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采购合同

2024-04-26

原木采购合同(通用8篇)

篇1:原木采购合同

甲方:

乙方:

一.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购销_______原木,达成如下内容购销协议:

二.规格、单价、数量

三.产地________。

四.木料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

1.木料的材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料不允许开裂、水腐、死节、大活节、蓝变、心材、虫眼、斜纹、带边皮、变形弯曲;

3.木料的规格尺寸不得出现负公差,厚度正公差不得超过____mm;

4.木料允许小色差,_______mm以下的小活节和______度以下的小斜纹;

5.木料湿度在_______度左右,正负公差不得超过______度。

五.包装标准:按不同的规格分类打捆,包装带要打紧并要整齐地在木料两端打包,不得让木料在装卸时脱落四散。包装物不计价、不退回。

六.交货地点_______。

七.验收方法:需方按上述第四、五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对供方交付的产品进行验收,对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木料,应在收货后_____天内通知供方处理。

八.结算方式:乙方先支付甲方300万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定金,甲方为乙方开据带有公章的收据,______货物到港后乙方享有优先购买权,若乙方放弃优先购买权利,甲方无条件返还乙方定金300万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支付1.5‰的利息给乙方。

九.双方违约责任:

1、甲方不能交货的,甲方无条件返还乙方定金300万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支付1.5‰的利息给乙方。

2、乙方逾期支付货款的,按逾期额的银行贷款利率向供方支付违约金。

十.纠纷解决方式:双方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争议,应当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法院起诉。

十一.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年,自___年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月____日止。

十二.本合同自签订日起生效,传真件亦具有同等法律效益。合同一式两份,甲、乙需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需方(盖章):

年 月 日

篇2:原木采购合同

购货方(简称乙方):

甲方在景谷县扶贫办宣明林场购买到一片按树原木第10林班共4小班,第16林班共3小班11小班,采伐总面积约973亩,树种为按树原木。甲方需要采伐35000立方米,乙方愿意购买,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原木木材购销合同书 :

一、树种、规格、等级、数量:

1、甲方于20 年 10月30日到20 年10月30日止,供给乙方按树原木35000立方米。

2、甲方按乙方提供的制材规格,即从1米—4.2米长,尾经4公分以上的按树原木全部制材并按同种规格码方,全部销售给乙方,不再卖给第三者。

3、木材皮要剥光,枝节也要削平,两头锯口要平直,头尾不能破损,造材时必须按乙方规定的规格制材。宜短则制短材,不能方材短制,宜短留长,3米以上材要从第二节起制材,集材归堆要分别材种按头尾同向不能直立倒乱放。

二、供货时间、地点、方式:

甲方须把所采伐的木材送到乙方指定存货场后交给乙方,检尺方法按双码检量,满尺进位。

三、结算方式:

乙方必须预交木材款定金200万元给甲方,并于20 年12月10日存到甲方账户,甲方每购满200立方米木材应立即付清货款给甲方。如乙方迟延付清货款给甲方,甲方可以单方解除本合同。

四、违约责任

1.乙方未按甲方通知的时间和数量供货,影响甲方工程施工,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乙方承担;

2.乙方所供应木材出现尺寸偏差或弯曲,不能用于工程施工,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由乙方承担;

3.甲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付款,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由甲方承担责任。

五、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2种方式解决:

1.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六、本合同自签订日起生效。合同一式两份,供、需双方各执一份。

供方:(盖章)

需方:(盖章)

篇3:原木采购合同

(一) 采购业务内部审计目标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就是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价和监督, 而这种评价和监督的根本目的则取决于企业内部对审计功能的定位。企业内部审计实际上是一种独立、客观的存在于组织内部的评价活动, 它通过对组织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评价来帮助组织实现既定的目标。采购业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 其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企业审计机构及专业人员对采购业务的风险管理、审查、评价, 来揭示了整个活动流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二) 采购业务内部审计内容

企业的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采购审批、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采购协议及合同拟定、供应过程管理、采购验收、付款管理等环节, 流程汇总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采购业务风险审计的目标就是要发现具体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通常来说, 企业采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及审计重点如下:

1. 计划控制阶段, 风险点主要包括:采购计划是否真实准确、安全储备量设置是否适当、采购计划是否经过审批等。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确定采购计划是否根据实际需求编制、评价物料供应能否满足企业需要、查看采购计划是否适当、检查采购计划有无管理层审批等;2. 请购及审批控制阶段, 风险点主要包括:请购审批权责是否明确、请购内容是否和生产需要相符、审批人员是否严格批准采购。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审查企业采购申请制度及审批权限的合规性、检查请购和生产消耗量的勾稽关系;3. 供应商控制阶段, 风险点主要包括:供应商评估选择是否科学、供应商网络是否健全、供应商是否提供质量保证协议、供应商价格、供应商管理是否存在淘汰制度。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审查供应商信息真实性、审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了解使用部门对供应商的意见、查处没有通过竞价的供应商、审查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情况;4. 采购价格控制阶段, 风险点主要包括:采购机制是否健全、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审查采购定价机制及采购方式、监视采购成本的增长率、供应商提供发票和订购单上的单价是否一致等;5. 合同控制阶段, 主要风险点包括:供应商是否具有主体资格、采购合同条款是否明确、付款方式是否合理等。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审查供应商是否具有民事能力、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包含商品的标的、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审查双方的履约能力、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价格、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验收方法、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包含违约责任等;6. 验收控制阶段, 主要风险点包括:验收标准是否科学合理、验收机构是否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开展工作、对于大宗的物资是否进行了专业测试、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是否立即向相关机构报告、对于不合格物资是否办理退货及索赔等事宜。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审查验收标准及执行情况、询问验收人员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检查不合格物资记录等;7. 付款控制阶段, 主要风险点包括: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预付账款及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是否健全、应付账款是否由专人主持相关工作、企业的退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企业是否定期与供应商核对账等。相关风险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财务人员办理付款是否是否和遵照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定、审查付款申请单据及付款方式的准确性、检查相关审批、审查退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调查有无异常余额。

