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

2024-05-01

狂人日记读后感(共6篇)

篇1:狂人日记读后感

书,我始终觉得是人类最伟大的结晶,似乎容有灵魂似的,就是能扣动读者的心。我读书更像是游书,身临其境,宛若成了书中另一个主人翁。读到情节紧张跌宕时,我屏气敛息,读到好事成空时,更是叹息愤怨,以之而喜,以之而悲,诸如此类,真可谓痴狂。而最后读到结局处,更是怅然若失,万千思绪,百感交集。也许这便是书的魅力罢!作者用心感悟,用笔勾画成书,我们用心追随,思考作者,收获内心的寄托,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便缘于此罢。我爱书,更欣赏书的作者,他们如同明星般照耀文学长空,照亮精神的世界,以他们的人格,感动世人,唤醒世人。其中诸如鲁迅、矛盾、巴金、郭沫若、郁达夫等,都是伟大毋庸置疑的。他们生于乱世,以文救国,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之情,献身使命,可谓可倾可佩。

而要问这间感我最深者为谁?我想便是鲁迅了。初次识得鲁迅是在小学一年级,在一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时在我眼中鲁迅不是大文豪、大革命家,只不过是一个和我一般的黄毛小子,有一点很让我佩服的,是他在书桌上刻下“早”来警示自己的行为,我也便对他有了好感。后来的《少年闰土》、《风筝》自不用说,鲁迅是陪我长大的。随着我慢慢的懂事,接触了他更多的作品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一个个跃然于纸上。鲁迅更加吸引我了,我知道了他不仅仅是那个黄毛小子。所以我买了本书,鲁迅的《呐喊》,现在想来都有一段历史了,每每翻起,感慨万千。书之最初一篇《狂人日记》,我对其理解很多,大概也因为读时的年龄不一样所致罢,今日要谈读后感,也便选这篇伟大小说,《狂人日记》读后感,虽说不是什精妙理解,但就算做我对这书的热爱,对作者的敬仰罢!

“《狂人日记》多么酷的一个名字啊”这是第一眼接触时的感觉。往下看“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就有点乱了,这文言文似懂非懂,看得吃力得很,且还看不出个所以然。在往下,清晰了。原来这是写一个人重回家乡后所见所闻,而这中所见所闻令人毛骨悚然——人吃人,赵家的狗、老人、小孩、妇人、郎中甚至是主人公的大哥都打着吃他的主意。如今重头看当时的理解可能会觉得有些儿可笑,怪自己当初文言文功底不够,但是当初感慨还是很深的,虽说可能不着边际,然也算是实实在在地读后感。这世间有吃人的人,而且不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全部,只有主人公在那挣扎,我自然而然站到了主人公那边,同情他的遭遇。

他宛若整部小说中唯一一位光明的象征,可是充斥的黑暗却仿佛快要吞噬掉一切,在灰黑色的基调中,主人公被安上了狂人的枷锁,饱受他人异样的目光,似乎随时可能被这吃人的社会吞没。我深感愤恨,也感到恐惧,这是一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啊,人吃人且不说,正义在这里确实这般的苍白无力。旧社会真的这般模样?如果我生活在那样一个社会,是否也整日提心吊胆怕被人吃掉呢?还是我也变成了那可怕的吃人怪物?我不敢想象那样的社会的存在,如果在那样的社会,我肯定会疯掉的。旧社会真的很可怕,没有一点儿颜色,简直是个地狱,我想鲁迅先生肯定是厌倦了那样的社会!也庆幸我不是当时人。

第一次阅读了《狂人日记》,匆匆带过,后来便不想再翻,也谈不上为什么,就是一种莫名的抵触,这种抵触持续了很久,久得都有点儿模糊,直到已不知是哪一天再次翻阅起这本书,重拾昔时感慨。再次阅读,有些别扭,前言所记文言,确切交代了主人公狂人为患“迫害症”之类,如此便颠覆之前所做结论,一位时代众人皆浊其自清的人物,俨然成了众人笑话的疯子。此一百八十度转变,我都茫然。我思考着,翻阅着一份份资料,《狂人日记》中狂人是真否发狂?一天两天,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始终难以释怀,却也渐渐适应。有一天,我与昔日同伴的好友聚会了,良辰美景佳人,甚是欢乐。便在这时,一人突发“暑假,我们骑车去北京吧!”

众人皆笑他是醉了,笑而不理,任凭其百般解释都被当了玩笑话,酒罢宴散,我们也都淡忘了这件事。可是没想去年八月我收到了一封自北京来的信,香山红叶,狂妄成真……这不是就是这个道理吗?狂人之所以是得了“迫害症”不就是这般道理吗?这不就是中国人的一种通病吗?少数服从多数。然而如果这多数的人是错误的呢?鲁迅先生便是看到了这一点,中国人被封建礼教束缚着,顽固守旧,封建礼法如同吃人般吞噬一切异己,正常之人群指认不和礼法之狂人。“正常”与“狂”是和区别,这无非是一种模糊的定义罢了,又能代表什么。狂人超脱了世俗也许能看到世俗所看不到的光明,这样的狂人又怎得算做疯呢?也许还算是先知呢!

