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办工作情况汇报

2024-05-06

县农办工作情况汇报(共5篇)

篇1:县农办工作情况汇报

县农办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名副其实“莲花之乡”的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致力于推进“四区”、“四园”、“五大工程”战略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市委农工部表彰的“2012农村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抓基础求突破,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按照“五美四和谐”总体要求,以“六改四普及”为抓手,以村庄整治和生产发展为突破口,全县58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扎实开展。20xx年,共拆迁废旧房屋、栏舍面积62300多平方米;改水2836户,改水率100%;改厕已完成2836户,改厕率100%;清理路基38000多米,硬化道路58000多米;新建农村休闲健身场所38处。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各村立足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致力于培植村级经济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特色种养,形成了琴亭莲花的莲籽、神泉竹湖的果业、坊楼富树的苗木、六市海垦的果业和苗木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做活“山水田”文章大力发展农家乐,开发利用农户庭院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开展休闲观光旅游。村民通过土地租赁、技术入股、参加基地劳务、发展庭院经济和农家乐等形式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有41个村庄形成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抓村庄整治促村容变样。结合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活动,各村点对村庄周围、农户庭院和公共场所进行了见空插绿和移植补栽,美化环境,绿化村庄,基本达到了道路两旁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护村林,农户庭院有果木,公共场所有绿化带的效果。通过统一拆迁、村民限期自拆等方法拆迁了废旧房屋和栏舍。遵循先改水再改厕后改路的思路重点抓了“三改”工作。通过建竹篱、绿篱、花格式围墙等方式对破旧园墙进行了整治。利用粉刷、勾画等方式对旧房房相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抓社区建设促农村和谐。按照一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就是一个农村新社区的思路,通过合理布局、部门协作和市场引导,着力推行“八个一”建设,即每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建设一个村民理事会、一个文化活动室、一处休闲健身场所、一个产业协会、一支业余文体队伍、一所幼儿园、一个卫生医疗室(所)、一座公墓山。基本实现村民“五不出社区”,即日常购物不出社区、一般病不出社区、文体娱乐不出社区、幼儿上学不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不出社区,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树立起了和谐向上的文明之风。通过积极开展“学,转,强,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甘祖昌精神,学习龚全珍事迹”教育活动、“千名干部结穷亲,万户家庭奔小康”等活动,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大大融洽了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抓示范带建设促农村富裕和谐秀美。按照“贯穿一条主线(319国道),推进两轮驱动(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三项工程(基础设施、房相改造、镇村联动),建设具有赣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走廊”的思路,全力推进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

二、抓重点求实效,农村清洁工程扎实开展。

2013年我县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建章立制、健全保洁机制、发动群众参与等方面着手突出抓好了58个农村清洁工程点的建设。抓机制建设。坚持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县乡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制定了《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各村成立了保洁会,聘请了保洁员,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方法,健全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抓基础设施。各乡镇成立了环卫所,落实了集镇保洁人员,集镇上设置了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各村新建了焚烧炉,挖建了沤肥窖,发放了两桶一袋,给保洁员配备了清扫、清运工具。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明显转变。抓环境整治。联合国土、公路、工商等部门,对319国道、莲吉公路、河流两旁的违规建筑和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各乡镇村对乡镇集镇和村庄环境开展了集中清理活动,清理陈年垃圾、清除“三乱”现象、规范杂物堆放,并逐步规范村民卫生习惯,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定点存放,农村卫生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三、抓组织重规范,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有序实施。