二、乳品企业采购合同审计实践

(一) 健全制度、规范操作

乳品企业加强合同管理是维护公司权益、树立公司形象的重要手段, 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对合同的签订、审核、后续管理迸行详细的规定, 确保合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根据采购合同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合同签订前, 要对采购物资进行必要的招标活动, 整个过程保持公开、透明的状态, 并由公司的管理者进行最终的审批, 审批结果与合同需一起报送审计部门审核, 没有经过审计的合同不允许加盖企业合同章, 属于不生效状态, 而未生效的合同财务部门是不予办理结算和付款的。此外, 企业要对合同审计制度作出总体规范, 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有具体的制度依据, 审计工作程序能够更加的清晰, 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 对合同主体审计

确保合同法律效力的基本前提就是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合法性, 为了保证乳品企业所签订合同的有效性及合法性, 避免无效合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必须在签订合同前对相关主体的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履行合同能力等事项进行审计。审查合同主体的重点在于审查其是否是为企业法人、是否是依法产生并存在的组织经济体、能否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及承担经济义务、经营范围是否真实且满足企业的需要等。乳品企业还要重点关注合同对方主体有无真实的履约能力, 如果对方不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 则不能签订相关合同契约。此外, 双方正式在合同上签字之前, 要严格审查授权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资格, 是否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依法签订合同。

(三) 对合同条款审计

合同是一种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书, 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书面约定的条款来履行自己的义, 对采购合同条款审计有利于保障双方的利益, 而且也可以避免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 最大程度的降低合同风险。1. 合同当事人的名称、住址等基础信息是乳品企业合同条款审计首先关注的问题, 审查重点应该放在合同单位名称是否和中标单位名称相一致, 合同专用章是否合理、真实;2. 采购合同标的是合同成立的前提, 标的审计重点为审查合同标的物与中标物资是否相符, 是否按公司计划采购, 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且数量及质量信息是否在合同中清晰的用文字表达了出来;3. 价款或报酬是指买方获得标的支付的代价, 审计时要重点审查合同标价是否按招标中标结果执行, 是否存在前期市场调查、比价等过程, 与市场均价比较有无异常等;4. 结算方式及期限在合同中要有明确的说明, 不得出现含糊不清的表述, 对于采购合同来说, 乳品企业通常使用验货付款的结算形式, 并且会扣留一部分质保金, 以防备产品质量出现问题;5. 交付标的物需明确时间、地点、验收方式, 审查时要关注交货方式是否合理, 验收标准应注明是用行业标准还是国家标准, 明确验收期限出现问题该如何解决。

(四) 对合同执行及变更审计

乳品企业为了能够检验合同交易的成效, 总结经验来完善合同管理, 需要对审计过的合同进行后续跟踪审计, 重点监控合同的执行情况, 对于不按合同要求执行或是不完全按照合同要求执行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信息反馈, 并给予相关责任人适当的处理。此外, 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排除存在变更合同内容的需要, 而对于合同的变更, 乳品企业内部审计要审查合同变更的理由是否恰当、真实, 是否有异常的人为变更, 合同执行变更是否为正规的书面形式, 相关变更审签手续是否完备等。

三、乳品企业采购价格审计实践

(一) 健全机构设置, 确保价格审计的独立性

乳品企业采购价格管理可设置专门的价格管理机构, 并使得价格审计和价格决策两项职能分离, 最大程度的保证价格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乳品企业可将价格管理机构定位为采购成本控制的核心机构, 除了赋予其价格决策的权力外, 还应该让其担负起采购管理战略研究、采购模式创新等责任, 以求为企业打造出高效的采购链条。采购价格管理机构的日常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采购管理制度的制定、采购程序梳理、汇总编制年度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组织招投标活动、参与价格谈判、进行市场调查等。内部审计机构和采购管理机构分别独立运行, 双方工作各司其职, 各具独立性。

(二) 价格审计基础管理工作

首先, 乳品企业要对采购报价原始资料进行规范, 采购品类较多的情况下要编制固定格式的报价表, 表内信息需包括供应商名称、采购物质名称、物质规格型号、物质使用计量单位、详细价格、供方提供票据等;其次, 乳品企业要建立起价格信息资料库, 为价格审计的有效开展做好准备, 价格信息库的信息来源渠道广泛, 包括企业历史采购价格、现场走访获得价格信息、网上调查获得价格信息等, 重要的是价格信息库必须根据应市场行情的变化而适时更新, 达到一种价格动态管理的状态;再次, 乳品企业要不断完善价格审计管理制度, 企业应专门为价格审计建立管理制度, 明确审计部门、采购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在体系中的权责, 确保价格审计工作制度化开展, 避免在工作中表现出随意性和主观性;最后, 乳品企业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提高价格控制人员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降低成本支出, 促进收入增长, 此外, 乳品企业也可以将供应商的报价及诚信度纳入供应商管理体系, 并作为供应商进入或退的参考依据, 以引导供应商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实现双方共赢。

