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2024-04-11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连一本薄薄的回忆散文集中都充斥着满腔愤慨之情,及见其他那些杂文、小说集的锋利。讽刺有魅力,当然,在鲁迅笔下,那叫艺术。

小学初中的语文教材,每本都有鲁迅的文章,大概多数都选自这个好听的名字——《朝花夕拾》,琢磨久了也想,夕拾的朝花什么味?

酸。的确,看鲁迅的文章有点酸,什么酸?心酸。你看《父亲的病》,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

甜。不说阿长与鲁迅过年时行礼的温馨,也不说看社戏、看五猖会时的快活热闹,单提起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童趣,一切感受的天真浪漫,一切体味的亲切柔情,又似乎搭上了独特的鲁氏桥,进了甜美的童年故乡。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阿长、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的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出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趟过的《朝花夕拾》。

辣。鲁迅的本色。辛辣的笔风,自然会有其笔尖直指的人群。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凛然一个顶天大汉的形象,对反对、守旧势力的抨击与嘲讽是毫不留情。譬如对陈、徐两人犀利、刻薄的讽刺,入口微辣,入肚却穿肠荡胃,甚是寻味。

咸。泪水的味道。朴实感人的散文,就足以催人泪下。旧事的点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深思的心灵。(读后感)

篇2: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其实我是很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书的。因为他的书中蕴含着许多我们无法在现代所能够寻觅的到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还有那令现代人所向往的童年生活。

而《朝花夕拾》却正好包容了先生所有的写作特点。

美好,天真,稚嫩,对爱的领悟,对现实的安慰凝结成了这一代著作。其中,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不少文字以外的东西。

碧绿的菜畦,轻捷的叫天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先生童年的美好;

相信传说,相信“怪哉”虫的存在,让我们理解了孩儿的天真;(长妈妈把心爱的小隐鼠踩死,小鲁迅对长妈妈的不满,也都使我们沉寂在儿童的童言无忌,两小无猜的幸福当中。

而我们民族的巨人,对于爱,对于现实却又有另一番独特的看法。

爱,无非就是对朋友的爱,对亲人的爱。朋友,这本书里我是没看到几个先生很好的朋友,只是在日本留学时作为先生老师的藤野先生和被先生“讨厌”的范爱农罢了。但是作为先生的老师和同伴,先生对于他的老师倒是相当的尊重的。因为他们都是与先生奋斗在同一战线的伙伴,战友,都为中国的光复而努力着。

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日本人,相信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并对先生特加关照,着表示着他相信和信任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而是相信和信任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所以先生对他侍奉有加。

范爱农同志,作为先生的同志,也应该算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一名中国人的尊严而死,先生也对其十分的想念与尊重。

篇3: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问:读书是务虚功吗?

答:教师每一天都在反复使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文化学养。打拼事业, 核心点是打拼学识和学养, 换言之, 打拼文化。假如文化库存枯竭了, 事业就搁浅在沙滩了, 精神就窒息在暗室了, 呼吸就喘息在高原地带了, 此时的人就该唱《义勇军进行曲》了。

教学里有学识。在理想课堂上, 师生的思维唤醒, 激情迸发, 心路畅通, 天性舒展, 思想碰撞, 灵感互动, 智慧彰显, 自信膨胀, 表达淋漓, 一言以蔽之, 是鲜活的生命活力与生命气象泉涌般凸现。

育人里更有学养。对学子的理性分析、目标导引、对症下药、精神给养、心灵滋润等, 皆需渊深的学识积淀。有位诺贝尔奖得主回答“你为什么能成功”时说:我得益于小学老师教会的做人准则而成习惯:吃饭前先洗手, 不说假话, 做错了事要改正, 承诺了的事要做到。足见为师之识。

学养, 主要靠阅读得来。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溢的城市才能成为真正的家园。”

有人说, 读书是虚功, 实则不然。书卷在手, 书香扑鼻, 书味沁肺, 书趣迷人, 如饮琼浆润心, 似服灵药提神。

问:阅读的能量能感知吗?

答: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不刊之论。书中有无穷的知识智慧, 不尽的思想精华, 取之不完的治学奥妙, 用之不竭的为师之道, 有可借鉴的方法路径, 有信手拈得的忠告启迪。

阅读是寻觅珍宝, 储蓄财富;承启文化, 驱散愚昧。阅读升华人类, 阅读改变未来。读书之于人, 有润泽效应, 如水之浸润, 润物无声;气之弥漫, 随器成形;光之照耀, 悄然给予。

潜心攻书, 看文章, 研读思想理念、人物传奇, 其中精华之点就像一束束神秘的光焰, 总会把生命映亮。平时, 这些神秘光似乎被搁置遗忘了, 但当面对谜团或思路堵塞时, 这光焰会随时随地喷射而出, 点燃心灵火苗, 砥砺精神锋芒, 给迷惘以明示, 解疑窦于危机。这束束光焰就是精神财富、心空的太阳。如果没有阅读, 永远不会横空生出生命之火、精神之光。

问:教师为何要与书为伴?

答:读书是和高贵结伴, 与智慧谈心, 同醒悟亲吻, 与追求齐翔, 极大地丰富精神库存, 卷动思维浪花, 改变生命状态, 优化知行美感, 让人做心灵充实、人格高雅、头脑智慧的现代人。

德高智博的教师是学生永恒的财富, 是学生终身的大书。他们为学子展示巨大的发展空间, 创设神奇的修炼天地, 任学生在其间闪展腾挪, 奔跃飞腾, 冲击极限。师者若无文化资本, 就没了本事, 还拿什么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以身示范?

