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

2024-04-20

《慎子》(通用5篇)

篇1:《慎子》

《慎子》

《慎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慎到等人所著。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

“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第一,慎到主张“民一于君,事断于法”,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时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第二,他提倡重“势”和“无为而治”。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在无为而治方面,慎到和申不害主张是相似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他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会导致谋反篡位的事出现。

《老子问疾》出自于《慎子》。这则哲理寓言只简单记录了两个人物的对话,即商容与老子的对话。商容是商代的贵族,传说为老子的老师。老子为道家创始人。商容得了病,老子大概担心他一病不起,问他有什么教导留给自己。商容张开嘴问:“我的舌头还存在吗?”老子回答说:“在。”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存在吗?”老子说:“牙掉了。”商容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说:“这不是说刚强的东西丧失了而柔弱的东西还存在吗?”商容说:“哎,天下的事理全在这一句话中。”商容与老子的对话虽然简短,但作为寓言却非常典型,对话中所要表现的哲理全用比喻,而比喻恰恰是寓言最基本的要素,它具有借此喻彼,借小喻大的作用,抽象或深奥的道理往往从具体而浅显的比喻中体现出来。老子求遗教于商容,商容不正面回答,却张开口让老子看他的舌头和牙齿,以自身的舌存齿亡,启发老子从中悟出一个哲学道理,柔能克刚,柔弱胜刚强。老子一经点拨,便心领神会,明白了这个哲学道理。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柔弱胜刚强”一语就出自《老子》,在此书的其他各章中,也曾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如“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等,难怪《吕氏春秋》对老子一言以蔽之曰:“老子贵柔。”这一命题要从理论上阐述却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现象中,强凌弱,大压小,刚摧柔的现象似乎更普遍些。但在一定条件下,柔弱胜刚强确实存在,所以这一哲学命题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把它绝对化,那就错了。在封建社会中,不少人信奉委曲求全的哲学,因为刚强的人往往碰钉子更厉害,李固《遗黄琼书》中有两句名言:“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就与“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可见这一命题,在历史上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则寓言在艺术上有这样的特点:全篇仅开头一句是叙述语言,其他全为对话。它用舌存齿亡的比喻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虽非思辩性的论述,却比思辩性的论述更巧妙,更简净,语短理长。而且其说理手段带有趣味性,富有理趣。但是,列宁说过:任何比喻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则寓言纯用比喻来阐述某种哲学思想,以具体代替一般,以偏概全,又把“刚亡而弱存”夸大为天下事全在此一句话中,其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

篇2:《慎子》

1、鹰,善击也。然日击之,则疲而无全翼矣;骥,善驰也,然日驰之,则蹶而无全蹄矣。

2、亡国的君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罪过;会治理国家的君主,也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

3、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焉,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取,非不欲兔也,分已定,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4、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

5、诗,往志也;书,往诰也;春秋,往事也。

6、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先王之训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可知也;欲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暖可知也。故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

7、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

8、贤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尽忠而不越过自己的职权,使臣下尽职而不越过职责范围。

9、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

10、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晋,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11、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

12、互相怀疑就不会安宁,有了对立的双方就容易产生争斗,互相争斗的结果就是互相残害,危害就产生在这种双方的争斗中,而不会产生在只有单独的一方。

13、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14、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

15、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矣。

16、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于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于其臣。

17、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

18、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19、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

20、君主如果舍弃法制而以私人的意愿来裁定赏罚的轻重,那么就会造成相同的功劳而受到不同的奖赏,相同的罪过却受到不同的惩罚,这样怨恨就由此产生了。

21、鸟飞于空,鱼游于渊,非术也。故为鸟为鱼者,亦不自知其能飞能游。苟知之,立心以为之,则必堕必溺。犹人之足驰手捉,耳听目视,当其驰捉听视之际,应机自至,又不待思而施之也。苟须思之而后可施之,则疲矣。是以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

22、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

23、辟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上而比于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

