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批量订货合同

2024-05-24

瓷砖批量订货合同(通用5篇)

篇1:瓷砖批量订货合同

供方:合同编号:需方: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年月日

一、产品名称、产品编号、规格、数量、单价、金额。

二、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按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报告标准执行。

三、交货地点:

四、运输方式及费用:由供方运输,费用(含上车费)由供方承担;下车费用由供方承担。

五、包装标准及费用:纸箱包装,由供方负责,包装物不回收。

六、验收方法及提出异议期限:提货时由需方任意抽验收货,提出异议期限为从提货之日起十日内,超出期限,应视为供方所交产品合格。

七、结算及提货方式:合同签订后第三方支付为定金,以后按货到工地后三天内付款结算;其定金在最后一批货款中扣除。第三方支付定金后,未按合同之约定购买供方产品,供方不退还第三方定金,并按实际损失向第三方要求赔偿。

八、违约责任:按《中行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执行。

九、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协商解决或供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十、其它约定事项:需方应在异议期限内提出书面异议,供方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检验处理,否则,如一经铺贴,供方不承担一切经济损失。

十一、

(1)因陶瓷烧制过程复杂,色泽版本与原版近似相同,允许稍有色差;需方应根据包装物上注明的批次、色号分别使用;不同批号、色号的产品绝不允许交叉混贴;为了双方能互利双赢,需方应随时检查所铺贴产品有无问题。

(2)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或生产事故造成供方未能如期交货,供方出具有关证明通知需方,可变更或解除合同。

(3)若该合同产品分批次生产供货,除本批次合同价执行外,其余批次应根据当时原材料、能源等价格变化,供需双方应协商调整其余批次价格。

十二、本合同自供方收到需方支付的合同定金之日起生效;本合同自生效之日起至年月日止。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供方__需方__

单位名称(章):__单位名称(章):__

法定代表人:__法定代表人:__

委托代理人:__委托代理人:__

电话:__电话:__

篇2:瓷砖批量订货合同

供方: 于淼 合同编号:

供需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需方向供方订购下列货物,经双方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具体内容如下:

供货总金额(大写): 约贰拾捌万元 ,(小写): 约280000 元。

二、运输方式及费用

1. 运输方式:汽运。

2. 运输费用:由供货方承担。

三、结算方式:

合同签订当天付10万货款,材料全部供够后付货款10万元,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余款全部结清 。

四、交货方式

1.交货日期:需方在签定合同后

2.由供方负责发货,交货日期以需方签字的送货单日期为准。

五、货物验收

1.验收标准:。

篇3:经济订货批量扩展分析

为了研究的方便, 一般通常会给出如下假设: (1) 以年度为分析时段, 只分析单种物品库存问题, 并且需求D是比较稳定的; (2) 订货提前期是确定不变的; (3) 商品入库能够在瞬间完成; (4) 系统不允许缺货; (5) 单次补货时间费用C相差不大, 物品的存储费用K和商品价格假设相等; (6) 每次订货数量也是相等的。在不考虑商品采购占用资金的前提下, 我们来分析订货数量对总库存成本的影响。

基于上述假设条件, 可以求出年库存总成本TC, TC=CD/Q+KQ/2。对函数求解一二阶导数, 可求出。这就是哈里斯于1915年在分析流通业仓库存货数量时所提出的经济订货数量假说。

通过将生活中复杂问题简单化, 从而有利于从理论层面更好地研究库存量。一般而言, 以下几个方面适合使用EOQ订货: (1) 物品是批量进行采购或生产的, 不是一次性订货或生产; (2) 需求速率稳定; (3) 在ABC分类法中, 可以考虑对A类物资进行EOQ采购物资。

2 EOQ的扩展

众所周知, 上述六个假设条件过于苛刻,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构造出接近于生活的订货模型。

2.1 基于对多种物品需求的EOQ

生活中组织库存物资种类往往多样, 若分别对各种物资进行EOQ订货, 虽然各物资实现了成本最小化, 但是不能够使得总的库存成本最小化, 往往成本反而更高。这就是经济领域常见的个体最优与整体最优之间的悖论。所以还是要综合考虑各物资总成本的最小化。为了问题的简化, 假设各类物资的销售频率和周期相差不大, 基本一致。Di表示i物品的年需求量, Ki表示i物品的单位库存保管费用, 则:。

