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防火制度

2024-04-30

车间防火制度(精选8篇)

篇1:车间防火制度

车间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一、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1、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2、班前、班后检查所用工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

3、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增强自我保护、防护意识及能力。

二、车间场地安全及防火须知

1、货物堆放要布局合理,按定置管理划分区域,保证作业场所安全,确保人行通道畅通。

2、防止电气短路及火花产生,车间、仓库的电气线路及开关与物品这间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禁物品遮盖,仓库照明应装防爆灯具。

3、车间内禁止吸烟,违者罚款500元。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泡沫灭火器时只要将瓶身颠倒,喷咀向着火处即可,注意喷咀却不能对着身体。(注意: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气体、液体及未切断电源的火灾)

2、在使用1211干粉灭火筒只须拔掉铁钉,喷咀向着火处喷射(不须倒置)即可。

3、如遇线路或电气开关短路着火,首先切断电源,切忌在未切断电源时用水喷淋,拉闸及切断电源时要用绝缘工具操作,监督检查。

篇2:车间防火制度

车间防火规定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2、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

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3、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4、电焊、气焊、锅炉工等在具有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岗

5、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各阶段、各字的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6、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公司安全部人员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公司安全部、环安部每月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2、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3、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4、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5、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四、消防控制值班制度

1、消防控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2、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3、值班人员应尽职尽责,如有发生火灾事故,应按有关预案及时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

Das Auto.一汽-大众特许经销商 潮州通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4、值班人员每日应观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自检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器材。

2、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建立档案管理。

3、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4、对全公司职工进行教育,要求员工爱护消防设施器材,对刻意破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将要求赔偿,并提出惩处。

5、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等消防那轧器材、设施、并保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公司保卫科管理职能部门每月一次对各部门进行防火检查,对所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责令其限改,并督察整改到位。

2、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会议,讨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公司各部门收到火灾隐患整改同时后,应抓紧督促有关人员落实整改措施,一时无法整改的部门应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4、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有关负责人应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5、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公司负责整改的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并做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保全机修部门的持证电工负责。

3、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存放位置,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操作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隔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Das Auto.一汽-大众特许经销商 潮州通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4、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随意取用。

5、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九、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及防火工作,提高公司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如下制度:

1、加强义务消防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员业务素质。安全部负责队员的业务训练考核及指导。

2、对车间、部门、班组等义务消防员,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演练。

3、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熟悉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常识;熟悉公司内消防通道、重点部位;熟悉掌握公司内部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熟悉报警和接警处理程序;熟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熟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熟悉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十、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必须由专门电工按规定进行实施,新设、增设、更换电气设备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2、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储存燃气的地方,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4、保卫科对提供和使用燃气的部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

5、对使用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有关人员,公司应定期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有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6、每年对避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测。对防静电设施进行定期检测。

十一、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公司将把平时演练情况、业务学习情况、日常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公司各部门、个人考评、奖惩的依据。

2、每公司将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3、对未依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相应处理。

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理。

十二、.电、气焊防火制度

1、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割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2、焊割前按规定进行“动火作业申请”,核准后方可进行。

3、焊割作业要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上下左右情况,周围的可燃物必须清除,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措施加以保护。

4、盛过或盛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易爆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5、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插作业。

Das Auto.一汽-大众特许经销商 潮州通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6、电焊机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金属道、金属架上,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得借路。

7、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接工具。电焊的导线不要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

8、焊割工作点火前要遵守操作规程,焊割结束或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并仔细查现场,清除火灾隐患;在闷顶,隔墙等隐蔽场所焊接,在操作完毕半小时内反复检查,以防暗燃

发生。

9、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十三、.车间消防安全生产“十不准”

1、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2、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3、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4、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

5、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6、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

7、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

8、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9、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打架或擅离职守。

10、不准赤膀赤脚进车间,不准带小孩进车间。

篇3:车间防火制度

现代化汽车齿轮的热处理生产应该满足高的产品质量、高的生产效率、高的环境保护、低的成本与消耗要求。因此, 现代化汽车齿轮热处理车间的设计应体现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少 (无) 排放、环境友好、方便操作等特点。

1 热处理车间生产纲领

(1) 本设计生产纲领为年热处理生产重型载货车后桥主、从动圆锥齿轮 (简称汽车后桥主、从动锥齿轮) 60 000套, 折合120 000件/年, 约2 000 t/年。主要设备为双排连续式气体渗碳自动生产线等。厂房面积为2 160 m2。生产设备及配套系统投资估算约800万元。

(2) 产品品种主要为汽车后桥主、从动锥齿轮10个品种。

2 热处理工艺规程的制订

2.1 典型工件加工路线

汽车后桥主、从动锥齿轮的加工路线为齿轮锻坯等温正火→机械加工→前清洗→渗碳、淬火→后清洗→回火→表面抛丸清理→ (主动锥齿轮校直) →交检→机械加工→包装出厂。

2.2 热处理主要生产设备的选择

选择热处理各工序所用的设备, 估算设备数量。

应优先选用具有较高机械化与自动化、低耗、少 (无) 环境污染的热处理设备, 并优先采用清洁热处理生产设备。

(1) 齿轮热前清洗选用输送带式连续清洗机, 它的使用可大大减少热处理后续因加热而产生的油烟污染。齿轮经清洗液 (10%左右的碳酸钠溶液或专用金属清洗剂等) 喷淋冲洗, 清水漂洗和热风干燥程序完成。常用的碱液清洗剂 (10%左右的碳酸钠溶液) 无毒, 但用过的清洗液中含有油脂, 通过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 把废油回收。废碱液经专门处理排放的设备进行中和处理后即可排放。

