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简介

2024-04-17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简介(共5篇)

篇1: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简介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842年由荷兰国王William二世创建的“皇家工程学校”,1986年被荷兰政府正式命名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自建校160多年以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硕果累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工程师、科学家。今天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拥有教职员工近6000人,其中2300名科技工作者,65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2800名支持人员,和200多名教授,在校生约13000人,其中有近1000名国际学生,已成为荷兰最大的工业技术学府,教学科研质量享誉全球,被称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学院”。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得到包括美国工程技术学会――America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在内的许多国际技术组织的认可。每年,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有185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有近4000篇论文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治学严谨、注重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探讨最新前沿科学理论已成为该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主导思想。

技术创新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各个系/专业有许多研究小组外,学校还有三个被荷兰教育、科学和文化部认可和支持的研究所。另外,学校还与其他大学共建8个研究所,其中6个是荷兰国家级研究单位(Depth Strategy Studies).该大学还与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工业技术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与许多跨国公司和知名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因此许多学生有机会在这些机构中完成部分学业或研究工作。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具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科研设备,顶部附满绿草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一百多万册藏书和大量的期刊杂志,学生教师可以免费借阅。学校还有许多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自己的芯片生产厂。学校还有许多运动场所和设施供学生使用。学校的所在地-代尔夫特,是荷兰的历史名城。荷兰王室的创始人-William of Orange就是在代尔夫特开始执掌政权的.直到今天,荷兰王室的家族教堂仍然是在代尔夫特。荷兰著名画家Johannes Vermeer和显微镜的发明人Van Leeuwendhoek也都是在该诚出生,成名的。代尔夫特生产的瓷器-Delft Blue曾是欧洲王室专用的瓷器,在欧洲享有盛名。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专业设置:

其专业设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如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生命科学和技术、系统与控制、应用数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能源、自动化、微电子、工业设计等专业。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校优势:

★享有“欧洲麻省理工”和“中国清华”之美誉

★荷兰规模最大的理工大学

篇2: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简介

出生年月:1946

籍贯:荷兰登海尔德

学历: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赫拉尔杜斯·霍夫特1946年生于荷兰登海尔德。197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在乌得勒支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79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丹尼-海涅曼奖。1982年获得沃尔夫奖,同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霍夫特和他的老师韦尔特曼因70年代作出的“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就而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牢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计算物理量。

众所周知,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后二者又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为了研究夸克,50年代制成了第一台加速器,这标志着现代粒子物理学的诞生,科学家首次可以研究如何轰出新的粒子及其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物理学家们提出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它将所有基本粒子分为夸克、轻子和互换粒子三类,前二者在后者的参与下产生强力和弱力。但是最初物理学家们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模型,因此很多人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感到悲观。但是年仅22岁的霍夫特在他的老师韦尔特曼指导下,从1969年开始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在他们1971年的文章中成功地严格证明电弱统一理论是可以经过“重整化”而消除其中所有的“无穷大”的,从而证明弱相互作用也能和电磁相互作用一样地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接受实验的精确检验。这是人们对弱相互作用了解的一个飞跃。自那时起,人们不断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对电弱统一理论进行精确计算,做了大量预言。同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也对大量电弱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精确测量。近年的分析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电弱统一理论成为本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大的划时代的成就。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还预言了顶夸克(当时还未发现的第6种夸克)的质量为171.4gev左右。后来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找到了顶夸克,直接测量的顶夸克质量为174.3gev左右,与上述预言相符甚好。这也是电弱统一理论精确计算的一大成功。

篇3:代尔夫特 自制皇家陶

代尔夫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的六个据点之一。东印度公司横贯大洋的年代,中国的瓷器也随着茶叶、丝绸等引入荷兰(据说当时之所以将瓷器运上船,是为了让船体更重,保证海上安全),并且成为荷兰贵族把玩器具。因为中国瓷器太昂贵,加上中国境内战乱影响产品外销,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开始仿制景德镇青花瓷,最终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不过代尔夫特蓝其实是介于青花瓷与陶之间的蓝陶(Delft Blauw)。代尔夫特在十七世纪鼎盛时期有数十家蓝陶厂,如今则只剩下一家。

