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经典的人生哲理

2024-04-25

最最经典的人生哲理(共10篇)

篇1:最最经典的人生哲理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缺乏组织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办不成大事情,干不成大事业,驾驭不了瞬息万变的复杂局面。

身体比事业更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本钱,什么事也干不来、干不成、干不好。千好万好,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比什么都好。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结果。做个好人,就有好运常伴;做个善人,才能广结善缘;做个真人,才能真爱永远;做个老实人,才拥有更多掏心掏肺的好朋友。凡事想得通、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吃苦不要紧,吃亏无所谓,被埋怨、被误解、被攻击、被中伤也没有关系,正义走遍天下,公道自在人间。关键是要感恩,感恩高人指点,感恩贵人提携,感恩友人支助,感恩大人宽容,感恩“小人”监督,让我们把事情做得好上加好。

行动比心动更重要。想到就做,处处是路;只想不做,浪费思路;不想不做,没有出路。事事敢冒险,事业才保险。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最后就变成了二百五。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谁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为自己果断地做出正确的选择,谁就是大赢家!

篇2:最最经典的人生哲理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有幸一睹冰心的经典之作《谈生命》,使我获益匪浅。她让我寻觅幸福的真谛,品味生命的哲理。

文中冰心用诗意话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一切:它的真谛,它的价值,它的美好,它的玄妙。将生命的历程和哲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句,看似矛盾,却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生命的确没有完美的定义,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唯有用心体会与感知,方可捕获其神韵。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一句,作者用河流做比,将生命的历程呈现给人们,彰显了生命的汹涌澎湃和幽静。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道出了把树那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它对生命的渴望。无意即有意,有意即无意,可谓意境高远,做树如此,做人亦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这是全文的点题句,是作者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感悟与真知,它启迪和激励着无数世人。让人们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曲折,用心品味和享受人生旅途的每一步,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全文的精髓之笔,与哲人说的:“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生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唯有经历痛苦、快乐、悲哀和幸福的洗礼,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纵然旅途艰辛、崎岖坎坷,但只要认真的过活,用心去过活,都能寻觅到幸福的真谛,品味出生命的哲理。

有人说:“生命的旅程像一张紙,每一个人刚出生时上帝都会給他一张纯白的纸”。有的人将那张白净的.纸原封不动的还给了上帝,直到死也不明白那一张紙的作用所在。而有的人则用心在描绘,绘出绚丽的彩虹、五彩的世界、欢乐与痛苦,最终形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那么真实,都那么温馨动人,见证了一个不凡的人生旅程。

有的东西,转身错过就是一辈子,生命只有一次,要懂得珍惜、要活得快乐、活得精采。因为“我不敢説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愿幻作黑夜里的烟火,在刹那间,用一生的热情去演绎那绚烂的景象,照亮我沧桑的面容;我愿化作扑火的飞蛾,在那瞬间,用生命去追寻向往的灯火,明悟幸福的真谛。

《谈生命》是一首生命之诗,歌颂了生命的美好,揭示了生命的历程,诠释了生命的哲理。生命就如这一切,让我们用真诚和挚爱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

篇3:《喜福会》中的麻将式人生哲理

日, 定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见证害人。

十、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俾、牛驴, 并他一切所有的。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0章1-17节)

当信仰不复存在, 人们抛开了这些诫命, 毫无畏惧, 无所顾忌地犯罪, 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无比可怕的, 这是拉金内心所担忧的, 他想传达的正是教堂的代表含义。“教堂, 去了”也正是说精神信仰的“去了”。由此, 《去教堂》的翻译没有《教堂, 去了》这个翻译贴切含义深厚。