24、君主的聪明才智,不见得比群臣高明多少,凭君主不怎么高明的才智,要治理好国家,用善来完全覆盖下面就不够了。

25、圣人能够统治天下,是接受了人民的重托,不是自己私自窃取的。百姓对于圣人,是奉养他,而不是靠圣人来养活自己,那幺圣人就没有事了。

26、作为贤明的君主,不要听信谣传,要依据法制权术来处理政事,观察得失。

27、天有无限的光明,不必担忧人间存在的黑暗;地有无穷的财富,不必担忧人间存在的贫穷;圣人具有美好的德行,不必担忧人间存在的危难。

28、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

29、天道因循自然就广大,人为地改变它就缩小。所谓因循,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民情。

30、民众混杂居处在一起,各人做各人的事情,每个人的专长各不相同,这是民众的实际情况。人君高高在上,对下面各有专长的.人材都能兼容并蓄。

31、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32、确立天子的地位,不能使诸侯产生怀疑;确立诸侯的地位,不能使大夫产生怀疑;确立正妻的地位,不能使嬖妾产生怀疑;确立嫡子的地位,不能使庶子产生怀疑。

33、昼无事者夜不梦。

34、立天子者,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

35、久处无过之地,则世俗听矣。

36、家中如果确立两个地位相同的嫡子,家庭就必然出现混乱。如果家中确立了两个地位相同的嫡子而没有出现混乱,是因为仗着父亲还健在的缘故。

37、劳苦过度就会身体疲倦,身体疲倦就会衰老,身体衰老就无法履行职责,这样就会又回到老百姓得不到富足的老路上。

38、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39、人们没有不愿尽心尽力为自己做事的,要强求他们改变为自己做事而变成为我做事,那就不可能找到合用的人材。

40、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则臣皆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也。

篇3:浅析《慎子》的文体特征

先秦诸子著作的文体种类繁多, 既有韵文, 也有散文。论说文是古代散文之大宗, 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最具代表性。论说文强调“论”与“说”, 论即议论, 说, 就是说明事理。说理散文发展到慎到所属的战国中期已经渐趋成熟。郭英德《中国古代文学论稿》将文体的基本结构分成从外至内的四个层次, 即体制、语体、体式、体性。1从文体的呈现层面看, 文本的话语秩序、规范和特征, 要通过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体现出来, 这就是体裁、语体、风格2。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慎子》内外层次的文体特征。

一、《慎子》的体裁

黄庭坚曾说王安石评文章“常先体制, 而后文之工拙”3。体制现一般指文章格局与体裁。从现存的资料看, 《慎子》作为论说文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此前诸子散文中, 《老子》是诗歌般的的体式行文;《论语》以语录体为主, 杂有少量的叙事成分。《庄子》中有大量的寓言, 叙事成分的比例甚至高于议论。究其原因, 是先秦文学作品的文体界限不清晰, 整体的形态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特点。从现存《慎子》的资料来看也有这方面的特点, 只是相较于之前的作品, 其议论的比例更大, 手法更为“纯粹”, 这也与战国以来诸子说理散文文体逐渐清晰化的趋势相一致。正如章学诚《文史通义》所言:“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 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 故论文于战国, 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4

现存的慎子七篇, 虽然篇幅有所缺佚, 但每一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各篇围绕着不同的论点, 集中展开论辩与说理, 且其论证方法也趋成熟, 类比法, 反证法, 归纳法等方法往往穿插使用, 使得文章的逻辑严密。如《慎子·威德》:

毛嫱、西施, 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 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緆, 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 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故腾蛇游雾, 飞龙乘云, 云罢雾霁, 与蚯蚓同, 则失其所乘也。5

慎子运用一连串的类比, 用毛嫱、西施的穿着与其受关注程度的关系, 跋涉与负重的关系, 腾蛇、飞龙与云气的关系, 说明依托的重要性, 最后归纳出贤德并不能使不肖者服从, 而权势地位却能使贤人屈服的结论。类似的手法在《慎子》中亦屡见不鲜。《文心雕龙·事类》篇中有言“明理引乎成辞, 征义举乎人事, 乃圣贤之鸿谟, 经籍之通矩也。”6虽然我国古代论说文的完全成熟是以《韩非子》和《荀子》为标志7, 但战国中期的《慎子》已经有专以议论为主要手段的独立篇章, 一方面体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过渡, 也体现出春秋以来论说文文体的逐渐清晰化。