然而在《狂人日记》中前言交代了,狂人病愈并赴某地候补了,这代表了狂人的失败,世俗的胜利,最终少数服从了多数,跳脱世俗之人何在?这无疑是鲁迅先生的讽刺。吃人的礼法最终胜利了,发人深省。鲁迅的《狂人日记》唤醒了当时迷茫的知识青年,也唤醒了当时正被吞噬的民主主义,对抗那吃人的礼法、吃人的封建主义。鲁迅以笔为剑,救国存亡。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赞鲁迅先生为“中国现代第一等圣人”,并御封其为“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总司令”,实至名归。

读《狂人日记》仿佛在看中国社会的状态,看中国人的惰性心理。现今虽说中国日益强大,可是中国不乏无知之人,以无知狭隘的心理看待他人,每每洋洋自得,可谓是精神上病入膏肓。我崇拜鲁迅,以心铸文,以文救民,我待我也有那么一刻,改民之无知,铸传世之良书。

而今我倒要勉励自己。

莫要嘲笑他人之所言,被嘲笑的只该是无知之人。

篇2:狂人日记读后感

——赵县检察院 王占锋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 1

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枣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

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然而: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篇3:《狂人日记》文言序文的意味

某君昆仲, 今隐其名, 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 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 迂道往访, 则仅晤一人, 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 然已早愈, 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 出示日记二册, 谓可见当日病状, 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 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 惟墨色字体不一, 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 今撮录一篇, 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 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 不为世间所知, 无关大体, 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 则本人愈后所题, 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1]

通常人们认为序文的作用是交待《狂人日记》的故事来源, 引出了小说的开始, 也交代了故事的结尾。如果序文仅是此等作用 (即中国传统小说开篇的楔子) , 同样可以用白话文来写。而且序文如果能像正文一样采用白话, 更能使小说在语体和文体上保持全篇的一致性。但正如现在所见, 小说的序文用文言文写成, 正文十三则日记使用白话文叙述。那么鲁迅先生对序文写作舍白话而用文言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是因为白话语体写作不熟练的缘故?仅就后面的十三则日记来看, 鲁迅先生对白话文的应用已相当熟练, 完全能够清晰而艺术地讲述《狂人日记》的故事来源。显然, 这一推论难能成立。

《狂人日记》在当时形势下有“命体作文”的意味, 不使用白话文, 难推其应有的文化责任。众所周知,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应钱玄同之约写成, 发表在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新青年》作为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其创办人胡适、陈独秀均极力主张废文言而倡白话, 认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此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钱玄同更是提倡白话文的悍将, 态度尤为激烈, 直斥泥古的骈文和散文是“选文妖孽, 桐城谬种”。但理论的大肆倡导, 并未能直接促成当时白话文创作兴起和繁盛的局面。在此种语体激烈论战背景下, 《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曾与鲁迅先生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二人的谈话内容除了著名的“铁屋子”喻论外, 钱玄同少不了以编辑的身份要求鲁迅用白话文创作, 以支持新文学运动。随后写成的《狂人日记》就可以说是一部规定了语体要求的“命体”作文了。从这个层面上讲, 用白话文写序文更是理所应当。但在实际创作中鲁迅先生对序文写作却是取文言而舍白话。

由此看来, 这不是文言、白话两种语体熟练与否的问题, 文言序文所起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交待狂人日记的故事来源。鲁迅采用文言写作《狂人日记》序文是一个刻意的行为, 别有深意。本文试图从价值观、叙述视角和阅读接受三个方面来解读《狂人日记》的文言序文的意味。

两种语体———两个世界

《狂人日记》里使用了两种语体———文言和白话, 这两种语体寓含着截然对立的价值观。在这两种不同价值的观照下, 小说构造起两个对立的世界———现实和疯狂。

文言文传达出现实世界的声音。在这短短的序文中, 出现了三个人物来代表现实世界对狂人事件作出评定。第一个是“余”, 狂人的中学良友, 序文的叙述者。依据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的病中日记, 判定其“所患盖‘迫害狂’之类”。第二个是某君之昆, 也就是狂人的哥哥。为其弟病愈候补发出欣慰之笑, 并慷慨把其弟病中日记献诸旧友, 丝毫不谈狂人在病中对他“吃人”本相的“肆意诽谤”, 大有“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味。第三个是某君之仲, 狂人本人。然而序文中的狂人已非那个发现“吃人”真相大声呼喊“救救孩子”的疯狂之人, 他的疯病已经好了, 并有了候补做官的前程。对于病中日记, 现在看来“语颇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 摇头之余, 提笔命名:《狂人日记》。某君之仲, 曾是狂人事件的当事者;某君之昆, 狂人之兄;余, 狂人昔日在中学时的良友, 三人皆以常人心态看狂人事件, 他们的种种举动都出于一个认同:狂人确实病过。在文言序文中, “疯狂”是现实世界给予狂人的唯一评判。