(2) 齿轮渗碳、淬火、回火及后清洗选用先进的可控气氛双排连续式气体渗碳炉, 渗碳介质采用甲醇、丙烷气等, 渗碳炉里排出的废气中虽含有CO及微量CmHn的碳氢化合物、HCN等, 但自炉中废气管排气口点燃, 可使其转化为CO2、H2O、N2等无害成分, 因此不会形成对大气的污染。热处理后的齿轮经清洗后, 浮在液面上的油脂通过分离器分离回收。排出的废碱水 (或专用金属清洗剂) 无毒, 经专门处理排放的设备进行中和处理后可以排放。

(3) 采用密封效果较好的吊挂式强力抛丸清理机进行齿轮表面清理, 可减少金属粉尘污染。

(4) 用无污染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取代有污染的铅浴炉, 进行主动锥齿轮螺纹退火。

(5) 主动锥齿轮校直采用效率较高的自动校直机;从动锥齿轮淬火采用脉动式淬火压床, 这样可降低热处理变形。

热处理各序所用的主要设备及数量如表1。

2.3 热处理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应考虑环保、生产成本等要求。氮气是中性气体, 对环境友好, 是低制造成本的热处理常用介质, 为此工艺设计采用氮气-甲醇工艺。生产应用表明, 该工艺较稳定、环保, 成本较低。汽车后桥主动锥齿轮双排连续式渗碳炉热处理工艺及其参数如表2。

3 热处理车间厂房的设计

3.1 车间厂房的设计

汽车齿轮热处理车间厂房的设计应有利于热处理车间的通风、排烟及除尘设备的安装, 即有利于环保要求。热处理厂房的外墙、隔墙、地面及顶棚的设计采用防火、耐热结构与材料。

本设计为热处理车间厂房与齿轮机械加工车间共用一个厂房, 即联合厂房。为了安全防火需要, 两个车间用砖墙隔开。

3.2 厂房的主要尺寸

(1) 厂房的跨度和柱距

采用双跨钢骨架结构, 长方形形状。跨度采用18 m, 厂房柱距采用6 m。

(2) 厂房的高度

厂房内应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这就要求厂房有足够的高度。热处理厂房高度采用9 m。

3.3 厂房的结构形式设计

除要求厂房有足够的高度, 并设置足够的门窗、天窗 (设计采用电动控制) , 便于空气流动, 以减少车间内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污染, 同时还应设计与安装向外排除有害烟尘的通风、排烟及除尘装置。

车间厂房采用钢结构形式, 并配合使用 (阻燃) 彩钢板。在车间易产生污染源的房顶处设计与安装通风排烟装置。

4 热处理车间的平面布置

在设计车间平面布置图纸时, 除了将厂房、主要设备、附属房间、车间通道的主要尺寸标注在图纸上, 还应标明设备的动力点、水等的供应点和排放点、通风排烟点及除尘点等。其原则如下。

(1) 有利于车间通风、采光和改善劳动条件。

所采用的双排连续式渗碳炉作为高大热处理设备, 靠近内墙布置, 便于车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而自动校直机及中频感应加热炉、抛丸清理机作为小型设备和产生有害物质的设备, 靠墙外布置, 利于通风、排烟及除尘装置的安装。

(2) 附属房间的设计。

双排连续式渗碳炉所用的丙烷气、甲醇等属易燃、易爆物品, 其供应间或减压间等设在厂房外, 建成独立房间。为防火防爆安全起见, 其房间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房顶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的预制盖板, 房间安装的钢窗设计要求呈开启状态 (即向外开启状态) 。热处理车间附属房间设计如图1。

5 通风排烟、除尘系统的环保设计与安装

汽车齿轮热处理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油烟及粉尘等, 必须及时处理并排放掉, 以满足环保要求。当然废气最好燃烧后排放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环保的方法是采用湿式过滤机, 将双排连续式渗碳炉产生的废气用管道送到湿式过滤机, 废气在湿式过滤机内同循环水幕进行交换, 除掉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再排放到空气中。湿式过滤机有利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而且设备的购置成本和运行成本都不高, 完全符合当前国家环保要求。

5.1 通风排烟系统的环保设计与安装

采用全面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车间房顶设计通风排烟点及天窗等。天窗的设计采用了电动开启系统, 这样可以将室内废气及时排放掉, 并将室外大量新鲜空气引入车间内, 使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稀释到国标所允许的范围。而且, 在车间局部 (如吊挂式抛丸机、连续清洗机、淬火压床及双排连续式渗碳炉用回火炉、清洗机及淬火油槽等处) 设计与安装了通风排烟系统, 即把有害气体、粉尘等从其发生源旁直接排走。经使用, 其通风排烟效果明显, 完全达到JB/T 5073《热处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

