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

2024-04-11

喹诺酮(精选7篇)

篇1:喹诺酮

关注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品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是抗感染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喹诺酮类药品品种繁多,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为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此类药品因抗菌谱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抗菌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喹诺酮类药品的大量应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危害也日益突出,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2009年的统计结果,喹诺酮类药品严重病例报告数量位列各类抗感染药的第三位,仅次于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占所有抗感染药严重病例报告的14.1%。

根据对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情况,2006年和2009年国家中心分别通报了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严重不良反应,2009年11月至今又对氧氟沙星等13个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系统评价。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喹诺酮类药品的合理使用,现对这13个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通报。

一、品种的基本情况

氟喹诺酮类药品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依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适用于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关节、软组织感染等。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和静脉注射,也有局部外用制剂。该类药品由于在未成年动物中可引起关节病,在儿童中引起关节痛及肿胀,因此不用于未成年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我国上市的喹诺酮类按原料药名称计有20余种,制剂百余种。本期通报的13个药品为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莫西沙星、妥舒沙星、司帕沙星、芦氟沙星、帕珠沙星和吡哌酸。其中司帕沙星、芦氟沙星、妥舒沙星、吡哌酸主要为口服剂型,其他药品包括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一些还包括局部外用制剂。

二、病例报告的总体情况

自2004年至2009年10月,国家中心共收到上述13个喹诺酮类药品的病例报告8万余份,其中严重病例报告3500余份,占总报告数的3.6%。总病例数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和诺氟沙星;严重病例数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氟罗沙星。病例报告数量及排名除与药品本身的不良反应性质相关外,主要受到药品销售量、使用量以及报告单位报告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三、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

喹诺酮类药品因有相似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因此不良反应/事件也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表现按累及的器官-系统分类,以全身性损害、神经和精神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此外,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事件也相对较多。

1、全身性损害

全身性损害为喹诺酮类药品报告最多的不良反应,13个药品中的10个药品其全身性损害构成比居于首位(占25-65%)。在严重病例中,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占全身性损害的70%以上,其他包括发热、寒战、多汗、乏力、水肿等。其中,过敏性休克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数经治疗或抢救后治愈,也有少数患者死亡。不同喹诺酮类药品过敏性休克病例占该药品总病例数的比例略有差异,但均在1%以下。

2、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喹诺酮类药品可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该类药品的神经/精神系统损害较为突出,其不良反应构成比多数居于第二、三位(8-24%)。严重病例中,神经/精神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震颤、抽搐、椎体外系外反应、幻觉等,严重者出现癫痫大发作、精神分裂样反应、意识障碍等。在不同喹诺酮类药品中,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构成比相对较高。喹诺酮类因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后遗症的病例报告较少。

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也是喹诺酮类药品主要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的皮肤损害包括: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大疱性皮疹、光敏性皮炎等。不同喹诺酮类药品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构成比存在差异,其中以司帕沙星最为突出。在司帕沙星的严重病例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构成比高达50%以上,主要表现为光敏反应、剥脱性皮炎、皮疹、瘙痒等;其他喹诺酮类的构成比在7%至23%之间。因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后遗症的病例报告数量也较少。

4、泌尿系统损害

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尿频、少尿、结晶尿、尿液混浊、蛋白尿、面部水肿、肾炎,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氟沙星的血尿报告较多,帕珠沙星的肾功能衰竭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 ml以上,避免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制酸药、枸橼酸盐)同时使用。

四、部分喹诺酮类药品应关注的安全性问题

对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发现,一些药品的某种不良反应较其他药品相对突出,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尤为关注。

1、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

在司帕沙星的严重病例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构成比远远高于其他同类药品,尤其是光敏反应。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病例报告共114例,占总报告数的6.07%。光敏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手、颜面及其他暴露于光下的皮肤出现红肿,伴瘙痒或灼热感,严重者出现皮肤脱落。

