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2024-04-23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共17篇)

篇1: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昨天下午,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妈妈大声的喊道:“小炎,快点过来,给你看条信息。”我快速地跑到妈妈身边坐下来,妈妈把手机递给我,我看到手机里面显示着几个大字,“缅怀!含泪,送别袁老……”我的手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仔细,认真地看着。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袁隆平爷爷的名字,我通过网络上的信息和图片,认识了,了解了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在为研究杂交水稻不断的学习。

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这一天,我们伟大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爷爷的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共和国勋章”……,虽然有的奖项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最棒的奖。

袁爷爷在多采访中都会畅谈他的两大梦想,第一梦想:“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那么大,人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就是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第二梦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造福全世界。这些年,袁爷爷年龄大了,但是他仍然奔波在田间地头,有一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这是袁爷爷说的话,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在牛年到来之前,袁爷爷说出自己的牛年愿望就是“牛气冲天,亩产三千”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执着,特别有趣,特别可爱,特别直率,特别有能量的一位老爷爷,他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看过这个信息,我吃每一顿饭都会把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吃掉,还要让弟弟吃干净,也要让他从小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们不要浪费粮食,就是对袁爷爷最大的回报,最大的敬意。

袁隆平爷爷,中国的脊梁,国人的骄傲,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篇2: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1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的话。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饭,饭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是我们的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的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和蔼可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的奠基石。我们所没经历过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2

2021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

依稀记得袁老曾经说过“在一束稻下乘凉。”当时有不少人他痴人说梦,现在看来只是未来的美好憧憬。

袁老爷爷生在乱荡时代,他经历过九一八事变,见证过敌人的铁蹄践踏在我国的河山,又目睹过人民连温饱都无法保障,饿死在街头。

年幼的袁老当时便立下“养活中国”的愿望。在外国“权威”人士发表的文章中,明确指出“水稻杂交实验多次不成功,不少科学家或学者都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的特性。”

元老率领团队迎难而上,多次进行实验。这期间一直忍受着社会舆论,外国报纸也对元老团队的实验没有信心相信中国团队能做到发达国家都无法做到的壮举。

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天才。他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水稻——杂交水稻,产量何止增了一倍。

自那以后,他永远被人民铭记,同时获得了共和国勋章,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院士之一。相信不久以后的将来,杂交水稻会越来越先进,长得像树一样高大,禾下乘凉梦不再是设想。

只可惜他已离我们而去,再也看不到有那一天了……

作为共和国的新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血液,我们一定要铭记袁老的教诲,为人民,为国家而砥砺前行。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4

昨天下午我从网上得知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未见过袁老先生,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袁爷爷,不会忘记他的贡献他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像袁爷爷这样的明星指引护航。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在我们国家人们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爷爷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辛苦的研究杂交水稻的种植,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着水鞋在湿漉漉的。水稻田里亲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爷爷为了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失败,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增加了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就会想起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如果想要纪念袁隆平爷爷,最好的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费,一粒粮食都不要浪费!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5

昨天下午,妈妈和大姨在讨论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我不知道袁隆平爷爷是谁?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虽然我们这里不种水稻,也不种旱稻,但对搞农业的科学家就是热爱,农民的心底里感恩于农业科学家的奉献,老一代的人们普遍务实,不慕名利,因为他们挨过饿,知道什么最为重要,除了国家安全便是国家粮食的充足,爷爷那一代人特别的珍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是要拿汗水和心血交换来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感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相信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感动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激励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就让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吧。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以后我们要做到不随便浪费一粒粮食便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袁隆平爷爷,虽隔千里,但祝您一路走好!

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6

昨天下午,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妈妈大声的喊道:“小炎,快点过来,给你看条信息。”我快速地跑到妈妈身边坐下来,妈妈把手机递给我,我看到手机里面显示着几个大字,“缅怀!含泪,送别袁老……”我的手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仔细,认真地看着。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袁隆平爷爷的名字,我通过网络上的信息和图片,认识了,了解了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在为研究杂交水稻不断的学习。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这一天,我们伟大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爷爷的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共和国勋章”……,虽然有的奖项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最棒的奖。

袁爷爷在多采访中都会畅谈他的两大梦想,第一梦想:“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那么大,人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就是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第二梦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造福全世界。这些年,袁爷爷年龄大了,但是他仍然奔波在田间地头,有一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这是袁爷爷说的话,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在牛年到来之前,袁爷爷说出自己的牛年愿望就是“牛气冲天,亩产三千”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执着,特别有趣,特别可爱,特别直率,特别有能量的一位老爷爷,他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看过这个信息,我吃每一顿饭都会把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吃掉,还要让弟弟吃干净,也要让他从小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们不要浪费粮食,就是对袁爷爷最大的回报,最大的敬意。

篇3:以岸英为榜样做最好的自己

一、在历史积淀中寻找榜样

沈阳市岸英小学原名沈河区令闻街第三小学,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薄弱学校,如何才能让这样一所薄弱学校“柳暗花明又一春”?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做事要有目标,做人要有榜样,一个优秀的榜样胜过无数次的说教。2000年,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50周年系列活动中,学校结识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毛岸英。毛岸英,作为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儿子,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生命虽然永远定格在了28岁,但却在人们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同年11月25日,在毛岸英烈士牺牲50周年纪念日这天,学校创建了辽宁省第一支英雄中队一毛岸英中队。2003年6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沈阳市岸英小学,成为全市唯一一所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

