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2024-05-13

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精选8篇)

篇1: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目标:

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种头饰.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1玩火车: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2小剧院: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篇2: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目标: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

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

种头饰.

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

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

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

1玩火车: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

2小剧院: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

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5看一看第几层,第几号住的是谁?

篇3: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幼儿园的活动主要以集体教学为主,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很难兼顾所有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以它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弥补集体教学的缺陷, 使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从而有助于幼儿真正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本学期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参与、自发地学习,促进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这样的学习比单向的接受性学习更有意义。

案例音乐区“垫步”:在实施中班韵律活动《垫步》的时候中班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有所差异, 所以在实施这个活动的过程中, 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在这个活动结束后能把垫步这个动作技能学会,但是对于动作协调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困难。因此在实施完这个活动之后,我开展了音乐区《垫步》,首先通过再次投放舞蹈视频加上音乐,让动作协调能力较弱的幼儿再次欣赏成品舞, 激发孩子们再次学习这个动作的兴趣, 接着请学会的孩子当小老师教授参与音乐区的孩子, 这样在相互互动中一部分孩子复习巩固垫步这个动作技能,另一部分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会垫步这个动作技能。

二、如何因地制宜地投放中班幼儿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 幼儿的能力与水平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 因此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投放材料,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有针对性的收集材料

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发现, 所收集的材料并不一定都适合学习性区域活动,所以首先要明确材料的功能、作用预设材料的玩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同种材料,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2.合理且有效的投放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材料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是否合理, 对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投放得好,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能力,投放得不好,效果则相反,不仅如此,还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及操作习惯的培养。

(1)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投放不同层级的活动材料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根据活动需要、幼儿能力水平,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在同一活动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以满足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案例数学区“春天的电话”:结合主题活动《我找到了春天》开展数学活动《春天的电话》,从而生成数学区。在这个区域中投放的材料是:自制点子电话号码、纸、笔、废旧电话等在孩子们参与的过程中, 我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有意识地选择点子电话号码自己单独进行和数字电话的配对, 而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则会选择相互合作, 一个幼儿运用废旧电话机拨打电话号码另外一个幼儿则记录下电话号码, 从而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区域中投放不同的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2)结合主题投放适宜的材料

在投放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材料中, 丰富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我们更要考虑材料与主题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

案例科学区“沉浮”:科学小实验“沉浮”是中班孩子非常喜欢的,在开展这个区域的时候,教师主要是引导者,引导孩子们收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孩子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有时候材料收集得较多,不能放在容器中或者有的材料不适合做实验。经过筛选, 我们选择了四种材料:石头、硬币、泡沫及木头积木,同时设计了记录表。在收集材料到筛选材料这一过程中, 孩子们了解到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 挑选合适的材料对于顺利地进行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因地制宜地摆放学习性区域

由于我们班的教室场地比较小,因此,在摆放学习性区域活动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索,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开设学习性区域活动,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1.充分利用好走廊 、班级中的柱子 、柜台 、柜子等空间

幼儿可以在墙裙瓷砖上进行绘画、涂鸦、撕贴等美工活动, 还可以将一些可操作的材料放置在墙面上进行数学活动,如走迷宫、找图形、按数取物等,幼儿只需坐在小椅子或地垫上就可以操作,简单又有效地利用墙面,教室内外的地面上可以画上各种图形、数字。在活动室的地板上贴上数字,让幼儿根据组别对应数字自觉排队。室内空间小不适合幼儿进行大的运动,将过道充分利用起来。在室外的过道,可以创设一条马路,积极利用地面空间,为孩子创造游戏的条件,让幼儿在小的过道里同样可以玩一些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游戏。

案例美工区“燕子”:考虑到我们的教室比较小,所以在开展美工区“燕子”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柜子后面的空间,把燕子的示意图贴在柜子后面同时自制布袋当做材料袋, 孩子们只要搬一个小椅子坐在柜子后面就可以开展区域活动。

2.充 分利用椅子 、桌子等对学习性区域进行合理隔断

班级空间较小, 但是如果不隔离, 每个区域就会相互影响,但是如果再用栅栏等隔开,又会使教室显得更拥挤,因此利用现有的桌子、椅子对区域进行隔断,这样班级的弹性空间就相对变大,孩子的活动空间也相对变大。

四、如何适当地指导和评价幼儿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行为

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与记录,最后能适时、适度、有效地介入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型区域的教育功能,对于有效地开展学习性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中, 教师首先要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注重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适宜的指导。

(1)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和能力较弱的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2) 在评价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 , 以及展示幼儿的活动成果。