白话文则显现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表明了作者所肯定的价值取向。狂人无端地感到自己所见到的人和狗都有祸害自己的意图和倾向。而且听到狼子村的几个人煎炒心肝以壮胆色;晚上睡不着觉, “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于是断然肯定, “我也是人, 他们想要吃我了”, 这是骇人听闻的发现。狂人对“吃人”的恐惧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大哥请来为狂人诊治的医生, 却让他认识到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从古到今就是吃人的人, 而且大哥也是合伙吃“我”的人, 也就是说, 自己不仅被无血缘关系的旁人吃, 同时也被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吃。医生的诊治没有使狂人好转, 反而加重了狂人的恐惧。狂人深刻地认识到所谓文明社会的吃人, 其实与野蛮的禽兽如海乙那的吃人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因此, 狂人诅咒并决定劝转吃人的人, 并在想象中模拟劝转一个比“大哥小得远”的年轻人。狂人被迫害的幻觉加重, 出现横梁和椽子堆在身上的幻觉。但另一方面狂人却把劝转吃人的想法正式付诸实际行动。第十一、十二则日记, 狂人开始出现亲人被迫害的幻想———“妹子是被大哥吃了”, 被迫害幻想发生了逆转性扩散。然而却又石破天惊地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吃人的人。最后第十三则, 狂人在持续扩散的被迫害幻想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呼救声。然而另一方面却也清晰地表达了一种清醒的绝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被瞒与骗的几千年, 终于由这狂人揭开了盖子, 用癫狂的话语解构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吃人世界。作者通过对狂人一系列变态心理的描写, 以猛烈的炮火轰击了传统的封建道德, 揭露了这种道德是一种“吃人”的道德, 几千年的封建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这是对封建伦理道德本质的最深刻的揭露, 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最深刻的概括。

《狂人日记》的正文用“新”白话叙述, 而序文用“旧”文言写成, 两种不同的语体, 隐含着两种截然对立的价值观。白话文中的狂人虽然思维混乱、精神恍惚, 但他的臆想疯话道出了封建道德“吃人”的本相。狂人的世界看似疯狂但却是个理性的世界, 作者在此用白话赋予了狂人思考、质疑、说真话的现代意识, “从来如此就对吗?”“没吃过人的孩子还有?”这显现出新文化、新道德的要求。在文言文叙述的现实世界中, 狂人恢复了常态。而正是这恢复了正常的世界的存在———文言序文, 一经与狂人所谓的疯言狂语对照, 就凸显出现实世界 (旧道德、旧传统) 麻木、冷漠、血腥的非理性来。正常与疯狂经过理性的检验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白话 (新文学、新文化、新道德) 与文言 (旧文学、旧文化、旧道德) 的孰是孰非在白话日记和文言序文的对立中赫然昭显。关于白话与文言之争, 鲁迅的态度明朗而激烈, 他曾说:“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 得到一种最黑, 最黑, 最黑的咒文, 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 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 因这最恶的心, 应该堕入地狱, 也将决不改悔, 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 妨害白话者。”[2]鲁迅如此激烈而决绝的态度正是对文白两种语体形式所隐含的新旧文学观、文化观、道德观的选择。

双重视角下被唤醒的双眼

序文文言写作的作用, 还在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与正文叙述相比较的审视角度。序文以旁人视角看狂人事件, 正文以狂人视角自叙感受。一个文本, 两重视角, 在此之上还有读者的一双眼睛, 而这双面对两个叙述视角的眼睛, 已不能再像以往阅读传统小说那样置身事外、“站在云端看厮杀”来得轻松畅快, 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卷入了文言序文与白话正文所织造的“狂人疯狂与否”的诊断中。这样的阅读如此辛苦, 但感受又是那样新鲜。

序文的叙述者“余”通过一系列行为来证明、强调狂人事件的真实性:“偶闻其一大病”, 因为仅是“偶闻”, 还是难以断定这一消息的可信与否。“适归故乡”, 则“迂道往访”, 得到其兄长的确认:“病者其弟”, 并“出示日记二册”为证。叙述者“持归阅一过”, 发现“语颇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 “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接着叙述者又验证了日记的真伪:日记“亦不著日月”, 且“间亦有略具联络者”。是日记, 但不写日月;日记有二册, 但其中语句连贯通顺的却很少, 可知实乃狂人所做。“惟墨色字体不一”, 可知“非一时书”, 也非他人杜撰。“余”如此详细且近于繁琐地考证, 无非是要造成读者信其所讲为真的结果。

但在小说正文中, 狂人对吃人真相的发现、“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及“我也曾吃过人”的自我怀疑精神, 又使得读者对狂人“疯狂”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种怀疑从《狂人日记》发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不同的叙述视角带来了不同的价值判断。

正因为序文与正文对狂人事件的背离叙述, 唤醒了读者久闭的眼睛, 不再跟着说书人的视线, 亦步亦趋。它需要的是聚眸凝视, 看透这两个视角下隐藏的秘密。一贯的听书者突然间要成为故事最后的完成者, 这是对传统阅读的一个巨大挑战!它要求读者不再满足于接受叙述者的解释, 而应跳出来理性思考, 这就跟传统小说要求读者接受叙述者权威的解释大相径庭了。

顺逆相继———文白对立

文学接受理论认为,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的过程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 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即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之间, 常常出现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两种情况。阅读中的顺向相应, 能够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 让其因旧有经验的重温而快适;而逆向受挫则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情节等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而遣动读者的想象。[3]《狂人日记》在鲁迅先生手中就显现出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间的关系, 造成文言序文与白话日记的对立。