1 (2) 拉金的读者观拉金对读者的观点是读者可以毫不困难地感受到他的情感、态度以及他所经历的一切, 使读者能够通过作8

品与自己很容易的达到一种共鸣效果。

Church Going作于二战后, 拉金用其诗歌表现英国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迷惘。“他们生活于战前与战后的断层中, 遭受到社会和家庭对他们思想成长的束缚, 并经历了宗教信仰散失的重创。” (李喜蕊, 2009) 人们开始怀疑信仰和上帝, 这一背景下, 拉金写下这首诗, 诗歌本意是对宗教信仰衰落的担忧, 更是传达给读者他诗中这一“教堂去了”的担忧之情。通过对本诗歌的理解,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诗中强烈的担忧之情。

(3) Church Going内容分析

诗中暗示了教堂的颓废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三到六节写诗人站在教堂里的主观所思:将来教堂废而无用了, 如果我们只保持几座定期开放, 展出锁在陈列柜里的各种圣物, 而听任其余的被风吹雨淋, 被羊群糟蹋, 那么它们会变成什么样? (曹现青, 2011) 教堂已经去了, 内容也仍然是强调教堂的离去, 《教堂, 去了》比《去教堂》更适合诗的本意。拉金是一位英国本土诗人, 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担当起复兴英国本土诗歌的重任, 他的Church Going中对个人所经历事情的描述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想象, 一步步深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在他的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时人民生活的破坏, 二战对此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 这首诗歌的高度不

麻将, 起源于唐朝, 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一直是深受人们欢迎、普及率较高的娱乐活动。提起麻将人们不免将其与赌博联系在一起。然而, 谭恩美却在《喜福会》中赋予麻将全新的色彩及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喜福会》中的麻将完全脱离了赌博的层面, 它仅仅是四个女人用以寻求快乐与运气的手段。吴素愿在桂林创立了第一个喜福会又名麻将会,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那时的桂林, 街上躺着一排排男女老少, 活像砧板上刚宰杀的鲜血”, 为了摆脱烦恼苦痛与对战争的恐惧, 她创立了“喜福会”, 四个女人用打麻将打发难捱的时光, 在一次次和牌中增添快乐及对未来的希望。打完麻将, 她们秉烛夜谈, 彼此慰藉, 回忆她们幸福的过去, 憧憬美好的未来。喜福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亦是心怀感恩的, 能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有个暂时的居所不受战争的波及, 是她们的“喜”亦是她们的“福”。然而, 作为精神寄托的喜福会终究不是一生的避难所, 很快素愿也经历了战争, 在战争中丧失了家庭、丈夫、孩子以及原本所拥有的一切。几经辗转, 她来到了美国, 再次为人妻为人母, 生活总算安定, 却在异国他乡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他者”, 于是她与同样来自中国的与她有着同样痛苦经历、说着蹩脚英语的苏安梅、钟林冬、顾映映再一次创立喜福会, 在喜福会上她们打着麻将, 吃着美食。在麻将中探讨人生哲理、赚钱之道。麻将于她们仍然无关输赢, 只是她们告别祖国大陆到达新环境后一种寻求自我的手段;是她们用以弥补因语言和文化不同而沦为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者”所带来的心理落差的一种方式;是她们娱乐消遣, 学习美国处世之道, 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聚会;更是她们感悟人生道理, 传授女儿人生经验的重要场所。

当被问及中国麻将和犹太麻将的不同时, 晶美的母亲是这样告诉她的:“完全不同的玩法, 犹太人玩麻将, 他们只盯着自己的牌, 全凭眼睛打。中国人玩麻将一定要用脑袋, 动心眼。你必须盯着别人出什么牌, 并且记在脑子里。”中国麻将要求玩麻将者做到看上家, 盯下家, 防对家;讲究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无非是中国古代《孙子·谋攻》中的“知己知彼”战略。将对手的一切了然于心, 熟谙故里, 方可百战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正是晶美母亲经常教育她的:“怎样才能不露声色, 把想法隐藏在深处, 在暗中掌握优势;怎样了解自己的价值, 并且发挥出来, 别把它当成不值钱的戒指到处炫耀”。中国麻将也不像其他游戏那样, 为达胜利非得拼个你死我活, 它是以“和”为终局, 不是将对手打败, 而是看谁首先将自己的十四张牌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和为贵, 忍为高”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思想, 这也正体现了喜福会参与者的反战思想, 她们经历了战争所以更渴望和平。