光敏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类反应,与氟喹诺酮类的化学结构有关。因此,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尤其是司帕沙星时(包括使用后数日内),应避免接触日光及紫外光,可使用防晒霜、穿戴遮光衣物预防。过敏体质及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或降低用量。

2、莫西沙星的肝损害

在莫西沙星的严重病例中,肝胆系统损害的构成比相对较高。莫西沙星肝损害病例共62例,占总报告数的2.0%,其中严重病例15例,占肝损害病例的24.2%。患者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一周后,部分原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肝损害出现在首次用药后1-2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肝酶异常升高、黄疸等。

在国外的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中,莫西沙星有暴发性肝炎并引起肝衰竭的报道。在我国,莫西沙星片剂和注射剂的说明书已经更新,禁用于有严重肝损害的患者。因此,医生在处方莫西沙星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肝脏疾患史(如肝癌、肝炎、肝功能不全等),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权衡用药利弊。

3、帕珠沙星的肾损害

在帕珠沙星的严重病例中,严重肾损害比例相对较高。帕珠沙星肾损害病例共24例,占总病例数的1.0%,表现为尿频、血尿、蛋白尿、结晶尿、尿液浑浊、肾功能异常、少尿等,其中严重病例6例,均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这些肾功能衰竭病例中,患者用药时间为1-6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天不等,2例患者明确有肾脏疾病(肾结石、糖尿病性肾病),1例明确为帕珠沙星结晶析出致急性肾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帕珠沙星已知的不良反应,医生在为有肾脏疾病史的患者处方该药品时应格外慎重,权衡用药利弊,如需用药应考虑调整药物剂量。

4、其他

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我中心已分别在第11期和第2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进行了警示,该产品已禁用于糖尿病患者。此外,对产品的汇总分析中还发现,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品也有引起血糖异常的报告,包括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肢体震颤、一过性晕厥等现象,应考虑患者出现血糖紊乱的可能性。

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不良反应我中心已在第2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进行了警示。该产品临床用量大,药品使用的绝对风险升高。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注意合理用药,减少或防止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五、不合理用药

对喹诺酮类药品病例报告的分析发现,该类药品的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包括: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禁忌症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输液时滴速过快等。部分药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还较为严重,如莫西沙星超适应症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胆道疾病等,比例达到30%以上。

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并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六、建议

医生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处方喹诺酮类药品,严重掌握适应症,详细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品。对过敏体质或者有药物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对肾功能障碍患者、老年患者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未成年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将药品风险及使用该类药品应注意的问题(如多饮水、避免日晒)清楚地传递给患者,确保用药安全。

喹诺酮类药品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病例报告较多,建议药品生产企业深入探索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从提高和完善质量标准入手,寻找和去除致敏源,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企业以有效的方式将喹诺酮类药品的风险告知医务人员和患者,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实施主动监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篇2:喹诺酮

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问题突出

按照卫生部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据文献与调查发现,这类药物应用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内容:

应用种类多,制剂杂。据调查,我国有16种以上的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其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为国际应用的主流产品,而洛美沙星、氟洛沙星、斯帕沙星、芦氟沙星、依诺沙星、托舒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产品,由于安全性原因在国外没有上市、已撤市或者限制使用。目前这些产品在我国临床应用还较为广泛,部分药物使用量还呈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与研究进展不相符合。同时在这些药物中,同一药物常存在多种制剂,包括口服片剂、胶囊、分散片、静脉注射大输液、小水针、粉针、冻干粉针等多种制剂,其中部分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如低浓度大输液制剂。

临床使用范围广,涉及科室多。我国医疗机构众多,规模各异,但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点,医师与患者偏爱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便是特点之一。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使用方便等特点。虽然喹诺酮类药物可适用于临床多种感染治疗,但由于本身特点限制,不适于一些感染的治疗,如神经系统感染、外科手术预防用药。调查发现,几乎临床各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喹诺酮类都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必须规范喹诺酮类药物使用

加强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情况:

掌握适应症,正确把握经验治疗与目标治疗中喹诺酮类药物的选择:由于长期以来医疗与农业领域大量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细菌耐药迅速出现并且快速增长。多家医院内感染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这类药物耐药相当突出,以这类细菌感染为主的医院内感染不适合选择作为经验治疗药物。对于社区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以及怀疑为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感染者,可以选择相应喹诺酮类作为经验治疗药物。针对其他各种感染,临床医师选择这类药物前,需要了解当地细菌耐药状况或者获得细菌培养结果的情况下使用。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宜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切口及其深在部位可能发生的感染,所以,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需要选择以相对广谱、安全、效果确切、价格适当为主的药物,并且尽量避免选择出耐药细菌。据此标准,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是最主要药物,并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特别是前列腺),由于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较大,环丙沙星对前列腺的组织穿透性较好,可以作为备选药物使用。由于术后感染病原菌大多为葡萄球菌,因此其他手术不宜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作为预防用药。

尽量避免使用有确切安全性隐患的药物: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重视,并且部分药物由于安全性问题已经撤离市场,如曲伐沙星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格帕沙星导致严重心电图QTc延长与心律紊乱、替马沙星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等而终止使用。在我国临床所用药品品种中,部分药物具有突出不良反应,尽量避免选用,如斯帕沙星可以导致明显心电图QTc延长与光敏性皮炎、洛美沙星与氟洛沙星光毒性突出、加替沙星可以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紊乱、依洛沙星与氨茶碱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培氟沙星导致肌腱炎与跟腱断裂有较多报道。同时喹诺酮类药物还存在潜在的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对具有神经性兴奋性增加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

儿童应用必须整体考虑收益与风险: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前研究均发现有致动物软骨毒性作用,导致动物软骨破坏,生长受到影响。虽然迄今为止的研究没有确定对未成年人具有类似作用,但在尚未完全排除其可能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不宜作为儿童常规药物使用。

篇3: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

1 药理作用及特点

氟喹诺酮类药物 (fluoroquinolones, FQ) 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 阻止细菌DNA正常合成和修复而导致细菌死亡[1]。

此类药物特点: (1) 抗菌谱广。由于其结构不同于其他类型抗菌药物 (FQ共同特点是在化学结构 7位上连以哌嗪环、6位处引入了氟原子) , 因此对某些多重耐药菌仍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2]。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衣原体、 支原体以及结核分支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指南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其对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性G+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亦称“呼吸喹诺酮” [3]。 (2) 药物在组织体液中分布广, 在支气管、肺、肝、肾前列腺等组织和胆汁、胸、腹腔液中均能达到有效浓度;亦可通过炎性脑膜进入脑脊液。 (3) 血浆半衰期长, 生物利用度高。具有良好的药代、药效动力学特征, 口服吸收好。多种品种有口服和注射用2种制剂, 使用方便[4]。 (4) 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价格低廉, 大多属于医保类药品。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2 不良反应

2.1 中枢神经系统

表现为头痛、 头昏、 失眠、 焦躁不安、 幻觉。FQ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 (GABA) 竞争性结合GABA受体, 抑制GABA的活性 , 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加。另外 , 氟原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 能较好地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5,6]。若剂量过大或肝、肾功能不全时, 药物清除率下降, 脑组织液中的药物浓度会升高, 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增加, 使神经细胞水肿, 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严重时观察到锥体外系反应。故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包括脑动脉硬化者、癫痫患者等均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 茶碱合用也会增加诱发癫痫发作的危险[7]。

2.2 皮肤及其附件

临床主要表现为: (1) 血管性水肿、静脉炎、皮疹、瘙痒等。其过敏反应比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发生率低。 (2) 光过敏和光毒性。目前为止所有的喹诺酮类药物都有光毒性报道[8,9]。8位母核上有卤原子的此类药物光毒性强, 8位不连卤原子或连接甲氧基光毒性降低 。有资料报道, 光毒性大小的顺序为司帕沙星> 洛美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10]。因此, 应特别提醒患者, 在服用此类药物时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而对于患有红斑狼疮、平日对光敏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2.3 消化系统

