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2024-05-24

职场沟通能力训练(通用9篇)

篇1: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职场中沟通达人的训练秘籍

我跟Bryan都是念工程出身的,

会念工程,就是因为我们都不是极度活泼外向的人。 但离开学校后,我们却都一直在做着跟专案管理相关的工作。 管理跟工程最大的差异,在于各类管理以及人的问题上,通常都没有唯一解。 是不可能有个什么公式加减成除一番就得出最适答案,而必须透过常态的沟通与协调,来说服他人、整合意见、解决质疑、或是赢取共识。

很多书也常在讲,一个专案经理在沟通上可能会占去他超过八成以上的时间。 可是读工程出身的我们,沟通并不是天生的强项。 所以在这样冲击中,我们就只能想办法自我调整,来让工作能顺利推展。

不过,这样的自我调整,却让我们在专案工作十几年下来,对沟通其实有些很不一样的体悟。

很多人讲到沟通,直觉想到的可能是要很会侃侃而谈、把一群人逗得哈哈大笑,或最起码说话要像主播一样声音清楚、抑扬顿挫等。 但我们发现一个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是好消息的观点:专案上的沟通,甚至整个职场上的沟通,其实不需要你外向、能不断说话、能有一箩筐笑话、能跟所有人瞬间打成一片。 你也不需要像电视主持人一样语调清澈、声音甜美、滔滔不绝。 相反的,就算你是内向沉默的人,把握住几个重点,你一样能在职场上沟通无碍,并促成与他人的合作。

这些重点是什么呢?

1. 任何工作,先想利害关系人是谁,找出他们的关切议题,并主动出击。

专案管理很重视管理「利害关系人」,也就是会因此专案执行后得益或遭于麻烦的那群人。 所以专案经理通常得在专案开始前推敲他们要什么,以此来争取他们的支持。

职场跟专案是完全一样的.概念。 我们的工作其实都会影响很多人。 只是大部分人往往只重视老板或是客户的需求。 但实际上,我们周围有同事、上面有主管以及主管的主管、对外有客户、对下有部属。 这些人在工作上面就算跟我没有直接的往来,也可能有间接上的影响。

举例来说,小李想在内部推展一个他觉得不错的电脑系统。 他若只思考老板希望要什么或这系统能对公司有什么好处,然后以此去说服别的部门一起参与,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沟通了半天别人却要不是没兴趣、不然就是配合得很消极。

但他若愿意从「其他同事」的角度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很容易理解。 其他同事虽然可能同意这电脑系统很好,可是自己得多花时间输入一些资料,必然也会因为工作量而害怕。 最终当然大家就不会多兴奋的配合这件事。

若小李能一开始就理解这心情,思考这系统对当事人本身能带来什么好处,并以此来做为沟通主干。 大家理解这件事情对自身的价值,自然就会有兴趣想尝试看看了。

所以沟通协调的第一步并不在话语上,而在于情势的分析,

搞清楚周围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影响力的大小,以及他们要什么、关注什么资讯,后续才能发展出对的沟通策略来。

2. 规划与准备让你的论点有所依据

专案管理训练让我学到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老板交代工作后,先不要急着展开,而应该花些时间作思索一下整个情势,并做出一个方便日后沟通用的规划。 尤其在一些可能有争议、误解、或是需要协商之处,我们该尽量让规划详尽——必须把心里想的事情,尽量视觉化的让别人能轻易解读。

这在各类工作上其实都很重要。 因为大部分涉及多人的工作其实没有绝对的单一答案。 我们的作法与看法,必然会有些人无法理解。 他们可能是没想得周全、可能是有所误解、可能把状况想的简单,所以若我们只是口头的去跟别人协调,希望别人照着自己的方案走,那可能两边毫无交集。 但若我们能提供一些书面的东西,并把工作规划背后的原因交代清楚,大家就比较能聚焦,讨论的进展也会加速的多。

举例而言,小陈的某个工作一定得要隔壁部门派人支援。 小陈绝对不该空着手去找隔壁部门的主管来讨论。 因为对方很可能不认为这工作有这么复杂,或是不觉得这工作有这么急迫。 但若小陈做了一些完整的分析,清楚解释为何这工作非他们支援不可、也说明若无法获得他们的支援状况可能会变成如何、几个对方可能会建议的其他选项又为何不可行。 准备各类的说明情境,并尽量图表化、文字化、或视觉化,就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他的论点。

别忘了,职场大部分人都很忙,唯有我们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清楚想过这问题,并把各种状况都事先分析过,别人才会认真以对。 而准备充分,并让论述有所本,是沟通成败的另一个起点。

3. 交换与平衡的能力

专案管理教大家另一个重点就是面对各类变化时,我们要从「专案金三角」上思考如何交换与平衡。 一般的工作也是一样。 当碰到问题需要去与他人沟通协调时,我们也该优先想想有什么交换与平衡的方法。

这意思是,解决问题总是要付出代价。 你能付出什么代价? 你又打算付出什么代价? 我们永远不该期待别人「纯粹的好心」。 沟通与协商顺利的关键,在于我们有能力给予别人一些价值。 这有时候是当下的交换,也可能是从长期累积的人际扑满中取得。

举例而言,小王今天临时需要别人加班来协助自己,如果平时他对这些工作伙伴都不理不采或态度恶劣,临时需要别人帮忙时,他不管费多大口舌别人可能都不会答应。 除非小王位阶够高,有权限给他们一些好处(如奖金或是假期),再不然就是他平时就有跟大家培养好关系。

权限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所以一般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平时多累积「人际朴满」。 这并不是要你常花钱请人家吃饭喝酒、或天天买珍珠奶茶给大家,而是在工作上累积一些对他人的帮忙与让步。

举例而言,你知道你隔壁部门的同事最近在忙一个重要大客户的案子。 他这案子跟自己虽然无关,可是你知道他需要采购某个重要的原料。 他从来没接触过这一块,但刚好自己常往来的几个厂商可能有提供类似的原料。 你某天在茶水间碰到他,就可跟他聊一下。 说自己曾经负责过类似的工作,手上有累积一些厂商资料,方不方便提供给他参考。 若你这分享对他有用,你就存了一些钱在人际扑满中。 就算你是个口舌笨拙的人,以此方法累积人情,下次换你需要帮忙时,你去找他协商事情一定也会容易的多。

★ 一个人去远方心情随笔

★ 职场达人都做了什么

★ 职场达人常用的职场口语

★ 第一次一个人去买书作文

★ 职场定律:学会讨好自己

★ 职场定律傻人自有傻人福

★ 职场新人如何告别“蘑菇定律”

★ 职场沟通谈判法则

★ 职场沟通技巧2

★ 职场的沟通技巧

篇2: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如果带着负面情绪去沟通的话,非常容易陷入互相指责的境地,吵了三个小时也没有解决问题。所以在沟通时,我们首先需要摆正心态,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沟通,对事不对人地做好沟通。

第二招 带着目标去沟通

我们对沟通的目标达成统一作为前提,后续的沟通才能以更有效和更好的方式去分解目标,才能一起想办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三招 建立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是不一定都是一样的标准。因此在沟通之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以此为基础。