油烟处理更加环保的设计是采用油烟净化设备, 如采用郑州机械研究所利用静电化原理生产的烟气净化设备对淬火油槽、回火炉及淬火压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 从污染源头将排放油烟收集净化, 因此可以保证对大气环境没有污染。

5.2 通风排烟管道的设计与安装

(1) 通风排烟管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车间吊车、管线和其他设备的影响, 可设计采用空中与地下布置形式。

(2) 通风排烟管的壁厚一般为1.0~1.2 mm, 管材最好选择耐腐蚀的镀锌板。采用咬接, 咬口缝应紧密, 宽度均匀, 以免产生漏气。

(3) 根据每一设备的排烟要求, 可设计单一或几个排烟点的联合管道系统, 有干线与支线。并设计出相应流量、功率等要求的通风机, 以保证具有足够排烟能力。双排连续式渗碳炉选用4-72-10C型离心式通风机, 其流量与功率分别为26 750 m3/h和7.5 kW;淬火压床排烟选用4-72型通风机, 其流量与功率分别为3 709 m3/h和1.1 kW, 完全可以满足排烟要求。经使用, 效果良好。

(4) 通风机安装时, 执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TJ 231 (五) —1998) 。

(5) 通风排烟管支、吊架间距要求如下。

a.水平安装。在通风排烟管道直径小于400 mm时, 其管道的支撑立柱、吊架间距不得大于4 m;在通风排烟管道直径大于或等于400 mm时, 其管道的支撑立柱、吊架间距不得超过3 m。

b.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 m, 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6) 车间向外排烟的烟囱高度设计应高于10 m, 一般要求高于车间房檐高度, 以利于排烟。

5.3 排烟管道灭火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淬火油槽、淬火压床等使用的排烟管道, 长期使用后管道内会残留有油垢, 在遇明火时很容易燃烧。若处理不当, 会发生火灾。这是热处理车间经常着火的原因之一。在车间具备氮气源 (如制氮机等) 的条件下, 可在排烟管道上分段设计并安装灭火点 (即氮气排放口) 。氮气灭火效果很好, 加上本次工艺设计采用氮气-甲醇工艺, 有制氮气机提供充足的氮气作为保证, 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氮气灭火方案很方便。

5.4 除尘引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渗碳淬火后的汽车齿轮表面清理所采用的抛丸清理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常产生固体有害物, 即热处理生产性的金属及混合粉尘等。本设计采用了吊挂式抛丸清理机, 它的使用不仅密封效果相对较好, 而且生产效率高, 并大大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同时, 除尘设备采用了除尘效果较好的滤筒式脉冲反吹除尘器。抛丸清理机安装在车间内部的外墙附近, 这里容易安装相关引风与除尘系统, 并设计成独立的房间, 以满足环保要求。经使用, 抛丸机除尘效果良好、环保、无污染。

更环保的方法是采用湿式除尘器, 用风机将含金属粉尘的废气抽到湿式除尘器内, 利用水幕除去金属粉尘, 再将不含金属粉尘的气体排放到厂房外。

5.5 蒸气引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在使用输送带式连续清洗机清洗齿轮的过程中, 产生的热蒸气需要及时排放掉。若清洗设备靠近车间外墙附近安装, 其蒸气引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同排烟系统一样相对比较容易;对于清洗机必须安装在车间中间, 而且有吊车行走时, 可以考虑将其设计成地下引风管道排布形式。本次设计采用后面方案, 经过生产应用, 清洗机蒸气引风效果很好, 车间无污染。

6 渗剂的合理选择及其储存、供应、输送系统的安全设计与安装

6.1 液体及气体渗剂的合理选择

汽车齿轮渗碳常用的液体渗剂 (主要指有机液体) 是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本次工艺设计由于采用氮气-甲醇工艺, 液体渗剂采用甲醇。

气体渗剂 (主要指可燃气体) 主要是指天然气、丙烷气及Rx保护气等。一般规模较大的车间可选用可燃气体作为富化气和制备可控气氛的原料气;规模较小的可选择有机液体。一般情况下, 丙烷气作为渗碳或碳氮共渗的富化气, 天然气作为制备吸热性可控气氛的原料气, 一次性投资较少。采用天然气管道代替丙烷气制备吸热性可控气氛的原料气, 不需要建立丙烷站或丙烷气罐储存间, 所以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减小。建立丙烷站一次投资大, 运行费用高, 而且丙烷站属于特级防火单位, 因此最好不设计建设丙烷站。本次工艺设计气体渗剂采用罐装丙烷气, 一次性投入较少, 占地面积较少, 用多少储存多少, 因此相对比较安全。

6.2 液体渗剂的输送系统与储存 (或供给) 箱的安全设计与安装

(1) 液体渗剂选用的甲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 因此将输送系统设计为独立管道系统, 采用不锈钢材料 (如1Cr18Ni9Ti) 的无缝钢管。

(2) 设计要求在管线安装完毕后进行管路系统的水压渗漏检验, 即采用水压机进行通水压力检验, 在0.6 MPa压力下保持24 h时没有水渗漏情况即可, 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管道系统产生渗漏而引发火灾。