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建立于1653年,荷兰制陶业的巅峰时代。代尔夫特蓝陶一直受到皇室的亲睐,并于1919年被荷兰皇室授予“皇家”称号。如今蓝陶厂的制品标志,是一个小瓶子和一个“J”字的组合体,小瓶符号据称是蓝陶厂第二任主人的设计,字母“J”,来自于19世纪重振工厂的新主人优斯特(JoostThooft)的名字缩写。在这一标志上,还有Delft的名称,左右两边是画师名字缩写和年代编号。这个标志是鉴别代尔夫特蓝陶真伪的重要依据。蓝陶厂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如果在底座标志上有个小小白色缺口,则意味着这是二次品(second choice),相对而言它的质量不是那么“perfect”,价格会低不少。还有一些final sale的产品,它们往往是上一年度的存货,折扣会更低。这在商店中都会明确标注,不让你吃冤枉亏。

建议购买的商品是画盘,1915年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第一件蓝陶画盘,之后圣诞画盘成为了代尔夫特蓝陶的一个传统。通常圣诞画盘被做成两种规格,直径为25厘米的大盘,或者18厘米的小盘。每一年画盘都会被绘上独特的图案,放在家中是件不错的摆设。除了购买蓝陶制品,在蓝陶厂还可看到蓝陶制作的过程,也可上一堂实践课,自己在陶片上作画,蓝陶厂烧制完工后再寄回给你。你可以完全自己创作,没什么绘画天分的,根据提供的模板描摹也行。我们奇怪为什么作画时用的颜料是黑色的,画师说这其实是一种含有氧化钴的特殊颜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变为蓝色。

如今,每年荷兰皇家亦会订制特别款画盘。荷兰皇家的订制款很容易识别,它会使用橙色的皇家色。在蓝陶厂可以见到一些与皇家有关的展品:荷兰皇家一旦有新生儿,便会订制小礼物,所以你可看到蓝陶的小摇铃,是为皇家新生儿准备的,还有皇室成员结婚时的蓝陶盘。郁金香花瓶模样虽然有点古怪,却是退位不久的荷兰女王最喜欢的,高低错落的每一个插花口都可单独储水。我们自己在陶片上作画时,也有机会蘸上一点皇家色,自制一件皇家蓝陶。

篇4:代尔夫特:没有绯闻的冬季

他姓冷,名寒冰,我不知道他的父母为什么要给他起这样一个让人听着就会浑身哆嗦的名字。留学生的聚会上大家都叫他冷公子。

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不喜欢他,说不上为什么,或者仅仅是那头漂染成黄色的长长的头发?

他过来和我说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对他的反感在悄悄增加。

“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黄皮肤黑眼睛的他顶着一头黄头发字正腔圆地对我说英语,虽然是在异国小城代尔夫特,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假洋鬼子的鄙视。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学生会组织的摄影作品大赛的颁奖晚会上。他的一幅作品得了二等奖。作品表现的是夕阳下的运河和吊桥,有些西洋画的风格,也有些中国古诗词的意境。说实话这幅作品我还真有些喜欢,如果它的主人不是这个在中国人面前顶着一头黄发说英文的冷寒冰,也许我的感觉会更好一些。

10月到了,我参加了学生会组织的一个旅行团,去周边的几个国家做为期5天的欢乐游。

在旅行团我再次碰见了冷寒冰。

他竟然是这次旅行的组织者之一。

我原本不打算理他,但他老熟人一样笑嘻嘻地过来打招呼,我又不能太冷淡。

在接下来的5天里,我无时不被冷寒冰这三个字围绕着。几乎旅行团的每一个人都在夸他,关于他的能干,他的合理安排,他的幽默,他浑身散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对着美丽的风景,看着忙碌而快乐的冷寒冰,我悄悄问自己:“对于这个冷公子,你是不是有些偏见?有些以貌取人?”

在萨尔斯堡,旅行团将度过本次旅行的最后一个夜晚。

在湖区的一个安静的旅馆咖啡厅里,不知什么时候,冷寒冰坐在了我的身边。

他要了一杯啤酒,笑着说:“不打扰你吧?”

