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2024-05-21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精选9篇)

篇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整洁优美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推动我市改善和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重塑旅游形象,恢复市场信心,促进我市恢复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分几个阶段进行?

答:展开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深化阶段(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和提高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

3、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展开阶段、深化阶段主要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在提高阶段要开展好哪两个活动?

答:在展开阶段主要抓好城市容貌治理工程、乡镇整洁工程、村庄清洁工程、文明和卫生常识普及行动。在深化阶段主要抓好城市环境改造工程、乡镇容貌整治工程、村庄庭院美化工程、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在提高阶段要开展好“完善提高、健全机制”活动和典型教育示范活动。

4、旅游行业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口号是什么?

答:人人都是组织者,个个都是参与人

5、景区景点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景区游客中心、候车点、标识标牌、游客手册、游客须知、解说词、导游词、宣传光碟、触摸屏、门票等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做好践行工作,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同景区景点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景区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6、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七进”具体指什么?

答:具体是指: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景区、进家庭。

7、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三个集中整治”“三支队伍一个机构建设”指什么?

答:“三个集中整治”是指:集中整治乡容村貌,集中整治交通沿线、集中整治重点部位;“三支队伍一个机构建设”是指:建设职能化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市场日常保洁维护队伍。

8、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七项制度制定”指什么?

答:指的是:制定目标考核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督查问责制度、公共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社会民意调查测评制度、曝光制度。

9、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评价体系标准指哪“四化”?

答: “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10、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三节、三美、六不”具体指什么?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创工作环境美、家庭环境美、居住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

1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是什么?五乱指哪五乱?

答: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五乱指“摊点乱摆、车辆乱停、棚架乱搭、垃圾乱扔、广告乱贴”。

12、城市容貌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卫生保洁管理全面覆盖;二是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三是治理摊点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加强综合管理;四是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五是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

13、“门前三包”指哪“三包”?“五归”的内容是什么?

答:“门前三包”指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五归”是指: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

篇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

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县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社会想适应的环境、市政等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3、城市(县城)、乡镇、村庄要达到“四化”标准的分别是:

80%、60%、40%

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是:

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统筹安排,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是指: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是指:

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是指:

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

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通”是指:

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

1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改”是指:

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不”是指:

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丢。

1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五包”是指:

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文明、包安全。

1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归”是指:

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

1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美”是指:

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

1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六不”是指: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车辆。

16、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应达“七好”是指:

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管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

1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项具体工作”是指:

彻底解决“五乱”问题、搞好三个集中整治、建好五个方面设施、形成特色风貌。

1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个整治”是指:

集中整治乡容村貌、集中整治交通沿线、集中整治重点部位(城乡结合部)。

1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注重四提升”是指:

注重塑造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20、城乡环境治理“三打破三提高”是指:

是指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2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建设”是指:

交通管理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治污设施建设、商贸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

2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项制度”是指:

目标考核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督查问责制度、公共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社会民意调查测评制度、曝光制度。

2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字”目标是指: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24、城乡综合治理“两大工程”是指:城乡容貌治理工程、乡镇整洁工程。

25、城乡综合治理“一大行动”是指:

村庄清洁行动

26、城市容貌治理的重点:

一是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卫生保洁管理全面覆盖;

二是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

三是治理摊点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加强综合管理;

四是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

五是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

27、城市小街小巷、公厕、重点街道两侧建筑外观的要求是:

路通、灯明、特色、排水畅、环境整洁。

28、“乡镇整洁工程”的具体内容是:

以推进“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为重点,着力抓好乡镇卫生整治工作。

29、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是指:

在全省选择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乡镇、1000个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开展“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简称五十百千示范工程。

30、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一个达标”是指:

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全面达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示范要求》相关目标。

31、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三个率先”是指:

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率先达到同一层面的全国水平均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在村庄完成“两建”(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池)、“三清”(清垃圾、清污水、请乱建)、“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和“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工作任务;率先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3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四个到位”是指:

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设施配套到位、队伍建设到位,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3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市容环境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

34、“除陋习、树新风”中“五革除”是指:

一要革除作风懒散,不勤换洗衣物、乱摆乱放生活用品等陋习;二要革除卫生意识差,饭前便后不洗手、饭后不收餐盘,上厕不冲水,随意吐痰、吐口香糖,乱扔纸屑、果皮、烟头、杂物、乱倒垃圾、污水等陋习;三要革除行为意识差,交往不尊重他人、就餐乘车不排队、骑车进出校门不下车、乱写乱画、乱穿公路、公共场所嬉笑打闹、高声喧哗等陋习;四要革除环保意识差,浪费水、电、粮食、纸张等资源,不按规定处理包装袋、废旧电池,随意践踏花草、树木、草坪等陋习;五要革除公德意识差,吸烟、酗酒、说脏话、迷恋网络、破坏公私财物、违规使用电器等陋习。