2.2 存在订货提前期的EOQ

订货提前期是指发出订货到货物达到入库的时间长度, 主要包括订单准备时间、货物准备时间、送货时间等。生活中做不到前置时间为零的状态, 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时间长度不同。并且在此时段内, 企业还会因商品销售而导致库存数量不断下降。由此不妨假设物品i额订货提前期为Ti, 平均日常销售量为Si, 我们从而得到

2.3 分批连续进货的EOQ

一般而言, 对于单一物资, 所以入库不可能一次性的, 更何况组织中存在多种物资, 入库存在先后多次, 而且还存在一边进货入库一边库存下降的双重现象。库存水平在一段时间内会先上升达到最高库存量, 然后不断下降到订货点再订货, 周而复始。在此情况下:物品的进货率ei会高于其销售率fi, 随着物品不断进货, 库存将以ei-fi的比例上升, 当进货结束时, 物品的库存将达到最高, 然后不断下降至订货点再补货。该模型与前面的区别在于库存的变化是先增后减的, 故可以求出:

2.4存在折扣因素的EOQ

市场竞争的激烈, 使得折扣现象比较常见。一般而言, 折扣包括数量折扣与价格折扣, 而数量折扣可以转换到价格折扣上来。在价格折扣中, 往往是不同订货数量段上给出不同价格, 量越大折扣幅度越深。价格上的优惠往往影响到单位库存费用。由此库存总成本被划分成若干段。我们需要分别计算出各段曲线上的经济订货数量与库存总成本, 然后去最优值。

此处为了问题分析的方便, 我们可以考虑最简单的两个区间的折扣模型。假设供应商对某种物品订货数量达到M以上就给予折扣率为h的价格, 则可以求出该段的订货数量, 当EOQ4≥M时, 说明折扣能够真正为组织带来实惠, 则按照EOQ4的数量订货即可。当EOQ4<M时, 若M-EOQ4较大, 则在此区间内按照M的数量订货, 当M-EOQ4较小时, 那么意味着组织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订货数量, 以便获得对方给予的折扣优惠, 此时因按照EOQ4数量订货。

上述分析是将数量优惠分为两个区间的情形, 若是多个区间的话, 可以计算出各个区间的EOQ, 然后比较对应TC的最小值, 选择min TC的EOQ即可。

2.5多库存地点的EOQ

有些组织的经营是连锁性的, 往往门店会很多。从商业角度上看, 分散库存有利于销售, 但是对降低库存总成本未必有用。现在我们来分析单一地点库存决策与多个地点分散库存决策的成本大小:

当物品集中存在单一仓库时:

当物品分散存放在n个地点时:

很明显地, TC5≥TC4, 并且随着n→+∞, |TC5-TC4|会更大, 库存总成本会更高, 所以从成本角度上看, 集中仓储会更为有利。

2.6 允许出现缺货的EOQ

组织在经营过程中, 不能保证不可能缺货, 在连锁行业则更为明显。一旦缺货出现, 则会追加紧急订单, 从而增加仓储成本。为了分析的方便, 假设缺货费用为单位物品保管费用的一定比率m, 所以新的订货批量为:

2.7 EOQ的敏感性分析

EOQ的计算结果有时候并不是整数, 这样会使得订货更为麻烦, 由此使得检验等工作更为繁琐。若取整数订货, 会引起成本略有上升, 但幅度并不大, 却能给采购部门和供应商带来诸多便利。

当EOQ=Q1时, 可求出TC1=Q1K/2+DC/Q1;

当EOQ=Q2时, 可求出TC2=Q2K/2+DC/Q2。

假设Q1不是整数, 我们适当微调得到Q2, 那么TC对Q的弹性为:

因为Q2>Q1, 且Q1=EOQ, 所以TC2'>0,

即E∈ (0, 1) , 此时缺乏弹性, 这意味着EOQ的较小变动不会引起TC的明显增加, EOQ的敏感性较弱。

总之, 经济批量订货时从组织角度出发实现总库存成本最小化, 为库存管理的其他问题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其变式分析对于组织运行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riga M, Haouar i M.An EOQ lot sizing model with random supplier capacity.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9, (58) :39-47.