文言小序交待故事的来源———楔子, 是晚清以来小说的通用体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 狂人日记用一个传统的外壳/形式, 包含了一个现代的故事/正文。从整体的形式上看, 它是符合顺应晚清以来小说的形式的。作者先用文言的语体、讲故事的传统风格写出序文, 让读惯了文言文章和传统小说的读者处于默认的阅读习惯状态。小说题目是《狂人日记》, 序文里讲的及它所预示的正文果然是一个狂人的故事, 这让读者产生第一个顺向相应;文言的叙述语体, 让读者在阅读语言习惯上产生第二个顺向相应;序文对狂人日记出处的娓娓道来, 并安排了一个狂人病愈候补的喜剧式结局, 让喜于考据和乐于听团圆故事的传统读者产生第三个顺向相应。至此, 作者一步步将读者引入中国传统小说经典模式的温软梦乡。读者期待的也只是看作者是否按自己的预设来敷演成篇了。循此思路, 接下来的阅读就成了一个验证的过程。甚至这期待连一点悬念都可以没有, 因为在小说的序文中每次看到了开始, 就猜中了结尾, 屡试不爽。在此情景下, 低俗贬斥的意味也似乎从作品内部冒了出来。而小说在鲁迅先生笔下的发展并未如读者所愿。

接下来的十三则日记, 造成了读者极大的期待受挫。首先, 语体的逆转。应接不暇的白话叙述代替了文言叙述。《狂人日记》里的白话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口语白话文, 它是用欧美语言的表现形式、语法结构创造的一种新的白话语体, 即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它是用来表达现代人思维方式、现代人思想感情的语言。这一语体无论给文言读者还是传统白话读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不适感。

其次, 人称的转换———第一人称的自我叙述。这种叙述有别于传统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讲述他人故事的模式, 它直接将读者引入了人物的内心深处, 给读者造成新鲜、陌生乃至恐惧的阅读心理。正如狂人听到狼子村的几个村民煎炒恶人心肝以壮胆色时产生“从顶上直冷到脚跟的恐惧”, 读者看到此时也会如临其境, 产生强烈的共鸣。

第三, 传统价值观的逆转———“吃人”的发现。读者随着狂人的视角逐渐发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 现实中有吃人的罪恶;是人吃人, 不仅统治者吃人, 而且被统治者也吃人。隔壁邻居吃人, 兄长吃人, 自己也吃人, 没有一个人逃脱得了吃人的命运, 每个人身上都有兽性的遗留。提倡了四千年的仁义道德不但是掩盖吃人罪恶的遮羞布, 更是造成民族吃人传统的黑心毒药。这让每一个读者振聋发聩, 又让久以君子自居的国人难以面对:若说其有, 就是对自我人性的否定;若说其无, 不啻于掩耳盗铃。

最后, 狂人生理病态的真实似乎是对序文“迫害狂”说法的印证, 但狂人对“吃人”真相的发现, 又让读者思考、产生认同感。这样的写法, 不要说当时的读者会陷入序文、日记二者谁为真的迷局, 即便到了本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研究者还在争论狂人是真病人还是“精神界的战士”。

文言序文唤起了读者在阅读上的顺向相应, 继之而起的白话日记又造成了阅读的逆向受挫。处于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巨大分裂中的读者, 既无所适从, 又不能无所作为, 遂陷入了欲罢不能的境地。这种阅读感受是传统小说难能产生的。

狂人事件经过文言序文的他者讲述和白话正文的自我叙述, 被构造为两个悖反的世界。文言序文讲述的是一个在旧道德观念支配下延续了千年之久的现实世界。而这个看似正常的世界在白话正文中被狂人用臆想疯话揭示出其“吃人”的血腥本相来。正常下隐藏着麻木、血腥和荒谬的非理性, 癫狂的话语却发出“从来如此就对吗?”、“救救孩子”的理性呼声。文言序文和白话正文这种背离叙述造成的裂缝, 给传统读者在阅读上带来巨大的挑战。书者不再权威, 读者不可盲从。小说呈现的不仅是文白两种语体之争, 更是两种语体在二十世纪初语境下所代表的新旧价值观念的对立以及作者对思考、质疑、批判等现代意识的呼求。文言序虽短, 但它与白话正文的对峙互现, 使小说以上诸种意义得以彰显深化。《狂人日记》也由此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参考文献

[1]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全集》第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444页。

[2]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鲁迅全集》第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58页。

篇4:狂人日记读后感

一、《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

《狂人日记》的发表,恰好是十月革命胜利半年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一年之前,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革命精神,在这篇作品里体现得非常充分。毛泽东说过:“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的反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狂人日记》就为这场文化革命吹响了号角,它是在五四前夕向封建主义宣战的檄文。作者说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一语道出了小说的矛头指向:不仅指向封建制度,而且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宗法制度。作者通过狂人之口,喊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响亮的战斗的声音: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是个吃人的制度,必须彻底摧毁!这是五四前夕的第一声春雷!