(三) 招标管理

乳品企业对招投标管理制度要不断加以完善, 对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统一编制招标文件范本、合同范本, 确保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减少招投标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规避假招标情况的发生, 评标需保持公开性, 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严防暗箱操作事件的发生。招标程序本身就是为了使采购工作公平化、公开化、合理化, 减少采购中徇私舞弊行为, 促进产品品质的提高, 企业管理者应大力推行这种采购方式, 并逐步使公开招标成为企业采购的首先方式。此外, 招投标工作要实现全过程监督, 并将每个监控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最大程度的保障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对于弄虚作假、配标、串标等违规腐行为, 要追究相关责任, 并给予严厉的处罚。

(四) 审计队伍建设

采购是企业管理中的高风险业务, 而价格审计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 企业想要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加强价格审计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乳品企业要合理的划分采购门类, 配置好专职价格审计人员, 适当的增加特殊专业人士及资深专家的人数, 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 乳品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 帮助其更新知识, 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此外, 乳品企业内部要加强廉政建设, 切实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修正企业整体的价值观, 打造出廉洁奉公的团队。

摘要: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企业加强采购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可以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采购合同和采购价格是整个采购业务的核心内容, 乳品企业如何通过内部审计来加强对着两方面内容的监管, 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首先对采购业务内部审计目标和内容进行概述, 然后分别对企业采购合同审计实践及采购价格审计实践作出解读。

关键词:采购合同,采购价格,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1]聂荣.浅谈内控制度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16) .

[2]晁江华.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1 (12) .

[3]李丹.ERP系统中采购与付款企业内控风险的会计监[J].财会月刊, 2011 (10) .

篇4:采购结算与合同管理

关键词:原燃料结算 合同管理 降低采购成本

1 采购结算

1.1 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 钢铁企业生产,消耗的物料品种繁多,结算方式多样。对于大宗原燃料的结算一般采取优质优价的方法。优质优价包括“按质论价”结算和“按质论量”结算。按质论价结算,就是在原燃料采购过程中,以供需双方签订的工矿产品合同的价格为基础,依据与合同相关的计价条款和原燃料的实际检验结果确定原燃料的最终结算价格;按质论量结算,是不依据物资的检斤量做为最终结算量,而依据检斤量与理化检验结果确定的干基量确定最终结算价格的结算方法。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是紧扣合同,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确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1.2 采购结算与合同条款 钢铁企业原燃料产品的合同条款一般有标的、数量、质量标准、价款及交货时间,验收标准、质量加减价约定、运输方式、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合同价格、质量加减价条款和验收标准是结算的的重要依据。

1.2.1 合同价格:即合同的的基价,其他有效成份的加减价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常合同的基价有三种:含税包干到厂价、车板含税价和车板不含税价。

1.2.2 验收标准:①计量、化验均以买受方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②计量、化验均以出卖人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③计量以买受方为准,化验结果按出卖人方结算。④计量以出卖人方为准,化验结果按买受方结算。

1.2.3 质量加减价条款约定的内容 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合同根据物料有效成份的不同,加减价方式不同。通常在结算当中按合同加减价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结算类型分为有效成分累加类型、简单计算类型、折吨计算类型、等级判定类型、中间换算类型等。这一部分条款是优质优价结算的核心内容。

1.2.4 运输方式:汽车运输或火运。

1.2.5 结算方式:①一票结算,开据17%增值税票。②两票结算。即含税包干到厂价减运费,其余开据17%增值税票。

1.2.6 争议解决方式: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在需(供)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1.2.7 其他约定事项:①合同履行有效期。②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1.3 原燃料采购结算员的工作程序①审定合同:结算员收到业务科签定的采购合同,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推敲。②收集资料:收集交库单、化验单、磅单等原始票据,了解掌握企业调价及合同条款变更、异议处理情况。③结算:结算员按照合同结算条款类型,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据各种数据指标和对应关系,计算采购价格出据结算单。

2 合同管理

2.1 合同管理的概念 企业合同管理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外在表现,通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的制约和权利,从而为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2.2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需要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作载体。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2.2.2 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

2.3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1 认识根源 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因此,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

2.3.2 法律意识: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不认识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签就怎么签,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以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我们说,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

2.4 加强合同管理,把好合同结算关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证自己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促使对方严格按合同履行义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把好合同的结算关。

2.4.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4.2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培训不断加强签约人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合同法律意识。合同管理员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法律的人员担当,可以起到事前防范的效果。

2.4.3 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采购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采购部门结算人员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

3 充分发挥结算作用,完善合同结算条款

做为原燃料供应的源头部门,为充分发挥结算的作用,我们几次号召全体业务员对合同进行自查、自纠,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整理、调整结算方式,规定更为合理的奖扣区间。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在保证供需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堵塞业务漏洞,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3.1 防止以次充好,改变月加权平均结算为单批结算方式 结算中我们发现,月加权平均结算与单批结算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奖励封顶而处罚却不封顶,并且处罚比奖励力度大的采购合同,其结果尤为不同。供应商如果按月加权平均结算,在一个结算周期所送的煤平均不超标就可能有奖励,常常逃脱其中个别超标批次的处罚,有可能以次充好,不能保证进厂原燃料质量的均衡性。为此,我们协助业务科对此类合同结算条款进行了修订,喷煤灰、硫指标月加权平均结算变为单批次结算,一个化验批次一个结算价格,显示质与量的对应结算,为供需双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针对精粉水份严重,合同条款规定加倍扣水 曾有一阶段,进厂精粉出现了水份严重超标,致使储料厂无法码垛,入炉料配比不准,对入烧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加强进厂原料的质量,提高入烧炉料的稳定性,综合各方意见,从合同上加以约束,即:“水份≤12%时,按化验水份干基结算;12%<水份≤14%时,按公式[12+(化验水份-12)×1.5]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14%<水份≤16%时,按公式[15+(化验水份-14)×2]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水份>16%时,拒绝进厂。”水分大于12%加倍扣罚,水分超标现象及时得到遏制。