我摇摇头,依然没有同他搭话的欲望。

“你对我有意见?”他轻轻喝一口酒,笑着问我。我发现他笑的时候,左边的脸颊上竟然有一个很好看的酒窝。

我摇摇头,淡淡地说:“我们不是很熟。”

“你应该姓冷才对,你总是给人以拒人千里的感觉。”他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点点认真。

我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分了,我只是有些看不惯他,我们之间并无过节儿。

我笑了笑,忍不住还是有些尖刻地回了一句:“没想到你的中文说得还挺好。”

他一下子明白了我疏远他的原因所在,拍了拍脑袋,说:“原来你一直记着我那天打招呼的英语呀!一来我是说惯了,你知道,英语不好的人总是喜欢显摆的。”他一边自贬,一边笑。

旅行结束以后,我和冷寒冰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代尔夫特是一个小城,留学的日子又很单调,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相约聊天。

冷寒冰慢慢成了我宿舍的常客。他的厨艺很不错,我和室友公用的厨房开始有了一些人间烟火的气息。

我也开始慢慢地有些依赖他。买电话卡、二手自行车,转换插头,给笔记本电脑重装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慢慢都落到了他的头上。

我知道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会是什么,其实留学生当中这样的事情是常见的,两个人彼此感觉不错,然后恋爱、同居、搭档过日子。

我不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对这样的日子也不能说没有过向往。好在冷寒冰也从来没有明确地向我表白过,于是我们就这样又像朋友又像恋人一样相处着。

2

11月的时候,冷寒冰忽然和我的联系少了起来。我是一个矜持的人,和冷寒冰的关系也没有到那个份上,面对他数天的没有消息,我保持着沉默。

第5天没有他的任何消息的时候,我的心中开始有一丝牵挂:他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晚上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你好!”他接电话的时候没有一点内疚和意外,仿佛我们昨天还曾联系过。

我只能让自己的语气归于平淡:“没什么事,就是我的电脑出了点问题,原本想让你帮我看看的,如果你忙就算了。”

“今晚我有点事,明天上午我过去看看。”他回答得轻轻巧巧。

第二天上午10点,冷寒冰轻轻按响了门铃。我尽量让自己以平静的姿态去开门,却还是担心一夜的未眠会泄露我的秘密。

电脑本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冷寒冰几分钟就搞定了。他静静地看了我几分钟,说:“你好像有点疲倦。”

我若无其事地掩饰:“是啊,这几天一直在开夜车,作业赶不完,电脑又出问题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他点点头,说:“我去给你煮杯咖啡。”然后轻车熟路地打开了我的冰箱。

咖啡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的时候,一种温暖的感觉竟然也同时包围了我,我忽然不想拒绝代尔夫特寒冷的冬天里这丝丝的暖意。

冷寒冰给我的咖啡加方糖。他漫不经心 地用小勺轻轻搅动着咖啡,说:“没想到你这些天这么忙,幸好我没打扰你。巴黎来了一个朋友,我陪了几天,本来还准备请你一起活动的呢,幸好没叫你,否则肯定碰一鼻子灰。”

轻轻巧巧的几句话,将他这些天的失踪原因交待得清清楚楚,并且责任变成了我的。

后面的日子里,我和冷寒冰言归于好。准确地说,是我自己言归于好,就冷寒冰而言,他从来没有同我闹过别扭。

冷寒冰对我时而热情如火时而漫不经心,我感觉自己完全被他左右了。有时候他会一天找我很多次,有时候又会几天不露面。他从来就没有主动向我解释过不露面的原因,但如果我问起,他又总能给出一个非常恰当的理由,并且让我觉得自己问得很多余。

3

进入12月的时候,我的室友搬走了,我一个人住着一套带厨卫的一居室。空间更自由了,房租也成倍翻上去了。我想找一个人合租。

有一天,冷寒冰忽然对我说:“要不我搬过来吧,正好我的房子也到期了。”

我有些意外:“可我的房子只有一间卧室呀。”

冷寒冰坏坏地笑了,说:“你出国一年多了,没有见过两个异性合住吗?”

我摇摇头,很直接地说:“我不一定排斥这件事情的本身,但是,我现在对你依然有排斥。我不能欺骗自己。”

冷寒冰的眼中有一丝失望,但转瞬即逝。他点点头,说:“忘掉我说的话吧。我去厨房把刚买的那条鱼打理好,晚上做一锅热鱼汤给你喝。”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冷寒冰音信全无。

我本来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表现,但这一次我有一些不安,我一直在想是不是那天我对他的拒绝伤害了他。

外面圣诞节的气息已经很浓了,许多人在采购,看着那些高大的父亲带着孩子去选青翠的圣诞树,我忽然有了一些冲动。我没有打电话,直接去了冷寒冰的宿舍,我想邀请他和我一起在我的小屋里度过平安夜。

冷寒冰不在。他的室友,一个越南男孩友好地告诉我,他搬走已有五天了,然后给了我一个地址。

新地址很远。坐在电车上的时候,我的心里甚至有了给他做一顿圣诞大餐的冲动。对冷寒冰,也许我真的是太冷了,冷得不像他的女友,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

我在路上买了一盆水仙。捧着那些含苞欲放的嫩黄色花蕾,我的心情突然明媚起来。我按响门铃,门自动打开。上二楼,一个头上顶着许多红色卷发器的女孩打开门,说:“不好意思,我正在做头发。请问你找谁?”