评价的范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个别化讲评、小组化讲评和集体化讲评,个别化讲评是“以点论点”,小组讲评、集体化讲评都是“以点带面”。

篇4: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关键词:数学教学;序号;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认知上的特点,要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作为教学目标,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在游戏中学。将教育活动游戏化,可让幼儿在游戏中激发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游戏中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就以幼儿中班数学1~10的序号学习为例,谈谈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一、教育游戏化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作用

绝大部分幼儿在上学前没有经过学校正规的数学教育,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能机械背出数字顺序层面,他们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其实都是相当有限,若幼儿园老师只是单纯对数学数字的书写、排序,简单加减运算等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的话,很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或者根本听不进去的现象,时间久了反而会引起对数学学习的反感,对幼儿以后系统接受小学、中学的数学教育造成影响,因此幼儿园的数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众所周知的,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吸引力的游戏中的话,可以通过幼儿对游戏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和掌握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幼儿数学1~10的序号教学中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学习的实践分析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可以很流利背出10以内的数字顺序,也可以较熟练地将这些数字排成倒序,但是当老师要求学生按照倒数的顺序进行排排站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当幼儿中班在上1~10的序号数学课时,老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制作图像幻灯片,没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手绘或者打印一些图片,画出一个有六层,每层有十个房间且每个房间都住有不同小动物的一个动物之家。再分别在一张卡片上画出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在课程开始之后为幼儿营造一个帮小动物们回家的情境,并一一为幼儿展示动物之家和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们。这时,幼儿看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可爱小动物时就会表现得很激动,很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都会集中在老师说的话中。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尝试着说出每个小动物的家都在哪一层的哪一个房间里。游戏情境中的幼儿就都会积极地帮小动物回家,在一次次的帮助中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做卡片让幼儿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之外,老师可开展的游戏教学活动还有很多。例如,为幼儿再创设一个去小动物家里做客的游戏情境,老师说:“小朋友们,动物之家的小动物们要求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呢,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去的话要先按老师要求的顺序排好队哦!”然后老师就要每一个幼儿安排特定的顺序,有的是正数第三位,有的是倒数第五位,總之是从不同的方向安排小朋友们的顺序,让小朋友们自己进行排序站位。即便有的小朋友的站位会发生错误,老师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并适当引导他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幼儿不仅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游戏的快乐,也真真切切地学会了从不同方向准确辨别数序的技能。

从知识层面来说,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是最简单和基本的,并不要求幼儿可以有多少数学知识的积累,但是对幼儿园学生的数学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游戏化中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冰雪.数学游戏增强判断力[J].独生子女,2005(05).

[2]张峰.幼儿园数学游戏10则[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18).

篇5: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

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种头饰.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

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

1玩火车: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

2小剧院: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5看一看第几层,第几号住的是谁?

教学反思: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儿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教学准备充分;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篇6: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的数》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数字

2、学习按顺序观察的方法

3、遇到困难乐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内容:

A组:游戏:找数字(选自《快乐家园》)

B组:游戏:有趣的数字

教学形式:小集中活动

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将幼儿分为A、B两组,两组活动同时进行,10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A组:活动前请小朋友将图卡上的电话剪下来,自制图片;1——10的数字卡片一套;268、470、146等大数卡一套;

漂亮的摸盒一个,幼儿教案《10以内的数》。

B组:1——10规范数字卡片一套,拟人化数字卡片一套,由数字组合成的魔术师头像画一张,画有1——10个物体的图片一套。

教学过程:

A组:

1、激趣:出示数卡,认读数字1——10。并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能看到数字,引导幼儿对数字发生兴趣。然后出示数字卡片,268、470、146等,边将卡片贴在墙上边请幼儿认读。

2、促思:电话机上有哪几个数字?请幼儿找一找这部电话上少了哪三个数字,把它们连起来念一念,看一看墙上哪一张卡片是电话中缺少的数字卡,解决教学重点。

3、导学:游戏:摸盒找数字。每个幼儿每次从盒中任意摸出一张电话卡片,并在墙上找相应的数卡,答对者再摸一张。游戏可反复进行,以此完成教学重点,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了解幼儿思维方法及其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适时指导,突破难点。

4、活动小结(略)。

B组:

1、认识书写规范的数字。看一看,数一数,每张图片上的物体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规范的。)并请幼儿想一想这几个数字长得像什么?