劝学生读书, 自己却对阅读不屑一顾, 弃之如敝屣;要学生交流读书, 你与同人交谈社会乱事、时尚名牌, 偶与学生谈书竟闹出驴唇不对马嘴、匪夷所思的笑话, 怎能给孩子的心灵播洒阳光, 将他们带到圣地?

问:教师生涯中哪些书不可或缺?

答:一是学科专业书, 建立学术高地的“孵化器”。这些书犹如精品细粮, 需要慢嚼细咽, 来厚积学科知识, 激活学术智慧。

二是人文科学书, 如文学、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书, 竖起健全人格的“定海神针”。这些书好像粗粮, 粗细搭配, 营养齐全, 方能广开视界, 全息思维, 纵横支撑, 多元建构。

三是教育理性书,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书, 娴熟把握教书育人的“游泳术”。这些书像金钥匙, 应用在教育、教学践行中, 打开一扇扇心门知窗, 搭建师与生的情感虹桥, 让快乐充满校园。

问:学生的阅读路标如何确立?

答:学生阅读的路标是教师。教师向学之气, 拂来学生的勤学之风;教师渊深之养, 润泽学生的聪慧之心。有嗜书如命的老师, 必有酷读似渴的学子。教师竖的标杆有多高, 学生模仿乃至超越就有多高。因此, 教师是学生每日每时读的书, 名师、高师则是学生终身必读的书。

问:不阅读的后遗症是什么?

答:当下, 许多师生缺失阅读兴趣, 久而久之便以为:阅读不多啥, 不阅读不少啥;升学不考阅读, 择业不察阅读;人生之旅, 一切不误, 从少到老, 什么也不缺。

不阅读果真什么也不缺?否!

不阅读, 知识仓库常常显现出狭窄贫乏, 缺失学识的广角镜, 视野里自然没有广阔的地平线;兴趣一般表现为索然无味, 缺失对学习与生活的足够动力和敏锐感悟力。

不阅读, 头脑属于应用性的, 思维单一, 思辨力弱, 缺失想象力的灵动迸发与联想力的随意飞翔;智力大都呈现平面结构的, 就事论事, 生命缺少诗意的栖居与创意的精彩。

不阅读, 情感往往有几分苍白, 热情流失, 激情蒸发, 缺乏广度的人文关怀和深度的大爱情愫;人性或少或多地沾染上暴躁、轻浮等不和谐元素, 缺少一盏焕发着尊重、理解、怜悯、宽容、慈善的美丽的心灯, 人格不够健全, 遇难受挫易变态走形, 心空缺失七彩的光芒与明亮的太阳。

况且古今中外, 人类创造如此丰富的书典, 精深的思想, 灿烂的文化, 倘不被我辈认知、赏识、吸纳, 我们岂不枉活一世, 为自己制造一个天大的遗憾?

问:有效阅读当冲破几道关?

答:首先当点燃起阅读之火, 让师生书香盈袖。柳斌先生曾著文赞扬河南省许衡中学校长张璧宏力倡读书的高行。张璧宏深信“读书使生命更精彩”的命题, 将校图书馆办成文化的灯塔, 将读书作为文化的特色, 师生读一本他读3本。他读在头里, 用在头里, 写在头里;疾呼读书, 检阅读书, 彰显读书。读书唤醒每一颗昂进的灵魂, 砥砺每一个鲜丽的人生。

其次, 多种举措拓宽阅读之路, 让师生开卷有益。黑龙江省哈工大附中徐秀珍是一位高人文品位的校长, 她在任职的几所学校里, 下发文件规定阅读, 赠给教师人手一册必读书规范阅读, 交流读书心得促进阅读, 表彰师生读书标兵助推阅读。她打造的教师队伍, 温文儒雅, 厚德博识。她育出的众多学子, 视界宏阔, 德才兼备。

再其次, 用校本课程硬性定规阅读, 让书香飘溢校园。山东省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为解决学生没时间读、没好书读、不知如何读的三大顽症, 制定《阅读课程标准》, 列阅读为课程。学校还举办读书交流会、学术报告会、“阅读之星”风采展示、学生自主出版各种刊物来张扬阅读风尚。

问:阅读可达几重境界?

答:喜爱阅读, 生出兴趣, 为入门阶段, 是阅读的第一境界, 其意象好像“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深爱阅读, 渐成习惯, 为深化阶段, 是阅读的第二境界, 其意象近似“漫卷诗书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还乡”。

酷爱阅读, 融入人生, 为自动阶段, 是阅读的第三境界, 其意象犹如“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处非刀尺”。

篇4:关于读书的思考

同处在奴隶社会时期,当伯利克里鼓励雅典人民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讨论时,我们却在奋力为上古流传下来的晦涩文字做注解做阐释。希腊人在公元前5世纪时就能在阿波罗神殿里刻下“人啊,认识你自己”,我们却直到19世纪还在虔诚地“奉天承运”。古希腊每举办一次奥运会就要全体休战(要知道,这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而我们却从来没有对力与美表示过敬意……

我开始反思:我是否真正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一直以为,我周围的这些就是整个世界,以为中华文化就是文明的全部。可是,我读过更多的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视野是多么狭小,自己是多么幼稚,大千世界还有那么多我不曾了解甚至不曾想到的东西。我还需要学习更多,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不仅是历史文化,还有科学技术,所有世界上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我都想知道。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了解世界。

于是,我开始阅读各种著作,从《万物简史》到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从《名人传》到《海底两万里》……正是这些著作,引发了我的又一次反思:我是否真正理解我正在使用着的文字?从识字开始我就学习阅读,但是我读过的那些都是真正有价值的书吗?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或许能告诉我更多关于世界的真相。

