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2024-05-12

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共9篇)

篇1: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材料

一、矿井基本概况

铁生沟煤矿于1997年建成投产,原属河南省监狱管理局,本世纪初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省监狱管理局退出该矿的经营管理,义煤集团于2004年初接收了该矿的生产经营权。该煤矿主采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二2煤局部可采,其中二1煤厚度0.6~14.7m,平均4.5m,二2煤厚度0.20~8.50m,平均1.35m。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运输大巷布置在-10m水平;主井直径5m,井口标高+343.2m,井筒深414.49m;副井直径6.5m,井口标高+343m,井筒深389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105万t/a,2010年生产原煤93万t。

二、防治水工作现状

1.机构人员和设备

矿井防治水工作由矿防治水办公室负责,配有专业防治水技术人员3人,负责日常防治水工作;探放水设备方面,矿上购置有直流电法仪和无线电波坑透仪等2套物探设备和4台ZDY650型液压钻机,基本能够满足矿井日常探放水工作。

2、矿井排水系统

我矿中央泵房主副水仓有效容量为6200m,共安装5台D450-60×7型水泵,两台工作泵,两台备用,一台检修,每台水泵额定排水能力为450 m/h。沿副井筒安装φ426×8mm排水管路2趟(1趟工作,1趟备用),排水高度为353m,最

33大排水能力1600 m/h,矿井正常涌水量110 m/h,最大涌水量为150 m/h,目前矿井涌水量为110.5 m3/h。矿井主水仓容量远远大于全矿井8小时最大和正常涌水量,水泵与排水管路的最大排水能力是矿井正常涌水量的数倍,且电机等配套设备与水泵相适应,矿井排水系统具备抗灾能力,达到了《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对矿井排水系统的要求。

3333、采区排水系统

上山采区,工作面涌水排至采区上山巷道后,自流到水平轨道大巷水沟。下山采区,在11采区下山下部有主副采区水仓,水仓有效容量1559 m,共安装3台MD450-60×4型水泵水泵,排水能力为1080 m/h,铺设两趟φ250×11.5mm排水管,排至水平轨道大巷,排水能力满足采区排水需要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

34、建立防治水机构

为了加强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我们向集团公司申请成立防治水队伍,成立了防治水办公室,同时我矿在2012年义铁政字【2012】24号文件中成立了2012年防治水领导小组,确保2012年防治水工作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切实做好防治水的各项基础工作。

三、采取的主要防治水措施

1、在井底车场两翼分别修建了一道防水闸门;

2、对生产区域内的封闭不良钻孔有计划地进行了处理;

3、在巷道开掘过程中,对有水害威胁的区域进行直流电法三极超前探,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采煤工作面构成后,利用直流电法探查煤层底板的富水状况,利用无线电波坑透仪探查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情况,采用钻探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

四、日常管理工作

1、坚持每月对矿井各掘进头进行预测预报,确保了各掘进头安全掘进,未发生涌水事故。例行每月防治水隐患排查,并派专人进行监督和落实。

2、每月做好各工作面和掘进头水害评价工作与实际揭露情况基本相符,保证了矿井安全高效掘进、生产。

3、每周定期召开防治水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制定解决矿井防治水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

4、坚持每月矿井涌水量观测,及时掌握矿井涌水量变化。

篇2: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根据青煤安监事【2015】32号文件要求,我矿于2015年5月30日对默勒二矿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分析;现将2015年上半年水害防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切实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进一步加强水害防治工作,有效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结合我矿生产实际,成立了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崔利忠

副组长:白兆祥 蔡排 吴宝海 马生贵

成 员:张有成 姚泰生 韩生发 容志明 方德胜 李德福 李松贵 缠青峰 苏富贵

1、领导小组职责:

(1)矿长崔利忠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面负责,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主要责任。

(2)生产副矿长马生贵在矿长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矿井防治水计划、方案、措施。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矿总工程师白兆祥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对全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全面负责;是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者和责任人。负责审定本矿防治水工作计划、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4)安全副矿长蔡排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直接监督、检查责任,负责防治水资金、材料、设备落实工作。

(5)机电副矿长吴宝海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人、全矿防治水工作中涉及机电设备和机电技术管理的领导工作,是矿井防治水的直接负责人之一。

(6)其他成员积极配合防治水工作的开展,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2、大气降水、地表水对各含水层有一定的渗透补给,各含水层富水性小到中等,隔水层厚度稳定,隔水性良好,各含水层及F2断层对煤层充水影响不大,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我矿依据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为水文地质中等型矿井。为提高我矿水害防治水平,针对目前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详查分析,防治水工作全部依照《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与《煤矿防治水规定》开展,全部按照水文地质中等型矿井标准实施。

我矿主要存在的水害为小窑老空积水,3200m上部为祁连一矿、祁连二矿采空区,对本矿的安全开采构成一定的威胁。根据井田内煤层等高线可知,涌水将会在采空区大量聚集,在开采相邻工作面时,应注意上部采空区积水的影响。我矿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用钻探设备对一采区背斜北翼老窑积水进行了探放,钻探深度为53.2m,放出老窑积水9941.56m³、3200m上部采空区探放水24898m³;同时随采掘工程的进展情况定期补充完善矿井水文地质图件,及时填会“三线”。

3、我矿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探、防、堵、截、排;矿井主要排水系统、排水管路、水泵、水仓完善;井下有主、副水仓、中央水泵房,主

排水泵排水量300m³/h,按矿井平均涌水量60m³/h计算完全满足排水需求。

二、《煤矿防治水规定》落实情况:

1、煤矿防治水“三专”情况;

为认真落实探放水实际工作,加大探放水力度,有效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我矿探放水工作具体由西海煤电公司成立的专职探放水队伍完成,该队伍有专业的探放水人员、专用的探放水设备;满足需要的钻探设备有KHYD45(50)型探水钻机一台,配套钻杆200m,扩孔钻头一个,钻探钻头30个。

2、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情况:

我矿隶属西海煤电公司,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井田范围,井田范围以12个拐点坐标圈定,相关手续齐全,目前还未正式投产,不存在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情况。

3、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情况:

(1)水文地质资料主要有:

《默勒二矿地质构造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青海西海煤电公司默勒矿区区域水文地质图编图说明书》、《默勒矿区精查地质勘探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2)主要图纸有:

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所有防治水图纸均每季度集中淸绘一次,日常工作中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采掘工程平面图井巷内容祥实清楚,矿井的老空区、巷道积水及月度采掘 3

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填绘。

4、井下探放水钻孔的施工情况:

2015年我矿主要完成了3120m回风平巷一采区背斜北翼老空积水探放工作,钻孔钻进深度为53.2m,共计放出老空积水9941m³。这次探放水由公司专职探水队伍完成,并邀请相关探水工程师现场指导,采用专用探水设备及我矿自行设计的排水设施顺利的完成了钻孔施工、积水排放任务

5、我矿防治水机构健全。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治水领导小组,总工程师及各副矿长任副组长,各部室任小组成员;我矿于2015年3月制定下发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制》,细化了防治水领导小组及小组成员的职责。

6、我矿按照防治水有关规定对防治水制度重新修订,制定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24项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确定了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及预测预报的资料收集、汇报等工作程序。为我矿防治水管理建立了制度保障管理体系。

三、防治水基础资料完善情况(1)、我矿有:

2007年12月由兰州煤矿设计研究编制《青海西海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默勒二矿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012年3月2日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5年5月份编制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矿井防治水台账齐全。

(2)、我矿防治水图件比较完善,具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各

种台账,由于近年来技术人员短缺等原因,资料缺失较多,自今年以来逐步补充完善。有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帐、气象资料台帐、钻孔水位台帐、矿井突水点台帐、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帐、水质分析成果台帐、水源井(孔)资料台帐、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帐等各种相关台帐、地表水观测台账、水文观测孔台账等各种台账。

四、探放水制度落实情况

我矿严格落实“有掘必探,有采必探”。每次打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进行正规的探放水设计,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门的探放水措施,并坚持“一工程一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后,由技术科组织探水队人员贯彻学习,并严格按措施施工,确保探放水过程中安全;严格落实探放水钻孔验收制度,对探放水情况进行分析,在确认无水害威胁的情况下方可进行采掘活动,坚决杜绝顶水作业,无盲目组织生产的现象,探放水工作结束后,及时提出总结、存档。

按照公司和我矿防治水工作要求,编制了《灾害预防处理计划》、《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并要求各单位组织了员工学习应急预案和灾防计划中防治水相关内容,同时还利用每周四安全学习会开展学习。

五、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情况

1、每年初,根据我矿制定的采掘接续计划和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全面分析排查水害隐患,认真做好水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新开拓井巷工程与工程透窝提前进行分析排查,下达水害预报通知单,确保施工无水害威胁。

2、编制防治水工作计划,对内可能存在的水害隐患进行预 5

测预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根据实际的采掘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正;若当月计划变化,对存在水害隐患头面,要提前5~6天发出水害通知单给安全、生产、施工单位进行整治;若发现水害影响时应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3、负责防治水管理的人员,坚持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在水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把旬月水害预测预报与临时预报相结合的制度常态化开展,进行水害分析与预报,月底及时总结;做到水害隐患有预报、措施要有落实、结果有反馈、隐患未消除要有追究。

4、重点做好水害隐患的落实与整改。每月认真开展防治水专业的自查自纠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闭合管理,指定责任单位及时制定措施整改,彻底消除隐患。在此基础上,还经常请教专家或公司的领导予以技术指导或工作指示。

默勒二矿技术科

篇3: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 办理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区扬尘污染防治议案, 有效防治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改善市区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市住建局领导工作部署, 大力推进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治理, 争创省级文明城市。2011年10月24日, 安阳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会同市环境保护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本市十家预拌混凝土搅拌企业 (13处搅拌站) 召开了专项检查推进会。

会上, 结合各搅拌站不同的情况, 针对防治要求, 因势利导, 防治结合, 安阳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积极建言献策, 会同上述有关部门组织各搅拌站到安阳金阳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及大唐安阳电厂煤场进行了现场观摩, 各搅拌站对污染防治要求及防尘墙的作用和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各搅拌站汇报了治理工作方案及进展情况, 并保证如期完成此项工作。对行动积极、效果较好的企业进行了肯定, 同时对行动迟缓的企业进行了批评, 要求各搅拌站严格按照《安阳市区搅拌站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要求》落实到位, 如期接受上级领导验收。

篇4: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防治水专项联合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根据国家(安监总煤调[2012]29号)、公司(XXX[XX]X号)和徐安监[2012]83号等文件要求,我矿于2012年6月2日对矿防治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分析。现将我矿具体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原为简单型矿井,2010年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新划分,由于矿井东部与XX煤矿接壤,且被F2、F4断层隔开,井田内局部老空区积水,煤层露头的第四系冲积层底部砂岩水等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于2010年8月3日,经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我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进行了评审,依据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为水文地质中等型矿井。为提高我矿水害防治水平,针对目前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详查分析,防治水工作全部依照《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与《煤矿防治水规定》开展,全部按照水文地质中等型矿井标准实施。

一、矿井防治水制度制定及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1、我矿防治水机构健全。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治水领导小组,总工程师及各副矿长任副组长,各副总任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技术科,由杨友军(副总)任办公室主任,采取了总工--副总--防治水技术人员的三级防治水网络体系。我矿于2012年2月制定下发了《2012防治水工作意见》,细化了防治水领导小组及小组成员的职责。

2、我矿按照防治水有关规定对防治水制度重新修订,制定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确定了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及预测预报的资料收集、汇报等工作程序。为我矿防治水管理建立了制度保障管理体系。岗位责任制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编制了各种操作流程。

3、我矿现地质专业人员4名,其中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1名。防治水专职探放水队伍建立情况:经矿研究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及要求建立了专职探放水队伍,编制7人,包括队长1名,技术员1名,成员5名(一名合格持证,另外四名定于6月参加二级防治水培训)。

4、我矿现满足需要的钻探设备、测水流速仪两套。钻探设备有150钻机两台,配套钻杆100m,扩孔、取芯、钻探钻头各2个;还有40钻机两台,配套钻杆30m,钻头8个。地面雨量计一台,为上海气象仪器厂SL1型。

二、防治水基础资料完善情况

1、我矿有:

1973年12月由XXXX编制《XXX矿精查地质报告(最终)》; 1977年6月由xxxx编制XXX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 1979年12月由XXXX编制《XXXX勘探区地质报告(普查)》; 2003年6月编制的《矿井地质报告》(修编),即井田地质报告; 2003年8月由XXXX编制的《XXXX矿煤炭资源/储量监测报告》; 2003年10月由XXXX编制XXX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2010年8月18日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内容均有相关水文内容。

2、我矿防治水图件比较完善,除具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外,我们还有B、C煤的采掘关系平面图。所有防治水图纸均每季度集中淸绘一次,日常工作中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采掘工程平面图井巷内容翔实清楚,矿井的老空区、巷道积水及月度采掘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填绘。