在麻将中, 如若想“和”, 除了娴熟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人生充满了未知数, 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就像打麻将一样。每位牌者手中只有十三张牌, 还不到总牌数的十分之一, 对于周围人有什么牌, 会给出什么牌, 自己下一张又会摸到什么牌都无从知晓, 全凭猜测。恰如生活中我们无从知晓周围环境会发生怎样变化,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有时, 命运的起初我们很幸福,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周遭的变化、生活会越来越不如意。《喜福会》中吴素愿的一生就好像一把麻将牌, 起初上天给了她一手人人羡慕的好牌:她出身好, 丈夫是国民党军官, 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 她却摸到了一张名为“战争”的牌, 随即丈夫阵亡, 自己逃亡, 逃亡途中不幸染病, 迫不得已将襁褓中的婴儿放在路边祈求可以得到好心人的收养, 未曾想自己在奄奄一息中被红十字会救起, 可从此却与女儿失散。历经坎坷, 来到美国, 却在白人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四十年后, 终于重获失散女儿的消息, 可在还没来得及庆幸的时候便病逝。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个不走运的牌者:本来有一手不错的牌, 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可以让自己听牌的那一张, 以至于无法和牌, 终是遗憾退场。

一场牌局, 中途有人离开, 要使游戏进行下去, 必须有人接替离开人的位置, 所以在《喜福会》的开篇是由晶美代替她母亲打麻将, 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要去完成母亲没有完成的事情, 实现母亲的心愿。所以最后, 大家用喜福会的麻将钱为晶美买了去上海的车票, 晶美为母亲去寻找失散四十多年的双胞胎女儿。完成了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 替母亲和了那把她一生想和却终究没能和的麻将牌。

从阐释学角度浅析韦利

对《论语》第一篇的

翻译策略

□张中华何大顺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斯坦纳的翻译理论, 从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步骤出发, 对韦利英译《论语》第一篇进行分析, 探讨在阐释学的四个步骤中, 译者对《论语·学而》第一篇的翻译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论语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这部集中体现孔子智慧的语录不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而且对世界文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孔子及其《论语》, 有关《论语》研究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加。因其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很多中外译者对《论语》都进行过翻译, 英国汉学家韦利英译的《论语》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译作之一。这就是本文作者选择原作和该译作进行对比分析的原因。

1斯坦纳和他的翻译阐释学

阐释学研究的就是语言的理解、转换和传达。英国翻译家斯坦纳将阐释的重点落实在翻译上。他提出了一种描述文学翻译过程的模式—阐释的运作, 把翻译过程细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 信赖 (Trust) , 即译者认为原作品有翻译价值。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但至关重要。第二步, 侵入 (Aggression) , 在这一阶段, 译者对原文的意义进行“侵入”, 即理解原作。第三步, 吸收 (Incorporation) , 是指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予以吸收, 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体现了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第四步, 补偿 (Compensation) , 是指对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流失的东西进行补偿以达到平衡, 斯坦纳提出“翻译是一种双重进入的行为, 必须维持形式和意义上的平衡”。根据这一理论, 本文从这四个步骤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York:Putnam, 1989.

[2]徐颖果.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经典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越发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这些作品或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或耐人寻味,含义丰富。细细探究,会从中品出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这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丰盛的精神大餐。下面我将试着从《犟龟》、《记承天寺夜游》、《勇气》三篇课文入手,来说说我的一点点思考。