3.3 保证炉况顺行,结算条款规定球团返矿不付款 球团返矿由于抗压强度不够造成的球团粉量增大,对高炉的冶炼产生一定的影响。优化粒度组成的的关键是筛除小于5mm的粉末,一般<5mm的应不超过3%-5%。

为此,我们建议合同结算条款改为“含粉<5mm不超过5.00%,含粉超标部分不予结算。”这一结算方式的改变,使进厂球团矿的含粉率大大减少。

3.4 规定合理磅差,严谨供货合同 各大矿务局炼焦煤的结算以对方发货时的检斤为准,我公司的检斤化验只作为下转厂矿成本的依据,双方检斤化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在煤的采购中矿务局煤炭结算以对方为准是全国惯例,但我公司承担着较大的途耗及化验结果不符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何约束矿务局的质量检验结果?我们从实现的时间上,要求对方在发出物资时立即报出水份。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我们对双方水分差超过4%的月份做了统计,及时与供方沟通协商决定,我们在合同中增加“水分差超过4%的部分,双方各承担一半损失。合同生效后,制约了对方化验水分过高现象。

3.5 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及时调整计量检斤结算办法2008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料价格一直上扬,焦炭和有些炼焦煤种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个别品种的合同条款向供货商作了倾斜和让步,例如焦炭和1/3焦煤合同验收标准规定“以出卖人出厂检斤过磅、化验结果为准”。

2008年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我们认真分析市场变化,把握市场价格走向,掌握各钢铁企业的采购信息,充分利用集团优势、从8月26日始,焦炭、部分1/3焦煤的检斤、化验结算方式改成以买受方为准,降低因供方检斤、化验为准可能在途耗、化验误差方面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

4 结论

篇5:采购合同管理评价模型研究

关键词:采购合同,过程管控,结果考核,定性评分,定量评价

1引言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依法进行,以合同形式来体现, 企业采购活动亦是如此。采购合同是保护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性文件,是保证企业采购正常运作的重要依据。对采购合同管理评价的研究,有利于提升企业采购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资源整合能力。许多学者在合同管理评价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合同管理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前人们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 在八十年代,人们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 Contract Administration) ; 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更多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管理问题[9,10]。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推广,许多西方国家及先进企业都已经把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和研究热点[11,13]。

在国内,关于合同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领域,研究内容主要为合同管理评价维度、合同管理后评价( 体系) ,以及合同管理效果评价,部分研究中也涉及了合同管理的过程、行为评价问题。陈友胜、刘婕认为对于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应该从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两方面进行评估[1]; 王磊认为应该重视施工合同履行完毕的后评价工作,从合同签订情况、执行情况、管理工作及条款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持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2]; 胡建明指出合同后评估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并针对评估原则、依据以及评估工作进行了探讨[3]; 夏浩利用粗糙集相关理论方法,结合后评价相关理论,明确了施工合同管理后评价的概念和评价内容,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达到去除冗余指标的目的,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为改进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4]; 张超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起合同管理后评价体系,并通过完善后评价流程,全面指导企业合同管理工作[5]; 韦海民认为对于施工合同管理应借助科学方法做好合同的总体策划、严格合同履行的过程管理、客观的进行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后评价[6]; 聂锐、陶学禹、李若仁针对合同管理效果,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数学模型[7]; 盛国栋通过选取施工合同管理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及指标体系,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施工合同管理效果评价的评价模型[8]。

通过对现有文献研究可以发现: 当前,针对合同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进一步分析可知: 其一,研究范围主要是项目、施工等特定领域的合同管理评价,缺乏针对采购领域合同管理评价的专门研究; 其二,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合同管理后评价或合同管理结果评价,没能很好体现合同管理的事中管控,缺乏从合同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 其三,研究思路侧重于论述合同管理评价维度( 模块) ,没有深入到具体指标设计、形成体系,研究成果难以深入到具体实践应用。

鉴于此,为克服上述合同管理评价研究的缺陷,本文拟对采购合同管理评价进行针对性研究,通过评价维度分析、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技术处理,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定级划分、定性描述,构建起“过程管控”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自成一体、可独立运用的评价模型。

2采购合同管理评价模型

2. 1采购合同管理评价体系

如图所示,采购合同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四大部分: 评价维度分析、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技术处理。

2. 1. 1评价维度分析

评价体系从“过程管控”、“结果考核”的两条主线以及“工作开展及时”、“工作开展规范”、“工作完成及时”、“工作结果达标”四个维度入手,围绕采购合同管理各个业务事项, 对采购合同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分析。

1过程管控: 采购合同管理工作过程环节多,且涉及跨部门、多层级之间的沟通、协作,各环节工作开展及时或规范与否都可能影响整个业务事项的流程运作,因此,评价应以采购作业标准规定的相关工作关键点为主,从具体业务操作层面衡量工作规范化程度。

工作开展及时: 检查考核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工作环节。

工作开展规范: 检查考核有明确管理规范或操作规范的工作环节。

2结果考核: 采购合同是用于规范和约束供需双方行为的强制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其执行结果与企业能否保证持续稳定的物料供应、节约采购成本、规避法律风险等有紧密联系,因此,评价应以采购合同管理各项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及最终工作结果的质量为主,从具体业务结果层面衡量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完成及时: 检查考核统计期间该项工作完成的及时性。