3、各种台账,由于近年来技术人员新旧交替频繁等原因,资料缺失较多,自今年以来逐步补充完善。有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帐、气象资料台帐、钻孔水位台帐、矿井突水点台帐、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帐、水质分析成果台帐、水源井(孔)资料台帐、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帐等各种相关台帐、地表水观测台账、水文观测孔台账等15种台账。

三、探放水制度落实情况

矿井采掘区域为XXX和XXXX采区开采,目前各采区无水害影响,无探放水任务。以往每次打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进行正规的探放水设计,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门的探放水措施,并坚持“一工程一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后,由通防科组织专职打钻人员贯彻学习,并严格按措施施工,确保探放水过程中安全;探放水严格打检查孔制度,对探放水情况进行分析,在确认无水害威胁的情况下方可进行采掘活动,坚决杜绝顶水作业,无盲目组织生产的现象,探放水工作结束后,及时提出总结、存档。

按照公司和我矿防治水工作要求,编制了“探放水管理流程”、《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并要求各单位组织了员工学习应急预案和灾防计划中防治水相关内容,同时还利用周二、五班前会和每日一题开展学习。我矿还先后安排5名同志参加三级安全培训中心探放水工操作培训,培训合格,拿到了资质证书;今年4月安排3名人员参加二级学习防治水管理培训,根据培训计划6月安排4名探放水工参加二级培训。

四、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1、加强水害分析与预测预报。切实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落实了“防、堵、疏、排、截”5字综合治理措施,加强井下老空水的排查管理,保证不留死角。XXXX水害管理人员,每周、旬、月、季度,都要开展水害分析与预报。每月认真开展防治水专业的自查自纠工作,对查出的问题,指定责任单位负责,及时制定措施整改,把隐患彻底消除。

2、加强水文观测,重点区域管理。为了预防意外,矿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坚持利用流速仪测量-390m、-600m、-800m水平水量,并统计涌水量。根据这些数据,及时填绘涌水量动态曲线图,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本矿井下各水平观测点涌水量:-390东大巷涌水量为52 m3/h,-600水平涌水量为1.0 m3/h,-800水平涌水量为1.3 m3/h,主副井涌水量3.6 m3/h目前全矿井的涌水量为58m3/h,全矿井观测的涌水量相对较稳定。

3、XXX采区-800水平是XXXX井下最低点,目前无采掘活动,但仍有泵房司机上岗定期进行排水,其它各生产水平均有泵房司机每天

按时排水,大大降低了水害对人员的威胁。

4、各采掘头面的周围和上下,水文地质情况不查清的不准施工,对施工区域、煤柱、密闭墙、渗水点的进行观测与分析,坚持“有疑必探,有水必管”做到万无一失。

5、加强防治水与避灾工作的管控。对井下各生产区域,均设置了明显的避灾路线警标,设置了紧急避险系统。对全矿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水害防治的培训,学习应急救援预案与灾防计划,熟悉井下避灾路线。对钻机工等特殊岗位,均持证上岗。对所有井下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考试,不及格的要复学复考。对井上下救灾防物资,补充备足库存,必需由专人管理,保证随用随取。今年进行了水害应急演练,演习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不断提升演习的效果。

6、积极做好外部调研与地面的防治水工作。矿测量人员,每月至少两次到本矿范围内地面巡查,防止地面下沉变形裂隙、池塘、河流、雨季积水等情况。

7、做好雨季“三防”期间的防治水工作。在雨季前,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文件,提前清挖井下各水平的水仓和水沟,做好大泵联合试运转,备好防洪物资,做好抗洪指挥部与抗洪一线队伍的成立与工作开展的相关工作。还制定了暴雨期间巡视撤人制度,将“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我矿于今年4、5月初对井下-390、-600、-800水平水仓和水沟、沉淀池进行清理,已经于5月底清理完毕。

8、对各排水基地水泵和管道、闸门均进行了检查和维护,保证

了发生水灾排水设备能正常运行。对井下排水基地的管理,除了日常管理以外,为了提高水泵司机的责任心,还要求水泵司机,每班对排水设备进行巡查,做好相关排水记录。

9、为做好防治水工作,坚持每月召开水害分析会,汇报井下各生产水平的涌水量情况,影响安全生产的,开会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地面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矿区内地表水系简单,仅有矿井西部有自南向北流的铁路河,河面宽50~60m,深2~3m,历年最高洪水位+36.3m,河道正常水位34.5m该河主要用于农田水利。

地面水害主要防治措施:

1、建立了地面铁路河与水源井水位观测站,每月观测三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2、购买了雨量计,建立地面降水量观测站,并根据降雨量做好记录建立了台账。

3、编制雨季“三防”工作意见,按照的要求制定了雨季“三防”预案,已储备了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当矿区发生特大汛情,洪水位接近井口标高,在主、副井口、中央风井口、地面变电所四周均用沙袋、水泥打上临时水坝,防止洪水进入井口。

4、地面排洪道已于5月底由生活服务公司全部清理完毕、对存在隐患地点进行抢修,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时填平压实,防止低洼地带积水渗入井下,保证排洪系统畅通。

5、指定专人负责气象预报的收集整理工作,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情水情,主动采取措施。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预警。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6、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程序等;若发生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排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7、水文观测孔7-4孔,每月进行三次观测,经检查钻孔孔口盖完好。

六、水害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

1、针对防治水工作需要,完善了防治水各项管理制度与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了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严格制度考核;编制了《XXX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2012防治水工作计划》、《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十项灾害专管文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治水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等各类水害预防与处理的文件。目前矿井正常出水量55 m³/h左右,最大出水量66m³/h。从XX矿最大涌水量和最大排水量来看,XX矿排水情况能够满足排水的需要。

今年5月中旬开展了联合大泵试运转,设备运转正常。在用、备用与检修的排水设备均能坚持巡查维护,及时检修,保证了设备能够

正常运转。

2、救灾演练。

根据国家(安监总煤调[2012]29号)、公司(XXX[XX]XX号)文件等要求,我矿已于5月10日开展了水害救灾演练。从救灾演练来看,效果比较良好。从演戏情况来看,不足15分钟,所有人员顺利达到预定地点。通过这次水害演练,提高职工的安全避险意识、应变能力及自我防护能力,同时还检验了各部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安全事故应急实力,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3、抢险救灾物资储备。

供应科负责采购和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装备,储备抢险救灾物资。设有灾防物资专用库房,备齐备足,登记造册;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随用随取。

⑴、需要由矿小车班设指挥车辆。

⑵、供应科备有:排水泵6台,电缆500米,铁锨50把,手镐15把,抬筐50个,杠子50根,草袋或蛇皮袋2000只,雨衣100套,二寸水管300米,由供应科设专库保存,不得挪作它用。

