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不经的名句摘抄

2024-04-10

荒诞不经的名句摘抄(共9篇)

篇1:荒诞不经的名句摘抄

●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是有一个新陈代谢的法则,是有遗传嬗递的迹象,人恐怕也不是例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如是而已。又看佛书记载轮回的故事,大抵荒诞不经,可供谈助,兼资劝世,是否真有其事殆不可考。如果轮回之说尚难证实,则所谓了生死之说也只是可望不可即的一个理想了。 ----梁实秋《闲暇处才是生活》

●在这一切吵闹中间,获得胜利者不是理性,而是辩才。任何人只要具有辩才,把他的荒诞不经的假设,说得天花乱坠,就用不着怕得不到新的信徒。获得胜利者不是持矛执剑的武士,而是军中 的号手、鼓手和乐队。 ----休谟《人性论》

●虽然提到食物,总是能给人慰藉感,但不得不承认,生活中不会总是一路向阳的,尽管人们希望如此。在我的世界观里,人生的主题绝不是美好,反而是鼻涕、眼泪、抽噎,就像欧·亨利说的那样。你总觉得人生荒诞不经,且没有朝着你预想的方向前行,这才是生活的真谛。因此有一些奇葩的故事,你可能不喜欢,但这的确是我所认为的真实的人生。

你对人生有多热爱,就有多少勇气去直面它的阴暗面,而不是一味地去喝鸡汤,告诉自己说,明天要能量满满哦。 ----匡靖《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

●极端的容易唯美,深藏的容易落寞

沉迷里容易偏颇,驻守里容易荒芜

雪花比寒冷干净,黑夜比寂静公平

信仰处漂泊无定,绝望处棱角分明

志趣是荒诞不经,莫逆是雨过天晴

时间比自由婉转,年少比相思真诚

●人们相信追逐繁星会有回报,最终却像鱼缸里的金鱼一般了结残生。我思忖着如果从孩童时代就开始教育他们生命是荒诞不经的,那大概会容易些吧,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夺走孩童时期的美好时光,但是成人后却能获得大把光阴。至少,我们会免去一种创伤,身处鱼缸之中的创伤。 ----《刺猬的优雅》

●有些事你不懂我,也许我想做的事荒诞不经,你不必支持,但请不要反对。

●在西欧,18世纪不只标志了民族主义的降生,也见证了宗教式思考模式的衰颓。这个启蒙主义和理性世俗主义的世纪同时也带来了属于它自己特有的、时代的黑暗。迟管宗教信仰逐渐退潮,人的受苦——有一部分乃因信仰而生——却并未随之消失。天堂解体了——所以有什么比命运更没道理的呢?救赎是荒诞不经的:那又为什么非要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不可呢?因而,这个时代所亟需的是,通过世俗的形式,重新将宿命转化为连续,将偶然转化为意义。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我们心灵深处始终存在的空虚感确是一种流放之感,一种明确清晰的情绪,一种焦心的回忆之箭,一种荒诞不经的妄想,不是妄想年光倒流就是相反地妄想时间飞逝。有时候我们让自己陶醉于幻想境界,设想自己在愉快地等候亲人回来的门铃声或楼梯上熟悉的脚步声,再不然便是故意把火车不通的事忘掉,在平时乘傍晚快车来的旅客应该到家的时刻,赶回家中等候亲人。 ----阿尔贝·加缪《鼠疫》

●世事就是如此的荒诞不经,有些人拼命追逐,努力的示好,却总是不能在一起。而有些人只是淡淡的一瞥,不经意的一个相遇,便是一见如故,难舍难离。 ----微笑向暖02《随身领取升级礼包》

●高高的钟楼辐射熙攘的人流

在你眼里岁月是否仍荒诞不经

你还等待一场春雨变成白雪么 ----唐东起《笛声从月亮里传来》

●我时常做着荒诞不经的梦,愿沉睡于此。不过梦终究是梦,是梦总是会醒的。

●等待

作者:唐东起

石头扔进了井里

你还在等待着回音么

心底溅起的波澜经久不能平息

在弦的一端

我义无返顾做了上钩的鱼儿

你还迟迟不肯将我打捞上岸么

高高的钟楼辐射熙攘的人流

在你眼里岁月是否仍荒诞不经

你还等待一场春雨变成白雪么

●你们的想法令人生畏,你们的内心软弱无力。你们的行为充满怜悯而又残酷,让人感到荒诞不经,行事之时心浮气躁,仿佛难以抗拒。最终,你们愈发畏惧鲜血,鲜血与时间。 ----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

●你眼中的荒诞不经,是我眼中的太多可能性。

●当时年纪不到四十岁就被看作了不起的人物,如今过了二十五岁就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了。我想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羞于使自己的感情外露,因为怕人嘲笑,所以都约束着自己不给人以傲慢自大的印象。我并不认为当时风雅放浪的诗人作家执身如何端肃,但我却不记得那时候文艺界有今天这么多风流韵事。我们对自己的一些荒诞不经的行为遮上一层保持体面的缄默,并不认为这是虚伪。我们讲话讲究含蓄,并不总是口无遮拦,说什么都直言不讳。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篇2:荒诞不经的名句摘抄

家住合肥的小乐是一名高中生,平时除了看书学习,就是上网。年初,小乐在父母的安排下准备出国留学。他的心情很激动,视频网聊的时候,忍不住告诉了网友小高。小高得知小乐要漂洋过海,流露出恋恋不舍的语气,邀请他说:“我想请你吃个饭,算是为你送行吧。”小乐感动于网友的热情,欣然应允,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顿饭差点儿把自己的命给吃了。

这天晚上,小乐如约出门,正准备打的往饭店走,看见小高远远地向他招手:“过来吧,我表哥有车,正好送我们一程。”轿车一路疾驰,小乐突然感觉不对劲儿:这车怎么往郊区开?这时,小高露出了真面目,掏出一把匕首按在小乐胸前,说:“对不起,我表哥想搞点儿钱花花。”

深夜,小乐的父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恶狠狠地说:“你儿子被绑架了,赶快准备500万元赎金,否则撕票!”夫妻俩差点儿晕厥,赶紧报了案。案件侦破并不复杂,小高一伙很快落网。然而,让办案民警疑惑的是,本案的主谋,也就是被小高称为“表哥”的小苏,不仅不缺钱,而且是个地地道道的“富二代”。那么,他为什么要为了钱铤而走险呢?