《犟龟》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家米切尔·恩德的经典之作,这篇童话内容看似简单,但文中的许多形象,寓意深刻。课文的故事情节是:一只小乌龟偶然得知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它特别想去,拿定主意后就上路了,这一路历经了无数的波折和坎坷,最终,这只倔强的小乌龟未能参加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却赶上了最美丽、最盛大的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王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作者安排鸽子进行这场谈话是有用意的,鸽子飞得很快,可以飞很远的路,如果它们都觉得路途遥远,时间紧迫,那么对于爬行很慢的小乌龟来说,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鸽子所说的这个消息,对小乌龟有很大的诱惑力,它冥思苦想,反复掂量,终于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拿定主意上路了。作者让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是有深意的,他想告诉人们,任何人生理想的确定,都应该是听从于他内心深处那个强烈的声音,深思熟虑之后慎重决定的,一定是他最想达成的人生目标。

蜘蛛这个形象一出现就在极尽所能地嘲笑乌龟,认为它在规定的时间里赶到狮子洞简直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这个形象是小乌龟理想之路上的一个障碍,它无法理解小乌龟的举动,自己不想干的事或完不成的事,也不想让别人去做,它能力有限,头脑简单,只是在阻挠别人做事的时候,显得“高人一筹”。它哈哈大笑,这笑声里饱含嘲讽之意,这种不屑一顾的言行、神态,足以吓退意志薄弱的胆小鬼,从而退到人群里老老实实地过凡夫俗子常过的日子。但小乌龟顶住了压力,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长了很多脚的蜘蛛只好灰溜溜地退下去,继续等待可以高谈阔论的机会。这个形象应该是现实社会中某一类人的写照,也是大多数前行中的勇士们,常常遭遇到的障碍。

一只迷迷糊糊的蜗牛,给了小乌龟又一个打击,这个看上去不太机灵的形象,有着极好的心肠,它难过地告诉乌龟,走反了方向,给了乌龟一个善意的劝告。小乌龟很可怜,这么多天以来辛辛苦苦走的路算是白走了,要想参加婚礼,还得原路返回。我想,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想告诉人们,在奋斗的最初阶段,大多要经历迷茫的探索期。这段时间,很可能会走许多弯路,做许多错事,白费力气。蜗牛的出现,让小乌龟没有继续错下去,从而调整了方向,真正地向目的地出发了。能够听从善意的劝告,听从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劝告,是小乌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时的小乌龟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须从头再来。它做到了。没有沮丧,也没有抱怨,勇敢地承担起这个错误,又继续走啊走。它在遥远的路途上,不顾疲倦地爬行,经过坎坷不平的岩石、陡峭险峻的峭壁、毫无生气的荒漠……这一路它风餐露宿,独自一人忍受着旅途的寂寞和无人倾诉的孤独。在狂风暴雨中,雨水可能混着它的泪水往下流;在烈日炎炎下,干渴和炙烤可能让它几乎晕倒。这些恶劣的环境在磨练它的意志,也可能在动摇它的决心,但它坚持了下来,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它在不停地、不停地走啊走。

壁虎带来了坏消息。壁虎说,婚礼取消了,狮王和老虎开战了。但小乌龟说“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乌鸦带来了更坏的消息:狮王二十八世已经因伤去世了。它努力往前爬不就是为了参加狮王的婚礼吗?因为狮王死了,怎么还会有婚礼举行呢?在这个时刻,它会绝望的,觉得再也没有继续爬下去的意义了。这多么像人生的一种境遇。想有所作为的人们热情地往前冲,努力很久了,却发现这个梦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打击很大,一般人会一蹶不振。但小乌龟又一次度过了心灵的危险期,它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自己的绝望和脆弱,又打起精神,勇敢地走了下去。大概它的心里会想,不管结果如何也应该坚持到底,这才对得起自己已经付出的所有努力。生活就是这样,看似无望的事情,只要再坚持多走几步,前面就会豁然开朗了。居里夫妇几年来苦苦寻找的镭,不就是在他们绝望的那个夜晚散发出诱人的光芒吗?