(3) 为预防腐蚀渗漏引发火灾, 滴注 (液体) 渗剂甲醇的储存箱采用5~6 mm厚不锈钢 (如1Cr18Ni9Ti) 钢板焊接而成。

(4) 为避免电机引发着火, 液体渗剂甲醇的输送采用32CQ-25型防爆磁力驱动泵, 可以输送液体介质甲醇到6 m高度的储存 (供给) 箱内。

(5) 为防火安全考虑, 滴注 (液体) 渗剂甲醇的储存 (或供给) 箱设计存放在车间外的独立房间, 并高于双排连续式气体渗碳炉滴注口3~5 m。

6.3 气体渗剂减压系统及输送系统的安全设计与安装

(1) 丙烷气减压间采用独立房间 (如图1) , 侧墙上安装的钢窗设计要求呈开启状态 (即向外开启状态) , 在遇气体突发爆炸时, 爆炸形成的气浪可直接冲击出去, 并且可以及时散开爆炸产生的废气等。

(2) 丙烷气减压间设计了良好的通风和低位排风设施 (如安装轴流风机) 。丙烷气减压间设计与安装了良好独立的接地装置, 各管路法兰盘连接处都用厚度为0.3 mm、宽度为50 mm的紫铜片进行连接, 使整个管路系统与接地装置相连。室内地面铺设了防静电橡胶板。室内采用防爆型电器与照明, 其导线穿管。室外设计安装了避雷针。

(3) 丙烷气减压系统设计与安装了气体放散 (管) 装置, 遇到减压阀门等失灵情况, 便于及时排放危险气体, 以降低管路与热处理炉内气体的压力与流量。

(4) 为预防丙烷气减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漏气而引发火灾, 在减压系统使用之前, 先用压缩空气将管路内杂质吹洗干净, 然后按有关标准进行压力试验。

a.强度试验。用水作试验介质, 试验压力为2.0 MPa。当达到试验压力后, 观察20 min, 压力不降低, 外观检查无破裂、无变形和无渗水, 即为强度试验合格。

b.气密性试验。用氮气作试验介质, 试验压力为1.4 MPa。当达到试验压力后, 观察24 h, 每小时的漏气率<1%时, 即为合格。

(5) 丙烷气减压间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安装完工后, 通过相关消防部门的检验, 检验合格后交付使用。

7 安全防爆 (炸) 的设计与安装

采用双排连续式渗碳炉对汽车齿轮进行渗碳淬火过程中, 随时会接触到易燃易爆气体, 如果热处理设备及其附属系统设计与安装不当等, 随时都可能引发气体爆炸。因此, 必须从保证热处理设备及其附属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安全设计与安装。

(1) 本设计双排连续式渗碳炉安装了独立的测温装置和热电偶, 用于测定安全温度 (750℃) 。当炉温低于750℃时, 可发出超低温报警信号, 并通过丙烷气管路上安装的自动通断阀, 切断可燃丙烷气向炉内的输送。必要时使电控阀自动切换到供氮气管路上, 利用氮气冲洗炉内可燃气氛, 避免可燃气氛产生爆炸。经使用, 效果良好。

(2) 在丙烷气、甲醇这些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分别安装了SQK-1、SQK-2型号传感器。传感器可连续检测危险场所的可燃性气体浓度, 并输出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标准信号。在危险情况下, 传感器通过与其相连的FB4000-BZ型号多通道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安装在控制间) 发出清晰报警信号, 必要时其安全系统能自动起作用, 例如紧急启动排风机与切断易燃气体电控阀门。传感器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立柱、墙面或水平管道上。本设计采用墙面安装方式, 分别安装在丙烷气减压间和甲醇供应间。经实际使用, 其效果很好, 没有出现过问题。图2为可燃气体报警控制系统安装示意图。

8 安全防火的设计与安装

双排连续式渗碳炉使用的淬火油槽是位于自动生产线中的连续式淬火油槽, 为敞口式。齿轮经传送机构送入加热炉中进行热处理, 随后被传送到淬火油槽中。如果淬火油中进水, 或油槽的温控 (加热或冷却) 系统、冷却系统及油位控制系统等设计与安装不当, 易发生火灾。其安全防火设计与安装要求如下。

(1) 本设计采用的双排连续式渗碳炉用淬火油槽, 安装并配备油位控制、报警系统。淬火油槽的油面高低位报警和运行连锁机构由浮漂带动限位开关来实现。当油面不正常时, 淬火油槽油位报警系统报警并停止工作。副油箱也配有高低位控制和报警系统, 以保证淬火油槽能够及时得到新油补充。经生产使用, 效果很好。

(2) 双排连续式渗碳炉用淬火油槽设计与安装了炉外冷却系统, 其主要由YG80-160型油泵和IT120-610/80型热交换器组成。油温冷却自动控制。

(3) 为防止冷却水渗进淬火油中, 在设计与安装炉外油冷却系统时, 应保证在任何时间内各点油压总是高于水压, 压差一般为0.25~1.0个大气压。保证在这种系统中不存在渗漏处, 否则淬火油中进入冷却水是十分危险的。经使用, 效果很好。

(4) 为防止冷却水渗漏到淬火油中, 可设计与安装空气冷却器、喷雾冷却器或带有双油路和采用耐腐蚀钢制造的散热器冷却系统。本次设计采用了较先进的RL111型高效空气冷却器。