第四招 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沟通

不同领域的人员沟通时,需要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第五招 有效沟通要学会倾听

让对方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才能更顺畅的沟通。大家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经过认真倾听和思考,才能比较出谁说的更对、谁的说法有点问题。

第六招 沟通是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

篇3: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TA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已有30多年,它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好作用,这证明了沟通分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虽然是西方理论,但TA的核心理念与纯粹的西方价值思想是不同的,它的重点是要人们看清事实的全貌和真相,它的结构哲学,是把人生的幸福与“父母自我状态”与“儿童自我状态”的融合作为衡量尺度的方法,笔者认为这样的TA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版本,TA在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本人认为将该理论更广泛地引用到我国大学生教育中,对择业心理、就职辅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沟通分析法的基本理论的完成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自我状态阶段(1955-1962)的理论是沟通分析学理论的一个基础理论。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其中每一种自我状态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

2 自我状态和沟通检测

2.1 三种自我状态

简单说,当行为、想法、感觉就像我小时一样,我就是在儿童自我状态之中;当所做、所想、所感觉的是从父母模仿而来,我就是在父母自我状态之中;当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并能利用自我的能力,我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图1)。例如:

如图,当我们处于一种构造类型时,我们就会有对应机能彰显出来,在沟通理论中叫做机能类型。TA首先形象地把从父母或养育者那里潜移默化来自我状态称之为“父母状态”(P),而把代表父亲职责的状态称作“批判性的父母状态”(CP),另外把代表母亲职责的状态称作“养育性的父母状态”(NP);其次把能够基于事实、客观并且理论性地理解判断的自我状态称为“成人状态”(C);还有把在孩提时代感受过的、行动过的自我状态称为“儿童状态”,又把天性的一方面称为“自由的儿童状态”(FC),在父母等的教育下展示的孩童的另一方面称为“顺应的儿童状态”。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就是沟通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本篇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分析职场沟通的主要理论根据。

2.2 我的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TA主张以上各机能对于沟通来说,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作用。日本性格分析法的专家福岛宽(1986)[1]对TA就有这方面的见解,本人认为它对职场沟通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把福岛的观点归纳为表(表1)。本来自我状态只是个人性的状态,是优是劣无法评定。但是,福岛认为,从沟通分析的角度出发,为了积极地推动沟通,比起低的自我状态值,高值的一面对社会性的沟通具有更加正面的效果,相反地,低值的一面对积极沟通就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那么具体地,大学生的自我状态在职场中应该如何把握呢?

3 职业场沟通的自我状态分析

一般讲来,作为大学生,对于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着多样的价值观,但对于越来越严峻的就职环境,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职场沟通表示担心。为解除抱有就职不安的学生的困扰,有效地开发并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我认为需要掌握自己的状态在职场沟通的效果。解决沟通问题,从深化自我理解开始,才是提高就职沟通的一个关键。

本人认为一个职场能力高的学生除了必要的职务执行知识和技能、健康的个人属性外,还应有相当的团体的协调性。为了清楚地分析这种协调性,本人通过芦原睦(1995)[2]的自我状态检查表进行检测,还对即将就职的学社进行过自我状态抽查并且绘制成坐标图,举出一例(图2)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该同学系女性,各状态的取点在M轴上。她的最高点是NP,最低点是CP,说明她现在的状态很和蔼,但过于松散;A值处于中等偏高一点,说明比较理性;C值里的FC强高于AC,说明自我性强,不善协调团体工作。建议该同学意识到自己的优劣,在职场沟通时,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严格性和协调性。和别人供职和沟通时,对于这些负面的建议和批评更应虚心接受。

如果当该同学和朋友或亲密的人相处时,该状态则应另当别论。

摘要:沟通分析理论(简称TA)是由Eric Berne于60年代创立。是一种研究人们思想、感情及行为的心理学理论。本文着眼于将要就职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提供分析方法。

关键词:自我状态,机能类型

参考文献

[1]福島寛.1986エゴグラムで性格を知る本JICC出版局.

[2]芦原睦.1995.自分が分かる心理テスト2エゴグラム243パターン全解説.講談社.

篇4: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拆书帮”职场沟通力之说服能力

片段一·理性说服之前的筹划问题清单

R-阅读原文片段《创新的神话》p211

在你准备好回答下列问题之前,不要向你的老板或者潜在投资人进行推销:

这解决了什么问题?

什么人有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重要吗?有证据表明这些人愿意花钱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个想法中最困难的挑战都有哪些?你将如何逐一解决?

你有一个原型、实例或者演示吗(也成为概念证明)?在剩下的工作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为什么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人选?

为什么我们的组织应该提供资金/支持/时间给你来实现这个想法?

I-拆解指南

理性说服都要求先做充分的筹划。

片段一列出了如果你打算说服老板或者投资人支持你的点子,去之前你需要先想好哪些问题。

实际上,如果想要在理性上说服他人,任何情形下都需要先列一张类似的清单。列筹划问题清单和尝试回答的过程,就是最有效的筹划。

对方想到的问题,你都先想到了;对方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你也想到了。这时候人们都会觉得:他考虑得比我全面,比我细致,他应该是对的吧!

举个例子,我要作一个重要的汇报,面对公司多位高层领导,建议改变目前已经投入上百万的一个项目的方向。我先列出了下面这10个“筹划问题”,都想明白了,才准备汇报的具体内容。

1.先讲问题有多严重,还是先讲我的方案多有效?

2.开门见山讲结论和建议,还是先讲事实和论证,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3.为什么这个议题重要?

4.麻烦出在哪里?

5.情况最初是怎么产生的?

6.从何时开始的?

7.能否找到可参考的情况(从标杆企业或竞争对手那里)?

8.能提出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

9.如何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

10.能带来哪些受众会认同的收益?

A-拆为己用

就你的工作背景和实际情况,如果你明天要去参加一个面试,你要说服面试官你是胜任这份工作的。请列一个筹划问题清单。

片段二·在标准的层面思考问题

R-阅读原文片段《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I-拆解指南

孔子是定标准的大师。或者,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说,大师就是要定标准。而能在衡量事物的标准上说服对方,是很高超很有效的理性说服方式。

一般人给年轻人建议,很可能会说:“不要和张三做朋友,要和李四那样的有为青年做朋友。”但大师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分别是——”

一般人说:“不要顶撞领导!”,但大师说:“对三种事物要有敬畏之心,第一是天命,第二是领导,第三是圣人之言。”

一般人说:“这样操作虽然赚钱多,但恐怕不合适吧?”但大师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第九种是‘见得思义’。” ……

一般人想要说服对方一件事,就直接说这件事。而大师级的沟通高手,会跳出这件事,先跟对方说这一类事如何衡量。然后,一旦你认同了衡量这一类事的标准,再说那其中的一件事,就好说了。