2013年,以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为目标,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了100个村点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一是抓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资金报账手续和拨付流程,坚持“专账核算、专账管理、公开公示”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规范透明,阳光操作。联合农业、财政等部门对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专项检查。二是抓督促检查。制订详细的阶段性督查方案,督查实行“三定三包”,即定人员、定范围、定职责,包检查督促、包业务指导、包考核验收。实行考核验收主动申请制,已完成建设项目的试点村主动向县乡提出完工项目验收申请,未申请验收的项目视为工作未完成。三是抓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分别管理,各计其功”的原则,把一事一议与村级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农村环保、移民搬迁、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整合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抓创建重统筹,综合协调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抓好了“学转强促”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学习,创新方法,把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二是抓好了机关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做好了“弘扬甘祖昌精神、学习龚全珍事迹”活动,以党员干部做好“五个表率”为目标,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坚持领导带头、全体跟进,用党建促进日常工作。三是抓好了综治、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做好“民情家访”和“民情夜访”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确保了政治、治安和思想的稳定。四是抓好了“千名干部结穷亲、万户家庭奔小康”活动。结合实际,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深入路口镇街头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帮助街头村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五是抓好了计生、招商引资、农村信息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乡镇债务化解等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同时圆满完成农村信息化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等任务。六是履行了综合协调职能。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和谐稳定繁荣为目标,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做好了对农口部门的各项协调工作。深入基层问计于一线、深入现场问策于群众,坚持从实践中总结工作、发现问题、推进工作,先后起草制定了《xx县2013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工作方案》、《xx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涉农文件,出台了对各乡镇的考评细则,为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融资渠道不畅通,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三是农村清洁工程保洁机制运行不畅,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机制跟不上;四是工作进度不均衡;五是与农口部门协调沟通力度不强,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我就本科室上半年工作向各位作个简单汇报,主要有三个方面,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做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制度。科室人手少,事情多又杂,为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我们以制度约束行为,明确工作例会制,包干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负责统计工作,月初与月末两次报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负责企业手续代办工作,实行服务包干制,对入园企业手续代办实行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按时办结。同时,认真遵守园区双休日值班制度、住夜制度、出勤制度、外出办事报告制度以及园区相应的其它管理制度等,做到既出勤又出力。

2、严格规范行为。为企业做好服务是园区安商的基础,为亲商,我们在服务中做到:不推诿扯皮,不拖拉应付,不故意习难。为省时,我们提前与客商沟通,先告之客商办事程序、时效、费用,为企业节省报批报建时间。对入园企业,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为企业办事不是尽力而为,而应是全力以赴办好,办成。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手续代办,服务到位。今年为科锐锻造、衢鑫陶瓷、湖南云天等8家企业办理了水土保持、工商注册、发改立项、环评、规划、报建等30多项手续,后续的手续正在跟进办理。为方正达上市准备报建所需资料以及对一期违规建设行政处罚进行协调并妥善解决了问题。办结了艾林维尔、海云冶金等一些在建企业的手续代办工作。对新入园企业多次与政务中心衔接,组织召开项目联审会议,对今后的手续代办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统计报表,科学合理。半年来,按照上级统计工作的会议精神,我们认真做好了统计月报、季报、年报工作,完善专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做好了统计资料的汇总、上报工作。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确保企业统计工作准确、规范,我们坚持和企业保持定期联系,并经常下到企业进行数据采集和核对。

三、强化部门协调,简化办事程序

企业服务,手续代办工作基本上都是求人办事的工作,手续代办工作推进缓慢。上半年,在园区领导的支持下,通过与水务局、住建局、发改局、政务公开中心等部门单位协调,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免收园区招商引资项目新建、改扩建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

二是通过了园区企业水土保持评估方案整体办理的建议。

三是通过与中介公司协调,缩短和调整了环评,能评,可研的办理时间和费用,加快了手续代办的进程。

今后,科室将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为园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名副其实“莲花之乡”的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致力于推进“四区”、“四园”、“五大工程”战略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市委农工部表彰的“2012农村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抓基础求突破,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按照“五美四和谐”总体要求,以“六改四普及”为抓手,以村庄整治和生产发展为突破口,全县58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扎实开展。20xx年,共拆迁废旧房屋、栏舍面积62300多平方米;改水2836户,改水率100%;改厕已完成2836户,改厕率100%;清理路基38000多米,硬化道路58000多米;新建农村休闲健身场所38处。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各村立足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致力于培植村级经济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特色种养,形成了琴亭莲花的莲籽、神泉竹湖的果业、坊楼富树的苗木、六市海垦的果业和苗木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做活“山水田”文章大力发展农家乐,开发利用农户庭院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开展休闲观光旅游。村民通过土地租赁、技术入股、参加基地劳务、发展庭院经济和农家乐等形式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有41个村庄形成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抓村庄整治促村容变样。结合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活动,各村点对村庄周围、农户庭院和公共场所进行了见空插绿和移植补栽,美化环境,绿化村庄,基本达到了道路两旁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护村林,农户庭院有果木,公共场所有绿化带的效果。通过统一拆迁、村民限期自拆等方法拆迁了废旧房屋和栏舍。遵循先改水再改厕后改路的思路重点抓了“三改”工作。通过建竹篱、绿篱、花格式围墙等方式对破旧园墙进行了整治。利用粉刷、勾画等方式对旧房房相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抓社区建设促农村和谐。按照一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就是一个农村新社区的思路,通过合理布局、部门协作和市场引导,着力推行“八个一”建设,即每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建设一个村民理事会、一个文化活动室、一处休闲健身场所、一个产业协会、一支业余文体队伍、一所幼儿园、一个卫生医疗室(所)、一座公墓山。基本实现村民“五不出社区”,即日常购物不出社区、一般病不出社区、文体娱乐不出社区、幼儿上学不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不出社区,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树立起了和谐向上的文明之风。通过积极开展“学,转,强,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甘祖昌精神,学习龚全珍事迹”教育活动、“千名干部结穷亲,万户家庭奔小康”等活动,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大大融洽了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抓示范带建设促农村富裕和谐秀美。按照“贯穿一条主线(319国道),推进两轮驱动(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三项工程(基础设施、房相改造、镇村联动),建设具有赣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走廊”的思路,全力推进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