35、“除陋习、树新风”中“三乱”是指:

乱吐、乱扔、乱倒。

36、“除陋习、树新风”中“五爱”是指:

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环境、爱生命。

37、“除陋习、树新风”中“八讲”是指:

讲道德、讲法纪、讲文明、讲卫生、讲友善、讲诚信、讲节约、讲奉献。

38、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主要应做到:

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爱护树木,每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并在自己的居室内外种植花草;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不购买、食用野生动

物,劝亲友不要到野外捕食飞禽走兽;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不要购买一次性使用物品,如筷子、剃刀、纸杯等,尽量选择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包装的饮料;购物时自己携带购物袋,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节约用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洗脸、洗澡、洗衣物的水可以冲洗厕所或拖地;不乱扔废电池;慎用洗洁精,选用无磷洗衣粉。

39、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绿”工作是指:

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增绿。

40、公民道德20字规范是: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1、社会公德的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2、全国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主题是: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43、《八荣八耻》的内容是: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4、文明礼仪教育“在家庭”应做到:

孝顺父母、仪表整洁、勤俭节约、言谈得体、端庄大方、善待邻里。

45、文明礼仪教育“在学校”应做到:

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组、尊重他人、主动合作、善于交流

46、文明礼仪教育在“社会”应做到:

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47、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是:

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

谈吐文雅、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48、“五讲”是指: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49、“四美”是指: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50、“三热爱”是指: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51、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应做到:

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不吸烟,并劝他人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不酗酒;经常锻炼;劳逸适度,生活有规律;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家庭和睦,注重优生优育;拒绝毒品和性乱;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保健方法。

52、良好饮食习惯主要包括

食前便后洗手;进食定时定量,少食零食;不吃腐烂变质和霉变食品,不吃毛 等水产品;不吃过烫食物,少吃冷饮;不暴饮暴食。

53、洗手“六步法”是指:

洗手时要先用清水冲洗双手,在手上均匀涂抹上肥皂,然后按“六步法”洗手:第一步是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是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摩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是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是一手握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是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是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最后用清水将双手彻底清洗干净。

54、健康行为“四不”是指: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便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不随地大小便。

55、健康行为“六要”是指:

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牙刷专用;要每天洗脸,毛巾分开;要喝开水,不喝生水;要自觉戒烟,不酗酒;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要经常锻炼,保证睡眠。

56、环境保护指标主要包括:

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城市气化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

57、除“四害”是爱国卫生运动中的一项内容,“四害”是指:

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58、世界森林日是:2月21日

59、世界水日是:3月22日

60、世界卫生日是:4月7日

61、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

62、世界无烟日是:5月31日

63、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64、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是:6月17日

65、世界清洁日是:9月14日

66、世界保护臭氧日是:9月16日

67、世界动物日是:10月4日

68、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是:10月14日

69、世界洗手日是:10月15日

70、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篇3: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

一、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的表现与危害

1.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污染了环境, 传播了疾病。

当前, 东北城乡每天要产出大量的生活垃圾, 尤其是城市垃圾产量更大。很多城市对垃圾的处理很不规范, 不但影响了市容, 还污染了环境, 而且传播疾病, 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企业废液排放, 直接污染农田与果树。

一些企业废液直接排放到农田、果树园、江河等多种水域, 造成了庄稼减产, 粮食、水果恶变, 鱼虾死亡。污染的农田产出的红薯、水稻、芋头等作物变质变味, 无法食用。有的鱼塘一夜之间, 上万斤的鱼死于工业污水, 可谓触目惊心。人、畜由于吃了污染的粮食, 患了怪病的事例时有发生。

3. 企业排放的烟尘气味污染令人窒息。

很多重工业企业的巨大烟囱每天要排放出大量毒性很强的烟尘和有毒气味, 造成了环境污染。尤其是一些化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气味污染性更强。有的烟尘直接污染农民的庄稼和果树。有的苹果由于受到化工厂烟尘的污染, 无法出售, 损失惨重。有的玉米叶子由于受到有毒烟尘污染而变黄, 产量大幅度减少。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 有的人由于呼吸了有毒烟尘和气体, 气管、肺部等内脏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有的花草树木已被熏死。

4.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令人忧虑。

在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城市, 汽车排放的尾气高峰的时候已经让人们呼吸感到困难了, 这种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 不但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 而且还是助推地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5. 家畜家禽放养成了疾病传播不可忽视的途径。