(5) 若淬火油中水分含量超标, 含水量大于0.5% (体积) , 当赤热的齿轮淬入油中时, 油中水分突然汽化, 形成油沫, 并迅速溢出油槽, 遇到明火易产生燃烧。为此, 本次设计与安装了油中冷却水超标的检测报警装置, 使用效果很好。

篇4:苗族村寨防火制度研究

关键词:苗族;民间防火制度;习惯法;西江千户苗寨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2-0080-12

一、问题的提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人口聚居区。苗族人民因其生活环境的特点而多将房屋建于绵延高山,园地势而形成吊脚式结构或者杉皮盖顶楼房,一般是人住楼上,楼下饲养牲畜,堆放肥料、燃料,存放农具。在这样的居住格局下,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势蔓延,殃及全寨,救火工作也不易开展。苗族村寨火灾频发,据统计,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村,仅在1948年就困烧炭引发火灾,导致20。多户房屋、财产被烧;1962年冬,因弹棉花引起火灾,烧毁800多户中的350户,烧毁将近一半的房屋;1986年、1988年分别因为弹棉花、点蜡烛导致重大火灾事故;1997年困熏腊肉烧了老区委19户房屋。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下,火灾的隐患进一步增多。除农村地区用火方式落后、村民防火意识不足等固有原因外,用电也成为引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消防主力减少,火灾问题也因此更为严峻。火魔肆虐,给苗族村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给极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传统建筑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近年来,作为5A级景区的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发展迅猛,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在每年的7月至9月的旅游旺季之时,苗族传统艺术表演和节日更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宣传苗族传统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防的难度。除了游客人数较多,不易开展消防工作之外,大部分游客的消防意识也较为薄弱,且他们对于苗族有关防火的村规民约和制度知之甚少,吸烟、烧烤、用电等成为较大的火灾隐患,容易引发大型火灾,基于此,防火成为了西江苗寨全村人民心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消防工作的展开长期以来集中于城市地区,而忽视了农村消防安全。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消防法》,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新《消防法》的 项重大变革,农村消防工作被纳八法律规范的内容,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有了法定的依据,这使农村消防工作迈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然而,由于农村地区村民的文化水平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受教育程度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和消防应急常识等的宣传,从而使消防工作的开展受到极大限制。少数民族农村比一般的农村更具特殊性,少数民族村寨中有着较普通村寨更为独特的建筑模式、宗教信仰、寨老文化、防火传统等,普适的新《消防法》在少数民族村寨中显然还是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2000-201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对于农村防火投八巨大。2000-2005年,贵州省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农村消防的专项法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2002年)以及《贵州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2005年)和《贵阳市消防条例》(2004年)。2006-2011年,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火灾防控,颁布、修订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贵州省消防条例(修订)》《贵州省森林条例(修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防火条例》《黔东南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等等。令人疑惑的是,多年来如此巨大的匡家投八并没有遏制该州的“火魔”,火灾数量不降反升。2000-2005年仅黔东南州就发生了255起火灾。其中,除了2003年火灾数量较少外,年均火灾50起。2006年至2011年间黔东南州共发生火灾355起。且在前5年中呈上升趋势’3 J。同时,黔东南州的森林火灾事故也非常频繁。

美国学者奇尔科特认为:“即使是在当代最发达的国家,国家法也并非唯一的法律,在正式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法律。”对于习惯法对国家法的补充作用的论述有很多,在少数民族农村,国家制定法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而因地制宜的习惯法却往往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原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杨侯弟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经表示,在很多民族地区,尤其是偏僻的民族村寨,习惯法在真正发挥着作用。国家法律的实施效果与当地习惯法相比较弱。他认为,将习惯法与现行的法律结合起来,很有特色,包括制定乡规民约等,如此,便能将现行法律落到实处。历史上苗族村寨存在着扫寨、喊寨等防火传统,在防火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部分苗族村社仍继续沿用。这些村规民约发挥了乡村熟人社会的力量,以苗族农村特有的方式防范火灾于未然,但也引发了一些与国家法的冲突,如上述村规民约中的罚款,这就带来了理论上需要突破的难题。在学界,对于《消防法》的研究很多,但是零散且少有深八之作,且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火灾的研究也较为薄弱,理论上的空白不能不说是遗憾。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有专家指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具体落实,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重要性再次被重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同时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政府与群众共同合作探索有效的预防扑救火灾措施不仅符合行政法中“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也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地方、基层和群众根据当地的自身情况,在大的国家法律前提下,制定适合当地的消防制度,有效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此外,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结合也是社会管理方法的创新,我们希望探寻这种新型社会管理方法如何在民族地区有效运行,如何切实解决苗寨火灾频发的状况。本文中,笔者将以贵州省西江村为例,梳理当地国家法和习惯法两层面的防火规范,通过个案分析当地的防火现状并提出结论和建议,拟提出一种农村防火工作的新思路并将防火经验推广到条件类似的地区。

篇5:车间副主任防火职责

车间副主任防火职责负责协助车间主任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督促检查各班组消防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2对自己承包的要害部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清除和整改。3定期组织防火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了,及时向上级汇报。

