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加腰

2024-04-19

给诗加腰(共5篇)

篇1:给诗加腰

4.给诗加腰

教学目标:

1、赏析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推敲诗歌字句,尝试给诗填字,补充诗句,初步感受诗歌魅力。教学重点:

1、赏析诗歌,领悟诗歌用字的巧妙。教学难点:

1、给诗填字,补充诗句,感受推敲字词的乐趣,感受诗歌魅力。教学过程:

一、读古诗,入情入境。

1、课前检查

让学生背诵《诗经*采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深入学习。学习了这么多诗歌,今天老师想来先考考大家诗歌朗读的功底。师:谁想来试试? 课件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范读。

师:真不错!感受到春意了吗? 生读。

师:越来越有味道了。一起来怎么样? 集体读。

师:好!下面这首诗比较长,谁有勇气来挑战?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生读

师:感觉到润物细无声了吗? 集体读。边读边想象。

二、找佳句,初步赏析。

过渡:真不错!一首好诗就像一杯好茶,善于朗读诗歌的人,就像功夫老到的泡茶师傅,能把茶的香气散发出来,而真正喝茶的高手是既懂得泡茶,又懂得品茶。看样子,我们同学功底不浅,懂得泡茶了,今天我们要学着怎么品茶。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并设问点评(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苏轼苏小妹黄山谷三人谈诗)

2、暗写了加腰的要求,大家总结一下

①“腰”要符合全句的情感。美的事物要用能表现美的腰

②“腰”要能形象。如文中的拟人化的手法

③“腰”要传神。如“扶”的柔弱能很好的展现柳的美。

3、结合文中的例句来作详细解说。

以下这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这首诗因为一个字出了名,看谁能把它找出来。注意: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思考。出示: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预设2:“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绿”

师:这个绿字妙在哪里?

生:绿字,让人感觉到江南的春天到了,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师:这句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据说当年大诗人王安石为了这“绿”字可谓绞尽脑汁。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给这句诗的中间加一个什么字?

出示:春风又()江南岸 生:“到”“过”“入”“进”

师:“到”“过”“入”“进”与“绿”作比较。提到“扫”(与秋风扫落叶作对比)

绿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这里用做了动词。意思是吹绿了。绿字既表现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和王安石想到一块去了。课件出示: “到”、“过”、“入”、“满” 填到这些字的请举手。看来大诗人也和我们差不多,如果我们像王安石精益求精,也能成为大诗人。师:有意思吗?

三、赏诗眼,推敲字句。

过渡:所谓一字千金,一个字能让一首诗活起来,一首诗可能因为一句或是一个字而流传千古,不少诗歌背后还藏着有趣的故事。韩愈和贾岛都是大文学家,而他们就是因为一首诗,一个字成为了朋友的。师:想知道哪首诗吗? 出示

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生读。集体读。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闲居:闲置的屋子,邻并:一起居住的邻居。草径:长满草的路。师:作者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间幽静、长满荒草的园子? 生:晚上

师:你怎么知道? 生:僧敲月下门

师:既然是晚上,一切都很安静,什么声音让作者知道“鸟宿池边树“? 生:敲门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贾岛犹豫了很久,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呢?大诗人骑在驴背上想呀想呀,一头撞在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可是个大官,他的手下把贾岛押到了韩愈面前,贾岛告诉韩愈缘由,韩愈不但没责怪他,还跟贾岛研究起这句诗来。韩愈说用敲比用推更好?你能说说韩愈的理由吗?四人小组商量一下。小组活动。

师:现在老师是贾岛,韩愈在哪里? 生汇报。

预设:敲比推更有礼貌。敲的声音比推的声音更响亮。师补充:这是个幽静的夜晚,作者来到了幽静的小园,推也有声响,敲也有声响?为什么要用推而不用敲?同学们非常熟悉推木门的声音,师:敲门声又是怎样的呢?安静,仔细听: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师敲桌子。

师:敲声清脆有力,在幽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更加衬托出夜晚的宁静,更突出朋友家的幽静,突出题目中的哪个字(幽)

贾岛曾经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三年推敲出两句好诗句,吟颂起来真是激动得泪流满面。

老师常说写作文字词要好好推敲,推敲一词源于这首诗词。

四、填佳字,给诗加“腰” 1:春风 吹绿了树梢 吹()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花苞

(绿,俏,醒……)

生回答,说理由,比较品析。

2、黄莺鸣翠柳,紫燕()春风。生回答。(迎……剪)品析

生能回答“剪”,让生说理由。生答不到,课件出示“剪”,品析。(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把无形的风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4、红杏枝头春意()。(旺、闹、浓)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5、窗前()传春讯 枝上()送好音