答案令人瞠目结舌。原来,小苏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几十年前白手起家,经过奋斗,如今家产近亿元。他一直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有本事,经常教育儿子要胸怀大志,将来干一番大事业。遗憾的是,小苏似乎并没有继承父亲优良的基因,他厌恶学习、逃课、迷恋上网,跟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还被派出所拘留过。他的父亲恨铁不成钢,起初是又打又骂,见小苏毫无悔改,渐渐心灰意冷,对儿子不管不问,视其为空气。小苏开始生活在父亲鄙夷的目光中,每日战战兢兢。更令他崩溃的是,由于父亲把他的零花钱从每月一万元降至一千元,女朋友对他日益冷淡,抱怨他没出息,只能靠有钱的老爸活着,成不了什么大事。小苏的.内心如江翻滚,他发誓要“干点儿大事”证明自己,让鄙视他的父亲和女朋友瞧瞧!如果小苏就此浪子回头,应该是千金难买的事情,但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证明自己的途径竟然是绑架。

类似的“证明”还在陆续上演。北方某大学的一对男女同学,彼此爱恋,但遭到了男方家长的反对。原因是,女方家在农村,且父母目不识丁,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男方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不能接受如此不体面的亲事。在父母的持续压力下,男孩毫不动摇地与父母僵持着。大学毕业前,男孩的父母来到学校,大闹一场,逼他们分手,男孩不从。父亲以断绝父子关系相威胁,男孩仍不答应。母亲又以死相逼,哀求他说,如果你们一天不分手,我就一天不吃饭,直到饿死为止。这时女孩找到男孩,主动提出分手,故作潇洒地说,我想清楚了,世间没有什么永远的爱情,听你父母的话,就让我成为你生命里的回忆吧。男孩愤怒地说,我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在坚持,而你却不再相信爱情,太让我失望了……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深夜,他写了封遗书表达了对她永远的爱恋,然后通过跳楼来证明自己对这段爱情的忠贞。

篇3:荒诞不经的名句摘抄

一、荒诞与后现代主义主题

约瑟夫·海勒曾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美国空军服役近3年 (1942—1945) , 驻防科西嘉岛, 任投弹手, 曾经从该岛起飞在法国和意大利上空执行过60次飞行任务。作家的切身经历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提供了丰富殷实的素材。

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 (catch) :认为自己有精神病的军人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停飞;但是能够提出自己有精神病不能飞行的军人又说明你思路清醒, 不许停飞。任你怎样努力也不可能从它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虽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条文, 但却又无处不在。无人清楚它, 但却无人不感到它的存在。当它化作具体内容时则诡诈多端, 可却没有人能奈何得了它。我们从小说所描写的一片喧闹、疯狂、杂乱之中;从作者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画式的嘲讽中, 可以认识到一个严肃的主题:在美国的现实社会中, 这种荒诞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处都存在着让人啼笑皆非的专横和残暴, 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无法摆脱。很明显, 这样一条具有无上权力和任意性的军规, 对一切领域都生效。军规”是任意鱼肉人民、灭绝人性的资本主义官僚体制的象征, 是当代美国社会疯狂、荒诞、不可理喻的现状的象征。此书问世后, “catch-22”一词便很快成为美国人民的通用口语, 被收进词典, 成为“无法摆脱的困境”的同义词。它生动地反映了美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在人们心中的投影。海勒用“军规”作为书名, 其寓意是不言而喻的。

主人公尤索林上尉在亲身经历了种种可怕的事件和亲眼目睹部队中军官不择手段地向上爬的丑行之后, 求生欲望一再受挫, 后来恍然大悟: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只不过是上级给下级设下的一个永远摆脱不掉的圈套, 是一个陷阱。

《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写战争和军事官僚机构的荒诞与疯狂, 进而展示当代美国社会与整个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荒诞现象。海勒在1962年回答记者提问时承认, 该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写“世界的混乱与疯狂”, 认为这不仅仅是“尤索林的处境, 不光是美国, 而是整个世界”, 这些现象表明, 美国军队已经是一支失常的部队, 一片混乱, 一片疯狂, 一片荒诞, 荒诞不经, 失去了控制, 这其实是一幅逼真的美国现实社会荒诞生活的画像。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就在于它影射的是操纵整个西方社会巨大网络背后的那只无形黑手, 象征着无所不在的人为约束力, 表明人生存的环境, 是无法摆脱的罗网。尽管小说以战争为背景, 但它真正的主题却是当代的, 是一部和平时代的书。作者海勒曾悲愤地说:“像‘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样的苛酷法令存在于特殊时期尚还可以理解, 在和平时代它仍存在, 这才是最恐怖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里商业价值与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 在那种莽林世界里, 只有那些狠毒, 不讲道德, 会耍手腕的人才能发迹。这类人物的代表就是中尉米洛。当金钱淹没了反法西斯事业, 米洛顿时成了暴发户和有权有势的人物。“不仅是奥兰的代理国君, 同时还是巴格达的哈里发, 大马士革的伊玛目, 和阿拉伯的酋长。在那些落后地区, 米洛既是谷物之神, 同时也是雨神和稻米之神, 他去了一个又一个城市, 每到一处都受到英雄凯旋似的欢迎。”米洛成了西方权势和金钱的象征, 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崇拜的偶像, 也是西方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道德堕落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这还进一步表明, 米洛、凯斯卡特和科恩等人所宣扬的“荣誉观”和“爱国主义”等全是骗人的鬼话。

尤索林是小说中最具个性的人物。他是当代小说中一个常见的“反英雄”人物形象, 似乎无足轻重。在战场上, 他亲眼目睹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境, 衣服上染上了罹难战友斯诺登身上的鲜血, 他开始醒悟了, 深深感觉到这次“圣战”没有丝毫的爱国主义色彩, 没有正义, “但我抬头看时, 看到的是人们在捞钱。我看不见天堂, 看不见圣人, 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次正当的冲动和每一场人类的悲剧大把大把地捞钱。”他脱下被斯诺登的鲜血染红了的衣服, 赤身裸体地走向领奖台, 接受德利德尔将军为了遮丑而颁发的一枚“优异飞行十字勋章”, 尔后又蹲在树下呆看斯诺登的葬礼, 领悟到, 人这样死了, 就是“垃圾”, 就成了“废物”。他赤身领奖正是对当局“荣辱观”的蔑视, 脱下被血玷污的衣服是对战争蔑视憎恨的表示, 有远离战场的意向。他憎恨战争, “谁让你去送死, 谁就是敌人”。开小差才是他唯一的出路。尤索林最后下定决心, 逃亡瑞士。

二、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对传统小说形式与叙事技巧不断消解的同时, 也创造了自己的表现手法。《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艺术风格完全突破了小说传统的常规, 独辟蹊径。