在农村, 很多地区家畜和家禽沿袭着放养的习惯, 不但使家畜家禽之间相互传播疾病, 而且人类也受到无法躲过的灾难。

6. 农药、化肥与除草剂的使用, 污染了土壤。

很多地区的农民种田使用除草剂, 土壤遭到了破坏, 土质渐渐恶化。不论是除草剂还是化肥和农药, 最终都要沉淀到土层底下或是随水排放到江海河流, 污染后患无穷。

7. 矿山开采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近些年来, 矿山污染不但危害着当代人的生活、生产和人身安全, 同时已经危害到子孙后代。如有的矿山产生的有毒物质, 一方面污染周围的村屯和庄稼, 而且还深深地污染到地下土壤和地下水, 产生了后患;有的矿山污染治理难度相当大, 已经不是几年时间所能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污染表现外, 燃放的烟花鞭炮、美容美发店、洗浴店等排放的有害气体和有害化学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造成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的根源

1. 认识不到位, 宣传滞后, 造成公众环保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 许多地方领导对《环境保护法》宣传教育认识不足, 认为搞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有的环保部门领导认为宣教工作投入大, 见效慢, 抓与不抓差距不大。还有的领导只注重作表面文章, 不注重实效,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致使《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始终漂浮在表面上, 没有深入人心。

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不到位, 办法不得力。

有的城市垃圾乱堆乱放, 清除不及时, 没有一项很好的治理措施和办法, 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治理机制。

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一些工业企业废液肆意排放、有毒烟尘到处飘落,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保部门心慈手软, 不肯下决心予以治理。有的职能部门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致使不法企业我行我素。

4. 对农村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耐心的宣传教育。

农村的家畜家禽放养,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人去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尤其没有人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的耐心宣传教育, 没有向农民讲清楚家畜家禽散放的危害和弊端, 致使农民随心所欲地散放家畜家禽。

5. 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专项资金和管理队伍。

近些年来, 有的地方对于污染严重的问题也比较重视, 并采取了一些有利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但是常常工作受制于资金的限制, 没有专项资金, 很多工作无法开展。也有的地区, 由于重视不够, 虽然设有环境保护部门, 但是没有深入基层抓管理的专业队伍, 污染问题严重了, 找不到具体管理人员。往往是谁都管, 又谁都不管, 推诿扯皮情况严重。

6. 对农民科学教育不到位。

由于缺乏对农民耐心、细致的科技教育, 促使农民无节制地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化肥等。农业科技部门没有将农民科学教育作为工作职能和责任。

三、治理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的对策

1. 提高认识, 强化宣传教育。

各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尤其是环保部门更应该把环保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在学法、守法上作表率、当模范, 做到依法行政, 这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 要千方百计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全面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 制定措施, 严格实施。

环保部门要联合地方各级组织, 尤其要联合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环保措施, 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的管理, 要根据实际,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并在工作中严格实施。

3. 严肃法纪, 违者必究。

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者, 首先要强化法律意识。对于执法犯法的环保部门有关人员, 要严格惩处, 绝不手软。

4. 建立机构, 常抓不懈。

要在县 (市、区) 和乡镇、街道建立环境保护与治理常设机构, 机构隶属于环保局领导。机构的职能除了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之外, 还要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5.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队伍素质。

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 搞好环保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可以采取定期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 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对权利较大的部门要经常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避免贪污腐败、为虎作伥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6. 建立专项基金, 确保工作开展。

环境保护与治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各级组织应建立专项基金, 基金来源一部分由财政拨给, 另一部分由管理机构自行创收解决。专项基金要严格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7. 联合国土资源部门, 强化矿山管理机制。

环保部门必须要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实质性的联合,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机制。对于矿山开采的各种手续都要严格把关, 对于矿山开采做好监督检查。

8. 加强汽车管理, 降低汽车流量。

篇4:浅谈如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关键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措施;问题;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1.我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情况

近年来,隆德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按照统筹城乡、标本兼治的整体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手段,以完善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美化净化为重点,使整治村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基本完善,居住条件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在“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重大事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目标和要求,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开展。

(3)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的部门较多,各乡镇、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区、市、县直部门(单位)结对帮扶行政村的帮扶作用,要与农村道路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公路绿化项目、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相结合。

(4)巩固成果,建立机制。各乡镇要一手抓整治工程的实施,一手抓制度建设。重点要以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为突破口,严格实行领导挂钩、干部包干责任制,督促指导环境卫生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采取聘请固定的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定期收集、集中处理,并建立村民卫生公约,成立村民卫生理事等办法。

(5)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年底,从监察、建环、财政、审计等专业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验收组,对各乡镇整治规模、质量和效果进行考评验收,根据考评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责任人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进行行政问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2)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五乱”治理有待深化。

(4)场镇、村庄容貌有待改善。

4.深化治理,巩固提高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继续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化”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4.1突出整治重点。

(1)突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区及场镇街道、场镇边河道的整治,提升整体形象;加快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场镇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能力。

(2)突出提高居民素质。加强文明、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关心环境,治理环境,爱护环境。

(3)突出加强卫生整治。认真搞好市容卫生管理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突出治理“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完成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4)突出强化乡镇容貌整治。以实现“乡镇容貌优美”为目标,加快乡镇容貌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快乡镇驻地一条街容貌整治,实现村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展示小城镇形象。