二、《慎子》的语体

现代语言学认为, 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意境需要而形成的运用语言特点的体系8。先秦诸子创作论说文的目的是宣扬自己的观点并且让统治者采纳, 所以就需要有很强的论辩技术。《慎子》一书就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达到了慎到说理的效果。

首先, 《慎子》中存在大量的譬喻。慎到运用生活中的事例, 将抽象的道理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天与地, 如“天有明, 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 不忧人之贫也。” (《慎子·威德》) 日常事物, 如“弩弱而矰高者, 乘于风也”。 (《慎子·威德》) 这些丰富的事类, 使得说理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其次, 对偶、排比和顶真修辞穿插使用, 使文章出现骈散结合的特点。先秦诸子百家的说理散文中, 对偶句式极为常见。由于先秦时期的文体界限不甚明朗, 对偶句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让说理散文呈现出骈文的特征。从作品的文学性来看, 对偶句式的使用能使得作品恢宏富丽, 使论说语言流畅并且具有声韵美。

《慎子》中对偶句的使用已经相当成熟且富于变化。第一, 在句式上有长短之分。长句对偶诸如“故臣有两位者国必乱。臣两位而国不乱者, 君在也。恃君而不乱矣, 失君必乱;子有两位者家必乱。子两位而家不乱者, 父在也。恃父而不乱矣, 失父必乱。” (《慎子·德立》) 短句对偶如“官不私亲, 法不遗爱。” (《慎子·君臣》) 第二, 在句意上有正反之分。正对偶上下两句文意相似, 如“孝子不生慈父之家, 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慎子·知忠》) 反对偶则是上下两句文意相反, 起到对比的作用。如“臣事事而君无事, 君逸乐而臣任劳。” (《慎子·民杂》) 这些对偶句的使用, 不但使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 同时又有实质性的说理内容。正如刘勰评对偶的原则“必使理圆事密, 联璧其章, 叠用奇偶, 节以杂佩, 乃其贵尔。”9

为增加文章的论说气势, 慎到还多次使用排比句式, 如“故廊庙之材, 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 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 非一人之力也。” (《慎子·知忠》) 另外, 慎到还运用到顶真的修辞格。如“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于不赡之道也。” (《慎子·民杂》) 顶真这一修辞格在《诗经》中虽已经存在, 但仍只是雏形, 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记诵, 并求文辞通畅, 在战国时期蔚然成风。10从《慎子》、《荀子》等书可看出这一趋势。排比句和顶真格的使用, 使得文意逐步加深并且富有逻辑, 使说理由浅入深, 通过抽丝剥茧最后有条理的呈现出来。

多种修辞格的运用和散句结合在一起, 使得《慎子》呈现出整散结合的特点。吕祖谦《古文观止》有言:“一篇之中, 须有数行整齐处, 数行不整齐处”11, 整散句的结合, 使文章既整饬又不僵化。《慎子》一方面展现出慎到敏锐的思辨和精湛娴熟的论说技术, 另一方面折射出诸子说理散文的艺术美感。

三、《慎子》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是综合运用风格手段的结果。从调音、遣词、择句、设格到谋篇的风格手段, 综合地反映在一部作品里, 这就形成了它的语言表现风格。12通过研究与分析, 本文认为《慎子》的语言具有以意名篇, 主题鲜明;正反论证, 说理透彻;通俗明了, 文风简劲等风格特色。

首先, 以意名篇, 主题鲜明。战国末期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和其他诸子散文一样, 《慎子》一书也是密切为现实服务的。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 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此务为治者也。”13因此, 诸子散文“涉世”色彩十分浓重, 文章大抵都是宣传其政治理想的产物。《论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 《韩非子》顺应时代变化, 呼吁法治与变革, 即便看似逍遥无为如《庄子》, 也常常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批评。