这就意味着需要养成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能够经常跳出当下这件事,到这一类事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而且,有意思的是,人们常常在具体事情上难以统一,但在衡量标准上却容易达成一致。比如,年底了,你作为部门经理希望能够安排整个部门去泰国游玩一次,而人力资源部经理认为去泰国成本太高,去趟海南就挺好。到底是去泰国还是去海南,在这件具体事情上你很难轻易说服他。但是,你若说“部门为了提升员工凝聚力,组织集体出游,主要在四个方面来考量: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效果,第三是成本,第四是时间。”对方应该是没有不同意见的。然后,你就可以在这四个方面详细论证,为什么去泰国是最优选择。

想要说服同事去试一试你推荐的发型师,先不说那一位发型师怎么样,而是告诉他衡量发型师的标准——“从三个方面来判断一个发型师的水平——”

想要说服朋友去杭州一定要去九溪,不妨说“有四个地方没去过,不算去过杭州——”

你一定注意到了,在标准上引导和说服对方,常常用到数字。是的,你完全可以用这个技巧来培养自己在标准的层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实际上,你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很娴熟地用这个技巧来影响你了——你一定在网上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文章:“男人一定要看的十部电影”、“一生必须去的二十个最美的地方”、“参加面试的七个注意事项”。…

怎么样,是不是看到这样的标题就很有打开的冲动?得到孔老夫子真传的人可不少呢!

要想深刻体会孔子的微言大义,要在三个方面去做:第一,读懂原文;第二,联系自己;第三,拆为己用。

A-拆为己用

一、 你想说服朋友周末跟你参加拆书帮俱乐部,你会说:

1.拆书帮俱乐部可好了,能学到很多东西。

2.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多认识一下爱学习的朋友啊。

3.拆书帮俱乐部的信念是:最好的学的方法是教会别人!

4.一个人能否成功,要看他把多少时间放在这三件事上:提升自己能力,扩大自己交往圈,还有帮助他人。

nlc202309040143

二、你想要说服朋友读一下这篇文章,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

三、请要求自己,今天遇到别人问你任何问题,都尽量跳出来,用标准来回应。比如,男友问你周末要不要去看电影,你可以说“周末怎么安排,要看三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加班,第二天气怎么样,第三有没有想看的电影。”——记住:多练习,才能恰当应用!

片段三·正反两面说,还是只说一面

R-阅读原文片段《社会性动物》p125

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更希望了解一些相反的观点。宣传者如果不提这些观点,那么接收者中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就可能会认为宣传者不公正,或者认为他不能反驳这些观点。

反之,一个见识不多的人则不太容易了解相反观点的存在。如果不谈相反的观点,那些见识不多的接受者能够被说服;如果涉及了相反的观点,则可能引起他们的困惑。

I-拆解指南

在准备说服他人的时候,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任何方案都不会完美,那么,要不要主动说我的方案的缺点?还是只强调好的方面?

比如,在销售的场合,要不要讲我们的劣势?要不要给客户介绍市场上的竞争产品或替代服务?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片段二给了具备操作性的指导:如果对方对说服涉及的事物并非很了解,如果这件事的结果对对方并非很重要——那么只需单方面论证,罗列一二三,说自己方案的好处就行了。

反过来,如果对方比较懂行,或者结果对他很重要(他会仔细衡量),或者对方决策流程较长,决策人数较多——那么,你就要尽量显得公正一些,两方面论证,在讲自己的好处之外,也要主动跟对方讲自己方案的劣势,相比于其他方案有哪些不足。

其间的差别好比,对一般人说“一天八杯水,健康永相随”就够了,对专业的、挑剔的人则要说:“一天喝八杯水对健康有益。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说多喝水的益处并不那么确凿,但所有研究都证明,在肾功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多喝水起码没有害处。”

A-拆为己用

一、你想劝老爸扔掉用了4年的诺基亚,换个智能手机。你是只需要罗列智能手机的好处,还是也要提一下缺点(比如待机时间短,更容易摔碎等)?

二、老婆说要换手机,犹豫是继续用iphone,还是换成三星。你想劝她换三星。那么你最好是单方面论证,还是两方面论证?

三、给领导看的汇报,如果你要提一些建议的话,最好是单方面论证,还是两方面论证?为什么?

片段四·指出更高层面的意义

R-阅读原文片段《乔布斯传》p111

一天,乔布斯走进了拉里·凯尼恩(Larry Kenyan)的办公隔间,他是负责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的工程师,乔布斯抱怨说开机启动时间太长了。凯尼恩开始解释,但乔布斯打断了他。他问道:“如果能救人一命的话,你愿意想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钟吗?”凯尼恩说也许可以。乔布斯于是走到一块白板前开始演示,如果有500万人使用Mac,而每天开机都要多用10秒钟,那加起来每年就要浪费大约3亿分钟,而3亿分钟相当于至少100个人的终身寿命。“这番话让拉里十分震惊,几周过后,乔布斯再来看的时候,启动时间缩短了28秒,”阿特金森回忆说,“史蒂夫能看到宏观层面,从而激励别人工作。”

I-拆解指南

“拆解”的核心是把知识和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那么由这个片段能进行的最基本的联想,就是自己电脑的启动时间。每次启动一分多钟的话,3年下来是一千多分钟,折合约20个小时。你的20个小时值多少钱?这样算下来,多花几百块钱的钱换一个SSD硬盘是否值得?(SSD硬盘可以让电脑的开关机以及应用程序打开速度提高至少两三倍)。

然后提炼一下,这个片段在说服力上的启发是:要学会看到事物不同层面的意义,学会在宏观层面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在理性上说服他人。

然后继续联系自己。比如你想到一个例子,有人问你,所谓的孕妇防辐射服有用吗?这个问题怎么进行不同层面的思考呢?

你要是回答说,不知道,应该有用吧,那么多人买呢——零分。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你要是回答说,没了解过,我去查一下。然后去wikipedia、去google,综合了解下来,总结出防辐射服商家宣传的防辐射功能完全不靠谱——六十分。说明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你要是回答说,当然有用了:第一,防辐射服把怀孕的事实外显化,不断以明确的视觉标志提醒同事同学朋友路人“我是孕妇哦”。第二,怀孕初期,老公既喜且忧,但又做不了什么,那么给老婆买一件昂贵的防辐射服,可以心里平安一些。第三,穿上防辐射服后,孕妇自己会更快进入角色,正如西装领带之后男人的言行举止都会自然而然地收敛稳重。总之,除了它宣称的防辐射功能不靠谱之外,其他的功能多多——一百分。你像乔布斯一样,能够看到事物不同层面的意义,从而拥有像乔布斯一样强大的说服力。

A-拆为己用

你发现一个年轻朋友的第一份工作总是加班,你能想到哪些层面的坏处?你能想到哪些层面的好处?