4.2着力推进“四结合”。

(1)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一要科学规划。二要依法行政。三要严格监督。

(2)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一要突出重点。二要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投入为保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对接,积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服务工作,尽早尽快纳入项目计划。要进一步深化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抓好审批。审批环节要体现精简效能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力度,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程序,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审批的“绿色通道”。

(3)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一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县、镇(乡)、社区(村)三级的管理职责,明确城管、建设、工商、卫生、环保、交通、公安等管理职能,强化属地化管理,强化镇(乡)、社区(村)两级的事权,有效化解职责不清、职能交叉、责权不统一的问题。二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全面放开市政、园林、环卫相关作业市场,推行道路、绿化养护与环卫保洁综合承包。三要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要探索新举措,建立常态管理机制,确保财力供给,大力推行专业队伍公司化管理体制;要切实保证财政对专业队伍的基本供给,足额纳入预算;要认真研究有关专业队伍财力供给保障等方面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激发专业队伍活力。

(4)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城乡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环境综合整治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转变;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把资源、环境、民主等纳入核算考核内容,使各级干部由过去主要关心经济增长指标向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的协调持续发展转变。

4.3构建巩固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着力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整治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1)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坚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责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要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作为惠民行动、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长期工作之一。坚持突击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和责任人分段、分块包干责任制,落实职能部门管理责任、教育监督责任和部门联动责任。将综合治理责任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2)构建城乡保洁的长效机制。坚持从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充实、配齐配强市政和环卫专业队伍,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着力加强综合治理有关管理和执法制度建设,着力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污水乱排等到现象,不断提高全社全环卫意识,提高保洁水平。建立考核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评估、考核。

(3)构建城乡环境统筹整治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跳出就环境抓环境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统筹意识,着力做好优化环境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大文章。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要求和标准,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结合,与污染治理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4)构建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必要的经费投入是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保证。按照量力而行、逐步到位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重点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时更换和添置果皮箱、照明灯具等街道环卫和亮化设施,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配套费、清扫保洁费、垃圾清运费等征收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篇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

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3、到2010年底,城市(县城)、乡镇、村庄要达到“四化”标准的分别是:80%、60%、40%。

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统筹安排,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是指: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是指:

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乱”是指:

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是指:

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

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通”是指:

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

1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改”是指:

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不”是指:

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丢。

1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五包”是指:

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文明、包安全。

1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归”是指:

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

1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美”是指:

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

1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六不”是指: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车辆。

16、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应达“七好”是指:

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管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

1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项具体工作”是指:

彻底解决“五乱”问题、搞好三个集中整治、建好五个方面设施、形成特色风貌。

1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三个整治”是指:

集中整治乡容村貌、集中整治交通沿线、集中整治重点部位(城乡结合部)。

1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注重四提升”是指:

注重塑造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20、城乡环境治理“三打破三提高”是指:

是指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2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建设”是指:

交通管理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治污设施建设、商贸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

2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项制度”是指:

目标考核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督查问责制度、公共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社会民意调查测评制度、曝光制度。

2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字”目标是指: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24、城乡综合治理“两大工程”是指:城乡容貌治理工程、乡镇整洁工程。

25、城乡综合治理“一大行动”是指:村庄清洁行动

26、城市容貌治理的重点:

一是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卫生保洁管理全面覆盖;

二是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

三是治理摊点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加强综合管理;

四是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

五是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

27、城市小街小巷、公厕、重点街道两侧建筑外观的要求是:路通、灯明、特色、排水畅、环境整洁。

28、“乡镇整洁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以推进“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为重点,着力抓好乡镇卫生整治工作。

29、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是指:

在全省选择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乡镇、1000个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开展“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简称五十百千示范工程。

30、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一个达标”是指:

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全面达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示范要求》相关目标。

31、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三个率先”是指:

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率先达到同一层面的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在村庄完成“两建”(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池)、“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乱建)、“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和“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工作任务;率先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3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四个到位”是指:

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设施配套到位、队伍建设到位,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3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市容环境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

34、“除陋习、树新风”中“五革除”是指:

一要革除作风懒散,不勤换洗衣物、乱摆乱放生活用品等陋习;二要革除卫生意识差,饭前便后不洗手、饭后不收餐盘,上厕不冲水,随意吐痰、吐口香糖,乱扔纸屑、果皮、烟头、杂物、乱倒垃圾、污水等陋习;三要革除行为意识差,交往不尊重他人、就餐乘车不排队、骑车进出校门不下车、乱写乱画、乱穿公路、公共场所嬉笑打闹、高声喧哗等陋习;四要革除环保意识差,浪费水、电、粮食、纸张等资源,不按规定处理包装袋、废旧电池,随意践踏花草、树木、草坪等陋习;五要革除公德意识差,吸烟、酗酒、说脏话、迷恋网络、破坏公私财物、违规使用电器等陋习。