⑶、对于水流量的地质配有流速仪一台,专用秒表三块。

七、2012年雨季“三防”工作的落实情况

针对雨季“三防”,我矿2012年5月1日下发了专门文件,成立了雨季“三防”领导小组,2012年5月1日编制了《雨季三防预案》,仓库存放了足够的防洪物资;矿里成立了抗洪救灾的队伍,制定了相关规定。每逢出现暴雨天气时,生产科与机电科组织人员对地面场所进行巡查,井下各地点进行观测。雨季前组织技术科对地面塌陷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有无不良影响。

我矿地面塌陷地基本复垦,少量被改造成养鱼塘,地面河流水系对矿井无威胁,矿井井口高于历年洪水位。

八、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情况

1、每年初,根据我矿制定的采掘接续计划和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全面分析排查水害隐患,认真做好水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新开拓井巷工程与工程透窝提前进行分析排查,下达水害预报通知单,确保施工无水害威胁。

2、编制防治水工作计划,对内可能存在的水害隐患进行预测预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根据实际的采掘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正;若当月计划变化,对存在水害隐患头面,要提前5~6天发出水害通知单给安全、生产、施工单位进行整治;若发现水害影响时应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3、负责防治水管理的人员,坚持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在水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把旬月水害预测预报与临时预报相结合的制度常态化开展,进行水害分析与预报,月底及时总结;做到水害隐患有预报、措施要有落实、结果有反馈、隐患未消除要有追究。

4、重点做好水害隐患的落实与整改。每月认真开展防治水专业的自查自纠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闭合管理,指定责任单位及时制定措施整改,彻底消除隐患。在此基础上,还经常请教专家或公司的领导予以技术指导或工作指示。

篇5:防治水专项检查总结材料

尊敬的集团公司领导:

为了贯彻上级领导发布的文件精神,我矿在接到文件后立刻展开水害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全矿人员进一步了解,深入学习《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国电集工【2010】197号文件《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通报的通知》等有关煤矿防治水方面的规程、规定及文件。并组织了一次针对防治水的专项检查,包括如下工作:

1、细致安排,精心准备,圆满完成专项检查

按照矿防治水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在相关科室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按标准要求,细致安排,精心组织,配合完成了此次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本矿的安全意识,促使我矿加大了安全投入,完善了我矿的各项安全设施,补充各种防洪物资,保障了我矿的抗灾能力,巩固了煤炭安全生产的形势。

2、根据季节的交替变化,狠抓了季节性重点区的安全管理

随着季节变化,我矿认真把握其特点,在易发生滑坡地段修筑防洪护坡,对“雨季三防”、消防防火、要害部位、公共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以防范为重点,认真落实了领导责任和各项措施,特别是在“雨季三防”方面,重点做好了

物资人员准备及时到位,检查井上下水仓及排水管路、涵洞排水是否顺畅,水泵及管路、配电设备是否适配,保证八月份安全度汛,杜绝意外事故和冷门事故的发生。

3、重点检查了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

已配备ZLJ-400型探水钻2台,做到每米必探。遵守探放水作业规程。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完善水文地质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提高水害预测预报水平,根据预测预报的结果确定探水警戒线,编制探放水设计。煤炭科学研究院正在为我矿进行采空区勘探及诱发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收集矿井资源整合前矿井开拓开采情况,分析采空区分布情况,对矿井范围内老空区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地面物探和验证;

(2)探明矿区内采空区的分布、矿区内水、火、瓦斯等赋存情况,采用瞬变电磁法提高勘探密度和精度基础上,同时采用高密度法进行勘探;

(3)地质物探物理解释和解析,编制物探报告;

(4)根据国强煤矿所探明的采空区类型及积水分布规律,结合冒落、突水、自燃和塌陷等灾害发生的条件和机理,判断国强煤矿可能诱发的主要灾害;

(5)在判明国强煤矿可能诱发灾害的基础上,结合国强煤矿

采矿、地质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灾害防治方案;(6)结合国强煤矿的中长期开拓布局,制定中长期采空区诱发灾害防治规划。

加强各类防水煤柱管理,吸取王家岭矿难的前车之鉴,认真落实朔州市平鲁区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煤矿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矿井采空区勘探及防治水技术研究项目的落实工作,对老空区积水重点排查,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

4、抓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我们以开展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吸取血的教训,警示我矿人员警钟长鸣,时刻紧绷安全弦。及时将上级领导的文件精神传达给每个工作人员,保证了上级精神在我矿的贯彻落实。开展水害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全矿人员进一步了解,深入学习《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国电集工【2010】197号文件《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通报的通知》等有关煤矿防治水方面的规程、规定及文件。大力营造“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安全氛围,教育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三违”行为,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转下检查发现主副斜井水仓内淤泥过多,容积

严重下降,影响突发事故时的排水能力,通告施工单位3天内整改。

经过本次专项检查我们发现我矿的防治水工作在某些方面做的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一定会上下一心,在上级领导的指挥及防治水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继续完善防治水工作,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

山西朔州平鲁区国强煤业有限公司

2010-7-25

山西朔州平鲁区国强煤业有限公司

防 治 水 专 项 检 查 工 作 总 结

篇6:二室监察防治水专项检查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2】29号)精神,针对监察二室责任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实际情况并结合2012年监察执法计划,3-5月份监察二室于对责任区内水害隐患比较突出的矿井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监察,现将此次防治水专项监察总结如下:

一、监察力量配置

此次防治水治理专项监察人员配备4人,分别为刘有为、白初衡、陶孟涛、张仰才。

二、监察对象

本次防治水治理专项监察共监察矿井15处,分别为靖远煤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红会第一煤矿、宝积山煤矿、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白银市平川区黑水联办煤矿、甘肃银峰磁窑煤业有限公司、白银市平川区军源煤矿、石门安韦煤矿、晶向煤矿、容和煤矿、甘肃泳泽矿业有限公司景泰大泉水白沙岘煤矿大泉水井、甘肃泳泽矿业有限公司景泰大泉水白沙岘煤矿白沙岘井、太平煤矿、鸿聚矿业有限公司二号井、靖远县王家山第二煤矿、东升乡红湾村煤矿三号井。

三、监察主要内容

1.防治水制度制定情况及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煤矿企业、矿井是否建立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和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等;是否成立了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煤矿是否配备水文地质副总工程师。

2.防治水基础资料编制情况。

是否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地质勘探报告是否完整、是否有矿井设计方案和建井地质总结报告;是否有矿井涌水量等15种基础台账资料和矿井充水性图等5种必备图件;是否查清矿井老空水及周边矿井老空水分布情况,并完整地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3.探放水制度落实情况。

矿井采掘工作面施工前是否开展水害隐患排查;井下探放水是否有正规设计,是否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探放水工是否经培训合格。