二、在学校发展中丰厚内涵

2007年4月,原岸英小学与具有百年历史的令闻街第一小学进行整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岸英精神完美相融,成立了集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新岸英小学。学校逐步构建“以岸英为榜样,做最好的自己”的核心办学系统。在回顾分析毛岸英烈士成长经历和岸英小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对学校和师生提出的新要求,形成了适合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五维目标”,即大爱、坚韧、好学、担当、力行。岸英小学在办学过程中,以岸英精神为载体,认同差异,尊重个体,实现教育的本真,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适合而优质的教育。

三、在办学实践中学做榜样

1. 榜样,就有前行的方向。

英雄文化从一个铜像、三棵小树开始。在岸英的校园里,庄严伫立着毛岸英烈士的半身铜像和三棵郁郁葱葱的“岸英树”。每天清晨,同学们都要在树下举行庄严的护树挂牌仪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最好的自己从一块班牌开始。岸英小学的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块特殊的班牌,上面有某一个学生的照片和简要事迹等。每班每月都要评选一名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并以这个学生的名字来为班级命名。

向上的力量从一套校本教材开始。为了让岸英精神深入人心,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出适合低、中、高年段学生使用的《知岸英》《学岸英》《做岸英》校本教材。

2. 凝聚,就有教育的力量。

让管理者走进教师。在做校长的十几年岁月里,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坚信既要有原则,又要有灵活。要把教师当作朋友和亲人,放大他们的优点,容忍他们的不足,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教师才会尽心竭力地工作。

让家长走进学校。第一步,转变观念,让家长知道原来家庭教育的影响甚至大于学校教育。第二步,互相影响,在家长中树立典型,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定期刊发教子体会文章,在家长中形成具有正能量的团队。第三步,让家长参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真正的走进学校,形成合力。

让社会资源走进教育。《前进报》原社长冯荆育毛、沈阳市雷锋文献收藏家郭兴魁等,是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这些“五老”以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被誉为“小巷总理”的市劳动模范山东堡社区的书记段国慧……他们贴近生活的故事,像一股清泉,浸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3. 班队活动,就有个性的成长。

仪式活动,传递信念。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岸英中队的交接、“岸英式好少年”的颁奖以及与部队官兵的清明祭扫等,都是岸英小学的常规仪式,也成为孩子们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永远值得回味的记忆。

节日活动,传递温情。每年的春节、建军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都要开展“小岸英大致敬”活动,通过拜访、电话、书信等方式,向老英雄、劳动模范等校外辅导员们表达敬意、送去祝福。

篇4:以父亲为榜样

什地的爸爸是一个以身作则,并且不厌其烦地教导子女向善、行善的好父亲。他个性耿直忠厚,从来不做非分或违法的事。他担任首相多年。不但不会仗着自己官高势大到处欺压百姓,反而清廉自守,勤正爱民。绝不接受任何人的贿赂。所以,甘地的爸爸并没有为家里赚取大笔的财富。不过,甘地的爸爸却因为具有高洁的人品而深受国王及人民的爱戴,也获得了妻子及儿女的敬重。尤其是甘地,他更是以父亲为榜样,有时他甚至幻想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像父亲那样,人前人后地受尊敬。

有一次,当时的英国政府派遣杰鲁士督学到学校测验学生的英文程度。杰鲁士一共出了五道题目,其中四题,甘地都答对了,只有“茶壶”这个字不会写。他坐在位子上盯着考卷左思右想,就是想不起来。这时,老师刚好走到甘地后而,看见甘地还有一题没作答,就频频用鞋尖踢甘地的椅脚,暗示甘地偷瞄邻座同学的答案。可是甘地不但不愿偷看别人的答案,反而很快就把考卷交了出去。

当考试成绩发表之后,老师把甘地叫到面前对他说:“傻孩子,偶而作弊一次有什么关系?这次全班同学都考满分,只有你一个人考八十分:如果你听老师的话,一定可以考一百分。唉!真可惜,就差你那二十分。不然我们就可以接受表扬了。”

尽管老师这么抱怨着,甘地却不以为然的反驳老师,说:“我觉得靠作弊获得高分而被表扬是可耻的,那样会辜负了父亲对我的期望。我坚持凭我的实力考取满分。”说完,甘地就背着书包回家了。

篇5:以袁隆平爷爷为主题的作文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小时候的袁隆平,因为去农田里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决心要在农场里工作。长大以后,他选择农业,不顾众人的反对。

曾经的中国闹饥荒,他为水稻的产量而苦恼,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十几年时间的付出,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终于将杂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杂交水稻,为中国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隆平爷爷的成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没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骄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吃到,他就会继续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个月前,袁隆平爷爷仍在研究水稻,只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里总会留下几颗洁白如玉的饭粒。她们在碗中痛苦地呻吟,可我却听不见。就在袁隆平爷爷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闲地坐在桌上吃饭。一块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经很饱了,可碗里还有饭没有吃完。

刚想把它们倒掉,我就听见爸爸的手机里响起:“我们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凌晨逝世。”这件事像琴音,拨动着我的心弦。转头看着碗里我将要倒掉的晶莹剔透的米饭,再想想袁隆平爷爷用一生为我们解决了温饱,我却在这里浪费他的成果。