35、“除陋习、树新风”中“三乱”是指:乱吐、乱扔、乱倒。

36、“除陋习、树新风”中“五爱”是指:

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环境、爱生命。

37、“除陋习、树新风”中“八讲”是指:

讲道德、讲法纪、讲文明、讲卫生、讲友善、讲诚信、讲节约、讲奉献。

38、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主要应做到:

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爱护树木,每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并在自己的居室内外种植花草;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不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劝亲友不要到野外捕食飞禽走兽;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不要购买一次性使用物品,如筷子、剃刀、纸杯等,尽量选择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包装的饮料;购物时自己携带购物袋,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节约用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洗脸、洗澡、洗衣物的水可以冲洗厕所或拖地;不乱扔废电池;慎用洗洁精,选用无磷洗衣粉。

39、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绿”工作是指:

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增绿。

4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曝光问责方式有:

通报批评、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纪律处分、调离岗位、免职、辞职辞退。

4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

培养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42、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六项活动”中的“五个一”是指:

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堂课、每月一实践、每期一节目、每年一评比。

4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六项活动”中的“五带头”是指:

学校要带头创、校长要带头抓、分管领导要带头管、老师要带头引、学生要带头做。

44、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六项活动”中的“四个进”是指:

进课堂、进大脑、进生活、进活动。

45、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六项活动”中的“五知道”是指:

知道目标、知道任务、知道重点、知道标准、知道责任。

46、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六项活动”中的“三告别”是指:

告别脏乱差、告别恶陋习、告别不文明。

47、大力建设整洁优美校园的“六化”重点是:

校园净化、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校园文化、校园亮化、校园文明化。

48、抓好校园净化,公共卫生做到“五无”是指:

无纸屑果皮、无积水、无臭味、无灰尘、无卫生死角。

49、抓好校园净化,师生个人卫生做到“五勤”是指:勤洗手、勤洗脸、勤洗澡、勤洗头、勤洗衣。

50、深入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三个重点是: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文明素养、营造和谐氛围。

5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师生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应达到:100%

52、公民道德20字规范是: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3、社会公德的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4、全国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主题是: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55、《八荣八耻》的内容是: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6、文明礼仪教育“在家庭”应做到:

孝顺父母、仪表整洁、勤俭节约、言谈得体、端庄大方、善待邻里。

57、文明礼仪教育“在学校”应做到:

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主动合作、善于交流。

58、文明礼仪教育“在社会”应做到:

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59、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是:

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

谈吐文雅、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60、“五讲”是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61、“四美”是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62、“三热爱”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63、《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四自”是指: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64、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做到:

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65、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应做到: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66、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应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67、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珍爱生命,注意安全,“五防一不”是指:

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68、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做到:

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69、《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包括的内容是: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70、健康是指:

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71、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三带”是指:

带手帕、带口杯、带手纸。

72、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应做到:

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不吸烟,并劝他人不吸烟;不饮或少饮酒,不酗酒;经常锻炼;劳逸适度,生活有规律;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家庭和睦,注重优生优育;拒绝毒品和性乱;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保健方法。

73、良好饮食习惯主要包括:

食前便后洗手;进食定时定量,少吃零食;不吃腐烂变质和霉变食品,不吃毛蚶等水产品;不吃过烫食物,少吃冷饮;不暴饮暴食。

74、洗手“六步法”是指:

洗手时要先用清水冲洗双手,在手上均匀涂抹上肥皂,然后按“六步法”洗手:第一步是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是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是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是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是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是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最后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75、健康行为“四不”是指: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便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不随地大小便。

76、健康行为“六要”是指:

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牙刷专用;要每天洗脸,毛巾分开;要喝开水,不喝生水;要自觉戒烟,不酗酒;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要经常锻炼,保证睡眠。

77、绿色学校是指:

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78、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

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

79、德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包括:

组织管理、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校园环境、教育成果、特色加分。

80、在德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环境教育专题会议的次数是:1-2次

81、在德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班会、队会,至少召开环保专题讨论会的次数是:

2—3次

82、在德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围绕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与环境有关的节日至少应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次数是:2次

83、在德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校园环境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校园绿化、环境整洁、污染控制、节约资源。

84、在德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师生均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并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抽样问卷调查满意率应达到的比例是:85%以上

85、环境保护指标主要包括:

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城市气化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

86、除“四害”是爱国卫生运动中的一项内容,“四害”是指: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87、世界森林日是:2月21日

88、世界水日是:3月22日

89、世界卫生日是:4月7日

90、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

91、世界无烟日是:5月31日

92、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93、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是:6月17日

94、世界清洁日是:9月14日

95、世界保护臭氧日是:9月16日

96、世界动物日是:10月4日

97、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是:10月14日

98、世界洗手日是:10月15日

99、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100、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12369

101、德阳市城乡道路保洁作业机械化清扫率,2011年底力争达到:60%。102、德阳市城乡垃圾收运处理的原则和形式是:

篇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2、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和内容;

3、教会学生怎样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发挥一名中学生的作用。

教学重点: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中学生的作用。

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资料

教学媒体:

图片、视频短片等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导入课程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周围的环境?