我找谁?我愣了一下,很快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不起,请问冷寒冰住这儿吗?”

“是的,他刚搬到我这儿。”女孩热情地让我进屋,对厨房喊了一句,“阿冰,有人找你。”

“等一下,鱼正在油锅里呢。”

两分钟后,冷寒冰从厨房出来了。看见我,他有一瞬的震动和不安,但很快便神情自若了。

“曼妮呀,稀客。你怎么找到这儿的?是我原先的那个越南室友告诉你地址的吧。本来想给你打个电话的,可这几天忙得一塌糊涂。”

我勉强笑了笑,说:“我买了一盆水仙花送给你们,不知道你的女朋友喜不喜欢。”

那个女孩乖巧地过来接过花盆,说:“谢谢,我非常喜欢。在国内的时候,每到过年妈妈就买水仙花回来。”

“晚上在这儿吃饭吧,我今天做了雪菜黄鱼,正宗的上海口味。”冷寒冰客气地说,仿佛我真的只是一个相熟的给他女友送水仙花的朋友,这几个月来我们近乎恋人的相处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了。

“不了,我晚上还有事。知道你新居的位置就好了,以后有时间我再来拜访。”说完我匆匆地离开了这幸福地沉浸在人间烟火气息中的一对新人。

西欧的冬天天黑得很早,外面的积雪已经很厚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还在空中像精灵一样飞舞着。我的脸特别热,心却感到特别冷。一些冰凉的东西从脸颊上滑过,我知道那是我的泪水,不是雪花。

圣诞前夕的夜晚,我,孔曼妮,一个平凡渺小的中国女孩子,就这样在热闹的异国街头清冷地走着。我知道自己伤心不是因为那个被人称作冷公子的男孩,而是因为爱情本身,我被华丽外衣下虚幻存在于自己心中的爱情本身伤害了。

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在华人华侨联谊会上再一次看到了冷寒冰。像第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见到他的时候一样,他还是顶着一头染成的黄毛说着英文周旋于一些新认识的女孩子之间。那个喜欢我送的水仙花的女孩不在他的身边。而飞短流长中,关于冷公子的故事,也在大家一边饮酒一边窃窃私语中变得显山露水了。冷寒冰其实一直都是我第一次见面时凭直觉感受到的那种人:才华横溢,却又浪荡不羁;他的身边永远不缺女孩子,他又从来不会认真厮守某个女孩,在感情的世界里,他永远是一个探索者和匆匆过客。和他同居过的女孩很多,但时间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会超过三个月。他不一定厌旧,却绝对喜新。

冷寒冰老熟人一样地同我打了个招呼,然后消失在旋转的舞池中。那一刻我忽然没有了一切感觉,同冷寒冰交往的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仿佛真的只是一场荒唐的梦境,这一次,我们真的只是萍水相逢。

代尔夫特是一座古老而安静的欧洲小城,留学的生活单调清苦却又充满诱惑。差一点让我迷失的,不是这个感情上的浪子冷公子,而是我自己的脆弱和孤独。好在,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我又回到了清醒时分。

新年里的孔曼妮,依然是一个勤奋自尊的好女孩。代尔夫特的冬季,没有绯闻。

篇5:代尔夫特:凝固在时光中的风景

这是一座17世纪的小城。天空中,大块大块灰白色的云朵压得很低。近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河里有船,河上有桥,岸边有三三两两的人。对岸灰红色房屋的倒影投射在水里,远处露出教堂的尖顶。

这就是荷兰黄金时期的杰出画家弗美尔的代表作《代尔夫特的风景》的画面,这幅画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风景画之一。

几百年之后,时过境迁,画面上的很多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小城仍如画中一样静谧美好。

代尔夫特是荷兰南部城市,位于鹿特丹和海牙之间。中世纪初,小城诞生在人工水道边,名字来源于荷兰语“挖掘”。开始只是个小村庄,慢慢演变成重要的市集中心。1246年,它被伯爵威廉二世授予城市权利,成为荷兰最早的城市之一。