篇5:如何提升职场的沟通能力

**想出了一条边上司都赞赏的绝妙好计,你恨不得你的脑筋动得比人家快;与其拉长脸孔,暗自不爽,不如偷沾他的光,会让上司觉得你富有团队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2、说服同事帮忙:这个报告没有你不行

说服别人也是一种技巧,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时,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攻占了。当时,愤怒的俄国农民们拿起火把嚷着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打 算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表达他们对沙皇的仇恨。在场的一些知识分子深知皇宫的价值,纷纷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义愤填膺的农民们坚决要火烧皇宫。

这就像我们在工作当中,如果有件棘手的工作,你无法独立完成,怎么开口才能让那个以这方面工作最拿手的同事心甘情愿地助你一臂之力呢?送高帽,灌迷汤,而那们好心人为了不负自己在这方面的名声,通常会答应你的请求。

3、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句型:听您谈话真是享受……我的理解是……

沟通不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沟通有两个维度。一为信息的发送 者,一为信息的接受者,双方你来我往,角色互相转换,信息反复传递。这两个维度应该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必须有充分的沟通权;这两个维度应该是融洽的,任 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自己的“沟通意见;这两个维度应该还是互动的,在信息的不断传递和磋商中,达成一致的共识。

职场新人切记,沟通不是洗耳恭听,无声无息,也不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沟通始终是两个维度之间平等、融洽的互动交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掌握好沟通的维度和尺度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4、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

如果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里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坏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此时,你应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出本句型,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面我们听起来像是你将与上司站在同一阵线,并肩作战。

5、沟通要有目的:很高兴与你……并……

沟通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也不是若无其事的倾诉,更不是图穷匕现的争斗。沟通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把思想、信息、情感等在个人之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 过程。沟通的唯一目标就是共识,也就是达成双方或者多方共同认可的协议。有了共识,才能成为沟通,没有共识,不能称之为沟通。

因此,职场新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尽可能促成目标的实现,取得共识。

6、承认疏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满:是我一时失察,不过幸好……

犯错在所难免,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非常重要,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对每个人道歉,诀窍在于别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到自己身上,坦诚却谈化你的过失,转移众人的焦点。

7、面对批评表现冷静: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

在一个团队里,如果听不到一点异响,听不到一点反对意见,那是不正常的。水,在污泥塘里,不动不响,那是死的;在清江河里,汹涌奔腾,那是活的。有一点逆耳的话在耳边响着,警钟常鸣,不见得就是坏事。

8、面对表扬不沾沾自喜:谢谢您的鼓励,我还要……

谦谦君子,虚怀若谷,但我们面对表扬不要扬扬得意,也不要刻意贬低自己,更不要刻意抹煞或贬低别人,谦虚、虚心是一种美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9、上司传唤时责无旁贷:我马上处理

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答,会令上司直觉地认为你是名有效率的好部属;相反,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得责任本就繁重的上司不快。

10、巧妙闪避你不知道的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3点以前给你答复好吗

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作答,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本句型不仅暂时为你解危,也让上司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头很用心。不过,事后可得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篇6:沟通能力训练稿

沟通时常见的误区就是把注意力过度的放在自己的表达上,认为自己只要“认真的表达”,沟通就完成了,对方肯定会理解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

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个人经历等诸多不同的地方,对方并不一定能准确的接受并理解你想要传递的信息。

一个沟通的完整过程是这样的:

1. 大脑产生想要表达的信息

2. 将脑中产生的想法转换成对方可理解的信息(如语言、动作、图形等)

3. 表达给对方

4. 对方接受信息,并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

5. 转换后的信息进入大脑,成为对方理解的最终信息

想法——>转化成信息——>表述 接受——>转化成信息——>理解

对沟通过程认识不足,就很容忽略认知差异带来的影响。

常常是自己费了半天口舌,对方还是一头雾水。

当我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后,并不确定对方是否正确的理解我们的意图。

这是可以采用“反馈修正”的方法来提高信息传达的准确率。

反馈修正:

1. 表达自己的建议后,请对方复述一遍

2. 略过大家理解一致的部分

3. 将对方复述过程中产生的差异部分抽取出来,再次表达

4. 请对方复述二次传递的信息

5. 如果对方理解还存在差异,换种表达方式再进行尝试

6.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最终消除误差

必须经过不断的沟通,才能尽可能的消除认知差异,所以沟通时要保持耐心。

(二)如何更成功的表达

获得他人的理解是人类源于本能的渴望,但如果我们的表达能力有限,就很难让他人正确的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感情。

如何能更好的表达?

(1)选择精准的表达工具

常用的表达工具有口语、文字、符号、图形、肢体语言等,适当的选择表达工具会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如果你想向恋人表达自己的爱意,那比起给她发一条信息,面对面的拥抱亲吻,说出爱她的情话,后者显然效果更好。

当你打算汇报本年度销售业绩时,图形显然会比数字看起来更加直观有力。

(三)肢体语言

之所以单独把肢体语言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我们在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与经验实在是太少太差。

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低效率的沟通方式,而肢体语言则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传达。

这也正是我们看电影时,仅仅是角色的一个眼神,我们却能在那个瞬间感受到非常丰富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信息。

文字是可以伪装的,但肢体语言却很难伪装的出来。

网上文笔激扬才华横溢让我们觉得很厉害的人,在现实中见面时却和网络上的形象差距甚远。

肢体语言是即时性的,不会有过多的时间思考,能更多的反应一个人的真实状态。

如果没有好的肢体语言,口中所说出的句子再优雅考究,也不会给人好的印象。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你会想起某个人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形象,还是他所说出的话语?

也正因为此,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是需要通过面试、会议、约会这样的方式来更深入的了解彼此。

另外,肢体语言会令人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关系,无论双方发过多少短信,打过多少电话,也不如真正见面对双方关系的增进更有好处。

篇7:沟通能力训练稿

提一提我舍友辩论赛最佳辩手的做法,他在辩论赛前,洗澡的时候,就会自己念念有词在那里试说,简称熟能生巧。这就是记忆你自己该说的内容,预演,并不是单纯背诵,必须要把语气和神态结合进去,单纯背诵是没用的,纯背诵的话在真正表达的时候经常会忘词,会支支吾吾,而且完全没有语气,会让人感觉你不是在表达观点,而是在复读,而且是支支吾吾地复读。

第三点就是说话的技巧了,技巧方面是为了提升你的感染力。跟你的说话对象要有眼神的交流,告诉他们你正在和他们说话;不要很快,你不是在表演节目;学会使用语调,让你所说的东西富有情感;学会讲故事,讲故事制造融洽的氛围,并让你的听众进入到你的故事里;幽默一点,如果有些地方有些笑料可以提出来;如果你是在台上,那就不要木讷站在那不动说话,语言配合肢体语言会擦出感染力的火花,当然肢体语言要配合你所说的话,例如你在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出手托下巴在一定范围内来回走动的举动,可以让人知道你在思考。在技巧层面有很多,大家可以看看《说话的艺术》这本书,不过切记,如果你肚子里没有墨水,再多的技巧也无济于事,丰富自己的修养才能产生好的内容和观点。

至于感染力的话,只是表达技巧而已,当你能够真正做好前面两点的时候,你就已经可以清楚表达自己观点了,如果你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那就是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如果你能够多去上台说,多锻炼自己在聚光灯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你就会获得当众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这项技能。