《第二十二条军规》不是以时间顺序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 “故事情节”不是沿着直线向前发展的, 而是以“螺旋形”向前发展。这种螺旋形是心理上的, 是以过去感觉到的某种意识的错觉为基础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放射性”的结构。使全书旋转起来的圆心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书中的人物、事件, 都围绕着这个固定不变的漩涡中心转动。在这种交叉错位的结构里, 很难说清楚小说的“现在时”。

小说作者不时的用“闪回”手法来展示有趣的事件和细节。直到小说中的情节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即故事情节是按照“心灵的变化顺序”, 按照人物意识的流动顺序编织起来的, 人物的感情也从开始的幽默变得抑郁严肃起来。小说中通过“螺旋形”展示从喜剧氛围转向悲剧氛围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小说中展示斯诺登死亡的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第一次提起他是以开玩笑的口气说“去年的斯诺登一家在哪里?”但是随着事件的展开, 喜剧氛围没有了, “幽默”消失了, 他惨不忍睹的死状, 令人产生了悲伤和同情。

此外, 小说荒诞的故事情节也充分体现了强烈的黑色幽默感。“黑色幽默”小说也被称为“黑色喜剧”、“绝望的喜剧”、“绞刑架下的幽默”、“病态幽默”、“大祸临头的幽默”, 等等, 富有喜剧意味, 又使人毛骨悚然。作家把世界理解为荒诞不经、不可理喻, 于是悲观至极, 但却只是付之一笑。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 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 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 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 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 变得畸形, 使它们显得荒诞不经、滑稽可笑, 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这样一部“黑色幽默”狂想曲。作者成功地将一个个荒诞的镜头和滑稽的场面交织一体, 从各个侧面来揭示现实的混乱性和荒诞性。当战友受伤死后, 尤索林所做的竟是在死者流满一地的内脏中去查看他吃过的西红柿有没有被消化掉。当尤索林的军装被同伴的鲜血溅污时, 他好几天不穿衣服, 赤身露体。在斯诺登的追悼会上, 他一丝不挂的躲在树上, 使前来为他授勋的将军狼狈不堪。作者将荒谬的镜头和场面相接, 用反理性、反道德、反逻辑的思维方式来构思, 他们视这个世界及其附属的一切现实存在为荒诞不经、没有道理。现实中发生的一切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此情此景的严酷无情使他们深恶痛绝, 悲观失望。他们把精神、道德、真理、文明等价值标准统统翻了个个儿, 对丑的、恶的、畸形的、非理性的东西, 对使人尴尬、窘困的处境, 一概报之以嘲讽、赞赏的大笑。

《第二十二军规》以反理性、反道德的面貌出现, 但纵观其本质, 却融入了海勒作为一位正直的美国人全部的理性与道德。海勒突破传统小说的艺术准则和边界, 超越了固有的精英意识和线性、时序性模式, 采用非线性、跨时序的叙述结构, 谈笑间对这个荒诞的世界进行了异常深刻的揭露和讽刺。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43.

[2]杨仁敬.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新模式和新话语[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2) .

[3]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65.

[4]付景川.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495.

篇4:荒诞的现实,现实的荒诞

说到中国的小成本电影,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习惯了在“第六代”导演开创的电影版图上安营扎寨。比如贾樟柯。

在贾樟柯电影的延长线上,我们不仅看到过诸如《Hello!树先生》(2011)这样的故事片,甚至一些纪录片也时常让人联想到贾导的电影语法和腔调——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电影《我的诗篇》(2015),即是一例。而贾导十年前以《三峡好人》(2006)叫板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举,竟也在日后被验证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电影宣发模式;不少小成本影片往往因着“悲情”、“逆袭”之名,也能如愿在电影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换句话说,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功成名就,既为年轻影人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电影经验,同时也为他们打通了一条与观众交流、与市场相处的生存之道。

刚刚三十出头的新人导演忻钰坤,曾在《心迷宫》上映前的一次采访中同样坦言:“有段时间特别迷贾樟柯,他让我看到了电影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可接着,忻钰坤补充道,“但他拍的是年长于我的那代人的印记,感觉还是有隔阂。”对于怀揣电影理想的创作者而言,这种隔阂感似乎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会时刻提醒着你,不要轻易搭上他人电影经验、生活经验的“顺风车”,而错过亲自走进现实迷宫的入口。

《心迷宫》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村子里的一具殡棺,因为各种各样的离奇理由,竟被先后摆在了三户人家的门口;随着剧情的层层发展,观众看到,这具殡棺既隐藏着人心,也拷问着人性。从题材上讲,这部电影自然与“第六代”导演初出茅庐时纷纷选择的私人经验不尽相同;在手法上,更是和如今早已被中国电影习以为常的“来料加工”相去甚远。不妨说,是那种迷恋与隔阂并存的感觉,让忻钰坤确定了自己的电影创作方向。因为迷恋,忻钰坤找人东拼西凑来一百多万元钱,没买房、没买车、没买股票,也没买热门IP,而是老老实实地整出了一部电影处女作。因为隔阂,忻钰坤干脆卸下了作者论的包袱、撕掉了文艺片的标签,反倒借用起类型片的外壳,为观众打磨出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来。

《心迷宫》看似荒诞不经,据导演所说,却是由一件有根有据的真事发展而来。但纵使一具殡棺更换三户人家的真事如何堪称“奇谭”,想要让影片最终显现出荒唐气息、散发出黑色幽默,则完全取决于导演的功课。毕竟,生活有生活的逻辑,电影有电影的章法。一旦切除了生活自身的肌理和纹路,把人物、事件随意搁到镜头底下,恐怕最老到的导演也没办法把故事说圆;反过来,即使再精彩绝伦的故事,一旦坐实到生活当中,总难免让人觉得失色了几分,也是同样道理。忻钰坤叫人刮目相看之处恰恰在于,他用一种严谨而精巧的结构,将这个从现实迷宫中探寻得来的故事,建造成了一座影像的“心迷宫”。

与《心迷宫》类似,演员陈建斌首执导筒的电影作品《一个勺子》(2015),也向观众展现了一个颇具荒诞色彩的现实故事。“勺子”在西北方言里,就是“傻子”的意思。陈建斌拍摄的这个故事,正是从主人公拉条子遇见“勺子”的时候开始的。

这部影片的开场,是固定机位拍摄下的一处临时舞台,穿着花花绿绿的演员对着台下满满当当的乡亲们热闹地表演着节目——这种小县城里的舞台演出,如果我们没在商家促销的现场亲身碰见,也总会在贾樟柯导演曾经的一些作品里看到。而在这样的一个开场画面当中,银幕上下的观众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有趣的镜像关系,电影中的舞台自然成为了这双重观看的焦点所在。但导演陈建斌显然没有兴致去讲述一个发生在人造舞台上的故事,很快,我们看到镜头切换到了舞台底下,主人公拉条子正一个人坐在那儿吃着干粮,在他身后站着讨食的流浪汉,便是勺子。