多体现在胃肠道反应。其反应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刺激性和剂量有关, 剂量愈大,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愈高[11]。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纳减退、便秘等。

2.4 循环系统

可诱导心血管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有文献报道, 静脉注射氟喹诺酮类药物后, 使用该类药物的一些患者出现了Q-T间期延长、心律不齐、胸闷等临床表现。氟喹诺酮不宜与已知可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 如西沙比利、红霉素、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12,13]。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审慎选择, 充分了解此类药物中各具体药物间的区别。

2.5 内分泌系统

氟喹诺酮罕见不良反应有血糖异常。临床上表现出头晕 、冷汗、心悸、意识丧失等。据资料报道, 可能是使胰岛细胞中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受阻, 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出现血糖水平的紊乱[14]。

3 结 论

“今天不采取行动, 明天就无药可救”是2012年世界健康日的口号。近年来, 卫生部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因此, 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是减少抗生素耐药工作的一部分, 是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是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有力措施之一。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此类药物;并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 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重视总结氟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既要重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也要加强其特殊不良反应的监测[15], 以确保药物临床使用安全、合理 、经济。

篇4:小儿禁用喹诺酮类?

邻居张先生向我咨询,他的女儿才4岁,因患菌痢,医生处方诺氟沙星口服,他看了药物说明书,发现有“小儿禁用”一句话,不由感到困惑,问我:小儿可服此药吗?

诺氟沙星又叫氟哌酸,很多人都亲身用过此药,它属于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很多,目前临床上使用得较多的还有第三代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现在公认,喹诺酮类药是效果很好的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能快速杀菌的特点,口服后吸收良好,组织分布广,且能进入吞噬细胞,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是菌痢、伤寒、尿路感染的首选药,疗效胜过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大多数抗生素是无效的,而喹诺酮类却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与很多抗菌素相比,喹诺酮类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可是药物说明书上却告戒:小儿禁用。有些药厂的药物说明书则注明:孕妇、乳母及幼儿慎用。

小儿禁用喹诺酮类的根据何在呢?原来,早些年在这类药物的动物试验阶段,以氟哌酸对幼犬、胎鼠作试验,剂量每公斤高达100毫克,结果发现受试动物的软骨有破坏性损害,关节活动有暂时性障碍,所以,喹诺酮类药物用于临床后,药物说明书上一直特别注明“禁用”、“慎用”字样。这是国际惯例: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都亮出来,把丑话说在前头。

而从临床实践来看,国内有好几家医院将氟哌酸用于小儿腹泻,疗程3~7天,大量病例用药后长期随访(少数病例随访达4年半)。身高正常,所有病例都拍摄了膝、髋及腕关节X线片,均无异常。这些报道引起了对喹诺酮类是否可用于小儿的不同意见:人与动物试验不能完全一视同仁,何况早年用幼犬、胎鼠作试验时,氟哌酸使用了“超剂量”,而小儿用的剂量是每日每公斤10~15毫克,剂量相差悬殊。

这两种意见使人回想起当年“糖精是否致膀胱癌”的一场争论:先是加拿大科学家将超剂量的糖精直接注入小白鼠的膀胱,引起了膀胱癌。“糖精致膀胱癌”的说法在糖尿病发病人数很多的美国引起了恐慌,美国科学家反对这个说法,认为一是超剂量,二是把糖精直接注入膀胱的实验方法不合情理,也就是说,“糖精致膀胱癌”不符合循证医学。

那么,喹诺酮类药究竟是否可用于小儿呢?如果某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菌痢、尿路感染)诊断明确,确有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喹诺酮类是可以的,须注意的一是剂量要合适,二是疗程不过长,用药日子不过长是安全的。在用药时要细心观察,如出现关节症状时立即停药。