我的痛从心底的深处蔓延开来,传遍全身。我将饭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将一粒粒米饭送进我的嘴里。不一会儿,碗中的饭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经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样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虽然我明白得有点迟了,但是我相信这还不算晚,今后我再也不会浪费食物,再也不会让任何一粒米饭留在我的碗里。

传说人死后会到天堂或者地狱,袁隆平爷爷一定会是天堂里的天使,在天上永远照耀着我们。

篇6: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吃饱肚子,摆脱饥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君王都拥有一个古老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吃饭成为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古时历代君王绞尽脑汁也未能解决。

随着新中国成立,“稻田里一颗闪亮的巨星”诞生了,他目睹了人民粮食短缺,腹不裹食的凄凉现状,于是他下定决心改良水稻品种,在他的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努力下,发明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由此造福了全世界。他被我国政府授于“全国先进科技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爷爷,他创造的奇迹与价值备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曾有记者问过袁爷爷,您的身价值1008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袁爷爷含笑回答记者,对金钱我从无概念,我更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我还是会花,至于我获得的奖金都放在基金会里,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元钱,但我更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块钱的汗衫,穿着很舒服也很精神呢!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啊,这就是高尚而又伟大的袁爷爷。

可就在昨天,5月22日,一声晴天霹雳,巨星陨落,天地同悲,我们敬爱的袁爷爷抛下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水稻事业和他的“禾下乘凉梦”去了天堂。曾经十里长街送总理,但在昨天,长沙街头出现了十里长街送袁爷爷的悲壮场面,人们奔走在大雨中,追随着爷爷的灵车,流泪大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真是闻者落泪,看者伤心,我不禁跟着泪流满面,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粒粮食,像袁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贡献一生的人!

篇7: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在我们国家人们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爷爷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辛苦的研究杂交水稻的种植,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着水鞋在湿漉漉的.水稻田里亲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爷爷为了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失败,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增加了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就会想起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8:以名师为榜样, 做最好的老师

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 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李镇西老师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 学会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 学会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 学会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读着李老师的话, 感触颇深。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 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 而“不可理解”变为“非常自然”正是老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自习课上, 我会和孩子一起谈论动画片;课间十分钟, 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比赛中赢了, 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欢笑;输了, 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流泪。我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二、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

童心与教育弥足珍贵。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 便是爱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 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都喜欢, 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那些潜力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耐心。用心观察, 不难发现, 他们对成功有着更迫切的渴望, 只是由于某方面较差, 因此他们的心理会显得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我们作为老师, 应该给他们更多一点关爱, 一分理解, 一分耐心, 一分热情和支持, 期待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爱护下茁壮成长。

三、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静下心来想想, 作为老师, 有谁没有伤害过孩子的自尊心?一次大庭广众下的批评, 一次迟到的罚站, 一次厉声的斥责……其实, 这些行为都在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这种好似开“批判会”式的教育, 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 并使之受到伤害, 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 无法弥补的!

四、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

作为肩负教育使命和引领责任的老师, 当然应该在思想上更成熟, 学识上比学生更渊博, 但这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童心与童心的相遇, 才是自然而然的平等。

生活的阅历赋予我们成熟, 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 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 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 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对假丑恶的毫不妥协, 火热的激情, 正直的情怀, 永远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我坚信: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 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 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 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 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将会引领着我在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永不止步, 一本好书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 让我在教育的天空中越飞越高!我将用我的爱心和童心为孩子们也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 愿孩子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做最好的老师, 是我一生的追求!

摘要:做最好的老师就必须认识到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 做到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关键词:童心,师爱,自尊心,平等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 2008-05.

篇9:以名师为榜样,做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童心;师爱;自尊心;平等

研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撰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受益匪浅。走进书中,好似在和名师对话,李老师那先进的教育理念,朴实无华的语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鼓舞着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李镇西老师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学会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会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读着李老师的话,感触颇深。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不可理解”变为“非常自然”正是老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自习课上,我会和孩子一起谈论动画片;课间十分钟,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比赛中赢了,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欢笑;输了,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流泪。我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二、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

童心与教育弥足珍贵。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那些潜力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耐心。用心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对成功有着更迫切的渴望,只是由于某方面较差,因此他们的心理会显得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给他们更多一点关爱,一分理解,一分耐心,一分热情和支持,期待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爱护下茁壮成长。

三、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静下心来想想,作为老师,有谁没有伤害过孩子的自尊心?一次大庭广众下的批评,一次迟到的罚站,一次厉声的斥责……其实,这些行为都在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这种好似开“批判会”式的教育,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四、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

作为肩负教育使命和引领责任的老师,当然应该在思想上更成熟,学识上比学生更渊博,但这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童心与童心的相遇,才是自然而然的平等。

生活的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假丑恶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我坚信: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将会引领着我在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永不止步,一本好书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在教育的天空中越飞越高!我将用我的爱心和童心为孩子们也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愿孩子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2008-05.

[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9.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篇10:为袁隆平爷爷写一封信

您好!