[2]Salameh M K, Jaber M Y.Economic production quantity model for items with imperfect qu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0, (64) :59-64.

[3]蒋惠园, 程小飞.经济订货批量 (EOQ) 数学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7 (04) :525-527.

[4]谢海娟, 陶晓美.陶晓美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研究[J].财会月刊, 2010, (11) :59-62.

[5]龙桂先.基于EOQ的纺织行业原材料库存控制模型研究——以某纺织企业为例[J].物流技术, 2010, (03) :139-141.

[6]卢建华.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EOQ) 下再订货时间的决策[J].商场现代化, 2011, (19) :44-45.

篇4: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探讨

[关键词] 经济订货批量 商业折扣 存货

因为影响存货成本的因素较多,因此为了建立经济订货模型一般是给出以下假设条件:

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

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

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够预测

5.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

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

在上述假设下存货总成本(1)

其中为订货的固定成本,储存的固定成本,存货的年需求总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单价,储存的单位变动成本,年存货的总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为(2)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资源的有限性、流动人口的增加等等,使得部分行业材料的单价在一年内会有较大幅度变动,说明现实情况是物价是变动的并且存在商业折扣。因此,讨论在单价变动和存在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很有现实意义。

设为年初第一次订货的价格,价格的变化率,年订货次数,即因为可能不是整数,但根据实际情况不妨设为正整数,其他符号的意义同上。

一、不存在商业折扣

1.单价有规律的连续变化

(1)单价连续增加

因为采购的时间间隔相同,因此设下次采购单价比本次增加单位,在这种情况下

(2)单价有规律的连续减少

第二次采购的单价比第一次采购降低单位,在此情况下显然

(5)

注:上述情况下储存的单位变动成本即会有变化,因为占用的资金不同使得利息会不同。

2.单价不是连续变化

如果单价不是连续规律变化,但是可以预测单价的变化趋势,如果单价将增加或者减少可以给出平均变化率,将其归入情况1。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例如价格受市场调节影响大,单价走高和走低变化幅度不能预测,在价格低时可以适当增加进货量,实际当中还可以比较这次多进存货省下的资金与多增加的储存成本,只要前者大于后者即可。

二、存在商业折扣

1.存货采购价与采购量的乘积是非线性关系

设存货采购价与采购量的乘积为是正常数

2.价格是分段函数

价格函数设为,在这种折扣条件下企业应该先计算享受和不享受商业折扣情况下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然后再根据的不同计算分别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和,再根据不同计算总成本,然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总成本较低者为最优选择。

总之,企业在采购存货时不仅考虑材料的单价还要考虑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资金,还要考虑缺货成本,本文是在不考虑缺货情况下进行的分析,讨论经济订货批量最终目的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成本增效益,使得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陈锡璞:工程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版

篇5:进口件订货批量的优化

关键词:库存管理;订货批量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01-03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制造业日渐趋于国际化和多元化。这一点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尤为明显,丰富的车型产品背后聚集了为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其中不乏一些性能出色的进口零件。进口零件由于其偏长的订货周期,较高的持货成本,以及昂贵的运费,往往在企业库存管理运作成本中占据相当高的份额。可以这么理解,能否在规模生产和库存(成本)控制/库存(动态)监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制造型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点之一。

1 补货的基本约束条件

补货批量的优化采用以下策略:

①对于需求量很低的零部件,采用托盘的灵活性更大,也不会受累于库存积压的风险。

②如果仅仅考虑运费,显而易见是采用货柜优势大。但是需要兼顾库存成本和总需求量的影响,需要优先筛选托盘和货柜的适用性零件。

③单个零件的订货间隔控制在7天以上,避免过于频繁的订货操作(如:每次订单都要报关,订单频繁供应商抱怨等)。理想情况下对于需求量大的零件要适当提高补货量Q,使订货间隔控制在7 d左右。