(观看短片,《宣汉县城的变化》)

(学生发言)

同学们都注意到我们周围纸屑少了、垃圾少了、校园变得更加整洁了、街头摊位摆放规范了、人们更遵守交通规范了„„。也就是说环境得了改善,宣汉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这些变化得来不易啊,那哪位同学能说说是什么促使这些变化的?

(学生发言)

对,这都要归功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那大家对这次活动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

学习课程

(板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关系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宣汉的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板书)

一、治理目标

通过综合治理,到明年春节前,达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体系要求,建立起覆盖城市、乡镇、村庄的城乡环境治理和管理长效机制。

(板书)

二、治理内容

(板书)

(一)城市环境治理工程

(板书)

1、强化环境卫生整治。

全面治理环境卫生,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加强住宅小区管理,建立健全“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院内四自”(自搞环境卫生、自建环卫设施、自育花草树木、自管单位秩序)责任制,重点治理主要街道、公共区域、旅游通道、旅游景点、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城中村”、车站、码头及城市(县域)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公路、河流、过江桥梁、过境公路周边的卫生死角。城市主干道全天候保洁,其余道路也要落实专人清扫保洁。加快改造棚户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合理规划废旧物品收购站(点),重点治理影响市容市貌、影响交通畅通、影响居民学习生活区域的收购站(点)。

(板书)

2、强化市场管理。

坚持“堵疏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下大力规范市场管理。加快配套完善中心城区集贸市场,规范设置临时市场,坚决取缔乱设乱摆、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实现摊点归区、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切实还街(路)于民。县级城镇要新建和完善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加强规范化管理。改革集贸市场管理体制,确定牵头和配合部门,推行综合执法,形成管理合力。

(板书)

3、强化交通管理。

规范车辆停放管理,消除乱停乱放现象。全面清理商场、超市、酒店、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等配建停车场,纠正挪作他用、违规使用配建停车场等行为。在适当地方增设临时停车区域,划定停车标志、标线。大力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停车、停车不入位、阻碍交通等行为,坚决禁止在无障碍道路及设施上停放车辆。加强规划控制,积极推进立体停车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巩固摩托车、出租车治理成果,规范运营秩序。加强车辆运输管理,严禁车辆沿街沿路抛洒杂物。规范修车、洗车管理,严禁沿街沿路占道修车、洗车。

(板书)

4、强化施工场地管理。

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活动,施工场地必须围栏作业、封闭施工、限时施工,推广运用散装水泥,逐步取缔现场搅拌混泥土,解决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问题。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封闭运输,施工工地必须修建规范的清洗水槽或配备专用冲洗设备,解决运输车辆污染城市环境问题,防止因砖头等杂物滑落造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法处罚施工场地和各类运输车辆污染城市环境和扰民行为。规划和建设一批建筑垃圾消纳场地,严禁乱扔乱倒。

(板书)

5、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认真实施《达州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加强环境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相关工作。

(板书)

6、强化广告管理。

严格执行《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达州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路灯、景观灯等设置和管理。取消中心城区横幅跨街广告。综合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解决广告乱贴乱画等顽症,彻底清除违章广告牌和“牛皮癣”等小广告。

(板书)

7、强化城市绿化和亮化。

改造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抓好主要街道、公共区域亮化工作,解决背街小巷照明,方便群众生活。

(过度语)当然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仅是治理环境,还要培养人们良好的素质。不然再好的环境,没有高素质的人加以保护,谈环境综合治理也是空谈。所以公民素质的提升也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要的一部分。

(板书)

(二)公民素质提升工程

(板书)

1、普及卫生和文明常识。

广泛开展养成良好公共行为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突出抓好未成年人卫生文明教育。开展“文明出行,平安回家”教育活动。

(板书)

2、培养公民良好行为习惯。

教育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爱护公共设施,形成“讲清洁、爱卫生、讲公德”的良好风尚。

(板书)

3、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卫生文明家庭、卫生文明单位、卫生文明社区等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板书)

三、中学生怎样为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出力。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理应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保护这美好的环境,那我们怎样为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出力呢?