小城被运河围绕,由小桥连接。河畔、桥上、街边、门前,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简单朴素的,花枝招展的,是交通工具,是装饰品,也是移动广告牌。乍一看小城有点儿像阿姆斯特丹,难怪被称作阿姆斯特丹的缩影,但少游客,更安静。

17世纪初,代尔夫特是荷兰的绘画、艺术、手工业和科技中心。1602年,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公司之一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办公室,贸易蓬勃发展。繁荣兴盛的城市滋养了众多艺术家,其中,弗美尔的名字和代尔夫特最密不可分。

弗美尔1632年出生在代尔夫特,43岁病故并葬身于此,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他擅长用色彩表现空间感和光影效果,作品主要表现17世纪荷兰的风土人情。他一生总共完成40余幅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34幅,如今散布在世界各地。

当地的弗美尔纪念中心一幅原作都没有收藏,只有34幅画的复制品,但展示了画作背后的故事,并还原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进入馆内,犹如步入400年前的代尔夫特,可以感受到当时浓厚的学术和艺术气氛。游客可以在工作室体验“暗箱”,感受画家如何捕捉光线、还原色彩和构图。

售票处有纪念邮票出售,工作人员骄傲地说,这种邮票只有我们这里才有。邮票上印的是弗美尔广为人知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中少女转身回眸时那眼神迷茫、朱唇微启、似笑非笑的神情,300多年来捕获了无数观者的心。少女衣着简单朴素,却戴着光彩夺目的金色珍珠耳环,这使得她的真实身份以及和画家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

在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兰的笔下,这些疑团变成一个哀伤的爱情故事:一个为繁重生活所累而萎靡沮丧的30多岁画家和一个美貌穷困的17岁帮佣少女互相吸引,却只能用眼神交流,最后少女嫁给了年轻的屠夫,画家以少女为原型创作了这幅传世名作。

英国导演彼得·韦随后把它搬上了银幕。他带着摄制组来到代尔夫特,从保存完好的弗美尔故居中获得灵感,拍摄了这部如诗如画的电影。剧中少女由美国著名影星斯嘉丽·约翰逊扮演。以美艳著称的斯嘉丽戴上珍珠耳环、穿上17世纪少女的朴素服饰时,倒也惟妙惟肖。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去荷兰旅游时看到了弗美尔的画作,大为倾倒,在给朋友的信上写道:“在海牙博物馆看见《代尔夫特的风景》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见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油画。”他把这个经历写进了其巨著《追忆逝水年华》。书中写道:唯有艺术,可以重寻时光。

的确,荷兰的黄金时期就停留在弗美尔的画上,凝固在画中人的衣饰、屋里的摆设、建筑的外貌以及城市的风景里。而时间又何尝不是普鲁斯特作品的真正主人公?在他笔下,时间呈现不同形态,带着质感、温度、气味和声音。

具有使时光停步的魔力的,不仅有弗美尔的色彩和普鲁斯特的文字,还有代尔夫特著名的陶瓷。借用当地旅游网站的夸张说法,在代尔夫特呼吸的都是陶瓷!博物馆、艺术廊、工作室、商店,处处可见精美的陶瓷艺术。

代尔夫特的陶瓷制造起源于16世纪末,由于邻近的安特卫普的没落,众多陶瓷工匠逃到这里,另起炉灶。最初流行的是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风格的陶瓷,17世纪初,中国陶瓷被东印度公司浩荡的商船队载入港口,迅速风行。陶瓷工匠们开始模仿中国陶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代尔夫特蓝陶,流传至今,成为当地著名旅游纪念品。这种蓝陶很像中国的青花瓷,令远道而来的我们倍感亲切。不过,亲切归亲切,因为太眼熟,反而引不起我们的购买欲。

代尔夫特的内城不大,却集中了无数风格各异、令人垂涎的餐厅。我们好容易选定了一家餐厅,菜单却是荷兰语的。问漂亮女招待有没有英语菜单,她甜美地笑着说,没有,但我就是你们的私家翻译。接着,就用流利英语介绍起餐厅特色菜来。想起在西班牙塞利维亚旅行时,一次在一家小餐厅吃饭,邻桌客人请女招待拿英文菜单,招待转身拿了一本西英字典来,客人气愤地放下菜单走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简介】相关文章:

作为一个艺术研究文本的卡米耶·克洛代尔09-10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读后感04-15

上一篇: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杨师道,中书寓下一篇:a字母写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