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评鲁庄公

2024-04-10

我评鲁庄公(通用4篇)

篇1:我评鲁庄公

我评鲁庄公_800字

漫步于五千的历史长河中,走过各个朝代的兴起、衰落、盛世、灭亡。饱略着前人留下的无数精神瑰宝,我那稚嫩的心灵,也似明澈了许多。无数国家的兴衰,在如今看来不过过眼云烟、弹指而散,而那一个个的帝王,却如同天外星体一般,在浩瀚的宇宙中,漫无目的地飘着。

我在地上,观望着漫天的繁星,何尝想到过自己会发觉那微小的星体,无意间发觉那迷人的光芒?

鲁庄公在中国的`历史上,不过是石子般大小的人物,尘封在满了淤泥的河水之中,上面被无数卵石覆盖,若无那无意的翻动,他,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名号。手握着书本,诵的是文章,想的,却是人。

长勺一战,鲁国奇兵大败齐军,世人归功于曹刿,而不屑于庄公。或许罢,曹刿那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的却让你我折服,但为何不仔细想想:曹刿进谏时,是谁放下一国之君的威严与其谈论?遇大小之狱时,是谁虽不能察但又必以情?出兵时,领导鲁军奋勇杀敌的,又是何人?战后,谁又会请教曹刿,不耻下问,加曹刿以官爵?

答案,只有一个――鲁庄公。也许他的才能不如曹刿,但他的德行,已胜过历代国君。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市井混混,到开辟了大汉王朝,不也是因着他的“德”吗?因着有德,而使韩信、张良等贤臣信服,但论才能、论谋略,他本人,又比得过谁呢?又为什么只有他才当上了皇帝呢?不正是因着他身上有着和鲁庄公一样的品质吗?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历代帝王也是非贤既能,但从未有过十全十美,“庆父之乱”的却是他的过失,家门不幸,国门败落,他若在天有灵,又何尝不会痛心呢?但若哀姜恪守妇道,庆父严遵礼节,那一场政治之乱,又从何而来?

鲁庄公,是贤者,心能为民,重视贤才;是谦者,不耻下问,充盈自己;是容者,面对妻、弟,无疑大度;是诚者,为兑诺言,立其庶子;是明者,放归管仲,成就千古一相。

古往今来,多少粉墨掩饰了真实,多少真实演绎成虚幻。唯有他,掩饰了自己的一身光芒,遭受着后人的无尽嘲讽,却依然,沉默着。

篇2:我评鲁庄公

一、国难当头, 不畏强敌, 敢于应战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面对强大齐国的入侵, 作为一个弱国的君主———鲁庄公没有惊慌失措、没有退缩求和, 而是率军准备迎战。虽然他的应战在一定程度上看起来仓促了些, 草率了些, 但他那种不畏强敌、敢于应战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二、广开言路, 乐于纳言, 知错就改

大敌当前, 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爱国心的平民曹刿, 顶着众乡邻的冷嘲热讽, 挺身而出要拜见鲁庄公。“乃入见”, 可见他的要求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很顺利地见到鲁庄公。可见鲁庄公能够广开言路, 愿意招纳贤才, 愿意倾听百姓的呼声和建议。起初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佑上, 见识短了些。曹刿直言否定, 语气强硬, 咄咄逼人, 可庄公并没有生气, 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知错就改, 乐于纳言。从这点看, 不能不说庄公是具有一定气度的。

三、礼贤下士, 知人善用, 用人不疑

鲁庄公贵为一国之君, 而曹刿不在“肉食者”之列, 出身卑微。庄公却能放下诸侯王的架子, 不以身份取人, 不拘一格, 打破常规, 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曹刿连跨三关:“得以入见———畅谈国事———参与战争指挥”。可见鲁庄公在用人上确实做到礼贤下士。

战前曹刿的精辟分析, 让鲁庄公认识到曹刿有着“肉食者”们不具备的远见卓识, 并爽快地答应他的参战请求, 并与曹刿携手同坐一辆战车。“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可见鲁庄公对曹刿的器重。在指挥作战过程中, 鲁庄公起初犯了急躁、冒进的毛病, 曹刿及时制止。曹庄公没有一意孤行、固执己见, 而是积极采纳曹刿建议, 放手把指挥权交给曹刿, 一切听从曹刿的指挥安排, 毫不怀疑。君臣鼎力配合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正是鲁庄公的礼贤下士, 重用人才, 才会给曹刿提供展示军事才能的机会, 从而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四、虚心, 谦恭, 不耻下问