我是XX学校的一名小学生,我叫XX。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我们班组织的,海水稻种植活动。从7月份到10月份,4个多月的时间,老师、同学、家长一起参与关注海水稻的成长。从浸泡种子,看种子发芽,育苗,插秧,浇灌,捉虫,到现在的抽穗,开花,期待着最终的收获。通过参加这项活动,我学会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实际知识;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参与一件事情,坚持,记录,思考;我第一次这么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脚踩进泥土里插秧,这些经历我一定会终生难忘。通过自己亲自劳动,也更有“粒粒皆辛苦”的体会,也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情,要面对各种困难,很需要坚持不懈。“实践出真知”不平凡的四个月,让我受益匪浅。

袁爷爷,我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从19XX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你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无怨无悔地一心扑在稻田。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您创造了奇迹,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1100多公斤。您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伯伯都亲切的称呼您为“米菩萨”,您当之无愧。

青岛是我的家乡,这里也是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里有着约50万亩的盐碱地,如果这50万亩地全种上海水稻,一定会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提供更多的帮助。我愿接过袁爷爷手中的旗帜,传承海水稻种植,做一名“中华小稻农”。

我知道袁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一个“覆盖全球梦”我愿继承袁爷爷的梦想。大师终将老去,手握历史接力棒的我们,理当责无旁贷的扛起使命,不负青春年华,追梦的路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袁爷爷,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铭记于心的英雄。所以,请允许我在此表达对您真心的祝福与敬仰!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篇11:袁隆平爷爷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袁隆平爷爷的作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袁隆平爷爷的作文1

这是全国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级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举国上下,悲痛欲绝。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出现,广大人民纷纷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对他们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爷爷真的是太伟大了!

他年虽近百,却不在家乐享天伦之福,而是终日奔波在实验田,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灵的秧苗,在和风中翩翩起舞,那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爷爷毕生追求的是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我们中国人,因为有袁隆平爷爷,端稳了饭碗,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世界都为之震惊。

像这么一位对人民做出卓绝功勋的杰出科学家,广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请看看各个媒体平台下的评论: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稻花香处忆袁老,泣雨声中送英雄。我们的“神农”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带着种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听听人们的请求: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为中国人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的袁爷爷。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隆平爷爷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袁隆平爷爷生前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将一生奉献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说我浪费粮食,其他人没有资格。因为是他让我们不再饥饿,不再担忧温饱问题。

请求国家将5月22日设为珍惜粮食日!以此纪念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学生们应该铭记5月22日,好好学习,带着袁隆平爷爷那份对我们的希望,为国家争光!

袁隆平爷爷的作文2

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袁隆平

学校走廊里,挂着许多科学家、历史伟人、革命烈士的海报照片和资料。平常路过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看看,可总是感觉他们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最熟悉的,莫过于挂在我们教室对面墙上的袁隆平爷爷的海报,每天出了班级门,都会习惯性的看看。所以,每当看到袁爷爷的照片,听到关于袁爷爷的新闻,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可能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班级门口“守护”着我们的缘故吧。

听过他的故事,知道他的功绩,他和杂交水稻让亿万人民不再为粮食而担忧。

也许是巧合吧,仿佛总有一种冥冥中的注定,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最后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袁爷爷的照片,才匆匆忙忙跑下了楼。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爷爷在地上播种,在天上洒下甘霖。一阵微风吹过,这些金黄的稻子见证了袁爷爷生而平凡,但却无比伟大的一生。“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中国人民有一个梦,九十多岁高龄的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孩子们,坐在金色波浪般的田地里,看着蔚蓝的天空,那是“禾下乘凉梦”实现的那一天。

如今,国家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们似乎从不用担忧粮食问题和医护保障。可是,不要忘了,祖先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托,也不要忘了,无数像袁爷爷这样,穷尽一生只为照亮来时路的那些伟人们。

所谓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有了今天“医食无忧”的生活,正是伟人们穷尽一生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挫折,面对了我们不敢面对的.苦难,负重前行,为亿万人民带来幸福。

经历过战乱,体会过饥荒,为了万千同胞甘愿牺牲一切,受过伤害却依然相信那个“禾下乘凉梦”的梦想。最终,愿意为世界留下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便是袁隆平爷爷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原因。

国之脊梁,国士无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名垂千古,万世流芳。

弥留之际,正值正午。华夏大地千家万户传来午饭香喷喷的味道。

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袁爷爷说:“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们吃完午饭。”袁爷爷待全国人民吃完午饭后,静静的离开了。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爷爷,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吃饭。

袁爷爷其实从没有离开,他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袁隆平爷爷的作文3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当我和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甚至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的。在一瞬间,我的心中仿佛是灌满了铅,变得无比沉重,因为他可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啊!是他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解决了整个中国所急的粮食困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永垂不朽的伟人!

我平时最爱吃的主食就是大米饭,而这大米的绝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吗?他曾说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则用自己毕生精力,去实现了这一句话。现如今,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的水稻,已经中上了他的杂交水稻,这些水稻,喂饱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他毕生只做好了这一件事——杂交水稻,而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被世界铭记!