《一个勺子》是根据河北作家胡学文的小说《奔跑的月光》改编而来。除了对片名做出修改,导演陈建斌还一并将故事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从宋河、黄花,改成了拉条子和金枝子。而电影的这个开场也和原小说的开头有着不小的区别。小说里,主人公是在回村的路上忽然遇见勺子的:

“回到村庄时,日头正往另一个地界缩。余晖被树梢摇落,如受伤的蝴蝶,虽竭力飞舞,终是隐散在寒风中。几天前下了一场雪,路已经变得瓷实光滑,但踩上去,仍怕疼似的咯咯吱吱叫。跟在宋河后面的人忽然挥舞胳膊,像驱赶什么,咻咻叫着往前冲。宋河正要提醒,他已仰面摔倒。一动不动,像冻硬的鱼。宋河疾走几步,俯下身。鼓凸的眼球卡住了似的,脏污的脸上却浸着笑。宋河生气了,猛抬起脚,却又缓下来,只是碰碰他。你这个傻家伙,吓我一跳!”

不难发现,电影的开场片段,为整部作品重新确定了叙事的节奏和风格,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和片名的改动一样,透露出了导演试图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抵达现实深处的用心。在这部电影里,陈建斌几乎将所有的笔触和全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主人公拉条子身上,即使是拉条子和勺子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对手戏,很多时候看上去,也都像是他自己在和自己较劲。

和《心迷宫》中的那具殡棺一样,《一个勺子》里的勺子,也可以看成是这部影片铺陈人物关系、展现生活图景的一个切口。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勺子替代了剧中从未出现的儿子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拉条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在遭遇生活变故时的无力挣扎和现实痛感。而这样的故事与表达,不管从哪个层面,都与今天中国的主流电影显得格格不入。《一个勺子》的可贵之处也就在于,它用简练的视听语言和诚恳的现实主义态度,为我们的银幕贡献了拉条子这样一个看似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而四处碰壁的独特角色。

但与其说,拉条子是因为自己老实本分的性格又或者是单纯善良的农民身份而处处遭人欺负,俨然变成了这世上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倒不如说,在他的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两种生活逻辑的碰撞。电影里的拉条子,去镇子上的店铺里打电话,他也会随手抓走人家的一把瓜子,贪贪小便宜。但当有人领走勺子,用信封装着钱要感谢他的时候,他却迟迟不肯收;即便是在众人的劝说下勉强收下了这钱,他回到房里也只是将那信封随意地搁在电视机上。而拉条子对于瓜子和钱的这两种态度,透露出的便是他与旁人截然不同的处事原则,是他自己一生所遵循的伦理道德。也正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世界,当他费解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来冒领勺子时,邻居老板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人生就是这样”并不能将拉条子说服;而他也才会拼命去追着大头哥的汽车,硬是要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篇5:命运的名句摘抄

兴许她的终身之约只不过是未知之命。

出处:《洪流》

命运女神是蒙着眼睛的,甚至在大白天也看不见,那么在夜里又怎能对她抱什么希望呢?zhlzw.com 中華勵志網

出处:《你往何处去》

命运三女神给别人纺织了生命线,而他的生命线却是爱情、憧憬和忧郁纺织成的。

出处:《你往何处去》

我嘲笑预兆和命运。昨夜天气暖和,我望见了群星像雨一般降落下来。有许多人要是看见了这个,会认为有了凶险的预兆,而我想:如果我的星宿就在那里面,我至少是不缺乏伙伴了!

出处:《你往何处去》

一切都可能出现新的转机的。一座金银矿可能正向我们敞开着哩!

出处:《第三个女人》

他命运很坏,每当支起篷帐,安好炉灶,正想作久居之计,便总有大风吹来,摧倒他的木桩,熄灭他的炉火,逼得他归于毁灭。

出处:《灯塔看守人》

信仰能够移动大地的根基!

出处:《你往何处去》

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美德。

出处:《你往何处去》

信仰可以移山。

出处:《你往何处去》

正像一个人从悬崖上掉下去,不管是悬崖边上生长着什么他都要抓住一样,他用双手抓住一种思想,也就是,信仰本身能够拯救了她。

出处:《你往何处去》

我曾经信仰,曾经嫉恶如仇,我不怕死,而怕复活,我不怕苦刑,而怕裁判。

出处:《你往何处去》

宗教信仰,神圣不可侵犯。

出处:《洪流》

一个十字军骑士如果他自己没有受到污辱,是不能决斗的,因为他宣过誓,只为信念而战斗。

出处:《十字军骑士》

他们原来的信仰像缺少燃料的火似的熄灭了。而新的信仰他们又不愿接受……

出处:《十字军骑士》

信念就是生存的基础。

出处:《战场上的婚礼》

主的慈悲将流溢四方,黑暗掩不得光明,正如此刻暮晚已至,而它自不能遏阻主的旭日,明晨定将升于东天。

出处:《洪流》

既是月华泻辉,那就哪儿都容易照到。

出处:《洪流》

在太阳下的世界里当个种庄稼的奴隶,也总比在永恒黑暗的领土上当个国王好。

出处:《你往何处去》

光明里有着某一种快乐,无限的快乐,跟这种快乐比起来,别的一切是那样地没有价值。

出处:《你往何处去》

实在的!一切的小烛光在这样一支火炬面前,都暗然无光了!

出处:《十字军骑士》

太阳是世界光明的赐予者,照得连老头儿身上也充满了热力。

出处:《十字军骑士》

白昼又回到了洋面上,好像担惊害怕似的,又阴沉,又乌黑,又凄惨;然而它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希望和慰藉。

出处:《为了面包》

到了夜间,尤其是因为在这热带的烈日所灼热的海面上常常升起浓雾,航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时候,给许多船舶作唯一的.向导的,便是这座灯塔。

出处:《灯塔看守人》

人们已经忘记了自由和放纵间的明晰区别。骄奢淫佚,结果导致的是痛苦悲伤,无节制的自由,结果导致的是敌国的奴役。

出处:《洪流》

哪儿没有自由的意志,哪儿也就没有幸福。

出处:《洪流》

人民与人民平等,议会与议会平等,爵位与爵位平等。

出处:《洪流》

如果只为个别人自由,而使整体束缚手脚,遭受奴役,那么这种味似甜蜜的自由果实究有何用?zhlzw.com 中華勵志網

出处:《洪流》

乌克兰人呼吸惯了草原的自由的气息,他们酷爱俨如草原本身一样的无羁无管,他们的气质像草原一样的粗犷豪放,像草原一样的生气勃勃。

篇6:眼睛的名句摘抄

1、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没有比根本不用眼睛看的人更瞎了。——斯威夫特

3、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4、眼睛能看见所有的东西,但看不到它自己。

5、眼睛是内心索引。——安斯蒂

6、我们再怎么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7、眼睛是心灵的灯。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黯淡。保护我们的视力,就等于保护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要保护眼睛。