小乌龟坚持往前走着,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看到从未有过的、最美丽的、最盛大的庆典——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它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的幸福。小乌龟一路走来经历了路途的艰险、天气的恶劣,看到了怀疑的目光,听到了许多坏消息,也忍受着别人的冷嘲热讽,这都是困难。但任何险阻都不可怕,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内心。作者告诉我们,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只要信念不倒,勇气尚存,坚持下去,就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

这篇课文将昭示学生们,只要拥有了不倒的信念、永不放弃的恒心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做一只倔强的小乌龟,就有可能达成自己的人生理想。

《记承天寺夜游》同样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苏轼被贬官后,只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小官,像从高空中突然跌入了人生的低谷一样,巨大的反差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可能激起了许多的波澜。在某个美丽的夜晚之后,他写了这篇传世之作,之后,苏轼的内心世界一定是平静如水了。

在那一晚,他无法入眠。看到“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到承天寺邀请同样遭遇的张怀民共赏月色。在苏轼的眼中,月色如水,注满了庭院,偌大的院子,清澈、透明,使苏轼恍然觉得他们好像在水中穿行,那斑驳的松竹的影子,交错纵横,简直就像水中的水草一样柔美、婆娑。一时间,苏轼沉醉其间如在梦中。大自然用它神奇的手,打开了苏轼的心扉,疗治了他内心的创伤,于是便有了文末的经典之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色啊?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呢?只是缺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那么他说的闲人是怎样的人呢?是像苏轼这样的虽遭贬官,但不计个人得失,能以宽阔的心胸包容世间不快乐的人。这样的人,才可能欣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景。这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会给人生积累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美国作家狄尼斯写的《勇气》一文,也同样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美国伞兵被捕后不绝望,不放弃,有机智求救的勇气。法国女人则为了正义、为了信仰而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气,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学生会明白,人应该有信仰,这种信仰一旦根植于真善美的土壤,就会激发出巨大的能量,让人变得强大、勇敢,去更有意义、更有尊严地生活。

课本中的经典作品,语言精美,内涵丰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到作品深处徜徉,进行一次次愉快的精神之旅,去撷取隐藏其中的颗颗珍珠。在这种旅行中,学生会净化心灵,收获思考的快乐,也会不断提高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这也正是经典作品的价值所在。

篇5:经典的人生哲理短文

经典人生哲理短文篇一: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经典人生哲理短文篇二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别让自己活得太累 别让自己心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

别让自己心累!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该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说傻瓜可爱、可笑,因为他忘记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与冷漠,忘记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忘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随一心一所一欲地快乐着,傻傻的笑着。

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

经典人生哲理短文篇三:

第一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懂得安慰自己,过洒脱的人生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现在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未来的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么忧虑也是会空悲伤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现在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感觉美好的.当然,过去的经验要总结,未来的风险要预防,这才是智慧的.昨天已经过去,而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是真实的.第二个安慰: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现在的心情.偶尔的抱怨发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休止的抱怨只会增添烦恼,只能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无能,抱怨是一种致命的消极心态,一旦自己的抱怨成为恶习那么人生就会暗无天日,不仅自己好心境全无,而且别人跟着也倒霉.抱怨没有好处,乐观才是最重要的.第三个安慰: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第四个安慰: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人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是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第五个安慰: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一些息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

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第六个安慰: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篇6:经典人生哲理的话语

2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 、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4 、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5 、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6 、烦恼和快乐是人生的两颗种子,在心田播下那颗种子,那颗就会发芽长大。

7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8 、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

9 、和为贵,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为高,所以才需忍让、忍耐、隐忍。

10 、为人不能毫无边际地想象、没有根据地编造、荒唐地推测、恶意地陷害别人。

11 、不要去预见烦恼或担心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置身于明媚的阳光之中吧!

12 、人生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境界提一提!不换筛子网,得到的沙子还是一样大。

13 、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何的选择。社会就像江湖,总是让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14 、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15 、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懿行。

16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17 、选择勇敢,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甘心投降在小小的障碍里。

18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9 、猪有猪的思想,人有人的思想。如果猪有人的思想,那它就不是猪了———是八戒!