篇5:喹诺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目的`:建立鸡肉中培氟沙星、单诺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司帕沙星等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后,用Waters Oasis (R) MAX小柱进行净化、提取,Cloversil-C18柱(150mm×4.6 mm i.d,5μm)分离;柱温:30℃;流动相:甲醇/乙腈/0.2%甲酸(15/15/70,v/v/v);通过电喷雾电离离子化在多离子监测(MRM)模式下测定.结果:各氟喹诺酮在0.05~50.0 μg/k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回收率在89.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9.1%之间,检出限均为0.05 μg/ks.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特异性强,是鸡肉中9种氟喹喏酮残留检测的理想方法.

作 者:陈晓红 姚浔平李小平Chen Xiao-hong Yao Xun-ping Li Xiao-ping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315010刊 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年,卷(期):18(7)分类号:O657.63关键词:鸡肉 氟喹诺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篇6:喹诺酮

BJS

201909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腐、豆干、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及火锅和麻辣烫的食材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

本标准适用于豆腐、豆干、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及火锅和麻辣烫的食材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的测定和确证。

原理

采用0.1

mol/L

EDTA-Mcllvaine

缓冲溶液提取样品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经离心和过滤后,上清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和确证,内标法定量。

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用的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乙腈(CH3CN):色谱纯。

3.2

甲醇(CH3OH):色谱纯。

3.3

甲酸(CHOOH):色谱纯。

3.4

甲醇(CH3OH)。

3.5

氨水(NH4OH):浓度25%~28%。

3.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Na2O8·2H2O)。

3.7

柠檬酸(C6H8O7·H2O)。

3.8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3.9

氢氧化钠(NaOH)。

3.10

盐酸(HCl):含HCI

38%。

3.11

乙酸铵(CH3COONH4):色谱纯。

3.12

磷酸氢二钠溶液(0.2

mol/L):称取71.63

g磷酸氢二钠(3.8),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3.13

柠檬酸溶液(0.1

mol/L):称取21.01

g柠檬酸(3.7),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3.14

Mcllvaine缓冲溶液:将1000

mL

0.1

mol/L柠檬酸溶液(3.13)与625

mL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3.12)混合,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至4.0±0.1。

3.15

EDTA-Mcllvaine

缓冲溶液(0.1

mol/L):称取6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6)至1625mL

Mcllvaine缓冲溶液(3.14)中,超声使其溶解。

3.16

5%甲醇水溶液:取5

mL甲醇(3.4),用水稀释至100

mL。

3.17

25%氨水甲醇溶液:取25

mL氨水(3.5),用甲醇(3.4)稀释至100

mL。

3.18

标准品:标准品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附录A表A.1,纯度≥99%。

3.19

标准储备液配制:分别精密称取标准品(3.18)约10

mg,置10

mL容量瓶中,加入0.2

mL甲酸(3.3),超声使溶解,用乙腈(3.1)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转移至溶剂瓶中于-18℃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3.20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吸取标准储备液(3.19)1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2)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0.01

mg/mL的混合标准溶液(环丙沙星、沙拉沙星浓度约0.015mg/mL),于4℃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3.21

混合标准中间溶液的配制:准确吸取混合标准溶液(3.20)1

mL至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2)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

μg/mL的混合标准中间溶液(环丙沙星、沙拉沙星浓度约1.5

μg/mL),于4℃以下避光保存,临用新配。

3.22

内标标准储备液配制:分别称取氘代同位素标准品(3.18)约10

mg,至10

mL容量瓶中,加入0.2

mL甲酸(3.3),超声溶解,用乙腈(3.1)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18℃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3.23

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溶液的配制:准确吸取内标标准储备液(3.22)0.01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2)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