工作结果达标: 检查考核统计期间该项工作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的偏差。

2. 1. 2评价指标设计

按照评价维度分析,评价指标应体现“过程管控”和“结果考核”两条主线。前者侧重对采购合同管理过程的行为规范性的评价,一般难以通过具体数据进行量化考核,适宜根据相关作业标准对已发生行为进行定性判断、评分; 后者侧重对采购合同管理工作结果的评价,通过各项业务的累计数据统计其完成情况,适宜采用关键指标进行定量考核。为此,评价指标设计包括定性评分标准和定量评价指标两部分。

1定性评分标准设计。主要从采购合同管理的七大业务事项出发,结合“过程管控”主线的评价重点: 开展及时、过程规范,梳理各个业务事项中不同工作环节的主要评分要点,并根据各要点的关注度运用重要性排序法( 详见“2. 1. 4指标技术处理”) 进行适当配分,从而得到采购合同管理定性评分标准。

2定量评价指标设计。根据采购合同管理各项业务事项的管控目标,结合“结果考核”主线的评价重点: 完成及时、结果达标,设计各个业务事项的“及时率”或“达标率”指标,具体如下:

Ⅰ. 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及时率: 统计期间内下发的中标结果已完成签约金额/统计期间内下发的中标结果总金额* 100% ;

Ⅱ. 合同跟踪

准时供货率: 采购部门在合同规定时间内能够供货的合同数/全部供货合同数* 100% ;

Ⅲ. 合同支付

合同支付申请及时率: [1 - ( 合同签约后未提交支付申请的金额 + 合同到货后未提交支付申请的金额 + 质保期到后未提交支付申请 的金额) /到期应提 交支付申 请的总金 额] * 100% ;

Ⅳ. 合同结算

结算及时率: ( 1 - 到期未结算合同数 /到期需结算合同总数) * 100% ;

Ⅴ. 合同变更

合同变更率: 合同变更数/合同签约总份数* 100% ;

Ⅵ. 合同终止

中标执行率: [1 - ( 不签约的中标金额 + 涉及变更的整个合同的原中标金额) /中标总金额]* 100% ;

Ⅷ. 合同归档

合同档案及时移交率: ( 1 - 未及时移交的合同档案数 /合同档案总数) * 100% 。

2. 1. 3评价标准确定

1评价标准类型。

Ⅰ. 历史标准: 企业根据过去的业绩制定的标准。

Ⅱ. 预算标准: 企业力争达到的业绩标准,如事先确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标准等。

Ⅲ. 外部标准: 以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指标数值或标杆企业的数值作为评价标准。

2确定评价标准的方法。

Ⅰ. 标杆法的应用步骤: 设定标杆目标——— > 寻找标杆对象——— > 收集数据资料——— > 构建学习机制——— > 确定评价标准值。

Ⅱ. 递进平均法的基本思路: 计算所有测算指标样本数据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评价指标值的“平均值”; 在所有测算指标样本数据中,筛选出大于“平均值”的样本数据,计算出这些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值的“良好值”; 对样本数据进行进一步筛选,挑选出大于“良好值”的样本数据,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值的“优秀值”; 同样计算出评价标准值的“较低值”和“较差值”。可根据实际考核要求,选取某一档次值作为考核标准值。

2. 1. 4指标技术处理

1指标权重分配。

包括定性评分标准的配分和定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评价体系采用重要性排序法确定指标权重分配,具体步骤如下:

Ⅰ. 按指标重要性依次排列;

Ⅱ. 分别给每项指标赋予相应的显示其重要性的分数;

Ⅲ. 某项指标分数在所有指标分数之和中所占比重作为该指标的权重。

2指标得分统计。

定性评分统计: 根据各关键管控环节的执行情况,结合“图3: 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分解及关键管控点配分”,从工作开展及时、工作开展规范两个维度分别评分,求和即为采购合同管理的定性评分得分。

定量评分统计: 包括单项指标计分和多指标综合计分。

Ⅰ. 单项指标计分: 运用比率评分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实际达成程度,分值范围为0 ~ 1;

Ⅱ. 多指标综合计分: 定量指标得分 = ∑( 单项指标得分 * 权重) 。

2. 2评价结果

2. 2. 1综合得分

采购合同管理评价的综合得分包括定性评分和定量评分两大部分,孰重孰轻,企业可根据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两个导向的主辅关系,在过程管控和结果考核之间找到结合点, 确定定性、定量两者评分所占的权重。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为综合得分,A为定性评分,B定量评分,M、N分别为各自所占权重。

2. 2. 2评价结论

图4评价结论基准

“4星—先进级”是工作结果达标,并且工作质量闭环管理、持续改善,可以根据工作执行结果反馈改善下一步的执行过程,优化执行步骤。

“3星—领先级”是各项工作能按时保质、规范化的开展, 工作结果达标。工作效率及管理和操作规范程度较高。

“2星—达标级”是基本能按照规范及时开展各项工作, 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结果达标。

“1星—未达标级”是未能按规范及时开展各项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结果未达标。

3评价模型应用示例

本评价模型适用于采购合同管理的全部或部分业务事项的评价,以下是基于本评价模型对采购合同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的应用示例。

如上图,在定性评分要点和定量评价指标确定后,评价模型的应用主要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分配指标权重、统计指标得分、展示评价结果四个步骤。

3. 1确定评价标准

定性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各个评分要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规范性要求而定,定量指标评价标准确定方法详见“2. 1. 3评价标准确定”。