篇7:经典的人生哲理句子

2、其实,感动发生在刹那之间。感动也可能永恒,一点宽容可能会让别人感激一生;一点爱心可能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可能会让幸福一生。

3、爱情越是到了临近婚姻的终点,金钱这一字眼出现的频率就越是频繁,对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应该是一个现象。反而,在很多感情的初始阶段,往往与金钱无关,两情相悦才最重要。但在我看来,金钱问题始终是感情生涯里绝对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早预防这一个问题、早明了这一个道理显然更好。

4、盲人协会会真诚劝告您:千万不要酒后驾车.5、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牵绊,太多的不舍,因为那些旧东西烙上了昨日的欢痕,所以总是狠不下心来。丢弃需要勇气,珍藏需要空间。

爱稻壳配图

6、老婆是电视,情人是手机,在家看电视,出门带手机;破产卖电视,发财换手机;偶尔守电视,整天玩手机;固定的电视,移动的手机;频道免费,手机收费。男人都想拿着手机看电视。

7、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8、人是在痛苦和烦恼中生存和逝去的。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是很肤浅和简单的。真正的痛苦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使人清朗。

9、人都是有思想,有自尊的,尽管在地位、财富、容貌、能力方面可能千差万别,但在精神上,只要他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对别人的鄙夷和嘲笑是比较敏感的,任何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语都有可能使他深受伤害,甚至毁了他的前程。所以,我们都要恪守为人最起码的原则:不要笑话别人。

10、加油,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笑容改变一切或许我该记住,再烦也别忘了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在苦,也要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11、有的人之所以活得累,过得苦,那也许不是在于外物而是在于他自己,就像有些人老是喜欢动不动就发脾气,那或许是因为他觉得别人太不讲信用了,说话做事总没有按他的意愿去做。表达的方式要是不对也是错误,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3、有些人连自己的邻居都不认识,面对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都关心得要命。

14、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5、恋爱有时是教育工作,费尽心力把那个人整理好了,然后把那个人交还给世界。

16、昨天很重要,它构建了我们的记忆;明天很重要,它让我们有了憧憬和梦想。但最重要的,还是今天,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一切。人生苦短,我们要告诉自己:怀着积极心态过好每一个今天;学会给心灵疗伤,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阴影中;做该做的事,明天自然会来。

17、人一旦孤独,就想找一个完全能读懂自己的人。孤独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足够了解,因为足够了解自己,就希望周围的人也如此。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成长得随波逐流,你会更容易满足。如果你一直想成为一个完全了解自己的人,就注定了会一直孤独下去,这便是成长的代价。

18、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1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20、和谐校园里,骑自行车的也许是位博导,而开奔驰的则可能是个后勤。

21、得到就珍惜,失去不后悔,不要为难自己,不要苛求别人,如果尽力而为,那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22、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

23、心是个口袋,东西装的少时叫心灵,多一点儿时叫心眼,多时叫心计,很多时叫心机。

24、弯曲懂得弯曲,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现实中,弯曲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学会弯曲,是为了顺势而为之;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超脱;生活中,弯曲体现了忍让的艺术。敢于弯曲,是为了更坚定的站立;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境界;事实上,弯曲能破解烦人的难题。

25、老一代人完全不用担心小辈们会在你们的路上跌跤--他们全朝另一条路跑了.26、人的一生很短,人各有所爱,人各有所求,人各有所志,人各有各的生活小天地和各有各的生命轨道。无论为名、为利、为官,还是为事业。各人都必须付出各自的代价,付出毕生精力。

27、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28、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

29、爱情的开始会执着,对待爱情一定要随缘!当那个人离你远去的时候,不要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提醒他,不是他忘记他当莫名其妙,不是吗?!所以它同样可以莫名其妙的走!