身为国君的鲁庄公在一介草民曹刿面前并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战前他能心平气和地倾听曹刿的分析, 并悟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要取信于民。作战过程中, 作为全军主帅, 他没有盲目自信, 刚愎自用, 而是虚心接受曹刿的意见, 积极配合曹刿的指挥。特别是在战斗取得胜利后, 他没有得意忘形、贪功矜持, 也没有沉醉于取胜快乐之中, 而是冷静思考曹刿指挥成功的奥秘。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 他没有不懂装懂, 而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并以求实精神、谦恭的态度向曹刿请教获胜的原因。“既克, 公问其故”, 鲁庄公的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能够关注民生、民情, 实施仁政

尽管鲁庄公心目中没有把“取信于民”放在首要位置, 但从“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的话语中不难看出, 他平时施政还是有些“为民办事”的举措或想法的, 否则, 他临时也不会想到这一条的。这和那些昏庸无道、鱼肉百姓、不问朝政、涂炭生灵的昏君、暴君相比, 有着天壤之别。鲁庄公正是因为平时能够广施仁政、取信于民, 因此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 为长勺之战胜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篇3:鲁庄公,怎能一“鄙”了之?

师:鲁庄公是怎样一个人?请大家根据课文,说出你的理由。

生1:他是个目光短浅的人。从第一段“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鄙”可以看出。

生2:他不会打仗,不懂军事知识, 行事鲁莽,从第二段的“将鼓”、“将驰”可以看出。

生3:第三段中鲁庄公 “问其故”可看出他的“无知”。

生4:他简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国君,若没有曹刿的主动参与,其结果只能一败涂地。(一生义愤填膺地站了起来)

正当同学们为她掷地有声的言论拍手叫好时,一位平时寡言的同学举手了。

生5:老师,我觉得鲁庄公虽然不会打战,但他也算不上一个昏君,相反我觉得他是一个很英明的君主。

此言一出,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们个个都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将目光转向了我,等待我的“判决”。其实,关于“鲁庄公”的形象问题,我课前已有所质疑,但基于忠实《教参》的想法,也就作罢。但此时,我却如同遇到知音一样雀跃,于是,我对这位同学充满了期待,示意他说说理由。

生5:我认为作为一名国君,不一定要亲自去指挥作战,他只要能用人,能知人善任就可以了。就如唐太宗善用魏征,刘邦善用张良、萧何一样。所以我觉得他英明。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等我“判决”,教室已纷纷举起了手。

生6:从“公问其故”可以看出鲁庄公并没有不懂装懂,作为一个国君,面对曹刿的再三否定,他依然是那样的谦逊,并且采纳了曹刿的建议,还是一个察纳雅言的君王。

师:刚才无能的表现,现在却是谦逊。看来鲁庄公不仅不是昏君,真的是位明君。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既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又要有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还有人要为鲁庄公平反的吗?

生7:虽然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首先寄托于近臣、神灵,最后才说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但这也可以说明鲁庄公平时就是这么做的,依照实情来判断大大小小的案件,这足见他公正严明、体恤百姓疾苦。

生8:从“请见”到“入见”,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可见鲁庄公没有看不起他,召见他很迅速。

师追问:曹刿什么身份?

生8:应该是……是乡下人。文中有个“其乡人”。(胆怯地说)

师(笑了笑)补充: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武士。“武士”就是一般的兵士。

生8:那地位也比较低下,为了打赢齐国,鲁庄公迅速召见他,可以称得上是礼贤下士。

生9:我觉得从后面的“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同样看出他礼贤下士,他居然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这是一般的君王做不到的。

师:有一句话叫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鲁庄公正是冲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世俗观念,与曹刿共谋御齐办法。这也是值得称道的。

……

师:我们要感谢某某同学,是他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鲁庄公的诸多优点,能更全面的评价鲁庄公为人。历史文献资料关于他的记载并 不多,单从这篇文章看,他在这场保卫战的胜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鲁庄公,怎能一“鄙”了之?

篇4:试论鲁庄公之“鄙”

近几年,为鲁庄公“翻案”的文章经常见诸报刊,如《再识鲁庄公——对〈曹刿论战〉一文中庄公的另一种解读》(《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长勺之战关键在于鲁庄公》(《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6年第4期)、《重读〈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8期)、《鲁庄公形象新探》(《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7期)等等,而且网上也偶或发表一些短论,为其“鸣不平”。最近,李光老师在《语文学习》上撰文(见2008年7-8合刊《鲁庄公:何“鄙”之有?》),进一步把类似的观点导入课堂,引导同学们重新审视鲁庄公这一形象。应该说,这对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独立思考精神是十分有益的,但从整个课堂的流程来看,师生讨论的角度失之偏颇,最后的结论也过于草率。下面笔者拟从三个方面谈谈鲁庄公之“鄙”。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原因何在?以往老师们都是从课文之中为曹刿的这句话寻找依据,配套教参上也说:“‘鄙字为下文写鲁庄公作铺垫,‘远谋二字又为下文描写曹刿的深谋远虑张本。”(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身为“藿食者”的曹刿,偏居乡野,并未与“肉食者”庄公接触过,他凭什么断言其“鄙”?