4.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煤矿企业、矿井是否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开展防治水工作,是否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有无违法违规开采防隔水煤(岩)柱以及超层越界、超深越界开采行为;受承压水威胁的煤矿是否采取疏水降压、底板注浆加固等措施;矿井排水系统是否达标和完好;是否停止开采水体下、老空水区域下45°以上的急倾斜煤层并采取措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煤矿是否在井底车场设置防水闸门或装备潜水泵排水系统;井下建立的挡水墙是否有正规设计并经验收合格。5.地面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与矿井连通的采煤塌陷坑是否填平压实;地表河流、湖泊、水库附近或易受山洪威胁的矿井防洪设施是否构筑、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井口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矿井是否采取防范措施;是否按设计要求充填并加固了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已关闭的废弃煤矿井筒。

6.水害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

煤矿企业是否制定了水害应急预案,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救灾演练;是否对职工进行过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培训;是否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是否落实了抢险救灾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

四、监察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隐患及查处的违规违法行为 对责任区内的高瓦斯和高突矿井监察中发现如下问题和隐患及违规违法行为,各矿情况汇总如下:

1、《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的5种图件不全,15种基础台账内容不完善。

2、部分矿井未编制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文地质类型不明确。

3、部分矿井主排水系统只有1台排水泵和1趟排水管路。

4、部分矿井无探放水设备。

5、部分煤矿监察时现场无防治水相关资料,未探明矿区范围及相邻矿井采空区内积水情况,矿井范围内存在灭火工程露天坑,坑内存在大量积水。

五、处理意见和处罚情况

针对这次专项监察的中矿井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监察二室对相应煤矿下达了《现场处理决定书》。矿井立即整改矿井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由地方主管部门监督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报告报送至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兰州监察分局;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监察二室及时给平川区人民政府、靖远县人民政府、景泰县人民政府下达了建议书{(甘)煤安监兰二建字[2012]年第(01)、(02)、(03}号}要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督促落实整改矿井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

六、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大幅度降水害事故总量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开展防治水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推动煤矿防治水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相关要求,开展防治水工作。(三)矿井企业要制定了水害应急预案,按规定进行了救灾演练;对职工进行过出现透水征兆立即撤人的培训;

(四)加强雨季的防治水工作力度,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落实了抢险救灾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

(五)煤矿企业严格按设计要求充填并加固了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已关闭的废弃煤矿井筒。与矿井连通的采煤塌陷坑必须填平压实。

篇7: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为深刻汲取近年来的水害事故教训,充分认清当前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夯实防治水工作基础,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水害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按照省厅关于印发《全省煤矿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通知(晋煤行发[2016]528号)和阳泉市关于印发《全市煤矿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通知(阳煤政发[2016]121号)的要求,我公司在7月下旬到11月中旬,共分三个阶段以“十排查、十整治”为重点内容,开展了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方案阶段工作安排,现就工作开展排查及整改和防治水工作各项文件精神的落实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定方案、严贯彻、分阶段、稳步推进。

我公司所属矿井9座:现阶段缓建XX座(XX煤业、XX煤业、XX煤业);未开工一座(XXX煤业);准备启动试运转建设矿井1座(XX煤业);正常生产矿井4座(XX煤业、XX煤业、XX煤业、XX煤业),我公司以平古煤字[2016]95号制定并下发了《山西平定古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同时各煤矿也制定了方案,成立了领导组,明确了专人完成整改落实汇报工作。

对矿井防治水排查整改情况,采取了集中检查、业务部门针对检查内容分项目分重点进行全面督查的方式,在所属矿井范围内开展了煤矿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共分了三个阶段进行,阶段的工作推进情况为: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7月20日至7月31日)各矿井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部署。结合实际迅速制定了本矿井的煤矿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了防治水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第二阶段:排查整治阶段(2016年8月至10月)

公司各煤矿自查自整环节(2016年8月至10月)。各矿井对照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内容,开展了“十排查、十整治”,同时公司领导组对所属矿井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跟踪督促、服务指导,各矿井对查出的隐患登记造册,逐项制定了整改方案,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及时整改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夯实了防治水基础,提升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16年11月1日至11月20日)

公司按照《方案》要求,对存在隐患的煤矿进行了“回头看”,通过滚动排查和落实隐患持续整改,使所属矿井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各矿井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针对突出问题制定有力措施,巩固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抓重点、统筹防治水各项文件精神推进落实。

在推进落实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工作的同时结合阳泉煤监分局《关于对阳泉辖区煤矿老空水威胁排查的通知》(阳煤监字[2016]59号文件)和市煤炭工业局下发的《关于我市煤矿企业雨季三防期间三项具体工作的通知》(阳煤政发[2016]122号)文件及县煤炭 工业局平煤字[2016]74号,转发市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雨季期间防治水安全工作的安排》(阳煤政发[2016]125号)。统筹推进了防治水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按照进一步做好煤矿雨季期间防治水安全工作的安排要求,为保证高质高效完成防治水安全排查工作,公司特拟定并印发了排查及编制汇报提纲,以地表和井下水患排查治理为重点,进行了汇报编制工作,并于8月20日会同公司相关部门在技术通风部对资料档案进行了会审,完成了上报工作。

根据阳泉煤监分局《关于对阳泉辖区煤矿老空水威胁排查的通知》阳煤监字[2016]59号文件要求,公司组织各矿井于8月5日-15日进行了自查,并对排查情况于8月25日在XX煤业公司向阳泉煤监分局进行了汇报。

公司在开展防治水“十排查、十整治”工作的同时,结合《雨季三防期间三项具体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将该项工作的落实纳入了方案阶段排查检查工作中,公司防治水专业人员配合公司生产调度室和相关部室对矿区地表威胁井下采掘的隐患和矿井采掘系统的各类密闭墙体进行了全面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消除了隐患。

三、重基础、督促服务资源整合水患补充调查工作开展。按照县煤炭工业局平煤字[2016]24号转发市局《关于下发〈全市资源整合矿井水患补充调查工作的方案〉的通知》(阳煤政发【2016】37号)和 晋煤行发【2016】706号《关于对全省资源整合矿井水患补 充调查工作进展的通报》文件要求,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晋政办发【2014】26号)中对“隐蔽性致灾因素普查”的要求,本次资源整合矿井水患补充调查工作按照煤矿隐蔽性致灾因素普查工作要求进行。