鲁迅自己说这篇《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要“忧愤深广”。鲁迅的作品在反封建方面要坚决彻底得多,他提出的不是任何个人遭遇的问题,而是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问题。它触及的不是封建制度的枝枝节节,而是从根本上要求改变这个制度。如果说果戈理代表的是正在成长壮大但还有软弱性的俄国资产阶级的要求,那么鲁迅代表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的革命时代的中国人民大众的要求。鲁迅的《狂人日记》“忧愤深广”,是因为这里融入了鲁迅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真知灼见和对封建制度烈火般仇恨的感情。这是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最深刻也是最敏锐的地方。

鲁迅的《狂人日记》之所以“忧愤深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在于鲁迅从第一篇新小说,就提出了怎样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和防止下一代孩子们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问题。《狂人日记》可以说是《呐喊》以至整个鲁迅小说创作的一篇“序言”。小说里说:“他们(即‘村人,农民)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侯的脸色,全没有昨天那么可怕,也没有这么凶。”这些被压迫农民在狂人面前脸色的“可怕”和“凶”,当然有着狂人自己的错觉,但这里显然表现了前期鲁迅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对被压迫者的基本态度,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对农民群众麻木不觉悟感到悲痛,希望被压迫农民起来斗争。对于孩子中毒的问题,鲁迅也借狂人之口提出来了,日记写到:“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并回答说:这是“他娘老子教的”,作品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鲁迅在《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直言无忌的性格,对反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嘴脸进行深刻的揭露,表现了强烈的战斗锋芒。作品揭露封建统治者伪善、耍两面派,“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装满吃人的意思”,他们“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以便“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到了心愿”。作品揭露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他们“做论”的手段是:见好人即骂,骂翻了再说:见坏人反而要“原谅几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翻天妙手,与众不同”。他们把起来造反的农民或者封建阶级中的叛逆者,说成“大恶人”,打死以后还“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给他们自己“壮壮胆子”。他们“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所有这些象征性深刻尖锐的揭露,对于反动封建势力,都有真切的概括意义。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了“将来容不得人吃人”这个新的社会理想,为中国和人类前途发出了热情的呼吁。这意味着作者憧憬的未来社会是彻底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制度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尽管当时还有点朦胧,带点空想的色彩,它却是中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阶段跨越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在鲁迅作品中留下的一个鲜明的印记。

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这种深刻的思想性,是通过狂人的形象,通过狂人写日记的方式来得到成功的艺术体现的。因此,怎样理解狂人的形象,就成为了解作品思想风格的一个重要问题。狂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真狂人,还是假狂人?是普普通通的狂人,还是发了狂的战士?这关系到对作品中许多内容的正确理解。这篇小说开头,作者故意用文言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一个小序,交代日记的来历,据小序中“余”的介绍,书名所以叫做《狂人日记》,是病者“本人愈后所题”。可见,作者确实将自己的主人公作为真的狂人来设计的。小序还说,“余”读病者日记,“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这就进一步表明,鲁迅心目中的主人公,不但是个狂人,而且连患哪一种病症都非常明确具体。如果按照上述第一种意见,说狂并不真狂,只是别人误解了他,他本人完全是个清醒的战士的话,那么,这篇小说首先得改个名称,应该叫做《战士日记》,至少改做打着引号的《“狂人”日记》才行。狂人明明发了狂,狂人的心理活动,他的过敏、多疑、惊恐奇怪的联想,不正常的推理和错觉,这些不都十分符合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点吗?比如:“没有月亮”,就认为“不妙”;看见别人张嘴朝他“一笑”,就认为不怀好意要吃他;街上妇女打自己的孩子说“咬你几口才出气”,他也大吃一惊,认为是针对他的;医生把脉,他理解为“揣一揣肥瘠”,认为医生是“刽子手扮的”,甚至连“赵家的狗看我两眼”也认为就是图谋“害我”……所有这些,能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活动吗?如果否认作品主人公是狂人,那就会连鲁迅煞费苦心,把疯子写得惟妙惟肖的地方都看不到了。鲁迅学过医,他懂得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因此是采用了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来描写这个狂人的,为了把小说主人公写成一个活生生的疯子形象,鲁迅特地在狂人的日记中故意写错一些字,记错一些事,以显示出狂人“语误”颇多。例如把徐锡麟写成“徐锡林”,把记载人肉可以治病的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错写成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鲁迅自己说过:“写《狂人日记》,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生上的知识”。可见认为狂人并不真狂,是完全不符作者的本意和作品的客观实际的!

有人分析《狂人日记》,把狂人看作是个完全清醒的无病的革命战士,将他的每句话都看作反映生活实际的真理。有人因为完全跟着狂人思考问题,就认为作品中除了狂人一人外,其他都是坏蛋。这种理解,表面上似乎强调狂人的反封建意义,实际上却贬低了作品的意义。因为,作者原意并不在于仅仅鞭挞几个人,而是要反对、攻击整个封建制度。所以作者写狂人对周围某些具体人是采取“劝转”的态度,而对吃人的制度是坚决否定的。明确了狂人确实是真狂而不是施加的诬称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他究竟是“普普通通的狂人”还是“发了狂的战士”,认为狂人就是一个普普