4负责检查各班消防器材的管理情况。

5协助主任和工程师做好车间职工的消防教育、学习和培训、消防演练等,上好消防知识课,提高全员防火意识。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报警,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方法扑救,保护好现场,立即向上级汇报。

篇6:喷煤车间防火防爆专项整改总结

2016年八月27接到通知,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将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接到通知后,我车间在陈总及厂部的指导下开展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车间在厂部领导自查自纠安全隐患多起:

1、大倾角皮带北侧、两个裙边皮带加装紧急事故拉绳。

2、车间更换防爆电源箱多个。

3、处理车间电线裸露问题。

4、车间消防栓检查更换15套、加装10套干粉灭火器。5校验制粉系统分析仪,使其数据显示准确,提高制粉安全系数。

6、加装烟气炉火焰声光报警,已防止烟气炉熄火造成煤气外泄,引发煤气着火爆炸事故。

二,收拾现场:

1、平整马路南侧场地、煤棚南侧场地、三期预留场地。2车间杂物清理。

3、空压站备件处理(当时处理不彻底,九月六日维修帮忙处理)。4厂房从上往下用水冲洗干净。

5、厂房栏杆刷漆。6现场备件整理,集中堆放。7皮带廊冲洗。8煤棚整理。三,培训|于制定预案:1培训员工喷煤防火防爆知识,根据事故案例说明其危害性。2制定防火防爆应急演练预案并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3、培训喷煤应知应会,强调按规操作、杜绝各类习惯性违章。

4、整理检查时用到的各种文件,例如防火防爆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车间管理制度、受限空间作业制度、规程、应急预案、演练、压力容器检查记录、防爆板更换记录、粉尘标准五项规定学习材料、签到表、考试等12份文件,补充完善记录40多页。

四,针对6日陈总带队检查出的为题进行整改:1车间维修电议备品备件彻底清理干净(维修电仪帮忙)2.、车间三期预留孔安全栏杆处理(维修从新制作)。

3、车间所有栏杆刷漆(厂部安排人)

4、楼顶收粉器骨架杂物厂部安排人处理干净。5喷吹阀门用气气源管电仪进行规整。(电议整理)

6、车间加装多个《禁止烟火》警示牌。(喷煤处理)

7、两个楼梯墙壁、主控室墙壁外委刷漆 七日上午,陈总陪同国家安监总局领导莅临喷煤车间检查指导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解答、特别是氮气喷吹对炼铁产生的影响、喷吹系统安全保证措施、制粉系统含氧量控制等问题做专项解答,在参观过程中专家组提出原煤仓加温度传感器问题(现场我们安装有冲氮管道、每周定期降料位)陈总答应立即安装并将图片反馈专家组。各位领导详细了解整个工艺流程及其中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及提问个别员工对喷煤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内容、考试等方面,领导给予肯定。

这次检查已圆满结束,回头看我们对这次检查存在一些问题:1思想上认识不够,没有跟上领导思路。在整改过程中,我门的推进速度、标准与领导要求有一定差距,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我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责任心欠缺、工作标准低、思想认识不足,没有督办好此次检查的前期整改工作。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差,在问题推进受阻时未及时请示领导帮助解决,沟通不及时、不到位。检查整改规格没定那么高,害的许多兄弟单位抽人给我们帮忙。深刻吸取此次教训。2应急演练次数不多,员工不能熟练掌握应对突发事故自救措施。

3、安环部下发资料不全,很多资料都是临时补得。4车间使用的电机除振动筛以往全不是防爆电机。

篇7:车间部门防火责任人职责任务

职责

负责国家、公司的各项消防法规、制度在本车间(部门)的贯彻执行,对辖区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直接管理责任。

任务

一、贯彻执行国家、公司的各项消防法规、条例、制度,把防火安全工作纳入车间(部门)管理日程,做到五同时。

二、每月组织一次防火安全检查,经常开展防火安全教育,负责(督促)整改火险隐患,制止处理消防违章行为。

三、负责做好辖区所配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随时保证投入使用。

四、制定单位灭火预案,确定重点防火部位,制定具体防火措施,适时组织防火演练,确保辖区防火安全。

五、负责组织扑救在本辖区等区域发生的火警、火灾,并做好火灾事故协查工作。

篇8:车间防火制度

目前,网络消费的实践远远超过网络经济理论研究。艾瑞咨询公司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和培育,2007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561亿元,同比增长达117.4%。随着整个网购市场各方面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将实现125.1%的高速增长,达到1263亿元,未来几年网购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趋势,2011年有望达到5690亿元[1]。网购模式的快速化、信息化等优势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与卖家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甚至会遭遇道德风险。因为,网络消费从兴起到确立,其社会地位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制度稀缺到制度均衡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网络消费制度,就是用来规范网络消费的行为模式、相互关系,并确立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规则体系,它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存在,因而具有法律制度的功能。由于网络消费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因此网络消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人们去创造的。当网络消费制度被创造出来并获得其法律地位时,网络消费的制度化过程即得以实现,从而指导网络消费的实践。