二、抓重点求实效,农村清洁工程扎实开展。

2013年我县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建章立制、健全保洁机制、发动群众参与等方面着手突出抓好了58个农村清洁工程点的建设。抓机制建设。坚持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县乡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制定了《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各村成立了保洁会,聘请了保洁员,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方法,健全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抓基础设施。各乡镇成立了环卫所,落实了集镇保洁人员,集镇上设置了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各村新建了焚烧炉,挖建了沤肥窖,发放了两桶一袋,给保洁员配备了清扫、清运工具。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明显转变。抓环境整治。联合国土、公路、工商等部门,对319国道、莲吉公路、河流两旁的违规建筑和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各乡镇村对乡镇集镇和村庄环境开展了集中清理活动,清理陈年垃圾、清除“三乱”现象、规范杂物堆放,并逐步规范村民卫生习惯,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定点存放,农村卫生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三、抓组织重规范,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有序实施。

2013年,以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为目标,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了100个村点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一是抓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资金报账手续和拨付流程,坚持“专账核算、专账管理、公开公示”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规范透明,阳光操作。联合农业、财政等部门对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专项检查。二是抓督促检查。制订详细的阶段性督查方案,督查实行“三定三包”,即定人员、定范围、定职责,包检查督促、包业务指导、包考核验收。实行考核验收主动申请制,已完成建设项目的试点村主动向县乡提出完工项目验收申请,未申请验收的项目视为工作未完成。三是抓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分别管理,各计其功”的原则,把一事一议与村级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农村环保、移民搬迁、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整合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抓创建重统筹,综合协调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抓好了“学转强促”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学习,创新方法,把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二是抓好了机关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做好了“弘扬甘祖昌精神、学习龚全珍事迹”活动,以党员干部做好“五个表率”为目标,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坚持领导带头、全体跟进,用党建促进日常工作。三是抓好了综治、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做好“民情家访”和“民情夜访”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确保了政治、治安和思想的稳定。四是抓好了“千名干部结穷亲、万户家庭奔小康”活动。结合实际,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深入路口镇街头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帮助街头村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五是抓好了计生、招商引资、农村信息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乡镇债务化解等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同时圆满完成农村信息化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等任务。六是履行了综合协调职能。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和谐稳定繁荣为目标,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做好了对农口部门的各项协调工作。深入基层问计于一线、深入现场问策于群众,坚持从实践中总结工作、发现问题、推进工作,先后起草制定了《xx县2013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工作方案》、《xx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涉农文件,出台了对各乡镇的考评细则,为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融资渠道不畅通,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三是农村清洁工程保洁机制运行不畅,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机制跟不上;四是工作进度不均衡;五是与农口部门协调沟通力度不强,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我镇党委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机关作风为动力,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干部廉洁自律,突出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注重纠正不正之风,重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各项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镇2014年前半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东南14公里,全镇总面积246平方公里,镇区内有37个行政村,176个自然庄,9459户,20756口人;党的基层组织有45个,其中2个党总支,2个联合支部,共有党员1019名。现有耕地32234亩,林地84495亩,森林覆盖面达到81%。201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6.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70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完善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责任制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既是一项长期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镇始终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委的重点工作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1、健全完善领导机构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体系。一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的落实。二是2月27日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讨论制定了《蟒河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的意见》,明确了工作任务和重点。三是3月14日召开党政联席会、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了XX县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及县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统一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