8、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象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普洛丁

9、有的人的.眼睛象桔子一样毫无表情,有的人的眼睛象一口可以使你掉进去的井。——爱默生

10、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看得清楚。

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要从小做起。我们眼睛还非常娇嫩,未发育完善,只要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那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

12、眼睛说话的雄辩和真实,胜过于言语。——塔克曼

13、眼睛是首先宣布温柔的爱情故事的前驱。——普罗帕柯斯

14、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看出来。——博厄斯

篇7:兵家的名句的摘抄

1、军事上是不允许停顿不前的。在战略、战役和战术方面,墨守成规表现为不考虑新的情况而试图按照过去的战例依样画葫芦。——格鲁季宁

2、我们进行比较时,绝不应该总是考虑双方在战场上的全部军队,而应该考虑双方在前线或者在决定性地点相对峙的军队。——克劳塞维茨

3、弱点就一个国家或军队而言,就是经受不起对方采取任何手段和任何行动打击的`薄弱点。这一打击可能削弱这个国家或军队的战争潜力或战斗力,挫伤其斗志。——约翰·柯林斯

4、正确的作战艺术取决于攻防行动的紧密结合,换言之,作战的胜负取决于两者结合的有效程度。——富勒

5、只有能够使战斗按自己的计划发展的一方才能有效地指挥己方行动,而这就是说,有效地指挥战斗应该指挥战斗的全过程,即不仅指挥己方行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指挥敌方行动,以我方行动迫使其就范—指挥战斗的艺术要求理解这一复杂而又相互矛盾的过程。——图哈切夫斯基

6、在军事艺术中,数学上所谓的绝对值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在这里只有各种可能性、盖然性、幸运和不幸运的活动,它们像织物的经纬一样交织在战争中,使战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最近似赌博。——克劳塞维茨

7、单一的作战线往往是明智的,单一的作战目标往往是无益的,而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则是把二者混为一谈。——利德尔·哈特

篇8:荒诞不经的名句摘抄

“荒诞” 现象诞生于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愿望和外在冷漠世界发生冲突的时刻。“人之所以会产生荒诞感,是因为人怀着理性,希望同冷漠、无理性的客观现实遭遇所致,要么是遭到了物质世界的格格不入,要么是遭遇到了人类社会的无人性和不合理。更为根本的是要面对着始终威胁人的那种命定的“死刑”人类的奋斗作为与徒劳无功这一后果之间的断裂,这就是荒诞。

苔丝一个美丽善良而命运坎坷的农家姑娘,她短暂的人生因不断的追求幸福而充满激情,但激情的亮光总掩饰不了浓重的宿命色调,在她的人生四部曲中,每一个命运转折点都是强大命运展示它的巨大威力的时刻。苔丝家中的唯一财产“王子”在意外事故中死亡,善良的苔丝因内疚而主动承担起繁重的家庭负担,放下自尊去德伯家认亲,单纯的她怀着自立自主的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支撑起贫困的家,可她还未来得及品味独立的欢娱,就陷人失去贞操的痛苦深渊。苔丝将自己拘囿在自己的世界中,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在经过自我天性和道德感的长期对峙后,苔丝学会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她离开家乡,去塔尔波斯寻找她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熨平了苔丝的伤口,安琪纯洁的、充满理想色彩的激情之爱、平等的观念和超凡脱俗的思想,特别是安琪对人生悲苦的洞悉,是苔丝心中所有但不能充分表达的,所有这些使苔丝放下心中沉重的道德负担,不再犹豫,沐浴在安琪的挚爱中让幸福之花肆意开放,她觉得她同安琪是心有灵犀的,是可以合而为一的,可她过高估计了安琪的“宽容”,她把安琪设想得太过纯洁高尚,当她全身心地投人恋爱中,她不能欺骗自己最爱的人,将自己的秘密袒露。由理想之爱滋养的幸福之花还未能全部绽放,就因养料的缺失而悄然枯萎,安琪不能忍受苔丝的不贞,他的高尚的思想只适于言说,不适于行动。可怜的苔丝来不及熄灭希望之火,忧伤之雾就扑面而来把她的希望雾化为悲苦的青烟。此后,被弃的苔丝只能孤独地生活在荒凉的艾顿荒原。艰苦的生活并未打消苔丝的希望,悲惨的处境培养了苔丝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了化生命之重为轻。可命运并不因苔丝的坚忍而怜惜她,相反以更为严酷的面目怒视她。苔丝的父亲病逝,这个一直在风雨中飘摇的家最终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又是面对贫苦的家,又是因为善良,苔丝不得以再次放下自尊和心中的希望,回到亚雷身边。“命运”想看看这个可怜的姑娘究竟能同它对抗多久,它以为这次苔丝一定输得心服口服,可它错了,当安琪从巴西回国后,苔丝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为了自己的幸福、尊严和独立,她杀死了亚雷,她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幸福,这个悲苦的女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一抹壮烈的色彩。她一生中那么多的意外那么多的突然,让她的命运悲惨得近乎荒诞。

苔丝这个哈代笔下的光彩人物一样不能摆脱爱情的困惑。 苔丝和安琪之间的爱情尽管其间充满周折,但那时的苦涩也是甜美的。可当苔丝与安琪结婚后,由于秘密的公开,苔丝与安琪的爱情就消失了,两人的婚后生活只是做样子而已,是应付爱情之痛,而不是享受爱情的甜蜜。当苔丝与安琪再次相逢时,两人沉浸在爱之中,但这是沉痛后的爱,反省后的爱,不再单纯,有更多的复杂的因素包含在其中,安琪的悔恨多于激情,苔丝的隐忧多于热望。苔丝的悲苦凝聚成喷涌的幸福,她毫不吝惜地挥霍自己最后的幸福时光。苔丝不愿亲眼看到安琪再次看不起她,她渴望安琪的爱,但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后,苔丝对心中的阿波罗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安琪的爱碰触到现实时不会消失了吗?苔丝不自觉地摘下阿波罗头上的光环。苔丝的爱是真诚的,可她的爱不是社会道德所认可的那种纯洁之爱,当爱情遭遇道德,荒诞性再次显现。苔丝的一生充满荒诞色彩, 反抗也就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小说中对荒诞人生的描述是对荒诞神话的一种隔代呼应。古希腊有关西绪弗斯的神话是人类生存荒诞性的缩影。西绪弗斯永不止息地向山顶推石的惩罚是荒诞人生的最精练的概括。西绪弗斯是荒诞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 又出于他的痛苦,他对诸神的蔑视,对死亡的憎恨,对生命的热爱,使他吃尽苦头,竭尽全身解数却落得个一事无成。苔丝是个西绪弗斯式的人物,她对幸福的追求的过程如同西绪弗斯向山顶推石的过程。苔丝在奋斗中刚刚望见幸福的闪光,霎那间不幸的阴霾就遮住了所有的幸福之光。苔丝不得不再次陷入悲苦境地, 鼓足勇气,做又一次的抗争,期望幸福再次闪光。