(学生发言)

对,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我们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习惯上积极改变,从行动上得到体现,做到爱清洁、讲卫生,使周围环境卫生长期保持洁净。

2、节约能源资源,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为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贡献。

3、争当文明劝导员、城乡综合整治宣传员通过发宣传资料、劝导不文明行为、齐唱“城乡综合整治拍手歌”等形式向同学及家长进行宣传。

同学们,“我参与、我出力、我分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件功利千秋的大事,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大家齐出力,将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到底。

板书设计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一、治理目标

二、治理内容

(一)城市环境治理工程

1、强化环境卫生整治。

2、强化市场管理。

3、强化交通管理。

4、强化施工场地管理。

5、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6、强化广告管理。

7、强化城市绿化和亮化。

(二)公民素质提升工程

1、普及卫生和文明常识。

2、培养公民良好行为习惯。

3、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篇7:20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改变环境卫生面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大坪村经济发展,按照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年”的总体要求,我村委会深入贯彻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切实做好大坪村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

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于改善我村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营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提高人的素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实践,是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是优化环境的管理工程、群众需要的民生工程、促进发展的务实工程、检验干部的作风工程。村组干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扎实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二、整治措施

(一)工作要求

1、合理安排石柱子安置点物管及保洁人员,对辖区范围内“脏乱差”和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集中清理。

2、全面发动干部、群众等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

3、加强组织保障,确立城乡环境领导工作机制,对安置点内违章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切实加强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

4、全面推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群众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工作目标

全面治理“七乱”(即:摊点乱摆、车辆乱放、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杂物乱堆、乱搭乱建),基本达到“农村四好”标准(即: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美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标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素质,营造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1、安置点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搞好院落、村道环境卫生整治以及乱堆乱放、违章搭棚等问题。

2、对非物管院落,即林盘院落散居户。由村干部带头,积极组织人员,逐一进行排查治理,确保林盘院落散居户治理全覆盖。

3、消除安置点内垃圾死角,污水外溢。

4、清除小区内的垃圾杂物,对垃圾实行每日集中清运,环境卫生达到整日干净。

5、继续控制施工工地堆码物污染,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实现道路环境卫生秩序的长效管理。

6、清理各类脏源,小区及周边环境秩序、卫生。

7、对怀鸡路延线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分段管理,责任到人。

三、监督自查

1、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自查制度,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定期开展调查,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对外公布,严格问责。

2、要求所以干部、群众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严防死守,齐心协力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做到组织措施,人员落实,责任区域和点位划分落实。

3、总结上年工作,对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严格追究问责制,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力促进,并推动我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4、所辖区域整治不到位将扣除责任人绩效工资。由村委请专人帮助整治。

文井江镇大坪村村民委员会

篇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1月30日, 玉林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 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

会议要求, 各县 (市、区)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 立即行动,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要责任到人, 措施落实, 及时制订工作方案, 积极组织开展城乡清洁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制度“六落实”;市建规委、市政市容、卫生、商务、工商、交通、公路、旅游和玉州区等单位要加强执法力度, 密切配合, 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依法严格整治;各责任单位要积极开展自查自纠, 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全面消除卫生死角、盲点热点、模糊地带;加强整改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 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 需联合行动的, 要主动联系, 做到紧密配合, 形成合力;各级宣传部门、单位和宣传媒体要加大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意义和整治工作动态的宣传力度, 营造全社会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

篇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一、健全体制,创新理念,统筹谋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统筹推进

为了夯实基层,筑牢基础,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剥离了街道办事处的经济管理职能,同时弱化了乡镇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考核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的重要目标进行管理。今年初又作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加强城乡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深入推进。借助这个平台,市治理办把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作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重要内容进行整体谋划,同步推进。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有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成都市借助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整合了市容环境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组建了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按照“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将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原分属几个部门管理的环境卫生、道路桥梁设施维护、功能性照明与景观性照明、户外广告及招牌设置等管理职责,全部划归市城管局负责。实现了城市管理全市域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分类指导、以奖代补,形成了职能整合、城乡统筹的“大城管”格局,为牵头抓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奠定了体制基础。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理念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件重要“武器”。近几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三三四四”工作思路,即:实施为民服务惠民工程、数字化城管全覆盖工程和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人性化、宣传社会化等“三化建设”,实现从“小城管”向“大城管”、从常规管理向超前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四个转变”,构建管理者与相对人、人与城市、城与乡、部门之间“四个和谐”,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全域化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最佳管理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着眼一流,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委、市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城管局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考核奖惩的责任,扎实推进,争当全省排头兵,努力争创全国一流城乡环境质量。

(一)高起点谋划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面对成绩,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畏难情绪,高起点谋划,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通盘思考、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全市域治理。

(二)高标准治理

根据成都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市情,实行差异化标准、分类指导。具体分为5个层次,梯度确定标准:中心城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标准,郊区(市)县县城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场镇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农村对照 “四清”、“四改”要求,地震灾区按照科学重建的要求进行综合治理。成都市首先从标准体系建设入手,制定了《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体系,重点对市容环境及秩序、垃圾处理、大气环境、水环境、园林绿化等环境治理明确了具体要求,确立了工作标准。在四川省统一部署治理“五乱”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结合成都实际,把综合治理“七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法乱建)现象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开展高标准治理,并贯彻治理工作始终,使成都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高效率推进