愿您一路走好,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时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侠;

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饭的。

袁隆平爷爷的作文4

就在昨天,5月22日,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去缅怀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一颗巨星陨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国人民自发组织队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风雨中,对袁隆平老先生的遗照,多次鞠躬。当时现场的人数达几百人,每个人眼里无不含着着热泪。人人都悲痛至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国之脊梁,就在这一天,轰然倒下。他,让中国人民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了亿万人的口粮问题。这位奋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国人永远怀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后,网友竞相发言,而许多人却不敢相信。一位网友评论道:“中午刚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以为是看错了。朋友在后面拍着我的肩膀,流着泪说:接受现实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溃了。”没错,许多人都不肯接受这个现实,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电话,反复确认,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数都泪流满面。没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饿殍满地的场景还会出现。节约每一粒粮食,使每一粒粮食都尽其所能,帮助人民,就是对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说过:“会各国培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让他们遍布全世界,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杂交水稻正不断地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十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遗言中说道:“丧失从简,不要让殡仪馆安排任何群众悼念。”一位曾经的国之栋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据疫情形势,毅然拒绝了殡仪馆接待群众悼念的意见。

篇12:描写袁隆平爷爷的作文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老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袁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使命追求。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袁老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目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这位老人也是最伟大的农民,他留给青年人的话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人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篇13: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爱国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的基本要求, 英雄榜样是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重要主题。大连市旅顺口区龙头中心小学紧紧依托旅顺口区“十大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资源优势, 从2003年起, 开始建立第一支“英雄中队”。学校以“英雄榜样教育”为载体, 以亲身体验为学习方式, 使昔日的革命烈士、今天的英雄模范成为队员崇敬、学习的榜样。

一、树立榜样, 让英雄走进我们 的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 在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在学生喜欢的前十位偶像中, 九位为影视或体育明星, 另一位是雷锋。选择明星的比例为68.4%, 选择杰出人物的比例仅有13.7%。细分榜样排行榜, 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科学家、企业家、劳动模范等, 无论是作为偶像还是榜样, 所占比例均不足5%, 英雄作为榜样的比例略高, 也仅占6.7%。

我们深知, 偶像和榜样对一个小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强大的引领作用。如何“像崇拜明星一样崇拜英雄和榜样”成了我校有效开展德育活 动, 培养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题。为此, 我们申报了省规划立项课题, 开始更加全面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二、建构机制, 把“英雄教育”纳 入教育体系

1.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英雄中 队”。

创建英雄中队, 以英雄名字命名中队, 把烈士的英名写在队旗上, 完善教育目标、途径和评价机制, 把英雄教育模式化、系列化。

2.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 程。

以乡土教材作为课本, 将旅顺口的人文地貌、学校所在街道的榜样故事等整合为鲜活的德育素材, 以英雄榜样、名人事迹为载体, 让榜样精神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3.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系列活 动。

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整合优化, 定期开展多元、丰富的英雄中队教育实践活动。

4.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多一把尺子, 多一个闪光点”。定期开展“英雄中队规范班”“英雄中队四好少年”评比活动。

5.建立“做英雄传人”教师榜样提 升机制。

如何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品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打造一个传承英雄精神的团队呢?我校建立了“现代资源——合作研修——学科专题”的研修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做英雄传人”的能力。

三、创新方法, 丰富教育内涵

1.丰富榜样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英雄教育”过程中, 我们从简单机械地学习“英雄事迹”转化成以学习英雄精神为重点, 把学英雄与养成教育、榜样教育、社会实践与体验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 使“英雄教育”多元化、现代化, 不断丰富英雄教育内容和方法。

(1) 重视和发现身边的榜样。我们深入乡村, 将乡村中的模范事迹编入教师的备课本里, 要求教师随机讲解模范事迹, 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故事, 学到他们贡献家乡的情怀, 感受到新时代英模的高贵品质。

(2) 我们将爱国、无私奉献、坚持正义等榜样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分类, 注重榜样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王进喜、钱学森、雷锋、袁隆平……他们身上勇于创新, 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了时代的标志。

(3) 赋予学生榜样建构权,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 建构自己的榜样, 让他们在学习交流中, 调整确定自己的榜样。

(4) 增强榜样魅力, 将榜样明星化、平民化、多元化, 使榜样与偶像互相转化。

2.深化“英雄教育”内涵。

学习榜样精神, 让每个学生在人格上学会自尊, 在学习上学会自主, 在生活上学会自理, 在意志上学会自强, 在行为上学会自律。我们提出“打造六项能人活动”。做有用人: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 学英雄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对他人和自己负责的精神, 让学生心中有“责任”, 做有用的人。做带头人:班级与班级之间互动, 学英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让学生思想上有“动力”, 做各项活动的带头人。做高尚人:课内与课外间互动, 学英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情操, 让学生精神上有“信念”, 做高尚的人。做勤奋人:学校与家庭互动, 学英雄知难而上, 顽强拼搏的品行, 让学生行为上有“目标”, 做勤奋的人。做形象代言人:学校与社区互动, 学英雄无私奉献的人格, 让学生举止中有“温暖”, 做形象代言人。做坚强人:学校与社会互动, 学英雄临危不惧的气概, 让学生肩膀上有“担当”, 做坚强的人。

四、利用资源, 升华“英雄教育” 的情感

1.优化教育环境。

在学校环境建设中, 我校努力做到层层有新意, 处处有内涵, 级级有深意, 阶阶有外延。一楼红色的希望, 二楼金色的童年, 三楼蓝色的梦想, 努力打造怡情励志的校园文化。学校还投入资金, 不断完善图书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 以高科技手段为载体, 促进榜样教育现代化;充实藏书量, 健全管理制度, 让图书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 实现了“德艺双磬”育人目标。