苔丝与安琪分手后,孤独无依,忧伤也不时地扰乱这个坚强的女人;在德伯家的古墓中苔丝也曾抱怨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悲苦命运的压迫下苔丝有过暂时性的悲苦的呼号, 可就像西绪弗斯一样,就在苔丝接受幸福消失的事实,积极投身到新一轮的苦斗时,她就战胜了悲苦,强化了自己的坚强品格。 苔丝一方面陷于各种有限性,丧失一切可能性,另一方面却在不断超越有限性,在寻求可能性的反抗中获得生命的意义,她是现代的西绪弗斯,是反抗荒诞的英雄。

《苔丝》反映的更多的是生命中沉重、荒诞的一面。哈代立足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但又不拘泥于这一传统,他的小说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文坛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种突破和飞跃。

摘要:托马斯·哈代立足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但又不拘泥于这一传统。本文主要研究哈代的小说《苔丝》中反映的生命中荒诞的一面。人生的荒诞和人类不懈的反抗与追求构成了悲壮但不乏激情的生命乐章,像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高潮与低谷的巨大落差中释放出生命的力量。

篇9:荒诞是“荒诞者”的抗争

孩提时代,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与别人总存在隔膜,为什么纯真的友谊会被歪曲。

唐山大地震,失去亲人,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于是他拿起画笔表达希望,然而却受到严厉的批判。

大學毕业,成绩优异的他却失去留校的机会,最终被“罚配”到与绘画毫无关系的地方,他耿耿于怀,只能漫步街头,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终于重归母校,但观念不同、口无遮拦,他遭遇了天津美术学院校史上的“9·11事件”。

风风雨雨五十年,他把人生画在宣纸上。他相信,人心换人心,正义永远站在自己这边。他温和了,不再计较,他给君子道歉,然而敌人绝对还是敌人。

他曾一时气急说,“我死以后,写美术史的人,如果没把李孝萱放在重要的篇章里,我说那写书的人就是个混蛋,那也就不叫美术史也不能称其为美术史”。而他就是那个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名字叫李孝萱的人,一位用“荒诞”剖析现实的画家。

在荒诞中“漂泊”

李孝萱是以“怪”出了名的,“伊甸园系列画”中的裸体女人,《大轿车》中拥挤的汽车,《蝗阵》中骷髅似的交通指示灯……别人笔下的英雄气宇轩昂,他笔下的“七君子”却眯着眼像睡着了一般。他画画怪,做人也怪。他敢公然批评自己的领导、自己的前辈,虽然批评只关艺术,但“正常人”谁会不顾及对方的“脸面”?理所当然人们称他为“画坛怪杰”。

他却连忙摆手,千万别说“怪杰”,“怪杰”就跟神经病似的。“专注的艺术家都有怪癖,什么事情一旦专注了,别的事情就思考少了。”原来他自己也知道其实在这个社会中是有点另类的。

不过初见李孝萱,却真的有点出乎意料。不是他有多怪,而是眼前的他再正常不过了:面白须净,衬衫整洁,就像任何一位普通的台上老师一样,只是打扮精致了些。但当他一开口,我们知道,这位确定无疑是李孝萱了。

“现实中荒诞的事情太多了,已经没办法列举了。”“我们非常正经的人都有荒诞的一面,如果去关照它,深入地开掘它,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是荒诞的。”

荒诞,是很多人对李孝萱画作的评价,亦是李孝萱对人生的感悟。

1959年,李孝萱出生在天津市汉沽区,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在那个“阶级斗争高于一切”的时代里,幼时的李孝萱感觉到了和工人、农民阶级之间的对抗,他想和他们保持友谊,然而出身问题始终让他痛苦不已。再后来,李孝萱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上了大学,1982年他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就在毕业前夕,他的毕业作品《唐山大地震》让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厄运。

1976年7月28日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也牵连了李孝萱的故乡天津汉沽,他的爷爷、奶奶、三叔、老叔在那场地震中先后离世,这让时年十几岁的李孝萱深受打击。一个孩子,在人类突然遭受那么大的暴虐,一瞬间几十万人口不复存在,他在心灵上经历了难以承受的变故。

“人们在死难面前,或者亲人在死去的那一瞬间都忘了哭是怎么回事,甚至特别执拗,整个人就被吓傻了,精神整个就被大自然压垮了。” 唐山大地震成了李孝萱最刻骨铭心的回忆。这个回忆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冲淡,但那深入骨髓的痛一辈子都挥之不去,对于他来说,“在任何时候,只要有所触及,心灵就像流血一样”。

只是幸好,有画笔可以让他发泄:在一个巨大的坑里,灾民们裸露着身体,伸出双臂或者抓住树枝呼喊求救,废墟中一个母亲托起孩子。经历过地震,李孝萱知道人在灾难面前不屈服,但内心却是痛苦的。大地震留给了他伤痕,他却想表达希望。他说,在地震之前,人们不管有多少争斗与情感上的隔阂,那一瞬间,人们的心灵是聚合的,就像鲁迅所说,人在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是人的一种永远也磨灭不了的渴望,这种渴望支撑着人的力量。

当李孝萱将这幅蕴含着亲身经历的作品上交后,画却被批判了:否认人定胜天、淫秽。他不明白,地震那一瞬间正好是深夜,最热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就不穿衣服,自己怎么就“淫秽”了呢?这甚至成为他人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最终,成绩优异的他没能留校工作,因“政治问题”被“罚配”到了塘沽图书馆、这个与绘画毫无关系的地方。但哪怕在陌生的地方,因为“淫秽”这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冷漠与怀疑依然充斥在同事的眼中。谩骂声、不解声就像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那个与家乡和天津市都有着相当距离且陌生的地方,李孝萱“就好像被一个钉子挂在了墙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他漫步在塘沽的街头,不能画画,便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想法,才华无处施展,便只能消磨生命,最终他厌倦了这种生活。面对着自己在单位负责的二十多个巨大橱窗,李孝萱不想好好干了,“破罐子破摔”吧。