生回答,师板书,师生品析。(细雨 黄鹂)

(提示:哪种鸟雀声音传递春天的到来的喜悦。如:黄鹂鸣翠柳。)

6、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7、学生自己出示题 师生一起对诗。

8、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山鸟,时鸣春涧中。

结:好诗就像好茶,越喝越有味道,越品越上瘾。多读诗,读好诗不但能增强语感,还能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诗人推敲推敲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加精练。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再美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用心去思考感受,它都会显得毫无生机。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用心做,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五、课后作业

用“放学、落叶、小狗”,写一段表现高兴和一段不高兴的话

板书设计:

给 诗 加 “腰” “腰”的要求:

1、“腰”要符合全句的情感

2、“腰”要能形象

3、“腰”要传神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实例,可使教学变得充实而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此案例中我以“腰”为点,举一反三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品味,感受古人遣词造句的工整讲究,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进行文字熏陶,增强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篇2:给诗加腰

一、情景导入

1、课前检查

让学生背诵《诗经*采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

2、导语设计

同学所背诵的诗都是富有一定情感的,采薇是感伤的,西江月是清新的,天净沙是落寞的。今天抛弃引导,自己感受一下。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春夜喜雨》。这首诗写得很美,这种美主要通过诗的语言,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每个字都是用得恰到好处。缺少了,意思不减,感觉没有了。以“随风潜入夜”为例,“潜”字可以去掉,但是我们就感觉不到这细细的春雨,悄悄的来临,缺少了惊喜的味道。那我们注意到,这两个字都是处在两种事物的中间,它就像人的腰一样,精致的将各部位连接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既然“腰”有如此的魅力,那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古人是怎样给诗加腰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并设问点评(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苏轼苏小妹黄山谷三人谈诗)

2、暗写了加腰的要求,大家总结一下

①“腰”要符合全句的情感。美的事物要用能表现美的腰

②“腰”要能形象。如文中的拟人化的手法

③“腰”要传神。如“扶”的柔弱能很好的展现柳的美。

3、结合文中的例句来作详细解说。

三、实战演练

1、学习过的诗歌来练手,试着谈谈

好雨知时节 明月别枝惊鹊

2、———风————叶,——童————笛。

(清风逗秋草,牧童弄短笛。先讲述情景,让学生按要求填空)

——阳————叶,——瓦————猫。

(暖阳抚寒叶,青瓦卧雪猫。情境讲述,让学生填空)

3、反三——作文的应用

冬天 太阳

①写出高兴的感觉

(不知不觉冬天已来临,悄悄的为我们披上了毛衣,暖暖的太阳照在身上,像妈妈把我抱在怀里。)

②写出不高兴的感觉

(冬天带着刺骨的寒风钻进我的衣服里,哆哆嗦嗦的我,在屋外找着太阳,太阳呢,太阳呢,唉讨厌的乌云)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再美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用心去思考感受,它都会显得毫无生机。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用心做,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五、课后作业

用“放学、落叶、小狗”,写一段表现高兴和一段不高兴的话

板书设计:

给 诗 加 “腰”

“腰”的要求:

1、“腰”要符合全句的情感

2、“腰”要能形象

篇3:给诗加“腰”

诗歌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如何进行,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及能力,是语文老师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次语文诗歌综合实践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以“了解诗歌”为主题,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提出活动建议,也提供若干必读材料,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诗歌学习及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在朗读、欣赏古诗的同时,了解了更多关于诗歌的知识,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学生通过对一首首古诗及现代诗歌的学习,也对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蠢蠢欲动”的创作欲望。

因此,在教学阅读材料《给诗加“腰”》这篇文章时,我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学习目标,一改往昔的教授方法,先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导入活动,引出活动主题:孩子们,可见古人写诗用字非常讲究,真正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回想我们学过的诗词,你能举出一些有关诗“腰”的例子吗?紧接着学生列举出了《春夜喜雨》和《泊船瓜洲》中的“好”、“绿”因一个字而出了名的古诗,学生了解到古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诗人常常为了用上一个合适的词可谓绞尽脑汁。然后自然引入文本故事,我先让学生比较了苏东坡、黄山谷、苏小妹三人给诗句“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所加的“腰”,体会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当最后我提出让学生也来当一回诗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给“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腰),说出诗眼时,学生顿时来了兴趣,有的学生可是在那儿摩拳擦掌,未完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你一字,我一言,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全班总共31人,参与给诗加“腰”的就有28人。讨论中,我还允许学生对自己所加的“腰”进行修改,达到自认为的最佳答案。在“轻风细柳”一句中,学生加入了“吻”、“抚”、“邀”、“唤”、“依”“挽”、“伴”、“托”等词语,而在“淡月梅花”一句中,学生又加入了“藏”、“颂”、“赏”、“思”、“衬”、“戏”、“绣”、“俯”等词语,这些拟人化的诗“腰”,赋予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以人的灵性,使诗意更显活力和深意。然后我又让同学们共同评议,点评哪个用得好:“伴”很真实,“邀”很生动,“吻”很自然,“戏”很个性,并评选出最佳答案,让学生领略、体味着诗的魅力。