当代的我们,能对日后的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对后世影响至深。古希腊的民主传统使得西方的民主进程比我们迅速得多,而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缺乏对人自身的关注,缺乏创新精神。

带着思考读书,读过之后思考,我想我明白了什么是读书、我为何要读书、怎样读书。

篇5: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1

这本是鲁迅先生所写的,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因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所以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书题中“朝花”是指散文记述的对象——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夕拾”是指鲁迅主体的写作时间与方式。这本“朝花夕拾”每篇都带有导读,能让读者更深层的邻略文章的精华。

《狗·猫·鼠》中表达了鲁迅对猫的仇视,书中有一段道“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从这里面可以看出鲁迅仇恨猫是因为猫对弱小的欺凌。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以猫的特质讽刺某些人一旦抓住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折磨别人。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筝》,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不太懂童心,认为玩风筝的小孩长大后没出息,从而折断了弟弟辛辛苦苦做的蝴蝶风筝。长大以后在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籍上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悔及想去弥补时,可他却也长出了胡子。问及此事,他已全然不知,不怨了。遗憾深深地埋在鲁迅心里。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情,大人认为对学习无用的东西都是垃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朝花夕拾》是一部很棒的散文集,我买的是同心出版社,封面很美,能让人静下来慢慢品味书香。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散文虽然为数不多,但是篇篇精彩纷呈,意味深长,在中国文坛上脱颖而出,久盛不衰,其灼灼的光华照耀着每一个用心阅读它的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的集结,也是他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这十篇散文读来引人入胜,令人手不释卷,字里行间包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但是很多隐晦难懂的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透彻。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为我们呈现出的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在一块看似毫不起眼的断砖下面可以藏着许许多多的惊喜,长妈妈讲的光怪陆离的故事使小鲁迅信以为真,而他被送进书塾之后调皮捣蛋,好奇心极强的孩子心性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喜欢问老师稀奇古怪的问题,喜欢爬到书屋后的花坛去折腊梅,还喜欢捉苍蝇喂蚂蚁……

这是不禁使我联想到了自己脑海中的那些令人难忘的趣事,还记得以前一年级的时候,我随着几个小伙伴在社区花园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棵光秃秃的、其貌不扬的小树,我们决心好好打扮它一番,让它焕然一新,变得光彩夺目,于是就采摘了许多娇艳欲滴的花朵、青青葱葱的绿草、娇小可人的果实来装点小树,待我们大功告成正沾沾自喜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时,一阵狂风风吹过,花朵青草随风纷纷飘落,果实们也随大势所趋,“咕噜噜”地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小树变回了丑陋的样子,狂风过后,只剩我们几人傻愣愣地呆在原地……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观察蚂蚁,发现它们经常搬家,认为它们是不满意自己的房子,于是找了朋友商量着给蚂蚁们造几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新房子,我们搬来了很多小石头,搭了几个“迷你堡垒”,还采了几朵花当装饰品,然后拨开草丛“邀请”蚂蚁们搬入新房子,可我们觉得少了点什么,前思后想了一阵后认为是缺少食物,我们为了几只苍蝇东奔西跑,弄得灰头土脸,回到“房子”旁边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不禁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认识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鲁迅,勾起了我对七彩童年甜美的回忆,《朝花夕拾》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过去与故人的怀念、对黑暗的憎恶,这其中的一个个故事还待我慢慢品读,美妙动人的童年乐曲正等我执笔谱写,希望成长之后的我回味过去时,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自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咸用最真实的笔调展现给世人。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3

这个暑假我看了鲁迅写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它是鲁迅写的唯一一部回忆录。人们都说鲁迅的文章如匕首,犀利得很,果不其然,书中爱憎分明,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得淋漓尽致。

初看狗猫鼠,还以为是讲动物的,其实不是。狗猫鼠里十分详细地讲了自己仇猫的原因,这个原因很有趣,竟然是它偷吃了儿时鲁迅饲养起来的可爱的隐鼠,其实隐鼠不是猫吃的,而是他的保姆不小心踩死的,但鲁迅这仇已记下来,不能改变了。

真正精彩的在于《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管人命的实质。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明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总之这本书里倾注了鲁迅的回忆和心血,文章深奥难懂,很多字词都很“奇怪”像骇人(惊骇)、罢(吧)、甚么(什么)这些的,很难理解。虽难理解,但还是推荐这本书,它是中国文学的璀璨的明珠之一,鲁迅也将长活在人们心中。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4

狄德罗曾经说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是呀,只有读书,才会让人变得聪明。在暑假期间,我也读了一本书,叫《朝花夕拾》,清晨的花傍晚时再去摘,会散发淡淡的清香,韵味无穷。一如作者幼年的时光到了暮年再去细细回味。书中有不少是对童年温馨的回忆。不同的童年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这一章节。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文中的大致内容是:鲁迅家后院有一个很大的院,叫百草园,那里面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椹。还有许多小昆虫,例如胖胖的黄蜂,轻捷的云雀,还有在唱歌的蟋蟀……这里就是他的乐园。那还有一个关于美女蛇的传说,一看到这“美女蛇”让我又害怕又忍不住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传说。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完这个传说,还好是个比较完美的结局。(你想知道什么传说吗?自己去看书吧,哈哈!)