2.优化行动模式。

学校命名了校园中的12支英雄中队, 成立了中国《关心下一代》杂志大连小记者总站、旅顺龙头分站, 并聘请了战士作家高玉宝、李光祥、岳维忠、王慧等作为学校名誉校长和校外辅导员。党支部与大队部联手, 在周边五个村挂牌实践。来到龙头村, 孩子们从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人大代表、龙头村书记张杰那里懂得了爱家乡就要努力为家乡做贡献做实事的道理。结合此项活动, 我校先后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性、常规性、专题性爱家乡系列教育活动, 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每一位走进龙头中心小学的孩子第一堂课都是从“传承榜样精神”开始的, 我校把“教书和育人, 课堂与兴趣”视为颗颗珍珠, 穿在榜样教育这根德育的主线上, 让英雄教育活动没有“围墙”。将课堂向社会延伸, 开展了“找榜样、重实践、访英模、走家乡”等活动。

我们在万忠墓、白玉山、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等, 对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在一座座烈士墓前, 学生们献上自己亲手编制的花篮, 并在金伯阳广场举行入队仪式。每年清明节、建队日、国耻日、烈士遇难日等纪念日都适时进行祭拜英烈活动, 开展了我为烈士做名片、“烈士墓前栽棵树”“续写雷锋日记”“超越时空的对话”等活动。我们还在当地找到了王立功、安 玉宝、王成奎等烈士的陵墓, 看望了刘仁利、丛者友等战斗英雄, 也有幸结识了李光祥、高玉宝、岳维忠等将军, 感受到身边英模人物所具有的高尚情操。系列教育活动, 让学生们的情感由爱家乡升华到了爱祖国。

篇14:描写袁隆平爷爷的作文

举国痛悼。

天安门前的红旗以不可思议的姿态降至了半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在重大人物逝世时,可降半旗。红旗用无力地飘扬证实了这个噩耗。

据说,当有大事发生时,人们都记得他们当时在干些什么。我清楚记得今天下午的时候我正在做什么——我有些不尽兴的去补习班。

经过两个小时后,我回家查化学实验的资料,却看到了一则头条新闻,12个黑色加粗的简宋字体却显得苍白:

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去世了?!”我抬头看向尧尧。

尧尧也查了一下资料:“下午1点多……”

不舍?还是空虚?一时间,我心中有些许五味杂陈,像一株尚小的向日葵,看到太阳落下去了,有一种被黑暗包裹的恐慌。它如潮水般而来,又久久不肯退去。

夜晚,老妈娴熟的为我铺床,那盖着床的平整床单,又让那潮水袭来。我低声说道:“妈,“袁大爷”(我妈对袁隆平的昵称)走了。”

老妈正用力抖着被子,突然手一抖,被子皱了一个角。

“人总有生老病死?对吧?”老妈盯着那个皱角,又用手把皱角抚平了,“你留不住一个人,但总要活好当下,对吧?”

是啊,活好当下,但,总是舍不得。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稻花香依旧,可他们那位敦厚的老父亲——不在了。他解决了半个中国的`温饱,让吃饱再也不是大家的奢望。当他的遗体被推上车时,周围的人不同而约的肃穆起来,不想打扰这位伟人的长眠。目送着,他去的远了……

路过厨房,看见锅中还剩下些许饭,我突然想起它们明早应在的归宿……

两个鸡蛋一勺盐,碎金犹在锅中留。我第一次为自己做了所谓的夜宵,一碗有些咸的蛋炒饭。我夹起最后一粒米饭送入口中,小小一粒,却在口中越嚼越多,有些难以下咽。

回到房,我拆下的闹钟的电池,把指针调到了1点07分——我们挽留不了一个人,我们也总不能依赖一个人,我们要活出当下。

如果21世纪会流泪,那泪光中一定有三个字——袁隆平。

最后的最后,借用鲁迅的话:

篇15:关于袁隆平爷爷的作文

——袁隆平

学校走廊里,挂着许多科学家、历史伟人、革命烈士的海报照片和资料。平常路过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看看,可总是感觉他们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最熟悉的,莫过于挂在我们教室对面墙上的袁隆平爷爷的海报,每天出了班级门,都会习惯性的看看。所以,每当看到袁爷爷的照片,听到关于袁爷爷的新闻,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可能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班级门口“守护”着我们的缘故吧。

听过他的故事,知道他的功绩,他和杂交水稻让亿万人民不再为粮食而担忧。

也许是巧合吧,仿佛总有一种冥冥中的注定,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最后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袁爷爷的照片,才匆匆忙忙跑下了楼。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爷爷在地上播种,在天上洒下甘霖。一阵微风吹过,这些金黄的稻子见证了袁爷爷生而平凡,但却无比伟大的一生。

“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

中国人民有一个梦,九十多岁高龄的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孩子们,坐在金色波浪般的田地里,看着蔚蓝的天空,那是“禾下乘凉梦”实现的那一天。

如今,国家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们似乎从不用担忧粮食问题和医护保障。可是,不要忘了,祖先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托,也不要忘了,无数像袁爷爷这样,穷尽一生只为照亮来时路的那些伟人们。