μg/mL的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溶液,于4℃以下避光保存,临用新配。

3.24

固相萃取小柱(500

mg,6

mL):HLB柱或相当者。使用前依次以6

mL甲醇、6mL水活化,保持柱体湿润。

仪器和设备

4.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

4.2

分析天平:感量0.001g和0.00001

g。

4.3

涡旋振荡器

4.4超声仪

4.5离心机:转速≥8000

r/min

4.6

均质器

4.7

氮气浓缩仪

测定步骤

5.1

试样制备与保存

豆制品、火锅和麻辣烫的食材

从待检样品中取出样品约500g,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混匀,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并标明标记,于-18℃冷冻存放。

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

固体状:从待检样品中取出样品约500g,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混匀,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并标明标记,于4℃冷藏存放。

半固体状:从待检样品中取出样品约500g,放入研钵中,迅速研磨均匀,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并标明标记于4℃冷藏存放。

液体状:从待检样品中取出样品约500g,搅拌均匀后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并标明标记,于4℃冷藏存放。

5.2

样品溶液制备

提取:称取5.0

g均匀样品(精确至0.001g),置50

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溶液(3.23)0.1mL,加入20

mL

0.1

mol/L

EDTA-Mcllvaine

缓冲溶液(3.15),涡旋混匀1min,超声提取15

min,8000

r/min离心5

min,上清液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残渣用EDTA-Mcllvaine

缓冲溶液(3.15)同法重复提取两次,每次10

mL,合并上清液至同一容量瓶中,用EDTA-Mcllvaine

缓冲溶液(3.15)定容至刻度,混匀。用滤纸过滤(必要时10000

r/min离心5

min后过滤),续滤液待净化。

净化:精密吸取上述待净化液25.0

mL,以约1

mL/min的流速全部通过固相小柱(3.24),用3

mL

5%甲醇水溶液(3.16)淋洗,抽干,先后以6

mL甲醇、3

mL氨水甲醇(3.17)洗脱,合并甲醇及氨水甲醇洗脱液,45

℃氮吹至近干,准确加入2.0

mL流动相初始比例复溶液溶解残渣,过0.22

μm滤膜,续滤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

5.3

基质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称取5.0

g空白试样(精确至0.001g),置50

mL离心管中,除不加入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溶液外,其余同5.2操作处理后得到空白基质,共制备6份。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标准中间溶液(3.21)0

mL、0.010

mL、0.020

mL、0.050

mL、0.100

mL、0.200

mL及混合内标标准中间溶液(3.23)0.025

mL于试管中,氮吹至近干,精密加入1.0

mL空白基质复溶,过0.22

μm滤膜,制成浓度为0

ng/mL、10

ng/mL、20

ng/mL、50

ng/mL、100

ng/mL、200

ng/mL的基质标准工作溶液(环丙沙星、沙拉沙星浓度为0

ng/mL、15

ng/mL、30

ng/mL、75

ng/mL、150

ng/mL、300

ng/mL,同位素内标浓度约25ng/mL)。

5.4

测定

5.4.1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1)

色谱柱: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或性能相当者。

2)

柱温:40℃。

3)

流速:0.25

mL/min。

4)

进样量:2

μL。

5)

流动相:A-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B-乙腈。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min)

A(%)

B(%)

0

10.5

13.1

5.4.2

质谱参考条件

1)

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

2)

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3)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4)

离子源参数参考条件:

离子源接口电压,4000

V;离子源接口温度,350

℃;脱溶剂温度,250

℃;离子源加热温度,400

℃;雾化气流速,2.9

L/min;干燥气流速,10.0

L/min;加热气流速,10.0

L/min。

5)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参见表2。

表2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质谱参数

序号

组分

母离子

子离子

Q1

预四极杆电压

碰撞电压

Q3

预四极杆电压

(m/z)

(m/z)

(V)

(V)

(eV)