细细品味三位古人所加的诗“腰”,再将同学们自己所加的诗“腰”与之比较,就会让人滋生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后生可畏之感。紧接着,我乘胜追击,对本教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我又说出“美人()珠帘,深坐()蛾眉”,让学生给这两句中间各加一个字,作为诗的“腰”,组成五言联句。在“美人珠帘”中,学生又加入了“掀”、“绕”、“舞”、“挑”、“揽”、“拨”等词,在“深坐蛾眉”一句中加入了“皱”、“锁”、“拧”等词。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理解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的句子,道出了不同的意境。对学生的遣词造句、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中我以“腰”为点,举一反三,不仅真正让学生体验了一次诗歌创作的乐趣,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学生有较大自主权,并寓教于乐、启智于趣,而且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了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让学生拥有一颗诗心,语文诗歌综合实践教学无疑是一个突破口,让所有语文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探索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篇4:给诗加腰课后练习

苏小妹在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民间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逸(yì)闻趣事。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可以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chóu)。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xiān)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nì)和互相依偎(wēi)的姿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逸闻趣事(答案) 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③有名望的。

(2)略加思索(答案) ①简单。②简单扼要地叙述。③略微。

(3)略胜一筹(答案) ①胜利。②能够承担或承受。③比另一个优越。

2.根据文章内容,把苏小妹、苏东坡、黄山谷三人给诗加“腰”的字填在下面横线上。

(1)苏东坡: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2)黄山谷: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3)苏小妹:轻风答案细柳,淡月答案梅花。

3.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

(1)“给诗加‘腰’”,这“腰”加引号,表明具有特殊意义。(√)

(2)苏小妹认为苏东坡的“摇”和“映”尽管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还不够美。(√)

(3)黄山谷认为自己的“舞”和“隐”要比苏东坡的“摇”和“映”略胜一筹。(×)

(4)黄山谷的“舞”运用了拟人,把柳的姿态写得更形象;“隐”运用了夸张,使月的皎洁更突出。(√)

(5)苏小妹的“扶”和“失”二字比苏东坡和黄山谷的都好,更准确,更生动得体。(√)

(6)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想表现苏小妹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黄山谷和苏东坡二人。(×)

4.同学们,请你也来加诗“腰”,开动脑筋啊!

篇5:给诗加腰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诗。小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要做坏事,但还是喜欢它们。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地做事。如果改正了缺点,还可以和猫做朋友。小诗人把老鼠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让老鼠和猫交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阅读这首诗,学生一定能感受到童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爸爸的鼾声》是一首温情的童诗。小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诗的题材,因为他觉得爸爸的鼾声十分有趣。小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他觉得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他又觉得好像火车到了站。全诗童趣盎然,充满父子亲情。阅读这首诗,要让学生体会到“鼾声”也能做诗,生活中诗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联想,到处都有诗的素材。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诗。

《给诗加“腰”》说的是苏小妹出题,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说了前句“摇”,后句为“映”,就是“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不屑,认为太平淡;黄山谷加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仍摇头。后她吟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玩味之后,不禁叫绝。“扶”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十分和谐。“扶”字又把风拟人化了。月色淡淡,月下的梅花朦朦胧胧,“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诗是语言之艺术。诗特别注重遣词用字,凝练而鲜明生动。苏小妹加的是“诗腰”,因为它在诗句的中间,其实是“诗眼”,因为它仅用一字,却能出神入化。阅读这篇文章,主要是激发学生搜集诗歌故事的兴趣,此外也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学会欣赏诗歌。

《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让学生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读诗贵在感受意境,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在秋天读诗,

风吹竹叶,萤火虫在纱窗外飞舞,着实富有诗意。作者慢慢领悟到:联系生活来读古诗,就容易读懂;读诗时在头脑里描绘一幅幅画面,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如果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我们就不难与诗人的心相通。这篇文章以作者读诗的切身感受为内容,娓娓道来。她所举的都是关于“秋”的古诗,诗中流淌着涓涓清泉,诗中洋溢着淡淡的思念,作者体会到了蕴涵在“秋”诗中的浓浓的亲情、友情和思乡之情。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怎样读诗。

五、相关链接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给诗加腰】相关文章:

上一篇:明礼诚信国旗下讲话稿参考下一篇:大班体育活动:赛龙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