一切都因《唐山大地震》引起,时至今日,李孝萱依然不敢回忆那张画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众说纷纭,你在人群中走,只要认识你的,他就会冷眼相看,我又是一个特别敏感、特别脆弱的人,就不敢在人群里扎堆,所以每次在这种环境里就特别难受,好多回忆胀得你特别头疼。”那张画给他带来的不幸甚至一直延续到四十岁以前。

李孝萱说,自己所有的想法,一段一段地被扭曲。

他曾以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七君子”转移监狱为题材画过一幅《时代火种是不会绝的》。听名字,看题材,英雄人物在生死面前表现得大义凛然,理应把他们画的高大。然而,揣手的沈钧儒,在太阳底下眯着眼要睡着了一样,李孝萱用了相反的角度。“我觉得他们首先是人,所以才有气节,一个正常的人在生死面前,不会扰乱他的生活秩序,首先他觉得得要先活着,活着要为革命做些事情,他们总还有生的愿望,这种愿望不是苟且偷生,他们是要做事的。”他想表达的也仅仅是无论多么伟大的人都要饮食起居,然而美协领导却送给他五个大字:“简直不像话!”

他不喜欢在危难面前虚伪的宣传。在他的眼里,在那样的时刻高贵的品格是会自然流露的。

他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这就给人落了“荒诞”的印象。荒诞,意味着离经叛道,更意味着那些人与自然、与社会最深的矛盾,李孝萱说,荒诞在现实中本来就有。所以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画家就这样以自己的方式关照着现实。他说,艺术家一生如果没有任何追问,就不是好的艺术家。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表现个人生命和精神承担的非常少,而在西方,绘画中对人的反省是非常强烈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成为李孝萱绘画生涯的导师。这个惯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的画家,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李孝萱说,蒙克的画深刻,表现了生死。蒙克著名的《呐喊》触动了他,“那個时候我觉得他像为我画画一样,我想他画的画跟我想表达的东西一样”。这个从未谋面、也不可能谋面的“老师”启蒙了他后来的绘画风格。

李孝萱最终将现代城市题材引入了水墨画中。《蝗阵》、《寂灭的临界》、“伊甸园系列画作”……成为李孝萱关照现实的经典之作。

画《蝗阵》时,正值进口小轿车特别猖獗的时刻,马路上突然出现了很多进口汽车,这些车就像蝗虫一样在马路上穿梭着,有一个农民进城的时候已经非常恍惚了,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但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非常困难,李孝萱想用自己的画告诉社会,人们还在痛苦当中,社会应当节制。

而《寂灭的临界》里,李孝萱画了人在窗户上倒水,有一个裸体人物坐在车上。李孝萱想表现一种距离,“这个环境跟我们好像都没有关系一样,你在做坏事,你在做好事,跟我们都没有关系,人与人之间感情特别冷漠”。

这两幅画是李孝萱在1985年终于回到母校后为参加全国美展所作,李孝萱想按正常推算,自己会得大奖,甚至是一等奖。因为当时在中国水墨里面没有表现反省的画,更少有表现生命、人的苦恼、和当下人困境的作品。然而那时的他似乎只要有想法就会被别人歪曲,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坏人”。《寂灭的临界》被极“左”的人说成“是诅咒我们党已经到了边缘”,当时的系主任霍春阳不得不拿着佛教大辞典给那些人看,告诉他们这是佛教里的话,“寂灭就是再生”。

“伊甸园系列”更是提及李孝萱时无法绕开的画作。面对画里无数的裸体女性,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喜欢她的乳房,那是最温情和柔软的所在,使我获得安顿的所在,每画及此,我就沉浸在感动中,就用全身心的感受抚摸它,拖住它,生怕伤害了它,亵渎它,它是美丽和博大的,容下了我最完满的生命体验,我也始终关注她那下垂的小腹,一层层重叠有序的纹路,犹如生命的旋律合奏这无尽沧桑,让我伤感和心疼。”因此有人说李孝萱好色,然而如果他好色,事情就简单了。伊甸园的男女里,弥漫着社会转型的当下,人们因精神价值失落而生出的幻灭感。

终于,李孝萱画出了自己的风格,“把我逼到一个绝境,然后自己随便画,表现自己的心灵,表现自己的感受,像自己的日记一样向外界倾诉,我觉得特别自由,不用对模特了,搞现实主义的每一个状态都要对着模特,时间长了,记忆的能力,想象的能力特别贫瘠,产生不了我想象的这种画”。

李孝萱说,能有今天,特别感谢那些老师们,要不自己活不到现在。1985年9月,在著名画家陈冬至、白庚延教授的极力争取下,这位优秀的毕业生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年的母校,担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他说在回到母校前,自己“漂泊了好几年”,现在“在哪个地方摔倒的,一定要在哪个地方爬起来。要在那个地方用我的笔和画跟他们较量一番。”

危险“9·11”

五十多岁了,李孝萱仍不减当年的锐气,他说,“我绝对承认我在我们学校是佼佼者,如果我在这个学校不是佼佼者,我都觉得这个学校在中国就没法活了,太可笑了。在这个地域,我都不出色,我的抱负不就成了天方夜谭了。既然是一个佼佼者,我又不是一个冷静的人,我是性情中人,是直性子,我对现实不满的时候,对人看不惯的时候,我会直言不讳地发泄出来”。

真实最能触动别人,就是因为这直言不讳的发泄,让他遭遇了震惊全校的“9·11事件”。

2004年9月11日,李孝萱与同事的矛盾在一次谈话中爆发了。回忆起这件几乎断送了他教学生涯的事情,李孝萱的激动溢于言表,在学校里,有个很自负的人在全系老师面前自我表扬,“无视全体老师的存在,自比鲁迅和伟人,我觉得特别可笑,我当时确实发了一顿火”。

同事的自负最终让他忍无可忍,“这个时代里面好像还没有人能跟鲁迅相提并论,日本的大江健三郎在领大奖的时候,他就觉得惭愧,他就觉得这个奖应该给鲁迅。”李孝萱说,“他觉得画这些伟人潜移默化当中就有了伟人的情操,我觉得他特别可耻,我当时说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不要脸。”这件事后,系里的领导要开除他,他也开始寻找出路,现在回想,李孝萱感觉到了自己的冲动的确有点欠妥,但是当自己震怒的时候,他就要说出来,否则那便不再是李孝萱了。

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因为虽然口无遮拦,李孝萱自有自己的支持者。

他的学生用整整两晚的时间写下了挽留李孝萱的倡议书。李孝萱说:“这也是人心换人心。我对我的学生特别好。我得罪人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我个人,大部分是为学生争取条件,我为我个人的事情很少和谁发生冲突,但是原则上我是不放过的。自己好坏,学生要为你申辩,我不拦,我觉得那是他们的权力。”