3. 2分配指标权重

采用重要性排序法确定定性评分标准的配分( 详见“图3: 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分解及关键管控点配分”) 和定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3. 3统计指标得分

定性评分统计: 根据各关键管控环节执行的及时性、规范性进行评分,求和即可。

定量评分统计: 先分别计算各单项指标得分,然后计算各单项指标得分的加权平均即可。

注: 合同变更率为逆向指标,实际达成值与计分为反比例关系。

3. 4展示评价结果

根据“图4: 评价结论基准”,该企业采购合同管理综合评价得分为95. 80,属于“4星 - 先进级”,即工作结果达标,并且工作质量闭环管理、持续改善,可以根据工作执行结果反馈改善下一步的执行过程,优化执行步骤。

4结论

本文从过程管控和结果考核两条主线出发,对采购合同管理相关工作的及时性、规范性及关键指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根据评价得分对采购合同管理相关工作成效进行定级、定性,以达到衡量采购合同管理总体工作成效的目的。

评价指标设计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重点、难点。本文的评价指标设计包括定性评分标准和定量评价指标两部分,前者是基于优化、明确的作业标准提炼采购合同管理各个业务事项的过程控制点,后者是基于各个业务事项明确的考核目标而设定“及时率”或“达标率”指标。因此,企业在运用评价模型时,必须明确采购合同管理相关业务事项的管控目标,同时对相关业务操作过程有明确的规范、标准。

篇6:原木香私塾

简约线条温暖居室

业主对于家居的设计没有太大的要求,纯粹是想追求自然舒服的居住环境,设计师在整个环境里面应用了很多暖色系及天然木材,家具亦挑选简约线条的造型设计。饭厅和客厅刻意保留间隔,原有的落地玻璃加上隔离用的梯级,巧妙地将两区域分隔。客厅玻璃落地窗户能为居室带来自然光线,更能够带到饭厅里面,同时设计师在客厅的墙壁中加入不同花样的条纹设计,配合条子饰面呈现华丽感觉。

1.全屋以不用层次的啡色作配衬,处处显出低调而华麗的韵味。

2.富有现代感的家具,包括茶几及梳妆台,突显和暖色家具的对比,带点趣味。

3.原有的玻璃及梯级间隔,地台水平不同,可让客厅和饭厅的区域巧妙分隔。

4.暖色花朵墙纸加上简单的金色线条,配合镜面设计,呈现出低调的豪华感。

自然素材更添舒适感

设计师保留主人房和儿童房原有木地板,以家具与其配搭。暖色系的墙纸,加上木制的床与床头柜,能够带出自然舒适感,床位侧面定制亮面木制衣柜,柜面设计和梳妆台统一风格,套厕采用玻璃门面,里面全以云石打造,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突显豪华感觉。儿童房间设计大致上和主人房一样,不过设计师就在床头的一边加上软布帘增添舒适感,另外在床边设置了一个书桌,再加吊书架,照顾到小孩的学习需要。

1.主人房的小露台设置简单的椅子和茶几,让业主可以在户外享受自然气息。统一设计风格的梳妆台和衣柜相呼应,加上镜面,显出房间的低调华丽气派。

2.床边的亮面巨型木衣柜能够容纳的衣服更多,木纹能够和整体房间设计配合,巧妙地让衣柜隐形。

3.儿童房就采用暖素色的墙纸,比较朴素。

4.儿童房间的墙面就加装软布帘,提升舒适感。

5.设计师在天台选用暖色系的藤织餐台和餐椅,让业主可以在这里舒适地亲近大自然,营造野餐的感觉。

篇7:船厂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管理研究

船舶建造是典型的小批量、按订单生产的建造模式,其建造过程涉及大量物料、设备和组件,跨多企业、多领域,是一个建造周期长的大型复杂过程。因为船舶建造的大型和复杂特点,其对质量要求尤为严格,产品质量可最终追溯为实际建造过程中每个组成部分的质量。采购作为生产活动的初始工作,承担着对初始质量的把关。然而,也是船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传统采购模式下的采购活动更着重于成本的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往往不尽人意,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导致采供双方质量争议、采购物资与生产需求有差异等问题,导致生产活动延期,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可能给船厂带来较大的损失[1]。因此,需要采用新思维方式对采购活动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为企业建造活动提供坚实基础保障,同时,提高企业长期质量运转,在此背景下,协同质量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本文运用该理论探讨采供双方的采购合同的质量控制。

1 采购质量协同管理

协同是反映事物之间、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2]。协同质量管理是以客户的质量需求为产品导向,围绕核心企业的产品质量,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共享信息、知识和资源,遵循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共同完成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以实现各个层次的协同化管理[3]。

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核心能力的发挥,采购及外包质量控制已成为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和利润增长点挖掘的关键[4],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开始由内部过程向整合供应商质量的外部过程扩展[5]。船舶产品是订单驱动生产模式的产品,其生产采购过程种类多、物量大、涉及部门多、时间控制严格,因此,其采购质量控制更是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鉴于船厂采购的特点和协调关系的复杂性,协同质量管理下的采购活动提倡主动的过程控制,改进与供应商的关系,注重企业间、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采购协同质量管理按照一般采购流程可分为采购计划质量协同控制、合同质量协同控制、监造质量协同控制、到货质量协同控制四个部分。采用协同质量管理的思想,对产品质量信息流的控制,将影响和形成产品质量的过程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实现预期的产品质量,保证质量的持续改善,从而提高核心和成员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形成采供双方互利共惠,不但可使船厂保质按时的获得采购品,降低质量风险,而且供应商还能获得船厂在技术、管理上的支持帮助,加速企业的发展,形成与船厂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规避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风险。