通通的狂人,主观上毫无反封建的思想。而且这种看法也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按照作品所写,狂人对五四之前中国的黑暗现实是不满的、揭露的,对他大哥的为人态度是批评的。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他们一翻脸,.便说打上几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哪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可见狂人对他大哥的为人态度是批判的,对五四之前中国的黑暗现实是不满的、揭露的。在日记中,狂人还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个对旧传统大胆表示怀疑的重大问题。可见,狂人本身的思想就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作者借狂人的话有所寓意,也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狂人本身确有某种哪怕是极为微弱的进步思想。如果狂人毫无反封建的思想,作者想要有所寓意也很困难。再有,狂人既是狂人,就不可能只看他是哪一种精神病患者,还要看患者处于发病较重还是发病较轻的时候。从医学上说,“迫害狂”病人是有某种思维能力的,他有感觉,能思考,只是有妄想和幻觉,判断、推理不正常。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他发狂以后,原先的若干进步思想还可能以曲折的方式继续起某种作用。要是狂人不能有丝毫清楚的思维,那就连他写日记也该受到怀疑,整个作品的真实性就会被否定了。认为狂人是一个战士被折磨得发了狂,发了狂仍没有停止战斗,这个评价是否稍高了些?因为从作品的实际来看,我们可以感觉到狂人在发狂前有点民主主义思想,有反传统的倾向,可以说他是初步觉醒的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但究竟有哪些行为证明他够得上是个战士呢?似乎不多。至于发疯后的许多言行,常常具有双关的性质,在疯子来说是疯言疯语,在读者来说又分明感觉到作者深刻的战斗寓意。如果完全把作者的寓意看成狂人在正常的神态下所具有的认识,那就容易把作者同狂人等同起来。

三、《狂人日记》的思想风格

这篇小说以狂人为主人公,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精心设计、精心构思的。用短篇的篇幅把主题表现得如此重大,内容如此深广,年代又如此久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鲁迅匠心独运,选择一个在半封建社会中因受迫害而致精神失常的病人来做主人公,从独特的角度,揭露中国的封建社会。借助狂人那种奇特的跳跃式思维活动,只用了大约七千字的篇幅,就凝练而出色地完成了几乎一个中篇都很难完成的任务,实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迫害狂”患者常有受人迫害的幻觉,这就便于作者通过狂人的感觉,有力地揭露千百年来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行。作品中狂人的心理状态与独特思路,被刻画得极为细致真切,惟妙惟肖。譬如,狂人从“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感到凶险和惊恐;从街上的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狼子村遭荒吃人的消息,想到“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从现实中吃人的现象又联想到要翻阅历史,于是发现史书中的字缝里满是写着“吃人”二字……这样一条条奇特跳跃式的思路,对正常人来说是荒诞不经的,然而在这个特定的“迫害狂”病人身上,又是入情入理的。作者以病人原有的进步思想为根据,并使用许多含意双关的语言,寄寓了丰富深刻的战斗内容,如日记中“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句话,本是狂人这天晚上看到“很好的月光”之后悟出的感想,虽然是一句疯话,但又真切地表现了新时代初步觉醒者兴奋的心情,因而能激起五四时代许多青年的极大共鸣。

这篇作品是采取日记的体裁,全篇只是狂人的十几则日记,用狂人自白的口吻来写的。采取这种艺术形式,同作者设计有关。日记体裁,正好便于狂人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是作品愤怒控诉封建制度和礼教的主题需要得到的最适应、最大程度的满足。作品中使用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性的语言很有特色,概括了作者长期研究社会历史所得到的精辟见解,含义丰富,耐人思索。体现了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独特深沉的思想风格。

篇5:狂人日记读后感

近几天,我拜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这部小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

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在旧社会中,鲁迅来到了大哥的家乡。但那里的人却很奇怪,当鲁迅一人走在路上时,路上的人都面色铁青的议论着他,似乎怕他,似乎又想害他。当我读到有个女人在街上打自己的儿子,边打还边说:“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看到这,我不禁吓了一大跳,虎毒还不食子呢!况且这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人怎么会如此残忍呢!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那天,一个人来告诉大哥说村里有一个大恶人死了,村里的几口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拿来吃了,还说是可以壮壮胆子。直到最后,鲁迅终于明白了大哥与那些人是一伙的,目的是想吃鲁迅。才明白妹妹五岁时的死,是因为被大哥吃了,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我想:旧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太恐怖了。那些人太残忍了,以为吃别人身上的什么就能补自己身上的什么这样一个荒唐的谣言,就去忍心去伤害自己的亲人。哎!可悲啊,可悲,旧社会实在太黑暗了。

篇二:狂人日记读后感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狂人日记》主体部分用日记体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迫害狂”在患病期间的遭遇及心理。狂人在没有年代的历史记叙“仁义道德”背后看出了“吃人”二字。

文章讲述:“我”回到家乡后,每个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那眼光另人毛骨悚然,连哥哥都和其他人商量如何“吃我”,我与他们争执,他们根本不听……

他们这样盯着我,都是因为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在文章中鲁迅讲的“我”绝不是鲁迅本人,而是被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当时大家认为“我”是疯子,而读后我们会发现,只有这个“疯子”的视角才是正常的,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礼教吃人、家族制度吃人”以唤醒那些被封建制度医学专用的人们。