他写的景物栩栩如生,读着读着,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虽然捕不到很多;又常听保姆讲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这不禁是我想起我的习作来,每次都那么枯燥,读起来索然无味。哎,开来我真得多读一些名著,好好学学作家们的文笔。最终,鲁迅先生被送到了“三味书屋”里去读书,结束了在百草原的自由生活,过起了无趣的读书生活。先生对他们很严厉,有一次鲁迅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结果,先生很不高兴地说:“不知道!”有时候还要他们罚跪,跪完后再叫他们读书。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的私塾这么严厉,动不动就会被罚,而现在就不同了,现在我们读书的条件多好呀,不但学校的学习条件非常好,而且还有下课的活动时间。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

认真读完这本书,觉得获益匪浅,怪不得有人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才会获益不少”。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5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则在鲁迅写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写他的童年和年的回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在《朝花夕拾》中,给我最深的一篇则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过的,但这也时时刻刻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鲁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童年和青年过得好或坏它都会留给予们回忆,所以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篇6: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等五篇,以亲切动人的笔墨,各各记录了社会生活的一面,几乎每篇都是一幅浓淡相间、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或世态画。《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本意在追怀旧日的师友,却也写出了海外生活和革命运动的片断,境界更为开广。

要点1:

《朝花夕拾》所收文章都是回忆性散文。散文是最个人化的一种文体,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相对轻松、闲静,因而笔触也相当自由:或兴致勃勃回忆童年往事,或谈家乡戏曲中的鬼,或深情忆人,或坦露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痛苦~~~文风自然亲切,感染着你,你仿佛看见鲁迅先生记忆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电影,那些或美丽或伤感或诙谐的画面,--在你眼前闪过.

要点2:

篇7:《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体会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体会

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体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在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两个由当时社会造就的人物。一个下层的劳动者,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阿长,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思想毒害的结果,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昏暗。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范爱农,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追求革命,当时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人民从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这两个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反照,人们受尽黑暗的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才有了我们现

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脑,繁杂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闹革命。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鲁迅爷爷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爷爷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读《朝花夕拾》心得体会

“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不寂寞,不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都不知所措。”我喜欢这句话,这是一个浮躁喧嚣的年代,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能让心真正地安静

下来,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鲁迅的《朝花夕拾》,让我读到了一种温暖,一种真实,一种亲切。

在谈及鲁迅的时候,可能更多的人停留在对鲁迅的评价上,他犀利的笔锋,他严肃的面容,他嫉恶如仇的豪迈。鲁迅真的像传说中那样需要我们仰视吗?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真实平凡的鲁迅。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重提,以及对所处的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他将回忆与现实交织起来,真切地宣示自己的瞬间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流程,那些在鲁迅生活历程中曾留下印记的人和事都一一流泻于笔端。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可以了解鲁迅在过往的生活中,有快乐,也有悲伤,也可以知道鲁迅的生活中曾遇到了一些给予他帮助的人。

鲁迅的童年并不神秘,甚至和我们的童年一样丰富多彩,他有个小隐鼠的宠物,鲁迅也喜欢看热闹,看迎神赛会中的“五猖”神和“梅姑”神,还有看戏,画

画,在雪天捕鸟,绣像,看神话故事,尤其爱看带图案的故事书。鲁迅最大的快乐在百草园,百草园其实一个长满草的一个乐园,可是童年的鲁迅却有本事让它变成一个乐园。这种本事就是童心。它可以令单调无趣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在童年的鲁迅的眼里,油蛉是个歌手,而蟋蟀是会弹琴的,一旦听说何首乌长得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就非要拨出它的根来看看,在冬天的百草园,则在下完雪后捕鸟。

鲁迅自己也说“回忆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细细品读鲁迅的散文,我们似乎还能读到萦绕在鲁迅内心的阴暗的回忆:自己幼时自己心爱的小隐鼠死掉了,可爱的小白兔被猫吃掉了,充满了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卖给了别人,渴望去看五猖会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有机会读书学校却是乌烟瘴气,学了知识什么都

做不成,在日本遇到了藤野先生,却为了医治国人的精神病苦而与之离别,朋友范爱农穷困潦倒,落水而逝……

我们在读到这些的时候,知道了鲁迅的过往的生活中不仅仅都是快乐,还有一些感伤,甚至在读到感伤之处,还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发生在鲁迅生活中的快乐的事、感伤的事都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鲁迅,最平凡的鲁迅。

美好的人和事总是能长留心间的。当一个人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最先想到的是哪些人呢?肯定是那些对他一生有着深远影响的人,比如说保姆长妈妈、老师藤野先生。在鲁迅其他里所描述的女性,都是带有讽刺之意,但只有长妈妈,鲁迅她更多的是敬意。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故去,足以令人怀念。对鲁迅一生有着重大影响的人还有另外一个人,是藤野先生。他用他的爱影响着鲁迅,用爱感染着鲁迅。鲁迅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好的医生,离开了他敬爱的藤野先生,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藤野先

生值得鲁迅先生记住一辈子。他在精神上引导着鲁迅。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一个以写《呐喊》、《彷徨》那些沉痛深刻的小说杂文著称的鲁迅为什么突然写了这样一部风格迥异的书呢?

