2 减排指标将 归意大利所有 ,通过该项目碳汇交易筹集了生态补 偿资金 ,减轻财政补偿公益林的压力。以中国科学 院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 ,也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 碳循环、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 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及 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已联合发起了中国绿色碳基金 ,以 促进吸纳民间资金开展以固定大气中 CO2 为目的的 造林、经营森林及建设能源林基地 ,并投资森林碳汇 项目进一步降低“碳足迹”。北京市将建立中国绿色 碳基金北京专项 ,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 及个人为森林碳汇造林所捐赠的资金。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分析.1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

(1)国际间相关政策不协调 , 影响森林碳汇市 场的发展。国际气候政策变化 , 特别是《京都议定 书》第 2 阶段减排如何实施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 相关市场规则有待完善 ,因此森林碳汇交易双方承 担的风险较大。

(2)森林碳汇功能、碳汇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尚 不能为碳汇交易、碳汇林经营、碳汇贸易政策提供强 有力的技术支撑。

(3)森林碳汇数量的实时监控系统没有建立起 来 ,严重影响了购买方对碳汇林效果的信用度。

(4)森林碳汇的收益不确定性较高。.2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风险分析

(1)森林碳汇项目需要完成制定方法、证明额 外性、避免碳泄漏等复杂事务 ,还需经过实施国政府 批准 ,并且须由联合国 CDM 执行理事会派出的“指 定经营实体”多次审查 ,最后由联合国 CDM 执行理 事会批准 ,项目存在不被批准的风险。

(2)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都会使森林受损 , 导 致所储存的碳部分或全部发生逆转 ,使森林的总碳 储量发生变化。如果森林碳汇项目发生碳逆转 ,其 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 ERs)将会减少 ,导致 CDM 森 林碳汇项目参与方在进行 C ER s 交易时得不到预期 收益 ,进而导致碳汇项目的交易风险。

(3)CDM 造林项目形成的人工林在项目期内 甚至在项目期结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不能被破坏 , 这要求碳汇输出国在交易确定时间内不能改变这些 土地的性质 ,进而导致碳汇实施国必须承担土地利 用方式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森林碳汇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森林碳汇交易从理论 转变成实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市场工具之一 ,已 从最初的自发交易发展成为有一定制度和规则的市 场机制 ,成为实现全球 CO2 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林、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的研究不断深入 ,正在 为市场交易提供日益可靠的技术支持 ,国际社会不 断完善运作规则 ,无疑降低了森林碳汇交易的不确 定性 ,为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提供更 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通过实施 CDM 森林碳汇项目 ,可引入大量 国外资金(如国际生物碳基金等)开展生态林业项目 , 缓解我国林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促进我国的生态环 境建设。同时 ,还引进国外先进的森林管理技术 ,提 高我国森林管理的技术含量。为此 ,我国在考虑具体 国情和林情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碳交易进展 ,不断探 索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 新 ,必将促进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

碳交易发展迅速 ,市场机制引入到生态服务领 域并正在实践环境服务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的框 架下 ,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全球范围成频繁有关 ,也与乍浦镇为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相对 单一有关。Pb 的迁移途径主要来源于大气干湿沉 降[ 14 ,15 ] ,周边城镇的大气干湿沉降导致了平湖市农 田土壤 Pb 的增加;Cd 的污染有可能与污水灌溉有 关系。其他乡镇如林埭镇表现为 Cd、Pb、A s、Cr、Zn、Cu 和 Ni 人为污染;新埭镇为 A s、Ni、Pb 和 Cd 人为污染;曹桥镇为 Ni、Cr、A s、Cd 和 H g 人为污 染;钟埭镇为 Cu、Ni、A s、Cr 和 H g 人为污染;广陈 镇为 Zn、Cu、Ni、A s、Cd 和 Cr 人为污染;新仓镇为 Zn、Pb、Ni、A s、Cr 和 H g 人为污染;黄姑镇为 Zn、Pb、Ni、Cu、Cr 和 Cd 人为污染;全塘镇表现为 Cr、Cu、Ni、Pb、Zn 和 Cd 人为污染。不同乡镇农田人为 污染类型差异可能与土地种植管理方式有关 ,随意 施肥和污水灌溉均会造成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重金属 人为污染。李海华等[ 16 ]、邓焕广等[ 17 ] 研究发现 ,乱 堆、乱放生活垃圾的渗滤液流入农田也能造成土壤 重金属污染。结论与展望