2 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管理

采购合同协同质量是采购协同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购合同协同质量可以从工作流程协同、质量信息协同、沟通质量协同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2.1 工作流程协同

采购合同签订流程中可以选取供应商的评价、合同的评审、合同的变更三个流程关键点进行控制。

2.1.1 供应商评价

供应商资质的审核、评价、选择与确定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船厂发布需求信息给合格供应商名单内成员,供应商提供相应资质信息,经过船厂多部门综合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船厂下发技术说明书给通过的企业,将做出反馈的企业作为备选供应商。之后采供双方进行议价、谈判,船厂在采购质量控制文件的指导下根据需求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并对备选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平衡利弊后,最终确定适合的供应商。其中重要物料供应商选择要在船东和船级社监督下进行,如出现合同变更且偏差太大,也有可能导致供应商重新选择。

2.1.2 合同评审

在采供双方彼此认可,技术问题、周期、价格基本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双方确定合作意向。船厂相关部门在对当前市场情况进行较好了解的基础上,按质量方针草拟合同。经由法律顾问审查条款形成合乎法律规定的标准合同。质量、生产、设计等各部门相关负责人根据各部门对产品的要求标准对合同进行评审并将评审意见反馈给审批领导。

最终合同的确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评审方式。按项目程度、资金多少等内容确定评审领导的级别、人员范围和评审次数。当涉及特殊的要求或涉及合同的各阶段的重大项目内容时,应进行分阶段多次评审。合同评审的情况由相关部门记录、整理和保存并最终形成标准合同,采供双方都无异议后完成合同签订。

2.1.3 合同变更

合同变更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需求变化、技术原因、生产进度等因素造成需要对采购合同进行变更。

合同变更发起方若为船厂,供方相关部门应详细了解生产进度和本公司的对修改的保证能力,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主管领导审定。在船东和船级社监督下,船厂相关部门与供方就合同修改的内容进行谈判、联系,在双方共同协商确认的情况下,签订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件。若为供应商对合同技术规范规定和审查过的图纸确定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等内容发起的变更,则必须提交买方、船级社进行审查之后,再修订合同。

变更后的合同需及时发送给造船相关部门,使后续建造能迅速按照新要求进行。

2.2 质量信息协同

信息附着于流程,整个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涉及了很多船厂、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如企业内质量保证文件、采购质量控制文件等企业管理相关程序,供应商企业现状、供货情况等供应商相关信息,以及供应商评审内容、合同评审内容、具体合同内容等工作积累信息等。将这些质量信息进行协同管理,可以使其更顺畅地在各部门间流动,为各部门所共享。

以动态眼光看待质量信息,也可以更完整、系统地了解采购活动过程,有利于对质量问题进行更好的追溯[6]。

同时,对质量信息加以分类整理,按照PDCA循环的思想,不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形成新的质量知识,也为同类型采购活动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使采购合同质量不断提高。

2.3 质量沟通协同

清除工作流程中的各种壁垒和障碍,需要进行有效沟通。沟通不只是简单的说明,不仅要把信息传达到,更重要的是使对方准确理解信息内容,双方达成共识。因此,真正有效的沟通是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让信息共享,使人员、部门、企业间相互理解信息内容,得到共识并反馈。

流程是信息的承载,信息在流程中显现,沟通是保证信息传达和流程顺利的手段,对两者其促进作用。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信息更快速的传递、共享与反馈,从而促使流程更加科学合理,进行更顺利高效。因此,质量沟通协同建立在良好的流程协同和信息协同之上,是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的重要保证。

围绕质量内容的沟通包括:供应商快速响应解决方案、供应商有效的技术谈判、合同签订、合同进展跟进、供应商反馈沟通、合同评审、变更信息的快速执行、不合格品问题反馈等。

在船厂内部和企业间建立有效而良好的沟通平台,能够使采供双方及时掌握生产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质量不匹配等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敏捷度,加快对事件的响应速度,提高整体的效率和活动质量。

采供双方在流程协同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协同,可以对采购合同签订流程进行优化,增加工作柔性,提高预警程度,保证合同质量。

3 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管理模块

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常企业会先选择必要模块进行信息化,最后推广到全局。目前,企业往往挑选不同软件中适用的模块来进行分模块管理。虽然这样提高了各部分的管理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是,多模块不能良好沟通、信息不能有效共享,从而造成信息孤岛问题[7]。而且,多模块之间的大量重复工作,会造成企业时间、效率、资源的浪费。同时,传统的ERP从企业内部管理考虑,不涉及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动态管理,只是将其作为基础数据维护,所以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块或系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协同管理的需求[8]。

为了实现采购合同质量协同,需要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平台,来支持工作流程、质量信息和质量沟通的良好应用,通过加强相互沟通,减少理解偏差,从而较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对采购质量的影响。其中采购合同质量控制模块的基本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的最好的助力。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将信息归结到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沟通管理三个方面,形成管理模块,包含合同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其中,供应商信息重视其动态质量信息的管理,在协同质量管理思想下,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是合同质量管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单独功能点来表现。

4 结论

本文从工作流程协同、质量信息协同、质量沟通协同三方面对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管理进行分析,构建了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管理模块,并将信息共享范围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子模块,该模块收集保存工作流程中的质量信息,提供质量问题追溯,在传统外部物流的基础上明确了质量流,可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提高。该模块只是协同质量管理中的事务处理级应用,上层发展方向为管理控制级,如采购质量协同,更高层为战略管理级,如战略联盟质量协同等。

摘要:船厂物资需求量大、种类多,其采购物资质量的控制是船舶成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采购合同质量控制是采购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文章在对采购质量协同管理的阐述基础上,重点从工作流程协同、质量信息协同、质量沟通协同三方面对采购合同质量协同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采购合同质量协同管理模块框架。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协同质量管理,采购合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平,任南,潘燕华等.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吴军,邓超,邵新宇,游本善.面向PLM的协同质量管理系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74-76.