鲁迅自己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在污浊的空气中,作者除了继续不妥协地战斗之外,回顾童年,回顾求学时遇到的充满博大爱心的老师,回顾求学时相惜的朋友,对于鲁迅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这些人与事是作者心中的一片净土,是他精神上的一个家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鲁迅,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鲁迅的作品,这份最初的感受是可贵的,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当我们再次翻看鲁迅的作品,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们也许都会渐渐理解和喜欢这位伟大的作家。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体会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对自己儿时的回忆,通过对儿时的追忆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这篇关于《朝花夕拾》的心得就是对他的感受。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篇。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

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很熟悉的作家。可是,忽然发现,我只不过是对这个名字熟悉而已,并没有读过鲁迅的作品。所以,今天,我把《朝花夕拾》看完了。

作品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散文集,作者通过一种回忆的形式来反映自己的心路历程,也通过一些侧面的事情来描绘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从农村到城镇,从故乡到他方,从祖国到异国。作者用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社会的那些不好的事情进行了很真实的讽刺,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不公待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对胸怀博大的异国老师充满的敬意之情

作品中我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这段回忆如一串五彩的项链,作者通过了一些很好的描写、与真实的回忆使这串五彩项链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在百草园里拔植物、听一些神话故事、拍雪人、捕鸟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令我向往,在书屋中看先生入神的读书,在书屋后的园子里玩耍,都令人羡慕。通过看了这本书,我已知道了鲁迅儿时的快乐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不希望被封建制度所束缚的性格。作品完完整整的展现了鲁迅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还记得那位黑瘦的、八字须、戴着眼镜的藤野先生吗?他的那种严谨的教学态度、忘乎国界的高贵品质,令我钦佩!

通过这本书,我终于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了,因为唤醒中国人灵魂和救治中国人肉体相比下来,还是唤醒国人的思想重要!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读一下这一本好书!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体会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

在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的日本的求学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潮起潮落。读《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这是—篇纪实性的。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

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的关键,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

篇8:关于“读书”的话题

说实话, 我并不擅长做校长, 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 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交给副校长们去做, 我集中精力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对教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 并非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 或看校园有没有小桥流水、台榭亭阁, 或题词、绘画、雕塑, 而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可以流传下去的教育故事和学校是否有书香气。”

我校在学生读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我们实施了“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每天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又如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几个开放式书吧, 将上千册书放在教学楼过道旁和休息区, 学生在课余只要想阅读, 随手便拿到书, 而不需任何借阅手续。关于教师的阅读, 却不十分理想。我找教师谈心, 问他们为什么不愿读书, 教师说了N多理由。我归纳出不读书的“理由”大致有几点:第一, 太忙, 没时间;第二, 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三, 不知道读什么;第四, 有的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第五, 年龄大了, 读了记不住。

要倡导读书, 必须扫除思想障碍。针对教师的“理由”, 我通过教工大会、各类座谈会、个别谈心、书信等, 给教师一一作了回答。

关于“太忙, 没时间”, 我告诉他们, 我们无论多忙, 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 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必需, 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只要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需, 养成习惯, 那么无论怎么忙, 我们都会有时间读书。关于“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我认为, 教师的阅读分两类:一类“学以致用”的阅读, 如各类教参, 这类阅读是应该的, 甚至是必须的;另一类“无用”的阅读, 或叫“非功利阅读”, 如哲学、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等, 这类阅读不为备课, 而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应有的精神世界。教师被称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应想想, 自己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而这取决于我们广博的阅读, 包括“非功利阅读”, 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那些“教育以外的书”, 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无用”的阅读, 关系着每一堂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关系着在学生眼里, 我们是否拥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关于“不知道读什么”, 我给教师推荐4类读物:一、教育报刊, 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等, 让教师随时了解全国的教育同行在想什么、做什么;二、教育经典, 我重点推荐《陶行知教育文集》、《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 让教师直接与教育大师进行精神对话, 感受最质朴最原本的教育真谛;三、儿童读物或校园文学, 包括写学生的书和学生写的书, 如杨红樱、秦文君、曹文轩的书, 还有韩寒、郭敬明的书。其目的是让教师能从文学的角度, 获得一种儿童的思维, 了解并走进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四、人文书籍, 如《历史深处的忧虑》、《民主的细节》、《书斋里的革命》、《一句顶一万句》、《野火集》等, 让教师有一种开阔的人文视野。关于“有些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 我从两方面回答, 一是比起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 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 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 真是一种享受;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他的教育著作深入浅出, 用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 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 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 而“深刻”往往是通过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二是的确有不少教育理论晦涩难懂, 我也曾为读不懂这些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士时, 导师朱永新对我说, 读不懂, 不一定是你理解力有问题, 而是作者本身就没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懂, 因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好懂。朱老师说, 读不懂就别读好了。我如今也这样对教师解释, 有些译著我们读不懂, 不一定是理解力有问题, 很可能是作者没把理论表述清楚, 还有就是翻译的问题。关于“读了记不住”, 我对教师说, 记不住有什么要紧?没人叫你记呀!除非要考试, 平时的阅读不需要记的。记不住书中的句子, 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 这么多年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 你能都回答吗?显然不能, 因为你没记着。但你吃的那些东西就没有营养吗?青年时, 我背了许多唐诗宋词, 现在好多都忘了, 然而这些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养料已化作我的血肉了。

对教师最有效的引导, 是我本人的阅读示范。当然, 所谓“示范”并非我刻意为之的举措, 而是一种客观效果。因为我当不当校长都很喜欢读书, 只是当了校长后, 我的这一爱好, 对教师来说就成了一种“示范” (其实说“感染”更准确) 。通过教工大会、网络博客、座谈交流、个别谈心……我情不自禁地给教师说我最近读的书, 不少教师被感染了, 随后会去买这些书, 如《孩子们你们好》、《南渡北归》、《八十年代访谈录》、《中国当代八种社会思潮》等书, 都是这样进入教师视野并放在案头的。有一年国庆大假期间, 我和几位教师自驾游, 随身带了一本《中国天机》。一路堵车, 我不急不恼拿出书看了起来。教师们大为感慨:“这就是我们和李校长的差距!”我可以自豪地说, 在我的感染下, 如今有不少教师已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去年春天, 我和几个教师去北京出差, 回成都的3小时飞行中, 刘朝升老师一直很投入地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的教育》, 还边读边拿笔勾画。