《慎子》一书成于战国中后期, 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法治思想仍是其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汉书·艺文志》就列之于法家类, 并注云“先申韩, 申韩称之”14。作为崇尚功用的法家一派, 慎到讲求文章的实用性, 往往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观点。现存《慎子》七篇都是以意名篇, 以文章主题作为篇名, 使读者一目了然, 容易抓住关键。例如《慎子·德立》云:

立天子者, 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者, 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 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 不使庶孽疑焉。疑则动, 两则争, 杂则相伤, 害在有与, 不在独也。故臣有两位者, 国必乱。15

德, 指的是地位和名分。德立, 就是要确立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什么要德立?慎到认为只有通过“德立”的方法, 国家才能安定, 得到治理。反之, 就会混乱。

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呢?慎到主张君主要依据法制来处理国家事务与君臣关系, 不符合法制的话不听, 不符合法制的劳作不算劳作, 没有功劳的亲人不认命官职, “官不私亲, 法不遗爱”。

可见, 慎到说理有自己的特色和步骤———以文章主题作为篇名, 一开篇就提出问题, 接着有条理的分析问题, 针对问题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以事实为论据加以论证, 从而得出结论。慎到这种紧扣主题的论说逻辑, 主题之鲜明, 论析之透辟, 无不令人称赞。

其次, 正反论证, 说理透彻。类似于《韩非子·内储说》提出的“先立说, 后举事, 叙议共参, 正反相验”的论说方式, 《慎子》善于旗帜鲜明地提自己的政治观点,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论证, 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慎子·民杂》云:

君臣之道, 臣事事而君无事, 君逸乐而臣任劳, 臣尽智力以善其事, 而君无与焉, 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 治之正道然也。君之智, 未必最贤于众也, 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 则不赡矣。16

在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方面, 慎子主张“臣事事而君无事, 君逸乐而臣任劳”, 反对君主一味任智。认为君主应该“君无与焉, 仰成而已”。文章从正反两个反面深刻剖析, 层层递进, 说理透彻, 引人深思。

慎子辩难, 大都切合实际、言之成理, 有很强的逻辑性。这要得益于他对大量史实的掌握和归纳推理能力, 使他在论述的时候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各种历史材料, 有的放矢, 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慎子·逸文》:

有虞之诛, 以幪巾当墨, 以草缨当劓, 以菲履当刖, 以艾鞸当宫, 布衣无领当大辟, 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 凿其肌肤, 谓之刑;画衣冠, 异章服, 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 当世用刑而民不从。 (《御览》六百四十五) 17

在有虞氏时代, 刑罚只是象征性的, 并不损害人的身体;而当代的刑罚则割断人的肢体, 挖去人的肌肤。然而, 在上古时代的百姓都不敢犯法, 如今使用残酷的刑罚百姓并没有顺从。

以史论说, 是慎到展开论证惯用的手法之一。慎到往往先提出观点, 然后征引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历史, 奠定说理的事实基础, 为之后的深入阐述作了强有力的铺垫。这种以不容争辩的历史事实给人一种不容置疑之感, 使人信服。无怪乎明人陈爵典评价其文曰“文自奇特, 且有感慨, 跌宕之势, 愤激自词。”18

最后, 平白晓畅, 文风简劲。现存《慎子》七篇及逸文, 语言平白晓畅, 通俗流利。在崇尚功用思想的指导下, 《慎子》文章语言并不晦涩难懂, 故作高深, 而是以流畅、平实、简洁的语言论说其深奥的哲学道理与复杂的政治主张, 使读者更易接受。

首先, 文章语言通俗明了, 富有口语色彩。如《慎子·逸文》“一兔走街, 百人追之, 贪人具存, 人莫之非者, 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 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 分定之后, 虽鄙不争。”19这样明白如话的语言, 放在千年以后的当下, 也能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又如“匠人成棺, 不憎人死, 利之所在, 忘其丑也。 (《慎子·逸文》) 匠人制作棺材不厌恶人死, 正是因为受了利益的趋势, 忘记了其行为的丑恶。寥寥数语, 将见利忘义行为刻画的淋漓尽致。