篇8: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关键词:英语培训,公务员,素质教育,沟通能力

一.引言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国家形象代表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公务员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 对外交流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其外语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发展水平。我们现有针对英语培训方法已经沿用多年, 尽管调查数据表明各类培训卓有成效, 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 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公务员进行英语培训, 提高其英语交流沟通能力暨文化修养, 是公务员英语教育中的当务之急。笔者长期从事江苏省行政学院英语教学工作。作为公务员培训基地和成人再教育的中心, 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公务员来此接受培训和学习, 其培训的对象涵盖了省市县乡镇甚至是街道的各级公务员, 他们是本研究得以展开的最为合适的研究和调查对象, 本文将就公务员英语培训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调查, 以提高公务员的对外交流时语言沟通能力并帮助其提高自身素养。

二.公务员英语水平及英语使用情况调查

笔者通过对在江苏省行政学院接受培训的各级公务员共计300多人进行了问卷, 就英语各项技能的使用机会和重要性, 学习英语的主要用途, 对英语能力的满意程度, 英语技能的薄弱环节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对英语需求的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统计有近55%公务员拥有四六级英语证书, 其中80年以后出生的公务员证书持有率几近95%。38%的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常有涉外交流, 要经常使用到英语, 有50%公务员在工作中偶有使用英语的机会, 只有10%左右的公务员认为他们在工作中几乎用不到英语。所有被调查公务员中, 听说的使用机会为33%, 重要性为80%;阅读的使用机会为51%, 重要性为90%;写作的使用机会仅为6%, 重要性为10%;翻译的使用机会为10%, 重要性为30%。从数据分析来看, 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写作和翻译这类书面技巧使用的并不充分。听、说、阅读等技能的重要性得到广大公务人员的认同。在公务员们认为自己急需提高的英语技能中, 有近84%认为自己需要加强英语涉外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英语相关的文化素养的提升。从长远来看, 这两方面的培训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针对公务员进行的英语培训的侧重点。

三.如何在公务员英语培训中提升其文化素质及沟通技巧

公务员英语培训有其鲜明的目的性和侧重点, 因此教学方法应和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有所差异。我们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教学为主的教学框架, 而使用以激发兴趣为教学策略首先。因工作关系, 大部分的公务员会对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 历史传统, 物产风貌很感兴趣。通过多增加这一方面知识的讲解和介绍, 能更好地激发公务员的学习动机, 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英语技能的训练, 实现愉快教学。文秋芳曾说:“远期目的和近期目的都对学习动机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并都通过目标定向对其产生积极间接影响。”在讲授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时可以预先准备一些有关国家的图片或是视频片段, 音乐歌曲, 然后一边讲解课程, 一边展示音像资料的同时, 适当地介绍这些国家城市的逸闻趣事、风景名胜和丰富的跨文化知识, 这种做法通常能够引起生活经验和阅历相对比较丰富的成人学员的共鸣。其次。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涉外的交流日益增多, 直面外宾的机会也大有增加, 如何在外事接待工作中有礼有节, 落落大方地体现出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当前公务员培训的另一个侧重点。在英语培训中,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对于外事礼仪, 社交注意事项以及礼宾程序的介绍, 并且可以适当安排受训者进行情景模拟。对于这类英语生活口语练习的设计, 可以按照外事接待的几个基本的场景来安排:分为接机, 安排住宿, 晚宴, 会商, 观光, 送别等角度来教授。引导公务员运用社交/情感策略:充分利用成人学员社会经验丰富, 有更积极地交流欲望, 思维逻辑性强, 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强等特点, 引导其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提高公务员的学习效率, 增强他们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事活动的增多, 各级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和各种涉外交流工作中对于英语的应用已经从听说的基础上逐渐涉及一些商务和社交, 以及其他英语公文类的撰写和阅读。这就要求涉及这类工作的公务员能够熟练本类英语写作技巧。公务员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代表如何规范的行文, 礼貌得体的措辞, 鉴定而优雅的体现我方的立场都是一门深奥的技巧, 如有条件, 培训者可以在课堂上增加此类范文的讲解和练习。

四.当前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针对成人尤其是公务员群体的英语培训存在如下的因素限制其一, 各种培训内容不太适合公务员的现实需求。现有针对公务员的英语培训主要以满足职称, 升职, 出国等目的为主, 不能满足公务员的日常工作需求, 无法达到提高公务员对外交流素质的要求。二, 现有培训体系陈旧, 以师生的单向交流为主, 且无法检验实际的培训成果。三, 公务员因为工作繁忙, 无法保证学习时间的系统性和规律性。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能研究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能让他们做到工作和学习兼顾, 从而保证我们培训的效果。其四, 培训名目繁多, 质量良莠不齐, 让人无所适从。当前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委托社会上的各类英语培训机构对公务员进行英语培训, 进行商业化运作, 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各类培训机构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导致其质量良莠不齐, 总之, 各种名目繁多的英语培训不适合提高公务员对外交流素质的培训需求, 不利于提高公务员的英语水平。第五, 因为公务员构成年龄跨度较大, 本身的英语水平也差距相当大。要想在同一课堂中兼顾各个层次和年龄段受训者实际水平, 实现高效率高品质授课, 实在是难上加难。

针对这种种问题,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成人英语学习尤其是公务员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绝非一蹴而就, 一朝一夕的, 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首先, 要根据学员外语层次开设不同的班次:相应地设立等级, 并且鼓励他们进行小组学习, 在课堂情境下通过水平高学员帮带水平较低学员的做法来提高口语练习和情景模拟质量, 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第二,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最大程度地吸引学员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并且可以提供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的网址, 充分利用成人学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其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第三, 市场上已有的面向公务员的英语培训教材稀缺, 如条件允许, 完全可以自行编该类教材, 按照公务员的切身要求和水平层次, 自行规划教材内容, 笔者曾经在这方面进行过相关尝试, 就授课效果进行调查的数据表明, 这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五.结束语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相互依存的。语言不但是其所反映的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与人之间最为根本的交流工具。理解一种语言所传载的文化, 能灵活运用这种语言的交流技巧, 是衡量一个人对这种语言在那掌握熟练程度的标尺。从现实来看, 政府公务人员英语水平的高低将会直观影响到国际友人对于中国政府的印象。从长远来看, 中国城市要跻身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前列, 就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交流能力的公务人员。我们认为要想塑造一种更为开放自主的优质政府和国家形象, 亟须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 配训出一批具有较高欧美文化相关素养的并兼具较高英语交流能力的公务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李蓉.成都市公务员对外语言沟通能力培训需求和培训方法调研[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2.