2、明确责任,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年初与基层支部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了责任,量化了目标,强化了各支部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镇党委与班子成员层层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了领导分管责任。三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每月到所联系点检查指导党建工作不少于两次。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镇党委和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研究一次党建工作,每季度对各支部进行一次评议,每年开展一次党建工作述职,确保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四是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根据平时评议和年终考核,每年对党建工作进行一次专题表彰,奖优罚劣,强力推进,全镇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支部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联动格局。今年建党93周年,我镇党委经过层层把关,评选五星级党组织10个,优秀党务工作者22名,五星级共产党员103名,二、坚持标本兼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1、正风肃纪,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假日来临前,我镇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努力在全镇营造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过节氛围。一是及时召开了一次全镇干部大会。贯彻传达关于县纪委廉洁过节的文件精神。二是全镇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一份廉政承诺。三是对全镇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四是给全镇各级领导干部及职工发一条廉政短信。通过“四个一”活动的开展,全镇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过节意识明显增强。在节假日期间,全镇未发生一起违纪违规案件。为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我镇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并出台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到了事前申请,事后报告。2014年,我镇机关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1起(张永亮镇长父亲去世),村级两委主干重大事项报告3起(风门、盘龙、蟒河),未发现有大操大办、违规收受礼金、礼品等行为。对镇村两级的重大事项、选人用人、大额资金使用等,我们采取党政联系会议决策机制进行了有效监督。

篇2:县农办工作情况汇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于2月3日至4日召开后,2月13日常委会决定我县的农村工作会议并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并于2月14日在县行政中心第一报告厅召开,参加大会人员有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各局、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各村负责人和部分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通过闭路电视收看现场直播。

县今年的.“三农”工作在政策保障方面更加完善,全年的投入大幅增加。目前由农办牵头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定农业农村扶持政策,目前已完成讨论稿,预计能在4月份由县委县政府发文。该奖励政策从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村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入手,加大扶植和奖励力度,全面推动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县今年的“三农”工作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达到“五个提升”,即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综合整治水平;加大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加强农民素质工程建设,提升农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升“三农”服务质量。操作过程中的特色、重点是:

一是抓美丽乡村特色、精品建设。结合我县的“小县大城”规划,站在全县城乡统筹的高度,因地制宜,对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都作出详细规划。积极做好项目包装,全力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争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对全县597个行政村都进行分类,按照“一村一品”定位,融入“山水神秀”生态资源,挖掘“佛宗道源”文化底蕴,打造一大批山水名村、农家乐特色村、农房改造村和文化特色村,20重点打造20个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沿路、沿溪、沿景区挑选3-5条精品线路,启动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乡镇,完成2个。

二是抓统筹融合。县在吃饭财政的情况下,逐年增加“三农”资金预算,今年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投入超过2亿元。坚持“以人为本”,配套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进整乡镇整治和连片整治。把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教育布局、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商贸建设、土地整治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展农村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培训等公共服务。

三是抓扶贫基地建设。在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培育10-20个扶贫基地。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对新发展集中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参与农户在50户以上,村班子团结且有较强能力带动村民兴业致富的,根据产业特点,在种植、培育、贮藏、加工、包装、营销等环节连续扶持3-5年,直至扶出成效。

篇3:瓜州县湿地保护情况初探

瓜州县原名安西县,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 东连石油名城玉门, 西邻旅游胜地敦煌, 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 西北经猩猩峡与新疆哈密市接壤, 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 绿洲面积0.207万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8.6%。有汉、回、蒙、藏等21个民族, 现辖10乡5镇, 8个社区居委会, 总人口14.08万人。

2 湿地保护情况

2.1 湿地类型及其形成。

根据湿地类型的划分, 我县湿地分天然河流草丛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类, 是极旱荒漠中的宝贵绿洲。

河流草丛湿地由县境内的疏勒河、榆林河和芦草河组成。疏勒河源于祁连山南麓托来南山, 经昌马大戈壁向西从玉门饮马农场流入保护区, 又经环城、西湖入敦煌, 早期直达罗布泊。

榆林河源于祁连山的大雪山, 出山后全部渗入地下, 在肃北石包城附近溢出, 与泉水一同汇集成河, 向北流入西南部踏实盆地, 芦草河是踏实平原前缘溢出带的泉水汇集而成的河流, 其上游为黄水沟。流量年变化较大, 每年3~4月融冰季节, 遍地皆水, 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湿地, 而7~8月蒸发强烈, 河水经常断流, 沟底龟裂。