同时, 《慎到》中还引用俗话、谚语等。例如“谚云:不聪不明, 不能为王;不瞽不聋, 不能为公。海与山争水, 海必得之。 (《慎子·逸文》)

此外, 《慎到》中还大量地引用古代君王的事例、孔子的蔵言, 以及诗、传等典籍名言, 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服力, 使语言既平易简洁又充实厚重。

《文心雕龙·诸子》曰“慎到析密理之巧”20, 盛赞《慎子》说理之透彻。周敦颐评曰“翟下能言者慎到为最, 屏去谬妄, 剪削枝叶, 本道而附于情, 立法而贵于上, 非田骄、尹文之徒所能及。五篇虽简约, 而明白纯正, 统本贯末, 自古论王政者, 能及此鲜矣。”21虽然周氏是针对“论王政者”而言的, 以此评价《慎子》全篇, 也切中肯綮。

摘要:慎子是战国中期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慎子》一书, 在先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于《慎子》的研究, 多集中对《慎子》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版本考证、训诂以及辑佚等方面, 鲜有对《慎子》文体特征的探讨。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慎子》的文体特征, 一方面有利于发掘《慎子》一书的文学价值, 另一方面, 也可以一窥战国中期论说文的整体风貌。

篇4:御敌卫国,慎子“三管齐下”

等到楚襄王正式当上楚國國君后,齐國便派人前来索地。这时的楚襄王又不太想给他们,却又不知该如何拒绝,于是便问手下的得力谋臣慎子该怎么办。慎子听后说:“还是明天在朝廷上请众大臣们议一议吧。集众人的智慧或许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第二天,大臣們就此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人说:“不能不给,否则就是失信于世人,对大王的品行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何况齐國比我们强大得多,不给他们定会发兵来取。”

也有一部分人说:“坚决不能给,500里土地一旦割让出来,楚國将立即变成一个地少人少的小國,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國吞并。不如在齐楚边境加派精兵强将戍守,以防齐军来犯。”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可以不给,但是为防止齐军的进攻,可以向强大的秦國求援,因为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抵御住齐军的!”

大家为此争论不休,楚襄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又问慎子如何是好。“就按他们所说的吧,都采纳,然后各自去执行!”真子铿锵有力地回答道,

楚襄王被慎子的这番话给弄糊涂了:“他们的建议都是各自矛盾的,如何都采纳?”慎子回答说!“当然可以,让我来负责处理此事吧。”楚襄王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慎子先派出一名文官去齐國履行赠地手续,与他们签订正式的合约。与此同时,又派出一名功勋卓绝的武官带领上万精兵赶到齐楚边境戍守。之后,又亲自赶往秦國搬救兵。

一周后,当齐國的官员们带着赠地合约来楚國收地时,却惊讶地发现当地的楚國官兵们根本不给,他们高呼着这是楚君给他们的封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誓死不让出,根本不搭理什么赠地合约,

齐國当然非常生气,立即发来大军,想强行占有。没想到却又被提前赶到齐楚边境的几十万秦军阻住了去路。秦國对他们说:“当年,你们靠着不仁不义的办法强行掠去楚襄王。然后逼迫他割地,现在看地方官兵不愿意让地,又派兵来攻打。如果你们真动手。那我们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齐國一想自己不可能是秦國的对手,于是便主动撤兵,从此再也没向楚國提过要地的事了。楚國没有死伤一兵一卒,便成功地保全了那500里地。

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然后巧妙地加以整合和利用,是慎子赢取胜利的智慧“法宝”。

篇5:慎子全文及译文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於耳。无法之劳。不图於功。无劳之亲。不任於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译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慎子》】相关文章:

上一篇:与医院合作协议书下一篇:私有房屋买卖契约合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