④同一个供应商订货可以采用分享托盘/货柜的方式进行拼盘订货,在不增加运费的前提下降低单种零件的订货量,降低库存持货成本。

⑤某些零件,例如对称设计的一对零件,其需求量往往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考虑将其并单订购,降低持货成本。

2 托盘/货柜订货方式选择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零件采用托盘或者货柜订货方式的经济性及其优劣。

假定每次订货都可以充分利用托盘或者货柜的运输能力。

同理,假设采用货柜订货方式,如果经济订货批量处于区间1/2,采用经济订货匹练经济性更高。如果经济订货批量位于区间3,则采用托盘最大量进行订货,如表1所示。

分别计算采用托盘和货柜订货方式的经济批量,在表1中找对对应的策略,分别计算各自的运作成本,其中包括运费和持货成本。

3 订货间隔的优化

显然,小批量订货由于采用了少量多次的方式,可以降低持货量以及持货成本,但是对于大需求量的零件,频繁订货随之带来工作量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以及成本的攀升。建议通过提高单一订货批次的零件量,例如增加托盘数量,将零件的单次进货量调整到能够满足一周的使用量,降低订货频率。

4 “拼盘(拼柜)”优化

拼盘的对象为“满足以下特性的零件”。

需求量相对较低,每次补货量后订货使用周期极长;单件零件持货成本较高的零件;有其他相对大批量零件出自于同一家供应商;基于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确定的最佳订货批量距离“托盘”这个最小订货单位差距较大。

显然两个或者多个零件公用一块托盘势必会影响其中某一个零件的订货节点。将占据主动位置的零件(需求数量大,订货频繁)定义为“主零件”,其订货周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定,需求较小的产品定义为“次零件”。

由于主次零件之间的理想订货时间点是不一致的,需求量(波动)也有所差异。他们之间的订货行动不可能完全一致。这里就需要对“主零件”和“次零件”的下一次订货点有一个实时预测。“主零件”订货启动的时候需要同时监控次零件能否持续使用“主零件”的下次订货,如过不能则需要将“次零件”需求加入到“主零件”的订货计划中去。主零件的订货批量会有所降低,同时主零件的下一次订货时间会前移。

一般当将有库存(包括持货量和在途量)低于订货周期的预计需求量和安全库存之和时,就需要启动订货,以防止缺货情况的发生。

由于“搭盘订货”的“次零件”往往自身没有主动性,完全受制于“主零件”的订货周期,存在缺货风险的时候不便于主动发出订货信号。为了规避这个风险,需要将“次零件”的订货量适当放大,增加其在“主零件”订货批次里面的比重,使其能够大于主零件的“预期订货间隔”(由于主次零件需求量相差悬殊,次零件占据比重的增加不会对主零件造成很大冲击)。

图4说明了主零件和次零件拼盘订货的操作流程,有以下几点补充说明:

①对现有主次零件库存情况及其下次订货启动时间的预估要尽量准确。准确的估计才能判定是否要在“主零件”的订货中需要考虑“次零件”,以及补货后“次零件”能否延续到“主零件”下次订货。

②次零件是否需要补货是基于假定主零件满托盘订货的情况,次零件持货量的预计使用时间仍旧大于主零件补货后的预计使用时间。

③偶尔会出现次零件达到补货点时,主零件仍旧没有到达动态补货点,此时仍旧要启动补货程序,补货流程不变。

通过不同零件的拼盘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小批量需求量的订货成本,降低持货量以及持货成本。

5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不同订货运输方式的差异,推算托盘/货柜运输方式的运作成本,制定最为合理的订货批量方案。并试图通过大小需求零件混搭订货的方式降低订货持货成本,从而降低库存的相关运作成本,帮助企业健康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晓波,黄四民.库存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瓷砖批量订货合同】相关文章:

瓷砖购销合同09-30

新版瓷砖订购合同05-06

瓷砖供销合同简单05-07

简单瓷砖买卖合同05-18

关于瓷砖买卖合同06-07

瓷砖铺贴施工合同04-07

瓷砖销售技巧06-05

批量导入06-16

批量开卡协议04-17

配置文件批量04-23

上一篇:人教版实验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下一篇:个性本我自我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