沼泽湿地在我县主要包括地表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区域生长的沼生、湿生植物, 土壤一般有泥炭或潜育。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 河流出山后, 河水大量渗入地下, 储于沙砾层中, 形成地下水丰富的含水层。随地势变低, 地下水埋藏变浅, 至冲积扇前平原溢出地表, 构成宽阔的地下水溢出带, 形成相当面积的沼泽, 主要分布在布隆吉、双塔、桥子、踏实、兔葫芦、老师兔、东巴兔、葫芦沟、西湖等地。

人工湿地在我县主要是水库和塘坝, 与沼泽并存, 其中大型水库有2座 (双塔水库、榆林河水库) , 塘坝57座。

2.2 三十年前湿地情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我县天然河流草丛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湿地, 总面积216万亩, 其中以塘墩湖——八棱墩湖沼泽湿地和河流草丛湿地为主。

2.2.1 天然河流草丛湿地。

2.2.1.1塘墩湖———八棱墩湖湿地位于瓜州县正南南北截山子盆地, 总面积143万亩。东起布隆吉八道沟东坝、紫泥泉一线, 西至南岔老师兔吊干沟, 南至踏实南板新沟三角架, 北至北截山子青泉湖, 属瓜州露头泉水区, 地势由东向西缓慢倾斜。塘墩湖———八棱墩湖湿地属露头泉水区, 地势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缓慢倾斜, 主生灌木柽柳沿长沙岭和北截山呈带状分布, 南抵锁阳城、北抵北截山;主生乔木胡杨呈带状分布在长沙岭北侧;主生灌木白刺呈片状分布在北桥子、平头树、踏实农场一带。伴生小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混生生长, 整个区域植被生长良好。2.2.1.2疏勒河全流程242千米, 河床平均宽600~800米, 湿地面积35.4万亩, 流域面积1.2×104平方千米, 疏勒河系总径流量11.38×108m3/a。河水径流量的37%来自降水, 冰川及雪融水占34.3%, 地下水占28.7%。2.2.1.3榆林河全流程118千米, 河床平均宽100~200米, 湿地面积4.6万亩, 流域面积6494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0.57×108立方米, 其中5.1%由冰川融水补给。

2.2.2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33万亩。其中, 双塔水库位于南片保护区北部边缘, 汇水面积7.36平方千米 (合11040亩) , 有效库容量1.15×108立方米;榆林河水库位于南片保护区西南角, 汇水面积1.58平方千米 (合2370亩) 。

2.3 十年前湿地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我县湿地仍然分为天然河流草丛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类, 总面积197万亩, 比20世纪80年代初减少19万亩。其中以塘墩湖———八棱墩湖沼泽湿地和河流草丛湿地为主。

其变化主要是塘墩湖———八棱墩湖沼泽湿地的变化, 大的河流除了出现径流量减小趋势外, 湿地分布地点、面积变化不大。

2.3.1 塘墩湖———八棱墩湖湿地, 总面积由20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143万亩减缩至124万亩。湿地边缘线整个向内收缩约1公里, 整个区域内, 植被平均盖度明显下降, 天然胡杨林面积锐减, 由原来的5万亩减少到3万亩。

2.3.2 疏勒河、榆林河两大天然河流草丛湿地

除径流量和平均宽度有减小趋势外, 湿地分布地点、面积变化不大。

2.3.3 人工湿地。

以2座水库和57座塘坝为主体的人工湿地面积也在减少。其中, 双塔水库汇水面积由原来的7.36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的6.86平方千米;榆林河水库汇水面积1.58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的1.26平方千米;57座塘坝中有34座存在不同程度潜流断流, 13座因枯水而废弃, 大部分泉眼干涸。

2.4 我县湿地现状。

随着移民项目的实施, 大量移民的迁入和疏勒河上游昌马水库的建成蓄水以及疏勒河上游向玉门赤金峡水库和花海灌区调度用水, 截流了下游的来水, 使得我县地表水锐减, 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 湿地面积萎缩至174万亩 (其中塘墩湖———八棱墩湖湿地112万亩;疏勒河、榆林河35万亩;人工湿地27万亩) , 比30年前减少42万亩, 比10年前减少23万亩, 直接改变了疏勒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具体表现为:

2.4.1 塘墩湖———八棱墩湖湿地, 总面积由十

年前的124万亩锐减至现在的112万亩, 湿地边缘线大幅度萎缩, 整个区域内, 植被平均盖度明显下降, 植被严重退化、天然胡杨林面积锐减。特别是主生乔木胡杨、主生灌木柽柳、白刺的年均生长量明显减缓。以前的露头泉水分布密集, 冬季漫积成规模不等的片状冰滩, 春季冰滩融化开始漫流和露头泉水溢流汇集没灌大部分盆地, 形成各种幅度的地面径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夏秋季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米, 低洼、沼泽也已消失, 鱼类几乎绝踪。

2.4.2 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河流来水量逐年减

少, 使得天然河流草丛湿地边缘线有大幅度萎缩, 平均宽度缩小100~500米不等, 面积缩至35万亩。

2.4.3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中, 双塔水库汇水面积减少了1平方千米;榆林河水库汇水面积减少了0.5平方千米;57座塘坝中有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潜流断流, 20座因枯水而废弃, 面积缩至27万亩。

3 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3.1 由于气候变暖, 降水减少造成了地表水锐减, 湿地面积大幅下降。

3.2 随着国家“两西”开发建设、疏勒河移民项

目的实施, 使瓜州的土地开发与移民安置由乡村零星开发、自然分散安置转变为项目规模开发、整乡整场集中安置, 加之移民项目区排碱渠的开挖, 造成了地表水锐减, 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

3.3 疏勒河上游昌马水库的建成和蓄水调水,

阻断了地下水补给, 使得我县露头泉水断流, 地表水锐减, 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 湿地大面积萎缩, 直接改变了疏勒河流域的自然生态, 造成占我县地下水总径流量50%以上的该区域地下潜流体系遭致破坏。

3.4 水库的各个灌区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 节

约用水, 对各级渠道都进行了防渗漏处理, 断绝了地下水径流向下游的流动, 造成境内34座塘坝潜流断水, 大部分泉眼干涸, 13座塘坝因枯水而废弃。

4 我县湿地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4.1 进一步做好草原围栏保护工作, 最大限度维系草原的自然生态系统。

4.2 加强对移民的素质教育, 加大对采挖野生植被行为的查处力度, 建立草地恢复补偿机制。

4.3 牢牢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

好机遇, 主动出击, 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林业生态建设项目, 合全县之力, 采取生物的、工程的、技术的措施, 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4.4 恢复河道自然形成的地下裂缝, 使地表水正常下渗。

4.5 修建昌马水库西干渠至瓜州县生态输水干渠, 分水给生态需水区域, 使瓜州绿洲得到有效保护。

4.6 由于大量移民迁入, 移民为了生活, 对我

县的生态破坏较为严重 (挖甘草、砍红柳) , 尤其是对湿地的保护工作影响很大, 建议省市结合新农村建设, 加大对移民项目区相关建设资金的投资, 如沼气配套设施建设、能源建设等, 以缓解我县生态保护工作的压力。

摘要:结合实际情况, 探讨了瓜州县湿地保护情况。

篇4:县农办工作情况汇报

一、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五型机关”

把队伍建设摆上极其重要的位置,围绕“五型机关”建设,精心设计载体,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1、抓学习、提素质。一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一系列决策,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周一夜学习会、月工作例会、月学习日等多种形式,不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会精神、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及县委会议精神、上级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和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积极开展办公自动化技能大比武活动,机关内部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民主、抓廉政。建立主任办公会议和月工作例会制度,研讨交流部署落实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情都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班子成员做到分工不分家。一把手平时经常与其他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各方面情况,做好协调,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尽心尽职,形成团队精神,努力打造和谐型机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主任具体抓,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人有责、齐抓共管” 的廉政责任网络和一套较齐全的配套制度,确保廉政建设层层抓落实。坚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利用周一学习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以《党章》、《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党纪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自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班子成员时时处处注重学习,做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3、抓效能,优服务。对机关各个岗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开展了“人人争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农家乐服务周、恳谈日和“三百”(即走百村、访百户、献百计)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回复效能网上要求农办答复的问题,狠抓4条禁令等的全面落实。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出勤、请假、用车、接待、财务开支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以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由于措施有力,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跑基层更勤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措施更多了,工作更有成效。

二、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新形势,我们除及时理思路、抓重点外,还非常注重工作方法的开拓创新。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转变新农村建设理念,确立了以和谐生态村建设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我县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强化“七抓”,我们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抓新农村调研