对于教师阅读, 我主张“倡导”, 反对“强制”。我常常收到全国各地教师的来信, 说他们校长定期给每位教师发书, 包括我的著作, 发后要求写读后感, 还要考试。若不交读后感或考试不通过, 将与期末考核甚至和年终绩效挂钩。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我最初到学校当校长时, 也曾要求教师读我推荐的书, 写读后感发到网上, 每月一篇, 写了有奖励。于是, 绝大多数教师能按时完成。但我很快发现, 有个别教师的读后感是网上下载的, 虽然是极个别的, 可我十分反感。但我反思后认识到, 这是我管理的问题。因为我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逼迫, 在逼教师阅读的同时, 也是在逼个别人作假。想想我自己的阅读体验, 读到好书, 自然想写点东西, 但更多的时候, 是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如此读读写写、勾勾画画, 不正是阅读的常态吗?为何不把这种个人阅读的常态, 变成学校阅读的常态呢?于是我改变策略, 取消了原来的规定, 不要求教师必须写读后感, 即使写了也没有奖励, 而是不定期检查教师读过的书, 看上面的批注, 哪怕没批注也不要紧, 有勾画也行, 只要有阅读的痕迹就可以;甚至没批注勾画也不要紧, 因为我时不时组织读书沙龙, 让教师互相推荐所读的书, 或围绕同一本书谈各自的体会。慢慢地, 教师们渐渐习惯于阅读了, 而且是真阅读, 不是假阅读, 即没有强迫的读后感, 阅读成了一种心灵的飞翔。

对引导教师读书, 我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 我喜欢买书赠给教师, 有时甚至自掏腰包给教师买书。但后来我发现, 有的教师得到书并不读, 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 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 何必急呢?于是, 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 而是借书。教师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时, 我请教师在我书橱里选一本喜欢的书, 写上借条, 我提出阅读期限和要求:一周内读完, 在书上批注勾画, 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这样提要求, 你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 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迹的批注, 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等退休后, 我把这些书赠给图书室, 成为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 100年以后, 我们都不在人世了, 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 那时学校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迹的书, 会有怎样一番感慨?我们留给后人的, 不仅仅是图书, 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文化。”

组织教师读书, 要避免“一刀切”。我们对学生讲究“因材施教”, 对教师为什么要“齐步走”?我校教师读书分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全校性的, 这个“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提倡而已, 没有行政命令。每学期或每年给大家推荐一些读物, 教师们买来读, 不作任何要求。有人若问:教师不读怎么办?我说, 不读就不读呗!全校两百多教师, 有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教师不读书, 有什么关系?真实的不阅读比虚假的阅读强百倍!何况全校大多数教师在读书。

第二个层次是“读书会”。我们学校的“读书会”, 由教师自愿加入, 已经有100多位成员了。定期聚集交流读书心得, 推荐读过的好书。有时我还把教师组织到野外读书, 或是在某个古镇幽幽的茶楼, 或是在某个垂柳依依的湖边, 我们分成几个小组, 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推荐。一般是上午分组交流, 下午由各组推选出教师发言, 然后我给大家做一个读书讲座。记得有一次, 我的讲座题目是“读书使人幸福”。讲座中, 我给教师朗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 大家听得非常专注, 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 我仿佛回到了课堂, 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春风、阳光, 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 融进了胸怀, 陶醉心灵。

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教师沙龙”。我将入校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沙龙”, 人数在50人左右。我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他们成长。通常一月搞一次聚会, 选择空余时间, 有时是我给大家讲成长经历, 有时是大家围绕共读的一本书进行研讨, 有时是请优秀教师讲读书与成长的体会。那次, 郭继红老师为大家讲读书的时候, 青年教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郭老师, 神情特别专注, 当时我很感动。在如今喧嚣和浮躁的社会, 有多少双年轻的眼睛能因读书而如此神采奕奕?在我的博客上, 曾以《与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为题目, 记录了我和青年教师搞的一次读书活动。我曾用稿费给沙龙的青年教师买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赠言:“永葆你的童心和热情。”那次沙龙活动, 青年教师们5人一组展开热烈讨论。我参加了其中一组的活动, 看到大家手中的书都有许多勾画和批注, 圈圈点点, 我很开心。王晓萍老师说, 她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 是3年前刚进入学校时在开放书吧读的。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了第二次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雷敏、张蓉、雷莉、李娜等老师也纷纷发言, 她们说得最多的, 是书中这样一些观点:“对一个学生来说, 5分是成就的标志, 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 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一刻, 看到大家因为谈读书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我感到了身为校长的幸福。

下面是我校青年教师范景文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次春天郊外的读书活动:

“在我工作的第6年, 正好到了职业的倦怠期, 似乎看起来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自我感觉工作也做得不错, 但就是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来, 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那种激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着, 也没有想要‘突破’的意思。可就在这个时候, 李校长组织了一个读书会, 第一次活动是在春光明媚的郊外。我首先觉得这个活动很特别, 其次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有一个李校长给大家读书的过程。当他读到《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那个小男孩的案例时, 不知道是加了什么‘润滑油’, 突然间, 我开始重新思考, 我的大脑进行运转, 想了许多方法要去帮助那位老师解决问题。在听李校长读书的过程中, 迫使我主动去思考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 这样做是否是对的?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那样做有没有压抑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一些问题, 一层一层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来第6个年头对于我来说, 正是处于迷茫、倦怠的时候, 那天就好像是针对我的一次主题班会课, 李校长的讲话有感染力、真诚、有激情, 善于找到谈话的切入口, 他用读书、讲故事的方式开始深入心灵……我想这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技能。李校长以他真实的切身实践向我们讲述着。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 就好像迷雾中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 阳光照射了进来……”

篇9:关于读书问题的对谈

“你还象过去一样每天要看两小时的书么?”

