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

2024-04-12

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精选8篇)

篇1: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

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 -诗词大全

书边事

作者:张乔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 ①断:占尽。

②戍楼:防守的城楼。

③青冢:指昭君墓。

④穷边:绝远的边地。

⑤情:心情。【译文】清凉的秋日号角声停了,征边的人倚在戌楼上。春风吹着昭君墓,太阳落向梁州。大漠上看不见士兵阻扰,荒僻的边地上有客人游览。蕃人就像这流水,永远向南方流去。【赏析】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宣宗大中五年(八五一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起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本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诗人描写了宁静的.边塞,一片没有战事安宁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这首诗写景抒情,别具一格。

篇2: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

再书边事

作者:张乔  朝代:唐  体裁:七律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分营夜火烧云远,

校猎秋雕掠草轻。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 再下第,再下第孟郊,再下第的意思,再下第赏析

★ 书喜,书喜陆游,书喜的意思,书喜赏析

★ 宿望湖楼再和,宿望湖楼再和苏轼,宿望湖楼再和的意思,宿望湖楼再和赏析

★ 再授宾客分司,再授宾客分司白居易,再授宾客分司的意思,再授宾客分司赏析

★ 书怀,书怀吴融,书怀的意思,书怀赏析

★ 路归马上再赋,路归马上再赋陈与义,路归马上再赋的意思,路归马上再赋赏析

★ 书室独夜,书室独夜陆游,书室独夜的意思,书室独夜赏析

★ 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

★ 戏书燕几,戏书燕几陆游,戏书燕几的意思,戏书燕几赏析

篇3:张乔《书边事》赏析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赏析]这是晚唐诗人张乔写的一首边塞诗。此诗与中唐盛行的边塞诗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去歌颂战争,抒发立功壮志,表现战争苦难和征戍生活的艰辛,揭露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动,也没有去抒发将士思乡的情绪,而是描绘出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景象,反映出边疆人民团结和睦的理想生活图景。

首联描写的是清秋时节,虽说是在边境,却看不到报警的“狼烟”,更听不到拼杀的呐喊;有的是“戍楼”上的士兵吹着嘹亮悦耳的“调角”(古代军中乐器),其声四处荡漾,听得人心旷神怡。一个“断”字,大有吹角独占秋空之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边塞军旅生活图啊!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二句,以实就虚,以虚写实,相得益彰。“青冢”指汉朝王昭君墓,这是实写。读到此处,不禁让人想起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诗句——昭君为和亲歇战,一去匈奴并永远留在北方流沙之地,惟独墓上可见草色青青。诗中既传达出惋惜之情,又寄予了怨恨;而《书边事》中,诗人却以“春风”虚写,寄托了汉朝与匈奴人民间和和美美之深情。昭君墓与“梁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王昭君“青冢”,青草依然;梁州古城,白日西沉。好一派宁静怡人的景象!

颈联中“大漠”对“穷边”,“兵阻”对“客游”,这是实写。虽在边关地区,然而没有戎马倥偬,没有短兵相接。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自由往来,这种幸福安宁的边疆生活场景,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何等的情致绵邈!

尾联由实就虚,发出诗人的一腔感慨,“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意思是说,蕃邦如果能像似水的游客一样,长久地心向南方,如水南流,那该多好啊!这颇有点韩愈文风,单行素笔,直抒胸臆。“诗言志”,而这里表现出的正是诗人热爱和平,对民族间和睦相处、紧密团结的渴望。

篇4:张乔——《书边事》

【作者】:张乔——《书边事》

【内容】: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作者】:

张乔,池州人,咸通中进士。黄巢之乱,罢举,隐九华。 诗二卷。

【注释】: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赏析】:

篇5:张乔《书边事》阅读答案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书边事》注释

①张乔:唐代诗人。②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

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此后,因民众起义及吐蕃将领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本诗大约写于此时。

②:“梁州”,当指“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一:

①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断”字,将“调角”与“清秋”融而为一,渲染了声色并茂、深广清幽的意境。

B.颔联中作者的视线从青冢又移到凉州,此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

C.颈联“穷边”二字,写出了西北边塞因长期战乱而造成生产废弛、民生凋敝的凄凉景象。

D.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对比映衬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感。

②请结合诗句,分析“倚”字的妙处。(4分)

篇6:张桥唐诗《书边事》赏析

【作品简介】《书边事》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描写了宁静的边塞,一片没有战事安宁的景象,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写景抒情,别具一格。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解】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韵译】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赏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宣宗大中五年(851)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本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象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正如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所说:“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顿挫,亦高格之一也。”

篇7:《书边事》唐诗鉴赏

年代: 唐 作者: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篇8:唐诗之《书边事》鉴赏

【作者简介】张乔(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解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译文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赏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相关文章:

张乔《书边事·调角断清秋》翻译赏析04-20

书边事阅读理解及答案04-27

上一篇:和谐劳动关系综述下一篇:登泰山作文400字四年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