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百岁老人去世送挽联

2024-04-29

给百岁老人去世送挽联(精选2篇)

篇1:给百岁老人去世送挽联

第三阶段:壮年时期,社会发展的变革,使他过上了平民百姓生活。

全国解放初,张老先生在上海经营万康源酱油店;1956年,结束个体商业业主身份,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商店职工;1958年,因家庭出身关系,回到原籍潮塘村务农;1980年4月,政府落实有关政策,以退休职工待遇,领取退休工资。在这期间,生活少忧,闲事不议,有人辱他,充耳不闻,显示出乐观大度的为人心态。

第四阶段:晚年时期,作诗练字,养身修心,使他颐养天年无比快乐。

1980年以来,张老先生家里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喜事。首先,政府为他摘除了地主份子帽子;接着,政府清退了解放初他向企业商业投入的股金、利息;按政策给予退休职工待遇;两个儿子冤案得到平反;孙辈们创业有成……等等,等等事情,真是喜事连连,好事不断。安康的生活,使老先生始终保持着一股好学上进的劲头,他写诗、作词、练书法,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努力追忆往昔诗作,与故旧切磋,重拾旧欢,时作韵语。编印厚厚三册《剑光花影楼诗稿》,赠予亲朋好友。让我们看到:“少年之作绮丽浓艳,中年之作忧世伤生,晚年之作平淡旷达”的佳诗美词。各个阶段,每篇诗稿,都具特色,难寻呻吟之句,出自肺腑之言。杭州王斯琴老先生评述:“好语如珠,情景俱胜,剑光闪烁,花影迷离”。

第五阶段:百岁以来,象一甏陈年老酒,使他甜蜜醇口,四处飘香。

7月,适逢老先生百岁大寿,这颗沉睡多年的明珠,随着街道老龄办、编志办深入挖掘宣传,一下子从地面冒了出来,闪耀着光芒,为社会所关注,让世人所尊敬,使他和他子孙后代增添了无限光彩。

207月28日,宁波日报以《世纪风云苦乐过,淡定生活享天年》为题,以通讯形式,详细报道了他的人生事迹; 7月31日,在中益大酒店隆重举行百岁生辰活动;这年老人节,宗汉街道和慈溪市老龄委把老先生评为“十大健康老人”;当年年底,由方东编著的《三百年的辉煌》一书,以追踪张家3发展史为主线,正式出版发行; 8月,慈溪市文联又将他所作《剑光花影楼诗稿》编为专辑,出版发行,让张老先生高兴万分,享受到晚年幸福生活。

张老先生能够活到104岁,成为宗汉街道到目前为止,有姓、有名、有历史记载的最高寿老年人,这与他宽阔的胸怀、正直的为人、博渊的知识,是完全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老先生在1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晚清、民国和社会主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他有过幸福的童年、有过开心的青年、有过坎坷曲折的壮年、也有过欢乐愉快的晚年。今天,我们举行悼念活动,前面所总结的仅仅是我们所了解的一部分片断和事情,我们也一时说不尽对老人家的深切追思和怀念,我们也一时写不完老人家一生的重大事情和业绩。

张行鬯老先生的去世,使张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寿活宝,这不但是张家的一大损失,也是所有来宾和亲朋好友的一大损失,因为从今之后,我们再也不可能见到这位知识博渊的老先生,我们再也不可能有当面向他学习、请教、面授的机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精神传后代!

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一起敬祝您老人家,在走向天堂的大路上,一路平安,一路顺风,一路走好!

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衷心祝福您老人家,在天国里,永远安心,永远幸福,永远快乐!

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您老人家的灵魂,每时每刻保佑着、护佐着您的子孙后代、以及今天到场的所有嘉宾、所有亲戚朋友,在今后的生活里,一切平安健康,一切繁荣昌盛,一切像张老先生那样,人人活到一百岁!

篇2:给百岁老人看病,是我的荣幸

郭奶奶的褥疮有3块,其中背部尾骶骨处的那块最为严重:溃烂直径长达8厘米,流着脓液,散发着阵阵恶臭,手指可伸进皮下1厘米多,都能见到白色的骨头,属于最难治愈的褥疮。而久治不愈的褥疮可并发骨髓炎、败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难治之症,被称为卧床病人的头号“杀手”。

郭奶奶已经是106岁高龄,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都不可避免地退化,这也加大了治愈的难度。许多医院在得知郭奶奶的情况后都因其年纪太大而拒绝接收她。家人多方联系了一家知名医院的医生,医生上门看了情况后直摇头,“高龄生褥疮,绝对治不好的,最多能生存三五个月。”

“请放心,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病人”

2009年正月初七,郭奶奶的外孙女陈女士实在不忍心看着外婆躺在床上等待死亡,她通过好友联系到浙江省中医院下沙分院的王非医师。

第二天,王医生便如约而至。陈女士在激动之余又有些担心——这个医生会不会又跟前面的那位一样,看一下就再也不来?