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的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目标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实行最高层级的管理和最严格的考核,并提高目标考核权重,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和市级各相关部门,以最大力度推进治理工作。严格实行“问题管理”。对明查暗访、媒体曝光、群众举报、领导交办等途径发现的问题,全部录入“问题库”进行管理,并与市电子监察系统联网,跟踪督促整改,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城市、县城、场镇的道路、市政设施、公厕、农贸市场等七个方面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暗访测评,分圈层进行综合排位,结果在媒体公布。

严格实行效能问责。市治理办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共同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行政效能问责办法》,组建专门的督察机构,加强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的予以问责。

(四)高强度投入

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二圈层区、县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卫生填埋场二期扩容和三期规划有序推进,已建成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年发电量达1亿千瓦时的环保发电厂,市医废处置厂、粪渣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置(试点)已建成投运。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了滨江路、蜀都大道、人民北(中)路综合整治工程,推进12个“城中村”改造,共完成投资34亿多元。打造了一批特色街道和特色场镇,新建16个市政公园、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等。新建立交桥16座、人行天桥42座、公交港湾站100座,规范设置停车场近4000个,缓解了停车难和交通拥堵。市政府两年拿出5亿元资金,严格依据考核结果拨付,专项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奖代补。

(五)高水平展示

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的运行模式,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置体系,惠及农村人口548万人。强力推进裸土覆盖、道路硬化和绿化带提挡降土等工程措施,实施居民生活清洁能源改造,限行高污染车辆,严查重处污染行为,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保持在315天以上,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综合治理城乡水环境,清理整治河道排污口,清除沿河垃圾、清运河道淤泥、整修破损河堤,建立河道专人巡查监管机制,改善水质,中心城区已有16条河道实现“水清、无味”。大力推行“健康绿道”建设,既为市民提供了运动休闲场所,也为城乡结合部治理破解了难题。综合整治铁路沿线环境,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科学重建灾区环境,将环境治理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统筹推进,与科学重建规划相结合、与恢复灾区城市秩序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整治市容镇貌,加快环境设施建设,灾区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升,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真正成为了“民心工程”。2010年初,成都市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一等奖。

2010年是成都市环境治理工作目标达标年。经考核验收,各区(市)县均达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确定的工作目标。但是,从总体上看,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还存在着三方面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个别地方党政领导对治理工作缺乏长远打算和持续推进准备,厌战、畏难;二是基层基础建设存在差距,少数乡镇(街办)重建轻管,城市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差,工作机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责任不到位,日常监管缺位、脱位,导致管理盲点死角;三是居民素质存在差距,少数市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卫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乱吐口痰、乱扔垃圾、乱丢烟头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综合施治,长效管理。

三、高位求进,不断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事关民生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成都市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按照这一要求,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实现新发展,高位求进,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一)强力推进“三个延伸”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健全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城市管理机构,将管理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区、村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二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对场镇、村庄的垃圾收集桶点进行景观化改造,具备条件的可实施更新改造。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对垃圾进行“户分类”试点。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和集中收集率。三是清理盲点死角。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场镇、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健康绿道沿线及废品收购点周边进行梳篦式清理,清运积存垃圾和杂物,消除脏乱差。

(二)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城市

一是按照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数字城管网络系统延伸建设,加快系统功能拓展应用,完善基础信息并更新数据,精细管理城市。二是加快城市管理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将城市道路、桥梁和路灯纳入建设范围,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确保城市道路、桥梁安全运行,提高路灯故障发现的及时率和处置率。运用数字城管监管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开发城市管理诚信评价信息平台。三是按照“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广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力争逐步实现全市域覆盖。

(三)建设现代化设施体系

一是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尽快完善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生活垃圾、医废、危废、餐厨垃圾处置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填埋气体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建设,推进资源循环可利用园区项目的建设,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压缩站的建设进程;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的覆盖面,推进全市域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程。今年将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广泛进行试点。三是加大环卫清扫、市政设施、照明设施养护作业机械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和作业质量。同时,继续加大“三烂”治理(即:烂环卫设施、烂市政设施、烂广告招牌),打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的设施基础。

(四)培养现代化城市管理队伍

用心培育干部队伍“负重实干、坚韧创新、奉献有为、争创一流”的城市管理精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是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干部培养、考察工作,充实基层管理队伍。二是深入实施城市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与成都经济区8个城市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分层次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储备城市管理后备力量。三是认真落实市委《八项规定》,深化干部队伍作风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落实效能问责,培育乐于管理、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的城市管理干部队伍,为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争创城乡环境“全国一流”目标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和纪律保障。

上一篇:九年级体育下学期教案下一篇:煤矿应急预案演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