篇三:狂人日记读后感

前两天,老师要我们看鲁迅的书,妈妈便给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有所谓“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制度。他半夜查看历史,见整本书都写着“吃人”二字。他最终还是相信未来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并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这个故事我看了三、四遍还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了解封建社会的可怕与可恶,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还小,不能完全读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吃人这种可怕的现象真的存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后四个字在我脑中浮现。这四个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吧?应该不只是肉体上的拯救吧?还有什么呢?心灵上的拯救?或许还有更多我不懂的……

篇四:狂人日记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一个“吃人”一词。就表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易牙蒸了他儿子,给王吃,还是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吃。”如此荒唐的事在那时尽然没人管。

小说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摄人心魄。对于孩子们的纯真,鲁迅流露出了那么沉重的凝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仍然无改于一生工作的目标“救救孩子”

这本书让我震撼不已,如果,我们的时代也发生这样的事,那我们要怎么办?

篇五:狂人日记读后感

在这个短暂又漫长的暑假里,我无意中闯入了狂人臆想的世界。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我的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狂人发病,旁人侧目,家人延医救治,狂人复原。”大家是否觉得鲁迅真的将我们带入了狂人的世界?

不可领会?不可思议?不可明其所以然?

否也。

本书的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站在我们正常人的角度,或许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了。在我的深刻记忆里,有这样几个令人心寒、胆颤的情节:“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当我看完了这样的情节,说实话,内心的承重有些让我无法负担。这样的一个狂人,“狂”到不相信社会,不相信亲人,甚至不相信有人性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背景所造就的悲剧?!

虽未处在那时,但鲁迅笔下狂人“狂行下表层批判”的封建传统社会,却令我心颤不止。

胆怯?愤懑?悲哀?

而令我真正深思的,正是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而真正绝望的是不是鲁迅呢?我无从结论。但那末尾长长的省略号有意味着什么?或许,这绝望之音是徒劳的,它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是的,威胁人类世界的绝非地球火山喷发,地壳开裂般的轰烈的自然灾害,而是像核武器般有威力,像SARS般传播快,像地球污染般范围广的精神毒害。

站在新的光明的世纪上的我们,更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位勇士,手拉手,肩并肩,建起防护世界人精神的“大气层”!

篇六:狂人日记读后感

黑暗是什么?是负着空虚的负担,是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是精神上的愚昧,是肉体上的束缚?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是刺痛灵魂的荆棘?是刺破心灵的的暗礁,亦或是无知的奴隶,卑微的侍者;还是时代的诡异?

《狂人日记》中记叙了“人吃人”的灾难,当鲜血淋漓的人被一个个饥肠辘辘的“野兽”狼吞虎咽下去,他们面不改色,一副泰然自若,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会知道在他们虚伪的外表下,竟在筹谋瓜分人的阴谋。麻木的肢体,被俘虏的意志,被摧毁的精神,一个个眼神呆滞,时代的黑暗使他们蜕变了,蜕变的狠毒、无知,昔日善良的种子已被恶毒的藤蔓所缠绕,命运的不公使他们沦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被奴役的肉体,被驾驭的思维,被溶解的顽强,俨然一副野兽的样子。而时代的里程碑终以血腥,愚蠢,残暴,无奈结束。

生存的意义就是打破这种局面?还是苟且偷生,沦为这个年代的战利品?还是力挽狂澜,用生命的薄弱去挑战时代的高度,那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被时代缴获,被命运折磨,忍受莫大的耻辱,最后酿造一幕幕悲剧!将灰色的天空染上鲜红的血迹,以唤醒支撑灵魂的血液,忘却坚持生命的理由。被灌以污水的幼苗,被摘取花瓣的蓓蕾,变得扭曲,变得丑陋。被侵蚀过的肉体,留下蛆的痕迹;被打碎过的内心,留下玻璃的足迹。

篇6: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现)在日记中写到自己不见月亮三十多年,在现实中显然不可能。而这些别人眼中的疯言疯语在这里却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开始。而对于赵家的狗看他两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这种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疯子的眼光自然会有一些异样,无疑狂人正是众人眼中的疯子.主人公在痴狂状态下,觉得周围的人甚至赵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恶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事实当然不会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别人要吃他只不过是他的一种在颠狂状态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这当作一种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疯子的日记了。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在短暂的醒悟后,终于还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所吞没,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没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唤。作者借狂人的日记,借其狂的状态呼唤着被封建礼教所毒害的人们的人性的回归。那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正是还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现实与想象相交融的日记里,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这样的理解我或许达不到,我仅能借助先生的视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历史。

小时候读过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是上初二时学的,而且老师把它当作重点课文来讲解,很是重视,但碍于当时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感受力有限,对这篇小说还是不太懂,有很多地方自己都有疑问,但唯一明白的是这篇小说无不透着阴沉的冷灰色调子,从当时语文老师讲课时沉重的神色可以看出,这的的确确是一篇悲剧,又是关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史。

然而,今天,当我在图书馆那一排一排的书架中踱步时,不知怎地,我在摆放着鲁迅作品的书架前停下,就是这么的偶然,我随手从书架上抽出《鲁迅经典作品选》这本书,这本书收编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我翻开书,第一篇就是《狂人日记》,我对它既熟悉又陌生,带着经典重温的感情也带着向鲁迅先生致敬的感情又再次阅读了一遍,便把我思我想写在当下。