篇8: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与现实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陶渊明的作品, 如《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这些作品是作者生活的缩影与思想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人生历程是其人生哲理形成的基础。他出身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发愤读书, 立志报国。他出身低微, 受人轻视, 为官多年, 看尽官场的腐败, 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学习陶渊明作品的教学设计上,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识记、理解; (2) 赏析; (3) 领悟; (4) 反思。首先对当时晋宋易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再对诗歌由浅入深进行具体分析,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蕴含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生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授课后学生领悟到陶氏的人生哲理: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 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不屑名利与贪欲, 崇尚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中一句“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作者对俗世名利的轻鄙,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更加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另一作品《归去来兮辞》则表明他与名利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归隐后, 他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尽情地讴歌自己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见他在黑暗的社会里仍然坚持着高洁的理想和志趣。他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他心中向往的正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及恬静舒适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 人们苦苦追求金钱、名誉、地位, 往往却得不到幸福。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陶渊明的人生哲理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透这一点, 能够帮助我们从世俗的所谓“成功”中解脱出来,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上, 文人一般鄙视劳作, 看不起农人, 不屑与他们为伍。但陶渊明却与众不同, 他处处关心、尊敬农人, 称赞他们淳朴、友善、辛勤的品质, 并且以农家为友, 关心农事, 感同身受, 真切体会他们的疾苦。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描写了劳动之艰辛, 收获之不易。反观现在有的学生过着“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对父母长辈的付出熟视无睹, 认为理所当然, 毫无感恩之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 学生能反思自己,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付出, 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以艺术和生活为载体, 领悟陶渊明的生活品位, 开发学生真善美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时, 我查找背景资料, 选取陶渊明作品的精华,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们先“品诗文”。陶渊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这些貌似简洁的词句把大自然的面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水田园是如此优美, 社会风气是如此和谐。“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此处的文字表述充满神秘感, 让学生紧紧跟谁着渔人前行探寻。又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个句子就把隐世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简洁、凝练。“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读此句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世易时移。

接下来是让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诵诗文”, 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以古筝或笛子伴奏, 有的以古典舞伴舞, 有的用和唱等方式衬托朗诵者的表演, 很有创意, 艺术地再现了作品的意蕴, 互动很成功。艺术是相通的, 诗与歌、歌与舞、诗与音乐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陶渊明热爱劳动, 珍惜粮食。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农民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劳动, 默默耕耘, 才能获得果腹之物。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观察社会, 多参与劳动。为了检测实践效果, 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 撰写劳动日记; (2) 举办劳动摄影展。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虫到采摘, 我都参与了, 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乐趣。”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和素质。摄影展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汗水和收获。有的同学还在照片中配上陶渊明的名句, 构图非常精美。学生从五谷不分到初步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知道一些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还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了一些认识, 课外收获颇丰。

陶渊明坦诚待人, 珍惜友谊。他为人质朴、淳厚, 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别、贫富之分。他在《杂诗》中写道:“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桃花源记》讲通, 村民知道渔人误入桃花源后,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陶渊明的理想社会里, 村民待人真诚、慷慨, 处处洋溢着平等、快乐。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 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同事朋友之间少了关怀亲密之情, 倒是多了几分戒备, 更有甚者,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 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 我们现代人的友谊可否也可以少些功利, 少些世俗?如此一来, 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淳朴更快乐?

三、学习陶渊明树立远大的志向, 积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陶渊明一生多有挫折, 但他并不沉沦, 始终保持奋发精神, 努力争取实现人生价值。他在《饮酒》中写道:“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他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我们在钦佩他这种不畏挫折、大胆追求理想的生活勇气之余, 要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发。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 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思考的问题。我们且看陶渊明是如何看待的。《归田园居》有云:“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他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放弃为官的种种好处, 重归田园生活。《移居》又云:“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在日常生活中, 他真率旷达, 从平凡中寻找天然的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遇事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公与现实的迷惘。艺术学校的学生平时的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紧张, 比赛的失误常常出现, 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难免会浮躁。“宁静致远”,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四、探讨陶渊明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运用了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艺术学校, 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古文基础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欠缺。我在课程导入时用演示的方法, 把陶渊明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代表作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感兴趣, 边看边思考,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克服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恐惧。