我们将新农村建设调研作为农办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去年工作热点、难点排出了四个重点调研课题,由班子成员牵头组织各科室相关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至年底共完成6篇调研文章。其中三篇在《今日》上发表,一篇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通过调研起草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与此同时,还根据县委全会会议精神,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及时理清了今后五年及明年的工作思路。

(二)抓和谐生态村建设

通过抓宣传发动、典型示范、督查指导,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的和谐生态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年,有2个村通过省级示范村验收,有3个村通过市级示范村验收,有43个村通过初级型和谐生态村验收。超额完成了市、县年初确定的考核任务。据统计,至去年12月底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4656万元,农民义务投工投劳8.56万工,其中村级集体投入1335万元,农民自筹1854万元,社会捐资561万元。全县共硬化村内道路42.43万平方米,建造公厕154座,清除露粪坑15279口,添置垃圾池(箱、桶)533只,安装路灯1674盏,自来水使用人口1.56万户,新增绿化面积17.15万平方米,新建房屋10.91万平方米,拆除旧房5.34万平方米,铺设排污沟33104米,排污管47915 米,建立文化俱乐部26个。村民的创建热情不断提高,平桥、白鹤等地形成了连片推进建设的局面,农村基础设施调查工作在全市率先圆满完成。为配合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在召开,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县农办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等困难,精心组织对“上三”沿线赤膊屋整治工作,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全县6个乡镇和街道共消除赤膊屋54.8万平方米,该工作按期圆满完成,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省农办在《新农村建设》第8期上介绍了我县的具体做法。

(三)抓农民培训

为切实抓好培训工作,我们通过改变培训方法,及时调整乡镇(街道)考核思路,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加强培训机构的整合和考试发证的管理,大力开展农家乐特色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民素质培训的被动局面。至年11月底,全县“整村推进”培训已全面完成市、县年初确定的考核任务,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3085人,完成市定计划的110.9%,其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050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4800人;各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610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2820人;后备劳动力培训605人。

(四)抓扶贫和下山移民

一是有序推进农业开发工作。着重抓好省级三个欠发达乡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农民培训、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农业以奖代补和下山移民整村搬迁相关项目申报、项目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全县共有31位县领导、31家牵头单位、57家成员单位、92家企业与15个乡镇(街道)的94个村开展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县联系领导和牵头单位纷纷组织成员单位和结对企业到共建村调研,村企互动良好。据不完全统计,至去年12月底,已落实共建项目55个,到位资金244.2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60人。三是全力推进下山移民工作。至去年底,全县完成安置699 户,2507人。完成了幸福花苑三期安置房建设及二期绿化、东路等一批公建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三期安置。

(五)抓农家乐工作

我们通过建组织、制规划、抓宣传、强管理,以启动农家乐服务周为突破口,促使我县的农家乐工作从自发为主,转向引导与规范管理发展,通过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经营户的服务水准与从业意识,培育了镇集云村等3个农家乐特色村,新发展农家乐经营户56户,新发展床位160余张,从业人员561 人,共投入建设资金232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农家乐接待游客约107万人,营业收入1200多万元。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在省农家乐特色菜大比武中,我县选送的《全牛宴》获最佳创意奖和热菜铜奖;在市农家乐特色菜大赛上,我县获一等奖。由于成绩突出,我县年该工作获省二等奖。

(六)抓农村指导员工作

我们从完善机制、严格督查、增强服务、狠创特色上下功夫,加强了对农村指导员的日常管理。抓好第二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任期考核和第三批178名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建立网上论坛,作为农村工作指导交流平。全面推行农村指导员工作承诺制和村级防预案的编制,并在村级政务公开栏和指导员网上论坛上公开承诺,接受村民监督。充分发挥“助农会”作用,全面开展“四级互动,合力助农”活动,对半年来的工作进行大盘点。完善督查制度和指导员论坛,开通短信平,指导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农村指导员工作在年被评为省级先进。

(七)抓综合协调

1、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协调部门,协助县委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44个成员单位分工职责,并将成员单位职责纳入县级机关单位的个性考核内容之一。县农办充分发挥新农办作用,深入基层开展新农村调研、督查、指导。县直属各单位围绕“我为新农村建设做什么”这一主题,结合各单位实际及时提出了一些具体、实在的服务措施和意见,对社会公开承诺。目前,“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县委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县新农村建设“五个先”的工作思路和“九个一”的村级建设目标。