2、找一找1——10还少哪些数字?先请幼儿凭着自己的记忆找,若找不到可请幼儿闭眼,教师慢慢地念已出现的数字,帮助幼儿找到空缺的数字。重点区分“6”和“9”,并找出10和其它数字的不同,强调1在前,0在后。

3、认识拟人化的数字,帮助幼儿形象记忆每个数字的外形特征。

4、辨别书写不规范和摆放不规则的数字,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把这些数字靠在一起,你们看变成了什么?找一找魔术师身上都有数字几?这些数字是魔术师的什么?”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大胆想象。

5、活动小结(略)。

篇7: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2.扩充对数的认识,知道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3.对基数和序数现象感兴趣,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情景,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难点: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能区分基数第几和序数第几的不同。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感知10以内基数的含义和序数的含义

2.物质准备:(1)教具:“动物与房子” “数字卡片”,小熊手偶一个,各种物品的图片或实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写有序号的入场票。(2)学具:”动物与房子” “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火车卡片,各种物品的图片或事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

3.环境准备:森林小区房子,布置编有顺序号的小板凳。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张邀请函)“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邀请函)“对,这是小熊寄来的邀请函,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请我们小朋友去他的家里做客,玩游戏,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排好队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念儿歌《旅游车》

2.集体活动

(1)数高楼,复习10以内的基数.:老师:“我们到了森林小区了,这里的楼房可真多啊!一起来数数有多少栋楼房吧!”请幼儿数一数森林小区共有多少栋楼房,每一栋楼房有几层,并用数字做上标记。如,一栋楼房有8层,就在房顶标上数字8

(2)找找小熊家,复习10以内的序数。老师:“这里有那么多楼房,小熊家里住在哪里呢?我们来打电话问问小熊吧!”(教师用手机打电话给小熊,询问地址)“小熊说他的家里住在森林小区大门从左往右数第四栋第五层。”请幼儿找一找小熊家在哪里。

(3)小熊请客,区分10以内的基数和序数。找到小熊家。(出示小熊手偶)小熊:“欢迎小朋友,请坐吧!今天是我4岁的生日,妈妈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可是我不知道妈妈给我买的这些东西各有多少个,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吧!”小熊出示各种物品,然后分别送给指定的小朋友。如,出示五块糖果,然后把五块糖果送给从左到右数的第七位小朋友。以此分发各种物品,使幼儿熟练区分基数和序数。

3.游戏活动: 游戏“开火车”。小熊:“吃完了好吃的食物,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小熊给每个小朋友发10张动物卡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和一张火车卡片。先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多少只小动物。二胺后从火车头往后给火车厢编号,再根据小熊的语言指示帮助小动物上车。如,“请小狗上第五节车厢”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加强幼儿的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熟练程度。

4.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动物与房子”。小熊“今天来到的客人太多了,小动物们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住了,请小朋友们帮助为小动物们安排住房吧!” 第二组:游戏“我说你做”幼儿两人一组,帮小熊招待客人并送食物,如一个小朋友说“请把四块蛋糕送给第二层的客人”另一个小朋友就拿四块蛋糕送给第二层的客人。两人可以互换角色玩游戏。第三组: 涂色练习。请幼儿根据序数的顺序,将食物卡片涂上指定的颜色,送给小熊当生日礼物。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在体能活动中,请幼儿数一数每一队有多少位小朋友,再说一说谁站第一个,谁站第二个······由此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练习。

2.家庭延伸: 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讲述自己家住宅楼一共有几层,自己家又住在第几层。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的掌握难以理解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转换。我设计了“小熊请客”这一情景。让幼儿们在他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幼儿操作丰富的材料、大胆、主动的去探索。把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实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切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这节课如果让我在上一次,我会在第二个环节让幼儿会区分基数与序数后,在对基数与序数后的概念做一小结,在第三个环节会让幼儿说一说那个数字是基数那个数字是序数。

篇8:幼儿园中班学习10教案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 诗歌由于主题单纯, 语言简洁,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韵律美, 深受幼儿喜爱。而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激发爱学诗歌的情感, 是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目标。过去, 教师通常使用挂图片作为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载体, 幼儿则多是通过倾听教师示范、跟读多遍等形式被动地学习朗诵诗歌, 而在仿编、创编诗歌时幼儿仍然会感到有困难。为此, 我就如何能更好地进行幼儿诗歌教学指导, 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使幼儿能真正主动地去理解诗歌, 感受它的美, 开展了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运用图谱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诗歌语言简洁, 概括性比较强, 句式结构明朗, 特别是中班的诗歌内容, 在原来小班十分形象、直观的语言中增添了许多想象的成分, 在语言表达上也更加丰富、优美。而中班幼儿受理解诗歌内容和掌握句式结构方面的能力限制, 继续过多运用重复跟读的方式教学, 难以为幼儿所接受, 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为解决这个问题, 我尝试了运用了图谱导读的方式。利用图谱直观形象的特点, 设置启发式的问题, 引导幼儿主动观察, 从被动式理解转变为主动式理解。