2 国内关于网络消费制度研究综述

网络消费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实现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的一个互动过程。何明升(2002)认为在网络经济中,制度稀缺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引入时间资源的概念,分析了网络消费是一个“生产———消费”复合过程,也是一个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效用递减相继起的复杂过程[2]。对于网络消费的制度研究,赵海越(2005)分析了公司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认为政府应颁布制度建立质量或服务的最低标准;对于消极的市场外在因素,政府直接限制其生产或者设法强迫制造者承担改正的成本;对于积极的市场外在因素,政府制定制度分配资源,刺激生产更多的产品。张冰新(2008)认为目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通过建立与完善制度和法律环境,规范信用数据采集标准与信用评估标准,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信用数据共享。建立以利益控制为核心的信用执行机制等途径来全面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在国内,大多数研究者从立法角度阐述对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全承相(2001)认为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法律制度必须及时对网络市场合同规范、网络消费权益保障、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市场宏观监管等网络规范进行必要创新。刘益灯(2003)从比较法的角度,借鉴国外消费者保护立法经验,认为我国消费者保护立法在产品责任保护水平、消费信用法律制度、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教育制度、消费者诉讼制度及消费环境等方面存在许多弊端。胡兴锐(2005)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交易安全立法等措施。张孝锋(2006)认为应参照国际立法经验,构建可靠的电子商务运营环境,加强对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综上所述,国内研究者从立法角度探析网络消费的安全性,反映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来分析网络消费有十分迫切的指导意义。

3 我国网络消费制度安排的现状及其制度需求

3.1 宏观层面的网络消费制度安排现状及制度需求

影响网络消费者对制度安排需求的因素是因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人们无法获得潜在利益,而改变现有制度安排,创立和利用新的制度安排的预期净收益为正,就会产生对新的制度的需求。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颁布电子商务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主要以传统消费形式为其调整对象,所以,在网络消费纠纷中很难援用,从而造成网络消费纠纷的法律缺失。由此产生对网络消费的制度需求。

3.1.1 信息技术的变化对网络消费制度的需求

诺思认为,技术对改变制度安排的利益有着普遍的影响,这是因为技术变迁首先使产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其次技术本身还具有内在的制度效应。可见,技术变化会影响创设新的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引致对新制度安排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在网络消费过程中产生报酬递增效用。用于规范人们网络行为的网络消费制度,其需求正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显露的。当网络消费真正成为所有参与者完全习惯消费模式时,报酬递增效用也许会慢慢失效。

3.1.2 降低信息成本交易费用对网络消费制度的需求

降低交易费用是制度的基本经济功能之一。当存在着明显的交易费用时,随之而来的市场制度就被制定出来引导交易人获得使之具有正确模式的信息。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能降低交易费用。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关键。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理性的有限性,制度变迁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信息成本的变化将产生对制度的需求。实际上,网络经济不仅降低了信息成本,而且降低了改进市场秩序、规范网络消费的制度创新的成本[3]。

3.1.3 社会结构的变迁对网络消费制度的需求

社会结构变迁与制度变迁在信息化进程中是同时进行的,而广义的社会结构也应包括由各种法律制度构成的制度化结构。布劳(P.M.Blau)认为,社会结构诸方面的制度化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模式必须形式化;二是使这些模式合法化的社会价值必须能够延续下去;三是社会中的统治群体必须对这些模式的生存和延续感兴趣。很显然,网络消费的发展不仅会推动社会结构要素的变迁,而且会满足其得以制度化的上述三个条件,从而使网络消费制度化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3.2 产业层面的网络消费制度安排现状及制度需求

2009年前三季度,网络消费投诉量逐月递增,商品质量问题多,售后服务差、商品与定货不符[4]。网络平台对网络经营者负有监管责任,网络消费者注册时与网络平台运营者签订了电子服务合同,其中不乏霸王条款,但有的消费者未加以留意,因此,欺诈、违规行为较多,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2009年12月1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网上交易保障中心等多家行业权威机构,在北京发布“网上交易服务格式合同示范文本”,推出了包括《电子商务网站交易投诉管理规则》在内的四项规范,旨在通过拟定网上交易的各项示范规则文本,完善网上交易的相关规则。而这也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首次全面推广行业示范性合同文本,并得到了腾讯拍拍网、京东商城、乐友网等国内十余家电子商务网站的积极响应。

3.2.1 外部性内部化对网络消费制度的需求

网络消费存在外部性问题,一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成本或收益不完全由他自己承担。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许多外部性都与产权制度相关,产权界定不清是外部性存在的根源。建立排他性产权制度的过程是将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电子商务要强化网络运营商的监管责任,建立网上交易信用认证体系,健全物流配送和支付市场的监管体系,发挥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支付服务商、电子商务平台商以及买卖双方等环节的协同作用,这样才能发挥整个产业链的能动性。

3.2.2 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网络消费制度的需求

市场规模的扩大能稀释交易的固定成本,不仅可以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运作成本,而且使一些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得以创立。工业化进程表明,市场规模越大,社会分工就越细,对制度的需求也就越强。随着网络消费市场的扩大,IT业的分工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人们对网络消费制度的需求程度也会不断提高。

3.3 微观层面的网络消费制度安排现状及制度需求

3.3.1 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

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改变个人选择的激励结构,同时也改变了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相对能力,最终导致重新签约。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制度的激励作用在于通过传递什么、鼓励什么或压抑什么等方面的信息,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力得到监督执行。