“不行了,视力衰退,过去两小时可以看完的书,现在四小时、五小时也看不完了。”

“你比我大七岁,也已经过了离、退的年纪了,还看这些干什么?”

“年纪老了,可以不吃不喝了么?”

“那不一样,不吃饭肚子会饿,不读书……”

“说实话,在知识方面,我现在正饿得发慌。”

他有点茫然,好象不懂我的意思。这位朋友虽然是个军官,但他参军的时候已经高中毕业,也可以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但他一直自诩实干家,就是没有读书的爱好和习惯。他顺手拿起那本大概有五百多页的《浪潮》,掂了掂,问我:

“这是讲什么的?”

“讲的是对未来世界的展望,现在有一门新科学,叫‘未来学’。”

“未来学?未来……”

我懂得了他没有说出来的话,意思是你已年过八十,还有什么未来?于是我笑着说:

“我不是还能站起来和你握手,坐下来和你谈话么?今天不死,就还有明天,明天不就是未来么?”

“不跟你扯这些了,我问你,你是哪一年解放的?回到家里,不是说所有的书,都被抄光了么?”

“书,的确是荡然无存了,用卡车拉走了,经过交涉,七七年冬退回了一部分,其中有一部残缺不全的《资治通鉴》,我历史知识差,就利用这一段空闲的时间读历史,也觉得很有兴趣,而且得益不少,对我个人来说,读中国历史,感慨最深的是中国封建主义的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特别是宋明以来的道学和礼教的影响之深,为害之烈。我还想到,远古以来,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乃至一般市民,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颇不相同,他们都有一套相当高明的处世权术,也懂得做官之道。士大夫得意时则讲孔孟,失意时则讲老庄,或者逃禅学道,他们懂得怎样对上,怎样对下,怎样对同俦,怎样保护自己的官职。官僚主义是四化的大敌,是改革的大敌,但要彻底地清除它,看来也很不容易,老百姓是痛恨官僚主义的,但对它们硬是没有办法。”

“我同意你的讲法,别说大官大府了,连人民公社、生产队的负责人,官僚主义也很厉害,我们那里这几年‘包公戏’大流行,可能表示了一种人民的朴素愿望。……可是,你说的是读历史,怎么会和未来学连系起来呢?”

“这说来就话长,八○年以后,我得到了可以买内部发行书籍的权利,于是开始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这一类书很多,也有公开发行的,几乎整整看迷了一年,其中最花工夫的是丘吉尔的回忆录,这是一部‘大部头书’,这书没有丘吉尔特有的文采,但它的好处是言必有据,绝大部分材料来自政府和军方的档案,我从这里知道了雅尔塔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一些细节,知道了英美苏三国对战后世界的蓝图,知道了斯大林对中国问题的态度。这一来,兴趣就转到中国的党史问题上去了,于是挤时间读党史和有关的回忆录,正面的读,反面的也读,读了这些,我才恍然大悟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五年上海地下党三次大破坏的实情,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李竹声、盛忠亮这两个大叛徒都是所谓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的重要分子,才开始懂得了看事物——包括读历史也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具体实际,才懂得了照搬外国模式、不问具体情况、一切搞本本主义、一刀切的害处。”

“老兄,你讲了多少次‘懂得了’,‘才懂得了’,早已过去的事,‘懂得了’又有什么用处?”

“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什么想法?……”

“这,你怀疑我对三中全会以后一切决议的态度?”他似乎有点发怒了。

“我的意见是:‘觉今是而昨非’,不知道过去走错了路,犯错误的原因,尽管口头上讲拥护,今后在实践中还是会犯错误的。你在十年浩劫中受了委屈,吃了苦,不妥协,顶住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想问你,当你第一次接触到农业政策改革的实施,听到安徽、四川实行了三中全会的农业政策……例如‘承包’、‘个体户’、‘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时候,你怎样想,怎样看的,你一点都没有怀疑,一点都没有抵触?”

“那是有,这是老实话,还有人对我说,这会走回到资本主义老路上去的话哩。我是八二年秋收之后,亲自回到过去打游击的老区去看了一下,和当年的老房东谈了几天之后才明白的。那时那个村子的人均收入还刚到一百一、二十元,可是他们高兴极了,一个劲地问我现在的政策会不会变。这时我才懂得了土改之后,合作化之后,再说‘越穷越革命’这句话是错误了。”

“哈,你也说‘我才懂得了’了!”

“这是‘闻道有先后’的问题,和你谈的读书问题关系不大。”他反驳了。

“‘闻道’的‘道’是哪里来的?也用一句古话吧,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前一句,我你都做到了,但是不读书,感性知识不上升到理论,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懂一点历史唯物论,错误是会重复的,碰到新事物,又会犯错误的。”

“好,这一点我承认,回去之后,再把三中全会以来的红头文件再读一遍两遍……”

“这才对了,你也懂得了读文件的必要了吧,但是文件要读,理论书也要读,我劝你再学习一遍《实践论》和《矛盾论》,能下决心读一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当然更好。不过毛主席的那两本书的好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且容易懂。这两本书,我们读过不只一次了,但你不妨试试看,经过了十年浩劫之后再读,会有更深的体会。要认识我们这些所谓老家伙,就是书读得太少了,想得太少了,知识底子薄,于是就跟不上时代,我开头说的‘饿得发慌’,就是这个意思。你我都该老老实实地承认,解放以来,我们对知识这个问题注意得太不够了,智力投资太少了。”