为保证勘察工作按期按标准完成,我公司下达通知,要求各矿井切实落实,通过本次水患补充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公司矿井矿区内老窑、采空区等积水情况,为科学制订煤矿防治水措施提供地质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公司各矿井资源整合水文地质勘探程度,确保各矿井勘查设计编制,勘探工作按计划完成、水患补充调查工作报告编制质量符合标准,严格工程实施到位和审核落实到位,此次涉及水患调查的矿井为富鑫煤业、冠裕煤业、伟峰煤业、卫东煤业,以上矿井均已委托资质单位完成地表物探和野外勘察普查工作,现已进入资料报告的汇总、整理、编制工作。

四、查隐患、促整改强化防治水专项检查隐患整改闭合管理。

本次防治水“十排查、十整治”专项工作共检查14矿次,检查存在问题36条,其中共性问题为: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个别矿井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不规范;

比较突出问题为: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通过滚动排查、跟踪治理,存在问题均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得 到了整改治理。

固根本、重点把控雨季水患的预测和矿井防排水能力工作。

入夏以来由于连续降雨,导致地表补给和渗入水量较多,按照省、市、县关于雨季期间加强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精神,结合我公司各矿井现状,为切实加强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要求矿井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落实了矿井丰水期的水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各矿井开展了汛期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矿区内地表积水、汇水区、地质开挖区、采空沉陷区,要加强排查。对积水、汇水区域要进行GPS定位,并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巡查、排查,建立隐患治理管理台账。

二、对井下密闭墙建立了管理台账,重点对采空区密闭墙增加了巡检次数,专人检查是否存在积水积气隐患,对发现涌水等情况,及时观察并进行了治理。

三、完善了撤人避险措施及制度,明确赋予并切实落实了现场调度员、班组长、安全员突发水情水害紧急情况立即停产撤人权;同时要求矿井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严禁煤矿组织人员入井作业;加强了相邻矿井的隐患信息互通与排查治理工作。

四、督促完善了汛期内防洪抢险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出现险情时,应急物资储备及时到位。同时强化了矿井应急值守,加强汛期内值班通讯联络工作,从而确保了矿井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信息畅通,出现险情时能够指令及时、处置到位。

五、公司在督促矿井完善配备矿井配足配齐防排水设施设备,提高矿井防排水能力的同时,要求矿井安排专人对井下各涌排水点的情况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治理。

附:山西平定古州煤业有限公司雨季期间矿井降雨前后涌排水量观测对照表

重深化、抓薄弱,继续引申防治水整改治理工作收实效。

在落实防治水“十排查、十整治”专项检查工作中,由于我公司资源整合矿井比较多,开采历史较长,现各矿井采掘活动区域受采空 区积水和其它隐蔽致灾因素的影响较多,也是公司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另外,防治水专业人才缺乏,针对这一薄弱方面,公司及各煤矿的防治水方面,始终坚持要以“责任心胜于责任,担当胜于能力”全面展开了落实基础工作,强化思想认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和能力。

同时,我公司防治水部门要在继续巩固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稳步做到集中抓好落实水患补充勘察调查工作的文章,通过普查摸清各矿井的立体水患威胁重点,制定针对性有效的防御措施。继续把防治水整改治理工作引向深入。使我公司各矿井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得到稳定持续好转。

篇8:防治水专项检查汇报资料

矿井按照防突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设立了专职通防、地质副总工程师,成立了独立的防突机构防突科,负责矿井防突工作管理与协调。

1、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通防工区共有人员206人,其中:瓦斯检查工48人、安全监测工14人、瓦斯抽采工37人、预测校检工4人、安监员16人、救护队员14人。通防科现有管理人员3人,均按要求配备,并能满足生产要求。

2、专业队伍技术培训

矿井专业队伍职工上岗前,均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复训,2014年上半年共进行专业技术培训3批次,累计12人次。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检查、安全检查、瓦斯抽采、防突等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2014年上半年共培训通防各类人员累计 人次,防突知识培训845人。

三、瓦斯抽采工程、计划

(一)完善瓦斯抽采设备设施配备

1、围绕北翼抽采井下临时系统的建立,购臵了2套2BE1-355型水环式真空泵以及相关安全监测监控装臵。通过-1260m临时抽采系统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北翼延深地区的抽采设施。

2、为提高深部-1260m采区打钻瓦斯抽采效果,我矿积极实施防突打钻装备的提档升级,实现深孔钻进。淘汰原ZDY型低于1900n.m的钻机,现北翼地区4个掘进头全部使用CMS1-6200/80型大功率钻车,根据生产布局及上报计划七月份将再购进一台。同时,将原用于局部防突措施孔施工的电动防突轻型钻机全部改为ZQJC-360/7.1型架柱式气动钻机(共5台)。目前,大功率钻车在94102两道和94103材料道施工顺层抽采钻孔,在-16°~-20°以上大倾角坡度巷道施工孔深能够达到65m以上。

(二)超前工程规划,确保目标实现

1、围绕北翼延深深部瓦斯治理,结合矿井生产布局,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合作编制《徐矿集团张集煤矿“十二五”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规划》,指导矿井长远防突工作。

2、为了提高瓦斯防治工作的计划性,我矿编制了《2014瓦斯抽采达标规划和实施计划》。

2014瓦斯防治的总体目标

(1)瓦斯事故控制目标:杜绝瓦斯事故,实现零死亡。

(2)瓦斯抽采目标:积极采取分源瓦斯抽采措施,提高瓦斯抽采量,确保抽采瓦斯62.3万m3,实现“抽、采、掘”平衡。

(3)防突打钻工程量:施工1580个钻孔,钻进量8.5万m。

(4)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矿井的安全执法体系,配齐安全执法人员,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尤其要加强区域瓦斯治理措施的落实和质量检查。

保障措施

(1)牢固树立“瓦斯是可防可治”的安全意识,“一切服从瓦斯治理工作需要,一切工作让位于防突管理”安全理念,构建“齐抓共管大通防”的和谐局格,正确处理好瓦斯治理与安全高效生产之间的矛盾。

(2)认真落实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3)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合理布局,合理组织生产,确保矿井接替有序,做到“抽、采、掘”的平衡。

(4)认真执行《瓦斯治理责任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岗位责任制》,保障防突措施和安全投入到位。

(5)地质保障,准确掌握矿井瓦斯地质变化情况、瓦斯赋存和涌出规律。(6)坚持瓦斯治理工程的“三同时、一超前”和“六纳入”,严格执行瓦斯治理准入制,确保抽采达标、安全工程到位。

(三)优化工程设计,提高施工质量

1、编制了《张集煤矿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

为了指导防突工程的科学施工,提高瓦斯抽采工程的有效性,结合深部区域瓦斯赋存的实际情况,从瓦斯抽采工艺方案、工序安排、组织管理、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方面对瓦斯抽采工程进行全面设计。