[4]刘书庆,白静涛.基于PDCA循环的采购与外包过程质量控制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7-231,235.

[5]Flynn,B.B.&Flynn E.J.Synergies between supply chainmanage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emerging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5,43(16):3421-3436.

[6]温德成,王高山等.制造业质量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7]刘翔,彭霈.企业信息与管理决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篇8:探讨原木产品设计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Dieter Rams先生早在60年前就提出了设计十大原则。虽然设计十大原则提出到现在已经有这么长的时间了,但它是精髓中的精髓,当今社会中的产品设计仍然适用。

木是一种很好的可循环材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提了一种叫做FSC的系统。FSC系统是通过有计划的种植及有计划的开采,从而得到可循环。木作为产品的一种材质,它有着其他材质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他是通过天然生长出来的,它表面的木纹都是随机的,打磨光滑后会有着非常棒的触感。不同的木种有着不同的特质,表面的肌理及毛孔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及排列。木作为一种材质,许多设计师愿意去运用它。原木产品设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普遍,接下来我们从原木产品设计的几个方面来谈下。

首先,从原木材质本身特性层面来看。不同的木种首先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木纹,不同的硬度,不同的比重。故此,我们在做原木产品设计之前首先了解木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颜色偏白的几种常用木种是榉木、枫木、白蜡木,这几种在家具设计中经常用到。榉木产地多为欧洲和北美地区,属于中高档次的家具制造。其质相对较轻,多用于制造老人或小孩使用的家具。枫木强度适中,木质细腻,颜色协调统一,常用于制作精细木家具及产品,产地主要在北美及加拿大。白蜡木是一种质地稳定,木纹明显,强度高的一种木材。在很多产品及家具设计的特殊形态或结构上,经常可以用白蜡木。白蜡木的强度比较大,也不易变形,高档的斯诺克台球杆基本上全部都是采用白蜡木来制作的。

木作为一种可以批量生产的材质,它必须经过很多道工序才可以变成一种稳定而可靠的材质。一棵树的木在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等级之分。树木开采后必然要经过开料、烘干等程序。所以,正常木板材的厚度一般不大于5cm左右。因为太厚的木板材不易被烘干。这样一来,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产品的厚度及尺寸,以便于充分的利用木材。当然,木材可以通过用乳胶拼接来增加厚度或者宽度,但在同一个木板上的木纹是连续的、自然的,它会影响产品的外观。

从原木产品设计的理性层面上看,产品设计最终都主要是给人用的。所以,产品设计注定要有一定的功能性。换一句话说,原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理性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一定是好用及耐用的,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一定是适应整个环境的,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是易于理解及方便使用的。这些,我们称之为理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来通过几个我自己设计的原木产品案例来做一个分析。Nest Egg是一个木制的鸡蛋,在木质的内部藏了一颗磁铁。当一堆金属的回形针吸附在下面时,它瞬间就成了一个Nest(巢)。放置在办公室时,他成为了一个收纳回形针的工具同时给人一种淡淡的乐趣。假如它只是一个木质的鸡蛋,其实外观一样是漂亮的,但是失去了功能性,这个产品设计也瞬间变得不实用了。原木产品设计失去了产品的理性因素,就像飞机失去了动力一样。

原木玩偶的表情很有意思。但同样,如果失去了吸附回形针的功能,它将只是一个装饰品,不再像一个产品一样的具备生命力。

三脚原木落地灯从理性的层面上分析一下,它就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原木产品设计。当时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落地灯一般都摆放在我们的沙发边上,落地灯上设置了一个圆盘台面可以方便我们放水杯、遥控器等。为了考虑落地灯的运输及仓储方便,三条腿都是可以旋钮拆卸的。这样包装可以做到最小化,便于运输。这一切,都是理性的因素。

从原木产品设计的感性层面看。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物,他(她)有情感。很多时候原木产品设计的时候必须从感性的层面出发去设计,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打动用户。木其实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材料,它在很多时候可以打动人。我们从本来设计的这款原木台灯MAN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从设计的十大原则来看,他是一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台灯了,设计是为了尽可能的少设计。一根圆柱形的木,即是灯的身体,也充当了我们常规中的底座,加上一个可以活动的灯罩。圆柱形的木柱通过了最为简单的车木加工,自然而然的将最美丽的木纹表达了出来。这一点或许能打动许许多多的消费者。

原木小鱼笔的设计主要也是感性的层面开始的。鱼是一种非常灵活及自由的动物,就像书写一样需要自由及灵活。笔身上的木纹都是天然的,每一支笔都会不一样。当我们将一支小鱼握在手里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愉悦的。

原木八音盒MUSIC WOOD的设计也是从感性的层面出发的。设计开始的设想是这样的:能够从一个完整的木块里面发出动听悦耳的声音,握在手里,放置在家里都是一块非常漂亮的整木,这个产品在2015年还获得了国际IF产品设计奖。

上一篇:应届生应聘酒店秘书自荐书下一篇:关公忠义仁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