[3]王虹.公务员英语培训中的素质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 8

篇9:职场沟通能力训练

著有《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探讨职场人的自我技能提升路径,畅销为亚马逊职场类新书榜第一名。译著《SPIN销售 高价成交》、《互联网时代的大客户销售》专门论述新市场环境下的工业品销售变革。

【简要说明】

书不应是你要膜拜的对象,而是为你所用的工具。在拆书帮中,我们把知识拆成你自己的能力,激发出你自己的案例,从而今后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你的做法会有不同。

今年的拆书帮专栏,以核心能力为纲,从各种经典图书中精选技能性片段内容,每组内容强化一项核心能力,帮助你改变行为、拆为己用。好比你花钱请了医生,虽然他内外科兼通,但你只需要问我的牙痛怎么解决。

关于核心能力的说明:有些能力是砖瓦,有些能力是墙梁,有些能力是楼房,后者由前者搭建而成。核心能力就是砖瓦。比如演讲能力就是由如下核心能力组成: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和提问能力。再比如面试能力或哄女孩子开心的能力,则是七八种核心能力的组合。而销售能力或管理能力,则几乎是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与沟通相关的核心能力有五项:KC1表达能力、KC2主动倾听的能力、KC3提问能力、KC4说服能力、KC5谈判能力。虽然多,但只要厘清了就可以各个击破,帮助你在工作、生活上更进一步。

读者可以把你的拆解案例发布在新浪微博 @拆书帮 ,在线参与,获得点评。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也没有特别做什么说什么,然而聊过一会儿之后,你会觉得亲切,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回忆你们谈话时他的表现,探寻他轻轻松松赢得他人的好感的原因,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拆书帮”职场沟通能力训练(4)

“拆书帮”职场沟通力之主动倾听能力

(中·顺情绪)

赵 周

片段一

R—阅读原文片段《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5

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做父母的通常不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感受。

举例来说, 以下不都是我们常对孩子说的话吗?

“你不可能真的那么想。”

“你是在故意说反话,你一定是累了。”

“那么一点小事儿,值得这么伤心吗?”

长期否认孩子的感受,会使孩子感到困惑与愤怒,也会让他们变得不体会自己的感受,不相信自己的感受。

还记得刚上完研讨班时我心里在想:“也许别的家长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可没这个问题。”但后来我开始留意了。下面这些对话是一天之内在我自己家中发生的:

孩子:妈妈,我累了。

我:你刚刚睡过觉,不可能累。

孩子:(更大声地)但我累了。

我:你不是累,你只是还有点儿没睡醒。起来穿上衣服吧。

孩子:(大嚎起来)不要,我累了。

I—拆解指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学一直到大学,其实是很美好的时间——因为有考试。

考试一方面是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提供一个标准,会清楚地给我们反馈,告诉我们哪里有问题。然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弥补和解决。

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再没有明确的标准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本来也没什么,但人类还有一个天性:最恨承认自己有问题。

于是,有人工作不如意,你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公司有问题、客户有问题、领导有问题、市场环境今非昔比,哦,自己当然说不上完美,但主要是外在的问题。

于是,有人婚姻不幸福,你问她什么原因,她说老公有问题、婆婆有问题、房价有问题、客观情况不如人意,哦,自己可能多少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但主要是他们的问题。

于是,成功的人各有各的精彩,失败的人却总是相似的——他们没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正如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改变的第一步也是意识到自己有问题。任何技能在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之前,都要你先发现自己是个不够好的人。

具体到沟通、到倾听能力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呢!在特定的方向上留意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确实有问题。

在这个片段中,需要你留意的特定方向就是: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当有人带着情绪跟你沟通(无论这个人是孩子、伴侣、朋友、同事还是老板,无论他的情绪与你有没有关系),你有没有做到让他感受到你承认并接纳他的情绪了?

A—拆为己用

请像作者一样,留意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不仅是面对孩子,也包括其他有情绪的人——观察一下自己是如何与这些人交流的。

暂时不必反思应该怎样做(后面的片段会拆解),只要尽量忠实地记录对话就行。

A—拆为己用案例示范

16岁的学生A在周记里写道:我时时刻刻感到一种痛苦,这痛苦令我窒息。

语文老师读过之后,在课堂上对大家说:你们这些孩子,生活这么幸福,从小什么苦也没吃过,怎么一天到晚无病呻吟说自己痛苦?!

片段二

R—阅读原文片段《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11

当我感到伤心或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种谈话只会让我感觉更糟。怜悯只会使我感到自己可怜,追问只会使我为自己辩护,而最令人气愤的是听到说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所以,对于上述各种说话方式,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算了吧!还有什么好谈的?”

nlc202309032046

但是,如果有人真正在聆听,如果有人认同我内心的伤痛并给我一个机会来聊一聊我的困扰,那么我会感到我的伤痛在减轻,我的困惑在消除,我会更有能力面对我的感受和问题。

然而,这种富有同情心的话语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感受通常都是遭到否定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与练习,熟练地掌握这一接纳性的新语言。

1.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

2.用“噢”、“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3.把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词表达出来。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I—拆解指要

人有情绪时都像孩子。所以,所有这些对孩子和对成年人一样适用。

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要怎样做”,而是知道“不要怎样做”。因为几乎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面对有情绪的人却没有很好地做到主动倾听的时候,不仅浑然不觉自己做得不妥,甚至还觉得自己很善解人意呢。

面对情绪,糟糕的回应方式有7种。举例而言,刘拉拉发现前老板在背后说她坏话,非常气愤,在电话中跟我表达。而我可能会做出以下7种糟糕的回应:

1. 提供建议。“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或者,给他写一封邮件吧,客观地说一下这事情。”

2. 讲大道理。“清者自清,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

3. 心理分析。“你可能是过于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了。”

4. 他人立场。“其实他这样评价你,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你的离职让那个项目延期了三个多月。”

5. 过度怜悯。“他怎么能这么阴损呢,碰上这样的人真倒霉。”

6. 不当追问。“他说什么了?跟谁说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个人为什么跟你转述这些?”

7. 否定情绪。“不要生气啦,跟这种人生气不值得!”

有没有在其中发现你熟悉的回应模式?或者,有没有觉得你想为其中某种模式辩护——“我觉得这样挺好啊?”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原文片段提供了清晰的建议,前两条不用解释,后两条给一下案例就明白了:

1.全神贯注。

2.简要回应。

3.意译后重述。“所以你觉得生气,又没办法找他去对质。”

4.借助幻想。“要是当时有人站出来帮你说话就好了。”

A—拆为己用

看一下你在片段一的拆为己用部分列出的对话记录,你的反应属于以上7种中的哪一种?在这个片段的提醒之后,你能想到自己平时还有哪些类似的反应吗?

请把自己常见的不当回应补充一个实例,以此来提醒自己以后再也不要对处在情绪中的人做类似的回应。

然后,依照片段二最后的建议,在头脑中想象你列出的那些情境,想想你会怎样做到“主动倾听”,让对方感受到你认同他的情绪。(四条建议中,前三条较重要,第四条如果想不好可以先不应用。)

片段三

R—阅读原文片段《情商》,p112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销售和管理到谈情说爱和养儿育女,再到同情关爱和政治行动,没有同理心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言语是理性脑的模式,而非言语是情绪脑的模式。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与他表现出来的声调、姿势或其他非语言方式不一致,那么他真实的情绪在于他说话的方式,而不在于他说话的内容。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经验法则是90%或以上的情绪信息是非语言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特定情绪,比如欢乐、泪水、拥抱的需要等,一直没有表现出同理心,孩子就会开始回避表达,甚至可能不愿意再感受相同的情绪。

I—拆解指要

同理心就是善于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哪怕不是用语言表达的情绪。

能感知情绪,才有可能管理情绪。所以同理心是提高情商的基础。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研究结论,但这些无法直接拆为己用。

但第三段就很重要了:缺乏同理心,往往是因为童年时生长在缺乏同理心的环境中。糟糕的倾听者,往往是因为自己从小没有被认真地倾听过。

从小成型的模式,改变起来确实很难。但我们若努力改变了,我们的孩子就能轻松成长为具备同理心、善于主动倾听的人。

A—拆为己用

1.你的哪些沟通表现和你父母是类似的?其中不够好的那些要能觉察并刻意改变。

2.你最在乎的人(男女朋友或伴侣),他/她的哪些让你不满的沟通表现是源自家庭影响?请安排一次约会,和他/她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如何在理解体谅的前提下相互提醒,帮助对方改变。

片段四

R—阅读原文片段《亲密关系》,p137

另一个有价值的倾听技巧是知觉检验(perception checking)。这是读心术的对立面。在进行知觉检验的时候,人们通过要求伴侣进一步表明态度来评估他们关于伴侣感情的推断。这表达了自己的关注和兴趣,也鼓励了伴侣更加开放:“你对我说的感到不安,对吗?”