诺氟沙星

320.2

*302.0

231.1

氧氟沙星

362.2

*318.2

261.1

洛美沙星

352.0

*265.0

308.0

培氟沙星

334.0

290.1

*316.2

氟罗沙星

370.0

*326.0

269.0

沙拉沙星

386.2

342.0

299.1

*368.1

双氟沙星

400.0

*356.0

299.0

司帕沙星

393.0

*349.0

292.0

环丙沙星

332.1

*314.1

287.8

231.0

达氟沙星

358.0

*340.1

283.2

82.1

恩诺沙星

360.0

*342.1

316.0

245.2

D8-环丙沙星

340.3

322.1

D5-恩诺沙星

365.1

321.1

D5-诺氟沙星

325.3

307.2

注:1.“*”表示定量离子;2.所列质谱参考条件是在岛津(LC/MS-8050)质谱仪上完成的,此处所列试验用仪器型号仅供参考,不涉及商业目的,鼓励方法使用者尝试不同厂家或型号的仪器;3.对不同质谱仪,仪器参数可能存在差异,测定前应将质谱参数优化到最佳;4.由于喹诺酮类化合物离子化受基质干扰较为

显著,方法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表中所列离子对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5.4.3

标准曲线绘制

取基质标准工作溶液(5.3)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进样检测,内标法绘制标准曲线。

5.5

定性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试样中待测物质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中对应的保留时间偏差应在±2.5%之内;且试样谱图中各组分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标准工作溶液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时,则可确定为样品中存在此种待测物。基质标准溶液多反应监测(MRM)典型图谱见附录B。

表3

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

>10%~20%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5.6

定量

待测样液中喹诺酮药物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以氘代诺氟沙星为内标,洛美沙星、双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以氘代环丙沙星为内标,司帕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以氘代恩诺沙星为内标,内标法定量。本方法中所列内标能基本满足方法要求,如条件允许,可采用各化合物的对应同位素化合物作为内标。

结果计算

试样测定结果按公式(1)计算目标物的含量:

………….(1)

式中:

X——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m——试样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

C——由工作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

V——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稀释倍数

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空白基质),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7.1

灵敏度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双氟沙星、司帕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检出限均为5

μg/kg,环丙沙星检出限为7.5

μg/kg,沙拉沙星检出限为7.5

μg/kg。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双氟沙星、司帕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定量限均为15

μg/kg,环丙沙星定量限为22.5

μg/kg,沙拉沙星定量限为22.5

μg/kg。

7.2

准确度

本方法在15.0~100.0

μg/kg的添加水平上的回收率范围为65.0%~120.0%。

7.3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

附录A

标准品信息

表A.1

标准品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序号

化合物名称

英文名

CAS登录号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70458-96-7

C16H18FN3O3

319.33

氧氟沙星

Ofloxacin

82419-36-1

C18H20FN3O4

361.37

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98079-51-7

C17H19F2N3O3

351.35

培氟沙星

Pefloxacin

70458-92-3

C17H20FN3O3

333.36

氟罗沙星

Fleroxacin

79660-72-3

C17H18F3N3O3

369.34

盐酸沙拉沙星

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

91296-87-6

C20H18ClF2N3O3

421.81

盐酸双氟沙星

Difloxacin

Hydrochloride

91296-86-5

C21H20ClF2N3O3

435.85

司帕沙星

Sparfloxacin

110871-86-8

C19H22F2N4O3

392.40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85721-33-1

C17H18FN3O3

331.34

甲磺酸达氟沙星

Danofloxacin

mesylate

119478-55-6

C20H24

FN3O6S

453.48

恩诺沙星

Enrofloxacin

93106-60-6

C19H22FN3O3

359.39

D8-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d8

/

C17H10D8FN3O3

339.39

D5-恩诺沙星

Enrofloxacin-d5

/

C19H17D5FN3O3

364.37

D5-诺氟沙星

Norfloxacin-d5

/

C16H13D5FN3O3

324.37

注:市售标准品中部分为其盐酸盐或甲磺酸盐。

附录B

1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多反应监测(MRM)谱图

1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火锅底料基质标准溶液(100

ng/mL,氘代内标为25

ng/mL)多反应监测(MRM)谱图

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

方法的参与验证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篇7: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1 ADR与机体因素的关系