让他没想到的是,那天后来被称为天津美术学院的“9·11”事件。现在的他可以轻松地开玩笑说,“无形当中就把我跟拉登划在一个行列当中了”。然而当时的境况并不轻松。

李孝萱在事后的“检查”中这样写到:写下检查二字,不免心寒,又转觉自咎,数年来教学敬业,苦劳不小,而无功所记,罢了罢了,又何必再生口角,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我就是那个破坏了妇人好梦的黄莺,所以该打,我真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我自己都讨厌我自己。

字里行间透着无奈,也透着冷幽默。他在检讨自己,但又何尝不是在检讨这个社会,自己只不过是那只让社会清醒的“黄莺”罢了。

后来,他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的时候,就想在一块墓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露出自己的嘴脸,这是非常无耻的。“如果你非让我客观地去评价我自己,我说那当代美术史或者我死以后,写美术史的人,如果没把李孝萱放在重要的篇章里,我说那写书的人就是个混蛋,那也就不能称其为美术史。”

他说,这是他被逼急了才说出这样的话。但他的心里肯定知道中国美术史必将有自己的位置。李孝萱敢这样评价自己,因为他有自己的资本。

为了画画,他逃离了毕业分配的单位,哪怕那里承诺也要成立美术学院,“我觉得天方夜谭,这个地方就是成立一个天堂,我也得走,因为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為了画画,他极尽自己追求完美的性格,一张画有缺陷,他一定要把它补好,李孝萱画画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耗得他精疲力竭。常常为了一张画,就一小块,折腾一宿,他一定要折腾到自己满意为止。他说,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性格强迫自己这样做,不这样做,觉都不想睡。

然而视绘画为生命的李孝萱也曾经很功利。在刚刚调回学校的时候,年轻的他还没有学会超脱,他也想得奖。因为一旦拿到奖,随之而来就会改变他的很多命运:别人对他的看法、生活条件、职称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之解决。

但人生中经历了太多荒诞,他的人生态度最终改变了,他对任何问题都有怀疑、有疑问,甚至他心里埋藏着很多苦闷,他需要倾诉。他描绘着现实,却生活在一个别人并不懂的世界里,那个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在追问,在思索。

然而他清楚,自己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尽管现在很多人不理解他,现实世界谁也左右不了,“因为现实世界是一个庸俗的世界、功利的世界,自己不会炒作,我这种人要是炒作,我就觉得非常可笑。所以我只能去默默地干自己的事情”。

女儿要出嫁

写到这里,突然感觉一种孤独笼罩着李孝萱的人生。他说没有人能理解他,包括家里人,家里人希望他画点进步的画,但他却觉得这并没有多大意思。

家人或许不能完全理解他的画作,然而他的绘画之路却总离不开家人的陪伴。曾经是母亲与哥哥的一句赞美,让喜欢听夸奖的李孝萱坚持拿起了画笔。直到现在,他的画室里还放着父母的照片。无论走到哪儿,他都带着父母的照片。

除了对父母的怀念,现在陪伴他的更有自己的妻子与女儿。采访那天,不见李孝萱的夫人上楼,却在楼下看到她笑脸相送。李孝萱说,“我夫人就是一个守家过日子的传统女人,非常保守。人来了找我或者看画,她一般都不在。现在岁数大了,她也感觉孤独吧,现在一来人她也跟着上来,有时候也插两句嘴,有时候说的也不是那么外行。我老婆是一个政治性特别强的人,她爱看书看报,哪方面有新闻,都是她告诉我。目前她非常关注钓鱼岛事件,我也非常关注,她对日本这个民族恨之入骨。”唯独这个时候,李孝萱终于开怀地笑了,人生得这样一位妻子足以,“原来我老婆气我的时候我不跟她发泄,我跟别人发泄。现在岁数大了,就把气发在我老婆头上。她给我发火,我比她还厉害。我们活到这个份上,也没磨合好,具体谁服谁,我也不知道。反正有时候我服她,有时候她服我”。

妻子也许不懂李孝萱的画,但李孝萱知道妻子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她知道我是最负责任的人。我老婆是一个特别粗的人,心胸很大。给她一个东西,可能一会儿就忘了放哪儿了。我们买房子的发票她都能给弄丢了。而且丢了以后还有女人的毛病,就是不承认,特别累心。” 眼里话里,他满是幸福。

采访那天,李孝萱家的小院里,工人正在粉刷墙壁,妻子正在为女儿的婚礼忙碌着。不久,李孝萱就要将自己的女儿亲手交给另一个人——她要出嫁了。前一天晚上三点才睡、刚刚起床的李孝萱看着自己的照片也开玩笑说,为了准备婚礼,我都瘦了一圈了。这个看起来怪异、口无遮拦的画家在家里倒是标准的顾家好丈夫。“小搌布”是他在家的外号,在没有保姆之前,家里做卫生,很多都是李孝萱来做。

女儿从小跟着李孝萱学画画,本科生、研究生也都拜于他的门下,甚至毕业后理所当然地认为,天津美术学院必定是她以后工作的地方。然而因为学院“家属子弟不能留校”的规定,她最终没能留在那里。

李孝萱说,作为父亲他不想女儿一定是个才女或者有多大作为,他只希望女儿平安幸福,高兴地活着。不过“有其父必有其女”这句话倒是错不了。女儿的自信心甚至超过了父亲,犯起来比他还横,李孝萱说,自己没服过谁,倒是让女儿把自己给整服了。就在因为父亲的关系不能留校时,女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不是举贤不避亲吗?”

有了亲人,李孝萱必定不会孤单。

有孤单,有温暖,风风雨雨五十年,李孝萱说,到这个岁数不想得罪人了。我得罪坏人我从来不反省,得罪好人我就很痛苦,我就给他道歉去。我嫉恶如仇,他是我的敌人,他一辈子都是我的敌人。我不觉得这个世界是没有敌人的世界。现在我尽量哪怕是我的敌人,我也尽量回避。人生太脆弱了,太短暂了,还是多给人点宽容好。

然而对于五十多岁的李孝萱来说,脾气可以慢慢温和,关乎画画的任何东西决不能妥协,“确实对我追求艺术、对我画画羁绊过多的人,我还是宁可得罪就得罪吧,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精力了”。如今的他依然有很多想法,他想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这里。

他说,自己很幸运,每次在最倒霉的时候,掉到悬崖里的时候,总有好心人去救自己,我就爬上来了,又透了口气,见到阳光了,很舒展。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他把这当成对自己精神上的滋养,他不再抱怨,如今看来,这只不过是命运垂青李孝萱的别样途径。

上一篇:致交警叔叔的一封信范文下一篇:关于小学六年级童话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