制度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综合,其功能之一就是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使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变得更易理解和更可预见,从而不同个人之间的协调也就更易于发生,以此增进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往。

3.3.2 电子交易方式创新对现行制度安排的挑战

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与传统消费一样,应当受到规则保护。与网络消费者主体对应的是网络经营者。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并无确切定义。以C2C交易方式为例,交易双方都是消费者。是一方将自己不再使用或闲置的物品信息发布在网上等待需要的人来买走它,卖方是一种短期行为和偶发行为,卖方也是消费者,而不是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经营者,网站也仅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因而C2C交易方式中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无法适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由于网络销售、网络开店不需要行政审批,不要纳税。只要找到一家适合的网站就可以开店,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C2C交易方式已从短期、偶发行为发展成为有固定进货渠道、持续性、营利性的商业行为,有的甚至雇用多名雇员。谁是与消费者对应的经营者?谁是消费者保护法所规定的经营者?自然人能否成为与消费者对应的经营者?网站与网络商店的关系、责任如何确定?这些问题均向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挑战。

4 结论:关于我国网络消费制度供给的一些建议

政府无疑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主体。但在网络消费中,不同的主体在制度创新中都会有所作为。只要创新者预期的纯收益为正值,网络消费的制度创新即可发生。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及相应的实施机构构成。因此,网络消费的制度创新应从确立普遍认同的网络伦理、形成合理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制定完善的网络消费法规等方面着手。

4.1 指导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服务合同制度,规范网络消费方式

电子商务发展对网络消费方式具有正效应的同时,也具有负效应。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网络消费的主体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虚拟经济环境中自由地选择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商品及其他服务,从而促进虚拟经济繁荣。因此,电子商务的规范化,能促进网络消费方式的正式形成。到目前为止,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经济的运行规律还存在着许多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网络消费主体在参与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要从消费者权利角度出发自觉地调整电子商务关系,不断使电子商务行为趋于法制化和有序化。

网络消费方式的形成能完善电子商务的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以组织行为和知识管理为新的企业资源要素来全方位地改变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消费者选择行为样式,它将为电子商务过程中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调整提供市场依据,也即信息技术的创新在导致商务形式创新的同时,也会影响商务组织制度的变化[5]。

4.2 指导网络消费行为,形成合理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伴随着网络消费的发展,合理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相当重要。网络行为习惯是一些起标准化作用的惯例,是非正式约束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网络伦理乃至网络立法的基础,因而也是网络消费制度创新的实践基础,所以要确立普遍认同的网络伦理。靳凤林(2001)认为,网络伦理核心内容有自主、奉献、权利和平等意识、自由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共享观念八个方面[6]。诚然,网络消费在虚拟经济中,因其所处环境、交往方式与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殊异而具有特殊的涵义。因此,以人类基本的伦理准则为内核,确立一套被网络消费者所普遍认同的网络伦理,是网络消费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杜绝虚拟经济中各类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4.3 网络运营者准入制度,有法可依

我国对互联网站实行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双重管理机制。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12月我国广电总局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从事互联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机构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者办理备案手续,否则,不得从事互联网络视听服务活动。2009年12月,广电总局为完善网站守法运营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营造互联网健康氛围,依法履行市场准入管理职责,坚决关闭了部分BT网站[7]。以浙江省工商局为例,该局重视网络市场监管,依托企业数字证书和工商基础业务数据库,探索工商部门现有市场准入登记、经济检查、市场规范等职能在网络市场中的延伸和拓展,并确认各类网络经营主体身份,培育扶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规范网上交易市场运行秩序[8]。

4.4 第三方支付方式产生和完善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它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电子交易中欺诈行为的发生,消除了人们对于网上交易的疑虑。国内当前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主要基于支付网关模式和信用中介模式,优点十分突出,是当前所有可能的突破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双重问题中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但第三方支付平台从事资金吸存,且有大量资金沉淀,存在着一定的资金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或支付风险问题;也可能会成为资金非法转移和套现的工具,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同时,第三方支付服务涉及到支付结算账户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突破了现有的一些特许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监管是一个挑战。

4.5 制定完善的网络消费法规,解决售后服务消费纠纷问题

有关网络消费的法规制度,是制度化发展成熟的产物和标志,因而是网络消费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网络消费过程中,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求偿权等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加强网络消费方面的立法,打击虚假信息,规范电子商务操作规程,保障网络消费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以政府制度供给为主,部门与行业规章制度为辅,完善对电子商务这种虚拟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筑起保障网络消费者消费安全的一道防火墙是当前必需要做的。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集团.http://www.iresearch.com.cn/html/consulting/online-shopping/Free-Classid-24-id-1137.html.

[2]何明升.网络消费:理论模型与行为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

[3]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00-501.

[4]首个网上交易示范文本出台电子商务将迎来规范大考[D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article/content/2009-12/10/content-2002907.htm.

[5]唐魁玉,尼世伟.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消费方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靳凤林,邵艳.网络伦理学的依据、内容与职责[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7]法律专家称广电总局关闭部分BT网站有法可依[DB/OL].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599734.htm.

上一篇:动员大会会议通知格式下一篇:郭峰杰国际结算实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