听者通过意译和检查自己的知觉来积极地努力理解自己的伴侣,这种关心和周到通常会得到欣赏和认可。积极的倾听也可能有助于缓解在任何关系中都可能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确实,比起那些简单地自认为理解伴侣意思的人来,使用这些技巧的人们通常有更幸福的婚姻关系。

I—拆解指要

这段给我们具体而微的提醒是:当一个人认同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他会注意去识别对方的情绪,但如果这时他尚未具备准确识别对方情绪的能力,就容易误操作成“读心术”。

很多通俗小说的情节都是靠误会来推动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那些误会大都是“读心术”造成的。

“他一定是嫌弃我了。”

nlc202309032046

“刚才我说那句话肯定让他不高兴了。”

“她肯定还爱她的前男友。”

“她不喜欢我父母。”

……

当你猜测对方的情绪或感受之后,不要就把这当成事实来继续沟通,而要说出来,然后问对方是不是这样。这样做“知觉检验”就是为了避免读心术,而且也是很好的锻炼同理心的技巧——不断提高对他人感受判断的准确度。

A—拆为己用

找两段小说(众所周知的最好,比如小龙女误会杨过不喜欢她了),找到出现误会的情境。然后,请你将自己代入这个角色,看看你可以如何做“知觉检验”来避免这个误会。

片段五

R—阅读原文片段《少有人走的路》,p89

我们在倾听时,要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心理医生治疗病人时,首先要学会用心倾听。以我本人为例,在治疗中常常走神,忽略病人说的话,这时我就会歉意地说:“对不起,我刚才有点分心,没有集中精神听你说话。你能否把刚才那句话再重复一遍?”病人极少因此而抱怨,他们知道,我能意识到漏听了某些内容,这证明我一直在用心倾听。我承认自己分心,等于是向他们做出保证: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让病人体验到有人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有些人甚至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别人全身心的倾听。

I—拆解指要

虽然这个片段说的是心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但用来说明普通人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沟通是一样的。因为只有在心理科学中(主要是其中的心理助人和社会心理两个专业),把倾听当成一门重要的技能来研究和训练,从而让我们对于沟通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如果连有心理疾病的人都可以被有效地倾听治疗,那么普通人更可以被有效的倾听感动,心生好感。

小孩子天生就会讨好别人。赢得他人好感,这是人作为社会人的一个基本需求。Facebook和twitter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网络能这么火,人们都在上面晒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是因为人们有意或无意地都希望赢得别人好感。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也没有特别做什么说什么,然而聊过一会儿之后,你觉得亲切,觉得喜欢,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心里想,如果能跟他做朋友就好了。

你有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他很刻意地讨好领导或者客户或者美女,他脸上的肌肉、话语的迎合、身体的姿态似乎都在拼命喊着“喜欢我吧,喜欢我吧”,但这些只会让对方警觉或厌恶,敬而远之。

差别在哪里呢?

A—拆为己用

请在记忆中搜索你认识的人,谁是上述轻轻松松就能赢得他人好感的人?他可能是天生的魅力,你可以锻炼后天的能力。

回忆你和他说话时他的表现。如果想不起来,就约他一起吃个饭吧。

片段六

R—阅读原文片段《登天的感觉》,p28

先共鸣,后行动。心理咨询的行动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而沟通之目的就是要建立思想共鸣。有了思想共鸣,来询者才会心悦诚服地执行自己与咨询者商定的行动计划。

在为丽莎的咨询中,我通过向她讲述我个人初上大学不适应的经历,及给她讲述其他哈佛学生的类似困难,使丽莎与我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同感共鸣,也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与众不同了。

这一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她改变自我的决心和信心,为她后来的行为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介绍她参加哈佛大学的学生咨询组织,也使她有机会了解到她面临困难的普遍性,而为其他同学做咨询,更强化了她的这种共鸣基础。

我们可以将这一共鸣过程,看作是咨询者与来询者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和声”。

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不断有这样的“和声”。

I—拆解指要

片段一中的用词就非常讲究:作者不是说要“倾听对方”,而是说要让对方“体验到有人倾听”。

正如我有能力和让领导感受到我的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

片段六给出了一个方法:和对方建立共鸣,让对方真正感受到被理解。具体做法是,听完对方的表达之后,自己给一个支持对方的类似的事例。

主动倾听时使用共鸣的方法,有一些要注意的点:

1. 对方不担心自己说的难理解,就不一定要共鸣。

2. 共鸣的目的是表达理解,而非表达认同。换句话说,你可以先共鸣,然后再跟对方探讨你为什么不认同他的行为。

3. 共鸣不能简单说一句“对对,我理解你”(对方并不能就此感受到你真的理解她)。

4. 共鸣也不是长篇大论说自己的故事(对方觉着你把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共鸣和后面的方法,都不属于表达能力,而是主动倾听能力,因为虽然是自己在说话,但焦点仍然在对方身上,目的是为了让对方能够更好地表达。)

A—拆为己用

1. 情境演练:下属对你说,现在他做的工作虽然你对他说过很重要,收入也不错,但是他就是喜欢不起来,因为大量的工作是重复工作。他现在有离职的想法——你如何与他共鸣?(这个练习中,不必说服他,只要让他感受到你并非不理解他,就可以了)

2. 最近是否有人跟你表达过一些想法或情绪,而你感觉无法理解、难以接受?请尝试一下,想象你们又进行了一次对话,这次你有意使用共鸣的方式,让对方感觉到你并不是在评判他,而是能理解他(虽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

片段七

R—阅读原文片段《社交商》,p19

罗森塔尔教授发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相互的注意、共同的积极情绪和一致性或同步性。这三个因素能共同催化和谐关系。

相互的注意是第一个基本要素。当两个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的语言行为上时,他们就产生了共同的兴趣活动中心,从而达到知觉一致。这种双向的注意力是我们产生共同感情的前提。(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的表现通常就是直视对方的眼睛)

nlc202309032046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二个要素是共同的积极情绪,它主要是由于语调和脸部表情引起的。至于营造积极情绪,交流中传达的非语言信息比语言本身更有效。在一项实验中,管理人员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一些志愿者,但是声音和表情都非常热情。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人虽然受到了批评,但他们仍然觉得整个交流非常愉快。