比如, 在诗歌《摇篮》的教学中, 我先出示了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图片, 让幼儿猜一猜谁和谁是好朋友, 为什么?小朋友被我的提问一下子吸引住了, 他们讨论得非常认真, 还说出了许多理由, 接着我让他们自己把图片摆一摆, 一个简单的诗歌图谱就在小朋友的手中诞生了, 根据图谱幼儿就主动地理解了诗歌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培养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有自信心”。因此, 我们在语言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幼儿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

在中班诗歌《家》教学同课接龙的研讨过程中, 我发现前两次两位老师在教学中也都通过提问、解释、图片比较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清清”“密密”这两个词, 但是幼儿在复述时仍无法掌握, 究其原因是教师用口头讲述或是图片等传统的方法让幼儿被动理解, 幼儿虽然嘴巴说懂了, 可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理解, 造成了在复述过程中再碰到这些词还是不会说。要是能让他们自己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 他们的印象一定更深刻, 于是我运用让幼儿自己设计图示的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表达词义的卡片, 运用时自己选择最能准确表达词义的卡片, 这样幼儿就轻松又有趣地突破了难点, 理解了词汇, 还记得特别牢。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 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只有这样, 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激发。其中, 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更重要, 在诗歌教学中我首先致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 积极评价幼儿的回答, 让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

“你说的对。”“不对。”这些肯定或否定的语气语调在过去的活动中经常使用, 可是, 有一次我在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也配合地很好、很主动, 可是在接下来的师生互动回答问题的环节中, 老师经常用“不对”“错了”评价幼儿, 甚至对回答错误的幼儿持一种不耐烦的态度。结果, 原来想发言的幼儿害怕自己说错了就不敢举手了, 而原来胆子小的就更不敢发言了, 整个活动的活跃气氛一下子变冷清了。后来, 另外一个老师执教中, 在幼儿回答之后, 就算是错了也没有直接否定, 而是采用了“是这样吗?你再想想”等亲切语气引导幼儿, 鼓励他再想一想, 正是这种宽松的精神环境使幼儿踊跃发言, 气氛活跃, 师幼保持了良好的互动。有了这次的感受, 我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时, 都提醒自己不能急于否定幼儿的回答, 要认真倾听幼儿的阐述, 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多用“再想想、再试试”等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幼儿, 用鼓励的指挥棒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因此, 在诗歌《家》的教学中我提问:“为什么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说:“因为小鸟爱在天上飞。”显然她的回答是不正确的, 其他的小朋友都笑了起来, 她的脸也立刻红起来。这时, 我没有马上否定她的回答, 而是对小朋友说:“刚才依然小朋友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说明她在很认真地思考, 我们是不是要先鼓励她呢?”小朋友都鼓起掌来了, 依然小朋友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我又接着说:“小鸟很喜欢在天空中飞翔, 那为什么它的家是在树上呢?再想想?”于是小朋友又更加积极地动脑筋, 自信地举起自己的小手。我想, 这正是因为营造了平等和谐的氛围, 尊重幼儿, 才能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让幼儿有话愿意说。

三、重视多感官教学, 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多感官感知”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 对幼儿听觉、视觉、动觉等各个感官进行刺激, 从中有效地调动幼儿的视、听、味、嗅、触觉多感官的感知活动, 从中既多角度丰富幼儿感知经验的积累, 又直观形象地激起幼儿的兴趣, 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 在诗歌《小雨点》的教学中, 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小雨点落下“沙沙沙”的感觉, 并把它用声音表现出来, 我除了播放录音让幼儿感知雨声外, 还让幼儿在活动前观察小雨点落下的情景, 在幼儿朗诵时我又用手势动作表示雨点落下的节奏, 使小朋友能够通过听觉、视觉、动觉等多感官地感知理解“沙沙沙”的含义, 幼儿兴趣浓厚,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调动。

又如, 在诗歌《秋叶》的教学活动中, 为了让幼儿理解秋叶的各种不同形态, 我把活动转到户外, 先让每个幼儿到操场上捡落叶, 玩落叶, 观察落叶, 有的小朋友用嘴巴吹, 有的小朋友把叶子从高处往下扔, 而后让幼儿总结“你捡到的秋叶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举着小手回答:“我捡到的秋叶像一只蝴蝶会飞。”“我捡到的叶子在地上睡觉。”“我捡到的叶子会摇来摇去。”正是因为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诗歌中本来比较难理解的句子一下子就掌握了。

上一篇:一语下《识字5》教学设计下一篇:高三一轮复习金属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