2、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等规划编制。抓好了由农办牵头,县有关部门负责的8个规划编制任务。《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已由县委印发,《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生活环境保护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已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应编制475个村,已完成405个村,其中年完成120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三图衔接的要求,已完成基础图件、用地规模调整等重点工作。

3、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加强领导、注重宣传、加大投入、强化督查,该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至12月底共投入环卫专项资金453.2万元,共建垃圾收集点510个,有236个村建有保洁队伍,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5%。农村自来水安全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70%、65.35%。等乡镇出了具体的奖励政策。为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通过调研制定了《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得到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雷峰乡启动了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试点。

篇5:县委农办工作汇报

(2010年12月21日)

县委农办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农办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积极发挥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强化调研指导,提升服务“三农”水平,扎实做好深化农村改革和落实农村政策等各项工作,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2010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0年县委农办工作,可以用“一加强,二顺利,三突破”来概括。

一加强,即加强农办的自身建设。经过半年多努力,农办“三定”方案已正式印发,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划入农办,核定行政编4名,工勤编1名,内设综合改革股、农村经济股两个股室;下属事业单位1个,即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牌子),核定事业编4名,经费全部纳入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目前,农办已到位人员8名,各项工作职能基本可以开展。

二顺利,即市级试点社区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推进顺利。一是市级试点社区建设。通过联席会议推动、联包帮建助动、优惠政策拉动、整合资源联动、农民主体主动、跟踪督查促动,在全县形成了部门联合、项目协作、资金捆绑、上下互动,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全年县财政共拨付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奖补资金1216万元,带动全县投入资金达2亿元,6个市级试点社区,一期工程共建成住宅1459套,基本达到入住条件。目前已入住850户,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二是农业农村工作。预计全县农业增加值13.15亿元,较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比上年增长11.0%;粮食总产1.797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生态工程建设长足发展,推广实施“三沼”综合利用、秸秆机械还田、节水灌溉等生态农业示范项目8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省级林业生态县创建圆满完成;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成功签约,全县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态势良好。林改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流转有序开展,农民负担监管有力有效,全年没有发生因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众性事件或恶性案件,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

三突破,即城郊社区建设、调研创新和中心村规划取得了新突破。一是城郊社区建设工作。针对许多农民因子女上学就业、外出务工等原因,到县城或城郊建房居住愿望强烈的情况,积极探索创新,以转移减少农民、集中落户城镇、集约节约土地为目标,利用土地“挂钩”政策,打破地域限制,坚持“三个集中”(即:向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集中),实施“三个优先”(即:经济上富裕、建房积极性高、急需建房的农户优先),由多个乡镇组团,集中到城郊建设新型

农村住宅社区。目前,黄花(城郊)社区各项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已完成土地勘界,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建设用地220亩,社区控规已初步完成,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计划明年开工,分期建设住宅1500套,可入住群众5000余口人。二是调研创新工作。先后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劳务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三个专项调研,形成了《在城郊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议》和《渑池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渑池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等。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城郊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农办和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采纳,制定下发了《渑池县委县政府关于协调推进城郊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意见》,成立了城郊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协调推进小组,城郊社区建设顺利启动。三是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渑池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经实地调研和县乡村三级复选讨论,确定中心村(社区)23个。目前,23个中心村(社区)的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了市里的集中评审。

二、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稳粮强经,重特兴畜,以工促农”,以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生态工程、特色农业建设为抓手,积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主要目标。2011年农业增加值完成13.7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520元,增长7%;粮食总产稳定在1.5亿公斤左右;完成生态工程造林任务5万亩;抓好城郊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一期及6个市级试点社区二期工程建设,年底基本达到入住条件。

(三)工作保障措施

一是以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2011年起,每个乡镇要抓一个社区”的要求,坚持“三个集中”,大力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重点抓好市级试点社区二期工程和城郊社区一期工程建设。没有在城郊社区建房的乡镇,在本辖区内确定并新建1个社区。通过抓试点社区、建城郊社区,带动全县住宅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力争“十二五”末,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民集中在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居住,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二是深化农村调研,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按照注重前瞻性、注重工作性和加强政策性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农村工作调研,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重点通过调研,探索建立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及社区管理水平,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建设、轻管理,新社区、旧面貌现象发生。

三是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探索建立由县分管领导主持的农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一季度召开一

次,协调研究并解决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紧跟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与涉农部门和乡镇的联系和沟通,强化涉农工作督查,推进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上一篇:旅游部经理的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机构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