2.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指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我根据学生能歌善舞、熟悉乐器、会表演的特点, 开展了“诵诗文”的读书活动, 要求大家选取最喜爱的陶渊明作品, 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 进行朗诵表演, 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3. 参观法

参观法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自然界、工厂等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它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撰写劳动日记和举办劳动摄影展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农事。

五、结语

学习陶潜诗文, 可使学生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 从人性的角度发掘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喜爱他的作品, 就如畅游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间, 领略一份纯朴的农家风貌, 体会作者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感恩自然, 体察民生, 懂得思考种种不平的现状。这样, 学生的眼光就会从书本中从课堂中转向社会转向历史,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思想。正如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那样: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主张, 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2]吴彤.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4) .

[3]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宏.秦汉魏晋游仙游诗的渊源变化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03) .

[5]海男.紫色笔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篇9:吃面条的人生哲理

第一天晚上小猴妈妈端来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一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小猴选择,小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有鸡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后,才发现妈妈那碗居然在面条下藏着两个鸡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妈妈又端来了两碗面,仍然是一碗上面有一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它选择。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训,选择了没有鸡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的意料,这碗面里没有像第一天晚上那样埋着鸡蛋,只是一碗面。小猴迷惑地看着妈妈,妈妈告诉它:“想占便宜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第三天晚上,猴妈妈端来了两碗表面都没有鸡蛋的面条让小猴选择,小猴却说:“妈妈累了一天,妈妈先选。”

猴妈妈笑了,随手拿了一碗吃了起来。小猴端起了另一碗。这一次,妈妈和小猴的碗里都埋着两个鸡蛋。

猴妈妈告诉小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它吃亏的。”

讲完这个故事,我扭头问旁边的女儿,如果你是小猴,你该如何来选择呢?出乎我的意料,女儿说:“如果是我,我就把两碗面条放到一个大盆子里,搅拌匀了,再和妈妈分,这样才公平。公平了,就不会打架了。”

篇10:有关人生的经典哲理

第二枚金币:性格,举起命运的开山利斧。

人的命,天注定吗?非也,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不是与生惧来的,而是后天塑造的.艰难困苦,自古雄才多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智者于患者的不同命运。

第三枚金币:心态,是你心灵的主宰。

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各种磨难.心态消极的人无论如何也挑不起生活的重担,因为他们无法面对人生挫折;而积极的心态能发挥潜能,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在毫无希望时,也能看到一线成功的亮光。

第四枚金币:能力,天生我才必有用。

一个不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

第五枚金币:事业,追求卓越注定卓越人生.

一个没有事业的人是可悲的,一个事业不成功的人是苦恼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都希望活得轰轰烈烈,事业有成.有一句话叫:"命运本非天定,成败自在人为."这里面的"人为"是什么呢?简单说,"人为"是人为了与命运抗争而进行的一种努力与奋斗。

第六枚金币:行动,在荆棘丛中开辟一条生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次行动胜过百遍心想,躺在床上是上不了路的.计划可以在实施中完美,条件可以靠创造去成熟,等待万事俱备,只能使计划胎死腹中。

第七枚金币:朋友,这是一生难觅的珍贵财富。

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友谊对于人生的意义,大概怎样夸张也不过分.有太多的人因为朋友而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第八枚金币:亲情,让伟大的亲情成就伟大的人生。没有亲情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亲情可以溶化人性中的任何一座冰山。不管人从事多么伟大,辉煌的事业,家总是使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家的温暖,亲人的爱恋总是他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们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亲情,亲情是最大的财富,是最有利的支持与保障。

第九枚金币:健康,赢得健康就拥有成功,惟有健康才是人生。

健康是生存的第一愿望。叔本华曾经提出:"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甚于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人要比一个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的确,在生活中,人拥有的金钱,地位,权利---都是身外之物.可是当一个人拥有健康时,他才可以拥有人世间所有的财富。

第十枚金币:智慧,用智慧装扮美丽的人生。

上一篇: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一篇:苇湖巷社区2009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