所谓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有了今天“医食无忧”的生活,正是伟人们穷尽一生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挫折,面对了我们不敢面对的苦难,负重前行,为亿万人民带来幸福。

经历过战乱,体会过饥荒,为了万千同胞甘愿牺牲一切,受过伤害却依然相信那个“禾下乘凉梦”的梦想。

最终,愿意为世界留下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便是袁隆平爷爷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原因。

国之脊梁,国士无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名垂千古,万世流芳。

弥留之际,正值正午。华夏大地千家万户传来午饭香喷喷的味道。

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

袁爷爷说:“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们吃完午饭。”

袁爷爷待全国人民吃完午饭后,静静的离开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爷爷,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吃饭……

篇16: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

袁隆平爷爷非常低调,他身价过千亿,平时只穿十几块钱或者几十块的衣服,国家给了他豪宅,可是他把房子改成了研究“海上杂交水稻”的地方。

我们国家有很多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可歌可泣的人。郭明义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用6万毫升的鲜血挽救回了75条鲜活的生命,用执着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000多人的爱心。杨善洲带领大家在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里,种植树木为5。6万亩,他一干就是22个春秋。任长霞是一名公安局局长,有一次一些坏人把七个人害死了,任长霞决定挖掉这颗毒瘤,那几个人要用钱贿赂她,她却依法惩治了那些坏人。

但是也有一些人只为自己着想,不择手段,做了很多坏事。李敦书是湖北武汉局局长,利用权力收取贿赂二十多万元。之前有一些人为了赚钱,居然在大家喝的牛奶里放了一些让人生病的三聚腈胺。还有一些主播,她们晒一下包包,开一下豪车,制造一些假新闻,粉丝们就会傻傻地给他们刷礼物。我觉得,那些反面教材根本不能和袁隆平爷爷这样正能量的人相提并论。

篇17: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的作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自古以来, 榜样典型教育是世人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 更是激励个人成长成才、维护社会稳定的教化方式。榜样把抽象的道德理论形象化、人格化, 使学习者内心产生共情, 逐渐通过主动效仿并外化为实际行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榜样典型的作用值得挖掘和探究。但随着社会变迁、全球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转型的加速, 这种传统教育方式不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90后”青少年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思想敏锐, 兴趣广泛, 参与意识较强,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他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极强, 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 不少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传统榜样经过时间的检验, 与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已有了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不求高大全、但求真善美”的身边典型呼之欲出。

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对“90后”高职生在尊重培养个性的同时, 给予规范性影响;引导确立目标的同时, 给予信息性影响;激发战胜挫折的同时, 给予实践性教育,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江苏工院) 将身边典型的创树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把身边榜样作为激励和教育全院师生的鲜活教材, 在近五年的创新实践中, 逐步摸索出“发掘身边榜样, 汇聚前行力量”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构建形成了“发现培育—整合宣传—辐射发展”的先进典型培育及榜样示范的良性运作机制。

二、搭建平台, 挖掘身边榜样

人们常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价值多元、观念嬗变的今天, 榜样也正由“传统英雄”向“平民典型”转变。江苏工院重视身边榜样人物的创树, 因为和其他榜样相比, 身边榜样更能贴近实际, 更容易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因为对于“90后”高职学生来讲, 身边榜样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而是学一学、够一够、拼一拼就能达到的“现实目标”。身边榜样的创树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之中,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辅人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的判断。因此, 学校在顶层设计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职工的绩效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 实行量化考核和管理, 同时完善考评机制, 将榜样奖项作为教职工评职称加分条件;对学生采用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将基础文明素质以学分形式体现, 并将其列为学生评优评先评奖的必备条件, 将榜样的选拔体制常态化。榜样挖掘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只有确定榜样的基本标准与原则才能确保榜样挖掘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江苏工院在实施过程中, 制定了评选表彰办法, 不断总结完善了评选标准, 真正使评树活动成为操作规范、行之有效的“官方评选”。

在江苏工院, “身边榜样”的评价标准不在于大而全, 而是每一个具有微小闪光点的普通工院人。学校积极搭建平台, 通过各式各类的评比、活动, 发现闪光点、培育榜样。在教职员工中组织开展“文明教工”、“巾帼文明示范岗”、“师德标兵”、“三最”、“三星”评选等活动, 开展“学党史树理想信念、学典型树人生标杆”活动和“践行师德创先争优, 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好青年百人榜”“南通市好青年”的评选, 在学生中开展“三百标兵”评选活动, “评标兵、树榜样、促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的评比和宣讲活动更成为江苏工院基础文明建设月的品牌……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人人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

三、助力校园善举, 营造身边榜样的“蝴蝶效应”

江苏工院把深入挖掘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头戏。在江苏工院思政工作者眼中, 身边榜样的创树不能仅靠简单的事迹评比和投票选拔, 必须要有完善和完备的助推机制、辐射体制, 发挥身边榜样引领作用的意义远远大于评比本身。因为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信息开放年代的“90后”高职生来说, 他们不缺对榜样的认知, 缺的是对榜样的认同和效仿。如何利用助推榜样、提升“90后”高职生对身边榜样的认同感, 营造身边榜样的“蝴蝶效应”, 成为思政工作的关键点。江苏工院通过打造“爱心橘”校园文化品牌, 践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把助力校园善举作为突破点。