2、砌筑反向风门,完善防突地区的通风系统

严格按照防突安全防护措施的要求,在北翼-1250轨道石门、94102材料 道石门、-980车场绕道设臵6道反向风门,建立健全了北翼地区的通防系统。

3、引进先进技术,优化防突工艺

结合北翼延深采区煤巷防突掘进工作面采用高压水排渣打钻工艺,灵活运用水力射流切割防突机理,进行每次防突打钻钻孔出煤量、钻孔半径的计算、统计和防突效果考察,将每次大循环防突措施孔由原来的29个优化成19个孔,使打钻时间缩短3-5天。

4、优化劳动组织,提高防突效率

围绕加快北翼延深94102双煤巷防突打钻掘进进度,对防突打钻施工工艺、工序、工效、装备水平、技术条件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大循环掘进到第4个小循环出现钻屑量超标时,采用上钻车、一次打25m局部措施钻孔进行消突的方法。

2014年上半年,94102两道防突工程打钻562个,钻进量19729m;94103材料道打钻264个,钻进量11144m。

(四)瓦斯抽采计量和指标、参数测定

严格按防突规定,完善抽采泵站的计量装臵,实现抽采参数自动监测。泵站测定瓦斯抽采参数的流量、浓度、负压、温度及一氧化碳浓度安全监测监控装臵齐全,在抽采泵站管路的正、负压侧均按要求安装“三防”装臵。同时,在进入掘进头的分支管路都装有电子自动监测装臵,对抽采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五)坚持效果评价,确保抽采达标

我矿严格按照抽采达标要求,建立了《张集煤矿瓦斯抽采自我评价体系》,并严格按评价体系进行每次抽采后的效果评价,抽采效果评价不达标严禁恢复生产掘进。

具体抽采指标情况:94102首采工作面两道及94103材料道瓦斯抽采总量为5.8万 m3、排放瓦斯14.05万 m3,瓦斯抽采率为34.5%。经抽采后,煤层瓦斯残余量在2.1~3.8m3/t,残余瓦斯压力为0.27~0.53MPa,均小于《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的煤层瓦斯含量临界值8m3/t和压力临界值0.74MPa。今年,94102运输机道已施工防突措施4个大循环、掘进170m,94102联络巷 施工防突措施3个大循环掘进120m(已透窝),94103材料道掘进7个大循环、掘进280m,94102材料道(新)掘进1个大循环、掘进40m,所有巷道掘进没有发生炮后瓦斯超限及动力现象。

(六)上半年计划完成情况

1、杜绝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2、抽放瓦斯标量为:5.8万m3。

3、已施工防突各类钻孔792个,完成防突打钻工程进尺2.06万m。

四、完善瓦斯抽采系统,满足达标要求

目前,我矿拥有地面永久抽采和井下临时抽采两套抽采系统。地面瓦斯抽采系统于2011年10月建成。抽采泵站建立在矿井工业广场内,安装2BEY67型的水环式真空泵两台,一用一备,管路直径530mm,电机功率均为500KW,抽采能力415m3/min,经核定抽采能力能够满足矿井可以满足北翼延深地区年产63万吨的瓦斯抽采达标的要求。

北翼延深下山-1260m临时抽采泵站建有型号为2BE1-355的水环式真空泵两台,一用一备,电机功率均为200KW,抽采能力为100m3/min。抽采泵安设在北翼延深采区水仓外段巷道中,具有独立通风系统。抽采管路支管直径为8寸,抽采管路总长度为850m,系统抽采负压达30-50KPa,流量为60-69m3/min,抽采参数可以满足北翼延深地区4个煤巷掘进头抽采达标的需要。

五、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2014年全面进入北翼延深防突地区后,我们严格执行防突规定,在生产计划安排上首先给瓦斯抽采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地质预测预报,严格执行先探后掘、不探不掘制度,煤层赋存不清、断层产状不明,严禁采掘,不断加强防突措施的管控,确保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的落实兑现。

(一)煤巷掘进的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1、区域措施

北翼延深采区为两层煤。其中,因延深区域山西组7煤受火成岩侵入为不可采,因此,北翼延深为单一的9煤层开采,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九条第五款,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的条带长度不小于60m,两帮为巷道轮廓线外至少15m;区域 效检合格后,允许掘进40m。

2、局部措施

目前,采用风动钻机或大功率钻车施工超前排放钻孔的局部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八条,即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二)石门揭煤的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1、区域措施

在岩巷掘进工作面迎头距煤层法线距大于7m(地质构造复杂时法线距10-20m)施工穿层抽采钻孔,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九中第四款,钻孔控制范围为前方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12m,同时还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严格按防突规定进行打钻超前抽采卸压,达到消突的目的。

2、局部措施

当岩巷掘进工作面迎头距煤层最小法向距5m时,采用工作面预测的方法进行最后的验证。在指标超限时,实施局部防突措施,当工作面掘进至煤层最小法向线距1.5m时,进行最后得验证,合格后进行至远距离放炮揭开煤层。

为确保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落实到位,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超前设计和过程控制。

一是,针对我矿北翼延深地区大埋深、高瓦斯、低透气性的煤层赋存特点,进行了《张集煤矿瓦斯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在每次石门揭煤前和盘区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前,都进行单一防突工程的专项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二是,加强石门揭煤的超前预控和过程管理,稳步实施延深揭煤防突工程。石门揭煤前,超前进行突出危险性各种不安全要素的辨识和隐患排查,超前制定预控管理措施,使防突安全处于可控之中。

三是,在石门揭煤过程中,严把探煤、预测、防突措施、措施效果检验、验证、揭煤、过煤门等各个环节的防突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不断探索深部延深揭煤防突的新途径,积极应用钻孔水力射流切割煤体的防突新技术,提高打钻卸压抽放效果,达到安全快速消突的目的。

四是,始终坚持“先抽后采”制度,在排定生产计划时,优先安排瓦斯抽 采工程,确保“抽、掘、采”平衡,为瓦斯抽采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确保抽采达标,矿建立了抽采达标自我评判体系,每次防突大循环措施的效果检验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抽采达标的评判,评判报告经总工程师审核矿长批准,指标不合格严禁生产,做到“先抽后掘”。经打钻抽采后迎头瓦斯浓度在0.3%以下,掘进过程中均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实现了防突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五是,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严格按“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原则,探清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及距煤层最短法向距离,防止逾越“警戒线”。在-1260m运输大巷和-1235m回风大巷的开拓掘进过程中,首先施工超前长钻,超前进行地质构造和煤层产状分析判断,即地质情况不清不施工。