“饿得发慌这句话,对我说是对的,对你这样的文化人,就不对了吧。”

“你对我的估价不对。我们这些二十年代的留学生所占有的知识,正如我国五十年代进口的机器一样,早已经老掉牙了,现在是八十年代,人家叫我们‘发展中国家’,这在语言学上是一种‘委婉语词’,或者‘模糊语言’,说得老实一点,就是‘落后国家’,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不久前,一位老同志颇有感慨地说:‘要是我们在解放初期,即五十年代肯下决心,象日本明治维新时下一个“教育敕语”,挑选几十万个二、三十岁的青年干部,让他们上学校读书,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精心培养,几十年之后,十万人中能出一、两千个郝建秀、李鹏式的干部,那么开创四化新局面,实现翻两番,就容易得多了,不幸的是逝者如斯,无可奈何了。’”

“这一点我同意,那,事到如今,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大力提倡读书。我们面临着‘第三次浪潮’,或者说科学技术上已经经过了三次‘产业革命’,现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迫在眉睫了,再不注意这个问题是不行了。”

“十八世纪英国有过一次产业革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至于第三次、第四次……?”

“对,十八世纪中期,说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吧,英国发明了蒸汽机,有了火车、汽船、皮带传动的机器,这是第一次产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评价这一革命时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科学发展没有停止,再过一百多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又发明了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可以把水力或火力发出的“能”输送到千万里之外,这就是人家所说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又发生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原子能的使用开始于一九四五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开始于一九四六年,这之外,当然还有外层空间的探索(宇航工业)、遗传工程、合成材料、激光科学等等。第一次与第二次和第三次比,可以说是如小巫之见大巫,发展的速度也大不相同。第一次到第二次之间隔了一百二十年,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只相隔了八十年,而现在呢,单讲电子计算机吧,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成于一九四六年,这部机器有一座洋楼那么大,一共用了一万八千个电子管,运算速度是每秒钟五千次,可是,时间只过了不到四十年,现在已经从电子管(第一代)到晶体管(第二代),再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第三代),又从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这种第四代的电子计算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在一块几乎方毫米的芯片上,集成几十万个元件,因此,它体积小,耗能低,运算快,可靠性高。三十八年(一九四六——一九八四),换了四代,每一代都是一次飞跃,是不是就此停步了呢,它还在飞,还在跃,日本人放言,要在一九九0年造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赶在美国前面,美国人当然不肯示弱。现在,微型计算机、处理机不仅已经进入了生产,而且侵入了学校、家庭、乃至文艺领域。‘计算机’这个名词是中国人给他取的(香港叫它电脑),今后可能要改一下了,因为它的功能已经远超过‘计算’的范畴,它开始进入了‘人工智能’,它会‘感觉’,谁也不能说它不会超过‘感觉’而到达某种程度的‘思维’。反正,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之后,科学的进步、变革,不会再用世纪计,不会再用年代计,而真的‘日新月异’了。科学是最活跃的生产力,生产力是要影响生产关系的,这些事,作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不关心、不理会是不行的。十二大以后,我们党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电脑’也已经不再是奇怪的东西了……”

“原来如此,所以你又想啃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的世界观是和我们不同的,他对‘第三次浪潮’可能带来的前景的看法,我们也不一定能同意。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前的十几年之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乃至上层建筑的变化。这对我国的四化规划,是一个必须密切注视的信息。”

“注意到了又怎么办?我们还这样落后……”

“还是一句老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我认为是有办法可以赶上去的。我最讨厌十年浩劫后颇为流行的民族自卑感。锁国是不行的,当鸵鸟是不行的,‘我行我素’,依旧搞‘十年、二十年一贯制’更是不行的,不要忘记‘扬长避短’这句话中的那个‘长’字。中国是有许多长处的,除了地大物博(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真正懂事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说这几年生活好起来了,主要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这是对的,可是在科学这个问题上,我们起步太晚了吧。”

“现在还不迟,只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执行十二大决定了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靠’科学,——这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智力投资分不开,不妒贤嫉能,不搞平均主义,十六年后翻两番是有把握的。我们不是在外国封锁的情况下,制造了原子弹、氢弹,发射和收回了人造卫星,从海下发射了导弹么?这些都是在被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做到的。中国人不仅不笨,而且很聪明,美国在电子计算机方面号称世界第一,但美国‘电子计算机大王’王安就是美籍中国人,美国不断吹嘘他们的宇航事业,他们宇航工业的高级研究员中有好几个华裔,高能物理方面更不必说了,丁肇中、杨振宁、袁家骗……可以数出一大批,连‘世界桥牌女皇’杨小燕,不也是中国人么?不久前报上大登的修瑞娟这样的中年知识分子决不是少数,问题还是在于坚持和认真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政策,选贤任能,信任科学,信任知识分子。从古以来对人类社会提供了多多少少发明创造的中国人,是一定能赶上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浪潮的。”

“今天报上看到,上海、广东,还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在应用和推广微形电子计算机了,我也相信,中国人是能对世界作出贡献的。”

“不止电脑这一门,在遗传工程(主要在植物学、医学方面)、宇航工程……中国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决不能算落后,只要安定团结,好好埋头苦干若干年,不管它第几次浪潮,中国是不会落后,也许还会冒尖的。”

“这一点我也相信,可是,象我们这样上了年纪,离开了工作岗位的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做些社会工作不好吗?对青年人做些爱国主义教育,讲讲我们年轻时代受到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讲讲我们前辈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辛,对了,假如你同意,讲讲学科学的重要性、紧迫性,不也很有意义么?”

上一篇:1圣诞节活动策划下一篇:红高粱读书心得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