2013年初, “爱心橘”的故事将江苏工院染成了温暖的橙色。故事的主角是江苏工院一名普通教师陈冬梅与她的丈夫。为了帮助山区解决滞销橘子, 两人自费收购4.5万斤的橘子, 经过28小时的长途运输将橘子从湖南芷江山区运到江苏南通。橘子来自陈冬梅丈夫的家乡, 卖橘的收入是当地孩子学费的唯一来源。陈冬梅夫妇的善举感动了江苏工院上下。学校党委以学校的名义购买1万余斤橘子, 作为福利发放给全校教职工;教师义务到仓库帮忙分类、整合橘子, 并组成爱心车队运输;学生帮忙将爱心橘分装成628袋, 大学生记者团还利用微博平台, 向社会讲述爱心橘的故事。经过社会媒体的报道, 爱心橘的后援团不断扩大。热心市民与单位纷纷伸出援手, 积极购买。4.5万斤橘子在三天内销售一空, 扣除所有成本, 还多出1万6千元。陈冬梅老师将这笔善款用于资助山区贫困生。爱心仍在持续发酵。江苏工院举办“微有爱、聚大爱———让陈老师把爱带回家”公益捐赠活动, “大手拉小手”圆梦芷江公益捐赠活动, 全校师生积极为山区儿童捐资捐物;江苏工院师生用募集到的资金和捐赠的书本帮助山区小学建图书室, 凝聚着浓浓爱意的“爱心橘”图书室已经落户湖南山区小学;“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2013年7月, 江苏工院学子跋山涉水到“爱心橘”的故乡开展调研, 并于11月举办营销策划大赛, 希望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教给当地政府;除了助学、农产品销售等方面, 江苏工院还将爱心延伸, 利用本校资源为芷江辍学青年和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推荐就业单位。“爱心橘”串起的长长“爱心链”, 从两个人到无数人, 从校内到校外, 从南通到全国, 这就是榜样的“蝴蝶效应”。他们对山区儿童的关注与支持, 引发了一场爱心风暴。

四、聚焦身边榜样, 汇聚前行力量

一面镜子, 将正能量反射到他人, 引领他们学会责任、善良与担当。当越来越多的江苏工院师生以榜样为目标, 向榜样学习靠拢, 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等精神状态内化为他们的优良“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榜样是品质———这才是“榜样效应”的最终目标。

为充分挖掘师生的亮点, 发现身边的榜样, 学院充分发挥宣传部、二级学院总支及大学生通讯员的作用, 通过收集线索、人物采访、撰写事迹、新闻发布等途径形成了有效的联动发现工作机制。为有效发挥榜样的感召和导向作用, 江苏工院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榜样, 引导榜样成长。学校橱窗栏里展示着榜样人物的事迹, 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离不开对榜样的重点宣传, 同时利用校外媒体展开对身边榜样的报道, 真正使榜样在纸上有名、网上有影、会上有声, 努力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让榜样的影响力辐射到身边、辐射到校园、辐射到每一个人。2013年10月, 江苏工院公益微电影《一花引来百花开》热播, 影片根据江苏工院学生李衡的真实故事改编, 充分展现“中国式资助教育”的力量。微电影让广大师生对榜样的认识更为直观具象, 在全校引起强烈反响。2011年以来, 江苏工院对外发布身边榜样的事迹报道近百篇, 榜样的故事被中国教育报、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新华网、中国江苏网纷纷刊载和报道。

近五年, 江苏工院师生中榜样人物层出不穷。在江苏工院, 榜样是心系教育的已故教师鲍燕伟, 他身患重病时仍坚守教坛、潜心育人, 每学期超额完成教学、科研等工作, 在三尺讲台奉献到生命最后;榜样是退休教师杨玉华, 她全心全意教书育人, 即使退休后仍在学校发挥余热,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杨妈妈”;榜样是致力于科研教师的陈继永, 他认真践行“学必期于用, 用必适于地”的理念, 实现多项技术革新成果, 并积极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锻炼其创新能力……榜样是永不言败的宋超同学, 身体残疾, 却意志坚强, 用画笔描绘自己的精彩人生;坚持不懈的李衡同学, 尽管家境贫寒, 但他学习刻苦, 成绩优异, 生活态度乐观, 演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执着追梦的龚海燕同学, 踏实勤奋, 积极进取, 在服装设计大赛上屡获殊荣……作为榜样典型, 他们从不是遥不可及的被仰望者, 而是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老师或学生;他们也不是由天花乱坠的事迹堆砌, 而是鲜活事迹背后真实的个体;他们更不代表完美无缺, 同样有着自己的缺点与烦恼。这样一群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榜样人物, 点燃了江苏工院师生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成为学校品牌化发展的中流砥柱, 更成为构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机制中催化剂和强行针。

摘要:随着“90后”青少年进入高职校园, 他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生态度、行为准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新变化, 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近年来,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发掘身边榜样, 汇聚前行力量”为主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 从身边榜样的创树出发, 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探索适合高职院校“90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创树典型,创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肖浩宇.榜样教育何以可能: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J].中国德育, 2012

[2] .张莉.接受理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3

[3] .朱慧霞.榜样教育在“90后”中应用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 2012

上一篇:玉河物语现代散文下一篇:联合投资协议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