1、防突、抽采工程技术人员配备数量不足,后劲不足,未按标准配齐配强技术人员。新分配大学生流动性太大,难以培养通防后备技术力量。

2、防突打钻抽放人员数量不够,年龄结构不合理,且呈老年化,文化程度、专业技能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和中间断档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形成合理的梯次互补结构。目前,防突共有37人(45岁以上人员占2/3)。其中,2013年新分来的技校生13人(6人已不正常上班),能打钻人员13人,且钻机维护力量基础薄弱,难以满足4台大功率深孔钻机日常维修的需求。

3、北翼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基础薄弱,不能起到地质“预测、预报、预警”先行的保障作用,难以保证基础资料的完整、可靠,对防突缺乏有效的分析和指导,安全生产地质保障体系工作难以从宏观上保障深部延深防突安全

4、矿井瓦斯基础参数(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压力、含量,瓦斯储量及可抽量,煤层透气性系数与钻孔瓦斯流量及其衰减系数)的测定需与科研院校合作投入人力、物力做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应客观真实地反映矿井瓦斯涌出量、抽放量的实际,这才有利矿井瓦斯的治理。

5、深部受岩浆岩侵蚀影响地段,尤其向东部地应力集中,9煤层瓦斯体积受高温和地压力与瓦斯耦合影响,瓦斯压力传递显现偏高趋势。同时深部受大断层影响,伴生构造复杂,隐蔽性构造多,瓦斯异常,特殊地段的煤与瓦斯突出问题严重。而防突打钻存在赶时间,不能保证足够的抽采时间、空间问题,需明确每次打钻的最低天数限制,不能突破防突打钻的底线。

6、深部受瓦斯赋存差异性和围岩温升梯度影响,在打钻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喷孔造成瓦斯瞬时超限现象。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管理人员中间断档现象,配齐配强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加强钻机机电维护员的培养,与钻机生产厂家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和学习方案,确保每台钻机不少于1名机电维护员。

2、全面掌握瓦斯基本参数。成立瓦斯实验室,按规定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建立矿井瓦斯基础资料数据库,充实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和防突预测图,为瓦斯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3、由地质副总牵头负责尽快探明深部采区煤层赋存状况及相关地质构造等基础参数,打造透明地质平台,防止误进入地质构造带,和瓦斯赋存构造带,为防突打钻和方案设计提供地质保障。

4、在集团公司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与科研院校合作,围绕深部延深防突技术难题,有效进行大埋深高瓦斯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的快速打钻消突卸压技术的研究应用,突破防突打钻的瓶颈制约、加快北翼延深掘进速度。重点根据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优化钻孔设计,运用防突打钻新技术,提高打钻速度和抽采效果。进行“钻、割、压、抽”四位一体新技术工艺效果的考察与成果应用。

5、制定《深井突出煤层卸压抽采快速掘进技术研究》,合理进行防突打钻技术方案和钻孔优化设计,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保证单位时间内的钻孔施工数量、质量,提高打钻工效和抽采效果,实现每月单头掘进进尺80~100m的目标。

篇9:防治水专项整治方案

防治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和落实柳煤字[2012]132号《关于在全县煤矿开展防治水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晋煤行发[2012]239号《关于下发2012年全省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安排的通知》和柳煤字[2012]8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当前防治水的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贯彻落实柳煤字【2012】132号《关于在全县煤矿开展防治水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为手段,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贯彻落实“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程序,着力构建“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有效、管理到位”的防治水工作体系,彻底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二、目标任务

通过本次防治水专项整治,摸清我矿的水患情况,进一步加强我矿防治水基础管理工作,完善防治水基础资料,逐步提高煤矿抵御和防治水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水害事故的发生,推进水害防治的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力争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保证我矿安全生产。

三、防治水组织机构

XXX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从5月10日至5月20日,由煤炭局包保组按文件进行验收。

第四阶段:从5月20日至6月30日,由县局职能股室人员进行复查。

五、排查整治内容和负责人

(一)防治水制度和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1、确认是否按要求补充完善了14种防治水各种相关制度(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防治水日常巡检考核制度、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制度、防治水作业优先制度、探掘分离管理制度、探放水作业现场图牌板管理制度、安全确定制度、安全确认移交制度)和探放水操作规程。由地测副总XXX负责排查整改。

2、是否设立了专门的防治水机构。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3、地测防治水科长和探放水队长是否经培训,并取得B类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是否配备了不少有3人的地测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是否按要求定期选派人员参加防治水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4、是否配备了一名地测副总工程师,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二)、防治水基础资料编制情况

XXX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3、是否成立了独立于采、掘、通风、抽放、和注水队的专业探放水队伍。探放水人员(每班每面不少于4人的专职探放水作业人员)。探放水工是否经培训和,并持证上岗。探放水作业是否严格按已批准的探放水设计操作;是否严格执行“三专”(专用钻机、专职队伍、专业人员;探放水期间是否严格执行探掘分离制度和防治水安全确认签字移交制度,并确定每个工作面都配备了探水设备。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4、矿井各种防治水图纸是否齐全,采掘图纸与采掘实际是否一致;煤矿井田周边、采、掘工作面附近采、古空范围及积水情况是否清楚,相关图纸、资料是否齐全;对已查明的积水区域是否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注并划定了“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等”三线“。由地测副总XXX负责排查整改。

5、是否按各相关文件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编制了回采和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并按程序进行审批(探放水设计由地测防治水科进行编制,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通风、机电、地测防治水、采掘队组、探放水队组等部门会审同意后报主体企业总工程师审批,主体企业总工程师进行会审,审定同意后签署批准意见)。由总地测副总XXX负责排查整改。

6、是否严格执行探放水安全确认、安全确认移交制度和终采、掘停工制度,是否严格执行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完善。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四)、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XXX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4、工业广场及周围排洪渠是否畅通;雨季前是否进行清理。由地测副总XXX负责排查整改。

(六)、水害应急预案措施及落实情况

1、是否根据受水害威胁类型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矿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矿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是否进行演练,并留有演练记录。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2、是否每年开展一次防治水安全知识培训;是否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分析,对职工进行出现透水征兆辨识、立即撤人的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素质;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和调度室人员必须熟悉水害事故应急预案。由安全矿长刘缠平负责排查整改。

3、是否落实了水害抢险救灾所需的物质、设备和资金。由机电矿长张永健负责排查整改。

(七)、其它措施及落实情况

1、是否在五月初对地面已关闭井筒、沟谷、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排查并整改了存在的问题。是否建立雨季”三防“制度和暴雨期间值班、巡视、停产(工)撤人制度,成立雨季“三防”领导组。由地测副总XXX负责排查整改。

2、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煤矿防治水的其他规定。由总工程师XXX负责排查整改。

上一篇:表彰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协调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