小说《狂人日记》中经典名句“我番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先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吧:“我”有一名旧同学名叫昆仲,听人说他日前得了一大病,刚好我又适逢回乡探亲,于是顺道拜访这位故友,来到他家发现他不在,却从他的哥哥那里得知他已病愈,已赴某地候补,他哥哥把他生病时写的日记拿给我看,说是想给我展示他弟弟当时病得有多严重,而这日记的内容大致是讲他由于多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被乡里人包括他的哥哥视为异端,觉得他是一个疯狂的人,于是整天把他当鸡鸭一样困在房里,并且怀疑他哥哥跟乡里人正在密谋要吃他,他怕得要死,于是他去劝说他的亲哥哥不要吃他,并说你今天和乡里人吃了我,保不定明天乡里人也会把你吃了,因为在一群吃人的人中迟早也会互相吃尽,但是他的哥哥没有理会他,又叫他不要胡思乱想,尽管安心养病罢了,但他还是不相信他的哥哥,还把哥哥为他请来的医生当作是刽子手,总之他整天都不是怀疑这个就怀疑那个,他还怀疑妹妹的死也与他的哥哥有关,妹妹也被哥哥煮了吃了,妹妹那时可才八岁呀,哥哥何以这样的灭绝人性呀,他越想越痛苦,觉得这个世界是吃人的社会,几千年以来都是这样,他想想他自己血液里也流敞着几千年的吃人文化心里更无奈,更绝望了。最后他发出了求求孩子的呼声,从下一代起拒绝这种吃人文化。

整篇小说读完,给人一种扼腕叹息的感慨,鲁迅的小说真是对现实的批判到了极致。作品构思巧妙,语言直白简洁,故事内容发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小说的思想性很高,直得探讨。

要理解《狂人日记》,首先要弄清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我们都知道鲁迅生活在旧中国,大至是清末民初时期,在鲁迅的另一篇小说《药》中把这个时期形容为黎明前的黑夜,是最最黑暗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着人民大众,特别以封建主义为甚,用所谓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来禁固人民的思想,戕害人民的心灵,鲁迅用敏锐的触觉识穿人民一直顶礼膜拜的古久先生(古久先生代表封建礼教思想)的真相,使他萌生了用文学小说这种形式揭示丑陋的封建主义的想法,于是《狂人日记》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产生,它的存在意义就是要批判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和残害。

小说的主体部分是昆仲发疯时所写的日记,日记的内容真的是让读者触目惊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我本人觉得这个吃人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谁要是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本子,谁就要被吃。日记中说到因为昆仲在多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成了乡里人的异端,打击的对象,因为在乡里人心中古久先生一直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古久先生代表的是封建时代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岂容你乱用脚踹,出于对封建礼教的维护,于是乡里人包括昆仲的亲哥哥都对昆仲实施灭绝人性的精神折磨,这反映了封建卫道士对具有自我意识的时代先锋的恐惧,由恐惧变为憎恨,由憎恨变为报复。第二,这种吃人还表现在对下一代灌输封建思想,比如,在小说写到当昆仲在街上走时,发现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一样,脸色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们也这样,当我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本子时,他们还没出世呀,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可见封建思想像病毒一样不但横向漫延,还在纵向漫延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未来正在遭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呜呼悲哉!所以在日记的最后,昆仲发出了求求孩子的呼声。

说说《狂人日记》的人物设置,我主要讲讲昆仲这一角色。日记是他写的,表面上看好像真的是出自一个患有严重强迫症病人的手里,但是这已经不再重要了,鲁迅目的是想用昆仲这种疯狂状态为我们读者呈现这个更疯狂的社会,昆仲这一角色代表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时代先锋,因为他不相信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所以他把它踹了,他只相信真理。他是一个斗士,勇敢地挑战封建卫道士,如他大声的瞧笑何医生,质问他的哥哥何以灭绝人性地吃自已的亲兄弟,并且指出,他们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是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鲁迅在小说中不但用昆仲这把手术刀解剖了这个荒谬社会,还把昆仲自身这把手术刀也作了一番解剖,小说中说昆仲最终明白自己的血液里也流敞着几千年来所积累下来的吃人文化,不禁暗然神伤,这反映了封建礼教思想的无孔不入,真是恐怖,但从另一方面看,即使我们有不好的传统,但这是可以改的,昆仲就是一个典范,这也暗示了我们的民族是有得救的,我们也从这里看到了一丝希望。

最后说说鲁迅先生吧,鲁迅是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开创了中国的白话文学,《狂人日记》就是中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家乡,但当时祖国积贫积弱,列强横行霸道,大江南北无不处于衰鸿遍野的竟地,更重要的是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和奴隶性深深地刺痛鲁迅的心,因此鲁迅弃医从文,想用文学医治国民,他的作品就是要批判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和奴隶性,《狂人日记》,《药》,《啊Q》等是当中的名篇,不知有多少青年读了鲁迅的作品而觉悟而发奋图强。

上一篇:搬入新家时的注意事项下一篇:“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传帮带”工作经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