大家知道,长勺之战是齐国公子小白(后来的桓公)与公子纠王位之争的余波,《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明确记载,鲁庄公十年,“齐伐我,为纠故。”关于这一点,《史记·鲁周公世家》有段简洁的叙述,兹录于下:

(庄公)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於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面对齐兵来犯,鲁庄公全然失去了主意,一味屈从桓公意旨,不听施伯劝谏,以致放虎归山,令齐国坐大,如此大事,鲁国上下应该是人尽皆知的。正是因为有了一年前的经验教训,所以这次得知敌军在此压境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曹刿为了避免覆辙重蹈,才会不顾乡人的劝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其次,课文中所叙的鲁庄公之“鄙”更为明显:先是认不清战争成败的先决条件,荒唐地以为,靠身边的几个大臣、将领,靠神灵的庇佑,便足以打赢一场战争,只是在曹刿再三追问与启发引导之下,才渐渐明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是国家固若金汤、无往不胜的根本保证;战场上,一见到敌人就想打,看到敌人逃跑就要追,完全不思前想后,做通盘考虑,更不懂兵法所云“兵以诈立,以利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佯北勿从,锐卒勿攻”等为何物了;等到打了胜仗,自己还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这些都足见鲁庄公之“鄙”。

至于《鲁庄公:何“鄙”之有?》一文的师生讨论中,以其能直接召见曹刿,请他坐到自己的车舆里,并在战场上大胆采纳曹刿的建议,便认定他不“鄙”。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第一,这些做法与“鄙”“不鄙”无关(请注意,这里的“鄙”义为“目光短浅”——课文注);第二,考虑到当时的形势,我们未尝不可以如此理解:鲁庄公之所以将战斗之事全权委托给曹刿,并对之言听计从,正是其在危机之中束手无策、死马当活马医的表现。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知人方能善任,而鲁庄公不可能对一个身处乡间的下级武士有很多的了解,仅凭几句话就把军队乃至整个国家的存亡交到了他的手里,其危险可想而知——如果说者是一个赵括、马谡之类只会夸夸其谈、眩人耳目的人怎么办?

第三,李光老师最后对学生说,历史文献资料关于鲁庄公的记载并不多,这个结论也值得商榷。除了《左传》,一些秦汉之际的文献中也都载有他的事迹,比如《国语·鲁语上》记载,庄公要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的活动,曹刿以“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为由劝止,他则“弗听,遂入齐”;另一次,他要将先君鲁桓公庙堂的柱子漆成红色,并在屋椽上雕刻精美的花纹,匠师庆告诫说:“臣闻圣王公之先封者,遗后之人法,使无陷于恶。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于世,故能摄固不解以久。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而他依然不为所动,我行我素。还有,他的妻子哀姜嫁过来的时候,他命大夫、同宗大夫的妻子见哀姜时,用同等的见面礼,夏父展说“非故也”(这不合传统),他还狡辩说“君作故”(国君所做的就将成为传统)。后来夏父展又讲了很多道理,然而最终他还是“不听从”。此外,《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他信用武夫曹沫,任之为将,结果“与齐战,三败北”,而他“犹以之为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还记载,由于庄公不顾鲁国王位“一继一及”的传统惯例,立戍子子斑为嗣,他刚死,国内便爆发了“庆父之难”……这些都是我们准确把握《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鄙”的形象的有力的参考,何谓“不多”呢?

王力先生说:“从前常常听见某人对某一句古书的解释是新颖可喜的。其实如果不能切合语言事实,只是追求新颖可喜的见解,那就缺乏科学性,‘新颖不但不可喜,而且是值得批评的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文章解读,只有充分尊重文本实际和历史实际,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才能做出更趋于准确的评价和鉴赏。如果一味地求新求异,结果往往会以讹传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评鲁庄公】相关文章: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阅读和参考答案04-12

鲁庄景和家园2012总结04-30

上一篇:2024端午节整人搞笑短信下一篇:再谈武松打虎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