第三个要素,一致性大多是通过微妙的非语言途径,比如可以通过交流的节奏和身体的运动来体现。处于和谐关系中的人们心情愉快,畅所欲言。他们的反应自然而迅速,他们的对话就好像是事先编排好的一样。他们会四目相视,拉近椅子,甚至鼻子间的距离都会比通常交往时要近。即使中间出现一两秒的沉默,他们也不会感觉尴尬。

I—拆解指要

这跟主动倾听赢好感的关系是什么?这是心理学家研究了大量美好而和谐的沟通,总结出的共同特点。换句话说,能在主动倾听中注意这三件事,就容易较快达成互有好感的沟通氛围。

重述一下,这三件事是:1. 直视对方的眼睛;2. 营造积极情绪;3. 关注微妙的一致性。这三项都是主动倾听赢好感的方法。

中国人的沟通习惯总体而言比欧美略偏含蓄,所以,直视对方的眼睛最好不要死盯着,不妨过一会儿移开视线,看看其他(水杯,桌面,远处。但是不要看表和看手机),然后回到直视对方眼睛。

除非对方陷在消极情绪当中需要共情,不然人们总体对积极情绪的沟通评价更高。所以你可以注意语调(热情、积极)和表情(微笑、专注),用你的情绪感染他人。

最后,“一致性或同步性”较难理解,其意思是(作者在本书另一处的解释):尽管人们意识不到,但在沟通中,人们的身体(说话节奏、语气、语速等)总是随着交流对象的变化来调整自己,以便与他人达到一致,这就是所谓的“一致性或同步性”。这是一个由心理学家发现并验证的普遍现象,是人们的潜意识控制的。不过,这样一种现象,如何拆为己用呢?

有不少畅销书上说,若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有意跟他人保持一致,比如模仿他们的手势、姿势等。但本书作者、权威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特别指出,这种做法根本没用,因为一致性不是意识层面,而是潜意识层面的效果。

有效的拆用是:两人的沟通达到一致性需要一些时间,另外,合适的环境和氛围会缩短达到一致性的时间。所以若想赢得对方好感,需要注意沟通的氛围,而且时间不能太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建议,管理者每周要和每位下属单独沟通,时间不能少于半小时。

片段八

R—阅读原文片段《亲密关系》,p139

对伴侣的认可,即认可他们意见的合理性,表达对他们所处境地的尊重,这总是亲密交往中有价值的目标。

确认并不意味着同意别人。你可以对伴侣某一观点表示适当的尊重和认可,但不表示同意。看看以下三种对巴尼的抱怨的回应。

巴尼:我讨厌你这样做。

(相互抱怨)贝蒂:我讨厌你和弗雷德喝醉酒。

(同意)贝蒂:好吧,我同意。这么做确实不好,我尽量改。

(认可)贝蒂:好,我理解,我不责怪你。但我也想让你了解我的感受。

只有最后一个回应既承认了巴尼的观点,又表达了贝蒂自己的感情,并创造一个开放、诚恳的对话。即使我们不同意,我们也不需要虚假地或被动地尊重伴侣的意见。

确实,认可伴侣的行为常使得不同的意见可以忍受。我们这里提到的所有方法都在支持一个积极回应和关切的氛围,以减少与伴侣之间争执的强度和影响。你甚至可以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保证出现困难的时候对彼此礼貌和彼此尊重,就可以使一个出现问题的关系走到更有希望的道路上来。

I—拆解指要

主动倾听赢好感的第五个方法是:先认可。

本来就同意对方,当然要认可。本来不同意对方,就更要先认可——先认可那些你能认可的部分。

如果认为对方说的对:那么就认可对方说的都对,然后说自己会怎么改。

如果认为对方说的有道理,但自己无法改变:那么先认可对方说的合情合理,承认给对方带来的麻烦,然后说明自己暂时无法改变的原因。

如果认为对方说的不太对,以偏概全了:那么先认可对方说的事实,然后列举其他事实。

如果认为对方说的毫无道理:先认可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然后再表达自己。

使用“先认可”这个方法的效果是:你让对方感受到你认真听了他的表达,而且你不需要完全同意对方的说法,仍然能让对方的好感有增无减。

(换句话说,如果你本来就不在乎对方对你是否有好感,那么不必这么麻烦。)

A—拆为己用

情境演练:

有人对你说:“这次产品升级换代根本没有意义嘛,和上代产品没有实质区别。”

如果这话是老同事说的,你觉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你会怎么说?

如果这话是客户说的,事实上你觉得客户了解的还不够,你会怎么说?

如果这话是竞争对手说的,你认为他就是为了贬损你的产品,你会怎么说?

(请自己尝试后,再看后面的参考拆解)

A—拆为己用案例示范

如果这话是老同事说的,我觉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会说:“是的,更改的那些细节和功能都不是客户在乎的。咱们怎么去跟客户解释呢?”

如果这话是客户说的,事实上我觉得客户了解的还不够,我会说:“在外观和操作上的变化确实不大,我觉得对你有价值的改进主要是两个地方,能够解决你平时遇到的一些麻烦。”

如果这话是竞争对手说的,我认为他就是为了贬损我方,我会说:“你可以这么认为,不过我们很多客户都选择了升级,觉得解决了他们很多问题。”

片段九

R—阅读原文片段《亲密关系》,p126

假设这是心理实验的一部分,你遇见一个陌生人,你的任务是逐渐向他表露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比如,描述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一个令人尴尬的时刻,或一份深深的遗憾。陌生人也这样做。45分钟之后,你们对彼此就会有很多细节方面的了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相比于你们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只是随意地聊聊,你会更喜欢这个陌生人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实验通常马上会拉近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双方相互敞开心扉的时候,即使他们只是在听从研究人员的指令,也会比彼此不放开的两个人更喜欢对方。

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我表露。它是界定亲密型的特征之一。

两个人最初见面时的自我表露通常涉及明显的互惠性。新的伴侣倾向于在开放程度上彼此匹配,如果对方表露得更多,自己就展示的更多;如果对方的自我表露减少,自己表露得也就少。人们到底表露自己有多少,取决于特定的对象。

自我表露与喜爱相关有几个原因。首先,我们会向我们喜欢的人表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如果我们被别人吸引,我们就会对他们更为开放。而我们也会因为向他们有更多的表露而更喜欢他们。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对别人越开放,我们越喜欢他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受到别人的信任而得到更多的表露是有回报性的。亲密表露多的人比较少自我表露者更招人喜欢。所以得到和给予自我表露都会让人感觉很好,而这方面的语言交流是构筑亲密关系的基础。你可以试着这样做,45分钟,可能就会交到一个新朋友。

(编辑:陈展201011@sohu.com)

几乎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面对有情绪的人却没有做到主动倾听的时候,不仅浑然不觉自己做得不妥,甚至还觉得自己很善解人意。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使用“先认可”的方法的效果是:你让对方感受到你认真听了他的表达,而且你不需要完全同意对方的说法,仍然能让他对你的好感有增无减。

上一篇:体操比赛队形下一篇:想念天堂爸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