(1)平湖市农田土壤 Cr、Pb、Cu、Zn、Ni 和 A s 与标准化元素 Al 线性相关性较好 , 地球化学基线 值可信;H g 和 Cd 虽与 Al 线性相关性不好 ,笔者认 为其基线值也可信。造成 Cd 和 H g 与标准化元素 Al 的线性相关性不好的原因可能与 Cd 和 H g 受土 壤环境或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有关 ,具体原因还需进 一步探讨。多变量聚类分析发现 , Cd 和 H g 各自为 一族 ,Cu、Pb、Ni、A s、Cr 和 Zn 为一组合族 ,这与元 素本身地球化学性质有直接关系。

篇8:碳减排的经济影响分析

关键词:碳减排,节能,经济,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碳减排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前不光我国在做好碳减排的工作, 全球都开始重视碳减排的经济价值和现实发展意义。在工业节能中, 往往由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从而造成对具体的环境造成一系列的污染, 我们回过头来再去治理污染, 已经是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怎样才能够做到让经济的发展不会危及到我们生存的环境, 已经越来越重要, 这就得从抓好碳减排在工业节能中的现实作用开始, 将建设好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从低碳经济高度审视工业节能产业

低碳经济的核心指标是碳生产率。研究这种“碳生产率”可以不断地情调碳减排在工业节能中的意义。当我们还不能够准确的将其经济意义给予科学化的分析时, 就得依靠一些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科学化的支撑, 这是一种可利用的发展模式。可是这种模式的发展和利用还需要给予合理的解释, 以至于大部分的人们能够满足其实际利用的需要, 可是, 往往由于大部分的人们还处在低碳经济高度审视工业的边沿, 没有能够深入进行详细的了解, 从而不利于整个节能产业的发展。对于强化这种节能意识的观念很重要, 这就的依靠具体的实施办法来进行有效的支撑。

我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不够求速度, 因为欲速则不达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对于在进行理解低碳经济高度审视工业节能的概念时, 往往在于采取的方法一定要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一种科学的践行节能问题的高度意识。可是由于人们已经在麻痹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将这种代表性方法给予充分的利用, 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偏差, 这得不到纠正, 从而影响整个具体的实施工程顺利完成目标的实现。纵观国内外研究结果, 可以得出几点认识:

(1) 对于可再生资源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好, 因为这种资源对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来讲意义重大。这主要体现在如何依靠可再生和可循环使用的产品来进行具体的施工生产, 从而对减少污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可再生资源可以替代一些不能够在生产的资源。从而为污染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这对于科学化的施工来讲意义很大。替代品很重要, 慢慢地将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起来, 对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

(3) 一般对于我国的现代先进的工业节能措施还不是很成熟, 这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经过科学化的实验就去实施, 从而造成的损失相当的严重, 因此, 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研究力量, 只有技术力量雄厚, 才能够化解工业污染的重大问题。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原来依靠技术的推动, 到现在主要根据工业生产对于环境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压力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一般认为由生物质 (燃料) 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工业的污染。而对于由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大气温室气体的增加量。从这个角度看, 工业节能工业在低碳经济中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2 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抓手

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已经成为工业节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目前, 对于如何进行科学化的节能减排, 对于工业的发展来讲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如何进行科学化节能减排, 我们主要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尽量减少工业造成的一系列污染, 这是一个强硬的经济发展指标。

分析我国的工业对经济发展来说, 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是, 我们不能够以牺牲生存的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经济飞速增长, 这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是得不偿失的。分析当前我国工业的发展思路, 可以看到这种形式下的工业发展已经严重触及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此, 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最低碳的道路才能够将工业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 研发工业节能企业能量系统诊断与集成优化技术

工业的发展会带给我们生存的空间一定的危害性, 这时, 我们主要从其造成的危害来分析,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在于没有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其中, 这种光考虑发展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低碳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所以, 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会对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 结语

完善工业发展理念, 走低碳道路已经是工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足可持续发展之路, 才是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保银, 顾培亮, 陈卫东.国际石油市场演变和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2期.

[2]邓玉勇, 杜铭华, 雷仲敏.基于能源—经济—环境 (3E) 系统的模型方法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上一篇:长版忧伤个性签名下一篇:风景旅游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