1.1 性别

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多, 精神压力大, 并且长期饮酒有关。

1.2 年龄

从年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ADR。有数据显示:>60岁的老年人发生ADR的比率最高, 占46.9%, 平均每整周岁年龄段占1.28%;41~60岁的中年人次之, 平均每整周岁年龄段占1.20%;19~40岁的青年人又次之, 平均每整周岁年龄段占0.90%。这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有45%~60%以原型经尿液排出, 而老年人肾血流量明显下降, 对药物排泄也相应减少, 同样的剂量会造成体内的药物浓度增高。另外, 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力也下降, 游离药物进入中枢的量比较高, 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在给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时, 应加强监护, 根据肾清除率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此类药物对增生活跃的软骨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 主要是负重关节, 并且年龄越小损害程度越严重, 其毒性和剂量大小、给药时间长短有关, 故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用。

1.3 其他特殊人群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 但在临床上医师往往在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时换用喹诺酮类药物, 由于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中不少人都属特异体质, 故较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2 ADR与给药方法的关系

2.1 给药途径

绝大部分ADR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 在ADR报告中的构成比达77.9%, 说明静脉给药相对其他途径更易发生ADR, 这是因为静脉给药,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 无首过效应, 故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另外, 由于药物直接进入人体, 所以对制剂的质量要求比其他制剂要高许多, 而某些注射药品质量不高, 杂质过多, 这也是引起各种ADR的因素之一。因此, 临床上能用口服药达到治疗目的的, 原则上不要使用静脉注射。

2.2 联合用药

据报道, 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诱发惊厥 (癫痫发作) ;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与氨茶碱合用, 分别使后者的血浓度增高11%、23%, 易引起精神综合征;与万古霉素合用肾毒性增加;与红霉素、氯霉素合用效用降低等。鉴于喹诺酮类药物与许多其他药物都有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提醒临床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2.3 给药剂量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与剂量有关。所以临床用喹诺酮类药物时, 应根据患者情况掌握用药剂量, 以防由于剂量过大导致ADR。

3 ADR与药物构效的关系

由于该类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脂溶性, 可透过血脑屏障, 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介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 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 因此较易引起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 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及一些本身患有神经官能症或情绪、睡眠欠佳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4结论

4.1 明确禁忌证

本类药物可影响机体钙磷代谢, 因此孕妇、哺乳妇女、18岁以前的儿童不应使用;由于其脂溶性大, 易通过血脑屏障, 所以精神病和癫痫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以免发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本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 故肾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 如必须使用时须酌情减量, 对肾功能正常者也应避免大剂量使用, 以免发生结晶尿和肾功能衰竭。

4.2 掌握正确剂量

此类抗生素后效应较明显, 且浓度越大, 效应时间越长, 抑菌作用时间维持也就较长, 故给药方案适宜次数少, 给药时间间隔适当延长, 否则易致各类毒性反应。还应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缺乏一定医学知识, 自行服药, 造成了不良后果。所以应该呼吁全社会, 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服药。

4.3 注意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抗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茶碱、咖啡因、华法令、万古霉素、氯霉素、红霉素、丙磺舒、氨基苷等药物合用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所以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

4.4 根据患者生理状态选择药物

为避免胃肠道反应, 口服用药应在饭后或睡前。静脉给药时滴速不要过快, 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在紫外线较强的时候, 如夏季要特别提醒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时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对于一些对光敏感的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 或选用这方面副反应小的加替沙星或莫西沙星, 不应用司帕沙星。

对于心脏本身有问题的患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不宜使用心脏毒性大的喹诺酮类药物, 如司帕沙星, 而且应避免与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红霉素及西沙比利等药物合用。

参考文献

[1]吉新颜, 章正绪, 王永铭.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方法述评.新药与临床, 1995, 14 (2) :90-94.

上一篇:你在我心里中考作文下一篇:中班健康:我的小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