然而,王医生仔细检查了郭奶奶的病情之后,就迅速地为她清理疮口、涂药包扎。约1个小时后,包扎完毕,王医生将陈女士等人叫到屋外,说:“郭奶奶的情况很严重,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但是请放心,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病人,我今天为她清理了疮口,敷了药,明天我再来看看!”

这席话虽然没有消退一家人的担忧,却给全家老小的心房里注入了一股暖流……

当天下午5点,王医生打电话过来,陈女士看着来电显示,担心王医生的这通电话是为了推掉这个诊疗而打。没想到王医生在电话里询问:“疮口是否流水,是什么颜色,多不多,纱布湿了吗?”

一一答复过之后,王医生解释道:“每天换药要根据疮口流水的量、颜色来确定,甚至包扎的松紧也要据此而定……一定要注意给老人补充蛋白质,这不仅仅是增强免疫力的需要,也是长肉的需要……”

陈女士不好意思地说:“以后我每天开车接你过来吧……”话未说完,王医生就拒绝了,“不用,我空闲的时间不固定,况且你们又忙,我还是自己过去比较好。”

第二天上午,王医生自己来了,清疮、包扎,有条不紊。下午5点多钟,关切的询问电话再次打来。就这样,每天清疮、换药,加上合理的膳食,郭奶奶的褥疮不再继续扩散,并在2周后长出绿豆大小的新肉。这一发现可乐坏了王医生和陈女士一家人,郭奶奶心里也重燃生存下去的火种,一度暗淡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谢谢你,救了我的老命”

王医生在换药时总是会跟老人聊天,说笑话,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他还很注重建立老人的信心,总会不停地说:“新肉长得很快嘛,只要按时治疗,补充营养,很快就会好的……”

最让大家感动的是,郭奶奶褥疮长出新肉以后的那段时间,换药时需要清除肉芽上的白色脓胎,但是清除脓胎时会很痛,郭奶奶年纪大了,一痛就会尿出来,也难免洒到王医生身上。每当这个时候,王医生总会安慰她说:“没关系,是我弄疼了您,呵呵……”

郭奶奶的褥疮快要痊愈的时候,换药已经比较方便了,陈女士便提出:“王医生,后面换药的工作我来做吧,也省得您跑来跑去了。”王医生再三叮嘱:“碘伏要从里向外涂,包扎后不能弄湿,保持干燥……”此后接下来的两天,就由陈女士为郭奶奶换药,郭奶奶总是问道:“那个王医生怎么没来?”陈女士幽默地说:“他已经将技术传给我了,以后我来当医生。”听到这话,郭奶奶没有什么表示,但眼望着门口的方向,流露出想念王医生的表情。没想到,就在第三天,不放心的王医生就上门看望郭奶奶来了。郭奶奶开心极了,拉着王医生的手,不住声地说,“谢谢您啊,是您救了我这条老命!”这以后,王医生又开始天天来给郭奶奶换药了。

“给百岁老人看病,是我的荣幸”

从2009年正月初八开始,郭奶奶患病的11个多月中,除了中间有两天由陈女士换药,王医生每天都会到郭奶奶家里为她诊治,可谓风雨无阻。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是晚上,利用的都是他的休息时间。可从单位或家里驱车到郭奶奶家少说也得半个小时,一来一回,至少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没了,休息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王医生却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一个非亲非故的百岁老人奔波!

陈女士感慨道:“王医生过来都是自己开车或者坐公交,并且没收过诊费。每次来换药,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也从来没在我们家吃过一顿饭;过年的时候想包个红包、送点礼物来表达我们的谢意,他全部拒绝了。”

据陈女士回忆,当时王医生的女儿刚上幼儿园,在接诊郭奶奶之前,女儿都是由王医生接送的,而接诊之后,接送女儿的重担便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妻子也默默地将更多的家务扛在自己的肩上……

郭奶奶痊愈后,王医生还时不时地来家探访,并义务充当了郭奶奶的家庭医生:郭奶奶只要有一点头疼脑热,家人便会打电话给王医生。

陈女士曾问他:“王医生,您跟我们非亲非故,为什么会对我外婆这么照顾?”

上一篇:心不在马文言文阅读题下一篇:成立仪式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